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最新游子吟古诗全文拼音版(四篇)

最新游子吟古诗全文拼音版(四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4-24 09:33:05
最新游子吟古诗全文拼音版(四篇)
时间:2023-04-24 09:33:05     小编:zxfb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游子吟古诗全文拼音版篇一

作者: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

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深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然而对于孟郊这位常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游子来说,最值得回忆的,莫过于母子分离的痛苦时刻了。此诗描写的就是这种时候,慈母缝衣的普通场景,而表现的,却是诗人深沉的内心情感。

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用“线”与“衣”两件极常见的东西将“慈母”与“游子”紧紧联系在一起,写出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感情。三、四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通过慈母为游子赶 制出门衣服的动作和心理的刻画,深化这种骨肉之情。母亲千针万线“密密缝”是因为怕儿子“迟迟”难归。伟大的母爱正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自然地流露出来。前面四句采用白描手法,不作任何修饰,但慈母的形象真切感人。

最后两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作者直抒胸臆,对母爱作尽情的讴歌。这两句采用传统的比兴手法:儿女像区区小草,母爱如春天阳光。儿女怎能报答母爱于万一呢?悬绝的对比,形象的比喻,寄托着赤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爱。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在宦途失意的境况下,诗人饱尝世态炎凉,穷愁终身,故愈觉亲情之可贵。“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苏轼《读孟郊诗》)。这首诗,虽无藻绘与雕饰,然而清新流畅,淳朴素淡中正见其诗味的浓郁醇美。

这首诗艺术地再现了人所共感的平凡而又伟大的人性美,所以千百年来赢得了无数读者强烈的共鸣。直到清朝,溧阳有两位诗人又吟出了这样的诗句:“父书空满筐,母线萦我襦”(史骐生《写怀》),“向来多少泪,都染手缝衣”(彭桂《建初弟来都省亲喜极有感》),足见此诗给后人的深刻印象。

孟郊(751年-814年),字东野,唐朝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没有一首律诗。代表作有《游子吟》。

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孟郊早年生活贫困,曾周游湖北、湖南、广西等地,无所遇合,屡试不第。贞元中张建封镇守徐州时,孟郊曾往谒见。46岁(一说45岁),始登进士第,有诗《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成语“走马看花”由来)”。然后东归,旅游汴州(今河南开封)、越州(今浙江绍兴)。贞元十七年(801年),任为溧阳尉。在任不事曹务,常以作诗为乐,被罚半俸。韩愈称他为“酸寒溧阳尉”。元和元年(806年),河南尹郑余庆奏为河南水陆转运从事,试协律郎,定居洛阳。元和三年(808年)为检校兵部尚书,兼东都留守。60岁时,因母死去官。九年三月,郑余庆转任山南西道节度使,镇守兴元,又奏孟郊为参谋、试大理评事。郊应邀前往,到阌乡(今河南灵宝),不幸以暴病去世,孟郊的朋友韩语等人凑了100贯为他营葬,郑余庆派人送300贯,“为遗孀永久之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游子吟古诗全文拼音版篇二

唐代 顾况

故枥思疲马,故巢思迷禽。

浮云蔽我乡,踯躅游子吟。

游子悲久滞,浮云郁东岑。

客堂无丝桐,落叶如秋霖。

艰哉远游子,所以悲滞淫。

一为浮云词,愤塞谁能禁。

驰晖百年内,惟愿展所钦。

胡为不归欤,坐使年病侵。

未老霜绕鬓,非狂火烧心。

太行何艰哉,北斗不可斟。

夜晴星河出,耿耿辰与参。

佳人夐青天,尺素重于金。

泬寥群动异,眇默诸境森。

苔衣上闲阶,蜻蛚催寒砧。

立身计几误,道险无容针。

三年不还家,万里遗锦衾。

梦魂无重阻,离忧因古今。

胡为不归欤,孤负丘中琴。

腰下是何物,牵缠旷登寻。

朝与名山期,夕宿楚水阴。

楚水殊演漾,名山杳岖嶔。

客从洞庭来,婉娈潇湘深。

橘柚在南国,鸿雁遗秋音。

下有碧草洲,上有青橘林。

引烛窥洞穴,凌波睥天琛。

蒲荷影参差,凫鹤雏淋涔。

浩歌惜芳杜,散发轻华簪。

胡为不归欤,泪下沾衣襟。

鸢飞戾霄汉,蝼蚁制鳝鲟。

赫赫大圣朝,日月光照临。

圣主虽启迪,奇人分堙沉。

层城发云韶,玉府锵球琳。

鹿鸣志丰草,况复虞人箴。

游子吟古诗全文拼音版篇三

《游子吟》

作者: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寸草:比喻非常微小。

2、三春晖:三春,指春天的孟春、仲春、季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和煦的阳光。

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为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

临行她忙着缝得严严实实,是耽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

谁能说象小草的那点孝心,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中亲切真淳地吟颂了伟大的人性美——母爱。诗的开头两句,所写的人是母与子,所写的物是线与衣,然而却点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中间两句集中写慈母的动作和意态,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笃之情。虽无言语,也无泪水,却充溢着爱的纯情,扣人心弦,催人泪下。最后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以通俗形象的比喻,寄托赤子炽烈的情怀,对于春日般的母爱,小草似的儿女,怎能报答于万一呢?

全诗无华丽的词藻,亦无巧琢雕饰,于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饱含着浓郁醇美的诗味,情真意切,千百年来拨动多少读者的心弦,引起万千游子的共鸣。

游子吟古诗全文拼音版篇四

牙牙学语时,您指引着我长大懂事

天寒地冻时,您将我的双手放入怀中温暖 您用爱心的针穿引那耐心的线

一针一线,一线一针

那密密的针脚

像对天涯游子的缕缕思念

这就是母亲的爱

柔柔如水,青青如茵

深沉如海,恩重如山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