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报告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报告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报告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对村巡察调研报告 对村级巡察的报告篇一
ok3w_ads("s005");党的十九大提出,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要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县级巡察向村(社区)延伸是回应群众期盼社会期待党的期望的一种最有效方式,也是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的有力抓手,更是形成震慑高压推进反腐败斗争的有力武器。为进一步推进对村(社区)巡察工作,我在全县范围内就对村(社区)巡察工作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情况
我县在2018年开展的第8轮和第9轮巡察中,通过巡乡镇带村(社区)的方式对全县101个村(社区)党组织开展了巡察,共发现问题264个,移交问题线索7条,目前立案7人。通过立巡立改帮助群众解决各类民生问题14件。我们对村(社区)巡察工作的主要做法主要是以下“五个着力”:
(一)着力在基层党建方面发现问题,注重一个“访”字。“访谈是最接近群众的巡察方法。”这是巡察组巡察过程中的切身体会。通过访谈、约访、走访等方式,可了解发现党组织建设软弱涣散、干部存在歪风邪气、材料造假、发展党员不规范、宣传学习搞应付、“三会一课”流于形式等问题。做到走访入户、接访入心、查访入册,重点倾听老党员、老干部、老军人的声音,注重查访扶贫户、困难户,适当回访老上访、老信访户。
(二)着力在落实上级决策部署方面发现问题,突出一个“查”字。对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精准扶贫、“人居环境整治”、等重点任务开展检查,通过检查“三会一课”、核查“三资”台账、抄查会计凭证、细查惠农资金、勘查工程项目等方式,了解基层党组织是否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是否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打折扣、搞变通,不严不实不到位等问题,并形成情况报告。
(三)着力在村集体“三资”管理上发现问题,强化一个“核”字。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是腐败问题的高发领域,是村级巡察的重中之重,巡察组通过核账、核项目、核会计票据等资料来发现问题。重点检查资金使用是否合规、收益管理是否规范、账务公开是否到位、资产账实是否相符,是否存在擅自决策、私设账户、违规开支、规避监督的问题,是否把好收支票据关、账户设置关、事务程序关、资产处置关。
(四)着力在贯彻落实党的惠农政策上发现问题,着眼一个“审”字。对村委会集体或村干部有没有截留、套取、私分,有没有侵吞挪用惠农扶助资金、扶贫领域专项资金、其他专项经费等,要通过审项目、审账目发现问题,做到阅宗查账和现场校对、实地审核结合起来,边查边审。
(五)着力在信访举报、投诉反映上发现问题,讲求一个“证”字。针对村级巡察过程中收到的各种各样、各类问题的投诉反映,既不“听风就是雨”,也不轻易放过蛛丝马迹,做到认真对待、细致求证。求证不只进行材料查证,还要做到深入群众、深入现场,认真走访、仔细研判,多方面查核、多角度考证,始终保持巡察的政治定力和政治责任感。
二、存在问题
我县对村(社区)巡察工作虽然探索出一些做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依然存在以下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能力素质有待提高。虽然组建5个县委巡察组的机构职数,配备了巡察组长和专员,但巡察干部队伍依旧不稳定,目前采取的抽调方式抽一回、放一回,形成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巡察进驻阶段集中统一,汇报、反馈、整改阶段分散,加之巡察任务繁重,巡察干部队伍从人员、水平、精力等各方面组织保障均达不到要求;同时,目前对巡察干部队伍的教育培训以本级为主,难以培养既精通纪检、组织、政法、统战等党务知识,又熟悉农业农村、财政、审计等专业知识的通才,部分在巡察中历练出来的干部随着巡察的结束而回归各自岗位,好的作风难以传承,以巡察组为根据地,实现理论和实践“双重武装”的干部队伍储备不足、青黄不接,部分同志第一次参加,经过简短培训后,仓促奔赴巡察战场,政治能力、业务水准短时间难以适应巡察工作需要。
(二)发现问题不够精准。受巡察干部政治能力和业务水平限制,目前全县开展的对村巡察工作总体方式简单,照搬照抄中央、省州市四级党委巡视巡察,上下一般粗,未能做到历史问题历史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走近群众而未能贴近群众、深入群众,走近农村而未能深入农村,深入了解基层历史沿革、人文风情、换届选举等情况,发现问题粗放,共性问题多,个性问题少,精准度不高,个别画像不足,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由于工作方式、时间、精力的限制,未能印证到位。
(三)巡察期望值与群众期望值不对等。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农村也逐渐过上了小康日子,但由于一些自然、历史、社会发育程度以及干部的能力素质等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全面从严治党的压力在传递过程中层层衰减,到了村组几乎为零,群众在反腐败斗争中的获得感不高,依然普遍存在对村组干部不信任,认为党的政策制定的好,到了下面执行变形走样。对巡察组期望值高,而受小农经济意识和人情社会的影响,实际提供问题线索的少,来信、来电、来访与巡察组的期望值还有较大差距。
(四)巡察整改落实难。村(社区)干部文化程度偏低、年龄偏大,针对巡察发现的问题,如何制定整改措施、有效进行整改,如果没有乡镇党委的指导,仅靠村一级党组织,难以达到整改预期效果;同时,村(社区)干部不同于党政机关干部,待遇较低,除了党章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外,目前没有其他更有效的监督管理办法和约束机制,一旦对巡察反馈的意见不理解、不认同、不接受,甚至辞职不干,巡察整改面临尴尬境地;兼之马上临近换届选举,无法回避“谁来整改”的问题。
三、对策建议
针对对村巡察中存在的问题,必须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认真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巡视工作思想,坚定政治方向、坚持问题导向、坚守价值取向,以实实在在的巡察及整改工作成效回应群众期待、社会期盼和组织期望。
(一)必须坚定政治方向,深化对村(社区)巡察工作。组织的威信如何,工作的覆盖面和效果如何,群众最有发言权。村一级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政治属性淡化,政治功能发挥不畅,组织功能不健全,说到底是党的全面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宽松软造成的。村一级党组织必须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不能混同于一般民间团体、社会组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健全基层组织,优化组织设置,理顺隶属关系,创新活动方式,扩大基层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必须始终坚持政治方向,发挥县市巡察工作领导小组主心骨作用,采取县委巡察办牵头、提级巡察为主导,整合乡镇纪检、组织、宣传、农经等力量组成的交叉巡察方式开展巡察,避免乡镇和村超然物外、乐得清闲;必须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增大管党治党的政治压强,坚持政治监督与扫黑除恶相结合,配备政法机关干部参与对村巡察,深挖黑恶势力及其“保护伞”,对于试图挑战党的领导、不配合巡察甚至威胁巡察干部的,必须果断迅速、坚决处置。
(二)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正如总书记所言,巡视要坚持人民立场,人民群众痛恨什么、反对什么,就重点巡视什么、纠正什么,把巡视利剑直插基层,层层传导压力,层层落实责任。对村巡察要落脚基层实际有的放矢,不能为完成任务而去执行任务,不能追求大而全,而要不等不靠,先行先试,边探索、边实践,边实践、边完善,形成蒙自对村巡察可复制的经验和做法,创造性地落实中央巡视办的有关指示和要求,在中央的顶层设计下,不搞千篇一律,不搞花拳绣腿,在方式上可以采取驻村巡察、延伸巡察、专项巡察等,在流程上可以简化,进驻后时间要服从质量,因村制宜,7天、半个月甚至3至5天都可以,在安排上不搞轮次,而要像割韭菜一样,老百姓反映什么问题,就聚焦什么问题,一茬又一茬、不拘一格、压茬推进,党的惠农政策落实了,就做到了“两个坚决维护”;老百姓满意了,就实现了巡察的政治效果。
(三)必须坚守价值取向,接受群众监督。巡察进驻必须大张旗鼓,公告、意见箱设置、进村入户结合农村实际,利用赶集天、农闲时、放工后进行,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提高群众知晓率、参与度;开展巡察要贴近群众,不能对明摆着的问题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发现问题及线索的方式要到位,要在火塘边、田间地头听取群众意见;反馈必须理清政治责任,属于哪一级的问题向哪一级党组织反馈,重点向乡镇党委和村一级党组织“双反馈”;整改必须结合问题来整改,属于哪一级的问题哪一级整改,问责的板子不能永远敲在下级党组织的身上,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吃拿卡要、雁过拔毛、优亲厚友、拉帮结派以及作风粗暴等问题,必须由村一级党组织立行立改,属于村一级党组织软弱涣散、农村“三资”管理混乱、换届选举中拉票贿选、涉黑涉恶甚至是黑恶势力保护伞等问题不是村一级党组织自身可以独立解决的问题,乡镇党委和县市组织、民政、农科、财政部门及纪检监察、政法机关不能袖手旁观;整改必须坚持价值取向,做好后半篇文章,不能走过场,引起群众反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巡而不改,不如不巡,巡察出来的问题必定是老百姓关心的问题,整改的靶向要精准,要聚焦民心所向落细、落小、落实,从政策水平、思想觉悟、便民窗口等小事做起,从干部作风、工作纪律、文明用语等小节抓起,一点一滴、随时随地收获群众对党的信任。
相关热词搜索:村级巡察调研报告
巡察
调研报告
ok3w_ads("s006");ok3w_ads("s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