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奇妙的克隆》教学设计及反思通用

《奇妙的克隆》教学设计及反思通用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4-30 14:40:08
《奇妙的克隆》教学设计及反思通用
时间:2023-04-30 14:40:08     小编:zdfb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奇妙的克隆》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一

《奇妙的克隆》一文用了四个小标题,使全文内容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奇妙的克隆》教学设计,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2、进一步了解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3、养成搜集信息/筛选信息的良好习惯。

1、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2、进一步了解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引导学生养成搜集信息、筛选信息的良好习惯。

古希腊有位哲学家曾经说过“世上不可能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但是,现在情况却有了变化,有一种新兴生物技术“克隆”,或许可以做到这一点。那么克隆是什么呢?它奇妙在哪里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奇妙的克隆”。我们先来看一下大名鼎鼎的克隆羊多莉是如何诞生的。(教师播放媒体资源中的动画“克隆羊多莉的诞生”)

1、教师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课文朗读,学生听读,整体感知全文。

2、检查预习:请学生快速自读课文,概括各部分主要内容,并出示问题,供小组讨论。

问题:

⑴课文使用了四个小标题,有什么作用?

⑵“克隆”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⑶第二小节写了许多实验,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材料?

⑷“多莉”的诞生有什么重大的意义和影响?

⑸克隆技术能够给人类带来哪些益处与弊处?

明确:

⑴课文使用四个小标题,使全文内容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先写克隆的含义,接着写克隆实验,再写克隆的发展,最后写克隆对人类的造福和对克隆的思考。

⑵理解“克隆”的关键是:来自一个祖先,无性繁殖。

⑶作者没有用时间顺序来介绍“克隆”实验,而是用两条线索来组织材料:一条是以中外科学实验为线索,这样写突出了中国科学家在克隆实验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贡献;一条是以实验对象即由鱼类、两栖类到哺乳类为线索来安排材料,这样写便于认清克隆技术发展的脉络。

⑷“多莉”的诞生标志着克隆研究取得新的进展和重大突破,而且这个结果证明:动物体中执行特殊功能,具有特定形态的所谓高度分化的细胞与受精卵一样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在能力。也就是说,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一样,也具有全能性。

⑸课文从三方面来写克隆技术造福于人类:第一,克隆可以有效地繁殖具有“高附加值的牲畜”;第二,克隆可以用来挽救珍稀动物;第三,克隆对于人类疾病的防治、寿命的延长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并没有沉浸在盲目的乐观当中,而在结尾处提出了关于“克隆”牵涉到道德伦理问题的冷峻思考。

1、明确什么是克隆?

⑴找出上述天生具有克隆本领的动植物的共同点,用自己的话说说克隆是什么?(不是由生殖细胞结合产生的后代)

⑵齐读课文第一部分,找出文中直接告诉我们什么是“无性繁殖”,什么是“克隆”的语句。(“都是生物靠自己的一分为二……这就是无性繁殖。”“凡来自一个祖先”……也叫‘克隆’。”)

2、讲解说明方法:在介绍“克隆是什么”时,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举例子、下定义、作诠释、列数字)

任何说明方法都是为说明事物特征服务的`。“克隆”属于前沿科学知识,对一般人而言生僻难懂。作者通过列举大家熟悉的事例,再加以细致的解释,最后用简洁、准确、概括的语言定义它,使它的特征清晰、明了地展示在我们面前,让我们知道了“克隆是什么”。

探究:

⑴如果课文一开始就告诉大家克隆是无性繁殖,名称来源于希腊文,效果好吗?

⑵举孙悟空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明确:科普短文重在“普”,作者从常见且容易理解的生物现象写起,将高深的科学技术说得生动形象,明白晓畅。接着又从词源追溯“克隆”原意,进一步弄明白了克隆含义。用《西游记》中妇孺皆知的故事,更将科学技术写得富有趣味。

1、了解你周围的某一动、植物,按照一定的顺序,选用适当的说明方法,介绍它的特征及生长过程。

2、字词,读一读写一写,课后研讨练习。

本文是一篇科普文,“科”为其“科学性”,重在内容;“普”为其“普及性”,重在语言。二者完美结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说明了深奥尖端的生物技术。

研读第一小节“克隆是什么?”思考:

1、用一句话告诉大家“克隆”是什么。

2、如果课文一开始就告诉大家克隆是无性繁殖,名称来源于希腊文,效果好吗?

3、举孙悟空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4、这一小节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其作用分别是什么?

1、第二小节与第三小节有何关系?

2、请找出这两小节中表现科学家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态度与精神的语句。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找出使用的说明方法,并说明其作用。(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并明确)

4、“克隆鲫鱼出世前后”一节的说明顺序是什么?为什么不以时间的先后来写呢?文中这种安排有什么好处?

1、第二小节为第三小节写“克隆绵羊‘多莉”的诞生提供了科学基础,做好了行文的铺垫,并且按由低等动物到高等动物(鱼类、两栖类、哺乳类)的顺序进行说明。

2、(句子见课文)

3、有举例子、列数字等,各举例说明。

4、按照生物顺序来安排的。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符合人们认知的规律。再说,无性繁殖属于低级繁殖。动、植物越进化、越高级,就越难以进行无性繁殖。这一顺序说明克隆技术在不断发展。

1、分组辩论:克隆人是福音,还是恶兆?

课文最后一部分的小标题是“克隆技术造福人类”。请同学们自由阅读这部分内容,思考文题是否恰当。(大家的意见有分歧,书上也说“科学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下面,我们就请持不同意见的双方围绕“克隆技术造福人类?!”的辩题展开讨论。)

2、组织辩论:

辩论的要求:

⑴语言清晰、流畅,声音洪亮;

⑵观点鲜明,论据充足;

⑶驳斥对方观点时既要有“理”,又要有“礼”。

同学们各抒己见,对此提出了不少看法,或许不够深刻,却是朴素而真实的。坦白地说,我在这方面的知识未必比你们高深,你们的发言给了我启发。想阻止科学技术进步是徒劳无益的,科学向未知领域的探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人类始终要进取。克隆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世界为之轰动,它对我们人类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但我们希望“克隆技术造福人类”,我们更期待“许多生物学家,特别是那些从事无性繁殖研究的科学家,会严肃地考虑它的含义,并展开科学讨论,用以教育世界人民。”这篇课文里引用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分子生物学家j·d、沃森的话作结束语,也是我们这堂课的结束语。请大家齐读这段话。

展开充分的想像,以“我被克隆了”为题,写一篇科幻小品。

s("content_relate");

【《奇妙的克隆》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

《奇妙的克隆》教案设计

2.

苏教版五下《奇妙的克隆》教案

3.

奇妙有机硅建筑设计

4.

幼儿园大班《奇妙的盐水》教案设计

5.

norton ghost克隆硬盘的魅影

6.

2017年幼儿园大班《奇妙的水》教案设计

7.

javascript克隆对象深度介绍

8.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