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初三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篇一
(1)知识结构
(2)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弦切角定理是本节的重点也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它在证明角相等、线段相等、线段成比例等问题时,有重要的作用;它与圆心角和圆周角以及直线形角的性质构成了完美的角的体系,属于工具知识之一。
难点:弦切角定理的证明。因为在证明过程中包含了由一般到特殊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完全归纳法的数学思想,虽然在圆周角定理的证明中应用过,但对学生来说是生疏的,因此它是教学中的难点。
2、教学建议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设置学习情境,组织或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和归纳结论,应用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在学生主体参与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学习,并获得新知识;
(2)学习时应注意:(ⅰ)弦切角的识别由三要素构成:①顶点为切点,②一边为切线,③一边为过切点的弦;(ⅱ)在使用弦切角定理时,首先要根据图形准确找到弦切角和它们所夹弧上的圆周角;(ⅲ)要注意弦切角定理的证明,体现了从特殊到一般的证明思路。
教学目标:
1、理解弦切角的概念;
2、掌握弦切角定理及推论,并会运用它们解决有关问题;
3、进一步理解化归和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及完全归纳的证明方法。
教学重点:弦切角定理及其应用是重点。
教学难点:弦切角定理的证明是难点。
教学活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以旧探新
1、复习:什么样的角是圆周角?
2、弦切角的概念:
电脑显示:圆周角cab,让射线ac绕点a旋转,产生无数个圆周角,当ac绕点a 旋转至与圆相切时,得bae.
引导学生共同观察、分析bae的特点:
(1)顶点在圆周上; (2)一边与圆相交; (3)一边与圆相切。
弦切角的定义:
顶点在圆上,一边和圆相交,另一边和圆相切的角叫做弦切角。
3、用反例图形剖析定义,揭示概念本质属性:
(二)观察、猜想
1、观察:(电脑动画,使c点变动)
观察p与bac的关系。
2、猜想:bac
(三)类比联想、论证
1、首先让学生回忆联想:
(1)圆周角定理的证明采用了什么方法?
(2)既然弦切角可由圆周角演变而来,那么上述猜想是否可用类似的方法来证明呢?
2、分类: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当固定切线,让过切点的弦运动,可发现一个圆的弦切角有无数个。
如图。由此发现,弦切角可分为三类:
(1)圆心在角的外部;
(2)圆心在角的一边上;
(3)圆心在角的内部。
3、迁移圆周角定理的证明方法
先证明了特殊情况,在考虑圆心在弦切角的外部和内部两种情况。
组织学生讨论:怎样将一般情况的证明转化为特殊情况。
圆心o在cab外,作⊙o的直径aq,连结pq,则bac=baq-apq-apc.
圆心o在cab内,作⊙o的直径aq.连结pq,则bac=qab十qpa十apc,
(在此基础上,给出证明,写出完整的证明过程)
回顾证明方法:将情形图都化归至情形图1,利用角的合成、对三种情况进行完 全归纳、从而证明了上述猜想是正确的,得:
弦切角定理:弦切角等于它所夹的弧对的圆周角。 4.深化结论。
练习1 直线ab和圆相切于点p,pc,pd为弦,指出图中所有的弦切角以及它们所夹的弧。
练习2 de切⊙o于a,ab,ac是⊙o 的弦,若=,那么dab和eac是否相等?为什么?
分析:由于 和 分别是两个弦切角oab和eac所夹的弧。而 = 。连结b,c,易证b=c.于是得到dab=eac.
由此得出:
推论:若两弦切角所夹的弧相等,则这两个弦切角也相等。
(四)应用
例1已知ab是⊙o的直径,ac是弦,直线ce和⊙o 切于点c,adce,垂足为d
求证:ac平分bad.
思路一:要证bac=cad,可证这两角所在的直角三角形相似,于是连结bc,得rt△acb,只需证acd=b.
证明:(学生板书)
组织学生积极思考。可否用前边学过的知识证明此题?由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思路二,连结oc,由切线性质,可得oc‖ad,于是有3,又由于2,可证得结论。
思路三,过c作cfab,交⊙o于p,连结af.由垂径定理可知3,又根据弦切角定理有1,于是3,进而可证明结论成立。
练习题
1、ab为⊙o的直径,直线ef切⊙o于c,若bac=56,则eca=______度。
2、ab切⊙o于a点,圆周被ac所分成的优弧与劣弧之比为3:1,则夹劣弧的弦切角bac=________
3、经过⊙o上的点t的切线和弦ab的延长线相交于点c.
求证:atc=tbc.
(此题为课本的练习题,证明方法较多,组织学生讨论,归纳证法。)
(五)归纳小结
教师组织学生归纳:
(1)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的知识;
(2)在学习过程中应用哪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六)作业:教材p13l习题7.4a组l(2),5,6,7题。
探究活动
一个角的顶点在圆上,它的度数等于它所夹的弧对的圆周角的度数,试探讨该角是否圆周角?若不是,请举出反例;若是圆周角,请给出证明。
提示:是圆周角(它是弦切角定理的逆命题)。分三种情况证明(证明略)。
初三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篇二
1.使学生初步了解统计知识是应用广泛的数学内容 。
2.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
3.当一组数据的数值较大时,会用简算公式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计算能力 。
1.培养学生认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
2.渗透数学来源于实践,反地来又作用于实践的观点 。
通过本课的学习,渗透数学公式的简单美和结构的严谨美,展示了寓深奥于浅显,寓纷繁于严谨的辩证统一的数学美 。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教学重点:平均数的概念及其计算 。
2.教学难点:平均数的简化计算 。
3.教学疑点:平均数简化公式的应用,a如何选择 。
4.解决办法:分清两个公式,公式②的运用要选择一个适当的a 。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与数据打交道,例如,电视台每天晚上都要预报第二天当地的最低气温与最高气温,商店每天都要结算一下当天的营业额,每个班次的飞机都要统计一下乘客的人数等.这些都涉及数据的计算问题.请同学们思考下面问题.(教师出示幻灯片)
为了从甲乙两名学生中选拔一人参加射击比赛,对他们的射击水平进行了测验.两人在相同条件下各射靶10次,命中的环数如下:
甲 7 8 6 8 6 5 9 10 7 4
乙 9 5 7 8 7 6 8 6 7 7
1.怎样比较两个人的成绩?2.应选哪一个人参加射击比赛?
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并可以分成小组讨论解决办法.
对于这个问题,部分学生可能感到无从下手,部分学生可能想到去比较两组数据的平均,让学生动手具体算一下两组数据的平均数结果它们相等在学生无法解决此问题的情况下,教师说明,这正是本章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写出课题).这样做的目的是教师有意创设问题情境、制造悬念,这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引起学生对所学课程的注意,还能诱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浓厚兴趣.
解决类似上述的问题要用到统计学的知识,统计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收集、整理、分析数据并据之做出推断的科学,它以概率论为基础,着重研究如何根据样本的性质去推测总体的性质.在当今的信息时代,统计学的应用非常广泛,以至于它已渗透到整个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本章我们将学习统计学的一些初步知识.
这节课我们首先来学习平均数.
1.(出示幻灯片)请同学看下面问题:
某班第一小组一次数学测验的成绩如下:
86 91 100 72 93 89 90 85 75 95
这个小组的平均成绩是多少?
教师引导学生动笔计算,并找一名学生到黑板板演,讲完引例后,引导学生归纳出求平均数方法,这样做使学生对平均数的计算公式能有深刻的认识 。
2.平均数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一般地,如果有n个数 。
那么 ①
叫做这n个数的平均数, 读作“x拨” 。
这是在初中数学课本中第一次出现带有省略号的用字母表示的n个数相加的一般写法 。学生对此可能会感到比较抽象,不太习惯,要向学生强调,采用这种写法是简化表示,是为了使问题的讨论具有一般性 。教师应通过对公式的剖析,使学生正确理解公式,并掌握公式中各元素的意义 。
3.平均数计算公式①的应用
例1 一个地区某年1月上旬各天的最低气温依次是(单位:℃):
-6,-5,-7,-6,-4,-5,-7,-8,-7
求它们的平均气温 。
让学生动手计算,以巩固平均数计算公式(一名学生板演)
教师应强调:①解题格式 。②在统计学里处理的数据包括负数 。③在本章中,如无特殊说明,平均数计算结果保留的位数与原数据相同 。
例2 从一批机器零件毛坯中取出20件,称得它们的质量如下(单位:千克):
210 208 200 205 202 218 206 214 215 207 195 207 218 192 202 216 185 227 187 215
计算它们的平均质量 。(用投影仪打出)
引导学生两人一组完成计算,然后一起对答案 。由于数据较大,计算较繁,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答案 。正好为下面提出简化计算公式作好铺垫 。
教师提出问题:像例2这样,数据较大,计算较繁,因而容易出错,有没有较为简便的算法呢?引导学生观察数据有什么特点?都接近于哪一个数?启发学生讨论,寻找简便算法 。
学生回答:数据都在200左右波动,可将各数据同时减去200,转而计算一组数值较小的新数据的平均数,至此让学生再一次两人一组用简便方法计算例2,并与前面计算的结果相比较是否一样 。
讲完例2后,教师指出几点:常数a的取法不是惟一的; 读作“x——撇——拨”;;简化计算的结果与前面毛算的结果相同 。
通过学生的动手计算,若产生困难或错误,教师及时点拨,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对公式②的推导更容易接受 。
3.推导公式②
一般地,当一组数据 的各个数值较大时,可将各数据同时减去一个适当的常数a,得到,
那么 ,
因此,
即 ②
为了加深学生对公式②的认识,再让学生指出例2的 、 、 各是什么?(学生回答)
课堂练习:
教材p148中~p149中1,2,3
知识小结:1.统计学是一门与数据打交道的学问,应用十分广泛 。本章将要学习的是统计学的初步知识 。
2.求n个数据的平均数的公式① 。
3.平均数的简化计算公式② 。这个公式很重要,要学会运用 。
方法小结:通过本节课我们学到了示一组数据平均数的方法 。当数据比较小时,可用公式①直接计算 。当数据比较大,而且都在某一个数左右波动时,可选用公式②进行计算 。
八、布置作业
教材p153中1、2、3、4 。
初三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篇三
一、概念: 三、例1---------- 四、特殊角的正余弦值
------------- ------------------- -----------------------
二、范围: ------------------ 五、例2 ------------
正弦和余弦(三)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使学生了解一个锐角的正弦(余弦)值与它的余角的余弦(正弦)值之间的关系.
(二)能力训练点
逐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使学生了解一个锐角的正弦(余弦)值与它的余角的余弦(正弦)值之间的关系并会应用.
2.难点:一个锐角的正弦(余弦)与它的余角的余弦(正弦)之间的关系的应用.
三、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复习提问
(1)、什么是∠a的正弦、什么是∠a的余弦,结合图形请学生回答.因为正弦、余弦的概念是研究本课内容的知识基础,请中下学生回答,从中可以了解教学班还有多少人不清楚的,可以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
(2)请同学们回忆30°、45°、60°角的正、余弦值(教师板书).
(3)请同学们观察,从中发现什么特征?学生一定会回答“sin30°=cos60°,sin45°=cos45°,sin60°=cos30°,这三个角的正弦值等于它们余角的余弦值”.
2.导入新课
根据这一特征,学生们可能会猜想“一个锐角的正弦(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正弦)值.”这是否是真命题呢?引出课题.
(二)、整体感知
关于锐角的正弦(余弦)值与它的余角的余弦(正弦)值之间的关系,是通过30°、45°、60°角的正弦、余弦值之间的关系引入的,然后加以证明.引入这两个关系式是为了便于查“正弦和余弦表”,关系式虽然用黑体字并加以文字语言的证明,但不标明是定理,其证明也不要求学生理解,更不应要求学生利用这两个关系式去推证其他三角恒等式.在本章,这两个关系式的用处仅仅限于查表和计算,而不是证明.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和目标完成过程
1.通过复习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引导学生观察,并猜想“任一锐角的正弦(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正弦)值吗?”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的思维积极活跃.
2.这时少数反应快的学生可能头脑中已经“画”出了图形,并有了思路,但对部分学生来说仍思路凌乱.因此教师应进一步引导:sina=cos(90°-a),cosa=sin(90°-a)(a是锐角)成立吗?这时,学生结合正、余弦的概念,完全可以自己解决,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研究解决问题的时间,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及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
3.教师板书:
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
sina=cos(90°-a),cosa=sin(90°-a).
4.在学习了正、余弦概念的基础上,学生了解以上内容并不困难,但是,由于学生初次接触三角函数,还不熟练,而定理又涉及余角、余函数,使学生极易混淆.因此,定理的应用对学生来说是难点、在给出定理后,需加以巩固.
已知∠a和∠b都是锐角,
(1)把cos(90°-a)写成∠a的正弦.
(2)把sin(90°-a)写成∠a的余弦.
这一练习只能起到巩固定理的作用.为了运用定理,教材安排了例3.
(2)已知sin35°=0.5736,求cos55°;
(3)已知cos47°6′=0.6807,求sin42°54′.
(1)问比较简单,对照定理,学生立即可以回答.(2)、(3)比(1)则更深一步,因为(1)明确指出∠b与∠a互余,(2)、(3)让学生自己发现35°与55°的角,47°6′分42°54′的角互余,从而根据定理得出答案,因此(2)、(3)问在课堂上应该请基础好一些的同学讲清思维过程,便于全体学生掌握,在三个问题处理完之后,最好将题目变形:
(2)已知sin35°=0.5736,则cos______=0.5736.
(3)cos47°6′=0.6807,则sin______=0.6807,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为了配合例3的教学,教材中配备了练习题2.
(2)已知sin67°18′=0.9225,求cos22°42′;
(3)已知cos4°24′=0.9971,求sin85°36′.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2,就说明定理的教学较成功,学生基本会运用.
教材中3的设置,实际上是对前二节课内容的综合运用,既考察学生正、余弦概念的掌握程度,同时又对本课知识加以巩固练习,因此例3的安排恰到好处.同时,做例3也为下一节查正余弦表做了准备.
(四)小结与扩展
1.请学生做知识小结,使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将所学内容变成自己知识的组成部分.
2.本节课我们由特殊角的正弦(余弦)和它的余角的余弦(正弦)值间关系,以及正弦、余弦的概念得出的结论:任意一个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一个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
四、布置作业
教材习题14.1a组4、5.
五、板书设计
初三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篇四
1、了解作为证明基础的几条公理的内容,掌握证明的基本步骤和书写格式。
2、经历“探索-发现-猜想-证明”的过程。能够用综合法证明等腰三角形的关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
3、结合实例体会反证法的含义。
了解作为证明基础的几条公理的内容,通过等腰三角形性质证明,掌握证明的基本步骤和书写格式。
教学难点:能够用综合法证明等腰三角形的关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特别是证明等腰三角形性质时辅助线做法)。
观察法。
复习:
1、什么是等腰三角形?
2、你会画一个等腰三角形吗?并把你画的等腰三角形栽剪下来。
3、试用折纸的办法回忆等腰三角形有哪些性质?
新课讲解:
在《证明(一)》一章中,我们已经证明了有关平行线的一些结论,运用下面的公理和已经证明的定理,我们还可以证明有关三角形的一些结论。
同学们和我一起来回忆上学期学过的公理
本套教材选用如下命题作为公理:
1、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3、两边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as)
4、两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sa)
5、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ss)
6、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由公理5、3、4、6可容易证明下面的推论:
推论两角及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as)证明过程:
已知:∠a=∠d,∠b=∠e,bc=ef
求证:△abc≌△def
证明:∵∠a+∠b+∠c=180°,
∠d+∠e+∠f=180°
(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
∴∠c=180°-(∠a+∠b)
∠f=180°-(∠d+∠e)
又∵∠a=∠d,∠b=∠e(已知)
∴∠c=∠f
又∵bc=ef(已知)
∴△abc≌△def(asa)
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这一定理可以简单叙述为:等边对等角。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
初三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篇五
第1章反比例函数
1.1反比例函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根据实际问题能列出反比例函数关系式。
【过程与方法】
经历从实际问题抽象出反比例函数的探索过程,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
培养观察、推理、分析能力,体会由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认识反比例函数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能根据已知条件写出函数解析式。
【教学难点】
能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体会函数的模型思想。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初步认知
1、复习小学已学过的反比例关系,例如:
(1)当路程s一定,时间t与速度v成反比例,即vt=s(s是常数)
(2)当矩形面积一定时,长a和宽b成反比例,即ab=s(s是常数)
2、电流i、电阻r、电压u之间满足关系式u=ir,当u=220v时,请你用含r的代数式表示i吗?
【教学说明】对相关知识的复习,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探究1: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1)一群选手在进行全程为3000米的_比赛时,各选手的平均速度v(m/s)与所用时间t(s)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并写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式。
(2)利用(1)的关系式完成下表:
(3)随着时间t的变化,平均速度v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平均速度v是所用时间t的函数吗?为什么?
(5)观察上述函数解析式,与前面学的一次函数有什么不同?这种函数有什么特点?
【归纳结论】一般地,如果两个变量x,y之间可以表示成y=(k为常数且k≠0)的形式,那么称y是x的反比例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常数k称为反比例函数的比例系数。
【教学说明】先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再进行全班性的问答或交流。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明两个变量间的关系为什么可以看作函数,了解所讨论的函数的表达形式。探究2:反比例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思考:在上面的问题中,对于反比例函数v=3000/t,其中自变量t可以取哪些值呢?分析:反比例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所有非零实数,但是在实际问题中,应该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该反比例函数的自变量取值范围。由于t代表的是时间,且时间不能为负数,所有t的取值范围为t>0.
【教学说明】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提问学生,师生互动。
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
1、见教材p3例题。
2、下列函数关系中,哪些是反比例函数?
(1)已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12cm2,它的一边是acm,这边上的高是hcm,则a与h的函数关系;
(2)压强p一定时,压力f与受力面积s的关系;
(3)功是常数w时,力f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s的函数关系。
(4)某乡粮食总产量为m吨,那么该乡每人平均拥有粮食y(吨)与该乡人口数x的函数关系式。
分析:确定函数是否为反比例函数,就是看它们的解析式经过整理后是否符合y=(k是常数,k≠0)。所以此题必须先写出函数解析式,后解答。
解:
(1)a=12/h,是反比例函数;
(2)f=ps,是正比例函数;
(3)f=w/s,是反比例函数;
(4)y=m/x,是反比例函数。
3、当m为何值时,函数y=是反比例函数,并求出其函数解析式。分析:由反比例函数的定义易求出m的值。解:由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可知:2m-2=1,m=3/2.所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4、当质量一定时,二氧化碳的体积v与密度ρ成反比例。且v=5m3时,ρ=1.98kg/m3
(1)求p与v的函数关系式,并指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求v=9m3时,二氧化碳的密度。
解:略
5、已知y=y1+y2,y1与x成正比例,y2与x2成反比例,且x=2与x=3时,y的值都等于19.求y与x间的函数关系式。
分析:y1与x成正比例,则y1=k1x,y2与x2成反比例,则y2=k2x2,又由y=y1+y2,可知,y=k1x+k2x2,只要求出k1和k2即可求出y与x间的函数关系式。
解:因为y1与x成正比例,所以y1=k1x;因为y2与x2成反比例,所以y2=,而y=y1+y2,所以y=k1x+,当x=2与x=3时,y的值都等于19.
【教学说明】加深对反比例函数概念的理解,及掌握如何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
先小组内交流收获和感想,而后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进行总结。教师作以补充。
课后作业
布置作业:教材“习题1.1”中第1、3、5题。
教学反思
学生对于反比例函数的概念理解的都很好,但在求函数解析式时,解题不够灵活,如解答第5题时,不知如何设未知数。在这方面应多加练习。
初三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篇六
图形的旋转
1、了解旋转及其旋转中心和旋转角的概念,了解旋转对应点的概念及其应用它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通过复习平移、轴对称的有关概念及性质,从生活中的数学开始,经历观察,产生概念,应用概念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旋转的基本性质。
重点
旋转及对应点的有关概念及其应用。
难点
旋转的基本性质。
一、复习引入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完成下面各题。
1、将如图所示的四边形abcd平移,使点b的对应点为点d,作出平移后的图形。
2、如图,已知△abc和直线l,请你画出△abc关于l的对称图形△a′b′c′。
3、圆是轴对称图形吗?等腰三角形呢?你还能指出其它的吗?
(口述)老师点评并总结:
(1)平移的有关概念及性质。
(2)如何画一个图形关于一条直线(对称轴)的对称图形并口述它具有的一些性质。
(3)什么叫轴对称图形?
二、探索新知
我们前面已经复习平移等有关内容,生活中是否还有其它运动变化呢?回答是肯定的,下面我们就来研究。
1、请同学们看讲台上的大时钟,有什么在不停地转动?旋转围绕什么点呢?从现在到下课时针转了多少度?分针转了多少度?秒针转了多少度?
(口答)老师点评:时针、分针、秒针在不停地转动,它们都绕时钟的中心。从现在到下课时针转了________度,分针转了________度,秒针转了________度。
2、再看我自制的好像风车风轮的玩具,它可以不停地转动。如何转到新的位置?(老师点评略)
3、第1,2两题有什么共同特点呢?
共同特点是如果我们把时钟、风车风轮当成一个图形,那么这些图形都可以绕着某一固定点转动一定的角度。
像这样,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o转动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叫做旋转,点o叫做旋转中心,转动的角叫做旋转角。
如果图形上的点p经过旋转变为点p′,那么这两个点叫做这个旋转的对应点。
下面我们来运用这些概念来解决一些问题。
例1 如图,如果把钟表的指针看做三角形oab,它绕o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oef,在这个旋转过程中:
(1)旋转中心是什么?旋转角是什么?
(2)经过旋转,点a,b分别移动到什么位置?
解:(1)旋转中心是o,∠aoe,∠bof等都是旋转角。
(2)经过旋转,点a和点b分别移动到点e和点f的位置。
自主探究:
请看我手里拿着的硬纸板,我在硬纸板上挖下一个三角形的洞,再挖一个点o作为旋转中心,把挖好的硬纸板放在黑板上,先在黑板上描出这个挖掉的三角形图案(△abc),然后围绕旋转中心o转动硬纸板,在黑板上再描出这个挖掉的三角形(△a′b′c′),移去硬纸板。
(分组讨论)根据图回答下面问题(一组推荐一人上台说明)
1、线段oa与oa′,ob与ob′,oc与oc′有什么关系?
2、∠aoa′,∠bob′,∠coc′有什么关系?
3、△abc与△a′b′c′的形状和大小有什么关系?
老师点评:=oa′,ob=ob′,oc=oc′,也就是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2、∠aoa′=∠bob′=∠coc′,我们把这三个相等的角,即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称为旋转角。
3、△abc和△a′b′c′形状相同和大小相等,即全等。
综合以上的实验操作得出:
(1)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2)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
(3)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
例2 如图,△abc绕c点旋转后,顶点a的对应点为点d,试确定顶点b的对应点的位置,以及旋转后的三角形。
分析:绕c点旋转,a点的对应点是d点,那么旋转角就是∠acd,根据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即∠bcb′=∠acd,又由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即cb=cb′,就可确定b′的位置,如图所示。
解:(1)连接cd;
(2)以cb为一边作∠bce,使得∠bce=∠acd;
(3)在射线ce上截取cb′=cb,则b′即为所求的b的对应点;
(4)连接db′,则△db′c就是△abc绕c点旋转后的图形。
三、课堂小结
(学生总结,老师点评)
本节课应掌握:
1、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2、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
3、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及其它们的应用。
四、作业布置
教材第62~63页 习题4,5,6.
初三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篇七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者112页例1简单的组合。
1、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组合数。
2、经历探索简单事物组合规律的过程。
3、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经历探索简单事物组合规律的过程。
能用不同的方法准确地计算出组合数。
教学课件学具准备:每生准备主题图中相关的学具卡片或实物。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老师漂亮一点呢还是喜欢老师丑一点?
生:大多数的小朋友说喜欢老师漂亮。
师:那你们帮助老师打扮打扮。我最喜欢红色体恤和这三件下衣,到底怎样搭配最漂亮呢?请小朋友们给老师出出主意。小朋友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说出了自己的理由。
师:谢谢。你们的建议都不错。那我这一件上衣、三件下衣能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呢?
老师接着问:那我有两件上衣、三件下衣又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呢?有说4种、有说5种、也有说6种的,到底有几种呢?
1.自主合作探索新知试一试
师:请同学们也试着想一想,如果你觉得直接想象有困难的话可以借助手中的学具卡片摆一摆。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2.发现问题学生汇报所写个数,教师根据巡视的情况重点展示几份,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有的重复了,有的漏写了。
3.小组讨论师:每个同学算出的个数不同,怎样才能很快算出两件上衣、三件下衣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呢?并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呢?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
4.小组汇报汇报时可能会出现下面几种情况:
(1)、无序的。用学具卡片或实物摆,然后再数。
(2)、用连线的方法算出。
(3)、用图式的方法算出。引导学生及时评价每一种方法的优缺点,使其把适合自己的方法掌握起来。
5.小结教师简单小结学生所想方法引出练习内容见课本112页。
数字2、3、4、5、6、7写出不同的两位数?写完交流。(或者也可用这样一道题:用△○□能摆成6种排法,例如:□○△请你试着摆出其他几种排法。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