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最新大学德育论文字(3篇)

最新大学德育论文字(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4-18 17:12:11
最新大学德育论文字(3篇)
时间:2023-04-18 17:12:11     小编:zxfb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大学德育论文字篇一

一、以“明德入道”的道德信仰建构 大学生的价值观念

价值观念是一个人对世界的根本看法和评价,是个体道德人格形成的基础和逻辑起点。《大学》以“明明德”为“大学之道”,阐述了其道德教育的宗旨和原则。“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明明德”是诚意、正心、修身的基础。“明明德”,朱熹在《大学章句》中解释为:“明,明之也。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明明德于天下者,使天下之人有以明其明德也。”[2](p3)朱熹将这种天生的善性、禀赋称之为灵明的德性,即“明德”。“明明德”于天下是要让所有人摒弃一己私欲,把与生俱来的善性和内心光辉的品德发扬光大,这是为学做人的第一步,也是教育的出发点。朱熹将“明德”内在化,是“内圣”的过程,强调自我启蒙。《大学》把“德”作为核心价值理念,注重对人才内在道德品质的培养,正所谓“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必先成“人”继而才能成“才”。秉持“明明德”的价值指引,这不仅是对中国优良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也是积极响应和贯彻党的“十七大”所提出的“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及“十八大”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表现和实践。对于现代大学而言,“明明德”既是大学生命的本体,也是大学生命发展的逻辑起点,意味着要“明确大学的学术特质,以人才培养为根本”[3];对大学生道德人格培养来说,“明明德”是要秉持提高人的内在修养和道德品质的核心价值理念。我们需要秉承“明德入道”的道德法则,重振“大学之道”,着重培养高尚道德修养和理想的人格品质。

朱熹说:“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但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然其本体之明,则有未尝息者。故学者当因其所发而遂明之,以复其初也。”[2](p3)即“明德”是一种来自于天的品性,但虽然人的德性是与生俱来的,但却具有“虚灵不昧”、“具众理”和“应万事”的特征,所以有时候难免受气质的影响,因为人的气质有好有坏、有刚有柔,如果不加节制任由其随意发展,必定会受到外界的功名、荣耀、利欲、声色的引诱而丧失其灵明的德性,需要后天的教化使其美好的的品德再显露出来。因此,大学生要克服外在因素的干扰,树立“明德入道”的价值观念,坚守内心“明明德”的信念,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以彰显“明德”的品德和情操。那如何才能形成这种价值观念呢?朱熹云:“盖自天降生民,则既莫不与之以仁义礼智之性矣。然其气质之禀或不能齐,是以不能皆有以知其性之所有而全之也。一有聪明睿智能尽其性者出于其闲,则天必命之以为亿兆之君师,使之治而教之,以复其性。”[2](序)朱熹不仅为我们指明了“明德入道”的方向:仁、义、理、智、信,而且指明了其培养方法是要“知其性”“全其性”“复其性”[3]。“知其性”是指要对人与生俱来的天赋禀性有所认知,“全其性”指要完全地保有自己的“天命之性”并充分展现出来;“复其性”指当“天命之性”受到“气质之性”的影响时,能及时摒弃这种影响,恢复其本性。因此,“明明德”作为崇高的道德法则,它时刻提醒大学生要排除外在环境的干扰以及内心的私欲杂念的诱导,进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二、以“亲民”的道德行为陶冶大学生的爱人之心

仁者爱人的品格和大公无私的的精神是道德人格的基本标志。《大学》以“亲民”为重要纲领,强调推己及人的重要性,为现代大学道德教育和道德人格培养指明了方向。“亲民”,朱熹在《大学章句》里说:“新者,革其旧之谓也,言既自明其明德,又当推以及人,使之亦有以去其旧染之污也。”[2](p3)“亲”也作“新”,有更新、创新、革新的意思,意思是要发动人民群众共同显明内在的德性,不能仅自己昭明其明德,要把个人的善性推己及人、转化为他人的善性,感化更多的人民,使他们摒弃“旧染之污”,臻于善的境界。这种推己及人的道德行为是儒家所倡导的实现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途径,如孔子所倡导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更近一步看,“亲民”更加侧重于对仁爱精神的推广,主张把个体善的行为和情感推及他人,在人际交往中体现出主体“仁者爱人”的行为和精神,即儒家所倡导的“仁爱”精神,这对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塑造具有永恒的精神价值,“仁者爱人”、“仁者人也”,只有具备爱人之心才能培养道德人格,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才能达到“安人”和“亲民”的目的。

“亲民”作为继“明明德”的大学之道后的第二纲领,是从明己之德的内在个人修养走向外化的道德行为的表现,即“亲民”是“外王”过程,是用个人的崇高德性去影响他人,这种推己及人的道德行为是一种善的行为,让他人去旧染之污,而明他之明德,因为只有人人都能拥有高尚的品德、都能与人为善,我们的国家和社会才能繁荣昌盛。“由自爱产生的对他人的爱,是人类道德的正义的本原。”[4]一个自私自利,为了个人的一己私利而损害他人和集体利益的人是没有道德人格可言的。这种推己及人的道德行为可以诠释为一种爱人之心,即“亲民”就是亲近、亲爱人民,将“明明德”延伸到“明明德于天下”,体现了儒家以民为本、施行仁政的思想。这也是现代大学重要功能的外在表现,大学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完善,而是意味着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具有从事文化和科技创新能力的社会主义新人[5]。对于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培养而言,“亲民”为我们塑造了值得坚守的价值取向:一方面要“日新其德”、自我更新、推陈出新,以“推己及人”的德育思想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在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时,要站在他人的立场和角度去思考别人的外境、感悟他人的感受,想人之所想,急人之所急;另一方面,还要树立仁者爱人之心,以爱己之心对待他人,与人为善、善以待人、扶困济贫,善于关心和帮助他人,以大爱无疆的道德情操来诠释和升华自己的人格修养。

三、以“止于至善”的道德戒律提升 大学生的精神立场

“止于至善”是儒家尊崇的道德最高境界。“止于至善”,《大学》解释为“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止”是达到、处于的意思,是要让每个人在扮演不同身份时都遵守伦理道德规范,做到各司其职、各守其德、尽善尽美。而“仁”“孝”“敬”“慈”“信”不仅是个体外在的人伦行为,也表征出个体行为所遵循的道德戒律和道德规范以及背后所蕴涵的精神立场。朱熹《大学章句》云:“止者,必至于是而不迁之意。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也。言明明德、新民,皆当至于至善之地而不迁。盖必其有以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也。”[2](p3)“止”可以理解为,人立志于达到最高的善和最完美的境地,不达到理想的状态和极为高妙的境界就不能停止追求,即使达到了良好的境界也要继续精益求精。这是一种对个人修养极高的要求,需要做到进退有度、知悉利害、去除杂念私欲、有所为而有所不为[6](p152-168)。“至善”是“善”的最高境界,体现了儒家最高的道德戒律和道德目标。“至善”也是永无止境的,很难达到而且没有具体的标准,只有达到很高的道德教养后才能做到“知止”,但却是我们不断努力追求和超越的真善美的理想境界。

作为最高道德目标的“止于至善”,对主体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具有引导和统摄作用,是“明明德”和“亲民”二纲领发展的归宿,也是二者发展的最终目标和要求。它要求我们在“明明德”实践过程当中,将其内在修为和“新民”的外在表现的主动性发挥到顶点[7],从而使主体的外在行为准则和内在道德修养结合起来,达到“至善”的道德最高境界。如朱熹说:“明明德、新民,皆当止于至善之地而不迁。”[2](p3)“止于至善”是相对于“明明德”(内圣)和“新民”(外王)而言的,“内圣”和“外王”都要止于至善,达到“圣人之域”。“止于至善”体现真善美的精神境界,成为“明明德”和“新民”,即内圣和外王两种实践的内在评价标准。“三纲领”体现了从内圣到外王的全过程,《大学》因此变成以内在而超越的天理的显明、外推和最大程度的实现为终极目标,变成先内圣再外王,以内圣决定和统摄外王,或从内圣推向外王的形态[8]。“三纲领”由“明明德”到“亲民”到“止于至善”是一个层层递进的体系和不断进取的过程,而且是一个要求由低到高、内涵由简单到复杂、活动由自身到他人乃至社会群体的过程,“止于至善”要以“明明德”和“亲民”为前提,而唯有“止于至善”,“明明德”和“亲民”的价值才能真正实现[9]。因此,“大学之道在于育人,而非制器”,要我们“精益求精,善更求善”,达到于理无所不穷、于事无所不尽,万物能各得其所,千古而不易其道,毫无一己私欲的至善至美的境地[10]。“止于至善”作为大学终极目标和道德的最高境界,也成为规范大学生外在行为的道德戒律。“止于至善”有着极其深刻的人类主义意义和价值,是作为人应该坚守的内在尺度。对于大学生的道德人格培养而言,意味着要以“止于至善”为道德戒律严格贯彻于人格培养的全过程,要坚守人伦礼节和道德戒律,具有坚定的意志力和清醒的判断力,知道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不断提升自身的精神立场。

四、以“格物致知”的道德智慧引领大学生的“为学之道”

精深的专业造诣是当代大学生的首要基本素质。我们应以“格物致知”的道德智慧来引领大学生的“为学之道”,进而培育人才扎实的专业基础和精深的专业造诣。格物致知是“大学始教”,也是“为学次第”的第一步。“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始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格物”就是要“穷究物理”,去除事物表面虚伪混浊的杂质,深入接触客观事物进而彻底认清世界的本质和事物的真理,没有任何疑惑。朱熹《大学章句》以“致知在格物”为中心展开,“致,推极也。知,犹识也。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人心之灵莫不有知,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2](p4)。在朱熹看来,“格物”即推究事物的原理,能认识到万事万物的本来之理;“致知”指要去掉蒙昧无知,尽可能地将外在的各方面知识转化为自己的内在智慧进而增进自己的知识、充实自己的智慧,达到知无不尽、无所不明。格物与致知是认识的不同阶段,既相互区别,又相互统一,格物致知就是将知识推广致极而形成自己的智慧,每格得一物,穷至一物之理。

基于“格物致知”的道德智慧是培养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关键。格物致知不仅是理论上的道德知识,也是一种应用性很强的知行结合的道德智慧,它以反思人类道德生活经验的多元性、零散性、不合理性为起点,以引领人类从道德、伦理的关系框架来认识、理解和把握人类道德生活的本质和真谛为至高点,以批判地反观和评判人类道德生活能力和道德生活状况为终点,进而彰显理论性与实践性的融合与统一,是理论性道德智慧与实践性道德智慧的统一[11]。换句话说,对事物的认知不能停留于认识论层面,还需要深入实践,在亲身实践探究中发现事物的客观规律。正如中国传统文化虽然重视知识教育、人文教育,但却具有明显的实践品格和特征,如《中庸》讲:“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知识教育的目的是教人为学和为人,也是内圣和外王的统一,始终是与育人结合在一起的,因此,实质上是为学与为人、知与行相统一的实践。对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而言,格物致知就是要培养人才的道德智慧,不断提高其道德认知、道德判断、道德评价、道德选择的水平和能力,也要尽量提供丰富多样的道德实践活动,培养其道德实践能力,促进“知德”与“行德”、“知道”与“躬行”的融汇贯通,培养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五、以“诚意正心修身”的道德自觉 涵养大学生的内在品质

道德教育是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脊梁,内在品格修养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大学》之书,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也。”《大学》是古代用来教育人的法则纲领,阐述了许多成“人”的道理。首先,《大学》教人养成表里如一的诚意精神和“慎独”精神。“所谓诚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要诚意就不能自欺欺人,不违心,爱吾所爱,恨吾所恨;独自一个人时最容易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产生恶念,甚至做出邪恶的行为。“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故君子必慎其独也”,需要养成“慎独”精神,即使在独处的时候也要彰显自己的德行,不为非作歹,不存侥幸心理。其次,诚意可能为个人的喜怒哀乐等情感和外在的功名利禄所控制,必须要正其心来驾驭这些情感。正心就是要端正自己的道德情感、去除私心杂念。朱熹《大学章句》:“意诚,则真无恶而实有善矣,所以能存是心以检其身。然或但知诚意,而不能密察此心之存否,则又无以直内而修身也。”[2](p7)它能够控制和支配人的意念和行为,要求人不要被外在的功名利禄、经济利益、人际关系等蒙蔽了双眼,而应该把关注点放在道德修为、品格塑造和责任担当上,高尚的品德才能净化人的心灵,只有“诚于心”才能“形于外”而后“正于身”。最后,通过修身来提高自我的道德修养水平。修身是主体自觉地加强自我道德修养。《大学》云:“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从国家领导人到一般的平民百姓都应该把修身养德作为为人处事的根本。修身是由内及外、由己及人,由“明明德”到“亲民”的转折点,是人的一种综合修养过程,是人品质的全面养成;作为一种学习,修身不再局限于个人内心的自省和自律,而是开始走出自我,在与他人的相互关系中再认识、要求和提高自我[9],即,修身不只是内在修养,而是从内到外的表现。

基于“诚意正心修身”的道德自觉是培养大学生道德人格的核心。“道德自觉是指道德主体对于时代的伦理使命和教化责任要有一个自觉的担当和深切的认同”[12],具有主体自觉性、自主性、自控性和自律性等特征。《大学》云:“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意思是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和不想做什么内心才能安定,安定之后内心才能清静。“定”“静”“安”“虑”“得”都是一种表现在精神层面和意志力层面的内在规范和秩序,强调去掉杂念,彰明本心,寻得定力,然后思虑周详,最后达到完善境界[6](p152-168)。基于“诚意正心修身”的道德自觉则是指道德主体对自身的伦理使命和教化责任有深切的认同和自觉的责任担当。其一,要让道德成为人的一种内在需求,才能引发自觉的道德行为、激发顽强的道德意志,“将修己,必先厚重以自持。厚重知学,德乃进而不固矣”[13],即必须将“以德修身”、“以德正身”作为自我的内在需求,才能“修己治人”,实现从“修身”到“德教”的飞跃。其二,“君子慎其独”,必须要自我警戒,做到“慎独”,即使在独处独居、没有人监督的时候也要像“十目所视,十手所指”一样小心谨慎,严格要求自己,也就是要求自始至终表现出由内到外、表里如一的高尚品德,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地。其三,“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意诚”作为一种特殊的道德自觉,是要体察自己内心的诉求,倾听内心的声音,不要做违心、违德之事。“格物者,知之始也;诚意者,行之始也。”[14]内心清澈澄明才能正确引导外在的言行。

六、以“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情怀 践履大学生的责任担当

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担当是当代大学生的必备品质,也是“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大学》最高的理想追求,也是其道德思想付诸实践的具体表征。“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齐家即以“孝”“弟”“慈”的原则维护家庭和睦,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治国是要以“仁政”“仁德”为原则治理好国家;平天下是要建构天下安居乐业的“大同”世界。儒家的道德理想和政治理想是与个人修养结合在一起的,“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所有的正心、修身、治己都为了最终“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谓“修身以上,明明德之事也,齐家以下,新民之事也”[2](p5),即以个人道德的自我完善为基础,进而承担起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责任。“齐家治平天下”既是一种道德实践、道德行为修养,更是一种道德情怀的表达,一种以社会责任和使命担当为己任的理想信念,是个人对家国责任由衷的认同与悦纳,它能够引领和规范人的道德行为和道德实践。

基于“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情怀是培养大学生道德人格的核心,也是将人格上升和扩大到更高层次“国格”的体现。道德情怀是一种心怀家国天下的强大精神力量。这种道德情怀是对“什么样的人格才是高尚”的本质规定,体现在整合了国家目标、社会理想与个人修养,是个体成功、社会进步与国家富强的统一;还体现在排除教育的工具性与功利性,既关注学生个体的生命成长、个体尊严与价值意义,又将学生长期的个体发展与社会和国家的发展相结合[15]。对于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培养而言,“齐家治国平天下”是要培养人才的道德情怀,一种为全人类、全民族的利益和福祉而奉献、服务的普世情怀,也就是要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社会责任感,由个人上升到家国人民、由“修己”走向“治人”,也是从“内圣”到“外王”的过程,是道德的最高境界。《大学》及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人才的培养理念,充满了对道德情操、社会责任、伦理关怀等人文气息的追求,如“忧天下人之忧,乐天下人之乐”、“公而忘私,国而忘家”、“苟利天下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现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肩负着振兴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把个人的命运同家国的命运紧密相连,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负责。当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受到威胁时,要自觉承担于国、于家、于人民的责任担当,必要时要舍己为国,全力捍卫国家和人民的正当利益。从这个意义上讲,以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为追求的道德情怀是大学生道德人格培养的核心,也应该是现代大学教育的精神追求。

大学德育论文字篇二

题目:浅谈和谐师生关系建立

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最直接的途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效果,从某种意义上讲:“师生关系就是教育质量”。学生要发展,教育质量是关键。实践表明,师生之间关系如何,直接影响教育效果。

我从教已经十多年了,我深知和谐师生关系对于教学的重要性,我紧记于心并付诸行动中,我把真爱带给我的学生,我爱他们并尊重他们。而学生也看到了我做的一切,从心里和我的距离拉近,我也渐渐感受到了学生对我的感情。得益于这种感情,我的教学成绩比我想象的要好很多。但是,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也要注意一下几点问题:

1、与学生保持适度的距离

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归根到底是为了提升教学效果,为了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与学生打成一片,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亲和力,喜欢上某位老师从而喜欢上某种科目,提升教学效果。可是如果和学生走的太近,没有一点距离的话,结果会背道而驰。不能只做慈母,同时还要做严师。我就深深体会到了这一点。由于刚接手一个新的班级,我想尽最大努力和学生搞好关系,因而从某些程度上纵容了学生。比如我的课上,我从不要求他们端端正正规规矩矩做好,只要他们认真听课,坐不坐正我觉得无所谓,还有如果我在课堂讲到难题,他们讨论我也能接受。刚开学时,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很高,课上都能保证认真听讲。可当一个学期过去了,学生开始浮躁,有人做小动作或者由讨论问题演变成了说闲话。这个时候我再去管理,就有些难度了,不是他们不服管教,而是他们认为和我的关系好,不害怕我,即使是我在训他们的时候,他们也觉得像在开玩笑好玩。而我心里也有了障碍,因为这群孩子们对我的感情很真挚,平时对我很好,有时候课间会主动和我谈谈家里的事,谈谈自己的心里话,有什么烦心事也跑来和我交流。所以到本该狠狠批评他们的时候,我却有点不好意思把话说太重,而批评的轻了他们不以为意。所以我意识到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必须与学生保持适度的距离,要严慈相济,严中有爱,这是一种纯粹的爱,科学的爱,理智的爱。

2、德高为师,坚持原则性

我认为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必须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所以我要从道德上对自己严格要求,做一个道德典范,这样管教起来学生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遇到比较刺头的学生要坚持自己的原则性,和他“斗争”到底。比如说发现学生上网玩游戏,即使他在家玩,也要管到底,只要老师坚持学生才会妥协。还有一次,我正在上课,有个同学来晚了,“砰”的一声推开教室的门,然后大摇大摆地进来了。我强压住怒火,说道:“谁让你进来的?请出去。”他瞪了我一眼,我瞪着他,有半分钟,他妥协了,最后出去了,又从前门喊了个报告进来了,我松了一口气,这场斗争我赢了,为我以后在班里进行有效的管理打下了基础。不然以后在班里,老师再想管理就难了。所以我认为老师先修身,然后坚持自己的原则,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建立起来,然后“天下”才能好治一点。

教育专家说,一个成功的老师就是一个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于是我觉得我找到了努力的方向。从教师角度来说,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尊敬、依赖并且喜爱教师,这对教师是一种鼓励和鞭策。所以,如果教师能够和学生建立一种友好合作的关系,而且共同担负任务和解决问题,学生的行为就会倾向维护这种关系,这样相互间的交往就会促进学习,在良好的心理氛围中,学生尊敬、信赖教师,就比较容易接受教师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和批评意见,从而避免由于人际关系而影响学生学习情绪和教师教学态度的事件发生。

大学德育论文字篇三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而道德信仰处于理想信念教育的最高层次,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体系中终极的和最具整合力的部分。因为道德信仰既是人们的精神支柱与价值依托,又是置于人们内心世界的信息过滤器,它指导着人们对外部世界信息的接受与处理,规范着人们的行为选择。是人们理性信念体系的拱顶石。

反思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实效性问题是摆在我国高校德育理论和实践工作的重要问题。正如有人所评论的,当代大学生“有智商没有智慧,有前途没有状态,有文化没有教育,有知识没有思想,有青春没有热血,有个性没有品行,有理想没有实践”。而这恰恰是当代大学生道德信仰缺失所必然造成的后果。因为如学者所指出的,“克服目前德育危机的出路在于确认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内在联系,从信仰教育的高度构建新的德育理念。”本文试图厘定道德信仰对于大学生道德教育及其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梳理当代大学生道德信仰缺失的表现,分析其原因,为开辟重塑大学生道德信仰的路径提供理论准备。

一大学生道德信仰及其意义

当代社会的“道德失范”问题,究其根源,乃是道德信仰缺失。因为道德信仰是关乎到应该做个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是对道德理想人格的设定,它表现为对高尚道德价值及道德终极目标的认同和服膺,并以此来范导我们的行为。因此,道德教育必须涉及对终极价值和意义的思考,必须具有对“人之为人”的超越性理想目标的价值想象,否则将消解道德的超越性意义而仅仅沦为“被规训”的动物。

那么,究竟什么是信仰和道德信仰呢?信仰在不同的历史文化中被赋予不同的文化内涵。但严格来说,它是人对精神层面追求的坚定与执着,并以限定的方式规范着人的行为。正如万俊人所指出的,信仰是指特定社会文化群体和生活于该社群文化条件下的个体,基于一种共同价值目标期待之基础上,所共同分享或选择的价值理想或价值承诺。其最根本的特征乃在于其理想目的性以及对这种价值理想的坚定承诺。仰对个体的言行有着支配性和决定性的影响。而道德信仰作为人道德活动的前提,它内在的要求必须以对道德的信仰为基础,以对善的终极追求为目标,实现人之为人的价值追求。也就是说,道德信仰是对道德理想目标的确认和笃信,是对“应该做什么样人”的设定,即对道德理想人格的追求,从而实现生物意义上的人向社会人、道德人的转变。贺麟先生曾对道德信仰作了解释,他说:“对人生和人性的信仰,相信人生之有意义,相信人性之善;对于良心或道德法律的信仰,相信道德法律的效准、权威和尊严。又如相信德福终可合一,相信善人终可战胜恶人,相信公理必能战胜强权等,均属道德信仰”。由此可见,道德信仰是对道德理想及其价值依据的笃信和奉行,是人们基于道德对于人的必然本质的价值认知,以及道德理想与道德现实的张力推动而产生的对道德的笃信和崇敬,并以此设定人生目标和付诸道德行动的特殊情感。从个体层面来看,道德信仰的本质是人对其自然本性的超越,因为信仰从其本质上看并不是来源于某种物质欲望的需求,而是个体的精神需要,对世界终极解释的需要和寻找自我精神家园的需要,而道德价值的实现则体现了人的本质意义的自由。“人类信仰的本质就是自由自觉的主体力图自觉地对现实关系的积极的创造性克服,它不仅是适应世界而且是改造世界,不仅是趋利避害有效有用,而且是合法合理尽善尽美。”

从功能的角度来看,道德信仰对于当前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道德信仰危机必然引发道德危机,道德危机实质上是道德信仰危机的必然反应。道德信仰一方面使个体对社会核心价值坚信不疑,从而为社会或国家的秩序稳定和有序运作提供伦理价值和政治价值共识、共享的价值基础;另一方面,它无疑又是个体价值和意义的有效保障。而且,道德信仰具有价值整合功能,它能够反思个体价值追求的合理性,从而担保了个体性价值与社会性价值的一致性。道德信仰包含着社会对道德的理性推崇、寄托着现代人们对道德的终极关切及道德人的全部理想与情感。道德信仰的培养可以使大学生产生强烈的道德情感,战胜现实的不良影响,养成坚强的道德意志,做一个道德完善之人。因为我不仅要成为具有独特个性之“我”,还要成为具有价值分享能力之“我们”的一员,承担着重要的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而从个体性之“我”到社会性之“我们”沟通的精神纽带只有通过道德信仰才可确立,舍此别无他途。

当代大学生道德信仰缺失的主要表现

道德教育在高校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依然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并有相当的课程支撑,比如“两课”,但收效却令人堪忧。如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所说,我们的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大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道,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我们正在培养大批这样的“有毒的罂粟花”。其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大学生道德信仰的缺失。

当前大学生道德信仰危机则是指大学生对既有道德价值信仰体系的怀疑、动摇,乃至缺失的精神状态。其具体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精神危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价值成为了人们追求唯一的目标,“它倾向于把丰富多彩的、有深刻的和有意义的生活空虚化……没留下任何能够给生活以深刻而又强有力的目的感的东西;激情失落了……生活中除了。可怜而又可鄙的舒适’,没有留下任何渴望。”这种把精神价值世俗化的做法实际上是放逐了精神追求。信仰就是关乎人的精神的,是人对生命生活的终极价值的思考,没有对精神价值的追求就无从谈信仰以及道德信仰了。这也突出地反映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即只注重专业课或对于今后求职“有用”的课程的学习,而对于“无用”的人文科学不再有热情。“两课”的学习也仅限于通过考试,马克思主义的人文关怀和价值诉求则在大学生的视野之外。对于我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以及生活的意义问题缺乏必要的反思。

其二,价值观的冲突。随着传统社会价值的解构,市场经济催生的多样性的追求,以及全球化的浪潮,各种互竞的价值观——特别是西方自由主义的价值中立原则——冲击着价值秩序在大学生心灵中的生成。大学生把价值观的问题完全主观化,相信“存在即是合理”。对于社会和网络中流行的各种价值观念缺乏批判,善恶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以至于对一些庸俗的价值观不加反思地接受。而在生活中人际间的价值冲突面前无所适从,同学间的小摩擦甚至演变成大冲突。

其三,情感冷漠。道德情感上的冷漠和麻木表现在人只关注一己之私利,而忽略了自己对他人和社会的道德责任。当代大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家庭中“唯我独尊”的意识带人大学生活。“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念使个人的“小我”逐渐膨胀为衡量社会“大我”的基本圭臬,“个人权利神圣不可侵犯”成为最根本的信条,这也使得大学生缺乏与人沟通的情感能力以及对社会性价值的认同。对同学缺乏包容,对师长缺乏尊重,对弱者缺乏关怀的现象随处可见。而且这种情感的冷漠使得个人处于自己狭小的封闭空间,从而缺乏走进他人,走向社会的决心和勇气。这实际上是“对人性的否定,或者说是人性的堕落。任何一个人都不是孤悬于世的生命,而是融于他人于自身的关系性存在,是‘与他人共在’、‘为他人而在’的”。

最后,对道德认同感降低和行为失范。人们不再认同和敬畏道德的善举,甚至觉得道德就意味着“吃亏”、“傻”。如在大学生中出现对“黑客”的崇拜,对投机取巧的推崇,而对讲原则的人贬低现象。论文作假、考试舞弊等失范行为,只要不被发现,即可谓“聪明”之举。

总之,伴随着道德信仰的缺失,一部分大学生陷人道德人格分裂的深渊,本应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却犹如一盘散沙,找不到可以统摄整个生活的核心精神。于是沉溺于网络游戏中找些许安慰,但随之而来的失落感、孤独感和空虚感充斥着这些年轻的灵魂。

三当代大学生道德信仰缺失的原因分析

当代大学生道德信仰缺失,既有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原因,又有当前高等教育中道德教育本身的弊病。

首先,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一个社会基本的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归根到底是建立在现实的经济生活基础之上,并由这种社会经济生活决定社会伦理道德的基本形态。市场经济作为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其运行发展的内在逻辑与意义世界的价值信仰截然相反。在一定意义上,现代市场经济内在特质和经济理性的过度膨胀,是现代社会信仰危机的重要根源之一。市场经济的世俗性和功利性的内在特征,使得社会主体以“经济人”的形式存在,其唯一的目的就是在市场自由竞争中寻找利益的最大化。市场经济的负面因素,极容易诱发一些大学生的拜金主义、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想,激发一些大学生的自私自利的思想和贪得无厌的欲望,从而动摇大学生的道德信仰。

其次,政治化的道德信仰消解了道德的超越性本质。长期以来,政治信仰与道德信仰混而不分,甚至以政治信仰取代道德信仰,特别在改革开放之前特别明显。而政治信仰实又仰赖于领导者的个人意志,“这样,政党国家就承担着社会伦理的正当性的证据负担。一旦党的意识形态发生变化,社会伦理秩序就会出现失序。近10年来的情形正是:政党对其意识形态的修改和改善,使由政党国家负担的社会伦理的证据资源出现亏空。”政治激情的消退连带着信仰本身的消解。而当代大学生就是生活在“去政治化信仰”后遗症当中。

再次,社会的转型。随着经济改革、政治改革的推进,社会层面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不公平问题愈来愈严重,德福不一致削弱了人们对道德的想象。而且原本承担社会教化的伦理共同体被瓦解,正如麦金太尔所指出的,由单子化的个体所组成的现代社会失去了整合社会认同的可能,“碎片化”的社会便成为不可避免的现代性后果。社会信仰得以确立的前提是某一特定社会或文化共同体成员的社会认同或价值认同,失去后者,前者就不可能。市场经济“经济理性”的价值逻辑肆虐社会各个层面,使得我们的社会成为一个市场社会。

最后,文化的娱乐化进一步消解了人的超越性价值追求。虽然网络社会给予了当代人巨大的文化消费空间,但世俗趣味的高涨以及感官视觉的享受放逐了人的价值追求。特别是当传统文化已经失落,而外来文化中的极端个人主义、无政府主义、享乐主义等一些腐朽的观念被接受之后,让人无法判断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原本严肃的价值冲突被娱乐心态所支解。

此外,高校长期以来的科学主义取向和实用主义观念,使得德育在与专业知识教育中显得微不足道,造成了道德教化功能的削弱和人文精神的流失。更有甚者,即使在德育中也简单套用知识教学的模式,最典型的做法是以灌输的方式来实施,这就割裂人作为知、情、信、意、行等方面的道德结构中的统一性,同时也脱离了与人的现实生活的联系,无视学生内在精神信仰的形成,无视学生作为人的超越性需要。而且,在德育目标的定位上也存在着重要的失误。正如有专家所指出的那样,现在高校的德育目标定位上“取法乎下”的策略,使节节后退的德育目标已经退到了教育目标的最低极限了。似乎只要行为符合底线和规范就是有德的行为了。由于德育目标的节节后退没有对信仰危机引起足够的重视,使得“底线”在现实利益的诱惑面前不断地被突破这不足为奇了。

总之,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教育贵在道德信仰教育,通过道德信仰教育确立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人格,追求美好的生活。而这是一个系统工程,既需要整个社会道德生态的环境的改善,也需要教育观念、教育方法上的革新。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