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研学初中篇一
防止生活中常犯的语病,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
收集社会流传的各种语病,注意观察电视广告、主持人语言、电视采访、各类讲话与报告、文艺小品,歌词、杂志、报刊、马路文化等,将各种语病归类分析。
分析出现语病原因,改正办法。
3、《读书感悟》
目的:“好读书,读好书”。开拓视野,陶冶情操,增长才干,提升品位。
形式: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中外名著,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伊索寓言》、《鲁滨逊漂流记》、《格列佛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童年》、《名人传》、《海底两万里》、《水浒传》、《朝花夕拾》及当代散文,诗歌优秀作品等,写出读后感与读书笔记。
要求:就其中的内容,谈谈阅读给你得启示。
4.《读书与父母事业的研究》
目的:增强学生读书的兴趣,增强读书、沟通能力。
形式:访问父母年轻时读了哪些书;什么书对自己事业的追求产生影响。
要求:要真实,将访谈内容写得充实,再谈访问后的体会。
5、《优秀诗文积累运用》
目的:通过朗读、背诵古代、现代、当代优秀诗文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形式:练习背诵课内外(含课标推荐篇目)诗文,抄写喜欢诗句,写出喜欢原因,并能按主题归类,运用于生活实践。
要求:录音、写出会背篇目;欣赏品味意境小品文、唐诗按表达主题归类。
6.《宠物王国》
目的:锻炼学生写作能力,将所学过的语文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的能力。
要求:研究宠物的习性,对外貌刻画、特性描写,最好有情节,文体不限。
7.《旅游景点语文要素研究》
目的: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并善于从生活中提取语文要素。
形式:在旅游时注意观察各种导游指示板、导游解说、景点名称与历史典故,收集其中的语文价值。如:参观“奥运”的“鸟巢”“水立方”,写《参观记》,围绕“奥运”相关精神、项目、人物、事件写随笔。
要求:提炼、归类,用实例说明语文的作用。
8.《影视收看》
目的:通过听看电视、影像节目,了解社会,了解生活,热爱祖国文化。
要求:选你最感兴趣的节目,记载下主要内容,进行分析、研究;谈谈自已的体会。
9.《网络流行语的研究》
目的:对于网络流行语的研究,一方面贴近学生生活,有助于他们了解汉语词汇的发展规律;另一方面,对于启发、引导学生规范网络用语,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
要求:通过研究整理出论文,800字左右。工夫,决定着事情完成的质量。
研学初中篇二
在那天气晴朗,阳光明媚的一天,同学们脸上都挂满了激动的笑容,因为今天我们研学旅行,这次旅行是我们初中以来的最后一次了,所以我们格外珍惜,我们做了很多“准备”,就差把家给搬过去了。这次我们去的地方有九华山和杏花村。这两处都是池州,而且现在是春天,风景是非常美的。于是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向着目的地出发了!
据我所知九华山风景区位于中国安徽省,西北隔长江与天柱山相望,东南越太平湖与黄山同辉,甚是雄伟壮观,而且不仅如此九华山风景区是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国家首批自然与文化遗产地,不过更著名的还是九华山上的那一座“地藏王菩萨露天铜像”,此铜像高99米,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露天地藏王菩萨大铜像,是九华山国际性佛教道场的标志性景观。
地藏菩萨右手持锡杖,左手持摩尼宝珠,面向西北方。端庄慈祥以示“昭示众生,国泰民安”。他坐落在高高的山峰上,俯视众生,他看上去是如此的宏伟,如此的壮丽,让人们总在不经意间都想要去仰视他膜拜他。
他是如此的壮丽,可我们想要膜拜他也并不容易,不过就算不容易,为了这份宏伟再怎么不容易也要去,在去看地藏菩萨之前,我们要“历经险难”,第一步我们去了一个巨大的像宫殿一样的建筑物里,一进去就看见了一个大大莲花池,池中的水印着上空的灯,很是唯美,受其水中波光粼粼的甚是美丽,越往后走这所大殿带给我的惊喜越多。
我们仿佛走进了一个大的迷宫,不过不同的是这所迷宫中有好多美丽的事物,看得人眼花缭乱。当那些白炽灯打在那一件件如上帝特意刻画出的石头上,是那般的光彩夺目,是那般的耀眼,一瞬间我感觉自己掉入了天堂一般光明的世界中。那么多的玉像、壁画、如意,每一件都那么的完美,就连墙上的刻画都栩栩如生,仿佛我就生活在一片谷香谷味的佛教中,心灵是那样的干净、放松,那是一种我从未体验过的感受。让我的心灵深深被震撼,我想留下,可不行,我们还要去看大佛,在大堂拜了一些佛后,我就随着人潮进入了鸿运堂,那里是出口也就意味着我们离大佛更近了,我们给足马力向大佛出发。
一步两步……在这无尽的步数中,我们到了佛像“下”,不过还要再历经最后一次“磨难”才可以到达佛像下,我们还要去爬台阶,数不尽的台阶在等着我们,只有过来才可以在尽头“看”到大佛。终于在我们的遇困难不退缩的精神下,我们到了。他终年在山顶屹立着,望着山下的众人,今天我们也可以像他一样,看到山下的众人了,很小很小,不过风景真的好美。最后因为时间关系,我们拜了一下佛就下去了,一路上看见了很多美丽的风景,在这风景的陪同下,我们离开了这里,到下站杏花村。
对于杏花村,我很好奇,为什么没有杏花还要叫杏花村呢?带着这个因为我们进去了,路上出现了两条路,一条看似华丽,但走的会很慢,人么都被这条路上的风景吸引了,而忘了前行,甚至都不知道前面会有困难,另一条看似破旧,甚至野草丛深,可是却走的很快,因为人们很勇敢,他们不惧怕危险,而且这条路的后面是平坦的大道。生活也许就如这两条路一样,关键看你怎么选择,选择第一条路的人,后来走到最后又好几个人都掉进了泥塘里去了,很是狼狈。选择第二条路的人,虽然在走过这条路的过程中有被树枝刮到,有被绊倒,但最后都勇敢的过来了,并且还很激动,仿佛一下子找到了正确的人生道路。
在下面的路程中我们边走边欣赏风景,很开心。最后要离开了,我们还有点不舍呢,这一天虽然玩得很开心,但也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我会将这份美好的回忆永远珍藏在心底。
研学初中篇三
没有任何事物能够阻挡今天的太阳,横冲直撞地照在我们的身上、板梁古镇上。我们今天穿过层层小路、田园风光,来到了古老而又神秘的板梁古镇。
导游姐姐清点好人数,开始带领我们绕古镇一圈。一路上导游姐姐给我们讲解着关于板梁古镇的往事。板梁古镇距今已有600年以上了,一座石头与泥土结合的房子,被600多年的风吹雨打侵蚀的表面凹凸不平。我忍不住摸了摸,感受岁月的痕迹。
接着我们穿过一扇木门,推开发出吱呀呀的声音。门前坐着一个威风的石像,它得多寂寞呀,孤独地守护着早已空无一人的房子。我跨过门栏,不知不觉我已经被落在了后面。我快速地穿过窄矮的小道,突然湿润的空气向我侧扑来。我急忙扭头一看,竟发现如此窄矮的小道旁有扇敞开的门,外面很热,里面却很凉爽。对面的邻居家门也是敞开的,这得有多大的信任才能使人与人之间没有门锁!我不禁想到,城市中的高楼建筑,家家户户都装着一把刺眼的大锁。他们锁得不仅仅是门,还有人心啊。
我摇了摇头,继续向前走,却发现队伍已经不见了。我询问导游姐姐,说是之后在那里集合就好了。恍惚间我也不知道她指的是哪儿,就先到处闲逛。
不知走去了哪,只见得镇里面的人们围坐在屋前,笑着谈论着什么。花白头发的老奶奶身体可还硬朗。有一位老师还和她聊了会儿天呢。日中十分,要集合了。我看大家有的去了停车场变以为大家都在那集合,更是看见了同伴。我笑着和他们打招呼。走了大半天的路确实很累,大家都坐在地上休息,不想这儿不是集合的地点,在原地又不敢贸然前行,直到同伴打电话给老师才一路寻到。
旅行的风景很美,但是也不及家的温暖。结束了两天的行程,我们凯旋而归!
研学初中篇四
;一、研学旅行概述
1.研学旅行的概念
目前各国并没有对研学旅行的统一定义。国外研究者多称其为修学旅行或教育旅游,而我国则多使用研学旅行一词。
日本教学大纲中明确要求,从小学到高中不同学段的学生每年要进行一次为期数天的社会学习活动,即修学旅行。教育旅游则是让旅游者将学习作为重要旅游活动,贯穿整个旅游过程。
就我国而言,研学旅行一词最早由学者陈建南于1998年提出,他认为“研学旅行是旅游者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丰富阅历为目的而形成的旅游活动”。2014年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王定华则将研学旅行定义为“学生集体参加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校外参观体验活动”。
2.研学旅行的意义
古代文人素有游学之风,春秋时期孔子带弟子周游列国、唐代高僧玄奘长途跋涉求取佛教经典、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遍访名山大川等,他们都通过游学所获颇丰。而现在,研学旅行作为一种教育新形式蓬勃发展,其开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研学旅行是让学生将书本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的良好途径。另一方面,研学旅行也是课堂内容的延伸和拓展,能够让学生走出校门,见识更加广博的世界,开阔学生的眼界。研学旅行内容涵盖文学、历史、地理等,是包括社会实践、调查研究等多种活动形式的集体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综合思维能力等,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研学旅行也被明确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将乡土地理纳入中学地理必学内容。其开展是对我国中学教育的完善。
二、江津区初中生参与研学旅行的调查与结果
1.调查问卷设计与实施
针对初中生是否参加过研学旅行、希望以何种方式参与研学旅行等问题,选取江津区江津中学的部分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表1),总共包括10道题目,其中单项选择题8道、多项选择题2道。共收回问卷315份,有效问卷312份,有效率达到99%。
江津区下辖5个街道、25个镇,目前共设立中学39所,其中江津中学为江津区直属中学。初中二年级学生比一年级学生更为成熟,有自己的想法,比三年级学生课业负担更轻,更关注校外的事物。因此,将江津中学初中二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更具代表性。本次问卷调查按照标准程序进行,为保证最终获得的数据真实有效,采取无记名方式。
2.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1)学生对研学旅行的参与和认知情况。学生对研学旅行的参与和认知情况能够最真实、直接地反映当地研学旅行的发展现状,所以在调查问卷中针对这一角度提出了第1~3题,问卷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从统计结果可知,40%的学生听说过研学旅行,但其中仅有13%被调查学生表示自己参加过研学旅行,参与程度较低。只有6%的学生表示自己比较了解研学旅行,而83%的学生都表示自己不太了解或者根本不了解研学旅行。但75%的學生知道研学旅行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活动,说明学生对研学旅行有浅显了解,但研学旅行这一概念在江津区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学生对研学旅行的认识不深入。
(2)学生对研学旅行的偏好情况。研学旅行的主要参与者是学生,所以他们对研学旅行的偏好也决定了他们是否愿意参与到研学旅行当中,这对当地研学旅行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次调查问卷中这部分问题集中在第5~7题。
由表3的数据可以看出,80%的学生最希望通过春、秋游或者其他比较自由的方式进行研学旅行,17%的学生更喜欢夏、冬令营的方式,仅有3%的学生愿意选择主题教育活动。而针对最希望进行研学旅行的目的地,41%的学生认为选择重庆市内的地区最好,24%的学生想去国外,20%的学生希望能到国内其他省区,还有15%的学生则认为江津区就不错。由此可知,绝大多数学生对自己不太熟悉的地方充满好奇心,更希望将这些地方作为研学旅行目的地。
第7题则是询问学生认为最适合进行研学旅行的学科。35%的学生认为地理非常适合进行研学旅行,占据绝对优势地位。认为数学、英语和历史适合研学旅行的学生则各占10%,另外各有9%的学生支持语文和生物。其他学科则被认为不太适合研学旅行。
(3) 江津区研学旅行的开展现状。研学旅行针对的群体是学生,因此他们对研学旅行的开展现状应当是最了解的。让学生找出江津区研学旅行存在的弊端和制约其发展的限制条件,对推动江津区研学旅行的开展有重要作用。问卷中针对这方面提出了第8~10题。
综合分析以下三幅图(图1、图2、图3)可知,40%的学生认为江津区研学旅行发展得一般,甚至有38%的学生感觉发展较差,而感觉发展较好或很好的学生仅占22%。针对江津区研学旅行的弊端,76%的学生认为研学旅行没有形成规模,人们的认识也不足。另外,40%以上的学生感觉市场混乱,管理不到位,价格标准不统一,产品缺乏设计,产品开发深度和广度不够,“游”而不“学”的问题严重,出行安全问题堪忧。也有少部分学生认为研学旅行公益性太强、收入过低,因而参与的旅行社少。而在制约因素方面,大部分学生将其归因于宣传不到位,所以很多人根本不知道也不了解研学旅行。也有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旅行中注重学习,会削弱自己参与的积极性,并且学校、家长和自己对研学旅行的消费观念存在问题。选择相关配套措施不完善、缺乏专业研学旅行人才、活动和解说系统不完善以及旅行社失职、市场不健全、缺少相关产品及服务的学生则分别有44%、35%和32%。另外,也有部分学生认为政府监管不力、法律法规不完善以及维权困难是制约江津区研学旅行发展的原因。
三、江津区初中生参与研学旅行面临的问题
1.社会方面
研学旅行是让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的活动,因而更需要整个社会的支持。然而目前只有相关教育部门对其有一定重视。虽然江津区教育科学研究所积极组织对研学旅行的研究,教研员们也积极开展各类赛课、培训等活动,努力推进江津区研学旅行的发展。但是由于其他政府部门等并没有对研学旅行给予相应的关注,所以其宣传推广很不到位,开展过程也不很顺利。即使是与研学旅行紧密联系的江津区旅游局、各旅行社等,目前也没有将研学旅行放在重要地位,同时由于专业研学旅行人才的缺席,很难开发出优秀的研学旅行产品或者探索出应该提供的服务,没有完善的活动和解说系统,所以整体来说,研学旅行的市场并不健全。并且因为其他政府部门的忽视,相关的基础配套措施建设不全面,整个研学旅行市场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定价高低不一,法律法规不完善,监管力度不够。而出现问题之后,却维权困难。
2.学校方面
学校是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另一个“家”,教师就是他们的校内“家长”。学校教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结构、掌握的教材知识、爱好性格等都非常了解,学校也有众多专职教师,他们具备广博的专业知识,可以将这些知识运用到研学旅行产品的开发当中,以教材知识为基础,向外进行延伸和拓展,使用多种教学手段,灵活处理各类活动,避免“游”而不“学”的情况。所以由学校牵头实施的研学旅行应该具有更强的专业性。但实际上江津区只有少数初中学校会进行春、秋游形式的研学旅行活动,并且目的地仅为学校周围可以步行到达的地方。一方面是由于学校课程安排本身就非常紧张,难以抽出时间安排研学旅行,另一方面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则是安全保障问题。江津区初中学校都为大班教学,人数较少的班级总人数都在40人以上。在研学旅行的过程当中,学校派出的带队教师必定有限,带队教师需要对多名学生的安全负责,而初中阶段的学生又活泼好动,对新奇的陌生事物充满好奇心,所以带队教师很难做到完全避免安全事故的出现。
3.家长和学生方面
研学旅行的开展必定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只有在获得了家长的认可之后,研学旅行活动才有可能顺利开展。然而江津区初中生的家长们对研学旅行的认识程度并不深入,甚至有家长没有听说过研学旅行。另外,由于家长的工作性质、经济能力、受教育程度等方面有所差异,所以他们对研学旅行的重视程度和对应的消費观念也存在很大的不同,因而需要政府部门和学校等加深家长对研学旅行的认识,让他们意识到研学旅行的必要性,然后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研学旅行方案。
学生是研学旅行实际参与者,他们对研学旅行的正确认知、主动参与能切实推动江津区研学旅行的发展。但由于江津区研学旅行的推广力度不够,所以大部分初中生对研学旅行不太了解,甚至有学生认为研学旅行就应该多游玩,对于重学轻游的研学旅行,则不太愿意积极参与。但高质量的研学旅行必定寓教于乐,将知识融入丰富多样的活动当中。还有部分学生对研学旅行目的地期待过高,没有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深入考虑,期待到市外甚至国外进行研学旅行,实际开展的难度较大。其实初中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都不深入,哪怕是江津区或者重庆市内的很多地方,也有学生没有去过,或者只是走马观花地去过。而研学旅行能让学生从全新的角度,更加深入地认识这些地方。
四、结论
研学旅行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较短,江津区作为县级行政区,其研学旅行的开展也才刚起步,开展现状并不理想,面临诸多问题,未来发展之路也困难重重。本文探讨了研学旅行的概念和意义,并且以江津区江津中学的部分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了解江津区初中生研学旅行的开展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希望江津区未来能够改善研学旅行中存在的没有形成规模、市场混乱、产品缺乏设计、“游”而不“学”问题严重、出行安全问题堪忧等弊端,摆脱宣传不到位、消费观念存在问题、相关配套措施不完善、缺乏专业研学旅行人才、政府的监管不力等限制因素,将社会、学校、家长和学生都调动起来,积极推动研学旅行的发展,让研学旅行能够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展现其独特的意义。
相关热词搜索:;研学初中篇五
我怀着无比期待的心情来到了学校。因为今天我们要去鼓浪屿研学啦!
我们的大部队首先来到学校集合,然后我们排着“长龙”井然有序的徒步走到了码头,乘坐着轮渡来到了具有“海上花园”之称的胜地—鼓浪屿。
来到鼓浪屿后,我们首先到了“未成年人基地”,聚精会神地聆听了一个关于景点的讲座。随后我们每人手里拿到了一个小型讲解器。老师说:“这个讲解器是你们到达景点的时候再听的哦”,我们好奇的看着像“老人机”样子的讲解器欣喜若狂,不停的摆弄着。
我们拿着讲解器边听边游览了厦门二中、杨家园、厦门华侨亚热带引种园等等。其中,我最喜欢的景点就是“风琴博物馆”了。
“风琴博物馆”是以卦楼为主体,位于鼓浪屿的中部,依山面海。
在那里我看见了世界上最古老的风琴。还有各式各样,大小不同的管风琴、簧片风琴、手风琴、口风琴等众多古风琴珍品。真可谓是风琴的大观园啊!
里面最大的风琴琴身高达6米,由1350根音管组成,有3层的键盘和32个音栓,是世界风琴家族中最好的杰作。第一次看到这么大的风琴,我一时间目瞪口呆。其余较小的风琴上也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一条直冲云霄的龙;有的刻着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白兔在草原上奔跑;还有的┈┈我们都被各式各样的图案迷住了。
这次的研学之旅结束后我们虽觉疲惫,但是收获多多,感受到鼓浪屿这座神奇之岛,就像一块晶莹剔透的碧玉镶嵌在厦门岛外碧波万顷的海面上,令我无比陶醉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