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子夜吴歌·夏歌的意思优秀

子夜吴歌·夏歌的意思优秀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5-03 21:52:36
子夜吴歌·夏歌的意思优秀
时间:2023-05-03 21:52:36     小编:zdfb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子夜吴歌·夏歌的意思篇一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镜湖之大有三百余里,到处都开满了欲放的荷花。

西施五月曾在此采莲,引得来观看的人挤满了若耶溪。

西施回家不到一个月,便被选进了宫中。

镜湖三百里,菡(hàn)萏(dàn)发荷花。

镜湖:一名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县东南。菡萏:荷花的别称。古人称未开的荷花为“菡萏”,即花苞。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ài)若耶(yē)。

若耶:若耶溪,在今浙江绍兴境内。溪旁旧有浣纱石古迹,相传西施浣纱于此,故又名“浣纱溪”。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回舟不待月:指西施离去之速,就在回舟的时候,月亮尚未出来,就被带邀而去了。这是夸饰的修辞手法。

这首诗讲的.是西施若耶采莲的故事。

诗首句“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广阔三百里的镜湖,在含着花苞的荷花吐发的时候,西施泛舟出现了,成为采莲人,但是她的艳丽和美名引起了轰动。

“人看隘若耶”,人人争餐秀色,使宽阔的若耶溪变得狭隘了,著一“隘”字而传神,那种人潮汹涌、人舟填溪满岸的热闹场面,犹如呈现在读者眼前,将王维《西施咏》的“艳色天下重”的虚写,变成了轰动当地的如实描绘。

这里又戛然而止,不再在西施身上着墨,而留下了很大的空间:勾践早已确定使用美人计来对付吴国,而西施的美艳倾倒众生,轰动当地,那么越国的君臣也不用去费力探访了,有了这位不二的美女人选之后,才“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较之王维的“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语异而意同,王维的诗多了一重曲折,略去了勾践君臣实施美人计的过程;李白的诗实施了“截割”,割去了选作吴宫妃子的结果,同样地表现了“艳色天下重”的意义。这种截割,多了一些含蓄和暗示:既然是“归向越王家”,勾践同样也能留下这个美人,但他在“报吴”、“复仇”的目标下克制住了;而西施的入吴,却成为亡吴的原因之一。

西施采莲,在若耶溪里,不但有传说,而且合情理;至于泛舟三百镜湖之中,则是作者的想象了。但这一想象却有更改事实之嫌,因为如果是借镜湖湖水的清澈来表现西施“自鉴其美”,或者是借三百里的水程来表现拜倒西施的人的众多,那么下句“人看隘若耶”就显得多余了,这可能是李白百密一疏的笔误。

s("content_relate");

【子夜吴歌·夏歌原文,注释,赏析】相关文章:

子夜吴歌·秋歌古诗词

06-08

子夜歌二首·其一原文、注释及赏析

10-15

子夜四时歌:冬歌原文及赏析

12-23

[战国]屈原《楚辞·九歌· 国殇》原文、注释、赏析

10-19

[战国]屈原《楚辞·九歌·山鬼》原文、注释、赏析

03-01

洞仙歌·中秋|注释|赏析

11-02

《琴歌》原文及赏析

10-19

石鼓歌原文及赏析

10-18

《竞渡歌》原文及赏析

10-15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