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单位精准扶贫工作汇报材料篇一
总体目标:全市减少农村贫困人口20万人以上,实现道真自治县和全市20个以上贫困乡镇“减贫摘帽”。围绕“乡有主导产业、户有脱贫项目、人有增收技能”的目标,加快推进产业扶贫进程。全面落实目标、任务、资金和权责“四到县”制度,构建形成运行规范、监管严谨、充满活力的扶贫开发体制机制,切实做到精准扶贫、阳光扶贫、公正扶贫和廉洁扶贫。重点工作:
一、以机制创新为动力,深入推进“四大改革”
着力破除扶贫攻坚的体制机制障碍,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__〕25号)及《关于以改革创新精神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黔党办发〔20__〕23号),制定出台《关于实施扶贫开发“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实施意见》,编制规划、创新机制、先行先试、探索路子,在同步小康中当先锋、打头阵、作表率。
1.创新精准扶贫分类指导机制。完成贫困村、贫困户帮扶信息更新,建成运行精准扶贫信息平台。针对建档立卡扶贫对象,逐户找准发展思路,制定帮扶措施,在产业扶贫、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确保实现结对帮扶、产业扶持、教育培训、农村危房改造、扶贫生态移民、基础设施建设“六个到村到户”。
2.创新扶贫项目资金管理机制。按照目标、任务、资金和权责“四到县”要求,全面落实项目审批权下放到县制度。全面规范扶贫项目工作流程,严格执行“乡镇申报、县级审批、乡村实施、乡镇初检、县级验收、乡级报账”工作机制。
3.创新金融扶贫服务协调机制。进一步完善创新小额信贷到户扶贫形式,对建档立卡扶贫对象,通过贴息帮扶支农再贷款,探索解决贫困户担保难、贷款难、贷款成本高的问题。认真抓好世界银行扶贫贷款项目的启动和实施,继续推进农村扶贫小额保险试点工作。
4.改进扶贫开发考核评价机制。进一步完善扶贫开发考核评价办法,把贫困人口生活水平提高、贫困人口数量减少、扶贫开发精准度和“六个到村到户”作为主要考核评价指标,注重“减贫摘帽”、贫困乡镇发生率与同步小康、目标考核指标相衔接,建立健全扶贫开发结对帮扶与同步小康驻村帮扶相结合的工作机制,促使扶贫开发成效考核“指挥棒”的作用得到更好发挥。
二、以脱贫致富为核心,加快拓展“八大行动”
扶贫开发是贫困地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保障改善民生的关键举措。各级扶贫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创新思路方法,加大扶持力度,注重精准发力,坚持整体推进与精准到户、加快发展与保护生态、各方支持与自身奋斗相结合,进一步完善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工作格局,加快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
1.在思想先导上拓展新高度。认真贯彻落实扶贫开发战略思想,正确处理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与扶贫工作的关系,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委和市委的判断部署上来,全面认识新常态、准确把握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既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抓住用好新常态蕴含的扶贫新机遇,又要高度重视扶贫开发面临的新挑战,进一步深化拓展新常态下对扶贫攻坚的新认识、新理念、新举措、新作风。
2.在减贫摘帽上拓展新成就。大力实施扶贫开发“三步走”发展战略,加大争取投入和扶持力度,整合专项扶贫与行业扶贫资金,全年投入财政扶贫专项资金力争增长15%以上。适时启动“十三五”扶贫规划编制工作,大力实施重点区域、重大民生事项和重点工程建设,稳步推进武陵山、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全力加强对道真县“减贫摘帽”工作的督促、检查和指导,保证各项措施落实到位,确保“收官之作”收得精彩、收得圆满,全面完成重点县“减贫摘帽”。到20__年底,确保全市4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105个以上贫困乡镇实现“减贫摘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到50万人以内。
3.在产业扶贫上拓展新水平。围绕全市产业区域布局和产业扶贫专项规划,大力扶持发展核桃、中药材、草地畜牧业、特色茶叶、商品蔬菜等八大优势扶贫产业,加快“中部蔬菜、干鲜果产业带,西部竹业、高粱产业带,东部茶粮烟产业带,东北部草地畜牧业和茶果烟产业带”的山区扶贫产业示范区建设。巩固提升9个扶贫产业园区,建立完善贫困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推广“农业扶贫产业园区+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多种模式,不断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扶贫项目实施效率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
4.在结对帮扶上拓展新境界。坚持围绕扶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扶贫,推进区域开发与精准扶贫相结合,用好建档立卡成果,发挥驻村帮扶干部作用,因地制宜发展贫困地区特色经济。健全完善扶贫开发结对帮扶与同步小康驻村帮扶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实行“领导挂点、部门挂乡、单位包村、干部包户”的扶贫工作责任制,市四家班子主要领导分别挂点联系4个扶贫开发重点县,市直机关部门挂帮一类重点乡镇,省、市、县、乡干部驻村,县(区、市)领导干部联户,切实提高扶贫开发的精准度。
5.在社会扶贫上拓展新成效。认真做好上海对口帮扶遵义工作,实施对口帮扶项目44个,完成投资5832万元,重点向美丽乡村、产业发展、社会事业、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倾斜。大力推动帮扶工作向合作发展延伸,推进双方在教育、医疗、人才、金融、文化旅游、农副产品展示展销等方面的合作,推动产业转移、园区共建取得更大成果。积极筹备在上海召开沪遵对口帮扶第三次联席会议。进一步整合中央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定点帮扶、省级“集团帮扶”的项目资源,进一步动员市级部门深化拓展“集团帮扶”的内涵载体。大力支持集团帮扶乡镇改善基础设施、发展扶贫产业、改善民生事项,做到“不脱贫、不脱钩”、“不摘帽、不脱钩”。积极落实社会扶贫支持政策,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参与扶贫,认真组织开展“10.17”扶贫日系列活动。
6.在就业扶贫上拓展新实践。围绕“四化同步”目标和教育“9+3”计划,继续推进“雨露计划·1户1人”培训,采取职业教育进校区、进工厂,农业实用技术进基地、进园区等多种方式,大力开展开展农民职业化教育培训和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逐步使每个贫困农户至少有1名劳动力掌握1-2门适用技术,逐步实现贫困地区富余劳动力培训全覆盖。20__年完成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10万人(次),完成“雨露计划”培训39595人,完成各级各类贫困地区干部培训1400人。
7.在队伍建设上拓展新风貌。按照市委提出“抓党建就是抓关键,抓作风就是抓重点”的要求,以“提高队伍素质,服务精准扶贫,打造标杆团队”为核心,深入践行“一切为了贫困群众”理念,努力建设一支“党性强、作风正、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扶贫干部队伍。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深入践行“三严三实”,把抓领导、抓关键、抓载体作为扶贫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做到以身作则、做好表率,促进转职能、转作风。深入开展“四型”机关党组织建设,积极创新支部活动内容和载体,在市扶贫办机关创新开展“一讲二晒三评”系列活动,全面加强机关建设,提升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形成勇于创新、团结务实、热情服务、廉洁为民的良好氛围。
8.在廉洁扶贫上拓展新气象。坚持一手抓扶贫攻坚、一手抓廉政建设,深入贯彻中共遵义市委《关于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八项规定持续发力的通知》,制定出台《中共遵义市扶贫办党组关于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主体责任的实施意见》。坚持用改革方式扶贫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全面落实扶贫系统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严格遵守《党章》和党的政治纪律,做到守纪律、讲规矩,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和市委十二项规定,模范遵守党员干部政治纪律“十严禁”和作风建设“十不准”。重点针对扶贫项目审批权下放后的项目审批、资金监管,大力整治挤占挪用、损失浪费、滞留滞拨、擅自调项等违规违纪行为。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惩防体系建设,积极组织开展扶贫项目资金审计和清查清理工作,确保扶贫项目资金安全有效,实现扶贫资金效益最大化、贫困群体得实惠最大化、干部成长安全最大化。
单位精准扶贫工作汇报材料篇二
一、基本情况
xx村位于镇驻地北xx公里,地处六背山腰,总面积4.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96亩,其中稻田面积436亩,旱地面积60亩。苗族聚居,村驻地寨,海拔910米,属于高山峡谷地貌,山体滑坡较严重。地质构造古老复杂,有5个自然寨,有5个村民组,207户,922人。主导产业为水稻、养殖和外出务工。20xx年xx村农民人均纯收入2350元,20xx年全村粮食产量261吨,人均占有粮食283公斤。今年重新审定后划为二类贫困村。贫困人口419人,贫困户107户。公路通村,有民办小学一所。
二、致贫原因分析
xx村属全省苗系贫困村之一,是黎平县二类贫困村。从人均收入指标看,与全镇总体水平相比,差距也是很明显的,处于全镇倒数。基础设施非常薄弱,至目前,尚有村组步道没有完全硬化。目前主要是“妇幼、老弱、病残”人口,致使发展家庭经济缺计划、缺技术、缺经营能力,缺乏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即使外出务工的劳动力由于文化素质较低,外出务工的收入也较低,仅能维持自身的生活,对家庭收入的贡献不大。尽管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给予了xx村极大支持和关注,但仍是杯水车薪,难以满足贫困户发展生产的需要,大部分人口仅解决了温饱,普遍没有现金,生产投入不足,有些农户连化肥、农药等基本生产资料也无钱购买,更谈不上去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发展多种经营。由于长期的贫困,农村金融机构对群众贷款额有限,甚至不少群众害怕还不起银行贷款而不敢贷款,缺资金成为制约贫困村群众发展经济的瓶颈。
三、帮扶计划
一是发展特色养殖产业。以寨为中心,倾力打造“特色养殖”养殖示范基地。计划在岑友、得潘等自然寨实施能繁母牛300头,共需资金20xx000万元,其中扶贫资金xx00000万元,金融扶贫贴息贷款50万元;
二是种植业20xx年新建中药材(桔梗)基地200亩(每亩补助670元,合计13.4万元)。
二是技能培训。针对该村种养殖户技术短缺的问题,计划举办种养植等培训3期,概算共需资金xx万元,培训400余人次,让闲臵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
三是基础设施建设。
1、农村饮水:20xx年实施修建人饮工程1处,管道长4公里,新建蓄水池800立方米(投资合计60万元)
2、通村公路:20xx年修通至高亚6公里水泥路,每公里40元,计240万元。
3、硬化道路:20xx年硬化村寨道路7千米,每千米4万元,计28万元。
四、保障措施
一是健全工作机构。该计划在镇党委、政府指导下,由村两委统一组织实施,为全面完成所规划的各项任务,成立领导小组,实行一把手负总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驻村工作组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充分认识做好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将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负责本村精确扶贫结对帮扶工作的组织协调和落实,确保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不走样。
二是明确责任分工。
1、对规划中确定的目标任务,纳入村年度工作计划,制定实施方案并组织落实,每年需要重点推进的重大项目,落实到牵头责任单位,村干带头包户,党员、干部积极参与,扎扎实实推进,确保规划目标任务有计划、有步骤地落实。
2、要积极协调、精心安排,积极争取部门支持,帮助种植户协调贴息贷款和产业扶贫项目资金,切实解决帮扶计划中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对在工作中落实不力、推进缓慢,给本村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造成负面影响的相关责任人予以责任追究。
单位精准扶贫工作汇报材料篇三
20xx年,我局积极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精神,认真开展县委县政府组织的“干部走基层,真情五为民”活动,以《中共四川省委关于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川委发[20xx]10号)、市委四届十次全会精神和高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下发的《20xx年-20xx年定点扶贫工作意见》(高扶组[20xx]1号)文件精神为指导,按照县委十三届十四次全会的总体要求,对对口联系的帮扶村——大窝镇陈坳村开展了一系列的帮扶活动,现将我局帮扶情况总结如下: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扶贫开发工作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全面小康建设全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党的执政基础。定点扶贫工作是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贴近基层、了解民情、培养干部、转变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落实“民生工程”政策措施的重要途径和有效形式。当前,我县扶贫开发工作已从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的阶段转入巩固温饱成果、提高发展能力、加快脱贫致富、缩小发展差距为主要任务的阶段。加快贫困地区发展,帮助贫困人口解决温饱、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脱贫致富,不仅是经济任务,更是政治任务。我局把帮助贫困村和贫困群众脱贫与发展作为己任,牢固树立扶贫开发长期作战的思想,把定点扶贫作为一项常态性的工作来抓,做到帮扶对象不脱贫,单位干部不脱钩。
二、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一是根据县委县政府下达的扶贫工作目标任务,我局专门召开了党组会议,研究布置了具体的定点扶贫工作,成立了局长、党组书记黄应友为组长,副局长徐刚、李春兰为副组长,各股室工作人员为成员的定点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帮扶活动的组织、检查、督促工作。二是建立健全了定点扶贫工作责任机制,在年初就制定了定点扶贫工作计划,根据计划的要求,一步一个脚印地开展工作,按时报送计划、总结和帮扶信息。三是开展实地调研,根据调研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
三、瞄准对象,抓住重点
我局根据部门实际,充分动员有能力的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到定点扶贫工作中来,切实做到扶贫到村,帮扶到户,让贫困户得到更多实惠和发展机会,使扶贫解困明显推进,新农村建设明显加快,干部作风明显转变,基层组织明显加强。一是落实包村帮户责任。单位主要领导和扶贫领导小组的工作人员曾多次亲临帮扶村,走访820余人次,慰问贫困群众和贫困党员家庭10户,送去价值3000元的米油肉等生活用品,我局还筹措了8000元,为贫困户购买了化肥,并发放到贫困户手中,解决了贫困户的实际困难,并为张云珍、伍秀珍两户分别送去了慰问金1000元用于购买衣物,并鼓励他们要坚定生活信心,自力更生,找准致富门路,早日脱贫致富。档案局帮扶小组还向困难户发放了“帮扶信息卡”,确定了“班子成员一对二,普通职工一对一”的帮扶模式;二是帮助制定帮扶计划。扶贫领导小组根据对口联系的大窝镇陈坳村的具体情况,与结对帮扶村陈坳村村委共谋发展路,共商致富良策,档案局一行根据在农村工作多年的经验,建议陈坳村理清自身发展优势,谋划发展思路,放大自身资源集聚效应,合理利用地理条件,培育花卉、树木,发展茶叶,规模型扩展大窝特色水果李子、桑树等果桑产业,组织陈坳村贫困群众和党员到羊田乡参观学习先进的种茶技术和养殖技术等;同时,档案局提出将在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引导,项目扶持等方面帮助陈坳村发展经济,早日走上致富路;三是加大对贫困学生的帮扶力度。扶贫领导小组积极动员单位有能力有爱心的退休职工加入到帮扶行列中来,开展“老同志牵手留守儿童活动”,为陈坳村贫困学生捐资助学,使其能够静下心来好好学习,同时也有一个更好地学习环境。
四、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农民增收难,生产无发展后劲,干部群众“等、靠、要”思想严重,青年劳动力流失严重,农民贷款难。
强化思想引导,转变群众观念:宣传是工作开展的首要工具,组织召开社员会、户长会,向群众宣传党对“三农”工作的方针政策、党的富民措施和扶持政策,教育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突破现在生产生活模式,引导群众怎么发家致富,怎样才能增加收入,解决“等、靠、要”的思想观念,穷则思变;调查研究,合理规划:乡镇、村干部深入村组农户,召集群众座谈商议,调查摸清情况,分析镇情、村情、组情,规划到田块、地块、山头,合理规划布局,找准发展产业的项目;务实工作,树立典型:党员干部,特别是涉农部门的工作人员,必须深入农民,到田间地块,督促检查项目、产业落实情况,帮扶指导,用科技指导农户发展经济,同时搞好典型示范户的带动作用,把典型树立起来了,其他农户就会跟上去;部门配合,项目支撑:制定考核激励机制,抓住国家对“三农”工作的大量投入,争取上面的项目支持,搞好土地流转,集中成片打造产业集群,引进企业进驻,保障群众利益;增加造血功能,增强发展后劲:鼓励大学毕业生回乡创业,外出务工人员带技术返乡创业,在政策扶持、协调贷款等方面提供帮助,提供公平、公正的创业平台。
2、县级对口联系帮扶部门在帮扶的力度上和人、财、物的投入上杯水车薪。
县级对口联系帮扶部门由于自身部门条件所限,在对困难村、困难群众的帮扶力度上和人、财、物的投入上杯水车薪。我们要转变帮扶思想,不是困难群众缺什么我们就拿什么,而是应该积极地与相关涉农部门取得联系和沟通,将我们了解到的实际情况及时地向他们反映,与他们一道积极地争取相关项目,制定切合实际的帮扶方案;同时积极地做好困难群众的思想工作,使相关的帮扶项目,帮扶方案得到更好的贯彻落实和实施,取得更好的效果,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1、加大对贫困村困难群众和困难家庭的走访力度,及时地掌握民情,了解民意,及时地制定出切合实际的帮扶措施。
2、对帮扶措施的实施进行监督和指导,以“授人以渔”改变“授人以鱼”的帮扶方式。
定点扶贫工作是各级党政机关肩负的帮助贫困群众解决温饱、实现脱贫致富的重要政治任务。不得不说,在定点扶贫工作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党员是人民的公仆,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义务。我们会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和《高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20xx-20xx年定点扶贫工作意见》继续贯彻执行定点扶贫工作,使帮扶的贫困群众和贫困村更好地解决温饱问题,更早地走上小康之路。
3、考虑到陈坳村信息化技术较为落后,我局计划筹资一万元为村委会购置3台计算机,一台打印机,以方便陈坳村村委会及村民及时了解信息,开展活动。
单位精准扶贫工作汇报材料篇四
20xx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规划的收官之年。全市扶贫系统必须紧紧围绕减贫增收这个核心,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和xx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主战场,以产业扶贫为总抓手,大力实施扶贫开发“三步走”发展战略,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减贫摘帽”第一民生工程,全面完成“”扶贫开发规划目标任务。
总体目标:全市减少农村贫困人口20万人以上,实现道真自治县和全市20个以上贫困乡镇“减贫摘帽”。围绕“乡有主导产业、户有脱贫项目、人有增收技能”的目标,加快推进产业扶贫进程。全面落实目标、任务、资金和权责“四到县”制度,构建形成运行规范、监管严谨、充满活力的扶贫开发体制机制,切实做到精准扶贫、阳光扶贫、公正扶贫和廉洁扶贫。重点工作:
一、以机制创新为动力,深入推进“四大改革”
着力破除扶贫攻坚的体制机制障碍,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xx〕25号)及《关于以改革创新精神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黔党办发〔20xx〕23号),制定出台《关于实施扶贫开发“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实施意见》,编制规划、创新机制、先行先试、探索路子,在同步小康中当先锋、打头阵、作表率。
1.创新精准扶贫分类指导机制。完成贫困村、贫困户帮扶信息更新,建成运行精准扶贫信息平台。针对建档立卡扶贫对象,逐户找准发展思路,制定帮扶措施,在产业扶贫、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确保实现结对帮扶、产业扶持、教育培训、农村危房改造、扶贫生态移民、基础设施建设“六个到村到户”。
2.创新扶贫项目资金管理机制。按照目标、任务、资金和权责“四到县”要求,全面落实项目审批权下放到县制度。全面规范扶贫项目工作流程,严格执行“乡镇申报、县级审批、乡村实施、乡镇初检、县级验收、乡级报账”工作机制。
3.创新金融扶贫服务协调机制。进一步完善创新小额信贷到户扶贫形式,对建档立卡扶贫对象,通过贴息帮扶支农再贷款,探索解决贫困户担保难、贷款难、贷款成本高的问题。认真抓好世界银行扶贫贷款项目的启动和实施,继续推进农村扶贫小额保险试点工作。
4.改进扶贫开发考核评价机制。进一步完善扶贫开发考核评价办法,把贫困人口生活水平提高、贫困人口数量减少、扶贫开发精准度和“六个到村到户”作为主要考核评价指标,注重“减贫摘帽”、贫困乡镇发生率与同步小康、目标考核指标相衔接,建立健全扶贫开发结对帮扶与同步小康驻村帮扶相结合的工作机制,促使扶贫开发成效考核“指挥棒”的作用得到更好发挥。
二、以脱贫致富为核心,加快拓展“八大行动”
扶贫开发是贫困地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保障改善民生的关键举措。各级扶贫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创新思路方法,加大扶持力度,注重精准发力,坚持整体推进与精准到户、加快发展与保护生态、各方支持与自身奋斗相结合,进一步完善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工作格局,加快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
1.在思想先导上拓展新高度。认真贯彻落实扶贫开发战略思想,正确处理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与扶贫工作的关系,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委和市委的判断部署上来,全面认识新常态、准确把握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既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抓住用好新常态蕴含的扶贫新机遇,又要高度重视扶贫开发面临的新挑战,进一步深化拓展新常态下对扶贫攻坚的新认识、新理念、新举措、新作风。
2.在减贫摘帽上拓展新成就。大力实施扶贫开发“三步走”发展战略,加大争取投入和扶持力度,整合专项扶贫与行业扶贫资金,全年投入财政扶贫专项资金力争增长15%以上。适时启动“十三五”扶贫规划编制工作,大力实施重点区域、重大民生事项和重点工程建设,稳步推进武陵山、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全力加强对道真县“减贫摘帽”工作的督促、检查和指导,保证各项措施落实到位,确保“收官之作”收得精彩、收得圆满,全面完成重点县“减贫摘帽”。到20xx年底,确保全市4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105个以上贫困乡镇实现“减贫摘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到50万人以内。
3.在产业扶贫上拓展新水平。围绕全市产业区域布局和产业扶贫专项规划,大力扶持发展核桃、中药材、草地畜牧业、特色茶叶、商品蔬菜等八大优势扶贫产业,加快“中部蔬菜、干鲜果产业带,西部竹业、高粱产业带,东部茶粮烟产业带,东北部草地畜牧业和茶果烟产业带”的山区扶贫产业示范区建设。巩固提升9个扶贫产业园区,建立完善贫困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推广“农业扶贫产业园区+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多种模式,不断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扶贫项目实施效率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
4.在结对帮扶上拓展新境界。坚持围绕扶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扶贫,推进区域开发与精准扶贫相结合,用好建档立卡成果,发挥驻村帮扶干部作用,因地制宜发展贫困地区特色经济。健全完善扶贫开发结对帮扶与同步小康驻村帮扶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实行“领导挂点、部门挂乡、单位包村、干部包户”的扶贫工作责任制,市四家班子主要领导分别挂点联系4个扶贫开发重点县,市直机关部门挂帮一类重点乡镇,省、市、县、乡干部驻村,县(区、市)领导干部联户,切实提高扶贫开发的精准度。
5.在社会扶贫上拓展新成效。认真做好上海对口帮扶遵义工作,实施对口帮扶项目44个,完成投资5832万元,重点向美丽乡村、产业发展、社会事业、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倾斜。大力推动帮扶工作向合作发展延伸,推进双方在教育、医疗、人才、金融、文化旅游、农副产品展示展销等方面的合作,推动产业转移、园区共建取得更大成果。积极筹备在上海召开沪遵对口帮扶第三次联席会议。进一步整合中央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定点帮扶、省级“集团帮扶”的项目资源,进一步动员市级部门深化拓展“集团帮扶”的内涵载体。大力支持集团帮扶乡镇改善基础设施、发展扶贫产业、改善民生事项,做到“不脱贫、不脱钩”、“不摘帽、不脱钩”。积极落实社会扶贫支持政策,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参与扶贫,认真组织开展“10.17”扶贫日系列活动。
6.在就业扶贫上拓展新实践。围绕“四化同步”目标和教育“9+3”计划,继续推进“雨露计划·1户1人”培训,采取职业教育进校区、进工厂,农业实用技术进基地、进园区等多种方式,大力开展开展农民职业化教育培训和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逐步使每个贫困农户至少有1名劳动力掌握1-2门适用技术,逐步实现贫困地区富余劳动力培训全覆盖。20xx年完成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10万人(次),完成“雨露计划”培训39595人,完成各级各类贫困地区干部培训1400人。
7.在队伍建设上拓展新风貌。按照市委提出“抓党建就是抓关键,抓作风就是抓重点”的要求,以“提高队伍素质,服务精准扶贫,打造标杆团队”为核心,深入践行“一切为了贫困群众”理念,努力建设一支“党性强、作风正、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扶贫干部队伍。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深入践行“三严三实”,把抓领导、抓关键、抓载体作为扶贫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做到以身作则、做好表率,促进转职能、转作风。深入开展“四型”机关党组织建设,积极创新支部活动内容和载体,在市扶贫办机关创新开展“一讲二晒三评”系列活动,全面加强机关建设,提升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形成勇于创新、团结务实、热情服务、廉洁为民的良好氛围。
8.在廉洁扶贫上拓展新气象。坚持一手抓扶贫攻坚、一手抓廉政建设,深入贯彻中共遵义市委《关于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八项规定持续发力的通知》,制定出台《中共遵义市扶贫办党组关于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主体责任的实施意见》。坚持用改革方式破解扶贫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全面落实扶贫系统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严格遵守《党章》和党的政治纪律,做到守纪律、讲规矩,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和市委十二项规定,模范遵守党员干部政治纪律“十严禁”和作风建设“十不准”。重点针对扶贫项目审批权下放后的项目审批、资金监管,大力整治挤占挪用、损失浪费、滞留滞拨、擅自调项等违规违纪行为。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惩防体系建设,积极组织开展扶贫项目资金审计和清查清理工作,确保扶贫项目资金安全有效,实现扶贫资金效益最大化、贫困群体得实惠最大化、干部成长安全最大化。
单位精准扶贫工作汇报材料篇五
全县精准扶贫动员会召开后,按照县委的统一安排部署,高标准要求,我队迅速行动,准时入住**乡**村,并开展工作。按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的要求,结合**村的实际,制定帮扶计划。
**村位于**乡东部,人口1346,土地1700亩,是一个纯农业村。现将工作汇报如下:
一、 全面排查,摸清底子。
我工作队首先和“两委”班子座谈,了解班子的基本情况,并实地察看“两室”活动场所。得知**村“两委”班子是一支团结务实、战斗力强、服务水平高的班子。随后召开党员代表和村民代表座谈会,同时深入农户家中、田间地头,和村民拉拉家常、唠唠嗑,了解村民的急、难、盼、怨。
掌握了该村的一手资料,确定了低保户8户9人,并制定相应的帮扶计划。
二、 结合实际,制定帮扶计划。
3月29日,我校校长孟银龙同志来到**村指导我队精准脱贫驻村工作。同时召开“两委”班子座谈会和村代表座谈会,并实地察看村庄实际情况,共同制定了精准脱贫帮扶工作计划,确定了10件精准脱贫重点工作。
三、 多方筹措,解决实际问题。
1、对村内主街道进行了绿化,种植观赏树木300余棵,美化了村内2公里的道路,给村民一个优雅、舒适的出行环境。
2、通过多方协调,县财政局出资6万元,为**村按装了太阳能路灯27盏,亮化了村内主要街道1200米,方便了村民夜间出行。
3、通过协调,县农业局为该村贫困户发放补贴化肥365袋、补贴玉米种子208袋,为该村村民节省120xx余元。
4、在村西南角新安装50kw农用变压器一台,现已投入使用,解决了农业用电不足的问题,同时也为“温氏”集团养殖项目送去了充足的电力。
5、村内西南角坑塘修建围栏工作正在进行中,截止目前围栏的桩基已经打好,围栏等待安装中。等修建完后,有效防止村内溺水事件的发生,并美化村内了环境。5月24日,县委书记薛泽通陪同市委人大领导实地察看观赏围栏的建设情况,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6、“温氏”养殖项目4个大棚建设完毕,设施已安装到位,并全面消毒,猪仔已经入住“新家”。此项目给村民带来了增收。同时养殖场内0.5公里的道路硬化已完成,解决了进饲料和猪出栏难的问题。
7、在村南头有一处占地大约5亩的闲置厂房,经多方联系招商,现已和北京投资商(印花项目)签订长期租赁协议,租金每年5万,截止目前设备安装到位,准时开工。该项目能解决村内60余人的就业,年创收12万余元。
8、村内道路硬化20xx余米,其中水泥路1.1公里,并且两侧的边沟已经修完,总造价23万元,砖路0.56公里,投资8.2万元。这个项目将彻底解决**村民的出行难问题。同时也把村内所有的断头路打通,达到了路路通、路路亮、路路净的高标准乡村路。
9、认真开展“两学一做”活动,组织村内所有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发放党章小册子31份,组织生活会5次。使村内所有党员党性进一步增强,同时基层班子也更有战斗力。
10、县委召开“甘泉行动”会议后,我工作队积极和领导沟通,在第一时间内把饮水机和水桶发放到位。共发放饮水机8台,水桶16个,并且确保每户每个月三桶甘泉水,发放水票100余张。这次活动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和好评,都说党的温暖送到了基层,送到了心坎上。同时彻底解决了饮水安全的问题,
11、按照美丽乡村的要求,对沿街主干道两侧的房屋墙面进行粉刷,上面主体颜色为白色,下面一小部分为深灰色,共粉刷20xx余平方米,共耗资10万元。粉刷完毕后使整个村庄更加整齐一致,村内环境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由于我工作组的工作能力有限,和**村实际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一定的差距。但我们会积极努力的工作,尽量为**村民多办实事、多办好事,一定打赢精准脱贫这场仗。
单位精准扶贫工作汇报材料篇六
一、指导思想
学困生的帮扶工作是提升素质教育必须要做的工作,而对学困生的帮扶,不仅要了解学困生形成的外部因素,更要了解影响学困生形成的内部依据。在转化教育中,只有全面地,深刻地认识学困生,对学生的学习目的、态度、兴趣、爱好、志向、心理变化和生理特点、家庭环境、生活环境以及行为品德德等方面作全面调查,深入研究,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并收到实效。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从作业、卷面分析及平常表现本班学困生占有一定的比例。造成他们成绩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基础打得不够扎实,记忆力差,家长不够重视其学习等等综合素。这部分学生平常作业不认真,不能及时做好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工作,并且上课不用心听讲,不能认真学习。
三、具体工作目标和措施
1、把学困生失去的自信心寻回来。长期以来,以分数论英雄的质量观,导致学困生受到歧视,多数学困生对学习没有信心,没有了方向和动力。针对这一状况,我们教师要改变对他们的看法,尊重他们的人格,鼓励他们抬起头来,大胆地说话和做事,使学困生自然觉醒,充满信心。在活动中多留意,多观看,多关心,多鼓励,努力沟通师生情感。
2、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一旦学困生有了自信心,有了挑战困难的勇气,那么就有了搞好学习的希望。对学困生来说,自身的基础和能力与所学知识之间存有一段距离。因此,我要设法把学困生引入情境,带领他们紧跟教学的节拍,一步步产生共鸣。引导他们动手、动脑,指导他们去寻寻解决问题的答案,解决问题之后,带领他们领略成功的喜悦。由此,学困生随着实践活动一道品尝了感知认识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自然也培养了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3、培养学困生准确的学习方法。在恢复学困生的信心,培养了学习兴趣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困生的学习方法。据观看,学困生表现在注意力不集中、抓不住重点、思维呆滞、记忆力差等方面。因此,教师也要激励学困生勇敢地面对困难,接着训练他们的思维,促成他们思维的条理性、流畅性和灵活性,进而鼓励他们打破传统的惯常思路,力求创新,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掌握预习方法、自我检查法和复习法。鼓励他们独立思考,步步为营,天天有所进步。
总之,在学困生身上的确具有某些方面的潜在素质优势,仅仅我们没有发觉出来,一旦被发觉,就会出现亮点,真正是孺子可教而不是朽木不可雕了
单位精准扶贫工作汇报材料篇七
20xx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规划的收官之年。全市扶贫系统必须紧紧围绕减贫增收这个核心,全面贯彻落实党的xx大和xx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主战场,以产业扶贫为总抓手,大力实施扶贫开发“三步走”发展战略,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减贫摘帽”第一民生工程,全面完成扶贫开发规划目标任务。
总体目标:全市减少农村贫困人口20万人以上,实现道真自治县和全市20个以上贫困乡镇“减贫摘帽”。围绕“乡有主导产业、户有脱贫项目、人有增收技能”的目标,加快推进产业扶贫进程。全面落实目标、任务、资金和权责“四到县”制度,构建形成运行规范、监管严谨、充满活力的扶贫开发体制机制,切实做到精准扶贫、阳光扶贫、公正扶贫和廉洁扶贫。重点工作:
一、以机制创新为动力,深入推进“四大改革”
着力破除扶贫攻坚的体制机制障碍,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xx〕25号)及《关于以改革创新精神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黔党办发〔20xx〕23号),制定出台《关于实施扶贫开发“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实施意见》,编制规划、创新机制、先行先试、探索路子,在同步小康中当先锋、打头阵、作表率。
1.创新精准扶贫分类指导机制。完成贫困村、贫困户帮扶信息更新,建成运行精准扶贫信息平台。针对建档立卡扶贫对象,逐户找准发展思路,制定帮扶措施,在产业扶贫、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确保实现结对帮扶、产业扶持、教育培训、农村危房改造、扶贫生态移民、基础设施建设“六个到村到户”。
2.创新扶贫项目资金管理机制。按照目标、任务、资金和权责“四到县”要求,全面落实项目审批权下放到县制度。全面规范扶贫项目工作流程,严格执行“乡镇申报、县级审批、乡村实施、乡镇初检、县级验收、乡级报账”工作机制。
3.创新金融扶贫服务协调机制。进一步完善创新小额信贷到户扶贫形式,对建档立卡扶贫对象,通过贴息帮扶支农再贷款,探索解决贫困户担保难、贷款难、贷款成本高的问题。认真抓好世界银行扶贫贷款项目的启动和实施,继续推进农村扶贫小额保险试点工作。
4.改进扶贫开发考核评价机制。进一步完善扶贫开发考核评价办法,把贫困人口生活水平提高、贫困人口数量减少、扶贫开发精准度和“六个到村到户”作为主要考核评价指标,注重“减贫摘帽”、贫困乡镇发生率与同步小康、目标考核指标相衔接,建立健全扶贫开发结对帮扶与同步小康驻村帮扶相结合的工作机制,促使扶贫开发成效考核“指挥棒”的作用得到更好发挥。
二、以脱贫致富为核心,加快拓展“八大行动”
扶贫开发是贫困地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保障改善民生的关键举措。各级扶贫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创新思路方法,加大扶持力度,注重精准发力,坚持整体推进与精准到户、加快发展与保护生态、各方支持与自身奋斗相结合,进一步完善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工作格局,加快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
1.在思想先导上拓展新高度。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正确处理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与扶贫工作的关系,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委和市委的判断部署上来,全面认识新常态、准确把握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既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抓住用好新常态蕴含的扶贫新机遇,又要高度重视扶贫开发面临的新挑战,进一步深化拓展新常态下对扶贫攻坚的新认识、新理念、新举措、新作风。
2.在减贫摘帽上拓展新成就。大力实施扶贫开发“三步走”发展战略,加大争取投入和扶持力度,整合专项扶贫与行业扶贫资金,全年投入财政扶贫专项资金力争增长%以上。适时启动“十三五”扶贫规划编制工作,大力实施重点区域、重大民生事项和重点工程建设,稳步推进武陵山、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全力加强对道真县“减贫摘帽”工作的督促、检查和指导,保证各项措施落实到位,确保“收官之作”收得精彩、收得圆满,全面完成重点县“减贫摘帽”。到20xx年底,确保全市4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105个以上贫困乡镇实现“减贫摘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到50万人以内。
3.在产业扶贫上拓展新水平。围绕全市产业区域布局和产业扶贫专项规划,大力扶持发展核桃、中药材、草地畜牧业、特色茶叶、商品蔬菜等八大优势扶贫产业,加快“中部蔬菜、干鲜果产业带,西部竹业、高粱产业带,东部茶粮烟产业带,东北部草地畜牧业和茶果烟产业带”的山区扶贫产业示范区建设。巩固提升9个扶贫产业园区,建立完善贫困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推广“农业扶贫产业园区+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多种模式,不断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扶贫项目实施效率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
4.在结对帮扶上拓展新境界。坚持围绕扶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扶贫,推进区域开发与精准扶贫相结合,用好建档立卡成果,发挥驻村帮扶干部作用,因地制宜发展贫困地区特色经济。健全完善扶贫开发结对帮扶与同步小康驻村帮扶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实行“领导挂点、部门挂乡、单位包村、干部包户”的扶贫工作责任制,市四家班子主要领导分别挂点联系4个扶贫开发重点县,市直机关部门挂帮一类重点乡镇,省、市、县、乡干部驻村,县(区、市)领导干部联户,切实提高扶贫开发的精准度。
5.在社会扶贫上拓展新成效。认真做好上海对口帮扶遵义工作,实施对口帮扶项目44个,完成投资5832万元,重点向美丽乡村、产业发展、社会事业、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倾斜。大力推动帮扶工作向合作发展延伸,推进双方在教育、医疗、人才、金融、文化旅游、农副产品展示展销等方面的合作,推动产业转移、园区共建取得更大成果。积极筹备在上海召开沪遵对口帮扶第三次联席会议。进一步整合中央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定点帮扶、省级“集团帮扶”的项目资源,进一步动员市级部门深化拓展“集团帮扶”的内涵载体。大力支持集团帮扶乡镇改善基础设施、发展扶贫产业、改善民生事项,做到“不脱贫、不脱钩”、“不摘帽、不脱钩”。积极落实社会扶贫支持政策,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参与扶贫,认真组织开展“10.17”扶贫日系列活动。
6.在就业扶贫上拓展新实践。围绕“四化同步”目标和教育“9+3”计划,继续推进“雨露计划•1户1人”培训,采取职业教育进校区、进工厂,农业实用技术进基地、进园区等多种方式,大力开展开展农民职业化教育培训和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逐步使每个贫困农户至少有1名劳动力掌握1-2门适用技术,逐步实现贫困地区富余劳动力培训全覆盖。20xx年完成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10万人(次),完成“雨露计划”培训39595人,完成各级各类贫困地区干部培训1400人。
7.在队伍建设上拓展新风貌。按照市委提出“抓党建就是抓关键,抓作风就是抓重点”的要求,以“提高队伍素质,服务精准扶贫,打造标杆团队”为核心,深入践行“一切为了贫困群众”理念,努力建设一支“党性强、作风正、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扶贫干部队伍。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深入践行“三严三实”,把抓领导、抓关键、抓载体作为扶贫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做到以身作则、做好表率,促进转职能、转作风。深入开展“四型”机关党组织建设,积极创新支部活动内容和载体,在市扶贫办机关创新开展“一讲二晒三评”系列活动,全面加强机关建设,提升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形成勇于创新、团结务实、热情服务、廉洁为民的良好氛围。
8.在廉洁扶贫上拓展新气象。坚持一手抓扶贫攻坚、一手抓廉政建设,深入贯彻中共遵义市委《关于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八项规定持续发力的通知》,制定出台《中共遵义市扶贫办党组关于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主体责任的实施意见》。坚持用改革方式破解扶贫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全面落实扶贫系统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严格遵守《党章》和党的政治纪律,做到守纪律、讲规矩,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和市委十二项规定,模范遵守党员干部政治纪律“十严禁”和作风建设“十不准”。重点针对扶贫项目审批权下放后的项目审批、资金监管,大力整治挤占挪用、损失浪费、滞留滞拨、擅自调项等违规违纪行为。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惩防体系建设,积极组织开展扶贫项目资金审计和清查清理工作,确保扶贫项目资金安全有效,实现扶贫资金效益化、贫困群体得实惠化、干部成长安全化。
单位精准扶贫工作汇报材料篇八
按照《绍兴镇扶贫开发规划》、《绍兴镇201x年精准扶贫帮扶实施方案》等总体要求,结合xx村实际,紧紧围绕“六个到村到户”,本着“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因地制宜、全面规划,突出重点,贫困优先、整体规划、分段实施”的原则,特制定本帮扶计划。
一、基本情况
xx村位于镇驻地北15公里,地处六背山腰,总面积4.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96亩,其中稻田面积436亩,旱地面积60亩。苗族聚居,村驻地寨,海拔910米,属于高山峡谷地貌,山体滑坡较严重。地质构造古老复杂,有5个自然寨,有5个村民组,207户,922人。主导产业为水稻、养殖和外出务工。201x年xx村农民人均纯收入2350元,201x年全村粮食产量261吨,人均占有粮食283公斤。今年重新审定后划为二类贫困村。贫困人口419人,贫困户107户。公路通村,有民办小学一所。
二、致贫原因分析
xx村属全省苗系贫困村之一,是黎平县二类贫困村。从人均收入指标看,与全镇总体水平相比,差距也是很明显的,处于全镇倒数。基础设施非常薄弱,至目前,尚有村组步道没有完全硬化。农田水利设施逐年老化,人畜饮水困难率居高不下,有效灌溉面积逐年降低,村教育、卫生医疗设施落后,按照国家贫困标准,全还有贫困人口419人(含农村五保供养、最低生活保障和残疾人口),贫困人口一直居高不下,其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之深,自我发展能力低,返贫率高(贫困发生率31%),返贫的压力一定程度上超过了扶贫的压力,要稳定地摆脱贫困,任务十分艰巨。耕地面积较少,人均耕地面积仅0.52亩,且大部分为25度以上坡耕地,土层薄,土壤质量差,旱涝不保收,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农民脱贫致富难。传统的“水稻、薯+养猪”模式是群众的生活支柱,生产结构非常单一,群众经济收入来源较少,土地抗风险能力低,一旦遇到自然灾害,往往造成生产受损、生活困难、农民减收、贫困加深,返贫突出。由于交通条件差,造成经济发展缓慢。
公路路况差,政府和群众无力养护公路,大量生产生活资料难进入,农产品难运出。加上自然环境恶劣,气候条件差,农业生产仍实行广种薄收,靠天吃饭,致使多数群众生产难发展,贫困状况难以摆脱。由于思想消极保守,主观脱贫意识差,没有危机感,思维观念仍停留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时期,懒思考、怕困难、怕担风险,等、靠、要思想严重,加上信息渠道狭隘,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差、机会少,致使农业生产力水平得不 wen.c n 到大的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农业生产效益一直在低水平徘徊,没有发展动力,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正是由于以上原因,寨举家外迁的一拔接一拔,目前全村外出的有72户,324人。外出劳动力110人,目前主要是“妇幼、老弱、病残”人口,致使发展家庭经济缺计划、缺技术、缺经营能力,
缺乏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即使外出务工的劳动力由于文化素质较低,外出务工的收入也较低,仅能维持自身的生活,对家庭收入的贡献不大。尽管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给予了xx村极大支持和关注,但仍是杯水车薪,难以满足贫困户发展生产的需要,大部分人口仅解决了温饱,普遍没有现金,生产投入不足,有些农户连化肥、农药等基本生产资料也无钱购买,更谈不上去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发展多种经营。由于长期的贫困,农村金融机构对群众贷款额有限,甚至不少群众害怕还不起银行贷款而不敢贷款,缺资金成为制约贫困村群众发展经济的瓶颈。
三、帮扶计划
一是发展特色养殖产业。以寨为中心,倾力打造“特色养殖”养殖示范基地。计划在岑友、得潘等自然寨实施能繁母牛300头,共需资金20xx000万元,其中扶贫资金1500000万元,金融扶贫贴息贷款50万元;
二是种植业201x年新建中药材(桔梗)基地200亩(每亩补助670元,合计13.4万元)。
二是技能培训。针对该村种养殖户技术短缺的问题,计划举办种养植等培训3期,概算共需资金15万元,培训400余人次,让闲臵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
三是基础设施建设。
1、农村饮水:201x年实施修建人饮工程1处,管道长4公里,新建蓄水池800立方米(投资合计60万元)
2、通村公路:201x年修通至高亚6公里水泥路,每公里40元,计240万元。
3、硬化道路:201x年硬化村寨道路7千米,每千米4万元,计28万元。
四、保障措施
一是健全工作机构。该计划在镇党委、政府指导下,由村两委统一组织实施,为全面完成所规划的各项任务,成立领导小组,实行一把手负总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驻村工作组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充分认识做好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将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负责本村精确扶贫结对帮扶工作的组织协调和落实,确保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不走样。
二是明确责任分工。
1、对规划中确定的目标任务,纳入村年度工作计划,制定实施方案并组织落实,每年需要重点推进的重大项目,落实到牵头责任单位,村干带头包户,党员、干部积极参与,扎扎实实推进,确保规划目标任务有计划、有步骤地落实。
2、要积极协调、精心安排,积极争取部门支持,帮助种植户协调贴息贷款和产业扶贫项目资金,切实解决帮扶计划中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对在工作中落实不力、推进缓慢,给本村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造成负面影响的相关责任人予以责任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