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最新醉翁亭记与记承天寺夜游的对比阅读优质

最新醉翁亭记与记承天寺夜游的对比阅读优质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5-07 22:43:14
最新醉翁亭记与记承天寺夜游的对比阅读优质
时间:2023-05-07 22:43:14     小编:zdfb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醉翁亭记与记承天寺夜游的对比阅读篇一

寒冷的味道阅读及答案 推荐度:

说明文阅读及答案 推荐度:

安徒生童话选阅读题及阅读答案 推荐度:

《生物入侵者》及阅读答案 推荐度:

张枫霞《父亲》阅读及答案参考 推荐度:

相关推荐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5—9题。(18分)

【甲】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节选)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5.用“/”标示下列语句朗读的语意停顿。(2分)

遂 至 承 天 寺 寻 张 怀 民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4分)

(1)树林阴翳( ) (2)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 ( )

(3)月色入户( ) (4)念无与为乐者( )

7.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水落而石出者 而山不加增 b.禽鸟知山林之乐 岂他人之过哉

c. 醒能述以文者 以其境过清 d. 相与步于中庭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3分)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2分)

9.欧阳修与苏轼同是被贬之人,他们在文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既有相同之处,也有细微差别,请说出他们的异同点。(4分)

(一)5、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2分,每处1分)

6、①遮盖、遮蔽 ②以……为乐 ③门、门窗 ④想、想到

7、(3分)b

8、(5分)①要说那太阳一出来,林中的雾气立即消散净尽,等到烟云回聚,山岩洞穴显得昏暗阴沉。(3分,其中:若夫、开、归、暝,各0.5分,句子的通顺与否1分。)②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2分,其中:但、耳 各0.5分,句子通顺与否1分)

9、共同点:都有旷达的胸襟,乐观的心态(2分,答出一点即可得分)不同点:欧阳修:抒发了政治理想和寄情山水、排遣忧愁的复杂情感。 苏轼: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有自嘲、自解的心态。(2分,意对即可)

s("content_relate");

【《醉翁亭记》《记承天寺夜游》比较阅读及答案】相关文章:

《水调歌头》《记承天寺夜游》比较阅读练习及答案11-05

苏轼《水调歌头》《记承天寺夜游》比较阅读及答案11-05

记承天寺夜游阅读及答案11-05

阅读《记承天寺夜游》答案11-04

记承天寺夜游的阅读及答案11-03

记承天寺夜游阅读及答案参考11-02

关于记承天寺夜游阅读及答案11-02

记承天寺夜与记承天寺夜游阅读训练及答案11-01

《记承天寺夜游》和《西湖游记》比较阅读及答案参考11-10

《记承天寺夜游》与《小石潭记 》比较阅读及答案11-05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