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工作或学习进行到一定阶段或告一段落时,需要回过头来对所做的工作认真地分析研究一下,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归纳出经验教训,提高认识,明确方向,以便进一步做好工作,并把这些用文字表述出来,就叫做总结。总结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总结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考地理备考工作总结 高考地理备考策略篇一
高考备考工作总结
推荐度:
班主任高考备考工作计划
推荐度:
高考备考工作会议领导发言稿
推荐度:
地理教师工作总结
推荐度:
考前备考发言稿
推荐度:
相关推荐
2012年的高考已经结束,回首一年来地理学科备考过程,应该说有值得肯定之处,但也有存在不足的地方,现对一年高考地理备考重点工作总结如下,希望能更有效的指导今后的高考备考工作,提高备考工作的实效性。一、成功之处
1.加强《考试说明》研究力度,重视考纲的指向。
在一年备考工作中,以两次高考论坛活动和其他教研活动为载体,进行了几次集中的考试说明研究工作。2017年9月第一次高考论坛活动,由于2012年考试说明尚未下发,要求各校以2017年考试说明为依据,分别从不同角度出发,谈对高考的理解和认识,并邀请外地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教师高考研究工作专项评比活动,要求各校备课组组织高三地理教师认真学习考试说明、研究高考真题,撰写出研究心得体会,并进行评比。在2012年考试说明下发后,就及时要求各校高三备课组认真学习研究,主要以考试说明反映的常考知识点和新的考点为重点研究对象,在此基础上每校推荐一位教师在第二次论坛活动中作专题交流发言,从3月份第二次高考论坛教师交流发言情况看,达到了预期效果。除了几次集中考试说明学习外,在平常的调研活动中,也经常与各校备课组教师集中讨论研究和学习体会,可以说考试说明和考试大纲的研究工作一直是这一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工作。通过对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研究,使教师清楚了解考试的范围和考查层次,把握教学方向,提高效率;也使教师正确理解四个层次的能力要求,了解考试对学习能力的要求,并贯穿整个复习教学过程中。
2.研究高考试题,明确高考命题趋向。
“稳中有变”是高考试题的一个明显特点,如何应对其中的“变”,是需要通过对高考试题的研究和揣摩才能体会到的,在备考工作中,组织高三地理教师重点对高考试题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和思考:①研究试卷的结构和形式。虽说粗看xx省地理试卷的结构非常稳定,为11个选择题和两道综合题,综合题每题都由3—4小题构成,但如果仔细研究,还是会发现每年的试题都在进行调整和变化。如试题体现的知识覆盖与教材覆盖的关系、ⅰa两个模块所占分值比例、主干知识命题方向、综合题对学生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能力要求及考查的方式等;ⅰb模块命题中出现选择题和问答题并存题型。②研究试题的考查内容和信息载体。高考命题主要是对地理学科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的考查,但这部分知识的量也是非常庞大的,不可能在考试时间内全面考查到,因此,对哪些是常考主干知识,只有通过对试题的研究才能清楚;新课程的教学要求对图形的考核有了更明确的要求,在近年的高考试题材料中,对此就有非常明显的体现,图形的信息非常丰富,如等值线图、光照图、天气形势图、坐标图、结构图、过程变化图、原理示意图、景观图、地形剖面图等,有时表现为多要素的组合叠加、多类型混合呈现的特点,读图析图的要求增加,复习教学中如何加强新型图像的训练和判断是研究的重点之一。③研究试题立意,思考培养提高学生地理思维能力。注重提取信息、分析信息、运用已有知识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地理思维能力,是近年高考的方向之一,备考工作中,有意识的加强了这方面的.培养,通过几次大型过程考试看,基本达到了高考要求,备考取得了一定成效。④研究开放性试题的应对策略。近几年,地理试题中开放性试题的比重有所增加,备考中,加强了此方面的重点研究工作,通过研究发现试题开放性比较突出的设问角度主要有以下几个:分析地理成因、影响因素、发展趋势、地理原理规律的运用和推理等,在平常的复习教学中,对这些角度的教学就尽可能让学生多角度思考,以应对该类试题的考查。
3.研究教材知识体系,提高复习有效性。
学年初,在高考研究小组第一次活动中,共同研究,根据教材知识特点,制定了总复习计划,各校根据教学实际进行微调。计划中,把知识点分成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三大块,并对每一知识块提出了复习的重点。①自然地理:注重原理和规律的理解。具体来说,在教学中重点关注三方面——强化主干知识梳理、注重地理过程分析、重视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②人文地理:注重知识网络的构建。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抓住核心知识、构建知识结构、关注热点分析,拓展知识的联系,进行归纳与分析;③区域地理:注重比较与综合。要求各校在系统复习高中地理知识的过程中,抽出适当时间对高二的区域地理知识进行重新梳理,在学生把握最重要的区域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对区域要素的分析,弄清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以及自然地理要素对人文地理要素所产生的影响等,从而使学生对区域的整体性有完整的了解,同时引导学生进行跨区域比较,通过比较,加深学生对地理区域差异的认识,开阔思路,提高能力。一年来,各校地理复习教学虽然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总体上,各校都能按照这三个知识块和教学要求组织复习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研究课堂教学,注重培养科学规范的答题能力。
从参加高考阅卷教师反馈信息看,每年高考,都存在由于答题科学规范方面存在不足,导致非知识性失分现象,而科学规范的答题能力,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培养起来的。为尽可能减少这种非知识性失分,课堂中重点关注学生三方面能力培养:①审题能力,包括审读题干信息、审读设问两方面,通过指导学生审题,力求领悟命题者的考查意图,然后再组织答案;②科学规范表述能力,在组织答案进行表述时,要尽可能减少口语化的表述,使用学科专业术语,有多个角度时,各要素要分层展开,先定性,后表述原因,最后是结果;③辩证看问题能力,主要是在应对具有开放性设问的试题时,往往会出现这种情况。在平时教学调研过程中,都非常注意观察教师课堂教学时这三方面的体现,并及时与教师沟通交流,通过长期有意识的培养,从几次大型过程考试学生答题情况看,学生科学规范答题方面有明显的提高。
5.充分发挥团队研究力量,加强与外界联系,借鉴经验促进提高。
经过几年努力,地理教师团队研究的力量有了明显提高,教师团队意识也得到了加强,各校除备课组内共同研究,相互协作外,通过高考研究小组活动,校际之间联系明显加强,资源共享率较高。另外,还努力通过各种渠道,加强与外界的沟通联系,如特级教师工作室活动、与兄弟县区教研员联系等,加强了信息收集与分享,拓展了高三教学视野,使教学方向性更强,对促进教学质量提高起到了非常好的促进作用。
6.潜心研究、精心命题,及时分析,为教学提供依据。
一年备考工作过程中,全县统一组织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为使试题能更好的引导教学,在团队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研究心得,精心命出试题,通过施考后反馈信息看,各校备课组对试卷评价非常高,对教学具有较好的导向作用。高三一学年,大型的过程考试较多,为使考试真正发挥应有作用,每次考试后,都能利用网评阅卷的优势,及时整理各类数据,写出试卷分析,并下发到各校,给教师教学提供参考。
二、有待提高之处
1.训练试题有效性研究尚需提高。现在能够收集到的外地成套试卷非常多,如何指导教师针对本校学生实际,选择训练题,提高训练针对性和效果方面还需加强研究。下学年将尝试组建命题小组,根据教学安排有计划地组编高质量的训练试题以供选用。
2.区域地理研究有待加强。近十年来,高考文综地理综合题多以区域为平台,提供图表、文字信息,设置问题情境,综合考查地理各要素的综合运用。而这种类型试题,学生往往难以得到理想分数,归结原因,不在于学生高中地理知识掌握的欠缺,而是由于区域地理存在知识缺陷,使其无法很清晰的理解题意,导致高中地理原理、规律无法合理运用,从而出现失分。因此如何提高区域地理教学的实效性,将是研究的一个重点方面。
3.加强答题规范性训练的研究工作。虽然已经注意到了科学规范性答题方面存在不足,也进行了一定的改进提高尝试,但还没有取得最佳效果,学生在答题中还是较普遍存在不考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口语化现象严重,出现答题模式化倾向,地理要素的简单堆砌,缺乏逻辑性等问题。今后要组织专门力量对这些方面进行研究,同时,关注高二文科教学,通盘考虑文科地理教学,从高二开始就严格规范要求,以培养学生良好规范的答题习惯,尽可能减少高考中的非智力失分。
s("content_relate");【高考地理备考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高考地理如何备考
02-12
高考地理备考建议
06-22
高考地理备考策略
06-22
高考地理备考的锦囊
06-23
地理高考备考策略
03-21
高考地理备考计划
03-13
地理高考备考计划
03-13
地理高考备考方法
03-13
高考地理备考总结
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