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2022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感想4篇

2022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感想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04-19 14:32:56
2022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感想4篇
时间:2022-04-19 14:32:56     小编:CZJ

国家要富强,离不开各民族的团结。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下面小编在这里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几篇2022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感想,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经供参考。

2022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感想1

如同个体成员会不断追问自我生命的存在价值与意义一般,一个国家和民族也需要时时省思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目标定位与理想追求。显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上述双重省思的产物,呈现出小我和大我的深刻关联。

一方面,一个人就像一滴水一样,可以映射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缩影。也就是说,小我之个体的观念意识与行动取向,会深刻地影响大我之整体的形象、面貌与走向。另一方面,这滴水又会跟随大江大河汇入大海,流向远方。换言之,大我之整体的生存状况与未来愿景的构思,又会直接关乎小我之个体的生命质量与期待。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和意义,就可以从整体和个体的双重视角加以审视。

与此同时,“铸牢”本身也具有双重性:既可以当动词用,意味着成员彼此间互动交往趋于紧密的过程;又可以当名词用,表示成员彼此间形成一种和合凝聚的状态。所以,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和意义的把握,还需要关照过程与状态的内在关联。

第一,铸牢意识是成员间关系交往互动的过程性存在。正是在这个过程中,诸种联系才会生发、意义才会生成、价值才会呈现。也就是说,当你真正地走出自我圈定的藩篱和边界,去接近自然、去触摸世界、去倾听他者的心灵召唤、去为他人作一份贡献时,你的感知体验、行动意向、存在价值才会慢慢变得饱满。在努力去构织关系网络的过程中,一个人才能慢慢形成一种相对稳定可靠的归属状态。

第二,意识铸牢表现为成员间关系凝聚与巩固的可靠状态。这种状态能够克服成员彼此之间的距离感,消解不确定性、不可靠性和不安全性,增强亲切友善团结等体验,并形成明朗乐观美好的愿景与期待。就像那句流行的话语,“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你会感受到,你的身后有你的同胞和朋友,有兴盛起来的国家和民族。当然,意识铸牢并不在于消解个体的独立自主,也不是放任群体性的盲从,而是需要你心存理性判断、知识经验和价值信仰,并具备独立自主的能力。

2022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感想2

从整体的角度来看,没有什么比找到路的方向和归属,更能给大家带来希望和幸福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良好发展即是如此,总是建立在一定的意识自觉、精神指引和美好追求上,这离不开共同体意识的有效支撑。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乎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气质与命运走向,有助于明确政治方向、汇聚智慧力量、提供精神归宿、巩固国家善治、捍卫民族尊严。

有助于明确政治定位,指明行动方向。“没有方向的船,什么风都是逆风”。作为党和国家在十九大提出的重要论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对新时代包括民族工作在内的各项工作的具体开展提供政治定位、点亮行动的明灯。在深化改革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行动指南,更有助于确立民族共识、巩固集体认同、铸牢整体意识,激发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建设性与能动性。

有助于汇聚集体智慧,凝聚发展力量。谚语有云,“众人拾柴火焰高”。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行动指南并努力维护共同体的行动举措,实际上是一个智慧聚集与力量凝聚的过程。如亚里士多德所言,“每一个别的人常常是无善足述;但当他们合而为一个集体时,却往往可能超过少数贤能”。历史经验也告诉我们,正是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发挥中,我们党和国家才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飞跃。因此,新时代仍需努力铸牢这种意识,以充分凝聚人心、汇集有效资源、整合进步力量。

有助于共筑精神家园,提供精神归宿。现代社会在带来丰饶物质的同时,也裹挟了浮躁、焦虑与不安,而后者的凸显即是共同体意识缺失所带来的精神空虚的表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际上是扎根中华文明的沃土,汲取民族文化的营养,创新性地构筑安宁真诚的精神家园,形成一个共同认同、栖息的精神意义世界。唯有如此,才能滋养并慰藉共通性的内在心灵,形成精神上的共有归宿。

有助于维系良好秩序,巩固国家善治。有情有义,方能行稳致远,一个国家和民族也是如此。大家有情有义,同铸共同体意识,才能开展有效的互动与合作,形成充满活力的制度体系与治理格局。共同体意识的存在与铸牢,是善治形成并巩固的重要条件,特别是其蕴含的权威理念、规范意义,是成员形成正当性、有序性观念和行为的重要依托和体现。与此同时,共同体意识还蕴含着一种对未来的积极期待,从而对秩序的未来延续与创新提供良好的保障。这些都将有助于促进成员主体的多元合作与共治,增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福祉。

有助于促进民族振兴,捍卫集体尊严。集体尊严是一种不可冒犯的独立自主状态,但更是一个赢得尊重的担当贡献过程,这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大家共建共有的价值感。这种尊严状态既建立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坚实基础之上,又依赖于每一个国人的付出、担当与贡献。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个在近代蒙受外来侵略、内部衰败苦难的民族而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因此,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与否,直接关联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兴衰和尊严。

2022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感想3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为全面贯彻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推进各民族互促、互进、互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宣传工作,1月11日,新右旗总工会党支部开展了讲专题党课活动,党支部书记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开讲解。

党课强调,全体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领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国家统一之基、精神力量之魂,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我们更要将这一理念进行深化践行,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围绕在党中央周围。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民族团结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我们要做民族团结的践行者,也要做民族团结的坚定维护者,进一步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肩负起实现复兴中华民族的神圣使命。

通过本次专题党课,提升了党员干部民族团结意识,厚植爱国情怀,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明晰了肩负责任,坚定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把人生的理想和祖国的前途紧密联系一起,立足本职,勇于担当,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利益,为总工会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贡献智慧和力量,更加努力营造出一个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民族大团结氛围。

2022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感想4

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是祖国统一多民族大家庭的缩影。云南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手足相亲、同心筑梦,民族地区的生产生活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巨变,党领导民族工作的制度优势进一步彰显,民族团结誓词碑精神持续弘扬与升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成果丰硕,郑家庄、“宾弄赛嗨”等典型不断涌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发展步伐不断加快,“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整族脱贫,一步跨越千年,同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各族群众生活水平和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高;民族文化繁荣发展,中华文化认同持续增强;民族事务法治建设逐步加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不断完善,边境民族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边疆民族地区治理能力稳步提升。

“民族”作为云南的基本省情之一,在新时代彰显出各民族信念更坚定、思想更凝聚、发展更迅速、文化更繁荣、治理更有效的新内涵,塑造了云南民族工作新的现实条件,也决定了云南必须将“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作为根本工作方法。一方面,对于既往形成的优秀经验和做法,要放在新的现实条件下去考量,适应现实发展要求的要守正、笃行,不适应的要坚决改革、创新。另一方面,需要深入研究分析现实条件下的新形势、新任务,不断创新民族工作特别是示范区建设的各项机制,着力在加强建设规划、丰富建设内容、集聚各方资源、提升示范效应、增强保障力度等方面探索创新,使各项机制更加完善、更具活力,更能契合现实条件变化和时代发展的需求。尤其是要认清云南在整个国家治理中“边疆”“民族”的特定属性,不断在“边疆”“民族”的治理能力上重点发力,不断推动边疆民族地区治理的云南实践、探索边疆民族地区治理的云南模式、积累边疆民族地区治理的云南经验。

【2022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感想4篇】相关推荐文章:

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个人心得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800字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