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2023年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评课(精选七篇)

2023年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评课(精选七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4-10 17:15:19
2023年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评课(精选七篇)
时间:2023-04-10 17:15:19     小编:zdfb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笔记篇一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上承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方程式,是化学中定量研究的真正体现和具体应用,也是化学计算的重要组成和基础,并为后面有关含杂等计算做好准备,故学好本节内容知识极为重要。

2、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①初步掌握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和方法;

②通过化学方程式中物质之间的质量比,初步理解反应物与生成物间的质和量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具体题目的计算,培养学生进行化学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②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创新、敢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 (2)难点:物质之间量的关系。

三、教法分析

好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易于接受,乐于学习,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可达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因此,选择好的教法是我们教师所不懈追求的目标。本节课采用的教法是:以学生的主动探究为主,教师的引导点拨为辅,让学生在对例题进行自我解答,经过讨论、对比、辨析、交流和总结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获取了新知并掌握了新的技能,并且利用多媒体展示出具体的情景素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再用学生竞赛的形式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既符合了新课改的理念和要求,还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果和教学质量。

四、学法指导分析

教学矛盾主要是学生的学。学是中心,会学是目的。教会学生如何学是教师的职责,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本节课应充分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讨论、比较、分析、表达、交流、反思等,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和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这既增加了学生的参与机会,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又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思考问题的方法,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五、教学实施

1、情境激趣,温故知新

(利用多媒体显示“神舟八号”升空视频):“神舟八号”用长征系列火箭发射升空时,若火箭燃料是液氢,助燃剂是液氧,当火箭被点火时会发生什么反应,请写出化学方程式。

(说明:用我国发射“神舟八号”的真实情境进行教学,既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可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

2、设疑解惑,引入新课

(师):若你是火箭推进器的设计师,当确定升空的火箭需要液氢100kg时,你会在火箭助燃剂仓中填充多少千克的液氧来满足这些液氢完全燃烧的需要?请把你的解题依据、思路、过程等表达出来。

(生):思考、讨论、交流、表达。

(说明:根据情境素材提出相关问题,能使学生体验到知识与技能的实用性,同时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且利用上面化学方程式信息过渡到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顺理成章,学生易于接受,同时培养学生的自动探究能力。)

3、阅读比较,自主探究

(师):如何完整地表达你的解题过程?并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100例题1和例题2,再比较你上面解题的思路、过程跟例题1是否一致?有哪些不足之处?请改正并按例题2的格式书写出来。

(生):分组讨论,进行交流,并改正解题过程及格式。

(生):讨论、回答。

(说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去探索学习获取知识会比教师的说教式的教学更加深刻和牢固,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得更加全面。)

4、改错辨析,加深认识

答:需要47.4kg kmno4。

(生):小组竞赛:看谁找得错误多、快、准,更正的快。

(说明:用竞赛形式改正错误之处,可加强学生对解题过程规范性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增加学习乐趣。)

5、检测反馈,加强应用。 (多媒体显示练习):

1、登山运动员能用 kmno4为原料制取氧气吗?请说明理由。

2、某地工业电解铝厂,利用氧化铝制取单质铝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o3 =通电= 4al + 3o2↑,电解10t al2o3最多可生产多少吨al?同时生产多少吨o2? (说明:通过练习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应用,使学生学以致用,有利于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评价小结,提高认识。

请学生谈一谈学完本节课后的收获和启示。 7、拓展创新,巩固新知

(1)、已知zn、mg与稀h2so4 反应化学方程式为:zn + h2so4 == znso4 + h2↑、 mg + h2so4 == mgso4 + h2↑,相同质量的锌和镁分别与足量的稀h2so4充分反应,生成的h2 质量比是多少?(有何规律?)

(2)、饲养观赏鱼可陶冶人的情操,增进人们对生活的热爱。空运观赏鱼必须密封,为解决鱼的吸氧问题,可在水中加入过氧化钙(化学式cao2),它与水的反应是:2ca+2 h2o ==2ca(oh)2+ o2↑。一位养鱼爱好者欲测定所用过的过氧化钙样品中过氧化钙的质量分数,做了如下实验:称取样品2.0g加到足量水中,生成了0.224l氧气(密度为1.43g/l)。试计算:①所用样品中过氧化钙的质量。②样品中过氧化钙的质量分数。

8、作业布置,自我评价 完成课本p101习题中的练习。

六、板书设计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一、步骤: 范例:(例题1)

1、设:(未知量) 解:设可得氧气的质量为x 。 2、写:(化学方程式) 2kmno4=△= k2mno4+mno2+o2↑ 3、标:(质量比、已知量、未知量) 316 32 4、列:(正比例式) 6 g x 5、解:(求解) 316/ 6 g = 32/x 6、答:(写答) x = 0.6 g 答:可得0.6 g氧气。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生参与的程度不太高,出现眼高手低的现象。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参与学习的状态,努力让学生在课堂上人人参与,全程参与。课下注意让学生多练习,且经常强调格式。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的'设计与反思

作者:程绪琼 文章化学教学 20xx年第9期 点击数:

程绪琼 新建县第三中学,江西新建330103

1、教学目标:

1.学习探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收集方法和检验方法。

2.学习通过对新旧知识关系的认识,主动建构新知识。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笔记篇二

本课题我是分两课时来完成,第一课时是教会学生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在他们已经完全掌握了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和书写格式的基础上;再展开第二课时,在第二课时教学中设计一个辨析与改错环节,让学生加深解题注意细节,产生反思与冲击。并适当增加练习的难度,由解答一个未知数的练习到求两个未知数的练习,以课本习题p103 2、3题为例加深探讨学习。同时需要补充习题,让学生及时巩固练习。

下面主要以第一课时内容做一些教学反思。

要充分利用书上的例题,让学生体验化学计算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使例题成为解题格式的示范。在教学过程中,要提供时间让学生当堂练习,教师要发现问题,及时予以反馈纠正。注重学生学习知识的层次性和发展性。在教学设计中采用了观察对比法,让学生先观察例题的计算步骤,然后自己动手实践,再对比交流,将感知上升为理论。

亮点:

1、用潜艇在水中潜行消耗制取氧气药品质量及神舟七号所用的燃料预算质量设疑,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入新课做得好。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例1,并联系已有的数学知识做详细探讨学习,让学生对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解题步骤清楚认识,然后再让学生根据例题试解例题2,”符合逻辑。

3、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相互讨论学习,并在白板板演,由学生自已找出每一位同学错误之处。学生做得很好,整个课堂很活跃,学生的思维达到了最高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把时间和空间都放给学生。老师走下去,发现个性问题及时指导,发现共性问题及时讲解。多引导学生相互学习,促进他们合作交流。

不足:

1、时间安排不是很佳,讲解语言不够简捷。

2、学生板演后,由学生来点评花的时间太多了。

整改措施:

今后教学语言简捷精准方面多加努力提升,在板演和点评时间缩短,增加练习量。

学生常犯的错误主要有:(1)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写错(2)相对分子量计算错误;(3)化学方程式未配平;(4)物质的单位用错;(5)漏写答案。

从实际教学效果看,不同学生都要有不同程度的收获,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更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给学生更多体验成功的机会。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笔记篇三

知识: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计算。

能力: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去进行思维的良好习惯和熟练的计算技能。

情感: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

本节课在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相对原子质量、化学式计算等知识的基础上,对化学知识进行定量分析。知识本身并不难,关键是使学生自己思考、探索由定性到定量的这一途径,并使之了解化学计算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在计算过程中,对解题格式、步骤严格要求,培养他们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复习提问]

书写下列化学方程式:

1、硫的燃烧

2、磷的燃烧

3、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4、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

[创设情境]

实验室欲通过电解水的方法得到64g氧气,需电解多少g水?

[学生讨论]

可能得到的结果:

1、无从下手。

2、根据化学式计算,求出水的质量。

3、利用化学方程式解题。等。

[教师点拨]

1、若学生根据化学式计算,应给予肯定。但叮嘱他们在使用此法解题时,应说明所得氧气中氧元素即为水中氧元素。

2、若利用化学方程式解题。学生可能出现未配平而算错数,或格式步骤不对等问题。点出,但可以先不展开讲。关键引导学生说出解题思路,引导回忆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引导回忆]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1、表示反应物、生成物、条件。

2、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及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练一练]

1、求碳在氧气中燃烧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2、求磷在氧气中燃烧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试一试]

实验室欲通过电解水的方法得到64g氧气,需电解多少g水?

由利用化学方程式得出正确答案的同学2名上黑板写出解题过程。

[学生讨论]

参照课本第99页例题1的解题过程,对照[试一试]“电解水”的解题过程,指出缺漏。由学生自己做的目的是:在清楚解题思路的基础上,自己先探讨解题格式。

[强调格式]

1、设未知量,未知数后不加单位

3、写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量、未知量

4、列出比例式,求解

5、简明地写出答案

[例题]

由学生和老师共同写出正确解题步骤。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笔记篇四

3、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相互讨论学习,并在黑板板演,由学生自已找出每一位同学错误之处。学生做得很好,整个课堂很活跃,学生的思维达到了最高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把时间和空间都放给学生。老师走下去,发现个性问题及时指导,发现共性问题及时讲解。多引导学生相互学习,促进他们合作交流。

不足:

1、导入直接但是没有过于清晰的引入课题,如果像李老师用视频引入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时间安排不是很佳,导致本节课有习题没有完成;

3、讲解语言不够简捷,语速过快,有些问题可能没有阐述清楚,。

4、学生展示时没有全员参与,参与度不高。

5、本节课学生只能初步了解并不能掌握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在重点难点上没有完全体现,只强调了化学计算总设和答的单位,没有给出其他的指引。

6、对于学生列比例问题没有给出明确的说明和指导。

整改措施:

今后教学语言简捷精准方面多加努力提升,增加练习量,还要让每位同学都主动参与学习。

从实际教学效果看,不同学生都要有不同程度的收获,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更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给学生更多体验成功的机会。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笔记篇五

本课题我是分两课时来完成,第一课时是教会学生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在他们已经完全掌握了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和书写格式的基础上;再展开第二课时,在第二课时教学中设计一个辨析与改错环节,让学生加深解题注意细节,产生反思与冲击。并适当增加练习的难度,由解答一个未知数的练习到求两个未知数的练习,以课本习题p103 2、3题为例加深探讨学习。同时需要补充习题,让学生及时巩固练习。

下面主要以第一课时内容做一些教学反思。

要充分利用书上的例题,让学生体验化学计算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使例题成为解题格式的示范。在教学过程中,要提供时间让学生当堂练习,教师要发现问题,及时予以反馈纠正。注重学生学习知识的层次性和发展性。在教学设计中采用了观察对比法,让学生先观察例题的计算步骤,然后自己动手实践,再对比交流,将感知上升为理论。

亮点:

1、用潜艇在水中潜行消耗制取氧气药品质量及神舟七号所用的燃料预算质量设疑,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入新课做得好。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例1,并联系已有的数学知识做详细探讨学习,让学生对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解题步骤清楚认识,然后再让学生根据例题试解例题2,”符合逻辑。

3、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相互讨论学习,并在白板板演,由学生自已找出每一位同学错误之处。学生做得很好,整个课堂很活跃,学生的思维达到了最高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把时间和空间都放给学生。老师走下去,发现个性问题及时指导,发现共性问题及时讲解。多引导学生相互学习,促进他们合作交流。

不足:

1、时间安排不是很佳,讲解语言不够简捷。

2、学生板演后,由学生来点评花的时间太多了。

整改措施:

今后教学语言简捷精准方面多加努力提升,在板演和点评时间缩短,增加练习量。

学生常犯的错误主要有:(1)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写错(2)相对分子量计算错误;(3)化学方程式未配平;(4)物质的单位用错;(5)漏写答案。

从实际教学效果看,不同学生都要有不同程度的收获,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更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给学生更多体验成功的机会。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笔记篇六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学反思《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本节课先从火箭发射过程中如何计算所需氧气的质量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再回顾化学方程式有关于量的`含义,得出有关化学方程式简单计算的依据是利用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比,最后规范解题的格式和步骤,回归问题,解决问题。本节课基本完成了预期的任务,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是仍有以下的不足需要改进。

一、课堂利用碳和氧气在点燃后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方程式进行回顾有关化学方程式量方面的含义,若能够从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制取氧气的方程式入手回顾量的含义,与例题1对应,将更有利于知识的衔接,同时节约课上的时间。

二、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需要用到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本节课在题目中直接给出,最好能够能与中考试卷标注在同样的位置,让学生知道在考试相对原子质量标注的位置。

三、课堂上有些问题由教师直接口述,在多媒体课件上未相应出现,重要问题应在课件上同时出现,便于学生理解。

四、课堂通过学生自学,抢答,练习,改错,评价,帮学,总结,小组合作等形式发挥了学生积极主动的作用,个别学生的学习能力较高,学习积极性较好,可考虑让掌握地较好的学生直接讲解题目或者分层次教学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能力。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笔记篇七

1、教材地位和作用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课题3的内容,上承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方程式,是化学中定量研究的真正体现和具体应用,也是化学计算的重要组成和基础,并能为后面有关含杂质等计算做好准备,故学好本节内容知识极为重要。

2、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

①、初步掌握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和方法;

②、通过化学方程式中物质间的质量比,初步理解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和量的关系。

(2)、能力目标

通过对具体例题的计算,培养学生进行化学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

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②、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创新、敢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3、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

(2)、难点:物质之间量的关系。

好 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易于接受,乐于学习,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可达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因此选择好的教法,是我们教师所追求的,本节课本人所采用的教 法是:以学生的主动探究为主,教师的引导点拨为辅,让学生在对例题进行自我解答,经过讨论、对比、辨析、交流和小结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自己不知不觉地获取了新的知识和掌握了新的技能,并且利用多媒体展示出具体的真实情景素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再用学生竞赛形式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 积极性,使学生改变了 “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的状态,符合新课改理念和要求,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果和教学质量。

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学是中心,会学是目的。教会学生如何学,是我们教师的职责,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本节课应充分地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让他们自己去观察、讨论、比较、分析、表达、交流、反思等,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和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参与机会,增强了学生的参 与意识,又同时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思考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产生一种成功感,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1、情境激趣,温故知新。

(利用多媒体显示“神舟五号”升空场面):“神舟五号”用长征系列火箭发射升空时,若火箭燃料是液氢,助燃剂是液氧,当火箭被点火时会发生什么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

(说明:用我国发射“神舟五号”的真实情境进行教学,既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可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产生自豪感。)

2、激疑解答,引入新课。

(生):思考、讨论、交流、表达。

(说明:根据情境素材提出相关问题,能使学生体验到知识与技能的实用性,同时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且利用上面化学方程式信息过渡到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顺理成章,学生易于接受,同时培养学生的自动探究能力。)

3、阅读比较,自主探究。

(师):如何完整地表达你的解题过程?并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100例题1和例题2,再比较你上面解题的思路、过程跟例题1是否一致?有哪些不足之处?请改正并按例题2的格式书写出来。

(生):分组讨论,进行交流,并改正解题过程及格式。

(生):讨论、回答。

(说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去探索学习获取知识会比教师的说教式的教学更加深刻和牢固,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得更加全面。)

4、改错辨析,加深认识。

解:制取4.8g o2,需要完全分解xg mno4。

mno4=== 2mno4+mno2+o2↑

158 32

xg 4.8

36/xg=32/4.8

x=79

答:需要79gmno4。

(生):组际竞赛:看谁找得错误多、快、准,更正得快。

(说明:用竞赛形式改正错误之处,可加强学生对解题过程规范性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增加学习乐趣。)

5、实践反馈,加强应用。

(多媒体显示练习):1、登山运动员能用 mno4为原料制取氧气吗?请说明理由。

(说明:通过练习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应用,使学生学于致用,有利与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6、小结评价,提高认识。

请学生谈一谈学完本节课后的收获和启示。

7、拓展创新,巩固新知。(多媒体显示:)

(1)、已知zn、mg与稀h2so4 反应化学方程式为:zn + h2so4 == znso4 + h2↑、 mg + h2so4 == mgso4 + h2↑,相同质量的锌和镁分别与足量的稀h2so4 ,产生h2 质量比上多少?(有何规律?)

(说明:加强拓展创新性习题的练习,可使学生开阔眼界,加深对知识的应用和理解,同时可增强学生的 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8、作业布置,自我评价。完成课本p101习题中的练习。

一、步骤: 二、范例:(例题1)

1、设:(未知量) 解:设可得氧气的质量为x 。

3、标:(质量比、已知量、未知量)316 32

4、列:(正比例式) 6 g x

5、解:(求解) 316/ 6 g = 32/x

6、答:(写答) x = 0.6 g

答:可得0.6 g氧气。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