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黠鼠赋》原文与翻译注释大全

《黠鼠赋》原文与翻译注释大全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5-07 22:41:46
《黠鼠赋》原文与翻译注释大全
时间:2023-05-07 22:41:46     小编:zdfb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黠鼠赋》原文与翻译注释篇一

寒窑赋原文解读 推荐度:

寒窑赋原文注解及译文 推荐度:

寒窑赋翻译白话文 推荐度:

鲁迅《孔乙己》原文及赏析 推荐度:

属鼠女孩最吉利的名字 推荐度:

相关推荐

《黠鼠赋》本文是一篇理趣兼胜的寓言小赋,作者选取一桩生活小事,写了一只狡猾的老鼠乘人不避而逃脱的故事,下面内容由小编为大家介绍《黠鼠赋》原文与翻译,供大家参考!

苏子夜坐,有鼠方啮。拊床而止之,既止复作。使童子烛之,有橐中空。嘐嘐聱聱,声在橐中。曰:“噫!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童子惊曰:“是方啮也,而遽死也?向为何声,岂其鬼耶?”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黠也!闭于橐中,橐坚而不可穴也。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吾闻有生,莫智于人。扰龙伐蛟,登龟狩麟,役万物而君之,卒见使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惊脱兔于处女,乌在其为智也?”

坐而假寐,私念其故。若有告余者,曰:“汝为多学而识之,望道而未见也,不一于汝而二于物,故一鼠之啮而为之变也。人能碎千金之璧而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此不一之患也。言出于汝而忘之耶!”余俛而笑,仰而觉。使童子执笔,记余之作。

苏子在晚上坐着,有一只鼠正在咬东西。他拍床制止老鼠咬东西,声音已经停止了,又发出老鼠咬物的声音。他让童子用烛火照床下,有一个空的袋子。鼠咬物的声音从袋子里发出。童子说“啊!这只老鼠被关闭在里面因而不能够离开。”童子打开袋子看里面,寂静得好像什么都没有,童子拿起蜡烛寻找,袋子里有一只死老鼠。童子惊讶地说:“这刚刚还在咬东西,却立刻死了?刚才是什么声音,难道那是鼠的鬼魂吗?”童子把袋子翻过来倒出老鼠,老鼠一落地就逃跑了,即使有敏捷的人,也措手不及。

苏子感叹说:“这只老鼠真狡猾,让人惊奇异啊!老鼠被关闭在袋子里,袋子坚韧因而老鼠不能够咬洞的。因咬不穿袋子却故意装作咬东西,用声音吸引人们的注意。还没有死却装死,用死的样子寻求逃脱。我听说有生物,没有比人智慧的了。人能驯服神龙刺杀蛟龙、捉取神龟狩猎麒麟,役使万物并且统治他们,最后被一只老鼠利役使。陷入这只老鼠的计谋中,我对老鼠从像安静的.处女到像逃跑时的脱兔的这种突变感到惊讶,这里面人的智慧又体现在哪里呢?”

之后就坐下来闭眼打盹,自己在心里想这件事的原因。好像有人对他说:“你只是多学而记住一点知识,但还是离‘道’很远。你对自己不专一,却对外物有二心,所以一只老鼠发出叫声就能令你变色。人能够在打破价值千金的碧玉时不动声色,而在打破一口锅时失声尖叫;人能够与猛虎搏斗,可见到蜜蜂和蝎子时不免变色,这是专一的祸患。这是你早说过的话,忘记了吗?”我俯下身子笑了,仰起身子又醒悟了。我于是命令童子拿着笔,记录下了这篇文章。

夜:在夜里

黠:狡猾。

方:正在

啮:咬。

拊:拍。

止:制止。

既:一会儿。

止:停止。

复:再、又。

作:出现。

使:派遣、让。

烛:用烛火照,这里作动词用。

橐:袋子。

嘐嘐聱聱:这里是形容老鼠咬物的声音。

见闭:被关闭。见:被。

发:打开。

寂:寂静。

索:寻找。

是:这。

方:刚刚。

遽:立刻,就。

向:刚才。

为:是。

岂:难道。

覆:倾倒。

堕:落,掉。

走:逃跑。

虽:即使。

是:这。

穴:咬洞,这里作动词用。

致:招引。

扰龙伐蛟:扰,驯服。伐,击,刺杀。此处指“擒”

登:捉取。登龟,以龟壳占卜。

君:统治,这里作动词用。

见使:被役使。

脱兔于处女:起初像处女一样沉静(使敌方不做防备)然后像逃跑的兔子一样突然行动,使对方来不及出击,这里指老鼠从静到动的突变。

乌:何,哪里。

惟:只。

识:认识。

觉:醒悟。

狩:狩猎,捕获。

使:让。

走:逃跑。

莫措其手:措手不及。莫:不(副词)。措:安放。

以形求脱:形,样子,文中指老鼠死的样子。

既:已经。

生:生命。

于:介词,表示比较,相当于“比”。

虿:蝎子。

役:役使,支使

卒:最后,终于。

这是一篇寓言式的咏物小赋。首段叙述黠鼠装死逃脱的故事,次段写作者悟出鼠的狡猾,感叹为其所骗,末段由这件日常小事引出一番议论,从而说明了一个很深刻的道理:在所有的生灵中,人是最有智慧的,但智慧的充分发挥必须依赖意志的专一。倘能精神高度集中,用心专一,便能搏击猛虎,役使万物,而无所惧怕;如果精力分散,懈怠疏忽,就不免受外物出其不意的干扰,堂堂的万物之灵便会陷入黠鼠的圈套,被一个小小的动物捉弄。可见成功来自专心,漏洞出于麻痹,从事任何事情都应该认真严谨,心无旁骛。

这篇咏物小赋,先写一个极平常的小事———黠鼠逃脱的经过。从“有鼠方啮”到发现“声在橐中”,到童子惊怪“中有死鼠”,到鼠“堕地乃走”,故事极简单而情节又曲折有趣。黠鼠的作声引人、假死骗人、乘机逃脱,童子的发现、困惑、惊怪与措手不及,都写得简截逼真,有声有色,幽默风趣。

故事的曲折性重在突出一个“黠”字。由“苏子叹曰”转入对这件小事的思考分析,先点明“黠”字,与题目相应,然后再剖析“黠”的表现:“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以下写有生之物“莫智于人”,却“见使于一鼠”,堕其计中,仍在渲染“黠”字,同时提出一个问题:万物之灵的人为何堕一虫的计中呢?接着以“坐而假寐,私念其故”再转入更深一层的思索。但作者不是采用简单推理和内心独白,而是借睡意矇眬中的自我对话,来昭示为鼠所骗的原因,从而导出带有普遍意义的结论,说明了凝神专一的重要性。最后“俛而笑,仰而觉”,再唤童子出场,以人物活动收结全文。

这篇小赋论事明理,因物见意:人物、情节、对话与理性思维相融合,行文寓庄于谐,独出心裁,新颖别致,引人入胜。其体裁属于用韵散赋,如第一段的“空”与“中”,“走”与“手”;第二段的“人”与“麟”,“鼠”与“女”;第三段的“见”与“变”,“觉”与“怍”,都叶韵,读来增加音节之美。清人张伯行《唐宋八大家文钞》评《前赤壁赋》说:“以文为赋,藏叶韵于不觉,此坡公工笔也。”本篇也是如此。

(1)发而视之

“发”古义中解释为“打开”,今义解释为“发现”、“启发”等。

(2)向为何声

“向”古义解释为“以前”,上文引申为“刚才”,今义解释为“方向”、“朝、往”,表示向何处。

(3)乌在其为智也

“乌”古义解释为“何”、“哪里”,表示疑问,今义作形容词,解释为“黑色”。

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被)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见”通“现”,出现。《小石潭记》)

公将战,曹刿请见(拜见、会见。《曹刿论战》)

见其十中八九(看见。《卖油翁》)

是鼠之黠也(这)

问今是何世(是,表示判断。《桃花源记》)

以考其是非(对。《熟读精思》)

s("content_relate");

【《黠鼠赋》原文与翻译】相关文章:

黠鼠赋原文及翻译02-19

黠鼠赋翻译和原文02-18

黠鼠赋等原文译文04-30

《黠鼠赋》阅读原文06-04

黠鼠原文翻译03-24

黠鼠赋原文和译文05-06

黠鼠赋·苏子夜坐原文及赏析10-13

《黠鼠赋》阅读答案07-12

黠鼠原文及译文01-27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