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2023年李贺:游荡在天庭与人世之间的孤魂是谁大全

2023年李贺:游荡在天庭与人世之间的孤魂是谁大全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5-08 07:00:17
2023年李贺:游荡在天庭与人世之间的孤魂是谁大全
时间:2023-05-08 07:00:17     小编:zdfb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李贺:游荡在天庭与人世之间的孤魂是谁篇一

公司与公司之间致歉函 推荐度:

公司与公司之间致歉函格式 推荐度:

夫妻之间的离婚协议 推荐度: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说说 推荐度:

简短新婚贺语100条 推荐度:

相关推荐

读李贺诗时,不难发现李贺的诗中出现了许多和时间有关的意象,出现了许多仙境。

师:今天,我们一起研讨李贺诗。课前已请同学们查阅了有关中唐诗人李贺的相关资料,现在就请大家交流一下。

生:李贺是中唐诗人,他才情卓越,却英年早逝,有“诗鬼”之称。

生:李贺是唐代皇室的宗亲,因避其父李晋的名讳,而不能参加进士科考试。

师:我作一点补充,因为这事,韩愈很为他不平,曾撰文《讳辩》,其中有语云: “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话说得很有分量,但现实没有办法改变。好,继续刚才的话题。

生:李贺曾被举荐当了几年的小官,后来因为生病辞官而归。

生:李贺写诗很勤奋,也很刻苦,白天他常常带着书僮走山探水,一有灵感就马上用纸片记录下来,然后将纸片放到随身携带的锦囊里,到了晚上再把纸片拿出来进行整合,修改,常常是彻夜不眠。

师:我注意到你用了一个词“走山探水”,颇有古意。是呀,自然界的山水草木滋养了李贺的诗情,乃至残灯常常将他瘦长的影子深深嵌在不眠的墙壁上,他也乐此不疲。他母亲见状很不忍心,说:“儿呀,你这是要把心呕出来才罢休吗?”

好,刚才的交流,有两点值得我们重视:一是李贺因为一个特殊的原因,使他在仕途上发展的前景变得渺茫,一生郁闷寡欢;一是他写起诗来有点玩命的意味,也就加重损害了他原先就有病的身体。可以这么说,在心理和生理上,诗人都过早地咀嚼了人生的绝望。很显然这一切都会影响诗人的心绪,自然也就会在他的诗歌里隐现。

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研读李贺“呕心而出”的诗作。先请同学们把《天山谣》这首诗自读一遍。

(学生自读)

师:请说说你对这首诗内容的初步理解。

生:诗中写了一些仙人的活动,有采花的,有吹笙的。对,还有月宫的桂树。

生:还有秦妃卷帘的动态,还有龙和凤。

师:有没有同学再作补充?

生:诗中写了银河,也写了群星在银河中漂浮、流动。

生:最后好像还写了人世间的变化。

师:很好。哪一个同学能否综合一下大家的理解,用一句话来归纳诗歌主体的内容?

生:诗歌的主体内容是写天庭里仙人生活的一些图景。

师:“一些”是多少?诗歌中哪些诗句分别描画了这些图景?

生:诗歌当中的四联八句,分别描绘四幅图景。

师:非常好。下面就请同学们把这四联诗句齐读一遍,体味一下诗中描述的景象。

(学生齐读)

师:接下来请四组的同学借助适当的想象,用2分钟左右的时间,分别将四联的诗句散文化,前后左右的同学可以轻声讨论。

(学生讨论,有的动起了笔)

师:下面请同学互相交流。

生:月宫里金灿灿的桂花扬着妩媚的笑脸,在风中私语。梦一般的花海,奇香袭人。仙女粉色的衣裙徜徉在花海中,她们信手采下花瓣放入香囊中随身携带,桂花的清香便缠绕在她们的身边。

生:刚从梦中醒来的秦妃,缓缓地卷起北窗的帘儿,一片晨光倾泻在她的身上。窗前的梧桐在晨光照射下分外青绿,依旧小巧的青凤在树的枝头上闪动着黑豆似的眼睛。

生:风吹过,飘来了悠然的笙箫声,王子一袭白衫如玉树临风。笙乐回旋,如同凤凰的鸣叫,逗引起神龙翻云舞烟,播种着瑶草。

生:眉黛一闪,一群粉色的仙女姗姗而来,飘带挽在纤细的手臂上,一阵清风滑过,扬起一抹红色。春天的兰花娇艳欲滴,仙女们采撷着兰花,藕丝裙摆掠过的地方,草叶“簌簌”轻响。

师:非常好,很具有想象力。再请四个组的同学分别给四幅图画各拟一个四字的画名。

生:仙女采香。

生:秦妃临窗。

生:王子吹笙。

生:仙女拾兰。

师:好是好,不过,我觉得“仙女拾兰”的“兰”字,改为“翠”可能更好一些,而“仙女采香”与“仙女拾兰”有重复的嫌疑,可以考虑改为“桂香袭人”。

(学生轻声表示赞许)

师:这四幅图画看似独立的,却是被置于一统的天庭背景之下,描摹的又都是仙人的生活,想想这些画面呈现出来的特点是什么呢?

生:悠然自在,闲适惬意。

师:这样的悠然自在、闲适惬意,还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学生沉默)

师:我们还是从诗歌中寻找答案。提醒一下,诗中二、三联中有“花未落”和“青凤小”之句,品味一下其中的“未”和“小”的意蕴。

生:“未”是“不”的意思,“花未落”,说的是仙树不枯萎,仙花不凋落。

生:“小”有“小巧”的意思,也就是说青凤依旧娇小。

师:想想,树木不枯,花儿不败,那只引领秦妃成仙的青凤,虽历经了悠悠千年,却依旧小巧。在这仙境中,时间仿佛是停滞不前的,一切似乎都是……(有意停顿)

生(插言):恒久不变。

师:对。刚才同学们在交流对这首诗歌内容初步理解的时候,有一位同学提到诗的最后还写到人世的变化。我们一起看最后两句诗,那位同学先说说诗的大意是什么。

生:太阳就像奔跑的马一样行走得飞快,海水又变成了陆地,扬起了尘土。就是“沧海”变“桑田”的意思。

师:注意一下,诗中“东指”的主体是谁?

生:仙女。

师:也就是说,这两句诗是仙人眼里的人间生活,诗句中人间生活的特点什么?

生:极为短暂,就如白驹过隙。

师:天上人间,在诗人的笔下形成这么大的反差,天上树木常青,天上花色不败,天上仙人红颜常驻,还有龙舞凤栖,这是一种至善至美的仙境,而这一切恰好又是世间人情物态的一种反衬,这样的反衬还暗含着人生苦短的伤感。在我们最近学过的唐人诗中,这样的伤感也时常显现。大家能不能举一些例子加以说明。

生:王勃的“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生:张若虚的“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生:刘希夷的“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生:李白的“今人不识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师:这也正是诗歌的命意之所在。接下来我们一起研读李贺的《梦天》,先请一位同学把这首诗读一遍。

(一女生读《梦天》,结果读错了一个字音,学生轻声纠正)

师:请同学比较这两首诗的异同。想想比较诗歌的异同可以从那些方面入手?

(学生在座位上参差不齐地说“内容”“手法”)

生:内容上都描写了天庭的景象。不同点是,《天上谣》展开的是仙人生活的一个个场景,显现出天庭生活的闲适自在和环境的优美;《梦天》……(一时语塞)

师(点拨):《梦天》更多的是将笔墨倾注在对什么物象的描摹上?

生:对月亮的描写。

师(点头):继续说,诗歌中写了有关月亮的什么内容?

生:有月光初出,光影幽冷像在哭泣;有满月皎洁如玉轮一般。

师:而那云楼半露、那桂香�鸣也只是月亮的一个陪衬。其他同学继续说。

生:两首诗都写了人世间的变化的快速,不过《梦天》中的“遥望齐州九点烟,一弘海水杯中泻”,还写了人世物象的渺小。

生:《天上谣》用了许多神话传说,具有浓郁的神话色彩;而《梦天》写的是诗人的一个梦,具有的是梦幻色彩。

(学生笑)

师:我觉得这个同学用“神话色彩”和“梦幻色彩”来界定两首诗在内容上的不同,很有见地,只是他在表述的时候还缺少了一些有力的依据。他提到色彩,也就让我们不由自主地会想到画面,想想两首诗显现出来的画面有什么不同?

生:《天上谣》的画面显得和谐而清晰,《梦天》的.画面……(一时语塞)

(学生窃窃私语,一学生说“多变而迷离”)

师:用画面的“和谐而清晰”和“多变而迷离”这样来表述说服力要强得多。刚才都是从内容上比较,那么手法上有什么异同呢?

生:两首诗多运用了神话传说,都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生:都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

师:想想,两首诗中的景,与我们所读到的大多数诗歌中的景,有什么明显的不同?

生:诗中的景都是虚景,是想象中的景。

师:这样的一种想象之景,主要是借助于哪一种修辞营造出来的?

生(齐):夸张。

师:两首诗都写了天上人间,无论诗人选择怎样的景象,它只是传达情感的一个载体。那么诗的字里行间传达出了诗人怎样的复杂情感?请说说你的理解。

生:对天庭闲适和谐、恒久不变的生活的向往。

生:对人世沧桑多变的感慨。

生:对人生短暂的大无奈。

生:还有对自身境遇的不满。

师:可以说,天庭里的一切是美妙无比的,然而这样的生活只是诗人借助于文字所憧憬的梦,是一种虚幻的存现。诗人真实的生活又是如何的呢?下面我们一起品读诗人的另一首诗《秋来》。先请同学们把这首诗自读一遍。

(学生自读)

师:再请同学们把这首诗齐读一遍。

(学生齐读)

师:鉴赏诗歌,有一个极为重要的切入角度,就是从诗歌中的关键词、句切入。你以为这首诗中哪两个词最能体现诗人的情感?

生:“苦”和“恨”。

师:好。“苦”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想想诗人为何而“苦”?

生:因为“秋来”,因为“桐风”。

师:关键词找得很准确。这样的梧桐秋风让诗人“心惊”,于是,一些客观的物象也深深烙上了诗人主观的情感。能不能从诗中找出一些例子加以说明?

生:在诗人的视觉与听觉中,灯光似乎特别的“衰”微,虫叫也携带着刺人的“寒”意。

师:这还只是表层的“景”苦和“物”苦,而“景”“物”的苦生发出来的是“心”苦。请找出诗中最能体现诗人“心”苦的关键句。

生:“谁看青简一编书?”

师:这句诗的意思是,这世间有谁来翻阅、欣赏我呕心沥血所写的诗章呢!诗句潜在的含义是什么?

生:知音难求,怀才不遇。

师:这“苦”,诗中还有一句形象的表述,请找出这句诗。

生:“思牵今夜肠应直。”

师:“肠”,在自然状态里应该是弯曲的,古人形容愁苦郁结之深也常常用“曲”来表述,同学们能不能举一个例子?

生: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有一句话,说是“肠一日而九回”。

生:柳宗元也有诗句谓之“江流曲似九回肠”。

师:而李贺却自铸新词,用“肠直”之说,来强化本该弯曲之“肠”却被强拉成“直”, 其“苦”之意味,不言而喻。这样的汉字组合,给后人的视觉和心灵都以一种强烈的冲击,让人的心为之而悸动。

诗人内心的“苦”自然转化为心中的“恨”,“恨”是“苦”的深化。那么诗人又为何而“恨”?

生:“雨冷香魂吊书客”。

生:“秋坟鬼唱鲍家诗”。

师:香魂凭吊,鬼唱鲍诗,而且这样的“恨”恒久而绵长。诗中的结句化用了“苌弘化碧”的传说,说的是苌弘因忠贞而遭小人诋毁,剖肠而死,其血为人收藏三年而化为碧玉。

(学生轻声叹息)

师:想想,诗的结句意思是什么?

生:诗人的恨,即使过了千年也无法消释。

师:这样的恨,也正是志士怀才不遇的千古同恨啊!诗人上天只能浸渍在虚无飘渺的幻想中,入世又无以找到知音,只能在阴冥的世界里寻求同调,不亦悲乎!是否可以这样说,诗人只是游荡在天庭与人世中的一个孤魂。然而,正是这个“孤”,使诗人成为中唐诗人中的另类,成为他人无以取代的“这一个”。

自此,我们能否给李贺的诗加上一个修饰语,亦如教材中用“豪放飘逸”修饰李白的诗,用“沉郁顿挫”修饰杜甫的诗?

(因为时间的关系,这个环节未能展开)

师:我们可以用“诡异多变”来表述对李贺诗的理解。因为“独特”,因为“多变”,也就有了李贺诗的“新意”,其实这也正是中唐诗人对既往诗人诗作的一种突围,正是这样的“突围”,才使得唐诗呈现出千姿百态的景象。

最后布置一条作业:课后阅读李贺的诗作《李凭箜篌引》。传统的说法,这是一首描述音乐的杰作,但现在有学者以为,诗中的音乐与音乐和音乐家本身并无多大关系,它只是一个媒介,借助这个媒介,“使得诗人再次领略到某种神秘的意味,并在这种神秘意味的对照下,表达了自己的生存感受”(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过常宝教授语),我们同学又是如何理解这一点的呢?

s("content_relate");

【李贺:游荡在天庭与人世之间的孤魂】相关文章:

李贺与马有关的诗10-25

《将进酒》李白与李贺11-19

比喻在李贺诗歌中的妙用09-04

《将进酒》李白与李贺的对比11-19

李贺的作品11-05

悲伤的李贺09-06

李贺的锦囊06-15

李贺的轶事11-29

李贺的雅号11-01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