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简单乘法应用题(十篇)

简单乘法应用题(十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5-09 11:58:04
简单乘法应用题(十篇)
时间:2023-05-09 11:58:04     小编:zxfb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简单乘法应用题篇一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应用题第一课时:“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课本第14页例1,练习四第1――5题。

2、教材所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所学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它是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在实际中的运用,同时还是学习“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以及今后学习较复杂的分数应用的基础。因此使学生掌握这种应用题的解答方法有重要的意义。

3、教学目标。

根据《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特点,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2)、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解题方法,能正确解答这类应用题。

(3)、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主动参与数学活动。

4、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根据《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使学生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是本节重点,其中分析数量关系,找准单位“1”是本节课的难点。

二、说教法。

俗话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为了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我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及分数应用题的特点,在教学中采用如下几点教法:

1、有目的的运用迁移规律,启发引导的方法组织教学,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概括,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采用“尝试教学法”,利用学生好奇心和求知心切的特点,让学生通过画线段直观上理解弄清数量关系,掌握例题的解题思路。然后通过各种形式的巩固练习,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三、说学法

叶圣陶先生的数学核心思想是:“教是为了不教。”这正体现了现代教学的目标不是使学生“学会”,而是让学生“会学”,也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教给学生正确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

本节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以下学法:学会通过画线段图、观察、分析、归纳最后概括出此类应用题的解答方法。掌握解题技能,发展智力,提高解题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一)、出示复习题

1、列式计算

(1)20的1/5是多少?(2)6的3/4是多少?

(通过复习,使学生唤起回忆,巩固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沟通新知识,为学好分数应用题打下好的基础。)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1:学校买来100千克白菜,吃了4/5,吃了多少千克白菜?

(1)学生读题、审题,明确条件和要求问题。

(2)通过画线段图,帮助学生弄清数量关系。指名多位学生说说该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吃了4/5是指吃了哪个数量的4/5。

(3)学生尝试练习解答,师巡视,指名学生板演。

(4)引导学生归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小结: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乘法计算。即:单位“1”×几/几=几分之几的对应量。

(通过画线段图,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弄清数量关系,让学生自己去找出题中的“单位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知识的规律,特别是差生,先让他们发表见解,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尝试独立解答同样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利用“反馈信息”,教师进行精讲小结,归纳,解决疑难,揭示解题方法。)

(三)巩固练习

1、做教科书第14页“做一做”第1、2题。

2、做练习四的第1.4.5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解题方法。)

简单乘法应用题篇二

《简单的乘法应用题》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

义务教育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第59页例6,做一做。

2、教材分析:

用数学一节是在学习了6的乘法口诀后出现的。例6,是以三个小象运木头情境,根据2个4根,3个4根与1个4根的关系,引出3个4的含义为解决问题构建思维模式。

3、教学目标:

要求学生自己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并解决提出的问题

4、教学难点:建立求几个相同加数和,可以用乘法计算的计算思路。

5、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图片。

二、说教法:

根据以上分析,教学时,我主要采用电化教学、启淘教案网了一定的感知后,再揭示求几个相同加数和,可以用乘法计算的含义。

其次,课件出示相同练习题2,先让学生自己尝试去做,然后说算理,分析问题

最后,通过师生的拍手游戏练习,将知识进一步抽象化,使学生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建立求几个相同加数和,可以用乘法计算的计算思路。

三、拓展延伸,巩固深化。

在这一环节中,书中的做一做及练习十二第1、2、3题,目的是巩固新知,加深对知识理解,理清乘法的具体意义,达到融会贯通。

四、全课小结,激励评价。

让学生畅谈自己在本节课的表现和收获,体现了新的课程理念,给学生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

简单乘法应用题篇三

《用数学—简单的乘法应用题》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

义务教育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第59页例6,“做一做”

2、教材分析:

“用数学”一节是在学习了6的乘法口诀后出现的。例6,是以三个小象运木头情境,根据2个4根,3个4根与1个4根的关系,引出“3个4”的含义为解决问题构建“思维模式”。

3、教学目标:

要求学生自己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并解决提出的问题

4、教学难点:建立“求几个相同加数和,可以用乘法计算”的计算思路。

5、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图片。

二、说教法:

根据以上分析,教学时,我主要采用电化教学、启淘教案网了一定的.感知后,再揭示“求几个相同加数和,可以用乘法计算’的含义。

其次,课件出示相同练习题2,先让学生自己尝试去做,然后说算理,分析问题

最后,通过师生的拍手游戏练习,将知识进一步抽象化,使学生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建立“求几个相同加数和,可以用乘法计算”的计算思路。

三、拓展延伸,巩固深化。

在这一环节中,书中的“做一做”及练习十二第1、2、3题,目的是巩固新知,加深对知识理解,理清乘法的具体意义,达到融会贯通。

四、全课小结,激励评价。

让学生畅谈自己在本节课的表现和收获,体现了新的课程理念,给学生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

简单乘法应用题篇四

1.14千克大豆的价钱与8千克花生的价钱相等,已知1千克花生比1千克大豆贵1.2元,求大豆和花生的单价各是多少?

2.一种毛线每千克48.36元,买3千克应付多少元?买0.6千克呢?

3.安可去水果摊买西瓜,老婆婆的西瓜每千克卖0.45元。安可挑了一个大西瓜,重10.7千克,安可要应该付多少钱呢?

4.一堆煤3.6吨,计划可以烧10天,改进炉灶后,每天比原计划节约0.06吨,这堆煤现在可以烧多少天?

5. 修一条长6.4千米的公路,前3个月平均每月筑1.2千米,剩下的每月修1.4千米,还要几个月完成?

6.小明用10.2元买文具,买了6支铅笔,每支0.45元,余下的钱买圆珠笔,每支2.5元,可以买多少支?

7.机床厂原来知道机床每台用钢材1.02吨,改进设计后,每台比原来节约0.12吨,原来制造300台所用的钢材,现在可以制造机床多少台?

8. 小明买了6支铅笔和4本练习本,每本练习本0.68元,每支铅笔0.24元。小明付出5元钱,应找回多少元? 9.两个工程队合开一条隧道,各从一端开凿,第一队每天开12.6米,第二队每天开14.4米,第一队开凿5天后,第二队才加入,再过21天隧道终于打通。 (1)这条隧道长多少千米? (2)打通时两队各开凿了多少米?

10.小汽车每小时行63千米,小汽车的速度是载重汽车的1.4倍。它们从相距270千米的两地同时开出,相向行驶。 (1) 经过几小时相遇?

(2) 相遇时两车各行了多少千米?

(3) 如果出发时是8时15分,相遇时是几时几分?

简单乘法应用题篇五

1、游乐园的成人票每张4.5元,儿童票每张2.5元,成人票和儿童票各买12张需要多少钱?

2、李叔叔买了25箱饮料,一箱有8盒,每盒1.7元,共需要多少钱?

3、一台碾米机每小时可碾米 0. 8 吨,  4 台同样的碾米机 8. 5 小时可碾米多少吨?

4、修一段公路,平均每天修 18. 5 千米, 修 15 天后还剩 9. 5 千米,这段公路长多少千米?

5、射洪县出租车的收费标准是:3千米以内4元,超过3千米,每千米1.5元(不足1千米按1千米计算)。王叔叔乘了13.5千米,应该给多少车费呢?

6、某市电力公司为鼓励节约用电,采取按月分段计费的方法收取电费。50度以内的每度1.8元;超过50度的部分,每度2.2元。

(1)小明家上月用电86度应该交多少电费?

(2)小红家上月用电103度应该交多少电费?

7、五(1)班46名师生照集体照,照相馆的收费标准是:拍照一次,并送4张照片,收费15元,加印一张2.5元。现在要保证每人有一张照片,一共要付多少钱?

简单乘法应用题篇六

例3(1)9×4=36(分)=3角6分

答:一共用了3角6分钱.

(2)4×3=12(支)

答:买了12支彩笔.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

(1)3×4=12(袋)

答:每天吃面粉12袋.

(2)3×6=18(袋)

答:运来18袋大米

(乘数也可以是2、34、5、6、7、8、9)

简单乘法应用题篇七

教学内容:课本第17~18页的例1和例2,完成“做一做”和练习五的第1~5题。

教学目的:

1.   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一步应用题。

2.   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教学过程 :

一、复习

1.先说下列各算式表示的意义,再口算出得数。

2.列式计算。

(1)20的 是多少?

(2)6的 是多少?

让学生列式计算解答,再指名说说算式的意义,并指出把哪个数看作单位“1”。

二、新授。

1.教学例1。

出示例1:学校买来100千克白菜,吃了 ,吃了多少千克?

(1)指名读题,说出条件和问题。

(2)引导学生画出线段图,并在线段图上标出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

先画一条线段,表示“100千克白菜”。

吃了 ,吃了谁的 ?(100千克白菜)要把“100千克白菜”平均分成5份,吃了4份,怎样表示?

?千克

100千克

教师边说边画出下图:

(3)分析数量关系,启发解题思路。

引导学生说出:吃了 ,是吃了100千克的 ,所以把100千克看作单位“1”,要求100的 是多少,根据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直接用乘法计算。

1

(4)学生列式计算: =   =80

(5)再让学生分析一下数量关系。

(6)练一练:完成第18页“做一做”第1题。

评讲订正时,让学生分析一下数量关系。

2.教学例2。

出示例2:小林身高 米,小强身高是小林的 ,

小强身高多少米?

(1)明确题意,指名读题,说出条件和问题。

(2)让学生画出线段图并标明条件和问题。

①要画几条线段表示题里的数量关系?

②引导学生根据题里的条件,确定谁的身高要画得长一些,谁的身高画得短一些。

③第一条线段表示谁的身高?画了第一条线段表示小林的身高,该怎样画第二条线段表示小强的身高。

小林:

?米

小强:

启发学生:根据“小强身高是小林的 ”,要把表示小林的线段平均分成8份,在它的下面画出其中7份的长度代表小强的`身高。

教师边启发边画出如下线段图:

(3)分析数量关系,启发解题思路。

启发学生思考:小强身高是小林的 ,就要把小林的身高看作单位“1”,要求小强的身高,就要求出小林身高的 是多少,即求 的 是多少,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乘法计算。

1

1

(米)

(4)让学生列式计算。

(5)如果把上题改成下面的题:

小强身高 米,小林身高是小强的 倍,小林身高多少米?

问:哪条线段画得长一些?怎样画?

把谁看作单位“1”为什么?

怎样列式?

?米

小强:

小林:

教师边启发边画出如下线段图:

(6)教师说明:

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可以是真分数,也可以是带分数。这里 是带分数,把 化成假分数 ,上题也可以改成“小林身高是小强的 ”

指出:在这种情况下乘得的积大于原来的被乘数。

(7)做一做。

完成课本18页“做一做”的第3题。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第18页“做一做”的第3题。

学习列式计算后,指名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

2.完成练习五的第5题。

说明: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不可以是真分数,也可以是带分数,还可以是整数。

订正时指名分析。

四、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分数乘法一步应用题,应根据“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分析数量关系,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来解答。

五.作业 。练习五的第1~4题。

简单乘法应用题篇八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乘法应用题的结构和数量之间的关系.

2.能熟练地解答乘法应用题.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乘法应用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通过分析数量关系,口头为乘法应用题补充条件或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

补充口诀卡片、例3的挂图、投影仪、复合投影片.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背诵乘法口诀.

2.把口诀补充完整,说出口诀表示的意思及相应的乘法算式.

二( )十八 ( )九五十四 三( )二十七

( )九三十六 九( )八十一 ( )九六十三

3.填空.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 )计算.

(2)红花3朵,黄花的朵数是红花的2倍,那么黄花的朵数就是___________ 个3朵.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3.

(1)出示例3(1):小林买了4支铅笔,每支9分钱,一共用了多少钱?

(2)出示实物挂图,指名同学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方法.分析后板书:

每支铅笔9分钱,意思是说1支铅笔9分钱,而且哪支铅笔都是9分钱.相同加数就是9,4支铅笔是4个9分,求几个几用乘法计算,在书上做.

(3)学生独立解答,主要纠正两点(列式4×9;得数为36分;)要从算式的含义和日常生活用钱习惯上分别予以说明,教师再巡视,使之及时纠正.

(4)出示例3(2):小林买了4支铅笔,买彩笔的支数是铅笔的`3倍.买了多少支彩笔?

(5)先让学生独立解答,指名板演,教师巡视发现有典型错误的,让其写在小黑板上.订正时,请学生说是怎么想的,可出示挂图,具体分析说出解题思路.

(6)纠正时,要紧紧扣住彩笔的支数是铅笔的3倍这个条件,明确这个条件所含的意义,即4的3倍就是3个4的和,所以用乘法计算.

2.观察、比较两题的异同点,重点引导学生明白,条件虽然不同,问题也不相同,但从数量关系上分析,最后都是求几个几(即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所以两题的计算方法相同,都有乘法计算.

3.反馈练习.

(1)94页做一做第1题.

食堂每天吃3袋米,每天吃面粉的袋数是大米的4倍._____?(口头提出问题再解答)

读题后,指名请学生说题里告诉了什么,还缺少什么.然后分组讨论应补充什么,为什么补充这样的问题.

引导学生回答:

①告诉了食堂每天吃3袋米,吃面粉的袋数是大米的4倍,缺问题.②已知米的袋数,又给了面粉与米的关系,应求面粉多少袋.③分析出面粉的袋数是大米的4倍,就是说面粉的袋数是4个3袋.④根据乘法算式的含义,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归纳解答不完整应用题的方法:

①读题,找出缺少什么.

②分析题中告诉的数量之间的关系,确定应补充的条件或问题.

③列式解答.

(2)利用归纳的解答不完整应用题的方法,解答做一做第2题.

学生分组讨论缺什么,应怎样补充完整,通过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解答,教师巡视,指导.

①学生讨论后分组汇报分析结果.

②引导学生口头补充一个条件:(可以天数不同,在2-9之间)

③无论吃几天,吃一天1个3袋,吃2天2个3袋,吃3天3个3袋,吃6天运来6个3袋……,因此无论填吃了几天,求运来多少袋都是求几个几,都用乘法计算.列式分别为3×2=,3×2=,3×4=……3×9=

(3)最后引导学生对两题进行比较,分析数量关系,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这两题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和是多少,所以都用乘法计算.

三、巩固发展.

1.停车场上停着2排小汽车,每排3辆,一共停着多少辆小汽车?摩托车的辆数是小汽车的2倍,停着多少辆摩托车?

指名读题,学生独立解答,遇有困难可向老师提出.

集体订正.指名回答,第1题有几个问题?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用乘法计算?重点强调第二个问题,想求出停多少辆摩托车,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一个条件题中告诉了,(摩托车的辆数是小汽车的2倍)另一个条件到哪里去找?主要解决隐藏的一个条件,问题就可解答了.

2.动物园里有4只金丝猴,长臂猴的只数是金丝猴的2倍.有多少只长臂猴?长臂猴比金丝猴多几只?

重点指导学生想求第二个问题“长臂猴比金丝猴多几只”(需要哪两个条件?这两个条件到哪去找?用什么方法计算)

四、课堂小结.

1.指导学生观看板书,总结出本节课学了哪些新知识.

2.教师纠正,补充性地小结.主要强调三点:

(1)求几个几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都用乘法计算.理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

(2)给不完整的应用题补充条件或问题,前提条件是要从题中告诉的数量中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补充什么,补充的必须符合题意.

(3)解答有两个问题的应用题,第二问同解答第一问的应用题分析方法一样,都是看解答问题需要哪两个条件;缺少的条件到题中告诉的条件或第一问题解答出的问题去找,要认真分析数量关系,全面的完整地理解题意.

五、布置作业 .

集邮册里有60分邮票6张,80分邮票42张.__________?(口头提出问题,要用除法计算)

板书设计

简单乘法应用题篇九

小数乘法应用题及答案

例题1

贝贝带了100元钱,买了2本词典,每本词典32.9元。贝贝买词典用了多少钱? 分析  求贝贝买词典用了多少钱,与她买词典几本有关,还与词典的单价有关,与她带的钱数无关。

即:单价×数量=总价。

32.9×2=65.8(元)

答:贝贝买词典用了65.8元。

必做应用题

1. 小明想买2双袜子,每双袜子3.5元,小明带了20元,他应付给售货员多少钱?

2. 妈妈想买3千克香蕉,每千克7.8元,25元钱够吗?

例题2

水果店运来200千克苹果,运来的橘子是苹果的1.5倍,运来的橘子比苹果多多少千克?

解法一:分两步计算。

先算出运来橘子多少千克,然后用运来橘子的质量减去苹果的质量,就是运来橘子比苹果多的质量。

橘子:200×1.5=300(千克)

橘子比苹果多的:300-200=100(千克)

综合算式:200×1.5-200

=300-200

=100(千克)

解法二:分两步计算。

由“运来的橘子是苹果的1.5倍”,知运来的橘子比苹果多了1.5-1=0.5倍,因此,运来的橘子比苹果多了200×0.5=100(千克)。 运来的橘子比苹果多多少倍:1.5-1=0.5

运来的橘子比苹果多多少千克:200×0.5=100(千克)

综合算式:200×(1.5-1)

=200×0.5

=100(千克)

答:运来的橘子比苹果多100千克。 必做应用题

3、红信化肥厂第一季度生产化肥1800吨,第二季度生产的化肥是第一季度的1.2倍,第二季度比第一季度多生产化肥多少吨?(用两种方法解答)

例题3

修路队修一条公路,前5天平均每天修0.26米千,后3天平均每天比前5天平均每天多修0.14千米,正好修完。这条公路共长多少千米?

解法一:

这条路的长度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前5天修的,另一部分是后3天修的。注意“后3天平均每天比前5天平均每天多修0.14千米”。用前5天修的加上后3天修的就是这条路的总长度。

0.26× 5+(0.26+0.14)×3 =1.3+0.4× 3 =1.3+1.2 =2.5(千米)

解法二:

这条路每天修0.26千米,修8天,再加上后3天多修的那一部分. 0.26×(5+3)+0.14×3 =2.08+0.42 =2.5(千米) 必做应用题

4、一辆货车从a地开往b地,前4个小时平均每小时行48.5千米,后3个小时平均每小时行的是前4小时速度的1.6倍,刚好到达.a,b两地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简单乘法应用题篇十

乘法分配律应用题练习

1、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的结合运用

8×(30×125)=

5×(63×2)=

25×(26×4)=

(25×125)×8×4=

78×125×8×3=

25×125×8×4=

125×19×8×3=

(125×12)×8=

(25×3)×4=

12×125×5×8=

2、运用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简化运算的实质与算式特点实质:把其中相乘结果为整十、整百、整千的两个因数先相乘。通常利用的算式是

2 × 5 = 10

4 × 25 = 100

8 × 125 = 1000

625 × 16 = 10000

25 × 8 = 200

75 × 4 = 300

375 × 8 = 3000

特点:连乘

3、在乘法算式中,当因数中有 25 、125 等因数,而另外的因数没有 4 或 8 时,可以考虑 将另外的因数分解为两个因数相乘、其中一个因数为 4 或 8 的形式, 从而利用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使运算简化。

如: 25 × 32 × 125

= 25 × (4 × 8) × 125

=( 25 × 4 )×( 8 × 12 5 )

= 100 × 1000

= 100000

4、将因数分解

48×125=

125×32=

125×88=

75×32×125=

65×16×125=

36×25=

25×32=

25×44=

35×22=

75×32×125=

4×55×125=

25×125×32=

25×64×125=

32×25×125=

125×64×25=

125×88=

48×5×125=

25×18=

125×24=

5、乘法交换律:a × b = b × a

25×37×4=

75×39×4=

65×11×4=

125×39×16=

8×11×125=

6、乘法结合律:( a × b )× c = a ×( b × c )

38×25×4=

65×5×2=

42×125×8=

6×(15×9)=

25×(4×12)=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