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教案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学期语文教案全册篇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科幻小说的及作者的有关常识。
2.扩大词语的掌握范围。
3.理解文章的主旨和合理想象的写作手法。
4.锻炼想象能力。
过程与方法:自学讨论法,想象交流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破坏大自然必遭报应,懂得珍爱环境的道理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引
预习作业及课前准备:
1.收集科幻小说及作者的相关知识。
2.字词积累与运用。
3.喜欢绘画的同学用漫画的形式来表达课文内容。
4.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哂( )笑 牟( )取 众目睽( )睽 棘( )手 铆( )钉 贪婪( ) 履( )行
5.解释下列词语
哂笑:讥笑。
牟取:谋取名利。
棘手:形容事情难办,象荆棘刺手。
众目睽睽:大家的眼睛都注视着。
莫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
任劳任怨:做事不知劳苦,不怕别人埋怨。
逍遥法外:指犯了法的人没有受到法律制裁,仍自由自在。
雨后春笋:春天下雨后竹笋长的很多很快,比喻新事物大量而不断出现。
心安理得:自信事情做的合理,心理很坦然。
不容质疑:不允许有什么怀疑,指真实可信。
一视同仁:同样看待,不分厚薄。
二、导入新课
让学生根据课堂准备展示漫画,解说故事内容。
(教师提议:看漫画的内容是否与课文内容相符,看谁画的最好,看谁表达的最精彩。)
学生交流科幻小说和作者的相关知识。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说说文章的标题“喂──出来”是什么意思。
(相互交流看法)
学生质疑,小组合作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1.文中的故事是否真实?
明确:不会有这样的一个无底洞,但有生活的真实性在里面。
2.你认为故事围绕的话题是什么?
明确:环境保护问题。
3.洞真的是无底的么?
明确:表面上是,正象我们的地球,表面上无边无际,实际上已经不堪重负
4.题目用“喂──出来”有什么作用?
明确:首尾呼应,同时有表现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环境污染中将危及人类生存。
5.洞比喻什么?
明确: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
6.文中写了几种人?这几种人的共同特点是什么?生活中人是不是有他们的影子?
明确:为了自己的名利而忙碌的各种人。
7.作者要说明的道理是什么?
明确:一切破坏环境的问题,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到头来危害的的是人类自己。
四、探究活动
1.探讨文章的主题
提示:这篇小说写的比较通俗,但内涵深刻,有关它的主题,有以下几种说法,你同意哪一种?说说理由。
学生看研讨联系二,小组交流讨论。
设置此环节的目的,学生多角度理解,珍视学生独特的理解,感受和体验。
2.想一想,在小说的结尾,那奇怪的叫声以及那块小石头是从哪里来的?天上掉下来那块石头以后,接下来可能还会发生什么?
(这是一个循环式结构,体现了作者“谁制造的祸害,谁去承受”的想法。)
五、布置作业
1.展开合理想象,续写小说结尾,进一步想象生动具体的情节,可以借鉴课文的写法。
(适合表达能力稍弱者)
2.自拟题目,写一篇形式新颖,保护环境的科幻小说。
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学期语文教案全册篇二
《苏州园林》
[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理解本文总说和分说的结构及说明语言的多样性。
2、情感目标: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领略我国江南第宅园林建筑的风貌,从而得到美的享受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说明性文章的说明方法和结构
2、难点:文章语言的特点。
[教学法] 讲述和问答相结合
[教学途径] 多媒体和黑板
[教学时数] 两课时第一课时
一、 导入
首先。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优美的园林图片并伴随一些轻音乐,让学生第一感受园林的美其次,引入本文,对作者进行再次的介绍:叶圣陶,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他曾在小学、中学、大学教过书,对语文教学的改革和教材的建设有重大贡献。20年代和30年代是他创作道路上的重要阶段。这个时期他的作品很多,最有名的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出版有《叶圣陶全集》。本文是为摄影集《苏州园林》写的序,我们把它作为一篇说明文来学习。它不仅介绍苏州园林的特点,而且文字生动、优美,从写作构思到语言运用都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
二、整体把握
1、解决生僻字词 在黑板上写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让学生朗诵出来[微软中国2] ,如
轩(xuān)榭(xie) 丘壑(he) 嶙峋(lin xun) 镂空(lou) 蔷薇(qiang wei)
2、解决难理解字词 先提问学生,然后再一起进行解释,如
①轩榭:轩,有窗户的廊子或小屋;榭,建筑在台上的房屋。
②胸中有丘壑:意思是设计者和工匠师的胸怀中有山水风景的构思布局。
③嶙峋:枯瘦的样子。
④广漆:一种天然漆。由熟漆或生漆和桐油调制而成的,色泽棕黑。
[微软中国3] 3、听录音 在标准的语音中感受文章的美
4让学生通读课文
5、讨论和提问学生
①同学们,通读完整篇课文后,你们觉得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是什么呢?
②在对苏州园林进行说明过程中,作者从哪几方面来进行的?
③同学们复习课文后,你们觉得课文分成几大段?
④我们之前已经对说明文的说明方法有过学习,有哪位同学在课文中找出哪些说明方法,并具体找出在什么地方?
第二课时
一、分析段落[微软中国5] 。通过上一节课的讨论和提问,我相信大家对苏州园林都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接下来,我们一起对课文的每一段进行详细的分析。
第一段(1)总领全文,引出要说明的对象——苏州园林。为什么我们把第一自然段划为第一段呢?有哪位同学愿意说说看,这一段中有个标志性的词。
第二段(2—3)拿苏州园林跟古代建筑进行比较,突出苏州园林与众不同之处。这个两个自然段,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手法来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的?我们请一位同学来给大家找找看。
第三段(4—9)详细地对苏州园林的假山、池沼、树、墙廊、角落、门窗和彩绘进行了对比,从细微的地方突出苏州园林的特点,再次强化。作者为什么会这样如此详细的进行说明呢?这样会不会显得很累赘?同时作者是从怎样的一个结构进行说明的?有哪位同学知道的?
{假山:重峦叠嶂或配合着竹子花木;池沼:中心;树:高低搭配、落叶树和常绿树相间;墙廊:层次多;角落:图画美;门窗:别具匠心;彩绘:不刺眼的。
第四段(10)总结全文,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二、研讨与练习
揣摩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回答括号里的问题。[微软中国6]
1、 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标本”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2、 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艺术”与“技术”有什么区别?)
3、 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隔而不隔,界而未界”是什么意思?能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这是怎样的情形吗?)
三、课后作业
结合本文的说明方法,写一篇文章介绍你游玩过的园林或公园,字数不限。
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学期语文教案全册篇三
《核舟记》
教学目标:
1、自主疏通文意,积累文言常用词语。
2、理清文章整体思路,学习本文介绍核舟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语言的简洁、准确、生动。
3、体会作者情感,认识我国微雕艺术的卓越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理清文章整体思路,学习本文介绍核舟的说明顺序。
教学难点:
体会说明语言的简洁、准确、生动。
教学创意:
本教学设计是以活动为中心,在学习《桃花源记》和《小石潭记》的基础之上,自学《核舟记》,把握说明顺序,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简洁性、生动性,感受我国微雕工艺的精巧绝伦。
教学步骤
一、自主感知,援疑质理
(一)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通译全文,把不懂得字、词、句提出来,其他同学帮助解答,较难的由教师引导学生来解答。
(二)理解文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在此基础上同桌互译。
要求:1、一人译,一人听,听者指瑕校正,每人一段,轮流进行。
2、翻译时能落实字词,可增删调补,要求句意通顺。
3、两人都不能译通的句子做上记号,译完后提出来,大家共同解答。
(三)标题为《核舟记》,其“记”的文体是否与前两篇课文《桃花源记》、《小石潭记》的文体一样?
明确:虽然都属于“记”的范畴,但是本文的体裁是说明,不同前两者的记叙。
二、活动体验,把握顺序
(一)动手做【这一活动宜作为课前作业,要求学生提前完成】
①每两人发一张8k白纸按照课文介绍的内容折一只乌篷船。然后按课文的说明开上小窗,“画”上“题字”
②用小纸片剪成三个人形,要求为东坡画上胡须,在船头用粘胶等摆好位置,他人指正(请注意方位)
(二)动口说
①根据译文将课文内容的主体部分改成“解说词”,要求语言通俗、形象。
②每小组推荐一名学生手拿核舟上台解说,其他同学质疑指瑕。(要按照课文的说明顺序进行解说)
三、删减添补,品析细节
(一)找关键句,文中统领全文并集中表现核舟艺术特点的关键词是什么?
明确:奇巧。(如果学生在这里不能思考出来,可以再次引导学生对之前的知识进行勾连。《口技》也选自《虞初新志》,《口技》中统领全文的是“善”字,本文中的关键词应当是“巧”字。)
(二)王叔远如何表现核舟之巧?请大家速读第二段和最后一段,说说你的看法。
明确:①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这说明制造核舟的材料很小。课文第 6 自然段对核舟上雕刻的内容作了统计。“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这样来看,总计九个种类,即五十三个物件。说明雕刻内容之多。在“小”材料上刻“多”内容,实在是“巧”。
②有红有绿,色彩对比鲜明,怎一个“巧”字了得!
(三)魏学洢如何再现核舟之巧?
①请大家听老师读三四段的缩写,思考哪种表述更好。
教师读文本——船头坐三人,中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佛印绝类弥勒。船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②缩写时去掉的内容,分别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明确:比如,从动作来看,“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扶鲁直背”,动作描写很具体,让人觉得东坡和鲁直的关系很亲密。又如,从神态来看“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写出了佛印很潇洒。从细节来看,“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一串念珠都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这说明刻得细,写得更细,还有“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核舟本身已经很小,作者却还要写童子的右手和右脚趾,这自然是写得很细。
四、再读《核舟》,回味艺术
请大家选择你觉得最能表现作者赞叹之情的句子,有感情地读给同桌听。
例如:①“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奇巧”一词直接表达对王叔远技艺的赞美。
又如:②“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王叔远雕刻那么多东西,只用一枚小小的修长的桃核,作者为他这种高超精湛的技艺表达出钦佩的感情。
其实,整篇文章字里行间都是对王叔远雕刻技艺的赞叹,都表现了微雕艺术之美,没有一句不是夸奖,没有一处不是赞叹!
五、小结
正是因为王叔远细致的雕刻“表现”,才为魏学洢生动传神的雕刻“再现”提供了契机,反过来,魏学洢细腻的“再现”更加生动地“表现”出了王叔远记忆的精湛,两人均是“奇巧大师”,当之无愧!
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学期语文教案全册篇四
《时间的脚印》
教学目标
1.明确说明对象,理清文章思路。
2.掌握说明顺序中逻辑顺序。
3.体会本文生动有趣的语言。
4.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功能,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1.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说明的层次。
2.学习本文生动有趣的语言。
3.掌握说明顺序。
教学难点:
1.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说明的层次。
2.掌握说明顺序。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先来欣赏图片,第一张“恐龙化石”、第二张“三叶虫化石”、第三张自然界中的沉积岩。(屏幕显示)。我们看到的这些岩石,在保存古代生物的同时,还记下了时间的痕迹。那么,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时间的脚印》。(屏幕显示标题)
二、识记字词
腐蚀(shí)浑浊(zhuó)山麓(lù)海枯石烂(kū)
粗糙(cāo)龟裂(jūn)刨刮(bào)楔形文字(xiē)
下面,我们大声齐读一遍。
三、整体感知课文
1.打开书63页。《时间伯伯》这首小诗既是文章的引子,又紧扣题目。我们一起来看正文。请同学们给正文部分的自然段标上序号。
明确:全文共31个自然段,可分成三个部分。提纲如下:(屏幕显示)
第一部分(1-4)引出话题:岩石是大自然记录时间的重要方式之一。
第二部分(5-29)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又分为两层:
第一层(5-21)岩石的厚度和顺序可以记录时间。
第二层(22-29)岩石保存了历史的痕迹。
第三部分(30-31)读懂岩石记录的意义。
2.课文的第一部分告诉我们,岩石是大自然记录时间的重要方式。那么,岩石是如何记录时间的呢?看我们的第二部分。
第五段独句成段,引出下文。从结构上讲,这是一个过渡段。
请大家推荐一位朗读水平较高得同学读第六自然段。读得好极了。
本段点明了物质时刻都在运动着这一普遍规律。岩石的运动规律是什么?
被破坏--被搬运、被堆积--重新生成岩石。这是总起段。
岩石从被破坏到生成新的岩石,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请同学们四个人一组,研读课文8至18自然段。看岩石是如何从毁灭走向新生的。边读边讨论并用笔勾画出其中的重要环节。
岩石→小石子→沙砾、泥土→沉积→重压→胶结→新岩石
(学生复述、点击,显示流程图)
这是一幅沉积岩的图片,岩石像书页一样平卧着,一层一层叠在一起,最早形成的“躺”在最下面。根据层与层的顺序,我们就可以知道过去的年月。
现在,请同学们思考。我们研究岩石的形成过程是为了说明什么?
岩石的厚度及生成顺序记下了时间的踪迹。
这是岩石记录时间的第一种方式。
3.岩石记录时间的第二种方式是它保存了许多的历史痕迹。请大家分组讨论并阅读22到29自然段,然后回答问题:岩石保存了哪些历史的痕迹?
①岩石记录了地壳的活动②岩石记录了气候的变化(插入说明方法:举例子)
③岩石记录了古代生物状况④岩石记录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
⑤岩石记录了自然界转瞬即逝的活动(学生总结,屏幕显示)
小结:普普通通的岩石上,竟有着如此丰富的历史记录。可以说,岩石是一部无字的史书。
4.通过学习课文,我们对岩石有了新的认识,了解这些内容对现实生活有什么意义?(教师朗读最后一段)大家边听边找出答案。
明确:增加知识、寻找宝藏,造福人类(屏幕显示)
总结:文章从岩石可以记录时间写到岩石怎样记录时间,最后写了读懂岩石记录的重大意义,这种依据事物内在联系、逐层进行说明的顺序,就是逻辑顺序。
四、品味说明语言
1.说明文以向人们传授知识为主,所以,说明文的语言必须准确、严密。请同学们找出几个例子加以说明。
如:“据计算,大约3000-10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一米厚的岩石”。
(大屏幕显示。插入说明方法:列数字)
如果去掉“大约”,就表示形成一米厚的岩石就需要3000-10000年的时间。事实上,人类读懂岩石的年龄,不论方法有多精确,也不论有多科学,都是推测出来的。所以,“大约”一词,恰恰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和严密。(大屏幕显示)
2.为了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可读性,在准确的前提下,说明文的语言也力求生动、形象。本文就多处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
如: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越是轻小的沙砾越能旅行到遥远的地方。
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写出笨重的石块想跑也跑不动,只能留在附近;而小沙砾却能随心所欲的走向很远的地方,生动、形象(点击,显示)的语言,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可读性。
请你找出文中的拟人句,并用“我喜欢……句(段),是因为……”的句式说话。(屏幕显示,适时点评)
五、拓展迁移训练
大自然是非常神奇的,一块看似普通的岩石,就能记下时间的痕迹,保存历史的记录。可以说,
岩石是一部无字的史书。岩石是大自然的语言。
岩石还可以比作什么?请你用“岩石是……”的句式仿写一个句子(显示)
六、结束语
大家说出的这些比喻句,新颖、贴切、生动、形象。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岩石记录时间、保存历史痕迹的功能。其实,除了岩石,大自然还有许多记录时间的方式,如日出日落、四季更替等等。希望同学们走进大自然,观察大自然,努力读懂大自然这本无字之书,更好地造福人类!
七、作业
1.找出本文的过渡段并简要说明其作用。
2.根据你对岩石的了解,以“海枯石烂”为题,写一篇短文。
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学期语文教案全册篇五
《大雁归来》
【教学目标】
1、学习细致的观察;
2、细味抒情的笔法;
3、领略深沉的意蕴。
【教学重点】细味抒情的笔法
【教学难点】领略深沉的意蕴
【课时安排】1课时
【导入】
1、激趣导入
一月,他会在雪融时追踪一只冬眠乍醒跑出洞穴去探险的臭鼬;
二月,他劈开一根有八十多岁、被雷击倒的橡木,生火取暖;
四月,他在每一个晚上到树林空地上观赏鹬炫技的空中求偶舞蹈;
五月,他聆听从阿根廷归来的高地鸻鸟的飞行之歌;
六月,他到深潭游泳,在溪边钓鳟鱼;
七月,他会注意草原上普遍为人所忽视而自生自灭的所有野花的生日;
八月,他经常随兴到沙洲上看河流作画;
……(屏显)
师:大家猜到这个人是谁了吗?(利奥波德)这是其观察笔记《沙乡年鉴》中记录的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作者每天都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着,思索着自然的奥秘。同学们再细看一看,发现有什么问题?(没有三月)三月份,利奥波德究竟在做什么呢?我们一起到《大雁归来》中找找答案。
(设计意图:用诗意的形式罗列《沙乡年鉴》中作者的活动,让学生初步认识作者和《沙乡年鉴》。罗列中故意缺少“三月”,充分引起学生的注意,也在课前留足了悬念——作者三月在做什么呢?进而激发了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
2、初读文本——谈发现
学生自读课文,谈一谈阅读后的感受与发现。
预设:细致的观察
抒情的笔法
深沉的意蕴
……
师:我们本堂课,就围绕“细致的观察”“抒情的笔法”“深沉的意蕴”三点来展开探究。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读课文谈发现,既给学生一个自由感知文本的空间,又通过学生的发现来确立本课的探究点。这样既肯定了学生的发现,激发他们自主探究的欲望,同时也搭建起本课的基本框架。)
一、细读,学习细致的观察
探究一:作者细致的观察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发言后归纳)明确:
①记录雁群数量的精确;
②能分辨大雁归来、觅食、集会以及孤雁鸣叫的区别;
③发现大雁聚散时间以及地点的不同;
④观察大雁时间之久(对春雁的观察:从3月到5月),且不分昼夜(晚上去听大雁集会时的鸣叫)
(师引导:作者3月观察大雁归来和觅食,4月观察大雁的集会,5月发现大雁集会逐渐减少,由此可见,本文大致按照什么顺序来说明?——时间顺序)
⑤发现春雁与秋雁行为的不同
⑥对孤雁的观察、推测并求证(对孤雁观察达6年之久)
……
(设计意图:通过搜寻作者细致的观察,让学生梳理、提取、分析并整合课文的内容,同时发现本文的说明顺序。)
探究二:作者细致的观察说明了什么?
明确:作者坚韧的毅力、求真务实的精神、对自身从事的事业的热爱……
师小结: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中,我们看到了他作为科学观察者所具有的令人敬佩的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
(设计意图:语文新课标中指出:“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剧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阅读科技作品,还应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在作者细腻的观察中,去感受作者身上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过渡语:作者如此细致地观察大雁,除了作为科学观察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更是因为什么?(对大雁的喜爱)
二、赏读,细味抒情的笔法
探究三:勾画本文有情味的语言,品一品,析一析,读一读。
品一品,这些句子表现了大雁怎样的形象?
析一析,这些句子运用了怎样的手法?
读一读,这些句子渗透着作者哪些情感?
(同桌合作研读)
①“当一群大雁冲破了3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到了。”
——“冲破”用词精妙
——勇敢、报春的使者
——读出盼望与欣喜之情,“冲破”重读
②“……而一只定期迁徙的大雁,下定了在黑夜里飞行200英里的赌注,它一旦起程再要撤回去就不那么容易了”
——对比、拟人
——坚定执着
——读出赞美与担忧之情
③“它们的飞行和鸣叫很频繁,而且声调忧郁……它们是丧失了亲人的幸存者”
——拟人
——重感情
——读出感伤悲悯之情
④“……每次出发之前,都有一场高声而有趣的辩论,而每次返回之前的争论则更为响亮。……而像凋零的枫叶一样,摇晃着从空中落下来,并向下面欢呼的鸟儿们伸出双脚……那接着而来的低语,是它们在论述食物的价值。”
“然后,突然间,刺耳的雁叫声出现了……混乱的回声……拍打声,有蹼的划动而发出来的声音,还有观战者们激烈的辩论所发出的呼叫声。随后,一个深沉的声音算是最后发言,喧闹声也渐渐低沉下去……”
“它们顺着弯曲的河流拐来拐去,……向每个沙滩低语着,如同向久别的朋友低语一样……向每个刚刚融化的水洼和池塘问好。”
“在我们的沼泽上空做了几次试探性的盘旋之后,……终于慢慢扇动着黑色的翅膀,静静地向池塘滑翔下来。”
“一触到水,我们刚到来的客人就会叫起来,似乎它们溅起的水花能抖掉那脆弱的香蒲身上的冬天。我们的大雁又回来了。”
——比喻、拟人、用词精妙
——自由、无拘无束、充满野性
——读出欣赏、喜爱之情
……
师小结:在作者眼中,大雁不只是大雁,它更有人的情感与品质。它们充满野性、勇敢无畏、充满灵性、坚定执着、热情活泼、重情重义……而作者的心也紧紧追随着大雁,作者因大雁的归来欣喜盼望,对大雁自由的飞翔欣赏赞美,对大雁的种种鸣叫由衷喜爱,对孤雁的不幸遭遇感伤不已,对大雁的美好品质由衷钦佩。“爱”饱蘸在每一个字里行间!
(设计意图:赏读中,教师尤其注重对学生的朗读指导,抓住充满情味的语言,通过三个层面的赏读,赏析出文本的形象美、手法美与情感美。)
过渡语:作者对大雁的爱,不是轻快的,而是深沉的,隐约中会让我们的心也隐隐作痛。
三、悟读,领略深沉的意蕴
探究四:在充满深挚的感情的句子中,有哪些隐含着对大雁命运的关切?
(学生发现表达,教师点拨:)
①“大雁知道,从黎明到夜幕降临,在每个沼泽地和池塘边,都有瞄准它们的猎枪。”——看似在赞扬的机警,实则是谴责人们的偷猎
②“雁群是一些家庭,或者说是一些家庭的聚合体,而那些孤雁正好大致符合我们先前所提出来的那种想象,它们是丧失了亲人的幸存者。”(“家庭”、“亲人”、“幸存者”表达了什么?)
③“……而一只定期迁徙的大雁,下定了在黑夜里飞行200英里的赌注,它一旦起程再要撤回去就不那么容易了。”
④“每年3月,它们都要用自己的生命来为实现这个基本的信念做赌注。”
师:定期迁徙本来是大雁习性使然,作者为什么要用“赌注”来形容呢?
讨论后明确:“赌注”是赌博时所押的钱物,或是博取成功的代价,这个代价在大雁这里甚至是生命。(因为可能遇到各种危险,如自然天气、天敌,或者人类的猎杀),前后“赌注”隐含着作者对大雁深深的同情和对他们命运的关注。
师(启思):大雁的迁徙的动力是什么?作者说是“基本信念”使然,这让我们想到了我们中国人临近春节的什么行为?
学生回答后屏显春运回乡潮的图片(火车站人头攒动的场面、行驶在返乡路上的摩托车骑行队伍、单独的个体回乡),三幅图片与大雁迁徙的画面同时屏显。
师:看完这些图片,你有怎样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