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岳飞《满江红》出处 岳飞《满江红》译文篇一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阑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愤怒得头发直竖冲开高冠,凭借着栏杆之处,潇潇的雨声刚好停歇。抬头朝着远方放眼,仰起首来对着天空大声呼啸,奋发图强的志气激动剧烈。年已三十,虽建立了一些功业却象尘土,八千里路的行军战斗有如披云戴月。一定不要轻意地让少年的头发华白,换来空空的悲伤凄切。
靖康二年北宋的大辱奇耻,还未洗雪,为人臣的愤恨,何时才能息灭!驾驶战车,冲破阻拦象踏破贺兰山的空缺。英雄的志气要象饥饿一样狠狠吃掉敌人的肉,要在说说笑笑之间口渴了喝尽敌人的血,等待着从头收拾整理旧时的山河,然后朝拜皇帝的宫阙。
摘要:
宫怨诗是唐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山水田园诗、边塞诗、送别诗一样,也是唐人喜欢吟咏的题材。唐代宫怨诗歌的数量很多,其中也有不少是洛阳宫怨诗,揭露了宫廷妇女的不幸和痛苦,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本文从具体唐代洛阳诗歌着手,阐述了唐代洛阳宫怨诗的表达宫女的哀怨之情、寄托文人自身的思想感情、抒发盛衰之感等思想内容,为我们进一步了解唐代宫怨诗提供条件。
岳飞 满江红 爱国热情
中华民族是诗的国度,是诗的故乡,在历史的长河中杰出的诗人辈出,但又能文又能武的就不多了,一个充满悲剧色彩的英雄――岳飞,就在那个时候出现了。岳飞,字鹏举,河北相州汤阴(今河南安阳)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抗金将领,在军事方面有着过人的'军事才能。又是两宋以来最年轻的建节封侯者。由于坚持抗敌,不同意议和而死于奸臣秦桧“莫须有”的罪名之下,年仅39岁。
岳飞能文,在戎马倥偬中写作了许多洋溢着爱国热情的诗篇,收于《岳忠武王文集》(或《岳武穆集》)。最为著名有两首,一首是表现壮志难酬的《小重山》,另一首则是千古传唱的《满江红·怒发冲冠》。
他独上高楼,栏杆拍遍,忧愁难抑,仰天长啸,长啸声中爆发怒吼。“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前四字,即司马迁写蔺相如“怒发冲冠”的妙,表明这是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还有那鸿门宴中樊哙的“头发上直”。如此仇恨,岳飞又作何感想呢?独上高楼,凭栏而立,不禁热血沸腾慷慨激昂。“潇潇雨歇”四字笔锋微顿,可见岳飞之气度非凡。这凌云壮志的开头气盖山河,写的气势如虹,浩浩荡荡,引起读者的无限深思。接下来就是岳飞内心世界的独白,“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这是岳飞对自己感情的抒发,在这一声长啸中,包含了岳飞内心多年来压抑之情,让人为之动容。再接下来,作者以“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这十四个字,仿佛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多情的老英雄,回顾自己的戎马生涯。功名是我想要的,岂与尘土同埋,抗金之路何等漫长,路途之中又何足言苦,堪与云月共赏。时光一去不复返,特别是抗金的最佳战机,一旦错过就将永远消失,在作此诗时,岳飞已到而立之年,时光易逝,作为武将的自己任重道远,北伐大业,刻不容缓,必须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于是他感慨悲壮的写下“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在这句中岳飞是对自己的自勉,但话中又隐藏着岳飞复杂而又凝重的情感,既表达出作者对人民深深地爱,想要收复失地,建功立业,扬大宋国威,对自己的任重的勉励,同时又夹杂着内心对南宋王朝不思北伐的悲愤之情,时间马上过去,光愁和想是不行的,一切即将晚矣,悲从中来。这上阕,通过壮志未酬、岁月无情流逝的愤懑,表现出作者迫切想要建功立业的心态,又夹杂着复杂的感伤之情,以引起下阕的怒嚎。
一腔悲愤,喷涌而出,“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字字有情,字字皆恨,徽钦两帝被掳,犹不得还,这是何等的耻辱啊,岳飞身为南宋臣子却束手无策,这仇恨在岳飞的心中经久不灭。而立之年,作为臣子的自己又怎么不想去洗刷祖国的耻辱呢!又应该有怎么样的行动呢?“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几个字中洋洋洒洒间透漏着作者内心的志向,也仿佛让我们看到了宋兵英勇向前的恢弘气势。金兵入据中原,亦可能败退,“匈奴”实不足灭,踏破“贺兰”直捣黄龙,两个动词“驾”“踏破”无不表现岳飞内心对金兵的仇恨,同时又向我们展现了岳将军军事方面的雄韬伟略以及自己对于这场战争已经有所准备。于是乎,岳飞的壮志与豪情化于笔端,怒吼而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从古到今,多少有着血性的中华儿女,读到此处,内心激情澎湃,有着多少的愤慨!一个英雄驰骋疆场,奋勇杀敌,体现着一种主体力量,正如“饥餐”,只是为了表现岳飞内心的“壮志”,是一种气概的展现;而“渴饮”也不过是笑谈的话题而已,又有谁会付诸实施呢?但于笔端透漏出来的是一种力量,一种胜利的气息在弥漫,有着如此的志气与豪情,胜利不就在眼前么?“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这满腔的悲愤倾出肺腑,收拾旧山河是为了什么呢?一言以蔽之“朝天阙”。山河破碎,民不聊生,国恨还在,我等岂能酣睡?等收复失地,江山统一之后,再回京庆贺。这一阙无不体现岳飞最为动人的感伤,岳飞用这简单的语句写下这不简单的理想,收复金瓯,重建社稷,精忠报国。
悠悠岁月,中华儿女传承和吟诵,继承和光大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责无旁贷。
我们每个人都有理想,人生也因为有理想而变得多姿多彩,理想有崇高与低下之分,但这只能交予后人来评说,历史本身也存在着局限性,岳飞的作品则是他自身的真实写照,一首《满江红》英勇悲壮,直抒胸臆,一气呵成,真实的再现了岳飞精忠报国的英雄气概,也不难体现岳飞“收复山河”“精忠报国”的炽热情怀,而词作“激昂”之中略带“深沉”,“深沉”之中又略带“忧伤”。这忧伤,是岳飞内心的叹惋和寂寞,他的声音是那个时代的最强音,激荡的话语击破苟且者安稳的睡梦。岳飞想要身先士卒,报效祖国,在腐败的环境下又变的那么脆弱,现实是残酷的,不仅仅有太多的不如意,而且有着太多不可调和的矛盾。岳飞急于打破这一社会局面,而这必然触及到同僚们各方面的利益,朝中的文臣武将纷纷阻挠陷害;古代忠君思想的影响,使岳飞主张迎回徽、钦两位皇帝,而这样将会直接威胁到君主的地位,所以皇帝的内心对岳飞也有所猜忌。岳飞的抗金,只有自己和岳家军的孤军奋战,所以在词中慷慨激昂的背后有着作者孤寂的心,岳飞在面对残酷现实时也会有着焦虑和不安,而他只有自己去承受这份忧伤。
岳飞《满江红》出处 岳飞《满江红》译文篇二
南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我怒发冲冠,独自登高凭阑,骤急的风雨刚刚停歇。我抬头远望天空一片高远壮阔。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三十多年的功名如同尘土,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靖康年间的奇耻大辱,至今也不能忘却。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平地。我满怀壮志,发誓喝敌人的鲜血,吃敌人的肉。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
岳飞的这首词,激励着中华民族的爱国心。抗战期间这首词曲以其低沉但却雄壮的`歌音,感染了中华儿女。
前四字,即司马迁写蔺相如“怒发上冲冠”的妙,表明这是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此仇此恨,因何愈思愈不可忍?正缘独上高楼,自倚阑干,纵目乾坤,俯仰六合,不禁热血满怀沸腾激昂。——而此时秋霖乍止,风澄烟净,光景自佳,翻助郁闷之怀,于是仰天长啸,以抒此万斛英雄壮志。着“潇潇雨歇”四字,笔锋微顿,方见气度渊静。
开头凌云壮志,气盖山河,写来气势磅礴。再接下去,作者以“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十四个字,出乎意料,令人叫绝,此十四字,如见将军抚膺自理半生壮志,九曲刚肠,英雄正是多情人物。功名是我所期,岂与尘土同埋;驰驱何足言苦,堪随云月共赏。(此功名即勋业义,因音律而用,宋词屡见。)试看此是何等胸襟,何等识见!
过片前后,一片壮怀,喷薄倾吐:靖康之耻,指徽钦两帝被掳,犹不得还;故下言臣子抱恨无穷,此是古代君臣观念。此恨何时得解?功名已委于尘土,三十已去,至此,将军自将上片歇拍处“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之勉语,说与人体会。雄壮之笔,字字掷地有声!
以下出奇语,现壮怀,英雄忠愤气概,凛凛犹若神明。金兵入据中原,亦可能败退“凶奴”实不足灭,踏破“贺兰”直捣黄龙并非夸大其辞。“饥餐”、“渴饮”一联合掌;然只有如此才足以畅其情、尽其势。未至有复沓之感者,以其中有真气在。
有论者设:贺兰山在西北,与东北之黄龙府,遥距千里,有何交涉?那克敌制胜的抗金名臣老赵鼎,他作《花心动》词,就说:“西北欃枪未灭,千万乡关,梦遥吴越”;那忠义慷慨寄敬胡铨的张元干,他作《虞美人》词,也说:“要斩楼兰三尺剑,遗恨琵琶旧语”!这都是南宋初期的爱国词作,他们说到金兵时,均用“西北”、“楼兰”(汉之西域鄯善国,傅介子计斩楼兰王,典出《汉书·西域传》),可见岳飞用“贺兰山”和“凶奴”,是无可非议。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满腔忠愤,丹心碧血,倾出肺腑。用文学家眼光视之结束全篇,神气十足,无复豪发遗憾,令人神旺,叫人起舞。然而岳飞头未及白,金兵自陷困境,由于奸计,宋皇朝自弃战败。“莫须有”千古奇冤,闻者发指,岂可指望他率军协同中原父老齐来朝拜天阙哉?悲夫。
词不以文字论长短,若以文字论,亦当击赏其笔力之沉厚,脉络之条鬯,情趣之深婉,皆不同凡响,倚声而歌,乃振兴中华之必修音乐艺术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