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考研最后冲刺班 考研冲刺阶段时间安排模板

考研最后冲刺班 考研冲刺阶段时间安排模板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4-29 12:51:23
考研最后冲刺班 考研冲刺阶段时间安排模板
时间:2023-04-29 12:51:23     小编:zdfb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考研最后冲刺班 考研冲刺阶段时间安排篇一

考前心态的平衡需要考生正确地认识考研和自己的复习。考前就是要你全面接受真实的自我。不要看别人怎么样,或者自己一直怎么样,这个时候要学会跟上自我,超越自我,因为每天你都旨在做一个更为成熟,更有能力的自己。

要看到你过去的成功,回顾自己走过的道路,看到自己复习中的每一点进步,相信自己可以做到最好的自己。

考前可以把一张试卷的时间分配想好,一般平时模拟练习时自己都会有时间安排,考试的时候尽量不要打破安排,变化不要太大,这样心里更有把握。考研归根结底是一场自己跟自己的战斗,是一场对自我积极性、主动性、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全方位的全面的挑战。

考研是一块路标,通过它考出你的未来。考研也是一种双项选择,你选择了它,别人再通过它来选择你,但考研不过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驿站,以后的路还很长,很远。

2.保持适当的动机

学习活动中适度的焦虑是必要的,但过度紧张,往往发挥不出正常水平。学习动机过于强烈,学习效率会有所下降,这与人的情绪紧张、焦虑有关。如果不能很好地调整自己的动机程度,动机过于强烈或对考试抱无所谓的态度,缺乏获胜动机,都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正确的作法是,保持适当的学习和考试动机,不断进行自我激励,即激发、鼓励自己,让自己产生一种内在的动力,朝向所期望的目标前进。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研究发现,一个没有受到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时,其能力可以发挥至80%~90%。这就是说,同样一个人,在通过充分激励后,所发挥的作用相当于激励前的3至4倍。

3.学会积极的自我暗示

自我暗示是指自己将某种观念暗示给自己。暗示是一种强烈的心理定势,并引导潜在动机产生行为。通过自我暗示,可以调理自己的心境、情绪、感情、爱好、意志乃至能力,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下面介绍自我暗示最简单的一种方法:

首先,取坐姿,把背部轻轻靠在椅子上,头部挺直,稍稍前倾,两脚摆放与肩同宽,脚心贴地;

然后两手平放在大腿上,闭目静静地深呼吸3次,排除杂念,把注意力引向两手和大腿的边缘部位,把意念集中在手心;

最后,你会感到注意力最先指向的部位慢慢地产生温觉,然后逐渐地扩散到手心全部。这时,你心里可以反复默念:"越是静下心来,两手就会越暖和。"这样,睁开眼睛,你会感到头脑轻松、清爽。

进行自我暗示时,要正面积极,并且要有可行性,避免与心理产生矛盾与抗拒。考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能激励自己,使自己能心情平静和增强信心的话。要求语言简短、具体、直接、肯定。

考研最后冲刺班 考研冲刺阶段时间安排篇二

时间节奏由时间管理决定,考研复习可以说是一项基于功利性目标的任务或项目,需要科学的管理策略。

尤其是文科同学,时间管理好了,不但复习效率大大提高,而且不会出现过度疲惫的状况,更不会在最后三个月因身心俱疲而不得不放弃考研。

有效的时间管理有常法但无定法,必须要结合个体实际情况量身定制。

第一步,理清目标、事项与时间管理三要素。

先制定明确的目标,然后罗列必做的事项,再对事项进行时间分配与调控,时间管理是为了保障事项按计划完成,事项的完成又是为了实现目标。

考研是一件功利性的事务,必须基于任务制定明确的目标,罗列详细的事项以及粗略的时间管理方案。

第二步,明确划分巩固、强化和冲刺三阶段。

这种划分体系充分遵循了知识的学习逻辑,也体现了工作强度的渐进式增长,对于复习重点的凸显也会越来越明显,既是内容提炼过程,也是有效管理过程。

这种体系可以保障知识点的复习先由线到面,再由面到线,最后再如针尖式集中到点。

第三步,制定日复习节奏。

英语、政治、专业理论和专业实务的复习必须安排得有节奏,牵涉到要复习多本书甚至十来本书,每天的三个时间段(上午、下午和晚间)如何安排,必须要仔细斟酌。

个人建议不要把所有科目平均分配到一天进行复习,每天的复习科目最好不要超过3科,科目太多容易把人越搅越晕,如果需要复习的资料实在太多,可以考虑将两天作为一个复习周期。

第四步,制定明确的最小时间单位。

个人建议以一个小时作为复习的最小时间单位,既强于45分钟每堂课的强度,又不过强。不建议将单位时间制定得太短或太长,太短容易节奏混乱,太长容易疲惫。

第五步,注意劳逸结合。

考研复习是一场需要消耗大量脑力和体力的劳动,所以,每天安排至少3个小时左右的时间用于舒缓压力,适当的午休和运动是必须的,这样可以保障充足的体力和精力。

作息时间最好是早睡早起,以晚23:30休息,早6点左右起床为佳,中午休息30-45分钟。如果复习得实在是太疲惫,或者有一些挫败感,拿个一两天时间什么都不做,就完全放松和玩耍也是可以的。放松的目的是为了调整节奏和心态,以利于更有效率的复习。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