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篇一
中国建筑艺术起源于五千至七千万年前。甘肃秦安清理出原始房屋240座,灰坑342个,墓葬79个,窑址38个,出土各类文件八千余件。其中的房屋遗址呈现出原始居住大村落或部落布局的轮廓,除矮小的窝棚式建筑外,还发现有殿堂式建筑。被编号为f901的房屋整体,分主室,左室右室,后室,前面附属建筑和宽阔的场地建筑几部分。
1、宫殿
古代称高大的房屋为殿。《汉书》颜氏古注“古者屋之高严,通称为殿,不必宫中也。”不过依现在的解释,宫殿以帝王的皇宫为代表。根据史料记载和现存的宫殿现状来看,宫殿在秦汉时期以后以成为建筑艺术中的一个门类。如秦时的阿房宫、北京的故宫、西汉的未央宫、等都是中国古宫殿的代表作。
中国古代宫殿的特点是高、大、深、庄。高主要是显示帝王高人一等。大,是指宫殿占地很多,让人们产生对帝王的敬畏情绪。深,宫殿都排列井然有序,能给人森严的感觉,因此宫殿之深,主要是为了体现等级秩序。庄,是以建筑完全沿中线对称排列和墙柱门的深红色显示出来。对称是为了显示四平八稳,规规矩矩的特点。红颜色主要是为了体现庄严、肃穆、不可动摇的气派。
因此高、大、庄、深都是为了显示帝王的庄严。
中国古代帝王陵墓极有文化价值。因此目前尚存陵墓的地方肯定是旅游胜地。
我们首先到历代著名陵园来转一转。
1、秦陵
在陕西临潼县东鲡山北边,建成于公元前22019年。这个陵的主体尚未打开。经调查发现冢高76米,周长两千米。陵内有内外两城,有十个城门,内外城四周都有角楼,经调查发现证实了司马迁记载的始皇墓以水银为“江河大海”的记载。但究竟如何?待开棺验尸后才能见分晓。我们见到的秦始皇兵马俑只是秦陵的一个部分,但它己是世界奇迹。
2、汉陵
在陕西咸阳北部,有十一个西汉帝王陵墓。最著名的是长陵(刘邦陵)和茂陵(刘彻墓)。1978年在霍去病墓所在地建立了茂陵博物馆。茂陵附近有“白鹤冢”遗址李夫人墓,霍去病墓。
3、唐陵:在陕西关中六县。其三大特点是:封土为陵,神道偏东;因山构成。武则天的碑文是无字碑,叫后人琢磨不透。
4、宋陵:北宋陵集中在河南巩县境内。南宋六陵都在绍兴城南。南宋的陵被盗严重,宋陵的特点是地点集中,石象较多,但规模不如唐陵大。
5、明陵: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紫金山下(孝陵),其他十三位帝王皆葬于北京昌平县天寿山南骊,就是人所工知的——明十三陵。
6、清代:清代帝王陵墓分为东陵和西陵。清东陵在河北遵化县,昌瑞山下,有十四座帝王和后妃的陵墓。其中有五位帝王的陵墓:顺治、康熙、乾隆、咸丰、同治。东陵占地两千五百公里。清西陵在河北易县的永宁山下,总面积小于东陵,埋葬着四位皇帝,九个皇后,五十七个嫔妃。其中有光绪、道光、嘉庆、雍正。光绪的地宫已经开放,清代皇帝的墓区规模宏大,建制完备,保存较好。
综观自秦至清,我们不难看出以下特点:高、大、深、庄。几乎所有的帝王陵墓都是由神道和山岭两部分组成,陵上陵下的各种建筑也非常讲究对称、和谐、森严,实际上是宫殿风格的延伸。
寺庙属于宗教建筑。其中佛寺与道观是有区别的。道观是道教的活动场所,寺院是随着佛教的流传和发展建立起来的,是佛教的活动场所。一般说来,佛寺与道观的直接区别是,佛寺有塔,而道观无塔,但也不是肯定的。如峨眉山的万年佛寺,本应有塔但无塔。
最早的佛寺是河南洛阳的白马寺。据传,东汉明帝时期朝廷接纳外国僧人以后,才有了以塔为标记的佛寺。东汉帝接纳外国僧人布道传教,并安排他们住在鸿胪寺。后来就根据外来僧人的建议,改建为精舍,专供僧人居住。所谓改建就是在原址上建一座塔,由此开始后代都在佛寺建塔作为佛门圣地的标记,之所以取名位为白马寺,也有记载:“外国国王曾毁坏寺庙,为鸿胪寺未及毁坏,夜有一白马绕塔悲鸣,即以启王,王即停止,因改鸿胪寺为白马寺。”现存佛寺最著名的有:①唐代山西五台山的南禅寺和佛光寺,其中佛光寺最为著名。该寺坐距山腰,三面环山,环境幽雅,松柏苍翠,建筑错落有致,共有120余座。传说北魏时孝文帝见佛光照遍山林,便名为佛光寺。 ②辽宋时期:独乐寺在天津附近,关于命名,一说“因寺独有乐水;另一说唐安禄山在此誓师叛唐,思独乐而不与民同乐而得名。隆兴寺,在河北正定,始建于隋开皇六年,当时规模较小,称龙藏寺,宋初改名为隆兴寺,清代乾隆为隆兴寺,又因以寺内大佛著名,故又叫大佛寺。此寺规模宏大,超过宋代以前的寺院,寺中高约 10米的弥勒佛像,塑功精致,姿态动人。佛香阁内的铜铸大悲菩萨像也是我国现存的最高的一座铜佛像。铜像有四十二臂,故又称千手千眼观音。1944年重修隆兴寺时,建筑面积减少了三分之一,所以我们现在见到的隆兴寺并不很大。除此之外,山西大同的华严寺、河南登封的少林寺、也是极其著名的。③元明时期:著名的有,济南的千佛寺、江苏的金佛寺、北京香山的碧云寺、青海湟中的塔尔寺。④清代寺院大都保存完整,其中一部分是清代重修的前代寺院,一部分是清代建造的。北京的潭柘寺,大觉寺、大钟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大钟寺汇集了商周以来的一百六十余口古钟,有陶制,有铜制,可谓中国古钟博物馆。其中最大的是永乐大钟,重46.5吨。列入《大英百科全书》,称雄世界。清代的寺院在承德避暑山庄也是比较集中的,有普宁寺、普乐寺、普陀宗乘(小布达拉宫)、须弥福寿之庙(班禅行宫)等都是清代皇家建造的寺院。在五岳之上也有许多庙宇,如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等,都有高大雄伟的庙宇。总之,历代佛寺数不胜数,其建筑和塑像,装饰都是中国建筑艺术的瑰宝。
道教宫观,即道观,比佛教寺院少,但著名道观也不乏其例。如福建莆田的三清殿,北宋风格,在建筑上彩绘道教图案;苏州的三清殿,是现存的最大的木构建筑,藏有吴道子,颜真卿、李隆基的字画;山西芮城县的永乐宫,传说是吕洞宾的出生地方,其中道教壁画是艺术珍宝。另外,武当山也是道教胜地,因此山上道观建筑也是道观的代表作。
综观佛寺和道观的全貌,可发现宗教建筑有以下特征:①追求整体对称,力求肃穆效应。佛寺以塔以主,四周建筑讲究对称。道观以主殿为主,四周建筑也讲究对称。②佛寺和宫观由于熔建筑、雕塑、绘画、园林、艺术为一炉,化哲学、宗教、伦理、道德、美学、书法、文书为一体,因而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现如今,善男信女参观佛寺和道观的同时,也受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熏陶与感染,心理上得到某中平衡,精神上得到某中松弛,从而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缓解了社会矛盾,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中国古代的园林是由人造的建筑物、山水、花木、匾联、文物等要素综合构成的综合艺术品。其特征是融建筑、山水、花木、匾联、文物为一体,是园林有别于其他建筑的特征。依据这个特征我国古代园林可追溯到西周的苑囿合池。据《诗经》和《尚书》记载周文王的苑囿“方七十里”,掘土造台,在最高处建楼阁,建筑物与水面,高低起伏,相互映衬。这表明西周初年己有人造园林。园林的发展壮大是从春秋到秦汉。春秋战国时期楚庄王曾建大型园林,楚灵王的章华台也不小。秦汉时期苑囿中出现了神话意味的仙岛。《三秦记》记载:“秦始皇作长池引渭水,东西二百里,南北二十里,筑土为蓬莱山”。汉武的也曾建过海上仙山。其实,秦汉时期的园林只不过是把宫殿的建筑造于依山傍水之处,讲究“一池三山”或池水堆山之法,并未构成建筑物、山水、文物融为一体的园林。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一些士大夫爱好自然的野致,在园林制造方面企图创造一种比较朴素自然的环境。晋代一士大夫建造一金谷园,种松柏几万株,河水环其下,水中养鱼,亭台四处养鸟,奇兽怪禽。这个金谷园是晋代私人园林的代表,除私人园林外,皇家园林也不甘示弱。魏文帝造假山园林,叫景阳山。其规模之大,建筑物之豪华是相当可观的。此时期的私人园林和皇家园林对后世园林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也是各门艺术的成熟时期,皇家园林与私人园林均有很大发展。隋炀帝在洛阳建西苑“聚土石为山,凿北海引水环三山,山上建台榭回廊”。唐代最有名的园林是唐玄宗经营的华清池,杨贵妃和唐玄宗在华清池留下了许多风流韵事,想必大家有所耳闻。这个华清池至今还座落在陕西临潼的温泉附近。另外诗人王维的 “辋川别业”是唐代著名的私人园林,这作园林在风景优美的终南山(陕西长安)上,是将自然地形略加整理点缀而成的。
北宋时期的园林集中在洛阳。洛阳的名园众多,形成了所谓城市山林,但正如名人王世贞所言“洛阳有水、有竹、有花,又有树木,但无石”北宋园林中不曾叠石为峰岭,实在是洛阳园林的缺憾。到宋徽宗时期,园林多建于浙江余杭一带,这时建造的艮岳是我国造园史上的一个杰作,艮岳位于余杭凤凰山旁边,因地处京城东北,属八卦中艮卦的位置,故名艮岳,又称万寿山。这座园林吸取并聚合了当时全国名园胜景,奇花异石。此时江南私人园林也很盛行。总的来看,唐宋时期的园林是临摹自然山水向写意山水发展的阶段,具有“尽广大而致精微”的特点。
元明清时期,园林主要集中于北京。元代知名府宅园林有五十多处。明代园林极为发达,其数量之多,艺术水平之高,皆远胜前代。如在北京城内外营造了十几处皇家园林,其中就有北海和中南海。另外有南池子、北池子、南河沿、北河沿,景山公园、清华园等等。到了清代,皇家园林集古代园林艺术之大成,并吸收了西欧园林艺术:在紫金城内有小型园林四座(御花园、福建宫花园、慈宁宫花园、乾隆花园);在皇城内扩建了三海(北海、中南海、南海);在西郊兴建了园名园、畅春园、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总称三山(玉泉山、香山、万寿山)五园。在承德,兴建了依山傍水的避暑山庄。其中最宏伟、最精致的首推号称“万园之园”的圆明园。除皇家园林外,明清两代的私人园林也很发达,多集中于杨州、南京、苏州、嘉兴和杭州一带。如今,苏州、杭州的园林仍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圣地。
我国古典园林的特点:一是人造景物与自然景物相交替,组成有韵律的景观;二是追求明朗、华丽、优雅的气氛,能满足人们欣赏大自然的情趣。
中国古典园林体现出的美学原则是:真假、动静、曲直、隐显、大小、远近、情景、主景与背景无不对立统一,由此而构成情趣。
(1)真假—造园林的基本法则是“有真为假,做假成真”
(2)动静—若静坐亭中,行云流水,鸟飞花落,皆动也。舟游人行,而山石树木皆静止。故以静观动,以动观静,则景出。
(3)俯仰—园林中的景物,妙在含蓄,一山一石,耐人寻味。中国园林不讲究对称,因此俯察仰观,妙趣无穷。
(4)远近—有些山水耐远观,有些景物、文物耐细看。文物、匾联都是必须近看才能体味其妙趣的。
(5)小中见大—园林犹如盆景之妙。有诗曰:“栽来小树连盆活,缩得群峰入座山”。著名的园林很注重把优秀的名山大川之美缩于园内,类似盆景。
园林之美难以尽数,因为它的美是多方面的,如果你能多到公园里逛一逛,就可以知道山林之美确实能够怡养身心。因为现代公园实际上就是中国古代园林延变而来。
小结:中国建筑是以土木建筑为主,既不同于西方古典建筑以石为主,也不同于现代建筑以钢筋混凝土为主。因此中国古典建筑主要是在土木结构的基础上,追求“适用、坚固、美观”,最底层是屋基,由台基、栏杆构成,栏杆上加以装饰,使它既坚固又美观。在台基上是抬梁式木构架,由木架承担房屋的重量,墙只起间隔作用,亭子、楼阁有的就根本没有墙。柱子、架梁上大都加以装饰,或写上
对联
,或画上彩图,此即所谓的“雕梁画柱”,把适用、美观、坚固融位一体。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灵魂,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特有结构,所谓斗拱,通俗的说法,是在柱顶与房顶之间用若干小木块纵横交错层叠构成的逐层向外排出的结构,以形成上大下小的托座。斗拱都追求如意伸展的造型。古代的建筑,在建筑物之外,还往往建造牌楼、华表等加以衬托,空闲之处,又以亭池草木加以点缀。总之,中国古典建筑在轮廓、比例、均衡、节奏、色彩等方面都显示出一种特有的宏伟、旨趣和意蕴。
雕塑包括雕刻和雕像。在金属、木料、石料、玉器上刻出的形象叫雕刻;用粘土之类软材料造成的形象叫雕塑。中国的雕塑与西方的雕塑有所不同,从造型上来看,西方雕塑从古希腊以来都是以人体为造型,中国的雕塑决不限于人体,更多的是动物、植物和著名人物。从地位上看,西方雕塑有独立的地位,而中国古代的雕塑基本上是建筑的一部分,是建筑群中的陪衬,或是器血上的装饰。总的来看,中国的雕塑不如西方的发达和普及。但我国的雕塑有悠久的历史,有自己的特色。
中国雕塑的悠久历史可以追述到原始彩陶,陶猪就是粘土捏成了猪的形状,然后烧成陶器。夏商、西周时期把青铜器铸成饕餮的形状,龙的形状,凤的形状,鹤的形状等等,这些都可以看做 “塑”的源头。春秋战国时期的士俑陶俑,则是古代塑像的代表作。如秦始皇兵马俑,有人物塑像,马塑像,还有铜铸的兵马战车。俑是中国古代典型的雕塑。其实在古代,俑是代替活人活马殉葬的雕塑。春秋以前,盛行活人陪葬,春秋以后逐渐用俑代替活人与活牲畜殉葬。目前,我们所能见到的较早的俑,除秦始皇兵马俑之外,还有春秋末年的陶俑,陕西铜川秦墓出土的一批彩塑泥人俑和彩塑泥牛、泥羊、泥狗和泥鸡等。其中泥人大小约是真人的十分之一。山东临淄一座大墓出土过一批陶舞俑和武士俑。在战国时期的墓葬中,出土不少木俑,有的身着服装或彩绘,秦汉至隋唐用俑陪葬之风盛行,墓葬出土的各种俑甚多。如秦时兵马俑,咸阳汉墓的彩俑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唐三彩”,它是用彩色釉制作的,常用的颜色主要是黄、白、绿(或蓝),由于它色彩斑斓,富丽堂皇,加上俑的造型生致力,在我国的雕塑史上占据了一席之地。宋代以后由于纸冥器盛行,木俑、陶俑等在墓中逐渐减少,但明代一些王公贵族的墓中所见彩陶仍然不少。总的来看,我国古代的俑,一般是用木头,石头雕塑而成,或者用软泥塑出来,然后烧成陶俑,也有用金、银、铜、铅等金属铸成的。俑在中国雕塑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除俑以外,遍布各地名胜古迹的石像、宗教造像以及小型民间雕塑品也是中国古典雕塑的精华。
我国古代的雕塑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陵墓集群、宗教集群、古建筑群、工艺雕塑。
一是陵墓集群,不管是在秦始皇墓的兵马俑,还是在汉霍去病墓,不管是在明十三陵,还是在清东陵、清西陵,你都会发现满眼的雕塑。
二是宗教集群,不管是在佛寺还是在道观,你都可以看到令我们这些俗人惊奇的宗教造像、绘画、装饰。
三是古建筑群,在遍布全国的古建筑所在地,你都能发现作为建筑装饰的雕塑艺术品。在曲阜孔庙,你不仅能看到孔子的塑像,还能看到分排两旁的儒家十二子的塑像。在湖北秭归,你能看到屈原的塑像;在陕西韩城,你能看到司马迁的塑像;在四川锦官一带,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的塑像。在青海玉树,有文成公主的塑像;在四川江油县,有李白的塑像;在成都西门外,有杜甫草堂和杜甫塑像;在安徽包河公园,有包拯的塑像;在浙江杭州西子湖畔,有岳飞庙。总之,在遍布全国的古建筑群中,必有一个中心殿,殿中必有一些人物塑像。
四是工艺雕塑。主要指小型的工艺雕塑,包括泥塑、瓷塑、木雕、根雕、石雕、玉雕、象牙雕、骨雕等等。其中,教材上没有讲到漆器和腊塑。其实,我国在战国时期,就己开始使用漆。除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外,还在工艺品上用漆上色或用漆绘成图案。腊塑是在明清时期开始出现的,一说是从国外引进的。过几年腊塑比较流行。
以上四类,凝结着较厚重的文化内容的是陵墓上的雕塑和宗教场所的雕塑。下面着重介绍这两类。
(1)陵墓雕塑:
帝王陵墓是一个雕塑博物馆。在地下有陪葬的陶人、泥人、铜人等,这说明帝王企图把自己现世的享乐与威严带到地下去。为了显示自己的威严,陵墓中大都在石头上雕上龙、凤浮雕形象,让神灵来陪伴自己。在地上,陵墓门前和神道旁大都置以大型石刻,最常见的是石狮、石龟、龟驼石碑(有传说:龟不驼石碑,晚上工匠们将龟埋起来不让它看见,然后将石碑推到龟背上)。有的帝王陵墓的门前和神道上还摆放系列石刻,往往是极有特色的石刻精品。
(2)宗教雕塑
当我们漫步佛门圣地之时,都会发现千姿百态的充满宗教色彩的石塑、泥塑和彩绘。彩绘属于绘画,以后再细说。现在我们只讲石雕和泥塑。比较而言,佛寺比道观更讲究雕塑,当然道观也有雕塑。比如大都有老子及各个神仙的塑像。我国宗教雕塑大都集中出现于石窟和寺庙。其中石窟又可称作一门独立的艺术,叫石窟艺术。
中国石窟艺术自一千六百年前起,一直在世界上名列前茅。现代古代石窟约一百二十余处,其中最著名的莫高窟、云岗石窟、麦积山石窟、大足石窟。这些石窟为中国和世界人民欣赏古代佛教艺术提供了最广大的艺术殿堂。魏晋南北朝时期石窟艺术相当发达,敦煌石窟、云岗石窟、龙门石窟并驾齐驱。唐代是石窟艺术的黄金时代,当时的莫高窟己有 302个窟。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现存53个,还有许多小窟。甘肃天水县的麦积山石窟堪称塑像馆,这里荟萃了后秦、西秦、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元、明、清等十几个朝代的塑像7800余尊,分布在194个洞窟中。塑像有佛、菩萨、弟子、天王、力士等,诸佛同处一堂,但各具特色。早期的塑像,一般是一佛二菩萨,造型朴拙,额宽鼻子高,眉眼又细又长。嘴唇很薄,不大像中国人。隋代以后的多塑群像,面部丰满,身子长,下身短,鼻子低下,耳朵变大,比例不太协调。到了唐代,塑像雍容华贵,体形饱满,比例匀称,庄重自然。唐以后的塑像更注重反映人物心理,有的低眸凝视;有的含情带哭;有的双眉紧锁,真是千佛千面,栩栩如生。
从我国现存的一百二十处石窟中的佛教雕像来看,各代的佛、菩萨、罗汉、释加牟尼雕塑与当时的人体审美观念紧密相连。如汉魏时期讲究清瘦,以瘦为美,因此塑的佛像也是瘦骨清相;隋唐时期“以肥为美”,唐玄宗因杨贵妃比较丰满而倍加崇爱,因此当时人们塑造的佛像也是圆满丰腴的,女性胖大丰满,男性大耳大腹。以赵飞燕和杨玉环为代表的 “燕瘦环肥”的美女标准反映了不同时代的审美观念。宋代以后讲究人体匀称,因此宋元明清的佛像也较匀称,更讲究反映塑像的心理变化。另外,石窟中的塑像,在一洞一窟之中,必有一个中心塑像,中心塑像大都高大完整,而周围的塑像则小得多,反映出塑像群体中的等级秩序。以上石窟佛像的这两个特点(按审美观造像和体现等级秩序),在陵墓雕塑和古建筑纪念地的塑像中也能体现出来。
透过宗教雕塑,也可以间接地了解它所处的时代特点:南北朝时期的雕塑,体现出一种超脱神情。例如,作于南北朝埋藏的山西云岗大佛——第20窟释迦坐像,不仅气魄宏大,(高14 米),体现了很高的塑造技巧,而且大佛所表现出来的那种超脱神情,好象是把希望和理想寄托于佛教所宣传的“来世”和“天堂”一样,反映了在南北朝战乱频繁的年代里,人们希望得到心灵慰藉的一种渴求。北魏的佛像,清秀洒脱,具有超凡脱俗的气度,充满难以言语的智慧。
唐代的雕塑又有不同的时代特点,这就是天上人间似乎合为一体,宗教雕塑中出现了许多温柔敦厚,富有现实感的神情笑貌。甘肃敦煌莫高窟的彩塑《迦叶、菩萨、天王》就是一个突出的例证。他们不仅姿态生动,而且性格鲜明,呼之欲出,在这些雕像上所体现出来的刻划人物个性的技巧,常令今人赞叹不已。唐代佛像,肥硕丰满的体态、慈祥和蔼表情成为佛教造像的范式。
到了辽代,由于人们的宗教观念不如以前那样强烈,所以人们在塑宗教人物雕像的时候,往往赋予更多人的感情。山西大同华严寺辽代彩塑菩萨像,那优美的线条和身姿,以及秀丽妩媚的形象,已经似乎是人间少女的化身了。
特点:由于中国的雕塑没有脱离建筑整体而独立出来,因此雕塑品总是服从于整体建筑,在帝王陵墓前,帝王的陵墓大,在陵墓四周的石像也比较大,秦始皇墓前兵马俑与真人的比例相似。而在较小的陵墓前,其石像也较小,霍去病墓前的石像就没有秦始皇墓前的俑大。而贵族墓中的泥人、泥马、泥猪、泥狗,都是缩小了相应比例的。在各地的石窟中,有大佛不计其数(四川的乐山卧佛可能是最大的),但大佛周围的菩萨、罗汉总比佛小。这说明雕塑的各种形象本身也有等级有整体的服从性。另外,中国的雕塑与西方的雕塑比较有两个特点:欧洲的雕塑是通过人体的变化来传达思想情感,他们的雕塑以人体尤其是裸体为主,更注重立体性,让人们从四面八方去欣赏它。特点之一,中国的雕塑更注重平面性,精雕细刻的是形象的正面,而背面则不怎么下功夫。比如寺庙里的佛像、石窟中的佛像、石刻像都是注重突出正面和左右两面。其实突出平面性并不能显示雕塑的优势,因为完美独立的雕塑应当是立体的具有三维空间。特点之二,在雕塑品上着色施以彩绘,则是中国雕塑的另一个特点。西方的雕塑多为汉白玉石,雕塑的颜色通常只是石头材料本身固有颜色。而我国的古典雕塑,往往在塑像的各个部位涂上不同颜色,尤其是在寺庙中的宗教塑像和人物塑像多是彩色的。有了色彩固然能使形象更逼真,但从雕塑艺术角度讲,不着色的雕塑更能看出雕塑的技巧和功夫。因此,我认为,雕塑还是立体的不着色的好。
1、以木构架梁柱式为主的结构方式。建筑风格主要由其建筑结构决定。中国古代建筑为梁柱式结构,以木材为主,由立柱、梁、椽等主要构件组成,各个构件之间以榫卯相结合,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这种结构的优点是承重与围护分工明确,屋顶重量由木构架来承担,外墙起遮挡阳光,隔热防寒的作用,内墙分割室内空间;特别是“斗拱”的结构形式,有利于防震、抗震。斗拱的位置在柱子与梁和其他构件的交结处,它的作用不仅有加大加长结点的接触面、增强抗震能力,而且还有装饰作用。
2、对称平面布局。古代建筑多以“间”为单位构成单座建筑,再以间组成庭院,进而再组成各种形式的组群。就整体而言,重大建筑大都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主体建筑建造在中轴线上,围绕主体建筑,以庭院为单元沿纵轴线与横轴线进行设计,借助建筑群体的有机结合和烘托,使主体建筑显得格外宏伟壮丽。民居则大多采用“因天时,就地利”的灵活布局方式。
3、彩绘雕饰丰富多彩。中国古代建筑以它优美柔和的轮廓和变化多样的形式而引人注目,其丰富多彩的彩绘和雕饰更是令人赞赏。彩绘具有保护、装饰、象征和标志等作用,可以防风化剥蚀、防潮、防虫蛀等。彩画多出现于内外檐的梁构、斗拱及室内天花等,构图构件形状密切结合,绘制精巧,色彩丰富,而在一些华丽雄伟的建筑物屋顶上,也装饰着人物、飞禽、走兽和各种形式的图案花纹。雕饰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墙壁上的砖雕、台基石栏的石雕、金银铜铁等建筑饰物。北京故宫保和殿台基上的一块陛石,雕刻着精美的龙凤花纹,重达200吨。雕饰内容丰富,主要有人物、神佛故事、飞禽、走兽、花鸟、鱼虫等等,体现出传统建筑的艺术性。
4、与环境协调统一。中国古代建筑注意天地合一,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统一。建筑是人们饮食起居、工作活动的场所,故而应与周围大自然的环境相融合达到协调。中国古代建筑师在规划设计和施工时,十分注意周围环境,对周围的山川形势、地理特点、气候条件、林木植被等等,都认真进行调查研究,使建筑布局、形式、色调等与周围的环境相适应。同时也注意一个建筑与另一个建筑之间、一个建筑组群与另一个建筑组群之间的配合协调。
5、宗教、哲学和等级观念的影响深刻而广泛。以等级而言,从屋顶的颜色(黄色、琉璃瓦为帝王专用)、屋脊上的装饰物(品级越高脊兽越多)、基座的高度(帝王25尺,平民1尺)房屋的开间、进深(帝王9间,5进深)等等都有严格的区分。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交通工具的国度之一。早在原始社会,先民们为了出行方便,就已经开始制造和利用代步工具了。从《史记·夏本纪》所记的大禹治水“陆行乘车,水行乘舟,泥行乘橇,山行乘辇”的记载可见,夏代之时已经出现了适应于不同用途的交通工具。随着交通工具的发明,人们的交往程度和范围大大拓宽,从而促进了各地文化的交流。
中国古代的交通工具,主要有车、船、轿等。
相传,最早的的车子是由夏代的车正奚仲发明创造的。甲骨文、青铜器铭文中,都有“车”字。商代,已将马车作为战车用于征伐阵战和出行田猎。商汤正是凭借着“革车三百乘”,一举打败了夏桀王而建立商王朝。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独辀车发展的鼎盛时期。当时的独辀车由舆、轮、辕、衡、轴、轭等部件组成,坚固豪华,性能优越,结构合理,做工精巧,已经达到近乎完美的程度。
秦汉时期,作为战争工具的车,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为纯粹的交通工具。秦朝统一了原来各国不同的车轨和车舆,车的制造工艺更加精良,乘坐更加舒适。1980年在秦始皇陵西测的车马坑,出土了两辆彩绘铜车马,其中一辆是仿照秦始皇出行的专用车——“安车”制造的。安车的设计精妙,圆形车盖象征天,方形车箱象征地,三十辐的车轮象征日月的光芒;一名驭手操控,四匹马拉动,车箱宽敞,两面有窗,主人可坐可卧,十分舒适。汉代,独辀车为双辕车取代。除各种形制的马车外,牛车、编舆、板舆和小辇等也盛行起来。当时,南人乘车,北人骑马,骆驼也被人们驯化为代步工具。
魏晋南北朝时期,牛车为主要陆行工具,乘牛车不仅不再是低贱的事,而且成为时尚。上至皇帝、达官贵族,下至平民百姓,均乘牛车。牛车根据等级分八牛、四牛、二牛、一牛等。上等牛车宽敞高大、装棚施幔,车厢内铺席设几,可任意坐卧,这对于养尊处优的、肆意游荡的门阀士族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隋唐时期,车子是官员们参与重大典礼时采用的代步工具,按礼制和等级分为玉辂、金辂、象辂、革辂、木辂等,别以不同的颜色和饰纹,马的颜色也与之相配。然而,人们喜欢骑乘而不喜坐车,马、驴、牛等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随着与西域文化经济交往,骆驼大量用于骑乘与驮运。宋代出现了载货的大车——“太平车”。《清明上河图》中就有四马拉的太平车,二牛驾辕的棚车和前后两人驾把、一驴牵引的独轮车等。明清时期,载物的骡车叫大车或敞车,因为用一或二骡挽行,又称“骡车”。人乘坐的车为小车,因其有棚子、围子,形如轿子,因此习惯上称之为“轿车”。清代还出现了挂帆的独轮车,利用风力节省人力。
最早出现的水上交通工具是筏子和独木舟。筏子是一种用树干或竹子排扎在一起的扁平状工具。独木舟是用独根树干挖成的小舟。商代出现了木板船,商代甲骨文的舟字写作: ,意为用数块木板组装的木板船。
春秋战国时期,船应用于战争。其结构和性能均比民用船只优越。从战国青铜器上的“水陆攻战”纹饰中,可以了解当时战船的大致结构:船体窄长,分上下两层,下层三、四个佩带短剑的划桨手,身体前弓,正奋力操桨划船;上层则站立四、五个击鼓、射箭、挥戈剑的武士,正与对方格斗。
汉代造船业进一步发展,船只类型多、规模大,行船动力、系泊设施完备。其中,楼船最能反映汉代造船的技术水平。
隋唐之际,内海航运和远洋海运都较以前有了不小的进步,江南造船业尤为繁盛。当时,将船舱用隔舱板隔成数间,予以密封,称为水密舱。此结构大大提高了船舶的抗沉性能,增强船体的抗压能力。这种技术是中国对世界造船技术的一大贡献。宋元时期,鼓励海上贸易,客观上推动了造船业和航海技术的飞速发展。此时,凡有水可通的地方,大都依靠船舶运载,漳州、泉州、福州等地都有大型的官私造船基地。一些官办船场,年造船都在二、三百只以上,有的甚至达千只以上,据《宋史·食货志》载:宋太宗时 “诸州岁造运船,……三千二百三十七艘。”当时内河航行的河船已能载重万石,而且普遍采用了水密舱结构。指南针的广泛运用,大大提高了航海能力。
明代造船规模大、种类多,运输船有大小黄船、快船、江汉课船、八橹船、满篷梢、摆子船、三吴浪船等等;海船有遮洋船、封舟等等;战船有战座船、巡座船、哨船、连环船、子母舟等等。船舶主要有沙船、福船、广船和鸟船。至此,我国古代四大航海船型全部出现并定型。明代郑和率船队先后七次远航西洋,出使亚非30多个国家,所乘坐宝船的造船技术和航海能力都是当时世界一流水平的:“长四十四丈四尺(约合150米),阔一十八丈(约合60米),中船长三十七丈,阔一十五丈”。
明清两代统治者多次实行海禁,使我国原有的造船和航海技术水平急速下降。
轿是古代独特的代步工具。据《尚书》记载,轿在夏代已出现。1978年河南固始侯古堆一座春秋战国时期的古墓陪葬坑中发掘的木质舆轿,由底座、边框、立柱、栏杆、顶盖、轿杆和抬杠等部分组成,其底座呈长方形,顶盖仿四面起坡的房顶形式,前开小门供乘坐者出入,轿杆捆绑在底座边框上。
“舆轿”一词始于汉代,当时又有“竹舆”、“编舆”等名字。汉舆轿作长方兜形,有抬杠,但没有帷幔和顶盖,乘轿者“席地而坐”。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轿又称为“肩舆”、“平肩舆”。其中八人肩抬的称“八扛舆”,轿身较大,可同时乘坐两人。八扛舆是一种高等肩舆,当时只有皇亲王公才能乘坐。民间通用板舆,其形制较为简陋,以一块方木板固定在两根杠上,由两人一前一后抬行,乘者屈膝或盘腿坐在板上。
唐朝时舆轿的种类更多。皇帝所乘谓之“步辇”,王公大臣所乘称为“步舆”,妇女所乘,则称“檐子”,又作“担子”,民间通用的板舆又称“舁床”。与前代不同,轿夫抬轿以襻带系挂杠端,挂于肩头,双手下垂提杠而行,因舆轿齐腰高,又称为“腰舆”。阎立本所画《步辇图》是目前所见最早的皇帝乘坐的步辇形象。上层妇女乘坐的檐子以竹篾编扎而成,其形制已接近后世的轿子。《册府元龟》载:“唐文宗时,妇人本来乘车,近来率用檐子,事已成俗”。
宋代轿子大兴。轿子为全遮式,轿身呈立体长方形,用篾席围遮,盔帽式顶盖,四角上翘,左右开窗,门扉施帘。轿内置放高脚椅座,乘轿者由“席地而坐”变为“垂足而坐”。轿杆皆固定于轿身中部,既保持重心稳定,又便于轿夫起放。宋代,乘轿者已不限于王亲贵族,平民也多乘轿。迎亲嫁娶也用轿子,俗称“彩轿”、“喜轿”、“花轿”或“彩亭”等。
明代轿子有“显轿”与“暖轿”之分。显轿也叫“凉轿”,民间称“山轿”,即为一把大靠椅,两旁扎有竹杆,椅下设有踏脚板,不施帷幔,多与盖罗伞相配用,类似四川地区流行的“滑杆”。暖轿和宋代的轿子相似,只是盔帽式顶盖为略呈四面坡形,四角不上翘,顶尖饰宝瓶。皇帝坐轿其顶髹红漆,称红板轿,故而凡轿皆禁髹红漆。
清朝礼制繁缛而森严,乘轿也不例外。皇帝的轿子称“舆”,分礼舆、步舆、轻步舆和便舆四种。礼舆是最尊贵、最庄重,也是最豪华的御轿,皇帝只有在祭天和祀祖时乘坐,步舆为皇帝巡游皇城内时乘坐的显轿,轻步舆为皇帝到皇城以外狩猎、巡视乘坐的显轿,便舆则是时刻伴随皇帝身边的小轿,皇帝在宫廷、园囿随时乘坐。王公大臣皆备有显轿、暖轿各一。当时,四人以上抬的轿通称为“大轿”,二人抬的轿俗称“小轿”。亲王的轿子是银顶、黄盖、红帏,外罩鹦鹉绿呢,四面置纱窗,悬珠穗,轿夫八人。郡王的乘轿为红盖、红帏,轿夫亦八人。两王之轿,俗称“八抬大轿”。汉人文官自大学士以下至三品以上,轿用银顶、皂盖、皂帏,在京轿夫四人,出京轿夫可八人。四品以下,轿用锡顶、皂盖、皂帏,轿夫二人。无官职的富人或平民所乘的民轿,皆是黑平顶、皂帏的二人抬小轿。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篇二
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口语交际”。
1、对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进行成果展示。
2、检验学生课外合作学习的能力。
3、培养学生留心观察、收集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的良好习惯。
同学们,本单元我们学习的主题是祖国的传统文化。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认识了古代的大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老子,学习了一个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同时还了解了古代建筑艺术的代表赵州桥、绘画艺术的杰出代表《清明上河图》。通过学习,我们对祖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已经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那么,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还有哪些呢?前几天老师已经布置同学们在课外合作收集有关材料了,有些小组收集得还不少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展示一下吧。
1、各小组先汇报展示的'内容:
(1)、民间工艺;
(2)、风俗习惯;
(3)、神话故事;
(4)、书法绘画;
(5)、古诗赏析;
(6)饮食文化
2、请各合作小组上台展示。
(1)、有实物的话要出示实物,让大家充分了解。
(2)、小组成员要确定谁先介绍,谁补充。
(3)、如果台下同学有疑问,要尽量回答。
(4)、还要介绍你们小组是如何完成任务的。
3、全班评价。哪一组展示得?
祖国的传统文化多么像一个巨大的宝库啊!在这一座宝库中,还有很多的传统文化等着我们去发现和认识呢。希望以后同学都能多多的留意和观察。那么,通过这一次活动,你对祖国的传统文化又有了哪些深刻的认识?有了哪些收获呢?请写下来吧。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篇三
咦,大家为什么那么喜欢踢毽子呢?踢毽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上网去查阅了有关资料,也向爸爸妈妈请教,心中的疑问才解开了。
我从网上了解到,踢毽子起源于汉代,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它是一项民间传统体育活动,深受小孩子的喜爱,妇女也十分喜欢。有位词人曾赞美女子踢毽子比踢足球还巧妙,比下棋还有趣味。
古代的毽子制作非常简便,用一小块布,包上一枚铜钱和一小截下端剪成十字形开口的鹅毛管子,用针线缝牢,成为底座,再在未剪开的鹅毛管子上端里,插上七八根鸡毛就做成了。现在商店里或地摊上也有现成的毽子卖,不过,其底座往往是橡皮的,弹性大,踢重了稳定性比较差。而我们爸爸妈妈小时候踢的毽子是用纸做的,把废纸片剪成细细的长条条,在中间一扎,一个球形状的纸毽子就做好了。听妈妈说,踢起来可稳了。有趣的是,我们现在踢好后,地上留下了一地鸡毛,爸爸妈妈小时候呢,地上留下的是长长的白条条。秋风一吹,它们都会飘飘悠悠。
踢毽子既能锻炼身体,又能培养毅力,还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乐趣。我想,这项活动一定能流传很久很久。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篇四
服饰习俗是经济习俗的一个重要方面,社会生活的变迁往往首先在服饰等生活方式上表现出来。服饰既具有保护身体的功能,同时也是一种装饰和文化的象征。因此,一方面服饰有实用的价值,另一方面又表现了个人的和地方、民族群体的日常审美趣味,表现了一定社会的伦理观念。从人类风俗上看,服饰的产生最初是人类为了抵御风寒、保障人身安全的一种文化创造,是人类走出自然界的显明文化标志之一。随着由简到繁、由少到多、由粗到精,服饰的审美价值日趋上升。在文明社会,服饰也成为社会道德观念的一种物化。服饰的形式大致包括衣服、发饰、鞋帽、佩戴(如首饰、围巾等)、装饰(如手帕、化妆包等)。
服饰习俗内容,是指由各种构成因素产生的服饰类型及其确立的习俗惯制。我国的服饰在各地区、各民族世代习俗的传承中形成了各种类型,这些服饰类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构成因素。
1、性别和年龄上的服饰不同。这是由人类主体生理因素产生的服饰类型。例如男女性别在头饰上有各自的特点,古代男以冠、帻束发为饰,女以镶配有珠玉、金银或骨、竹的簪、钗点缀秀发。即使今天,女性头饰也比男性要多样化,她们或梳长辫、或戴头花、或裹头巾、或佩耳环等。年龄也是服饰类型多样化的原因。如古代汉族小孩只穿”襦袴(裤)”,即短上衣和套裤(开档裤)。二十岁时举行冠礼,要改服装戴冠帽。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在性别上也会经常出现不分男女的状况。如明代李乐在《见闻杂记》中述及江南情形说:”熟闻二十年来,东南郡邑,凡生员读书人家有力者,尽为女人红紫之服,外披内衣,姑不论也。”并作诗曰:昨日到城市,归来泪满襟,遍身女衣者,尽是读书人。”现在在服饰上更有姓别接近的趋势。
2、职业和地位上的服饰区别。这是由社会的生产实践和社会关系造成的服饰类型。不同的职业往往有自已的服饰标准。社会地位对服饰的影响也十分明显。《新书》云:”奇服文章一等上下而差贵贱,是以高下异、则名号异,则权力异,则事势异……”衣着服饰有明尊卑、别贵贱的特殊功用,”贵贱之别,望而知之。”历代都不准僭越。如头饰,古代贵族男性一般戴冠、弁、冕,而平民则只戴帻。
3、季节、区域和民族的服饰差异。这是由自然时空和人种不同形成的服饰类型。因季节不同,人们将衣服分为春秋、夏、冬三类,并创造了不同的服装款式:单衣、夹衣、棉衣、皮衣。佩戴装饰上季节差别则更明显。如冬季围围巾、夏天摇扇子等。而且,服装类型的区域性主要是由各地的自然条件和经济生活所提供的物质原料所决定的。如赫哲族过去从事渔业生产,服饰原料多取材于鱼类,故有鱼皮服装;鄂温克、鄂伦春族以狩猎生活为主,服饰则多用兽皮做成;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从事畜牧业生产,服饰则多用牲畜皮毛制作。(而广西人竟不会做被子)此外,各民族的不同社会风俗和审美心理,也使中国的服饰呈现出多姿多彩的类型。如傣族妇女喜穿无领、斜襟、紧身、短袖的上衣,下着筒裙;维吾尔族妇女喜穿连衣裙,外罩背心或上装,戴绣花小帽。
4、工艺上的服饰差别。这是由制作方式带来服饰类型的不同。无论是编织、印染、还是绣嵌、裁缝,这些技术上的因素不仅制约了各种服饰原料,如纺织工艺的平纹、斜纹、格子纹,印染和刺绣工艺的各色花鸟虫鱼,而且构成了服饰的成品和款式,如佩戴的镶嵌和缀饰、服装的样式。在中国,服饰制作工艺的地方化尤为突出。如苏绣和湘绣服饰已经驰名世界,而少数民族的土机染纺的各种花布服饰也打入了国际市场。
1、实用性。这是服饰自身特征的表现。如原料、做工的经久耐穿,规格、式样的舒适合体,方便生产及其生活,适应气候冷暖等等。
2、观赏性。这是服饰的一种审美外观。例如服装款式和人体的对称,色彩和花纹的匀称,鞋帽和衣裤的协调等等。
3、礼仪性。这是服饰的一种社会伦理观念的象征。如我国各地区、各民族的婚丧服饰,都有一定的规定和要求。今天,汉族仍然流行带结婚戒指和穿孝服的婚丧服饰习俗。
4、信仰性。这是宗教信仰和民间信仰在服饰习俗上的标志。如我国宗教神职人员的服饰即各具特征,如佛教的袈裟、念珠。而给死人穿的”寿衣”,则是汉族民间信仰在服饰上的具体体现。
汉族男女的发式,古今有很大差异。例如今天男子的分头、背头、小平头和大光头等都需经常剃剪,女子的短发、烫发等,都是辛亥革命后出现的发型。而古代则完全不同。早在先秦时代,对于发式就有不少明确的习惯和规定。如小孩出生满三个月,要请人为他修剪头发,男孩修剪后的头发,在顶上盘成一左一右两个结,女孩则是盘成一个结;或者男孩发结在左,女孩发结在后,以示区别。从此以后男女都要蓄发。待头发长了,紧挨后脑扎成一束,让头发披散在后面,这种发式叫做”总发”;若扎成一左一右两束,从两侧垂下,则称”总角”。前额的头发则自然垂至眉毛。这都是未成年的发式。
男子二十岁时,要举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先将束在一起的头发在头顶盘绕成髻,再用一块黑色的帛包住发髻,然后加冠(冠非今天的帽子,它的主要功用在于保护和固定发髻,至于用各种不同颜色和式样表示身份职位的差异,则是后来的事)。最后,用竹制成骨制的”笄”(汉以后称”簪”)横贯发髻和冠,使之固定,冠就算戴好了。不过冠是贵族男子的特权,一般平民无资格享用。他们只是束发盘髻,然后用头巾将发髻罩住,这种头巾又称”头衣”,或叫”帻”,可一直盖到前额。
需要说明的是,留全发、贵族戴冠、平民戴巾是那时中原男子的打扮,至于远离中原被称作“四夷”的地区,则或披发、削发,又各有自已的风俗。但随着中原文明的推进和影响,大多数人也渐渐习惯于冠巾的装束了。大约到东汉末年,一般将相日常也开始只戴巾而不加冠了。以后虽然在冠巾的形制和装饰上历代有过许多变化,但直到明末,汉族男子的发式并无显著变化。此间胆敢对于这种千年一贯的形成有所突破的,是历代的一些狂人隐士。他们散发、露发,甚至披发被面,遮掩身体,但只是为了显示与统治者不合作的态度,而且人数极少。史书上之所以着意这些做法,正说明束发冠巾是历代传统的、普通的装束。但是,这种形式在清朝初年最终被破坏了。汉人被迫遵从满人的发式,前顶剃光,后脑梳单辫,这种发式一直延续到辛亥革命。和男子单一、一贯的发式不同,古代妇女的发式变化繁多。
女子十五岁举行笄礼,表示已经成人,可以许聘出嫁了。成年妇女的头发也是盘在头顶,用帛包好,然后插笄固定。平时居家则挽发成髻,不用巾簪。贵族妇女的笄、簪很讲究,大多镶有珠玉,后来簪演变成钗,造形装饰更为繁多。但是普通妇女一般只用骨制、竹制甚至荆条制成的笄钗,至于冠,除殷商时期,唐代以前的妇女是不戴的。殷商的贵妇人已经十分讲究发式美,她们的额上戴有镂空玉饰,两髻和冠上缀有绿松石组成的圆形饰物,还将圆形骨器束在头发中间,甚至把雕刻精美的象牙梳轻拢于美发上。拥有一头秀发确是妇女的骄傲,但假如天生稀毛秃顶,或者后天脱发色黄,就要装假发。这种风气直影响到今天。当然也有头发并无缺损而为俏丽用假发的,如杨贵妃就经常使用假发装饰两鬓。妇女发式历代都有变化,各式各样的发髻又往往由宫廷中贵妇人首创。较著名的,如东汉曾风行高髻、大髻,还有一种”倭堕髻”,就象妇女摔落马下以后保留的发髻式样,偏斜于一侧,故又称”堕马髻”。晋代有”撷子髻”,是用绸布扎成的环状髻。唐代发式更多更新,有扎于顶上双侧成环状的” 双髻”,旋绕于顶心的”盘髻”,还有”凤髻”“囚髻”等等。唐末又有”抛家髻”,用鬓发束成两个环形的发髻,紧贴脸颊。宋代后更不胜枚举。仅蔡京等几个北宋大臣设宴时侍奉的女伎,就有”朝天髻”、”懒梳髻”和”三十六髻”等不同的装束。(现在则为短发、长辫、烫发等)
雕题、剺面、文身是流行于我国古代一些民族和地区的习俗,现在仍能看到这类遗俗。1962年,郭沫若到海南,写了一首”咏黎族姑娘”云:”雕题、剺面传闻有,今到海南始见之。”海南岛黎族古来就有这种习俗。雕题是指以丹青在额上刻刺花纹。《礼记王制》:”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也。”《疏》曰:”雕,谓刻也;题,谓额也。谓以丹青雕刻其额。”其实,这种习俗不唯南方。《逸周书王会》载,当时居住在昆仑山附近的少数民族就有阖耳贯胸、雕题漆齿的习俗,说明西北早有此俗。剺面是我国古代北方一些少数民族的风俗,就是以刀割破脸皮,使之流血。他们往往在遇到大忧大丧时才行此俗,表示哀痛和忠诚。《后汉书耿秉传》:汉将耿秉深受匈奴人爱戴,病亡时”匈奴闻秉卒,举国号哭,或至剺面流血。”北周时,王庆奉命出使突厥,正赶上突厥可汗暴殂,于是突厥人对他说:”前后使来逢我国丧者,皆剺面表哀,况今二国和亲,岂能不行此事?”(《周书王庆传》)可见不仅本族如此,还要求外来人也从其俗。《新唐书回鹘传》还有”可汗死,……(宁国公主)剺面哭,亦从其俗”的记载。文身是指在身体上刺画有色的图案或花纹。这种习俗也产生很早。《礼记王制》:”东方曰夷,被发文身。” 古人解释说:”越俗断发文身,以避蛟龙之害,故刻其肌,以丹青涅之。”《史记吴太伯世家》载,周太王(古公檀父)立第三子季历为继承人,季历两兄太伯、仲雍得知后离家出走,来到吴越,入境随俗,”文身断发,示不可用,以避季历。”古代吴越多河多水,经济落后,故普遍认为文身能起到保护生命安全的作用。(《后汉书安帝纪》注:”倭国去乐浪万二千里,男子黥面文身,以其文左右大小别尊卑之差,见本传。”)及至后代,文身则主要视为一种美的装饰。如唐代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中列举了不少这样的例子,唐代称为”剳青”。其载有个叫韦少卿的人,”胸上刺一树,树杪集鸟数十,其下悬镜,镜鼻系索,有人止于侧牵之。”他说这是取自张说《挽镜寒鸦集》的诗意。荆州的街子葛清,则”自颈以下,遍刺白居易舍人诗”,”凡刻三十余首,体无完肤。”另外还据诗意配画。如在”不是此花偏爱菊”这句诗旁,刻有一人持杯临菊丛图样。唐代有专门以文身为职业的”剳工”,专门为人纹身。上书载:”荆州贞元中,市有鬻刺者,有印,印上簇针为众物状。如蟾蝎杵臼,随人所欲。”文身又叫”雕青”,五代后周太祖郭威”少贱,黥其颈上为飞雀,世谓之‘郭雀儿’……因自指其颈以示使者曰:‘自古岂有雕青天子?’”(《新五代史东汉世家》)有些专家考证,文身之俗初与原始宗教图腾崇拜有关,以后一方面作为”身饰”,成为美观的表现,有些地方则作为一种成年的礼仪。如宋周去非在《岭南代答》中记叙当时的习俗说:”其绣面也,犹中州之笄也。女子及笄,置酒会亲旧友伴,自施针笔,为极细花卉飞蛾之形。”今有文以龙者,当恐非知文身之含义也。(下有二资料附之。)以上三者形式不同,但都是自愿的行为,是一种社会风俗的体现 。现在除个别地区和个别民族外,这些习俗都基本不复存在了。
1、日常生活的饮食惯制。这是从人体的生理出发,为恢复体力、维持生命的目的而形成的习惯。它包括饮食的次数、主副食量的分配,以及饮食时间的规定。我国秦汉以前基本是一日早晚两餐制,汉朝开始才普遍实行一日三餐制。(扬州三餐为两稀一干,丰年也如此。现农村、城市饮食时间也不同。)由于各地生产季节的差异,有些地区以两餐制和三餐制交互使用,在主副食搭配上也有不同。如游牧民族常以米面为主食,辅之以奶制品和肉,平原地区的农耕居户往往以大米、白面为主食、辅以蔬菜和少量的鱼肉。
2、节日礼仪的饮食惯制。这是人们受到自然季节和社会关系影响确立的习俗。其内容相当复杂。在节日方面,如正月十五吃元霄,寒食清明食冷饭糕饼,五月端阳吃粽子和雄黄酒,八月中秋食月饼和黄酒,腊八食腊八粥,大年三十吃饺子等。在礼仪方面,如婚嫁的食品酒类礼品与婚礼中的”交杯酒”,宴会上的座次、上菜的顺序、劝酒敬酒的礼节,食物礼品的馈赠往来等等,各地千姿百态。
3、信仰上的饮食惯制。这是民间信仰和宗教仪式在我国人民饮食生活中形成的惯制。大体上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供奉食品,如”血祭”、”祭酒”、”供果”等,表示对鬼神的祭祀和宗教信仰;而民间给亡人供饭、酒、菜,则反映了追悼亡灵的民间信仰。二是禁忌食品,如生肓前后的饮食禁忌,怀孕期禁食兔肉(以免生下的孩子兔唇),孕妇禁食鲜姜(唯恐生下的孩子六指),迷信成份浓重。饮食方面的习俗反映在方方面面,下面仅就菜系的形成与传承,各地的饮茶发展历程及习俗、饮酒的习俗及历程,吸烟的发展历程与习俗作些介绍。
1、依方位区分为四大菜系。即东部的江浙菜系,旧称淮阳派,以上海菜为代表;西部的川湘菜系,以四川菜为代表;南部的粤菜,以广东菜为代表;北部的京菜,旧称济南派,以北京菜为代表。
2、八大菜系。即苏菜、皖菜、川菜、湘菜、鲁菜、闽菜、京菜。
3、十大菜系。即八大菜系加上鄂菜和沪菜。我国的传统菜系,是从各地人民的特殊口味和各具特色的烹制程序中发展而成的特定类型。
我国民间菜肴不下两千种,一方面不少菜系融合了很多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菜肴特色,如北京菜系,是北方满、蒙、回汉菜肴发展而成的菜系。另一方面,一个主要菜系又往往派生出几个分支。如粤菜系有广州、潮州、东江等几种地方菜。此是菜系多种说法的原因。从我国传统菜系形成和传承的历史中,可以看出这些不同类型的菜系受到多种条件的影响。
2、生产、生活的需要和口味的爱好。如”南甜、北咸、东辣、西酸”,这是群体的口味认同。(”南甜”当与多产蔗、靠海、多盐份有关,北方干旱、盐份少,喜吃咸。)
3、各地调制方法的不同要求。包括配料、刀工、火候、调味、烹调技术,这可从各菜系的色、香、味、形中看出调制方法的重要性。如广东菜讲究鲜嫩,下料善于变化。山东菜讲究清脆,下料多用糖醋汁;而江苏菜重酥滑,下料重比例。(扬州藕不如北方脆,做法不同)相比之下,烹调方法对于菜系的形成和传承更有作用。如福建菜的炻(石音,介于陶、瓷之间的器物)、醉、扣、糟,北京菜的涮、踏(火旁)等。调制方法的区别是我国传统菜系形成和传承的操作因素。(2019年秋《扬子晚报》有”随便” 饮料;另附该报2019年2月27日《”淫食文化”粉墨登场》一文)
关于我国饮茶的发展历程及各地饮茶习俗。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种茶、制茶、饮茶都起源于我国。《神农本草经》记载,大约402019年前,古人已开始把茶叶当作药用,叫”荼”。何时成为单一的饮料,则存在着始自春秋战国、秦汉、三国等几种不同说法。(《诗、卫风》有”谁为荼苦,其甘如荠”句)据古文献,最早记录茶的大都是四川人。如汉代成都人司马相如的《凡将篇》中就有茶的记载。资中人王褒的《僮约》有”武阳买茶”的句子(武阳即今四川彭县)。这是把茶作为饮料的可靠记录。《汉书地理志》的长沙国有”茶陵”地名。四川可能是茶流行的最早地区。汉代末年,茶开始走出贵族的圈限,流入市井闾里之家。《三国志》载,东吴时期已有不少人采茶煮为”茗粥”。南北朝时,随着民族融合,饮茶习惯由南而北延伸。(唐代张籍《寄友人》诗:”忆在江南日,同游三月时,采茶寻远涧,斗鸦向春池。”)饮茶之风普及是在唐代,与佛教的兴盛有关。唐人封演在《封氏闻见录》中说:”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各色人等无不以饮茶为好。饮茶风俗的大大推广,导致了我国第一部研究茶的专著《茶经》出现。《茶经》作者为唐中期陆羽,他被民间尊为茶神。后陆续出各种茶书一百多种。(据考证”茶”字最初也出现在中唐《百岩大师碑》及《怀晖碑》,前用”荼”字)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我国已形成了六大茶系:即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花茶和紧压茶。各茶类中又包括着许多品种。其中绿茶生产历史最久,产量最高,种植面积及影响最大。全国各地饮食结构不同,饮茶方式和所需茶类也不同。江浙地区多饮绿茶,其中,”龙井”、”瓜片”最受青睐。京、津、东北流行饮用香花窨熏过的绿茶──花茶。闽粤一带视乌龙茶为珍品,较上述地区也更注意品饮的情趣,如福建、潮汕地区泡茶艺术甚为讲究,潮州的”工夫茶”名副其实,极费工夫,连水沸的程度也有”蟹眼”“鱼目”之分,连倒茶的方式也不同。(绿茶有西湖龙井、黄山毛峰、君山银针、庐山云雾、都匀毛尖等十余种;红茶的特点是经发酵而成,安徽祁门的祁红、云南云风、勐海的滇红最为著名;乌龙茶介于绿、红之间,也称”青茶”,茶叶边缘发酵中间不发酵,集中产于闽、广、台一带。福建的武夷岩茶、水仙、乌龙、铁观音,广东的凤凰单丛、浪菜,中国台湾的乌龙、包种等为名品,大多产于岩缝间,故而名贵;白茶色如银,薄如纸,汤色淡浅素雅,多产岩林间,少见,主产于闽的政和、福鼎,白毫银针、白牡丹为名品;花茶加入了花香,在香花窨中薰过的绿茶,茉莉、玉兰、珠兰、柚子等种。紧压茶以红、绿茶为原料,经过蒸压处理,制成砖状、饼状,质地坚硬,不易变质,新疆多饮之。)我国少数民族饮茶也颇具特色。蒙古族一日三餐离不开奶茶。奶茶要先将捣碎的砖茶加水在铁锅中煮10余分钟,茶叶呈红褐色时,再加一、二勺奶和少量食盐,搅拌均匀,等水沸开后滤去茶叶茶梗即成。维吾尔族与此基本相似,唯南部少数民地区习惯饮茯砖茶,即煮茶时不加鲜奶,而加些胡椒、桂皮等香料。藏族则习惯饮放入酥油和食盐的酥油茶,被视为高级饮料,以此招贵客。居住在滇西北的纳西族、傈僳族、苗族、彝族和怒族等,较为普遍地饮用盐巴茶。湖南、贵州、广西等地的苗、瑶等族喜欢喝打油茶,此以茶叶、米花配上花生、芝麻、黄豆、葱姜等调制而成。云南永胜县一带的少数民族普遍饮用油茶,即在茶叶中加入猪油或香油,倒入放有盐巴、火麻子与草果混合粉的碗中饮用。
我国饮酒始于何时,名酒又是如何产生的呢?自古以来,酒就是我国人民喜爱的饮料之一,每逢佳节,亲朋聚会,宴飨宾客、喜庆丰收、婚丧嫁娶都少不了酒。但饮酒习俗在我国产生于何时,现存史藉却有不同的说法。《世本》、《吕氏春秋》、《战国策》等均以为始于前21世纪的夏朝。如《战国策魏策》载:”昔者,帝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绝旨酒,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国者’。”《世本作篇》亦云”仪狄作酒”。这是说酒在禹时由仪狄发明的。《事物纪原》则认为始于周朝的杜康造酒。(按:少康为夏中期人,造”秫酒”)而《黄帝内经素问》更推论早在公元前26世纪的黄帝时代,就已经出现了饮酒习俗。从地下考古发拙情况看,河姆渡文化的带把陶质钵,一般以为是最早的酒器(距今702019年前后),仰韶文化(距今7000-502019年)、大汶口文化出现陶质尊、觚、高足杯系列酒器。说明尽管记载不同,饮酒习俗的历史却是悠久的。此后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酒的酿造和消费逐步扩大,饮酒习俗逐渐盛行,并形成了名目繁多的各种酒类。(历史上因经济原因有不少时候禁酤酒)我国许多风味独特的名酒,据各地名酒志记载,大多产于普通的小村镇。这与小村镇所占有的天时、地利是分不开的。一种名酒的诞生,除了必须具备用料精细和高超独特的传统酿造工艺两个条件外,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水质的配合。如从16世纪起就驰名天下的我国第一名酒茅台,出产于贵州省仁怀县赤水河畔的茅台村,这里具有制造茅台酒的特殊环境:水、气候和特殊的菌种。生产此酒的水只能用茅台镇附近的流水,因为这些水中含有几十种矿物质,离开这些水就无法酿造出茅台酒的独特风味。酿造专家曾作过尝试,先后在北京、哈尔滨、辽宁、吉林、山东、福建等地,用茅台的曲种、原料和工艺,制造茅台酒,结果均末成功。又如我国八大名酒之一的山西汾酒,出产于山西汾阳县外30里处的杏花村,素有清香醇厚、柔和爽口之誉。唐代诗人杜牧曾留下”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脍炙人口的诗句。古碑上曾以”井泉味如醴(甜酒),河东桑荷不足方其甘馨,禄俗黎春不足方其清冽”来颂扬汾酒酿造水质之佳。这里流传的”马踏神泉涌”、”醉仙居神井”等美丽传说也是赞扬其水质的。其水质非常纯洁,煮饭不溢锅,盛水不锈器皿,洗衣格外干净,都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只有在这种”水重依稀亚蟹黄”的良好条件下,才能酿出驰各中外的汾酒来。
民间吸烟之俗的由来。烟草原不产于我国,古代文献中虽有”烟”和”叶菸(同烟)”的记载,但非指今天的烟草。完成于16世纪的《本草纲目》也未录入此名。烟草大约在17世纪初传入我国。日本学者加藤繁在《中国经济史考证》中认为,烟草在明朝时由葡萄牙人传入中国,首先在福建、广东栽培,其后传到其它地区。而据吴晗的考证,烟草传入我国有三个途径:一是从吕宋(菲律宾)传入福建;二是从朝鲜传入东北;三是多南洋传入广东。其中以吕宋入福建为主,故烟草又称”建烟”。据《玉堂荟记》记载:”吃烟自天启中(1621-1627年)开始,二十年来,北土多种之。”(按:明朝名医张介宾在1624年写成的《景岳全书》中最早记载了烟草传入的情况:”此物自古未闻也,近自我明万历(1573-1620)时,始出于闽、广之间,自后吴、楚皆种植之矣。”)当时人以烟草的英语tobacco的译音称之,如淡巴菰、淡巴姑、担不归、淡肉果等。烟草的名称自日本传来。黎士宏《仁恕堂笔记》称:”烟之名始于日本”。由于吃烟的主要方式是将其点燃后吸其烟雾,故代之以原译音而称”烟”,并以品种或产地不同而有各种专称。如陈琮《烟草谱》云:”衡烟出湖南,蒲城烟出陕西,油丝烟出北京,青烟出山西,兰花烟出云南。” 烟草传入我国后,民间吸烟习俗迅速流行。《鲒奇(土旁)亭集》卷三《淡巴菰赋》序中说:”今淡巴菰之行遍天下”。清初李王逋《蚓庵琐语》中说:”予儿时尚不识烟为何物。崇祯(1628-1644)末,我地遍地载种,虽三尺童子莫不食烟,风俗颇改。”王士祯《香祖笔记》云:”今世公卿大夫,下逮舆隶妇女,无不嗜烟草者。”当时最普遍的吸用方式是将烟草”采而干之,刀批为丝。”(《枣林杂俎》中集)也或有加辅料者,《在园杂志》卷三载:”有以香料拌入者,名香烟;以兰花子拌入者,名花兰烟。”吸用时,将烟丝置入烟管中,”此火烧一头,以一头向口,烟气从管中入喉”(《露书》卷十)。其次是将烟丝卷入纸中,即所谓”吕宋人食法,用纸卷如笔管状,名几世留,然火吸而食之”(《稗贩》卷八)。这两种方法至今仍用。至于今天最普遍的机制纸卷烟。即所谓香烟,则是在清末光绪年间(1875-1908)传入的。张涛《津门杂记》:”广东通商最早,得洋气最先,类多师法,泰西所为也。尝以卷烟吸而食之。”192019年(光绪二十八年)官商合办的北洋烟草公司在天津成立,我国开始自已生产机制卷烟,后渐传播开来。(吸烟不利于健康)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篇五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7课
2、进一步激发学生传承祖国灿烂文化,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2、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实践活动。
准备阶段的主动性,探究性;学习阶段的进取精神和独特体验。
两个阶段:资料准备收集阶段和课堂教学汇报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收集资料阶段(确定方案,调查研究)
1、导入活动
(1)师:同学们,我们前面认识了古代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老子,除此以外,你还知道哪些呢?(学生自由发言)
(如果学生答不全,教师可以提示:在我们学校楼道和校园里你看到过了什么?──那里还有许多中华历史名人,如庄子、孟子。)
(2)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等人都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们都创造过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但是,这只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方面。
在今天的生活中,我们仍然可以处处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她就像一座巨大的宝库,让我们一起走进她吧!(出示课件:两扇宫殿的大门缓缓打开,“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映入眼帘。)
2、确定专题
(1)出示17课课后“综合性学习”一段话,自己读一读吧!
(2)师:你想不想成为一位研究祖国传统文化的专家啊?(生:想!)你最想研究哪一方面的内容呢?(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及生活阅历谈自己的想法,教师随机打出相应的文字内容。)
(3)将学生提出的专题进行归类。如,将陶瓷、剪纸、布艺、草艺、泥塑等归为民间工艺;将戏剧、国画、书法等归为民族艺术。
3.全班讨论填写下表:活动主题: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小组专题研究内容
(1)民间工艺(2)民族艺术(3)古诗文赏析(4)风俗风情(5)神话传说(6)饮食文化(7)备注(备注说明:除以上六个专题之外,学生可能还想研究其它方面,为此设置了“备注栏”,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给孩子们留有更大的空间。)
【设计意图】: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宽学习领域,并且充分发挥学生在综合性学习中的自主性、能动性,因此,我们设计了“课件激趣”和“自主选择研究专题”两个环节。
4、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组成专题小组
5、讨论、撰写专题实施方案
(1)结合某一专题,教师在全班进行“制定实施方案”的指导。
(2)专题小组进行讨论并填写下表。
附:
小组专题调查研究实施方案
研究课题:
组长:
小组成员及分工:
研究时间:
获取资料的途径:
各小组根据制订的研究方案,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地进行社会实践调查活动并及时地记录活动中所获得的基本资料,在实践调查中发现什么新问题,随时做好记录。
【设计意图】:教师结合方案表在“合作分工”和“获取方式”上做重点指导,使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第二阶段:课堂教学汇报阶段
1、小组汇报交流
(1)小组汇报研究的专题。下面先请各小组组长大声宣读一下你们组研究的专题。
(2)全班交流。下面就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把搜集到的资料与大家交流一下。其他小组成员边听边想,有问题可以及时提出。
师:哪个小组首当其冲来展示你们的'调查研究成果?(可以向大家展示一些文字资料、图片、照片、录音片段等)
民问工艺组的制作展示:现场剪纸,制作布艺及泥塑,赠送个人作品等。
民族艺术组的表演展示:现场演唱一段曲目,现场画一幅图画,现场表演一段评书等等。
诗词赏析组的诵读展示:配乐诗朗诵,诗词表演,对诗等等。
民俗风情组的话题展示:“祖国河山一日游”和“趣谈传统节日”。
神话故事组的趣味展示:我来讲,你来猜!(讲一个故事,来猜其中的神话人物)
中华美食组的多方位展示:报菜名、现场展示图片等。
(教师鼓励学生别具匠心的展示,以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张扬。)
(4)教师予以点拨、引导,提示学生未研究到的“点”。
师:我对祖国的传统文化也有浓厚的兴趣,我浏览了许多主题网页,准备了一些资料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同时也欢迎将你们的资料和大家一起交流!教师准备一些如古诗词、书法大家的作品、神话传说和美食的图片等资源。
(尝试利用网络的优势,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
(5)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情况,以鼓励为主,根据学生个体专题小组的不同表现颁发各类小奖章。如:最佳表现奖,最新创意奖,同心协力奖等。
(1)学生将自己所搜集的专题资料整理成册。(教师帮助整理。)
(2)通过这次活动,你有什么收获?请把它写下来。
(3)指名读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此我们设计了专题小组合作汇报、交流和展示,并通过说一说、听一听、写一写等形式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1)教师点拨
师:刚才,同学们都谈到了祖国的传统文化多么丰富多彩,是呀,它不仅仅局限于我们今天所研究的这六个专题,比如,你可以去制陶,体会制陶的乐趣;在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你可以欣赏到京剧,感兴趣的同学还可以学唱几曲,你可以去“白家讲坛”去认识一下气度不凡的英雄人物等。总之,我们可以用“灿烂辉煌、源远流长”来形容祖国的传统文化。
(出示课件:在已打开的两扇门之间有一幅画卷伸向远方,镜头从古代文明一步步演变到现代文明,直观地再现各种传统文化,再次给学生视觉上的震撼。)
(2)拓展探究
师:祖国的传统文化多么像一座巨大的宝库啊,愿不愿意继续探宝呢?那么,除了今天我们研究的专题,你还打算继续探究哪些内容呢。(学生自由发言,充分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你们个个都是爱动脑筋的小专家,愿你们在传统文化这座宝库里,继续探索,愉快地遨游!
【设计意图】:通过后续活动,继续培养学生的探究品质,进一步激发学生传承祖国灿烂文化的意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篇六
陶瓷在生活中可是必不可少的,比如房顶的瓦片啊,吃饭用的瓷碗啊,这些东西可都是用传统的工艺品—陶瓷做的哟。
中国陶器距今已有一碗多年的历史,在国外,许多人是先认识陶器再认识中国的。
因为对陶瓷的喜爱,妈妈专门带我去“陶吧”做陶器体会。
那天,我和妈妈漫无目的的在街上瞎逛,忽然看见一个人手持着陶器欢快地从一家陶瓷店“蹦”出来。我拉拉妈妈,妈妈似乎是我肚子里的“蛔虫”,拉着我进了店。
第一次做陶,没有经验,陶器做得歪歪扭扭的,难看极了。我使劲把杯子往上捧,想把杯子捧高些,没想到把杯子捧塌了。我一次又一次地做,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了,最后我没有耐心了,就勉强做了一个很难看的“花瓶”。
“花瓶”的口只能装一支铅笔,经过烤瓷后“花瓶”又小了一圈,口连根树枝也插不进去了,看着这个作品我哭笑不得。
这个“花瓶”是我第一次的杰作,从那以后我又去了几次,积攒了一些经验,还做过“双层碗”、杯子、水碗、茶杯等一系列陶瓷器,它们虽然不是大大方方、端端正正,可它们是我做出来的。
通过自己的实践后,再去欣赏那些橱窗里精美的陶瓷作品,不由得对那些制作者佩服得五体投地,陶瓷是我国的传统文化,我们一定要把它发扬光大!
评语:小作者通过描写自己做陶瓷的不易来展现陶瓷制作工艺的复杂,从而体现了陶瓷的魅力,全文语句通顺,条例清楚,表达了自己对陶瓷的喜爱之情,且情感真挚!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篇七
①学会观察生活和搜集资料,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
②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做到语句通顺。
③自主发现词语的构词特点,通过观察图画与词语,初步了解十二生肖这一传统文化。
④运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认识“搞、稿、编”等9个字。
⑤能主动参与展示活动,乐于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才能,并善于与别人交流。
课件或投影(“日积月累”中的词语),十二生肖邮票挂图。
①组内交流,让组内同学充分了解大家搜集到的祖国传统文化。
②推选一名同学作为小组“代言人”,代表本组向全班作介绍。
①各小组将自己的资料(文字、图片、实物等)展示出来。
②小组之间互相观摩。
“代言人”向别的小组的同学介绍本组搜集的资料。
③每位学生要记住各小组搜集资料的情况,为评选作准备。
①各组同学评议:哪组活动开展得好?好在哪里?
②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