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庄暴见孟子课件篇一
1、理解文中出现的文言词汇和特殊句式。
2、了解孟子“与民同乐”的政治思想,并能合理评价这种思想。
诵读法、练习法
一课时
(一)导入:
孟子说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的这种“民本”思想在《孟子》七章中多有论述。事实上,在战国时代,各诸侯忙于称霸,不但没多少闲工夫来考虑百姓的利益,反而加重对人民的.压迫与剥削 。今天,孟子又一次站在一心“王天下”的齐王面前,向他推销自己的政治主张。这无疑是一次挑战,至于结果如何,还是让我们来看课文吧——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扫清字词障碍,并归纳重要词汇。
2、学生齐读课文,找出中心句。(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3、找同学翻译课文,教师指导。
4、学生自由提出问题,同学间讨论解决,最后教师统一问题答案。
(三)研读课文,提出如下问题:
1、本文的主要内容是孟子与齐王的对话,第一节却写了庄暴与孟子的对话,这是不是多余的文字?为什么?
探究学习:不是。①通过庄暴和孟子的回答,引出话题,明确论述的议题,起引子的作用;②庄暴对“王好乐”无言以对,表明话题有难度,反衬出孟子谈话艺术的高超。
2、齐王听到孟子谈到“好乐”一事,为什么会“变乎色”?
探究学习:齐王有愠怒之色,认为庄暴不该把他“好乐”的事告诉给孟子。据《韩非子·内储说上》记载,“齐宣王使人吹竿,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禀食以数百人。”供养这样一支乐队,势必劳民伤财,并影响政事。孟子来齐国宣扬其“仁政”,劝说齐宣王“保民而王”,所以齐宣王心中要“怪罪”庄暴,不该把自己的隐情告诉给孟子。
3、“先王之乐”与“世俗之乐”壁垒分明,可是作为儒学大师的孟子为什么会说“今之乐犹古之乐”呢?
探究学习:“今乐”“古乐”本不可混同,但孟子深知齐宣王不会放弃对“今乐”的爱好,所以存异求同,以便进一步劝导齐王在爱好“今乐”的情况下实现“与民同乐”。所谓“今之乐犹古之乐”,问题不在于爱好“今乐”还是爱好“古乐”,而在于能否与民同赏。若能与民同赏,则古今无异。如果能够施行“仁政”,即使齐王爱好“今乐”也会得到人民的拥护。
4、第二段可以分为几层?各写了什么意思?
探究学习:①写孟子主动发问,提出“好乐”的话题,为转入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创造条件;②孟子借“为王言乐”,从正反两方面“与民同乐”的重要性。
5、孟子“与民同乐”的思想在当时能否实现?为什么?
探究学习:针对春秋战国时期连年征战、生民涂炭的现实,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仁”的思想,使之成为一种政治思想体系,对两千年来的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产生了异乎寻常的影响。孟子的“仁政”学说虽然以维护封建制度为出发点,但是对于稳定经济,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减少农民因丧失土地而迁徙流离的痛苦,却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同时,孟子的思想存在着严重的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统治阶级的享乐是建立在下层人民的痛苦之上的,又有谁愿意轻易放弃自己的这种权利呢?而且他的“仁政”学说带有浓厚的复古保守色彩。他把“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说成是“天下之通义也”。(《孟子·滕文公》)因此,在当时不过是空想而已。
(四)用简表表示孟子展开论述的思路。
转换概念——转换话题——再换话题——吸引对方——诱敌上钩——直奔中心
1. 有一个同学热衷电子游戏,几乎不能自拔,请你对他说一番话,运用孟子的谈话的技巧,把你想说的写下来。
2. 课堂整理相关文言基础知识(通假字、一词多义,特殊句式)
庄暴见孟子课件篇二
(1)、进一步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理解“与民同乐”的深刻内涵。
(2)、理解对比描写在说理中的运用。
(3)、学习文中的重要句式和成语。
(4)、了解中国古代一些重要的音乐美学思想。
(1)、向孟子学习爱好高雅音乐的态度。注意用高雅的音乐陶冶自己的情操。
(2)、学习孟子关心民生疾苦的深切情怀。
(1)、掌握调控说话气氛的艺术,并把它运用到解读文章和写作文章的实践中去。
(2)、掌握论题提出的艺术。
(3)、掌握切分文章重要层次的方法,把握各层次间的内在联系。
文意。
文意的理解。
鉴赏。
电教或实物展示手段:
教学过程与步骤:
这种方法适应于很多课文的学习,任何一篇文章都有它内在逻辑思路,我们在解读时,不可能一眼看透其内部结构,只有先把它切分为若干小段,在完成局部理解之后,然后才有可能完成对全文的理解。这种方法不同于一般所说的给文章划分层次,它是建立在自己对文章已有认识的基础之上的,每一个学生对一篇相同的文章在理解的起点上不可能完全一样,语文的学习不是运动场上的赛跑,不会都站在同一条雪白的起跑线上,这个学生对这一段较熟,觉得亲切,容易作为切入口,那一个学生却对另外一段易于上眼,于是,在学习时,我们拿起自己目光之剪,切分出一段文章来,细细品味、鉴赏,自然可以渐渐地步入学习的佳境。其实,读书治学,应该学一学“庖丁解牛”的方法,到“目无全牛”之后,方可到达对文章的心领神会。
《庄暴见孟子》一文的最精采的段落是对比描写突出“与民同乐”思想的那一段,那一段若再细分,又可分为乐境图和惨境图两个小段,学习时,由点及面,可以理解全文。
学习本文,可以先看一看学习重点,然后,试着作一次片断写作的练习,练习过后,分析总结一下需要掌握的写作重点和技巧。课文是用对比描写法突出“与民同乐”的好处,学习时,可以自己定个题目,比如,“学习上交流与切磋的好处”,然后按步骤去完成课文的学习。
语文学习,在很大的程度上来说,是语言的学习,古人所谓“清词丽句必为邻”,所道出的其实是语言学习的甘苦和语言学习的方法。如果不注意吸收大量优秀的语言材料,那么,在阅读时,势必难以真正进入理解文章的佳境;在写作时,当然更是捉襟见肘,无法用恰当的词句表达自己想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自古以来,一大批优秀的文字工作者,都十分重视语言的积累工作。唐朝的李贺,经常骑着毛驴到外面收集语言材料,一有所得,便记录下来,放进布袋,晚上回到家中再作一些整理的工作;俄国作家契诃夫和客人谈话,听到句有趣的谚语,总要对方再说一遍,然后拿出小本子把它记下来;而高尔基说得更有趣,他“从十六岁开始”,就是“作为一个别人私语的旁听者一直活到现在。”语言的学习是需要做大量的批沙拣金的工作的,而语言的金子必须在大量的收集之后才能真正闪光。以一个中学生来说,课文中的语言材料特别需要我们去吸收和积累。
本课中的一些至今习用的成语和一些精采的描写类的词句,在语言的仓库中,就象珍珠美玉一样,我们可以用研究的方法去先行作个了解和分析,然后,再对课文进行全方位的理解。
化解:读通课文,即可理解。
化解:论题是“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要注意的是,在庄暴谈到齐王“好乐”的问题时,孟子并没有论述为什么齐王好乐齐国就能大治。这里的可能有几种:一是事实上孟子根本没有民齐王详谈,但更大的可能是有意留在记载与齐王谈话时写出,那样就更加恰切有力。另外,在面对齐王展开论述与民同乐的观点前,通过与庄暴的谈话引出论题,作用却是多方面的:不仅造成了悬念,而且以庄暴无言以对来说明论题的难度,为后文显示孟子论辩艺术的高明作好铺垫。再说《孟子》是对话体的文章,其切入方式当然最好是对话形式。
化解:首先,齐王把自己和孟子对立起来,谈话气氛非常僵硬,齐王简直是给孟子来了一个大关门。孟子与齐王谈话,是从齐王好乐开始的,可是,齐王根本不顾孟子的面子,变了脸色,还说“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这等于是堵住孟子的嘴巴,不让孟子谈他的“先王之乐”,而事实上,孟子的谈话肯定是离不开谈“先王之乐”的,因为孟子的音乐观是与王道有关的。我们要思考的问题是齐王为什么要故意和孟子对立。对这个问题,朱熹在他的《孟子集注》中有个说法可供参考:“惭其好之不正”。意思是为自己不喜欢先王之乐而爱好世俗之乐而羞愧。
其次,我们要看清孟子面对这并不融洽的气氛所用的对策。如果孟子勉强硬谈先王之乐和世俗之乐的是非,谈话气氛可能更加紧张,更关键的是达不到劝说齐王与民同乐、行仁政的目的。所以,孟子在此时转换了谈话的内容,几乎是迎合齐王似的说了那句“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其目的很明显,那就是想通过引起齐王兴趣,改变谈话气氛。但是这句话却是很有文章的,它已经巧妙地把谈话内容引入了政治领域。紧接着,孟子又说“今之乐犹古之乐也”,这话是承接齐王的“先王之乐”与“世俗之乐”而言的,但更应引起我们注意的是这其间孟子已经改变了原来的概念,于是,出现了四个概念:“先王之乐”、“世俗之乐”、“今之乐”、“古之乐”。这四个概念的出现,使孟子转换了话题,为齐王钻进自己的圈套作好了准备。
至此,孟子就已经完成了化被动为主动的转移。
要指出的是,孟子为了缓和谈话气氛所用的手段,并没有改变自己原来对音乐的立场,却把谈话引入了自己想说的领域。这是不容易的。
化解:这两层铺垫就是孟子的两次提问和两次回答,孟子的两问是“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和“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齐王的两次回答“不若与人。”和“不若与众。”说这话的前提是齐王忍不住主动地说“可得闻与?”孟子在此故意不直接阐述自己的道理,其目的很明确,一是蓄势,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加重谈话气氛,诱导齐王在思想上趋向自己与民同乐的观点。
化解:一是人民个个“疾首蹙頞”,“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 离散”的悲惨图景;一是人人都“欣欣然有喜色”,祝福国君身体健康的太平景象。这两幅画面使用的是描写的手法,目的是为了说理,其好处是避免直接的、枯燥的说教。这种手法的运用,在中学教材中是少见的,通过描写来说理,在议论文中可以借鉴使用。
化解:为了引出“与民同乐”的观点,文章不仅用了两幅画面,而且使用了对比的手法。当然,这里主要是惨景图和乐景图的对比,这个对比在用法上有一个特点,即分两步采用分述的方式进行,惨景图的描绘,引出的是反面的结论“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乐景图的描绘,引出的是正面的结论“此无他,与民同乐也。”这种两步分述的对比法也是不同于一般对比的,在学习时要注意借鉴。
化解:描写类语言的形象和精炼。在文中,形象化的语言主要是指那一些描写人物神态的词语,比如,“疾首蹙頞”、“欣欣然有喜色”、“王变乎色”等,这些神态语言,胜过无数心理活动的描写,这是《孟子》中优秀的地方。而精炼的语言在文中主要是指那一组描写齐王娱乐、田猎的词语,那是一组经过提纯的生活场景的概括,比如,“钟鼓之声”、“管籥之音”、“车马之音”、“羽旄之美”,这些词语,非常概括地绘出了王公们的日常生活,是语言运用上的精彩之笔。有人说,文章写作,就是剪辑生活场景的艺术,这一组名词短语的锤炼技巧,就值得后学借鉴。
(1)民归之,由水之就下
孟子见 梁襄王。 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 吾对曰:‘定於一。’‘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孰能与之?’对曰:‘天下莫不与也。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 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试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2)仁者无敌
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 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 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3)与民同乐
不得而非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4)为民父母
国君进贤,如不得已,将子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与?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後察之; 见贤焉,然後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 国人皆曰不可,然後察之;见不可焉,然後去之。左右皆曰可杀,勿听
庄暴见孟子课件篇三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领会孟子“与民同乐”的民本思想。
3.学习理解对比在论辩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民本思想和对比手法
教学方法
自读提示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由孟子的“王道”思想,谈到“民本”思想,引入到本课教学。
1.王语暴以好乐语:告诉
2.直好世俗之乐耳直:同“只”,只是
3.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乐:第一、第三两个“乐”读yue,意思是欣赏音乐;第二、四、五三个“乐”读le,意思是快乐。
4.举疾手蹙頞而相告曰举:全都
5.兄弟妻子离散妻子:妻子和儿女
6.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王:第一个是“大王”,第二个是“行王道一统天下”的意思。
1.见
a庄暴见孟子拜见
b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接见
c父子不相见见面
d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看见
e居有日,扁鹊复见进见
f诚恐见欺于秦被
2.以
a暴未有以对也来
b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把
c以啮人,无愈之者如果
d无以,则王乎同“已”,停止
e不推恩无以保妻子用来
f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凭
3.直
a直好世俗之乐耳同“只”,只是
b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与“曲”相对
c而直为此廪廪也竟然
d半皮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同“值”,价格
e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挺直
4.举
a举疾手蹙頞而相告曰全都
b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抬起
c傅说举于版筑之间推荐,选用
d举数人以训汝列举
e举大计亦死发动
f戊卒叫,函谷举占领
5.夫
a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句首助词
b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人
c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成年男子
d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丈夫
1.王语暴以好乐语:名词作动词,告诉
2.独乐乐,与人乐乐前一个“乐”:名词作动词,欣赏音乐
3.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少,众:形容词作名词,少数人,多数人
4.今王鼓乐于此鼓:名词作动词,弹奏、演奏
5.吾王庶几无疾病与疾病:生疾病
6.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王(后一个):名词作动词,行王道。
1.民归之,由水之就下
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孰能与之?’对曰:‘天下莫不与也。……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梁惠王上》)
2.与民同乐
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优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梁惠王下》)
庄暴见孟子课件篇四
一、把握“鼓、少、王、疾、直、与、田”等文言词语。
二、学习对比描写,领会其妙处。
三、使学生正确理解“与民同乐”的民本思想,增强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一、目标一
二、目标二
目标三
他是谁?
他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他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学派的又一重要代表人物;他的众多文章收入初高中语文教材,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寡人之于国也》等。
明确:孟子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宣扬“仁政”、“王道”,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和孔子一样,成为封建统治者崇拜的偶像,到唐代,已将孟子和孔子并称,元明时称为“亚圣”。
《孟子》共七篇,即《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各篇又都分上、下两篇。与《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是古代读书人的必读书,明清科举考试八股文,题目都来自《四书》。
(一)、熟读课文,掌握字词
1、范读《庄暴见孟子》
要求:读准字音,正确断句,掌握节奏。
给加点字注音:
王语暴(yù) 庶几(shù jī) 好乐(hào yuè)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臣请为王言乐(yuè lè ,yuè lè,lè,lè ) 可得闻与(yú) 蹙(安页)(cù è) 管龠(yuè) 羽旄(máo)
2、自读课文
a、词类活用
(1)、鼓乐(名词用作动词,演奏)
(2)、与少乐乐(形容词用作名词,少数人)
(3)、则王矣(名词用作动词,统一天下)
b、古今异义
妻子:古代指妻子和女儿;今指男子的配偶。
c、一词多义
鼓:
(1)、一鼓作气(击鼓)
(2)、微风鼓浪(振动)
(3)、今王鼓乐于此(演奏)
(4)、噌洪如钟鼓不绝(乐器的一种)
疾:
(1)、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痛恨)
(2)、疾首蹙(安页)(痛)
(3)、疾风知劲草(猛烈的)
(4)、声非加疾(强)
d、通假字
(1)、直好世俗之乐耳(通“只”)
(2)、可得闻与(通“欤”)
(3)、吾王之好田猎(通“畋”)
e、翻译句子
(1)、暴未有以对也。
(2)、直好世俗之乐耳。
(3)、则齐国其庶几乎。
3、齐读课文
(二)、研习对比,感悟妙处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三)、归纳主题,加深理解
明确:与民同乐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搜集孟子的有关名句。
2、结合《邹忌讽齐王纳谏》、《触龙说赵太后》,大家探讨本课“游说”的艺术。
庄暴见孟子课件篇五
孟子长于言辞,在辩论中经常设譬,以小喻大,逻辑性很强,有极强的说服力;其文气势磅礴,笔带锋芒,又富于鼓动性,对后世散文有很大的影响。本文选自《孟子·梁惠王下》第一章,可以作为一篇对话体的议论文来学习。文章由叙人议,先通过庄暴和孟子的问答引出话题:“好乐何如”,然后叙述孟子如何就这个话题因势利导地劝说齐王要“与民同乐”。全文围绕着“音乐”这一话题,阐明不“与民同乐”就会失去民心,而“与民同乐”就会得到民心、统一天下的“王道”思想。文章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孟子的政治思想,故学习本文时,可让学生对孟子的哲学思想和政治主张先作一些了解。
学习本文,还要对文中的一些文言语法现象,如词类活用、特殊句式以及常见词语、古今异义现象等加以摘录整理,做到能理解其含义、辨析其用法,以加强文言知识和语感的积累。为此,要求学生对文章反复朗读,力求做到熟读成诵,从而进一步理解孟子的政治思想。
1、齐王听到孟子谈到“好乐”一事,为什么会“变乎色”?
探究学习:学界出现了这样三种解释:齐王有不悦之色,认为孟子不该问自己“好乐”的事;齐王有羞愧之色,认为自己不应该“好乐”;齐王有愠怒之色,认为庄暴不该把他“好乐”的事告诉给孟子。权衡上述几说,以第三说为最佳。据《韩非子·内储说上》记载,“齐宣王使人吹竿,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禀食以数百人。”供养这样一支乐队,势必劳民伤财,并影响政事。孟子来齐国宣扬其“仁政”,劝说齐宣王“保民而王”,所以齐宣王心中要“怪恚”庄暴,不该把自己的隐情告诉给孟子。儒家历来重视礼乐,认为音乐具有重要的政治教化作用,从音乐可以考察一个国家的兴亡盛衰,并反对把音乐作为单纯的娱乐活动。“先王之乐”是先王用来教化百姓、安定民心、治理国家、巩固统治的手段,与“世俗之乐”截然不同。齐宣王爱好的不是“先王之乐”,而是“世俗之乐”,这又与儒家的音乐主张不甚吻合了。齐宣王之所以直言不讳地向孟子表白“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是考虑到隐情既已泄露,也就不必再转弯抹角了,免得孟子纠缠下去。而后来谈话之所以还能继续进行,是因为孟子并不反对他爱好“世俗之乐”。也有人认为:“齐王感到作为国君而爱好音乐,当为舆论所不许,怕受到孟子的批评,因而脸上表现得有点惭愧。”(李炳英《孟子文选》)其实,战国时期爱好“世俗之乐”的国君不乏其人,齐宣王也用不着为此而到“惭愧”。所以,齐王的“变乎色”应是“愠怒之色”。
2、“先王之乐”与“世俗之乐”壁垒分明,可是作为儒学大师的孟子为什么会说“今之乐犹古之乐”呢?
探究学习:“今乐”“古乐”本不可混同,但孟子深知齐宣王不会放弃对“今乐”的爱好,所以存异求同,以便进一步劝导齐王在爱好“今乐”的情况下实现“与民同乐”。所谓“今之乐犹古之乐”,问题不在于爱好“今乐”还是爱好“古乐”,而在于能否与民同赏。若能与民同赏,则古今无异。如果能够施行“仁政”,即使齐王爱好“今乐”也会得到人民的拥护。
3、本文所记叙的两次对话有何联系?并作了怎样的艺术处理?
探究学习:文中第一次写庄暴和孟子的对话,实际上是全文的引子,起开篇的作用,故略写。庄暴对齐王“好乐”的话题无言以对,一方面表明这个话题有难度,另一个方面反衬了下文孟子谈话技巧的高明。第二次对话是孟子和齐王的对话。这一段对话表明了孟子的政治观点,体现了孟子善于借题发挥,因势利导,牢牢掌握谈话的主动权,一步一步地将齐王引入自己预先设想中的话题,从而达到宣讲自己政治主张的目的。这次对话是全文的重点,故详写。
4、孟子“与民同乐”的思想在当时能否实现?为什么?
探究学习:针对春秋战国时期连年征战、生民涂炭的现实,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仁”的思想,使之成为一种政治思想体系,对两千年来的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产生了异乎寻常的影响。孟子的“仁政”学说虽然以维护封建制度为出发点,但是对于稳定经济,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减少农民因丧失土地而迁徙流离的痛苦,却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同时,孟子的思想存在着严重的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统治阶级的享乐是建立在下层人民的痛苦之上的,又有谁愿意轻易放弃自己的这种权利呢?而且他的“仁政”学说带有浓厚的复古保守色彩。他把“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说成是“天下之通义也”。(《孟子·滕文公》)因此,在当时不过是空想而已。
1、《孟子》散文的特色及其对后代散文创作的影响研究。
研究方法:
通过广泛阅读《孟子》作品来归纳出《孟子》散文的写作特色,同时通过阅读历代评论家的有关评价,增进对《孟子》创作成就和影响的认识。
参读书目:
(1)曹础基《先秦文学集疑》,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2)陈柱《中国散文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3)聂石樵《先秦两汉文学史稿·先秦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4)郭预衡《中国散文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xx年版。
2、《孟子》与《论语》异同之比较研究。
研究方法:
《孟子》与《沦语》同列“四书”,对两者作比较研究,可加深对它们的认识和了解。
参读书目:
(1)杨伯峻《(论语)和<孟子>》,载《中国古代文化史讲座》,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2)胡念贻《盂子的文学价值》,载《先秦文学论集》,中国社会嫦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3)张志岳《关于中国封建时代的讽喻文学和叛逆文学两个传统问题的初步探讨》,载《中国文学史论集》,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庄暴见孟子》备课笔记由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
3、孟子的论辩艺术研究。
研究方法:
孟子在《庄暴见孟子》一文中体现出高超的论辩艺术,即使把它放人当代论辩艺苑之中来欣赏,仍不失为一朵奇葩,可从不同的角度对孟子的论辩方法作探讨。
参读书目:
(1)徐立《(孟子)骋辞逞辩的特色》,《语文月刊》1982年第2期。
(2)李竹君《<孟子)散文的论辩艺术》,《河北大学学报》1982年第2期。
(3)高捍东《有效的演讲技能》,中南工业出版社1995年版。
(5)周正舒、吕银风《论辩之法》,蓝天出版社199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