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魏了翁文言文阅读答案 魏了翁诗词鉴赏篇一
魏了翁,字华父,邛州蒲江人。年数岁,从诸兄入学,俨如成人。少长,英悟绝出,日诵千余言,过目不再览,乡里称为神童。年十五,著《韩愈论》,抑扬顿挫,有作者风。庆元五年,登进士第。授佥书剑南西川节度判官厅公事,尽心职业。开禧元年,召试学士院。韩侂胄用事,谋开边以自固,遍国中忧骇而不敢言。了翁乃言:“国家纪纲不立,国是不定,风俗苟偷,边备废弛,财用凋耗,人才衰弱,而道路籍籍,皆谓将有此北伐之举,人情恟恟,忧疑错出。金地广势强,未可卒图,求其在我,未见可以胜人之实。盍亦急于内修,姑逭外攘。不然,举天下而试于一掷,宗社存亡系焉,不可忽也。”策出,众大惊。明年,以亲老乞补外,乃知嘉定府。丁生父忧,解官心丧,筑室白鹤山下,以所闻于辅广、李燔者开门授徒,士争负笈从之。后差知汉州。汉号为繁剧,了翁以化善俗为治首蠲积逋二十余万除科抑卖酒之弊严户婚交讦之禁复为文谕以厚伦止讼其民敬奉条教不敢犯。后知眉州。眉虽为文物之邦,然其俗习法令,持吏短长,故号难治。闻了翁至,争试以事。乃尊礼耆耇,简拔俊秀,朔望诣学宫,亲为讲说,诱掖指授,行乡饮酒礼以示教化,增贡士员以振文风。利民之事,知无不为。士论大服,俗为之变,治行彰闻。嘉熙元年,改知福州、福建安抚使。累章乞骸骨,诏不允。疾革,复上疏。门人问疾者,犹衣冠相与酬答,复语蜀兵乱事,蹙额久之。口授遗奏,少焉拱手而逝。遗表闻,上震悼,辍视朝,叹惜有用才不尽之恨。诏赠太师,谥文靖。
(节选自《宋史.魏了翁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汉号为繁剧/了翁以化善/俗为治首/蠲积逋二十余万/除科抑卖酒之弊/严户婚交讦之禁/复为文谕以厚伦/止讼其民/敬奉条教不敢犯
b.汉号为繁剧/了翁以化善/俗为治首/蠲积逋二十余万/除科抑卖酒之弊/严户婚交讦之禁/复为文谕以厚伦止讼/其民敬奉条教不敢犯
c.汉号为繁剧/了翁以化善俗为治/首/蠲积逋二十余万/除科抑卖酒之弊/严户婚交讦之禁/复为文谕以厚伦/止讼其民/敬奉条教不敢犯
d.汉号为繁剧/了翁以化善俗为治/首蠲积逋二十余万/除科抑卖酒之弊/严户婚交讦之禁/复为文谕以厚伦止讼/其民敬奉条教不敢犯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国是”就是国家大事,既指对国家有重大影响的事情,也指一般的国家事务。
b.“宗社”意为宗庙和社稷,它们代表封建统治者掌握的最高权力,也借指国家。
c.“忧”指父母去世。“丁忧”是指朝廷官员回到祖籍为死去的父母守制二十七个月。
d.“朔望”即朔日和望日,指农历每月的初一和十五,亦指每逢朔望朝谒之礼。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魏了翁聪明颖悟,从小才气过人。读书过目不忘,每天记诵千言,因此被称为神童。十五岁就能写《韩愈论》,并且有韩愈的遗风。
b.魏了翁刚正不阿,敢于奏议国事,他写策论反对当权宰相韩侂胄开拓边疆的主张,指出不可仓促对金国用兵,而应该大力搞好国内建设。
c.魏了翁恪尽职守,关注百姓生活。考中进士出任官职时便尽心竭力,任职汉州时,教化风俗,尊敬老人,探视学宫,政绩远近闻名。
d.魏了翁心系朝廷,深受皇上喜爱。他政绩卓著,屡有提升;晚年患病,依然忧心国事,口授遗表,赤诚感人,死后获赠尊称、谥号。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韩侂胄用事,谋开边以自固,遍国中忧骇而不敢言。
(2)疾革,复上疏。门人问疾者,犹衣冠相与酬答,复语蜀兵乱事,蹙额久之。
参考答案
10.d(汉号为繁剧,了翁以化善俗为治。首蠲积逋二十余万,除科抑卖酒之弊,严户婚交讦之禁,复为文谕以厚伦止讼,其民敬奉条教不敢犯
11.a(,“国事”既可以指对国家有重大影响的事情,也可以指一般的国家事务;而“国是”则专指国家决策、规划等重大事务。)
12.c(“教化风俗,尊敬老人,探视学宫”不是在任职汉州时做的事,而是在眉州任职时)
13、(1)当时韩侂胄当权,策划用开拓边疆的办法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全国上下都忧虑惊骇,但是没有一个人敢说话。
(2)后来他生命垂危,再一次上疏。他的学生来探望他的病情,魏了翁仍穿戴整齐和他们相互问答,当他谈到蜀兵的事,额头还皱了许久。
参考译文
魏了翁字华父,邛州蒲江人。几岁时就跟着几个哥哥进学堂,俨然像成年人一样。稍微大一点,特别聪明颖悟远超常人,每天诵读千言,过目不忘,乡里称他为神童。十五岁时,撰写《韩愈论》,文章抑扬顿挫,有韩愈的遗风。庆元五年,魏了翁考中了进士。被授予佥书剑南西川节度判官厅公事,他尽心尽力地工作。开禧元年,他被征召考试进入学士院。当时韩侂胄当权,策划用开拓边疆的办法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全国上下都忧虑惊骇,但是没有一个人敢说话。魏了翁却在对策中说:“我们国家现在纲纪还没有建立,国家的大政又没确定,社会风气是苟且偷安,边防废弛,财用耗竭凋敝,人才衰落,人们走在路上都纷纷议论,都说将有大举北伐的行动,人心动荡不安,忧惧和疑虑交织在心中。今天全国的土地广阔,势力强盛,不可能一下子把它消灭掉,再找找我们自己身上,也看不到可以用来战胜敌人的实力。既然这样,我们何不赶紧在内部整顿自己,暂时放弃对外的战争,如果不这样,把全国所有的人力财力都试着孤注一掷,国家的存亡都取决于这一次行动,万万不可轻视啊。”他的策论一出来,大家都非常惊骇。第二年,他以双亲年老请求补任外官,就去嘉定当知府。不久,他遭父丧,就辞去官职,一心守丧,在白鹤山下盖了房子,开门讲学,把他从辅广和季燔处学到的学问传授给学生,四方的士子都争着背负书箱来跟从他学习。后来魏了翁被朝廷差遣任汉州知州。汉州一向被认为复杂难治,魏了翁治理汉州从焦化好风俗入手。他首先免除了长久积累的拖欠了的二十多万的税款,又废除了妨碍卖酒的苛税,并严禁人们在婚姻问题上互相攻击揭发;同时写文告晓谕老百姓,要他们以人伦为重,停止争讼,经过教化,韩州的老百姓都能够严格遵守这些教化的条文,不敢违纪。后来让他担任眉州知州。眉州是虽然文物之乡,但它的风俗是百姓对法令非常熟悉,常用官吏的短处来胁迫他们,所以被称为难治。当眉州人听说魏了翁来做官,就争着以各种事情考验他。魏了翁到眉州后尊重礼待德高望重的老人,选拔品德优秀并且有才能的人,每月初一、十五还探视学宫,并且亲自为学生讲课,对他们加以诱导、鼓励、指点、教授。他又举行乡饮酒礼来敦促教化,并增加荐举士子的人数来振兴文风。凡是有利于百姓的事情,他知道的没有不做的。这样,每周的舆论只剩下大大的叹服,风俗为之一变,治理的政绩远近闻名。嘉熙元年,他又被改任为福州知州、福建安抚使。他屡次上疏,请求退休,诏令都不允许。后来他生命垂危,再一次上疏。他的学生来探望他的病情,魏了翁仍穿戴整齐和他们相互问答,当他谈到蜀兵的事,额头还皱了许久。最后他口授了奏章,不一会儿就拱手而逝。
他的遗表让皇上知道后,皇帝非常震惊十分哀悼,停止上朝,感叹有用才不尽的遗憾。下诏追赠魏了翁为太师,谥号“文靖”。
魏了翁文言文阅读答案 魏了翁诗词鉴赏篇二
《宋史·辛弃疾传》阅读答案及翻译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以讲和方定,议不行。
留守叶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召见。寻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乃度马殷营垒故基,起盖砦栅,招步军二千人,马军五百人。先以缗钱五万于广西买马五百匹,诏广西安抚司岁带买三十匹。时枢府有不乐之者,数沮挠之,弃疾行愈力,卒不能夺。经度费巨万计,弃疾善斡旋,事皆立办。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违坐军制。如期落成,开陈本末,绘图缴进,上遂释然。时秋霖几月,所司言造瓦不易,问:“须瓦几何?”曰:“二十万。”弃疾曰:“勿忧。”令厢官自官舍神祠外,应居民家取沟檐瓦二十,不二日皆具,僚属叹伏。军成,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
时江右大饥,诏任责荒政。始至,榜通衢曰:“闭籴者配,强籴者斩。”次令尽出公家官钱银器,召吏民各举有干实者,量借钱物,逮其责领运籴,不取子钱,期终月至城下发粜。于是连墙而至,其直身减,民赖以济。时信守谢源明乞米救助,幕属不从,弃疾曰:“均为赤子,皆王民也。”即以米舟十之三予信。帝嘉之,进一秩。以言者落职。
弃疾雅善长短句,悲壮激烈。有《稼轩集》行世。咸淳间,史馆校勘谢枋得过弃疾墓旁僧舍,有疾声大呼于堂上,若鸣其不平,自昏暮至三鼓不绝声,枋得秉烛作文,旦且祭之,文成而声始息。德佑初,枋得请于朝,加赠少师,谥忠敏。
(节选自《宋史·辛弃疾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违坐军制
b.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违坐军制
c.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违坐军制
d.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违坐军制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蛮,即南蛮,指南方少数民族。古汉族自称华夏,便把华夏东南西北四方的少数民族分别称为夷、蛮、戎、狄。
b.江右,古时以面朝北为准,右为东,左为西。因此,古人把长江之西称为“江左”,长江之东称为“江右”。
c.长短句,和曲子、曲词、诗余等,都是词的别称。每首词都有一个调名,成“词牌”,依调填词为“依声”。
d.三鼓,即三更。我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作五更、五鼓。三鼓,是指23点至次日1点。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整治时有作乱的湖南草寇,辛弃疾斥巨资修建营垒,招兵买马,这表现他深谋远虑,有雄才大略。
b.辛弃疾如期建成飞虎营栅,向皇帝上书陈述事情经过,并呈上图纸,皇帝才免除了对他的军法处置。
c.虽然部属都反对,但辛弃疾还是坚持吧买来的粮食的十分之三赈济信州百姓,这表现了他的仁政爱民和博大胸襟。
d.谢枋得经过辛弃疾庙宇时,听到“若鸣其不平”之声。文章用浪漫主义的手法,表现辛弃疾生前的愤激不平。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留守叶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
(2)时枢府有不乐之者,数沮挠之,弃疾行愈力,卒不能夺。
【参考答案】
(1)d
(2)b
(3)b
(4)①留守叶衡平素很器重他,叶衡入朝为相,极力向朝廷推荐,说辛弃疾胸怀大志,有远大谋略。
②当时枢府中有不乐意这样做的人,屡次阻挠辛弃疾,(但)辛弃疾反而干得更加努力,(阻挠者)最终也没能改变他的想法。
(1)
【技巧点拨】
本题考查对浅易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标点最根本的方法是多读多背,形成语感。有了一定的语感,读到该停顿之处,就会自然而然地停顿,不必苦思。断句、标点也讲求一定的技巧,做题时应把握准语意,根据语法结构、逻辑规律作出判断。解答本题应首先明白语句大意,只有明白了大意才能对语句进行断句。断句是古代启蒙教育的第一步,是读书人的一项基本功,也是考察文言文的传统方式。在一句话的末了用“。”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给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
断句的基本方法:1.弄通文意断句。给文言文断句,首先要阅读全文,了解文意,这是断句的先决条件,如果想当然地断下去,就容易发生错断。通读全文,搞清属于什么文体,写了什么内容,想表达什么意思。要注意文言文单音词占多数的特点,抓住几个关键的字词翻译以理解文段大意。2.利用对话标志断句。常以“曰”、“云”、“言”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3.借助文言虚词断句。古人的文章没有标点符号,为了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文言文,多用虚词来表达语气或感情。句首发语词: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今、凡、且、窃、请、敬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句尾词:也、矣、焉、耳等经常用于陈述句尾;耶、与(欤)、邪(耶)等经常用于疑问句末尾;哉、夫等经常用于感叹句尾。其后面一般要断开。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复句中的关联词: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已而、于是、岂、岂非,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其它的如:以、于、为、则、而,往往用于句中,在他们的前后一般就不断句;(“而”表转折而且后面为一个比较长和完整的句子时,“而”前面要断开)。4.找出动词 ,明确句意。古汉语中,句子多以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为中心。找出了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也就区分出独立的句子,明确了语句的意思,从而正确断句。5.借助名词(代词)断句。一般完整的句子都有主谓宾,而主语一般由名词或代词充当。名词一般为文章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名词(代词)一般也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常见代词有:吾、余(表示“我”),予、尔、汝(女)、公、卿、君、若(表示“你”)、彼、此、其、之(表示“他”)。6.借助语法结构断句。文言语法中有一些固定结构,如:“……者,……也”、“不亦……乎”、“何……之有”,“孰与……乎”、“为……所……”、“受……于……”等,根据这些结构也可断句。7.利用总分关系断句。文言文中常用总说分承或分说总承的写法,掌握了这个写法对断句很有帮助。8.借助对比、对偶、排比、顶真等修辞断句。文言中常有对偶句、排比句,抓住这个特点断句,常能收到断开一处、接着断开几处的效果。此题主要根据名词和动词判断。
(2)
试题分析:该题考核文化和文学常识。“江右,古时以面朝北为准,右为东,左为西。因此,古人把长江之西称为“江左”,长江之东称为“江右”。”错在古时以面朝南为准,江左,长江之东;江右,长江之西
【易错警示】文化常识涵盖的内容较多包括科举制度、地理方位、对人的称谓以及计时单位等等。【更】我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作五更、五鼓,或称五夜。如《孔雀东南飞》:“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群英会蒋干中计》:“伏枕听时,军中鼓打二更。”《李愬雪夜入蔡州》:“四鼓,恕至城下,无一人知者。”《登泰山记》:“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与妻书》:“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意洞手书。” 夜间时辰 五更 五鼓 五夜 现代时间黄昏 一更 一鼓 甲夜 19-21点人定 二更 二鼓 乙夜 21-23点夜半 三更 三鼓 丙夜 23-1点鸡鸣 四更 四鼓 丁夜 1-3点平旦 五更 五鼓 戊夜 3-5点。词是宋代的文学主流。唐及五代时,已出现词这一形式,但词的成熟与发展在宋代。词的最初特点是以诗文配上曲调,可以演唱。每首词都有一个调名,称「词牌」,依调填词为「倚声」。宋词又有曲、杂曲、曲子词、乐府、琴趣、乐章、长短句等称谓。因曲调节拍的不同,又区分为令、引、近、慢等。令或称小令,慢词也作长调。词一般都分两段(叫做上下片或上下阕),极少有不分段或分两阕(片)以上的。宋代许多学者文人喜好填词作曲,对推动词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宋代词的作者、作品及素质远超前代,成为继唐诗之后又一极具影响力的文学体裁。后世词一般不在演唱,基本上成为一种文学形式。【地理方位】阴阳原指日光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我国位于北半球,山水一般逞东西走向,山水相间,山之南与水之北向阳,故山南水北为阳,反之为阴。古人习惯以东为左,以西为右。东西与左右常可互相替代。;江东称江左,江西称江右,自江北论之,江东在左,江西在右耳该题中考核词以及计时单位等相关知识。
(3)
【技巧点拨】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比如本题的b项,考生就应到文中找到相关内容,然后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即可发现,理解错误。
【参考译文】
辛弃疾字幼安,齐地历城人。当时虞允文主持国政,皇上下决心要恢复失地,弃疾趁机论述敌我形势以及晋汉两代的人才,持论正直。因为讲和刚刚停当,他的建议没有被施行。
留守叶衢平素很器重他。叶衢入朝为相,极力向朝廷推荐弃疾胸怀大志深谋远虑,皇上就召见了弃疾。不久担任潭州知州兼湖南安抚使。就丈量原先马殷营垒的房基,修建新的营垒,准备招步兵二千人,马军五百人。先拿铜钱五万到广西买了五百匹马,皇上又下诏命令广西安抚司每年捎带买三十匹。当时枢府有不愿做这件事的,屡次阻挠他,弃疾干得更加卖力,最终不能改变他的想法。各种费用上万计,弃疾善于斡旋,事情都马上解决。进谏的人把弃疾聚敛财富的事上奏给了朝廷,朝廷就下发了御前金字牌,让他日落的时候停止作罢,弃疾接过来把它藏了起来,出去严责监办的人,定期一月要建成飞虎营栅,违背期限就要按军法治罪。飞虎营如期落民,弃疾上书陈述事情的经过,画好图纸呈给皇上,皇上于是才消了气。当时连续下了几月的秋雨,有关部门说造瓦很困难,弃疾问:“必须要用多少瓦?”回答曰:“二十万。”弃疾说:“不要担忧。”命令厢官除官舍神祠之外,动员居民每家献出沟檐瓦二十块,没有二天都齐备了,僚属都很叹服。军队建成,雄镇一方,是江上各部队中最好的。
当时江西一带发生严重饥荒,皇帝命令弃疾督办赈灾工作。刚一到灾区,弃疾就在通衢大道张榜说:“囤积粮食的流配,强买粮食的杀头。”接着下令全部出公家的官钱银器,号召吏民分别推举有实际才能的人,根据自己的情况借贷钱物,等到他们领命运回籴来的粮食,不取利息,约定月底到城下销售。于是运粮的船只接连来到,粮价自行降低,百姓赖此得以度过饥荒。当时信州太守谢源明乞求拨米救助,部属都不答应,弃疾说:“都是一样的老百姓,而且都是皇上的子民。”就拿米舟十分之三拨给了信州。皇帝嘉勉这件事,给弃疾进一级俸禄。又因为谏官弹劾丢掉了职务。
弃疾一向擅长作词,他写的词风格悲壮激烈。有《稼轩集》流传于世。咸淳年间,史馆校勘谢枋得路过弃疾墓旁庙宇,听到有急促的声音大呼于堂上,好象鸣发其心中的不平,自傍晚至半夜不绝声,枋得拿着蜡烛写作文章,准备天亮将祭祀他,文章写成而声音才停下。德佑初年,枋得向朝廷请示,朝廷加赠他为少师,谥号忠敏。
魏了翁文言文阅读答案 魏了翁诗词鉴赏篇三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宦者挟气 挟:倚仗
b.寻以罪降知洪州 寻:不久
c.依智高寇广东、西 寇:盗贼
d.因条上三策 条:分条陈述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魏“精于政事”的一组是 ( ) (3分)
①密以闻,诏杖宦者遣之
②邕州獠户缘逋负没妇女为佣者一千余人,悉奏还其家
③召权度支判官,寻以罪降知洪州
④飞奏指以为珍货
⑤减柳州无名役四百人
⑥因条上三策
a.①③④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魏的父亲魏羽曾奏请朝廷补任他为秘书省校书郎,监管广积仓,任开封府仓曹参军职,他通晓法令,精通政务。
b.雷州、化州、钦州、廉州、高州沿用刘当时按人口收税的办法,即使船民也都难以幸免,魏给他们废除了这一苛税。
c.史沆曾被魏弹劾过,为了报复,在广州密封送贡余椰子煎等供给京城时,魏截留下部分贡品,史沆上书告发此事。
d.有人建议请开凿六塔河,填塞商湖使河水向北流,连丞相也赞成这个观点,魏前往察看后,回来报告说不能堵塞。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谏官吴奎言法当执奏,而不即奏行,请以废法论,降知越州。(5分)
(2)五溪之险,师行鸟道,诸将贪功生事,于国家何所利?(5分)
参考答案:
4.c(寇:在这里作动词,是“侵犯”的意思。)
5.d(①是魏用密报的方式惩治宦者.与为政无关;③写魏被贬官的事情;④是史沆的行为。)
6 c(应该是史沆截留下来。)
7.(1)谏官吴奎说,依法魏应当在逮捕后便上奏,而魏没有马上上奏,请按执法废弛论罪,(结果)他被降任为越州知州。(“法当执奏”、“以废法论”、“知”各1分,句意2分)
(2)五溪地区地势险要,军队行走在鸟飞不过的山路上,将领贪功生事,对国家有什么好处?(“险”、“师行鸟道”、“反问”各1分,句意2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魏,字用之。他的父亲魏羽奏请朝廷补任他为秘书省校书郎,监管广积仓,任开封府仓曹参军一职。他遇事遵守法度,细心审案,精通政务。元宵节设置彩山,宫阙前张灯结彩,交与宦官监护,宦官倚仗势力,看魏年轻,就趁机索要财物,侵犯骚扰。魏秘密报告皇上,(皇帝)下诏杖责并驱逐了那个宦官。
魏的门客魏纲土书诋毁天书,被流放到海岛,魏也因为这受牵连而停官。后来又被任命监管邓州税、鄂州茶,以大理寺丞的.身份任衡山知县,寿州通判,历任循州、随洲、安州三州的知州,广南西路刑狱担任提点一职。邕州獠人中因拖欠官府租赋而妇女被没为官奴的有一千余人,魏报告朝廷后把她们全都放回豪。又前往担任转运使一职。刘当时按人口收税,即使船民也都难以幸免,一直到现在,雷州、化州、钦州、廉州、高洲还沿用这种办法而没有革除,魏他们废除了这一苛税。他裁减了柳州不必要的差役四百人。(后来,)他被召入京任权度支判官。不久他又因罪降任洪州知州,担任过江、淮制置发运使,从主客郎中升任太常少卿,任广州知州。修筑州城墙周围五里,疏通东江口,凿开东西澳建造水闸,按时开闭。后来被授予右谏议大夫一职,再出任临江军判官。
史沆性格阴险,曾被魏弹劾免职。恰逢广州密封送贡余椰子煎等供给京城,史沆就截留下来,立即上奏说是珍贵的宝物,皇帝下诏派遣宦官打开检验(宝物),结果没有,史沆因为检举不实被撤职,魏也降任为鄂州知州。没过一年,又担任陕西转运使,调任河北。(后来,他)以给事中职位担任开封府知府.治理政事严明,官吏百姓都畏惧他。在内东门搜索命妇车,得到贿赂宫廷的物品,交付开封府查问,案件情况还没有上奏,从宫内便降诏免罪。 谏官吴奎说,依法魏应当在逮捕后便上奏,而魏没有马上上奏,请按执法废弛论罪,(结果)他被降任为越州知州。
侬智高侵犯广东、广西,只有广州城坚守没有被攻下。于是论筑城的功劳.他升任工部侍郎、集贤院学士,又任广州知州,兼任广东经略安抚使,拨给禁军五千人,听凭他见机行事。适逢狄青已经击败贼兵,召魏回京城,在京刑狱担任纠察。有人建议请开凿六塔河,填塞商湖使河水向北流,宰相支持这一意见,命令魏前往察看,他回来后报告说不能堵塞。下溪州蛮人彭士羲叛乱,朝廷准备发兵讨伐。巍认为;“五溪地区地势险要,军队行走在乌飞不过的山路上,将领贫功生事,对国家有什么好处?”于是列出三种策略上奏,以招降为上,守御为下,攻取是失策。皇帝没有批复。后来,最终还是像魏所说的那样招降叛乱者。
魏了翁文言文阅读答案 魏了翁诗词鉴赏篇四
【注】二宫:指后宫的太后及皇后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会上元敕府市浙灯市:购买
b.轼诣武卫营诣:到……去
c.尾属于城属:隶属
d.徙知密州徙:调任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轼庐于其上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b.此不过以奉二宫之欢耳亦足以畅叙幽情
c.使御史谢景温论奏其过其孰能讥之乎?
d.朝廷从之不知东方之既白
3: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能够表现苏轼关爱百姓的一组是( )
①此不过以奉二宫之欢耳 ②每因法以便民
③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 ④率其徒持畚锸以出
⑤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诗托讽 ⑥相从溪山间,筑室于东坡
a.①②④ b.①③⑥ c.②④⑥ d.②③⑤
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轼上书皇帝说,皇宫在元宵节举办灯会,无法让老百姓家喻户晓,应该撤回诏令。
b.司农擅造律法要处罚没能按时执行新政策的人,苏轼据理力争制止了对百姓的处罚。
c.突发水灾,苏轼誓与城共存亡,稳定民心,始终带领士卒修堤守城,保全了徐州。
d.苏轼因关注百姓的诗被奸臣诬蔑陷害,出狱后被贬黄州,从此自号“东坡居士”。
5:文言文翻译(8分)
(1)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
(2)锻炼久之,不决。神宗独怜之,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
参考答案:
1:c 应为“连接”
2:b a 介词,在/介词,被;b 连词,表目的,为了;c代词,他的/语气副词,表反问,译为难道;d代词,他/结构助词,主谓之间取独。
3:d ①表明苏轼敢于直谏,⑥表明苏轼心胸豁达,和题干“关爱百姓”无关,排除这两项可以得到答案。
4:a “然百姓不可户晓”译为“无法让老百姓家喻户晓”错,应为“老百姓却不可能全都明白您的用心”,事件错误。
5:
(1)如果富人都出了城,民心一定会动摇,谁和我一起守城呢?只要有我在这里,就不会让决堤的水毁了城墙。
(2)案件审问了很久也没有判决。神宗非常喜欢苏轼的才学,安排他担任黄州团练副使。
【参考译文】
熙宁四年,适逢元宵节,皇帝下令压低价格为宫中购买花灯。苏轼上书说:“您哪里是自己喜欢看花灯呢?您这样做只不过是为了让皇太后高兴罢了。而老百姓却不可能全都明白您的用心,都认为您是为了满足眼睛观赏这样小的需要,夺取了他们吃饭穿衣所必需的钱财。这件事很小,但它的影响很大,希望您收回这个命令。”皇帝于是下诏停办这件事。当时王安石正在创行新法,苏轼上书谈论新法的弊病。王安石很愤怒,让御史谢景在皇帝面跟前说苏轼的.过失。苏轼于是请求出京任职,做了杭州通判。
这时新的政令一天天下达,苏轼在杭州任上总是利用新法中对百姓有利的内容造福百姓,百姓们因此生活安定。调任密州。司农下令实施新法,不按时施行的人按违反国家制度判罪。轼对提举官说:“违反制度的判罚,如果是出自朝廷,谁敢不听从?如今命令出自司农,这是擅自制定律法。”提举官害怕地说:“请您先不要追究这件事。”不久,朝廷知道这个法令危害百姓利益,于是下令废除了它。
调任徐州。黄河在曹村附近决堤,在梁山泊泛滥,从南清河溢出,汇聚在徐州城下,水不断上涨不久就要泄进城里,城墙即将被冲毁,城里的富人争着逃出城去避难。苏轼说:“如果富人都出了城,民心一定会动摇,谁和我一起守城呢?只要有我在这里,就不会让决堤的水毁了城墙。” 于是将富民们赶回城中。苏轼到武卫营,把卒长叫出来说:“河水将要冲进城里,事情很紧迫了,即使是禁军也要暂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您尚且不逃避洪水,我们这些小人应该为您效力。”于是率领他的士兵拿着畚锸出营,修筑东南方向的长堤,堤坝从戏马台起,末尾与城墙相连。雨日夜不停,没有受损的城墙只有三版。苏轼天天住在城上,即使经过家门也不入,派官吏们分别在城墙各处守卫,最终保全了徐州城。又向朝廷要求调来服役的人,加高修筑旧城墙,修筑木制堤岸,用以防备洪水再来。朝廷听从了他的建议。
调任湖州,因为有一些不便于民的事情不敢明说,就写诗暗示,希望对国家有所帮助。御史李定、舒亶、何正臣从他的诗中挑出一些词语,断章取义牵强附会说苏轼的诗是在朝廷,把他逮捕押赴台狱,想置他于死地。案件审问了很久也没有判决。神宗非常喜欢苏轼的才学,安排他担任黄州团练副使。苏轼与黄州的田父野老,一起生活在溪旁山间,在东坡修筑房舍,自号“东坡居士”。
魏了翁文言文阅读答案 魏了翁诗词鉴赏篇五
宋史苏轼传原文翻译及阅读答案
原文:
熙宁四年,安石欲变科举,兴学校,诏两制、三馆议。轼上议曰:
得人之道,在于知人;知人之法,在于责实。使君相有知人之明,朝廷有责实之政,则胥史皂隶未尝无人,而况于学校贡举乎?虽因今之法,臣以为有余。使君相不知人,朝廷不责实,则公卿侍从常患无人,而况学校贡举乎?虽复古之制,臣以为不足。夫时有可否,物有废兴,方其所安,虽暴君不能废,及其既厌,虽圣人不能复。故风俗之变,法制随之,譬如江河之徙移,强而复之,则难为力。
庆历固尝立学矣,至于今日,惟有空名仅存。今将变今之礼,易今之俗,又当发民力以治宫室,敛民财以食游士。百里之内,置官立师,狱讼听于是,军旅谋于是,又简不率教者屏之远方,则无乃徒为纷乱,以患苦天下邪?若乃无大更革,而望有益于时,则与庆历之际何异?故臣谓今之学校,特可因仍旧制,使先王之旧物,不废于吾世足矣。至于贡举之法,行之百年,治乱盛衰,初不由此。陛下视祖宗之世,贡举之法,与今为孰精?言语文章,与今为孰优?所得人才,与今为孰多?天下之事,与今为孰办?较此四者之长短,其议决矣。
今所欲变改不过数端:或曰乡举德行而略文词,或曰专取策论而罢诗赋,或欲兼采誉望而罢封弥,或欲经生不帖墨而考大义,此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也。愿陛下留意于远者、大者,区区之法何预焉。臣又切有私忧过计者。夫性命之说,自子贡不得闻,而今之学者,耻不言性命,读其文,浩然无当而不可穷;观其貌,超然无着而不可挹,此岂真能然哉!盖中人之性,安于放而乐于诞耳。陛下亦安用之?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又当发民力以治宫室治:修建
b.又简不率教者屏之远方率:遵循
c.区区之法何预焉预:预备
d.安于放而乐于诞耳诞:怪诞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苏轼反对改革学校和科举的态度的一组是(3分)
①得人之道,在于知人②百里之内,置官立师
③故臣谓今之学校,特可因仍旧制④使先王之旧物,不废于吾世足矣
⑤愿陛下留意于远者、大者,区区之法何预焉⑥夫性命之说,自子贡不得闻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②⑥d.③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这封奏议中,苏轼认为,获得人才的途径,在于注重实际地了解人,如果朝廷能够了解人,有注重实际的政策,即使沿用现在的办法,也能获得人才。
b.苏轼认为庆历立学,到现在也仅存空名,可当时却耗费民力、民财,结果只是制造纷乱,使天下人陷于愁苦之中。
c.苏轼认为国家的治乱盛衰,根本不由实行了一百多年的科举的办法来决定,只要因循旧制,使先王的旧制度不在我们这代废去就够了。
d.苏轼认为现在关于变科举,兴学校的一些方法和措施对于长远重大的事情没有什么改变作用。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3分)
②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3分)
参考答案
1.a
2.d
3.b
4.(1)赵国曾五次对秦作战,二败而三胜。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李牧连续打退了秦国的进攻。
(2)假如真的知道会这样,即使让我做高官厚禄的公卿宰相,我也不愿因此离开你一天而去赴任啊!
【译文】
熙宁四年,王安石想要改革科举、兴办学校,皇帝下诏叫翰林学士和知制诰,史馆、昭文馆和集贤院的官员商议。苏轼上折发表议论说:
获得人才的途径,在于了解人;了解人的方法,在于注重实际。假使君主和宰相有了解人的英明,朝廷有注重实际的政策,那么就是小吏衙役中也未尝没有人才,何况学校和科举呢?即使沿用现在的办法,我以为人才还有余。如果君主和宰相没有知人之明,朝廷不求实,那么就是在公卿和侍从之臣中也会常常忧虑没有人才,又何况学校和科举呢?即使恢复古代的制度,我以为还是不够。至于时代有可行与不可行,政事有随时废兴的不同,正是合适的时候,即使是暴君也无法废除,等到不再适用时,即使时圣人也无法恢复。所以风俗的变化,法律制度就跟着改变,好像江河的改道,强求复旧,就难以奏效了。
庆历年间开始设立学校,到了今天,仅存空名。现在要改变当今的礼制,更改当今的风俗,又要发动百姓来修建官府,收取百姓的财物来养活游学的士人。在方圆百里之内,设官员立教师,刑狱之事在这里审判,军事问题在这里讨论,又要选汰不服从教化的人驱逐到远方去,那恐怕只是制造纷乱,来使天下人陷于愁苦吧?至于不作大的更改,而希望对现在有所裨益,那和庆历时代有何不同?所以我认为今天的学校,但可因循旧制,沿用先王的旧制度,不在我们这代废去就够了。至于科举的办法,实行了一百年,国家的治乱和盛衰,根本不由此决定。陛下看祖宗的时候,科举的办法,和今天的比起来哪一个更精?言语和文章,和今天比哪一个更好?所得到的人才,和今天比哪一个更多?天下的事,和今天比哪一个处理得更好?把这四点的优劣一比较,那争论就可以解决了。
现在想要改变的不过是这几点:有的说乡试选拔人才注重德行而忽略文词,有的说专取策论而免试诗赋,有的想兼取名望而免去密封试卷,有的想使应试者免考帖去部分经文默写字句而考大义,这些都是知其一,不知其二的人。请陛下留意在长远的、重大的事情上,这些区区的方法又何相干。我又实在有过于忧虑的方面。那些关于人性天命的说法,从子贡开始就没再听说,而现在治学的人,以不说人性天命为耻,读他们的文章,大而无当不可追根问底;看这些人的相貌,更是高超却没有显著的特征加以斟酌,这难道真能如此吗?大抵中等人的性情,安于放纵而喜为怪诞而已。陛下又要怎样使用他们呢?
魏了翁文言文阅读答案 魏了翁诗词鉴赏篇六
《宋史》阅读答案及翻译
张顺,民兵部将也。襄阳受围五年,宋闯知其西北一水曰清泥河,源于均、房,即其地造轻舟百艘,以三舟联为一舫,中一舟装载,左右舟则虚其底而掩覆之。出重赏募死士,得三千。求将,得顺与张贵,俗呼顺曰“矮张”,贵曰“竹园张”。俱智勇,素为诸将所服,俾为都统。出令曰:“此行有死而已,汝辈或非本心,宜亟去,毋败吾事。”人人感奋。
汉水方生,发舟百艘,稍进团山下。越二日,进高头港口,结方陈,各船置火枪、火炮、炽炭、巨斧、劲弩。夜漏下三刻,起矴出江,以红灯为识。贵先登,顺殿之,乘风破浪,径犯重围。至磨洪滩以上,北军舟师布满江面,无隙可入。众乘锐凡断铁絙攒杙数百,转战百二十里,黎明抵襄城下。城中久绝援,闻救至,踊跃气百倍。及收军,独失顺。越数日,有浮尸溯流而上,被介胄,执弓矢,直抵浮梁,视之顺也,身中四枪六箭,怒气勃勃如生。诸军惊以为神,结冢敛葬,立庙祀之。
张贵既抵襄,襄帅吕文焕力留共守。贵恃其骁勇,欲还郢,乃募二士能伏水中数日不食,使持蜡书赴郢求援。北兵增守益密,水路连锁数十里,列撒星桩,虽鱼虾不得度。二人遇桩即锯断之,竟达郢,还报,许发兵五千驻龙尾洲以助夹击。
刻日既定,乃别文焕东下,点视所部军,洎登舟,帐前一人亡去,乃有过被挞者。贵惊曰:“吾事泄矣,亟行,彼或未及知。”复不能衔枚隐迹,乃举炮鼓噪发舟,乘夜顺流断絙破围冒进,众皆辟易。既出险地,夜半天黑,至小新城,大兵邀击,以死拒战。沿岸束荻列炬,火光烛天如白昼。至勾林滩,渐近龙尾洲,遥望军船旗帜纷披,贵军喜跃,举流星火示之。军船见火即前迎,及势近欲合,则来舟皆北兵也。盖郢兵前二日以风水惊疑,退屯三十里,而大兵得逃卒之报,据龙尾洲以逸待劳。贵战已困,出于不意,杀伤殆尽,身被数十枪,力不支见执,卒不屈,死之。乃命降卒四人舁尸至襄,令于城下曰:“识矮张乎?此是也。”守陴者皆哭,城中丧气。文焕斩四卒,以贵祔葬顺冢,立双庙祀之。
(选自《宋史》)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汉水方生,发舟百艘,稍进团山下 稍:稍微
b.诸军惊以为神,结冢敛葬,立庙祀之 祀:祭拜
c.乘夜顺流断絙破围冒进,众皆辟易 辟:通“避”,躲避
d.贵战已困,出于不意,杀伤殆尽 意,料想
【答案】 a(稍:逐渐,慢慢地。)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张顺张贵英勇无畏的一组是(3分)()
①贵先登,顺殿之
②此行有死而已,汝辈或非本心,宜亟去
③身中四枪六箭,怒气勃勃如生
④众乘锐凡断铁絙攒杙数百,转战百二十里
⑤二人遇桩即锯断之,竟达郢
⑥身被数十枪,力不支见执,卒不屈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答案】 c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宋朝将领将三条小船连在一起成为一艘舫,用中间一艘小船装载兵士,左右两艘则将其底凿空并盖上盖子来作为掩饰。
b.张贵率军突围时,元军“皆辟易”,只是由于叛兵的出卖,使得元军占据龙尾洲以逸待劳,才导致突围失败,自己被擒,被杀。
c.张贵突围前派遣两名士兵赴郢求援。这两名士兵,在重围中置生死于度外,成功突围,最后竟然到达了郢,两名士兵表现得无比英勇。
d.在各船中装备各种作战工具,入夜过了三刻后才启航出江,并用红灯作为信号,能看出张顺张贵在率军解救襄阳之前是做了充分准备的。
【答案】 b(除叛徒出卖之外,还有郢兵未按约到达,实力对比悬殊等因素。)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10分)
(1)俱智勇,素为诸将所服,俾为都统。(5分)
(2)刻日既定,乃别文焕东下,点视所部军,洎登舟,帐前一人亡去,乃有过被挞者。(5分)
【答案】
(1)张顺张贵都是智勇双全,一向被将士们信任,让他们担任都统。
(2)约定的日期定好以后,张贵于是告别文焕向东而下,他检阅了自己的部下,到上船时发现自己帐前一名曾经犯了错误被鞭刑过的人逃走了。
参考译文:
张顺是民兵的一员部将。襄阳城被围困了五年,宋朝将领探知它的西北面有一条叫做“清泥河”的河流,发源于均州、房州,就在这个地方造了轻快小船上百艘,将三条小船连在一起成为一艘舫,用中间一艘小船装载兵士,左右两艘则将其底凿空并盖上盖子来作为掩饰。宋将给出重赏来招募死士,招得三千名。招募将领,招得了张顺和张贵。人们称张顺为“矮张”,张贵则叫做“竹园张”,他们都是智勇双全,一向被将士们信任,让他们担任都统。他们下令道:“这次行动不过一死罢了,如果你们有谁不是出于本心跟随,最好快点离开,不要妨碍我们的大事。”将士们人人都感到振奋。
在汉水涨水时,派出百艘战船,缓缓进入团山下。过了两天,进入高头港口,工事布置好后,在各船中装备了火枪、火炮、烧红的木炭、巨大的战斧、强劲的弓弩。在入夜过了三刻后(“漏”是古代计时之器,指报时漏斗里的滴水。“下三刻”是指古代一个时辰分为上、中、下三刻),启航出江,用红灯作为信号。张贵做先锋,张顺殿后,他们乘风破浪,迅速突破重围。到了磨洪滩以上,元军的兵船布满江面,没有突围的缝隙。众军士趁着锐气一共斩断敌人用铁索连起的杙船几百艘,转战一百二十里,到黎明时分抵达了襄阳城下。襄阳城中已经很久没有救援了,听闻援军到了,士气顿时高涨百倍。到收军的时候,唯独没有看到张顺。过了几天,有一具浮尸逆流而上,身穿战甲,手拿弓箭,一直漂到浮桥下,人们一看原来是张顺,只见他身中四枪六箭,脸上满是愤怒的表情,仿佛活着一般。众将士都认为他是神,于是为他立碑安葬,并且为他立了一座庙来祭拜他。
张贵抵达襄阳后,襄阳守将吕文焕竭力留下他共同守卫襄阳。张贵凭借自己的勇猛,想要返回郢,于是招募了两名能够在水下几天不吃东西的兵士,派他们拿着用蜡包好的信到郢请求救援。元兵增加守卫更加严密了,将水路封锁了连续几十里,并布置了撒星桩,即便是鱼虾都不能度过。那两人碰到撒星桩就用锯子锯断,最后竟然到达了郢,交付了情报,郢守将同意发兵五千驻扎在九尾洲来援助他们夹击。
约定的时期定好以后,张贵于是告别文焕向东而下,他检阅了自己的部下,到上船时发现自己帐前一名曾经犯了错误被鞭刑过的人逃走了。张贵惊呼:“我的大事要泄露了,快点行动,敌人或许还不知道。”在再不可能隐藏行踪的`时候,于是开炮擂鼓开船,趁着夜色顺流而下,斩断铁锁突破重围大胆前进,敌人都惊慌躲避退去。冲出险境后,正是三更半夜,来到了小新城,元军在半路阻击,他们拼死迎战。沿岸摆着成捆的束荻草和火把,火光把天照耀得像白天一样明亮。到了勾林滩,渐渐靠近龙尾洲,远远望见军船的旗帜杂乱飘拂,军士们十分喜悦,点燃流星火来示意。(龙尾洲的)军船看到火光于是向前迎来,等到接近到几乎合为一处时,才发现来的全是元兵。原来郢派出的兵前两天因为惊疑风水而退到三十里外屯兵,而元军得到那个逃走的士兵报告,占据龙尾洲以逸待劳。张贵战斗得已经困乏,又出乎自己意料,他的士兵几乎被杀光,他自己身中几十枪,因为体力不支被擒,最后宁死不屈而被杀害。元军于是命令四个投降的士兵将张贵的尸体抬到襄阳,在城下叫道:“你们认识矮张吗?这就是的。”守城的人都哭了,城中士气低落。吕文焕杀了那四个降兵,将张贵合葬在张顺的坟墓,立了双庙来祭拜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