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暑假的读书心得篇一
很多人都说高老头的父爱是畸形的,_的。但是在我看来,他只是爱女儿爱得太深了而已。他给女儿们添置漂亮的衣服,豪华的马车,聘请的家庭教师,都是出于一个父亲对孩子无私的奉献而已,实在不能说他的动机有什么问题。他不过是以他认为好的方式,来为女儿们提供最周全的保护罢了。
可是,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付出都有回报的。高老头无私的爱,换来的却是女儿们无情的对待。当我看到高老头自豪地说他每天都要走到大街上,为的是偷偷地看女儿坐着马车经过的时候,我只觉得心里一股无名火腾腾地直往上冒:女儿去探望父亲本是基本的义务,现在作为女儿的不但没有尽到这个义务,而且还要父亲“偷偷地”才能匆匆地瞥一眼女儿的容颜!这都是什么世道!难道女儿的心是石头打造的吗?难道她们对父亲多年来的付出就没有半点的感激之情吗?羊羔还会跪哺,乌鸦还会反哺。把一个生你爱你的亲人抛诸脑后,这种行为,根本就连动物都不如!
不过,两个女儿倒不是完全不来探望高老头的。当她们需要用钱的时候,她们就会想起在破旧的伏盖公寓里还住着她们的父亲,或者说是住着一位人肉取款机。只有在这个时候,她们才会来公寓里跟高老头聊一聊天,编造一些甜言蜜语来哄骗一心为她们的父亲,最后亮出她们真正的目的——向高老头伸手要钱。可是可怜的老人,始终沉迷于这些虚假的父慈女孝的假象里,然后心甘情愿地任凭女儿榨取他本来就不丰厚的财产。高老头心里并不是不清楚这一点,只是他一直在自欺欺人罢了。直到生命的最后,他才喊出了藏在心底的话:两个女儿只爱她们自己,她们根本就没有爱过她们的父亲。
说到高老头的死,这是最让我揪心的一段。巴尔扎克在这最后的场景里下了浓重的笔墨,字里行间都显示出一个将死的人的绝望与无助。眼睛扫过一行行的文字,我似乎就站在伏盖公寓高老头那个破旧的房间里:壁炉里的火早就已经灭了,空气中飘着阴冷的湿气。不远处的窄床上躺着一具奄奄一息的躯体,正在与死神作最后的拉锯战。陪在这位垂死的老人身边的,只是两个与他非亲非故的穷大学生。果然是要到最后关头才能看到一个人的真心啊。平时说着有多孝顺的女儿们现在哪儿去了呢?恐怕是作为伯爵夫人和银行家妻子在别人家的舞会上熠熠生辉吧。可怜高老头为她们倾尽了最后一分钱,到头来只落得一个无儿送终的下场。更令人气愤的是,在高老头死后,他的女儿跟女婿,不但没有来瞻仰他的遗体,甚至连他的丧事也不操办,最后只有拉斯蒂涅出钱为他购置了一份薄板棺材。一个伯爵夫人和银行家夫人的父亲,最后的结局竟然如此不济,深刻地讽刺了那些衣冠楚楚的有头有脸的所谓大人物,他们连做人的基本良心都没有。
发生左高老头身上的事是一个彻底的悲剧,但是造成这样的结果只能怪罪于他对女儿过分的溺爱。虽然巴尔扎克写的是虚构的故事,但也值得我们,特别是那些把孩子当作国王去侍奉的父母们借鉴。真正的爱并不是建立于无条件的满足上的,如果坚持这样下去,也许高老头的悲剧,将会在不久之后在我们身边重演。
暑假的读书心得篇二
人生的选择——读《人生》有感
这几天在家里读了路遥先生的《人生》,里面丰富多彩的人物描写和故事情节使我回味无穷。
故事的主人公高加林的人生有着很多重要的岔路口。一开始高加林在学校做老师,由于高明楼给他儿子走后门,所以三星才把高加林换了下来,高加林的人生在那一刻也走到了最低点,然而他并没有颓废巧珍的出现是他重新振作了起来,幸运女神再次倾向了他。后来在马占奎的帮助下加林到了县里去工作。在工作过程中他遇到了他的同学黄亚萍。与此同时他也面临着一个重大的选择:巧珍?亚萍?在地位的诱惑下加林违背了他的良心而选择了黄亚萍,这次错误的选择不仅使他没能最终和黄亚萍在一起而且还使他被停职重新回到了农村。
高加林的这一些事说明了一个问题:他的人生不是没有机会,而是在机会来临的时候,他没有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而走上了错误的道路。在我们的人生路途中同样充满着许许多多的选择,同样关系着我们的命运。小到考试中的一道选择题,身边朋友的选择;大到自己工作的选择,人生目标的选择,我们都一定要慎重的走出每一步。
也许你会问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做出这么多选择。那是因为我们在不断的成长,身边的的环境也在不断的变化,身边交流的人也变得越来越多,这时候我们就必须要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而选择就是我们提高明辨是非能力的一个很好的途径。我们通过不断的自主选择,自己也在选择中得到锻炼,在做出正确选择的时候吸取成功的经验;在做出错误的选择的时候吸取失败的教训;只有通过不断的自主选择我们的选择能力才会不断的提高,我们的人生才会跟家的丰富多彩。既然人生选择这么重要,所以我们一定要掌握一些方法学会如何进行正确的选择。首先我们应该在选择之前认清自己的真实需要,选择自己最适合,最喜欢的一条道路;然后我们应该根据选项查阅相关资料,全面的的了解这些选项的具体情况;最后如果我们一次选择失败了也不要放弃,因为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选择,我们要从中吸取失败的教训,以便下次的选择更加完美。
人生的选择就是这样模模糊糊,让人看不透以至于有些担心和后怕。但是人生就应该是这样子的,我们要在今后的生活中不断的锻炼自己,这样我们的人生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暑假的读书心得篇三
今天把《小妇人》读完了,最深的感受就是:幸福就是这么简单!
幸福就是亲情,友谊,健康,劳动和心灵的安宁,有它时,人们只觉得平常,但失去它,或许才会发现,那是用世间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平凡,伟大!
每天晚上睡觉前,我都想拿它读一读,躺在床上,捧在手心,直至进入梦乡……到醒来时书还在身旁,这就是我想要的。这是第一本我那么喜欢看的书,喜欢的原因是我能从中找寻到以前的童真,我可以找到我自己的影子,自己的成长过程。在书中,我可以忘记烦心事,可以像小孩子一样把一切抛之脑后。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路易莎·梅·奥尔科特。这本书可以当做一个家庭的传记来读,但它讲的不是大人们的奋斗,而是孩子们的成长,讲她们如何从天真走向成熟,从脆弱走向坚忍,从急切走向耐心,从自我走向他人。书中处处是活泼泼的,少年人的天真,纯洁,勇敢和对未来的理想。她们着实是令人感动。
她们四个性格是截然不同的。梅格 16岁,乔 15岁,贝丝 14岁,艾美12岁。梅格,丰腴,美艳,有吸引力,艳羡华美衣裙,做家教。乔,有一头秀美的头发,总是手忙脚乱,大大咧咧,为人真诚,可是性格强,脾气不怎么好,经常把事情弄得雪上加霜,像个小男孩,爱写东西,在做护理。贝丝,很可爱,腼腆,最招人喜爱了。细声细气,文文静静的,从来不生气。怪不得大家叫她“小乖乖”。她喜欢蜷缩在自己的快乐世界中,只有遇到她喜欢信任的人,她才会扯着胆子走出来,她很同情那些娃娃,像带小baby一样,给它们添置衣服啊什么的。与此同时,她酷爱音乐,爱弹钢琴。她很易于满足。艾美,是最小的,老是一副矜持的淑女模样,眼热绿松石戒指,想到罗马去当艺术家,画画,成为世界上最棒的大师。劳伦斯小男孩,16岁,在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母,他的爷爷把他带大。再没认识马奇家女孩之前,他忧郁,不快乐,与爷爷的关系也不好,因为爷爷为了留住他,不让他做许多他想做的事情。他有钱,但是并不炫耀,他还很热情。后来变成了一个很阳光的男孩。马奇太太,一个很英明的妈妈,她任由她的孩子们去一一经历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希望孩子们都真实地体验自己的生命,而不是去复制上一代人的历史。她希望她的女儿美丽,能干,善良,受人爱慕和尊重,青春时代很幸福,过上有益而快乐的生活,没有忧虑,没有悲愁。她会经常地鼓励孩子们,这鼓励是多少金钱都换不来的。同时她热爱自己的祖国,为了祖国,在许多的压力下,她鼓励丈夫参战,从不后悔。她一直都在学习,学习如何给孩子们树立榜样。
起初,每一个小女孩都有着自己的那份虚荣,可是在经历了很多事后,她们渐渐成长。她们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她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空中楼阁,有着属于自己的小小愿望。在她们看来,家是她们的生长之地,又是神圣的避难场所。她们会仔细聆听母亲的教诲,会用自己灵巧的双手与聪慧的大脑发明一个又一个富有创意同时又能美化心灵的游戏。
有人说:四姐妹的成长历程仿佛是一首富有趣味的教育诗。作者用既不华丽也不枯燥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人类伟大的亲情、友情和爱情。似乎在四姐妹的眼里,永远和她们爱的人和爱她们的人生活在一起就是天下最幸福的事。确实,在我看来,这也是我最大的幸福。
她们几个很勤劳,通过做各种事来想尽办法帮着家里补贴家用。她们忙碌,却不乏生活的光彩。她们每个人都曾经迷茫过,后悔过,可是,不管怎样,她们成长了。她们很天真,一点也不做作,没有心机。在经历了一连串磨难和生离死别后,在母亲的引导下,逐渐告别幼稚成熟起来,她们互相帮助,互相关爱,变成了一群能够挑起生活重担的“小妇人”。
梅格、乔、贝思、艾米她们四个坚强与微笑存在我的脑海中,提醒着我,要坚强,要有一颗纯洁的善良的心,同时也告诉我们如何处理好家庭关系。从她们身上,我想我更要学会坚强,学会要懂得知足,要加倍珍惜所拥有的,不要等到失去了才知道它们的难能可贵。要把每一次的离别都当做是永别,诚心待人。就像这句话说的:“不要因为逝去的流星而流泪,不然你又要错过了”。应该细心发现每个人的优点而不是带上了有色眼睛只看到别人的缺点。要对未来永远充满希望,并努力追逐自己的梦想。让自己成为一个独立,坚强,上进的人。成为真正的“小妇人”。
暑假的读书心得篇四
用了一个月时间,看了《百年孤独》这本书。现在看完了,回过头来想了想“百年孤独”这个名字。可以把“百年孤独”这个名字拆开来品了一下。“百年”可以表示年代的长久,也就是说拉丁美洲人民被压迫,被剥削的苦难岁月是漫长的。“孤独”,造成拉丁美洲孤独的原因是什么呢?
拉丁美洲这片广袤的土地,蕴含着无穷的神秘,创造过辉煌的古代文明,但拉丁美洲的近代史却充满了耻辱与压迫,血型与悲剧。自十九世纪中期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一个多世纪,这片神秘土地经历了百年的风云变幻。在作者进行创作的七十年代,几乎整个拉丁美洲都处在军人独裁政治的统治下。
作者描绘了马贡多的兴盛和衰亡,在这个小小的城镇里凝聚了哥伦比亚丰富的史实和复杂的社会现象,哥伦比亚在西班牙殖民者入侵以前,经历着一个原始落后,但没有动乱骚扰的和平时期。想当初,马贡多何尝不是这样。居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耕种牧畜,朴实勤劳,与世无争。用书上的句子就是“在许多村庄中,马贡多是最有秩序,最勤劳的一个。那真是一个幸福的村庄,那里没有一个超过30岁,也从未死过人。”“……这块天地是如此崭新,许多事物尚未具名,提起来还得用手指指点点。”但是,其愚昧落后的现象之一就是近亲结婚。布恩迪亚家族的第五代人和第六代人,都生下了一个长猪尾巴的人。因为愚昧,社会无法进步,落后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所以绝对不能闭关自守,这样只会让马贡多,拉丁美洲永远的孤独下去。
在布恩迪亚家族中,夫妻之间,父母之间,父女之间,兄弟姐妹之间,没有感情沟通缺乏信任和了解。尽管很多人为打破孤独进行种.种艰苦的探索,但由于无法找到一种有效的办法把分散的力量统一起来,最后均以失败告终,这种孤独不仅弥漫在布恩迪亚家族和马贡多镇,而且由于渗透了愚昧的思想,成为阻碍国家进步的绊脚石。
加西亚·马尔克斯说:“命中注定百年孤独的世界最终会获得并将永远享有出现在世上的第二次机会。”
后来殖民者虽然给拉丁美洲带来了西方文明,似乎改变了它与世界隔绝的独立状态,但是他也掠走了大量的宝贵财富,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和痛苦。
如果拉丁美洲能够在殖民者侵入之前觉悟,拉丁美洲命中需要团结起来,共同努力摆脱孤独,拉丁美洲感到孤独的原因就是一位闭关自守,造成愚昧思想,二“孤独”的反义词是“团结”。解决问题的办法即脱离孤独的状态的途径也就是孤独的反面——团结起来。
暑假的读书心得篇五
暑假,总比平时多了一点空闲,想读一读书柜中平时无暇顾及的书,一本《史记》映入眼帘,那是爸爸以前带回来的。
赤足踩在历史松软的沙滩上,俯身拾起一个散发着智慧光芒的五颜六色的贝壳,细细的把玩,心中一片感慨。历史是一座巨大的宝藏,智慧之人善于从中挖掘经验和长处,以便借鉴和学习。历史是一为和爱又不是为威严的老人,他的口袋里装着无数无价的珍宝,那是智慧和思想的产物,了得到这些珍宝就必须翻开历史的长卷孜孜不倦的学习学习。
这本《史记》是 已经译成白话文的。原著是司马迁,对于历史,我兴趣不浓,对于此书,我却一改往日,兴致勃勃地翻阅起来。
虽然是译文,但里面的历史人物错综复杂故事繁多,古典成语还是让我读起来颇费劲的,但越读你就越感到,《史记》是一部巨大的历史画卷,在这部画卷中,看到了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文明史。
《史记》是一部历史词典,从中我知道了中华民族的创建者——黄帝,他使中国从野蛮的时代进入了文明时代,黄帝是中华民族的文明始祖,然后才出现了“尧”“舜”“禹”和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回的动人故事。在这部画卷上我了解了从商国到春秋战,直到秦始皇统一了全国,漫长的历史,每个细节,司马迁竟写的如此详细,真让我最佩服。我不国禁对司马迁肃然起敬,这么一部巨作,没有一点文字动底,没有对祖国历史的负责精神,是不可能写出这一部千秋不朽的巨著的。
《史记》是一部历史词典,我从这本书里获取了很多名人故事和成语古典。从“完璧归赵”“负荆请罪”让我了解了蔺相如的历史故事。读了此书我还知道了“一鸣惊人”“指鹿为马”“管鲍之交”“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这些成语的来源,《史记》也更详细的记载了孔子的一生以及他在中国历史上对中国文化所起的作用。
《史记》是一部历史词典,在这部巨作中我知道了中华民族音乐的起源,也知道了音乐能与天地相和,音乐能与国家安定想和,音乐能展示一个民族的文明史,这时我联想到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张艺谋导演的一场气势恢宏的音乐盛典,中国音乐能让人惊叹,20__名演员为奥运而歌,让世界瞩目,音乐的魅力之大,打响之歌,让世人明白这悠久的文明历史。
《史 记》是一部历史词典。里面的内容太丰富,读一读只能了解它的大意对于我来说,以后要读上几遍或几十遍,才能真正了解它才能真正了解中华民族古老悠久的历
史,而读了后记,更是对作者司马迁的佩服,司马迁身陷监狱,还在研究历史,出狱后继续编写史记,直到五十岁,才基本编成,可见他的敬业精神。
《史 记》的前言中是这样评价《史记》的,“《史记》有史鉴的明智,诗歌的颖慧,数学的精神,博物的深沉,伦理的庄重,逻辑与修辞的善变”。做为一个初中生的
我,平时喜欢读小说,欣赏散文,但自从初读了《史记》,让我又一次感受,我们读一些古书,了解自己祖国的历史,那也是受益匪浅啊。
暑假的读书心得篇六
加拿大有位女作家,叫露西·蒙哥马利,只提她的名字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要说到她的代表作《绿山墙的安妮》,大家就知道她是谁了。
《绿山墙的安妮》是一本小说,它讲述了一个少女安妮成长蜕变的过程:马修与马瑞拉是一对住在绿山墙农舍的兄妹,他们托邻居去孤儿院去领养个男孩来干农活,可是阴差阳错间,他们领回了一个红色头发、满脸雀斑、骨瘦如柴的小姑娘安妮。安妮性格活泼,爱想像,也爱闯祸,这让性格古板的马瑞拉十分头痛,也产生了许多冲突。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她们在相处中渐渐了解并接纳了对方。安妮天真活泼、热情率直,马瑞拉古板严肃、善良贴心,她们各自影响着对方。最终,安妮在大家的帮助下从一个不谙世事的顽童蜕变成一个懂事优秀的大姑娘。小说的最后安妮为了陪伴步入老年的马瑞拉,留在绿山墙,成了一名优秀的教师。
《绿山墙的安妮》是一首田园诗,是一支婉转的歌。主人公安妮的想像力及其丰富:她给一个普通的湖取名为“闪光之湖”;一棵开花的樱桃树,安妮称她“白雪皇后”;她还把常走的一条小路叫“情人的小路”……正是安妮那丰富的想像力让她原本枯燥孤寂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绿山墙的安妮》更像一面镜子,许多女孩子都能从她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安妮小时候是出了名的“闯祸精”,她不小心把红酒当做茶水使戴安娜喝醉,她因为粗心把止疼药当蛋糕粉撒在蛋糕上……而我们哪个女孩子没有在小的时候犯过类似的错呢?女孩子总是爱美的,安妮也不例外,她成为自己的外貌感到烦恼,这让也让我想到了我自己。看到安妮因为想改变自己的头发而闯下大祸时,我不禁想起了去年暑假自己在家,为了让发型变美,把头发剪成了参差不齐的“蘑菇头”,让下班回来的爸妈哭笑不得。
《绿山墙的安妮》中的安妮勇敢、善良、智慧、勤劳,是每一个女孩都应该拥有的性格;而安妮对别人的爱心、对生活的热爱、对困难的无惧与乐观是我们每一个女孩都应该学习的。
《绿山墙的安妮》——一部女孩子的必读书,也希望生活中的我们都能成为一个为了自己的梦想不断进步、积极向上的“安妮”!
暑假的读书心得篇七
《波丽安娜》以浅显易懂的文字和有趣的故事深深的吸引了我,尤其是波丽安娜遇到挫折,面对困难时的心态,总是那么出人意料,让我们为之震撼。她的那份豁达开朗,犹如一股甘甜的清泉从我的心田流过,洗涤着我的心灵;她的那份聪颖、乐观,犹如黑暗中的一盏明灯,引领光明。
波丽安娜——一个活泼,开朗的女孩,她用她的热情和快乐感染着身边的每个人,就连她的姨妈波莉哈林顿——一个非常严肃整天板着脸的女士也常常被她惹的掩面而笑;还有小镇上的居民,因波丽安娜的游戏——“快乐就好”,也变得开心起来。“波丽安娜”这个名字也因此成为乐观的代名词。
在波丽安娜遭遇了那场不幸的车祸后,虽然她双腿不能落地,再也不能自由的玩耍,只能整天躺在床上,我们都为她感到难过,而她却笑着说:“噢,我真高兴!为所以的事情高兴!哎,我很高兴曾一度失去双腿,否则的话,你永远永远也不可能知道,拥有一双健壮的腿是多么惬意的事情……”
就因为波丽安娜有一颗乐观的心,所以她和她周围的人的生活里都因此增添了一抹色彩,同时也让我深深的感动。
就因为波丽安娜能笑着面对困难,所以她最终摆脱了疾病的纠缠,又得回了健康的双腿。
从波丽安娜的故事,让我想起了刘伟。他是《中国达人秀》的首届冠军,他失去了双手,却用双脚弹奏出了天籁之音;他频临黑暗,却自己撑起了立足的天地,他用深邃的目光冷静的注视着一切,用坦然的心境笑待这个世界。他和波丽安娜一样,尽管遇到了挫折,但依然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以致于最后获得了成功。
若你常怀一颗乐观的心,便会看到风雨后的彩虹,雾霭后的蓝天,痛苦后的释然,失败后的崛起;若你常揣一颗悲观的心,即使是金叶飞舞也会认为是枯叶凋零,即使是凉爽清风也会感觉是寒冷萧瑟。拭净心灵,让阳光驱逐灰暗,何乐而不为呢!
暑假的读书心得篇八
近段时间,一篇北大学生在15年前所做的《卖米》文章刷爆了网络,此文曾获北京大学首届学校原创文学大赛一等奖,文风朴实,近似写实,用白描手法展示了“我”和母亲卖米的艰难过程,道出了乡村生活、农民求生的艰辛不易,打动了无数人的心扉,读之令人落泪心酸。
文章背后的故事更让人痛彻心扉,作者张培祥是北大才女,于20__年因白血病去世,年仅24岁。在短暂的有生之年,写就、翻译了百万字的文字,留下了一代才女的灼目光华,在生命之花刚刚绽放的时候,猝然凋谢,让人扼腕叹息,无比惋惜。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一个农家姑娘,凭着自我的才华,一路倔强走来,披荆斩棘,历尽沧桑,踏进了中国最高学府,生命之幕徐徐拉开,即将绽放最华丽的乐章,然后,就在这一刻,上苍之手无情地掐灭了这朵艳丽的花朵,让人不由得有种天妒英才、造化弄人之类的感受。作为读者,听着是个故事,可作为她的亲人、家庭,那是灾难性的杯具、毁灭性的打击啊,“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毫无疑问,这是一个生命的杯具,杯具最能震撼人的心灵,直击人的心胸,让人痛到五脏六腑,彻头彻尾。
作为一名从农村奋斗出来的寒子,能深深地理解农村底层劳动人民的心酸和痛楚,要跳出农村,融入城市,那是多么地不容易,要经过多少艰难坎坷,其中的心酸仅有自知。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张培祥,作为一名农村女孩,用自我不屈不挠的奋斗,充满才华的锐气,一路走到北大学府,这是多少寒门逆袭的梦想情结,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够实现呢?野心要和才华相匹配,才能造就一番业绩来。
我要说的是,虽然这是一个杯具,给寒门的学子、普通的凡人带去了一些焦灼和无奈,不由让人体会到生命的无常,甚至于怀疑奋斗的意义和价值,但我觉得,不应当只看到杯具和伤情,更应当看到它的进取和上进。她像路边的一朵野花,历经风霜雪雨的洗礼,却依然怒放出鲜艳的花朵,无奈隔夜雷雨摧残她,却也不枉生命怒放一场,她用自我的存在证明了她的价值和意义,正是她不屈的奋斗,灼目的才华,才给了她短暂生命中常人不会有的哀荣,如果如仲永一般,天赋秉异,却懈怠不止,也泯然众人矣,老死于荒林而无人知晓。反观之,北大数学系男孩柳智宇放弃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全额奖学金,而选择出家遁入空门,已开始在千年古刹龙泉寺修行,这也是一种杯具,但更多的是给人叹息和无奈,少了一份怜惜,本该奋斗的年龄却遁入空门,缺少了生命应有的色彩和资料,我们无法理解智慧超常人的想法。但两个人比较,哪一个更让人惋惜和“怜悯”呢?
不悔人生梦一场,只恨离去太匆匆。
这个世界本就无常,每个人,离去只是时间的问题,生命就在于经历和过程,生死是永恒不变的话题和谜语,作为凡人,当你写下自我对生命感悟的时候,上帝会在角落偷偷地发笑,对错仅有天知。
我想起了一句话:时间是个令人爱恨交加的东西,它留下了美梦和传说,也留下了忧伤和狼藉,人生、世界、命运,何尝不是如此?杯具,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撕碎给人看,越是有价值,越让人心痛,越能流传千古,这就是审美的悖论。
做事在人,成事在天,万物各有天命。我不信宿命,但却无法解释命运,人生的悲欢离合,人世的生死离别,世上又有几人能参禅悟透呢?
也许,我们无法掌控生命的长度,但我们能够努力拓展生命的厚度和宽度,仅有奋斗的人生才会有绚烂的光彩,杯具只是反衬了它的艳丽而已,仅有超越了杯具,看淡了生死,活着的人,醒悟的人,才能继续走下去。
但愿世间少一点这样悲情的命运,多一点人间应有的清欢。
暑假的读书心得篇九
《波莉安娜》这本书名气很大,每个看过这书的人都说它是一本好书。说得我想看极了!双休日,我到图书馆去借书,发现书架上有这本书,我毫不犹豫地将它取了下来。
这本书的作者是埃莉诺霍奇曼波特。书的封面上写着:这是一个天使带来的故事――告诉我们每一天都要高兴,教会我们如何在平凡的生活之中寻找快乐。
书中还介绍说:这本书于1920xx年出版,迅速畅销全球,“波莉安娜”一词已成为英语中的一个固定词汇。可见其著作影响之大。
回到家里,我什么事都不想做,立刻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
果然,此书名不虚传。整个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主人公波莉安娜是个孤儿,她爸爸生前教过她如何从悲伤中寻找快乐。爸爸死后,她住在姨妈波莉哈林顿家。因为波莉安娜家很穷,她的姨妈十分瞧不起她,对她很冷漠。但波莉安娜仍然活得很快乐。因为发现快乐并和大家分享快乐是波莉安娜最爱做的事。
有一次她对一个摔断腿的人说:“你就应高兴你没有摔断另一条腿。”又有一次,她对一个驼背的老花匠说:“你就应高兴你在拔草是不用使劲弯腰。”因此,这座城市的大人小孩几乎都认识了她,并都学会了怎样寻找快乐。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一场车祸使她下身瘫痪,失去了知觉,永远不能走了,人们得知这消息后,好多人都为她哭泣,可这个“快乐天使”并不很难过,她没流过一滴眼泪,她很乐观,之后在医生的帮忙下,她一步一步地练习走路。
波莉安娜真的好伟大哦!竟然能在悲痛中寻找快乐!她所想的,全是我不敢想的。如果我们当中有谁不能走了,他肯定每一天会冤天冤地、哭泣、流泪可波莉安娜呢?如果有谁摔断了一条腿,大部分人是不会这样安慰自己的――“还好我还有另一只脚。”
读了这本书后,我才明白,世上有许许多多快乐的事,虽然我平时总是笑,但其实我并不快乐。我每一天都有悲哀的事:这天悲哀学习压力太大,明天悲哀考试没考好,后天悲哀心爱的东西丢了
读了这本书后,想一想这些事根本不值得我悲哀。我相信,我今后必须会很快乐的!我要让波莉安娜永驻我心中。
我明白了怎样寻找快乐了,我还期望我周围的人都能向波莉安娜学习,真正学会寻找快乐,让我们的生活充满欢声笑语。
暑假的读书心得篇十
一个晴朗的周末,清理书柜时,我发现了这本书。它看起来好旧,封面上“国际大奖小说”的徽章都已经模糊不清了。它叫《一百条裙子》,一个让人很感兴趣的名字。
我翻开了它。
在开头,我跟着作者质朴的文笔,将自己带入美国乡村的蓝天白下。旺达?佩特罗斯基是一个有着古怪名字的女孩,她没有妈妈,总是装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蓝裙子,所有女生都喜欢捉弄她。有一天,她居然声称自己有100条裙子,而这只使她得到了更多讥讽与嘲笑,根本没人会相信她。班上最漂亮的女生佩琪甚至还发明了一种叫“100条裙子”的游戏以天天笑话她。而旺达默默忍受着这一切,直到有一天她走了,到遥远的大城市去了。在临走时,她留给了女生们一百条“裙子”——一百幅美丽的裙子设计图,还留信分别送给佩琪和她的朋友玛蒂埃一张。女孩们意识到旺达原来是那么喜欢她们,她们决定写信把旺达找回来。但是旺达永远也不会回来了。她到底有没有收到她们的信呢?
比起旺达和佩琪,我更注意作者对佩琪的朋友玛蒂埃的描写。她家也很穷,只不过比旺达家好一点罢了。在佩琪嘲笑旺达时,她更多地是在远远地看着。她好怕有一天成为佩琪的新靶。玛蒂埃和佩琪是不是真正的朋友呢?
哦,一百条各式各样的裙子,一百幅色彩鲜艳的画,一个小女孩纯真的心灵……
旺达到底有没有收到女生们的信呢?这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旺达留给女生们的一百条“裙子”,同她那颗纯真的心,永远深深地“挂”在了女生们和我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