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父亲节手抄报内容文字篇一
1、爸爸是需要用最漫长的时间去理解的人物。
2、爸爸,我想对你说,你在我心里永远是最伟大!
3、骨肉相连,血浓于水!——老爸,我爱你!
4、爸爸的爱就像秋天的太阳,温暖踏实而又不刺眼。
5、父爱是座山,比山更伟岸,父爱是条江,比江更宽广。
6、敬爱的爸爸,父亲节快乐,祝福您岁岁愉快,年年如意。
7、老爸,你在我心中永远是最有型,最棒的父亲,祝您父亲节快乐!
8、父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依然纯洁明净。
9、不需言语体现,就如此刻你静静体味我诚挚的问候,祝父亲节快乐!
10、您的付出、您的祈盼,只为我们的成长。谢谢您,爸爸,父亲节快乐!
11、欢乐就是健康。如果我的祝福能为您带来健康的源泉,我愿日夜为您祈祷。
12、父亲时时都有许多方法逗我开心,父亲总是最关心我的一个,父亲我爱你!祝父亲快乐!
13、千里之外,每当我步履沉重时,我总能想起您目光的力量,而前行。爸爸,父亲节快乐!
14、也许我总令您操心,惹您生气,但在今天--父亲节之际,让我对您说:爸爸其实我很爱您!
15、年一度您的日子,没有我在身边的时候希望也能快快乐乐过每一分每一秒。老爸,辛苦了!
/span父亲节手抄报内容文字篇二
2.人见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王建
3.凡为父母的,莫不爱其子。——陈宏谋
4.父爱是沉默的,如果你感觉到了那就不是父爱了!——冰心
5.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7.父亲是财源,兄弟是安慰,而朋友既是财源,又是安慰。——富兰克林
8.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高尔基
9.母爱胜于万爱。——莎士比亚
10.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11.慈善行及至亲,但不应仅此为止。——富勒
12.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马迁
13.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联璧》
14.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经》
15.年老受尊敬是出现在人类社会里的第一种特权。——(法)拉法格
18.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子曰
19.大孝终身慕父母。唯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轲
20.了解自己孩子的父亲是明智的父亲。——莎士比亚
父亲节手抄报内容文字篇三
父亲节并非“泊来”的节日,中国也有自己的父亲节,中国的父亲节起源,要追溯到民国时期,1945年8月8日,上海发起了庆祝父亲节的活动,市民立即响应,抗日战争胜利后,上海市各界名流,联名请上海市政府转呈中央政府,定“爸爸”谐音的8月8日为全国性的父亲节,在父亲节这天,人们佩带鲜花,表达对父亲的敬重和思念。
时为1945年8月6日,上海《申报》刊文《八八父亲节缘起》。文章称:美国为纪念欧战中阵亡将士的妻与母,曾发起创立母亲节。而今,中国也应该发起创立自己的父亲节。因“父”字形同“八八”,且“八八”读音也与“爸爸”相同,故号召上海市民,一同来过“八八父亲节”。当时,日军虽败局已定,但尚未投降,上海仍在其控制之下,这一倡议“暗中表示怀念祖国之意”,实有风险。文章末尾,公开署名的首倡者共10人,分别是:颜惠庆、袁希濂、陈青士、梅兰芳、史致富、严独鹤、费穆、陆干臣、富文寿、张一渠。
上述诸人,均系名流,虽久处沦陷区,但爱国之志仍存。如颜惠庆于北洋时代,曾任外交总长、署理国务总理等职,1941年12月香港沦陷,遭日军所执,次年被迫返回上海,坚持不出任汪伪政府任何的官方职务。
该请求获国民政府批准。每年的8月8日,遂成为全国性质的法定“父亲节”。是日,子女佩花以作纪念——父亲健在者,佩以红花;逝世者,佩以白花。④相关的推广工作也随后展开。譬如,作为“父亲节”的首倡者之一,1946年8月7日,颜惠庆被邀请去“青年会”做关于“父亲节”的演讲,“谈了不同社会中父亲的地位和责任”。次日,他又在日记中写道:“报上满载关于‘父亲节’的报道”。
父亲节这天,我们在思考、我们在表达对父母的敬爱之心是无可比拟的,当母亲含辛茹苦地照顾我们时,父亲也在努力地扮演着上苍所赋予他的负重角色,当我们努力思考着该为父亲买什么样的礼物过父亲节之时,不妨反省一下我们是否爱我们的父亲?像他一样曾为我们无私地付出一生呢。
父亲节手抄报内容文字篇四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元旦并非中国的传统节日。那么现代元旦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说起来就跟孙中山有关了。
辛亥革命后,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辛亥年十一月十二日,国民政府发布《内务部关于中华民国改用阳历的通谕》:“现奉孙大总统谕,中华民国采阳历,期于一新耳目,与世界各强国共进文明,即以十一月十三日改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日”,并要求“出示晓谕军民人等一体遵照毋违”。
辛亥年十一月十三日(即公历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举行了临时大总统就职典礼。从此,中国开始使用阳历纪年,并称阳历1月1日为“新年”。
那么问题来了,阳历1月1日用了“新年”的名字,农历的正月初一该怎么办,总不能也叫“新年”吧?后来,想了个“春节”的名字,并经袁世凯批准施行,圆满解决了正月初一的烦恼。
尽管政府大力推行新历,但是在新旧二历并存的民国初期,老百姓还是习惯用旧历,只有政府、学校、报馆等单位和机构使用公历。所以,元旦和春节一度被戏称为“民国之新年”与“国民之新年”。
父亲节手抄报内容文字篇五
父亲节快到了,我打算跟爸爸一起看一部感人的电影《长江7号》,当做父亲节的另类礼物送给爸爸。
不久前,我观看了电影《长江7号》。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名叫小狄的单亲孩子,他的爸爸穷困潦倒。但为了让小狄长大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爸爸举债把小狄送进了贵族学校读书。一天,小狄的爸爸在工地发生意外去世了。小狄听到消息后十分伤心。但这时奇迹发生了,小狄爸爸送给小狄的“玩具”——“长江7号”发挥了它身上的特异功能,用自己的生命换回了小狄爸爸的生命。
整部影片的故事情节虽然简单,但发人深思。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小狄爸爸经常对小狄说的一句话:“我们不去偷,不去抢,要努力读书,长大了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它使我想起了以前听过的一个故事。从前有两家人,一家比较富,另一家比较穷。他们各自都生有一个小女孩。富家的小女孩自以为家庭环境好,从小就不爱读书,还看不起穷家的女孩。而穷家的女孩却很争气,读书非常刻苦,学习成绩经常名列前茅。后来那位富家小女孩,由于从小不好好学习,最终一事无成。而那位穷家的小女孩,由于从小就用功学习,终于成就一番大事业,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我们都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希望寄托在我们的身上。在此,我呼吁广大学生,从现在起我们就要努力学习,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长大后才能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老师评语:作者在概括电影情节的基础上,围绕“长大了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句话展开论述。作者列举典型例子进行论证,并呼吁青少年要珍惜幸福生活,努力学习,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长大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长江7号》是我送给父亲节的另类礼物,我想爸爸一定会喜欢的。
父亲节手抄报内容文字篇六
1.新婚度蜜月,中秋游异邦(成语一)——喜出望外
2.寂寞嫦娥舒广袖(打一舞蹈术语)———单人舞
3.华夏共赏中秋月(打一旅游用语)———观光
4.清风拂面中秋夜(四字常用语一)——发扬光大
5.举头望明月(打一中药名)——当归
6.中秋月饼(打一电脑名词)——软盘
7.中秋月饼(电脑名词一)——节点
8.八月望洞庭,千帆过眼帘(宋诗目三)——中秋湖上泛舟
9.中秋度蜜月(打一成语)———花好月圆
10.清风拂面中秋夜(打一四字常用语)———明月清风
11.八月十五共清辉(五代诗目一)——中秋月
12.一轮明月挂中天(打一四字股市术语)——日涨盈亏
13.中秋别后重团圆(影目一)——火种
14.中秋别后重团圆(打一影片名)——第二次握手
15.中秋朗月,宾主共赏(成语二)——正大光明
16.时逢中秋产于沪(五言唐诗句一)——海上生明月
17.一轮明月挂中天(打一四字股市术语)———日涨盈亏
18.外圆正割垂直线,积分开方斜角边(节日一)——中秋
19.十里空山外,千行雁阵南(节日一)——中秋
20.中秋别后重团圆(打一影片名)———第二次握手
父亲节手抄报内容文字篇七
1、过小年
农历腊月廿三日(南方是廿四日),是祭祀灶君的节日。民间传说这一天灶王爷要升天向玉皇大帝汇报一家功过,辞灶便是送灶王爷起程。故民间对这位居家之神,平日态度很虔诚,且很尊重。送灶寄托着中国劳动人民对美满生活的向往,祈求神明保佑新年合家平安,吉祥如意,岁岁平安。民间认为,过了二十三,诸神上了天,百无禁忌。娶媳妇、聘闺女不用择日子,称为赶乱婚。直至年底,举行结婚典礼的特别多。离春节只剩下六七天了,过年的准备工作显得更加热烈。
2、迎春扫尘
从农历腊月二十三起到年三十,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称扫尘日,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3、备年货蒸年糕
节前十天左右,人们就开始忙于采购物品,年货包括鸡鸭鱼肉、茶酒油酱、南北炒货、糖饵果品,都要采买充足,还要准备一些过年时走亲访友时赠送的礼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准备过年时穿。经常准备的食物,一是腌腊肉,许多省份都有腌腊味的习俗,这种食品存放时间较长,不易变质。二是蒸年糕,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
4、年夜饭
除夕夜的年夜饭也叫团圆饭,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因为正值冬天,北方人常常在饭桌中间设置火锅,因此也称围炉。
5、传统座次
按照老礼,除夕夜传统的座次是“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年宴的首席为辈分最高的长者,末席为最低者。如果是请客,首席为地位最尊的客人,主人则居末席。首席未落座,其余都不能落座,首席未动手,大家都不能动手。
6、饮食特色
北方人年夜饭的菜色中常包括水饺、鱼、年糕、长年菜等。因为水饺状似金元宝,有富贵之意;鱼这道菜不能吃完,因为在汉语中“鱼”和“余”同音,有“年年有余”的吉祥意思;年糕则有“年年高升”之意;吃长年菜则有长寿的意涵。华南则多有鸡、烧肉、发菜、蚝豉等,因为“发菜蚝豉”与“发财好市”谐音。江南的典型年夜饭必有鱼,丰盛汤锅。
7、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属于楹联的一种,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
这副世界上最早的春联,“三阳始布,四序初开”记载在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敦煌遗书上,撰联人为唐人刘丘子,作于开元十一年(723年)。百姓春节贴春联的民俗从明代才开始盛行,潮流发源地是南京。现在江南地区百姓讲究在大年三十上午贴春联。
8、贴福字
春节贴福字,是中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春节贴“福”字,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9、守岁
守岁的习俗在中国有近两千年的历史。晋朝人周处《风土记》中说到蜀地年俗,年末人家相互馈送年节礼物,称为“馈岁”;相互宴请,称为“别岁”;除夕通宵不眠,称为“守岁”。这是现今看到关于守岁习俗的最早记载。
10、拜大年
男女老少都穿着节日盛装,先给家族中的长者拜年,给儿童压岁钱,初二、三就开始走亲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贺祝福,说些恭贺新喜、恭喜发财、过年好的话,祭祖等活动。
11、闹新春
节日的热烈气氛不仅洋溢在各家各户,也充满各地的大街小巷,一些地方的街市上还有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游花市、逛庙会等习俗。这期间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热闹非凡,盛况空前,直要闹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真正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