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2023年欢乐的泼水节作文 欢乐的泼水节作文400字汇总

2023年欢乐的泼水节作文 欢乐的泼水节作文400字汇总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4-19 15:11:06
2023年欢乐的泼水节作文 欢乐的泼水节作文400字汇总
时间:2023-04-19 15:11:06     小编:zdfb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欢乐的泼水节篇一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能容,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了解泼水解是傣族人民独有的风俗习惯。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

2.体会、领悟傣族人民过节的欢乐心情。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1.在我国的东南部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叫西双版纳,让我们乘上飞机到那儿去看一看吧!

2.看多媒体,你看了之后,此时你最想说什么?指名说

3.美丽的西双版纳每年有一个重要的节日叫泼水节。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9课欢乐的泼水节)这是一个怎样的泼水节?(欢乐的)指名读。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词语

泼水节  凤凰花  提着桶

意味    幸福    互相    瓢

西双版纳   吉祥如意   不肯离去

(三)讲读课文

第一节:

1.指名读,边读边思考: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傣族)

2.理解词语“一年一度”,指导读。

3.你还从哪个词语看出了的傣族人民很高兴?(迎)

4.指导读。指名读、齐读。

第二节:

第一句:

1.引读。

3.指导朗读。

第二句:

1.引读。

3.指导朗读。

第三句:

1.看多媒体。

2.此时你最想说什么?

3.出示,指名读

4.理解词语“互相追赶”,

5.你还看到了哪些泼水的动作?动作演示“泼、灌”。

6.知道朗读。

第四句:

1.引读。

2.理解词语“湿淋淋”。

3.指导朗读。

第五句:

1.引读,因为……。

2.看课文后面是一个什么符号?(!)这小小的感叹号传递着人们怎样的心情?(高兴)指导朗读。

3.如果你也在泼水,此时你最想把水泼给谁呢?

出示:我要把清水泼在(      )身上,祝(       )。

4.指导朗读第二节。

第三节:

2.看多媒体。

3.引读,地上铺满了……,空中回荡着……,大家……,赛起了……,放起了……。

4.人们早早地来到了街上,为什么知道深夜还不肯离去?

5.指导朗读。

(四)点题总结

1.今天我们和傣族人民度过了一个(点题:欢乐的泼水节)

2.齐读课文,配上音乐。

(五)课后延伸

1.你还知道哪些民族的节日?指名说

2.欣赏多媒体

(六)学习生字

吉、祥

欢乐的泼水节篇二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单元《五彩云南》设有“多彩的裙摆”,“风花雪月看白族”,“欢乐的泼水节”三个课题。运用丰富的艺术活动为学生开启一扇扇民族艺术之窗,让他们在这一片多彩的天地里去了解、发现各民族的特点,不断积累知识和技能,进行艺术的创造和表现。本节课为“欢乐的泼水节”的第二课时,着重从民族特色出发,展开对傣族的介绍。了解傣族的风土人情,重要的节日“泼水节”,学跳孔雀舞,让孩子在活动过程中充分展示自己,提高能力,并从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二)教学三维目标及确立依据

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准确掌握附点节奏,能初步掌握傣族简单的舞蹈动作。

2、过程与方法:用体验、探究、想象、合作、视觉图象等多种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地参与到各项学习活动之中。在活动过程中,孩子能充分展示自己,提高能力,并从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在欣赏、歌唱、舞蹈等学习活动中,感受音乐作品,并能初步感受傣族的人文风情,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三)教学重难点及确立依据

结合学生的学情及教材内容,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学习傣族舞蹈,感受傣族舞蹈的风格。

确立依据:课标中指出,要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走进音乐,

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掌握音乐基本知识和初步技能。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观看孔雀的录像,学习孔雀的姿态,创编孔雀的动作。

确立依据:中小学音乐课程中的音乐创造,目的在于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在教学过程中,应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的内容,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及合作意识。

在本节课中,我创设了相应的情境,使儿童在体验中既受到情感的熏陶,又获得形式、技能的领悟。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运用多种形式和表现手法,让学生体验、发现、创设、表现和享受音乐的美、生活的美。

具体的教法有:

1、情境创设法。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创设融洽的音乐情境。

2、提问法。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和新的眼光来观察事物。

3、直观演示法。运用多媒体教学,优化音乐教学过程,为学生提供一种声音、图像结合的动态情境,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当中来。

具体的学法有:

1、观察发现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无拘无束地说出自己的理解、看法。

2、表演体验法。让学生在感悟音乐的基础上,大胆想象表演,发挥个性。

3、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创编舞蹈,让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1、组织教学

在课堂一开始,我播放歌曲《爱我中华》,让学生律动进教室。这样,可以放松孩子的紧张心情,释放他们的热情,一下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为待会的歌曲表现做铺垫。

2、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傣族的资料

课前布置学生查找有关傣族的资料,与同学交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让他们对傣族有初步的了解。

3、乘坐“七彩云南”号节奏火车

创设旅游情境,自然地将学生带入今天的艺术活动。艺术课程主张开展具有游戏倾向的艺术活动,通过有组织的游戏活动,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艺术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游戏中体验艺术。在这个环节中,运用游戏的形式进行节奏训练,让学生用动物的叫声模仿节奏型,进一步巩固附点节奏。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在游戏当中潜移默化地掌握知识、巩固知识。

4、到达第一站——“云南印象”

课件出示,通过优美的音乐及迷人的画面,老师以导游的身份介绍云南风土人情,学生对傣族的人文风情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带给学生美的感受。

5、到达第二站——“孔雀园”

这一环节,我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复习歌曲后,通过观看孔雀录像,引导学生模仿孔雀的姿态。鼓励大胆创新,注重培养学生的独创性,对表演得出色的同学给予评价。观看傣族孔雀舞蹈,感受傣族舞蹈的风格。进一步激发学生舞动的欲望,通过学习傣族简单的舞蹈动作,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创编舞蹈,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空间。

6、到达第三站——“傣族乐器馆”(拓展延伸)

这个环节中,通过介绍葫芦丝,结合本校的校本课程,请学习葫芦丝的学生为全班同学表演,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兴趣和热爱。通过对象脚鼓的认识和欣赏象脚鼓舞蹈,了解象脚鼓的声音、演奏方式,感受象脚鼓舞蹈带来的欢乐情绪。

7、课堂结束

在轻快、活泼的《孔雀舞》歌曲中,学生模仿孔雀的姿态出教室,结束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总之,本节课的设计考虑到了音乐艺术学科的特点、教学任务、学生的年龄特点,综合运用各种教学辅助设施使课堂气氛更活跃,让孩子的学习兴趣始终处于积极状态,从中得到美的体验和享受。

欢乐的泼水节篇三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语文苏教版教材第四册第七单元的课文《欢乐的泼水节》,它是本册教材中“爱国篇”的最后一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一些祖国的民族风情。

《欢乐的泼水节》一课紧扣“欢乐”记叙了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情景,初步对学生进行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的教育。全文共有三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凤凰花开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到了;第二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部分,共有五句话,具体生动地写了泼水节的欢乐场面:一、二两句写人们做的准备,三、四两句写泼水地场面,第五句点出了泼水的象征意义;第三自然段略写了泼水节的其他活动。

较少,难以与课文产生情感共鸣。但这些孩子却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思维较活跃。

1.学会生字,感受课文用词的精当。

2.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边读边想,体验感悟的能力。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有选择地背诵课文。

我想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活动起来,在活动中走入情境,全面热情参与情感的体验,从而与傣族的泼水节来一次亲密接触。

主要是师生一起与课文产生情感共鸣,共同领悟、感受傣族人民过节的“欢乐”。

1.感悟课文用词的精当。

2.融情于文,与课文产生情感共鸣。

在确定了教学目标、重难点的基础上,这一课时的授课形式,我主要是以创设情境,体验情感,师生入情入境与文本对话为主。

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1.激发情感,引起需求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学习内容有足够的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和饱满的情绪状态,才会自发地调动全部感观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去。所以一开始我就用带有浓厚傣族气息的葫芦丝音乐《月光下的凤尾竹》的和凤凰花的画面导入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学习,让学生在视、听觉的双重冲击下,带着自己的感受来朗读第一小节,一下子就进入到课文情境当中,进而产生一种非常想去参加泼水节的情感和需要。

2.创设情境,体验情感

课文第二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段,我把它分为三个层次进行教学,不断地给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发挥想象,朗读感悟。

陶行知说:儿童的思维在手上,所以,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表演中理解抽象的语言,这既符合小学生的思维习惯,又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该段第一层次1-2两句时,我紧紧抓住“提、端、滴、撒”这些动作,让学生在课堂上做一做,动一动,再读一读,从而感悟文章用词的精当,体验文本蕴涵的情感。

第二个层次3-4两句是本课教学的重中之重,我打算在此对学生进行读、说、演、感悟全方位语文素养的培养。通过读一读、评一评、说一说、演一演等方式积极创设傣族人民泼水的热闹情境,引导学生边朗读边想象,在阅读过程中加强角色体验,充分参与言语实践活动,真切地感知课文中人物的内心情感,加深其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感悟的过程。从而实现小语新课标所提出的“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具体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

a.播放欢快的象脚鼓点声,让学生 初步感受节日的“快乐、有趣”,来引发学生读书、探知的欲望。

b.紧接着我再次创设情境:同学们,这是一个泼水的广场,来!把你们的桶提起来,盆端起来,瓢拿起来,看一看,你的好朋友在哪里,快去泼吧。接着让学生下位,互相追赶,互相泼水,尽情体验泼水节的快乐。

c.让学生读出自己的体验。

d.观看傣家人过泼水节的实况录像,再次感受泼水节的欢乐。

e.最后,通过男、女生赛读来加深对文中人物的情感体验。

我国杨再隋教授说过:“引导学生进入情感体验过程,教师要适时地引起学生思维的冲突。——体验课文的情感因素并与之共鸣,这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为了突破傣族人民用泼水这种特殊的方式向别人表达着美好的祝福。这一教学的难点:在教学第三个层次第5句时,我采用自然、贴切的现场采访,让学生如临其境,深深体验泼水开始时人们急切的等待、泼水时的热闹和欢乐之情,深刻领悟泼水的象征意义,领悟傣家独有的风情。

具体环节设计如下:

a.角色体验:你身上湿淋淋,为什么脸上还笑开了花?让学生充分表达。

b.出示第5句,生读。

c.师述:怪不得人们那么高兴,原来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泼出去的水会给人们带来幸福呀!

d.生带着新的感受再读3-4句。

3.详略交替,以读代讲

课文第三自然段的教学,我进行了弱处理,第一句,师伴以音乐,渲染气氛,以读代讲;第二句,以声、像手段为烘托,让学生在欢快的乐曲声中展开想象的翅膀,还原文本中画面,感受泼水后欢快的热烈场面,读出高兴,不忍离去的心情。

4.回归全文,拓展延伸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促使学生积累一定的语言材料。所以朗读是语文教学中的“传家宝”,教师应以读为本,积极营造一种以书声琅琅为主的课堂气氛。总结时我打算用激励性的语言:“小朋友,你们愿意用朗读,带俞老师去西双版纳过个快乐的泼水节吗?”来激发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全文。

开放的课堂才能彰显出无限生机,把语文学习向课外拓展,向课后延伸,把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创造,让学生在开放的课堂教学中去实践,学生蕴藏的智力才能得到充分的挖掘,思维的火花才能得到碰撞和闪光。所以最后,根据课后练习4的要求,在学生交流收集资料的基础上,我用图片的形式又适当补充了一些我国其他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并鼓励感兴趣的同学,组成研究小组,课后到图书馆或上网去查阅更多详细的资料。既让学生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丰富了精神世界,同时也把探索的种子播撒在了学生的心田。

以上是我的全部教学设计,肯定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敬请各位提出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欢乐的泼水节篇四

⒈初读课文第一小节

我们班的小朋友都喜欢旅游,那今天唐老师带大家到一个美丽的地方,大家看:这里有高大浓绿的椰树,有别具风情的村寨、竹楼,这就是迷人的西双版纳。

(出示词语)谁来读读这个词语。

看,还有更美的呢!(出示凤凰花图)这是西双版纳的凤凰花。

(出示词语)这是怎样的花?(生说)请你来读一读这个词语。

西双版纳的凤凰花开了,瞧,(出示课文中的图)傣族人民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

(出示词语:傣族一年一度泼水节)谁会读这些词语。

泼水节(板书):泼水节是少数民族傣族的传统节日,在节日里,人们泼水互相祝福。

(出示第一自然段)谁来读读这句话。

⒉初读课文第二小节

看看图,说说人们此时的心情怎么样?(交流,注意提醒学生说话要说完整)

那我们一起去参加泼水节吧!

泼水前该做些什么呢?(出示第二自然段1、2句话)

请大家读读这些句子,遇到生字可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划出词语)谁会读这些划出的词语?

[读到提着桶、端着盆做做提、端的动作]

这些词语都会读了,那这些句子肯定也难不倒大家。谁来读给大家听。

开始泼水了,看(出示录像)。

他们是怎样泼水的?(交流)

(交流后出示词语:互相追赶、瓢(你见过吗?出示瓢图)、灌、盆、泼、湿淋淋、笑开了花)

我们来读读这些词语。(指名读)

原来是这样泼水的,我们自己来读读这两句话。(自读)

谁想读给大家听?

身上湿淋淋的,却还这么高兴,这是为什么呢?(出示句子)请大家读读这句话就一定会知道的。(自读)

(指名读)(划出词语:吉祥如意幸福)

怎么能不高兴呢?原来泼水是件快乐的事。让我们轻轻地打开书本,一起来读读第二自然段。(齐读)

⒊初读课文第三小节

泼完水可不要急着回去,还有其他活动呢!

请大家放声读读第三自然段,看看有没有你喜欢地活动?(交流)

难怪人们不肯离去。(划出:不肯离去)

谁来读这个词语。

师生接读:地上铺满了-----( ),空中回响着-----( )。大家-----( ),(),赛起了-----( ),放起了-----( ),直到深夜-----( )。

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这欢乐的节日。(出示图片)

真是个怎样的泼水节?(板书:欢乐的)

指导读题:谁来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让我们齐读课文,把欢乐带给大家。

旅途真愉快,大家的收获如何呢?(出示词语)

指名按顺序读,集体掉着读。

词语会读了,我们来学写几个生字!唐老师听说我们二()班的小朋友字写的可棒呢!认真学啊,一会把你漂亮的字展示给老师看。

(出示生字:泼桶湿淋祥)

看看这几个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我们一起来记记这几个字。

记住了,我们就要来写了。(切换到光盘)

(看一个注意点,描一个。)记住要点了吗,描一个。

再把这5个生字临写一个。(放音乐:凤尾草)

反馈。

欢乐的泼水节篇五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课文。

2、知道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初步了解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独有的风俗习惯,体会傣族人民过节的欢乐心情。

1、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通过朗读体会傣族人民过节时的欢乐心情。

1、发动学生搜集有关泼水节的知识以及其他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的信息。

2、多媒体课件。

一、谈话揭题,质疑猜想

1、小朋友,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由56个民族组成,你能说出其中的一两个吗?许多民族都有他们特别的、充满民族气息的风俗与节日。(板书:泼水节)就是其中的一个。

2、今天,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泼水节的欢乐场景吧(补全课题)齐读课题。

3、看了这个课题,你认为这篇课文会向我们介绍什么?

4、你们猜的`是否正确,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2、检查自读:

(2)指名读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3、请学生说说自己的猜测与文中所写的是否一致。(理清课文脉络与重点。)

4、你又读懂了什么?(在学生充分回答后,引读第一自然段。)

三、读悟“泼水”,感受欢乐。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傣族人民又是怎样过泼水节的呢?(小组合作,读文讨论。)

2、交流,朗读。(以下环节随机进行。)

(1)泼水前的准备:泼水节那天,人们在大街两旁准备好清水。

你喜欢这样的清水吗?为什么?怎样读出你喜欢的心情?

指导读句:大街的两旁早已准备好了清水,清水里有的滴上香水,有的洒上花瓣。

(2)人们心情:泼水节那天,人们提着桶端着盆,早早地来到了大街上。

你读懂了什么?你能把傣族人民急切高兴的心情读出来吗?

(3)泼水经过:开始泼水了,大家互相追赶,你拿瓢往我衣领里灌,我端盆向你身子上泼。

①在小组内读读这句话,人们是怎样泼水的,你能把这样的场面、动作表演出来吗?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②小组表演,师生互动评价,重点评价“互相追赶”,“你拿瓢你拿瓢往我衣领里灌,我端盆向你身子上泼”的动作。

④你刚刚泼水的时候还有怎样的动作?能学着书上的样,说说吗?

⑤再次活动,用你喜欢的动作去泼水!朗读第三、四句。

(4)泼水的象征意义:延续活动,进行采访——你们为什么个个笑开了花?指导朗读第五句。

3、我们身临其境般感受到了傣族人民泼水时的快乐,让我们再次地回味。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傣族人民除了相互泼水祝福,他们还举行了哪些活动庆祝呢?

(2)自读第三自然段,想一想,你从哪儿看出人们非常欢乐?

师生赛读,体悟欢乐。

(三)让我们再次与傣族人民一起欢度泼水节。配乐朗读课文。

四、拓展延伸,选择练习

1、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2、把这欢乐的泼水节的热闹场景介绍给你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或你的好朋友。

依照《欢乐的泼水节》,任选一个其他民族有代表性的节日简单介绍。

欢乐的泼水节篇六

《欢乐的泼水节》这课紧扣“欢乐”记叙了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情景,初步进行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的教育,全文有三个自然段,第一自然写凤凰花开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到了,第二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部分,这有五句话,具体生动地写了泼水节的欢乐场面,第一、二句写人们做的准备,第三、四句写泼水的场面,第五句点出了泼水的象征意义,第三自然段略写了泼水节的其他活动。

析学生:

因民族差异,学生对泼水节了解较少,难以与课文产生情感共鸣。学生年龄小,有强烈的好奇心,思维较活跃。

说目标:

根据新课标及教材的安排,再结合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是这样设计的。

一、知识与能力

1.学会生字,感受课文用词的精当。

2.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边读边想,体检感悟的能力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

创设情境,情感体验,学生全面热情参入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师生与课文产生情感共鸣,领悟傣族人民过节的欢乐心情。

四、重难点:

1.感悟用词的精当

2.融情于文,与文产生情感共鸣

说教学:

在确定了目标、重难点的基础上,第二课时教学授课形式,主要是以创设情境,体验情感,师生入情入境与文本对话为主。

1、激发情感,引起需求

2、创设情境,体验情感

课文第二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段,我把它分为三个层次进行教学,不断地给学生创设情境,发挥想象,朗读感悟。

第一个层次1-2句,体现“做一做、读一读”

抓住“提、端、滴、撒”这些动作,让学生做一做,(凭我以往的教学经验,低年级的学生会做的兴致盎然)从而感悟文章用词的精当。激发学生饶有兴趣的读1-2句。

第二个层次3-4句是教学重中之重,在此对学生进行读、说、演、感悟全方位语文素养的培养,因此设计了以下环节。

a.出示象脚鼓点声,引发学生读的欲望,先读,感到“快乐、好玩”。

b.创设情境:同学们,这是一个泼水的广场,来把你们的桶提起来,盆端起来,瓢拿起来,看一看,你的好朋友在哪里,快去泼吧。学生下位,互相追赶,体验泼水节的快乐。

c.读出体验

d.看课件,(傣家人过泼水节的录像)

e.体验后,观看后,男、女生赛读

(以上环节设计,重在创设情境,激发想像,体验感悟,读出层次,突破难点,让师生融情于文,体验师生与文本的对话过程)

第三个层次:5句

a.角色体验:你身上湿淋淋,为什么脸上还笑开了花?

b.出示第5句,生读。

c.师述:怪不得人们那么高兴,原来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泼出去的水会给人们带来幸福呀,带着新的感受再读3-4句。

d.生读3-4句。

(此环节设计是让学生更深刻领悟泼水的象征意义,领悟傣家独有的风情,从而更好的突破重难点)

3.第三自然段的教学,我进行了弱处理

第一句,师伴以音乐,渲染气氛,以读代讲。

第二句,以声像手段烘托,让学生在乐声中唱起来,跳起来,在象脚鼓声中赛龙舟。在礼炮声中,在五彩滨纷的烟花中,感受泼水后欢快的热烈场面,读出高兴,不忍离去的心情。

4、回归全文

用读给在座的老师听,让在座的老师听了你们的朗读也想去西双版纳过泼水节,激发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全文。

5、生字教学

学写“吉”、“祥”二字,引导学生观察、描红,提醒写好这两字要注意的地方。来指导学生写好两字。

说效果:

1、请他们自读二自然段后,我问他们有什么想说的吗?学生有那么多读后的感受跟我说,比我预想的“泼水节很好玩”,“人们好高兴呀”这些话要丰富的多。他们有的说了心中的小问号,有的说了当时的情景,有的说了自己的感受,当时,学生的回答激励了我,我感觉他们真可爱,真会读书,更爱思考。

2、学生是最真实的,比如弱处理的第三段,礼炮的轰鸣,五彩缤纷的火花,象脚鼓点声中赛龙舟的场面,给了学生巨大的震憾,让他们在课堂上情不自禁的欢呼起来。

然而在唱起歌来,跳起舞来时,我放的是音乐课曾学的傣族舞蹈《金孔雀轻轻跳》我班学生都会跳,在元旦联欢会上还表演过,然而课堂上只听见唱,没有几个人跳,课后我也反思了一下,原因有二,一是我放的是伴奏带,由听到唱到跳,于学生着想,是必有一个熟悉过程,因此不能达到伴奏带一响,马上就能唱跳的效果,因为毕竟是二上学的一首歌,也许在这里我放有歌词的歌带,效果会好些。二,我要学会他们音乐课上那样跳就好了,能刺激他们的回忆。因此此处为学生着想不够。

此外,我希望我评价学生的语言更精炼些,不要重复学生的答案。

欢乐的泼水节篇七

2、了解傣族人民生活的地域、风俗和服饰等特点。

活动重点:抓住人民生活风俗中的艺术要素开展教学活动。

活动难点:在活动中激发幼儿兴趣,自主探索学习。

剪刀。

活动过程:

一、     导入:舞蹈《金孔雀》

问:这是哪个族的?你们了解傣族的什么?泼水节是傣族人们中最重要的节日,在那一天人们穿上漂亮的衣服,为免除灾难,互相泼水,相互祝福以求吉祥安康,给人带来幸福。

二、  走进傣族

1、随着孔雀的介绍了解了关于傣族的居民、服饰、乐器等

2、             学习歌曲

小朋友快来,欢乐的泼水节开始了,人们唱起了优美的歌声(放音乐)

(1)放音乐欣赏歌曲

(2)跟着琴声用lu来哼唱。

(3)带入歌词

(4)完整的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两遍

3、制作孔雀羽毛。

4、学跳傣族舞蹈

(1)(放音乐) 欣赏教师舞蹈

( 2)幼儿学习简单的舞蹈动作

(3 )尝试创编动作

| (4 ) 跟这音乐教师和幼儿一起表演

5、边唱边跳,结束活动

欢乐的泼水节篇八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4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了解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独有的风俗习惯。

课文紧扣“欢乐”记叙了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情景,初步进行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的教育。全文有3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凤凰花开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到了。第二自然段详写了人们互相泼水的情景及其象征意义。第三自然段写人们唱歌跳舞、赛龙舟、放烟火直到深夜。

由于学生对泼水节了解过少,所以在教学上重点让学生体会、领悟傣族人民过节的欢乐心情。

三课时

1.听写词语

2.一分钟内自我检查订正,并跟同桌说说,你找到写错别字的原因。

3.导入新课。

1.屏幕呈现傣族人民泼水的欢乐场面。

2.去了西双版纳你最想干什么?

3.师生共演坐火车去西双版纳。

1.自由朗读课

(提醒朗读时注意读书姿势、表情等)

2.课件出示问题。

你能从文中找出描写泼水的句子和欢乐的场面吗?试试看,相信你能找到的。

(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时回答完整,并对回答好的同学,老师示范表演泼水的动作并送上祝福的话。)

3.屏幕出示泼水场面。

①指导学生有序观察画面。

②师生共演泼水的动作。

(让学生知道应一边泼一边送上祝福的话。)

③指名表演。

a 生评。

b 询问有几种泼水动作。

(老师举例点拔,让学生明白灌和泼的不同之处。)

④学生自由朗读。

⑤指名读,师生共评。

⑥个人大挑战比赛读。

4.傣族人民为什么要互相泼水呢?

①生生互说。

②生自由朗读。

③小组比赛读。

5.如果你是傣族人民,泼水节这一天早上你会干什么?

(师带“记者证”)

2.小朋友,你的身上湿淋淋的,你高兴吗?

3.老妈妈,天色已晚你怎么还不回家呢?还想参加什么节目?

4.让我们看着这优美的环境,听着舒缓的音乐,跟随老妈妈一齐参加其他的节目好吗?(“老妈妈”领读第三自然段)

1.师生表演坐火车回学校。

2.屏幕出示:“吉”“祥”“淋”“湿”

a 交朋友

b 说说喜欢哪个词语

c 识记方法

d 书写时注意事项

e 书写

1.把这欢乐的泼水节的热闹场景介绍给你的爸爸、妈妈或你的好朋友。

2.搜集其他少数民族的传统节目。

3.依照《欢乐的泼水节》,任选一个其他民族有代表性的节目简单介绍。

欢乐的泼水节篇九

《欢乐的泼水节》是苏教版国标本第四册中的课文。课文紧扣“欢乐”记叙了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情景,初步进行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的教育。全文有3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凤凰花开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到了。第二自然段写了人们互相泼水的情景及象征意义。第三自然段写人们唱歌跳舞、赛龙舟、放烟火直到深夜。

根据教材特点,运用多媒体手段,主要采用创设情境的方法,采取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互相帮助、互相启发,感受泼水节的欢乐场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读成诵,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知道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了解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独有的风俗习惯。

以趣激趣,以情激趣,以读为主,结合画面,多种手段引导学生想象、体验泼水节的欢乐。

2、泼水节是一个怎样的节日呢?(出示第一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说说从中你知道了什么?

相机出示词语“傣族”、“西双版纳”、“一年一度”学生认读并理解词语。

(2)谁能与傣族人民一样高兴地来读一读这句话?(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3、今天,我们就和美丽的傣族姑娘一起来参加泼水节,你高兴吗?

就让我们来过把瘾,先感受一下泼水节的欢乐。

1、动画欣赏《欢乐的泼水节》

2、说说傣族人民过了一个怎样的泼水节?(难忘、愉快、高兴……)

是呀,小朋友说得都不错,课文就以“欢乐的泼水节”为题(板书课题,读题)

你想亲自体验一下这欢乐的泼水节吗?就请打开书,借助拼音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多读读。

3、检查自读情况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相机正音。

(2)小组内合作朗读,检查自读情况,有错误互相纠正。

1、你是怎样体验到傣族人民读过了欢乐的泼水节?自由读第二小节,找找有关句子,把找到的句子多读读。

2、交流:你从哪些地方感觉泼水节很热闹,很欢乐的?请说说你的理由。小组里交流后,指名交流。

(1)这一天,人们提着桶,端着盆,早早地来到了大街上。大街的两旁早已准备好了清水,清水里有的滴上香水,有的撒上花瓣。

①自由读,从这两句话中,你还能读懂什么?(“早早、早已”反映了人们欢乐、急切、盼望已久的心情,“清水”“滴上香水、撒上花瓣”说明泼水的讲究。)

②指名读,结合是否读出人们急切的心情和泼水的讲究来。

开始泼水了,大家互相追赶,你拿瓢往我衣领里灌,我端盆向你身子上泼。老人、孩子、姑娘、小伙儿,个个身上湿淋淋,人人脸上笑开了花。

①你想亲眼看看泼水节时那热闹的场面吗?观看课件

②读读句子,如果这一天,你和你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老师同学一起来到了大街上,参加泼水节,你会怎样泼水呢?学生动作表演,老师相机发问:“你用什么泼水的?怎么泼的?你泼水泼的高兴吗?你的水泼向谁了?你为何向他(她)泼水?”等。

③再来读一读泼水热闹的场面。

(3)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谁身上泼的水多,就意味着谁得到的幸福多怎么能不高兴呢!

①你身上都湿淋淋的为何还笑开了花呢?别人向你泼水你心里怎样?

②能把你的快乐、美好的祝福通过朗读来告诉大家呢?

③指名读,集体评议,是否读出快乐、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3、小结:是呀,这吉祥的水,祝福的水呀,大家尽情地泼,尽情地浇,不论是泼水者还是被泼者,虽然从头到脚全身湿淋淋的,但大家的心里都是那样高兴,脸上也都笑开了花。大街上,欢乐的人们互相泼洒,一朵朵水花在人群中盛开,在阳光的映射下形成了一道道彩虹,到处充满了欢声笑语,大街成了水的世界,欢乐的海洋。

4、你想把这热闹的泼水场面介绍给你的亲人、朋友吗?

(1)自由练习背诵

(2)加上动作边背诵边表演。

(3)找好朋友表演

1、引读

3、出示句子,读一读。播放课件“象脚鼓、赛龙舟”。

4、练习:大家唱着( )的歌,跳着( )的舞,赛起了( )的龙舟,放起了( )的烟火,直到深夜还不肯离去。

5、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教师范读,学生想象画面,并说说。

2、齐读课文,让欢乐难忘的泼水节深深印在我们的脑海里。

3、同桌互相背诵课文。

1、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56支花,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风俗和最盛大的节日。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可以和几个小朋友组成一个研究小组,对此进行研究。

2、我国最盛大的节日是什么节?请你说一说或画一画节日时的情景。

1、依次出示生字“”互、离、幸“,认读、找朋友。

2、说说你是怎样记的?

“互、离”重点强调笔顺。“幸”和“辛”区别开来,用儿歌记忆:辛苦一点,幸福十分;短辛苦,长幸福。

3、学生按笔顺在书上描红,观察怎样把字写美观。

“互”的第二笔是撇折,第三笔是横折,把这两笔写好整个字就站稳了。

“幸”横较多,要注意横的长短变化。

4、教师范写。

5、学生完成《习字册》,教师巡视指导。

欢乐的泼水节篇十

1.让学生了解我国少数民族中傣族的传统节日,与傣族人民共同感受这份喜悦与祥和。

2.学习本课的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1.学习课文,了解傣族泼水节别具特色的欢庆方式。

2.学习本课的生字。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段导读:凤凰花开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到了。

段导读:傣族人民互相泼水的情景及水的象征意义。

段导读:人们唱歌跳舞、赛龙舟、放烟火,直到深夜。

①一年一度:一年一次。

②瓢:用来舀水或撮取面粉等的器具(多用对半剖开的匏瓜做成,也有用木头挖成的)。

③湿淋淋:形容物体湿得往下滴水。

④吉祥如意:幸运;吉利。

⑤象征:用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特殊意义。

⑥意味着:含有某种意义。

⑦深夜:指半夜以后。

1.认识本课出现的生字、新词。

2.学习课文,让学生了解我国少数民族中傣族的传统节日。

3.朗读课文。

生字、生词卡片,实物投影,泼水节的资料片。

1.板书课文题目:欢乐的泼水节。齐读课文题目。

2.关于“泼水节”还有一个伤感的民间故事呢。(老师讲解泼水节的来历)

由于傣族群众在欢度新年佳节时,要举行别具特色的泼水活动,相互泼水祝福,因此其他民族便称这个节日为泼水节。

有位叫帕雅晚的青年,以四块木板当翅膀,飞上天庭找到天王英达提拉,诉说人间的灾难。

帕雅晚想到最高的一层天去朝拜天塔——金沙塔时,不慎撞在天门上,一扇天门倒塌,将他压死在天庭门口。

帕雅晚死后,天王英达提拉开始用计惩处法术高明的捧玛点达拉乍,他变成一位英俊的小伙子,佯装去找捧玛点达拉乍的七个女儿谈情。

七位美丽的妙龄女郎同时爱上了他。姑娘们从小伙子的嘴里了解到自己父亲的所作所为,既惋惜又痛恨。七位善良的姑娘为使人间免除灾难,决心大义灭亲。她们想尽办法探到秘诀,在捧玛点达拉乍酩酊大醉之时,剪下他的一束头发,制作了一张“弓赛宰”(心弦),将为非作歹的捧玛点达拉乍的头颅抱在怀中,不时轮换,互用清水泼洒,冲洗污秽,洗去血迹。

据说这就是人们在新年期间,相互泼水祝福的原因。

傣历新年佳节,多数在傣历的六月下旬,少数民族传统的过节时间,一般是三天(有时为四天)。第一天相当于阴历的除夕,家家都要打扫卫生,准备过年的食物用品,人们把这天称为“脑”,是个多余的日子,不计算在旧年和新年内,也称为空日。第二天是傣历的新年,传说这天就是捧玛点达拉乍头颅腐烂之日,这天通常要举行泼水活动,纪念为民除害的天王,互祝平安幸福。第三天叫“麦帕雅晚玛”,据说就是帕雅晚的英灵带着新历返回人间之日,人们共同欢迎日子之王来临。按照传统习俗,这天要“赶摆”、放高升、划龙船,庆祝新年的来临。

傣历新年(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节日来临之前,家家要缝新衣,买新伞,置办节日盛装。每个村寨要放礼花、装饰龙舟,开展划船训练。青年人还要排练节目,进行歌舞表演。节日来临,家家户户要准备丰盛的年饭,宴请亲朋好友,节日气氛十分热烈。活动内容既丰富又富有民族特点,吸引了无数海外游人到此体验富有特色的民族风情。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全文共3个自然段)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订正字音。

3.读过课文之后,留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全文充满着节日的喜庆气氛,让我们感觉到傣族人民生活的祥和与幸福。)

4.傣族人民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那么泼水节开始前,他们做了哪些准备?(人们提着桶,端着盆,早早地来到了大街上。大街的两旁早已准备好了清水,清水里有的滴上香水,有的撒上花瓣。)

5.泼水节开始了,场面又是怎样的呢?(大家互相追赶,你拿瓢往我衣领里灌,我端盆向你身子上泼)。

6.泼水之后呢?(个个身上湿淋淋,人人脸上笑开了花。)

这是为什么呢?(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谁身上泼的水多,就意味着谁得到的幸福多。)

7.我想读了第2自然段后,好多同学也非常想加入这个行列之中,去亲身体验一下,为别人送去吉祥,也为自己带来幸福。带着这份情感再读读第2自然段。

8.傣族人民庆祝自己的节日,除相互泼水外,又加入了一些其他的庆祝方式,使得这个傣历的新年更加热闹非凡,请你自己读读第3自然段。

地上:铺满了凤凰花瓣,大家唱着歌,跳着舞。

空中:回响着象脚鼓点,放起了烟火。

9.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指名领读,去掉音节后,找相对应的音节。

反复读这些词,直到读准字音。

在傣历六七月(清明节后十日左右)。节日期间,人们相互泼水祝福,并举行拜佛、赛龙舟等活动。新中国成立后,增加了文艺汇演、电影晚会、展览和物资交流等新内容。泰国、缅甸、老挝等国都在每年公历4月中旬欢度此节。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