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那么该如何才能够写好一篇读后感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水浒传第8回的读后感50字篇一
这个假期,我一眼瞟到了书架上的那本陈旧的《水浒传》,书肋上“一百单八将的英雄演义忠义侠骨,荡气回肠”吸引了我的注意,我回想起了两三年前,我读过一遍,只是囫囵吞枣,就是看个热闹。这个假期,我结合这电视剧,好好的深读了一遍《水浒传》。
之前读《水浒传》,只是看好汉们打斗的情节。这次,我深度了一下,发现,作者还有一层想表达的意思。那就是当时朝廷官府的风气,昏庸无能,让很多本来忠心耿耿对朝廷的忠臣到梁山落草。我翻书仔细看了看,才发现,梁山的五虎上将:豹子头林冲、小李广花荣、双鞭呼延灼、霹雳火秦明、大刀关胜曾经都是官军。豹子头林冲曾经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小李广花荣曾经是清风寨的武知寨,国家功臣之子。双鞭呼延灼曾经是汝宁郡的统治,开国将军呼延赞之后。霹雳火秦明曾经是青州军马总管。大刀关胜曾经是蒲东的巡检,关云长的后代。这些大将,要不然是被政府逼上梁山,要不然是被梁山上众好汉感化上山。
五虎上将里,我最喜欢林冲。曾经对国家、朝廷忠心耿耿的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本想报效祖国,平定国家动乱,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可是被那可恶的高俅太尉给陷害,瞬间变成了“反贼”。这让以为本对国家忠心耿耿的忠臣逼上梁山!
仔细读这本书,发现作者不仅仅想表达好汉们的英雄故事,而是批判当时朝廷的黑暗。
《水浒传》是一部十分经典的中国名着,与它相媲美的还有《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号称“中国四大名着”。《水浒传》它真实地描述了宋代农民起义,发展和失败的全过程,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及统治阶级的罪恶。它以杰出的艺术描述手段,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和失败过程的一些本质方面,说明造成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官逼民反”。
《水浒传》写英雄们走上反抗的道路,各有不一样的原因和不一样的情景,可是在逼上梁山这一点上,许多人是共同的。如阮氏三雄的造反是由于生活不下去,他们不满官府的剥削,进取参加劫取“生辰纲”的行动,从而上了梁山。解珍、解宝是由于受地主的掠夺和迫害起而反抗的。鲁智深是个军官,他嫉恶如仇,好打不平,所以造成和官府的矛盾,结果被逼上山落草。武松出身城市贫民,为打抱不平和报杀兄之仇,屡遭陷害,最终造反,勇猛地向统治阶级进行冲击。他是从血的教训中觉醒过来的。
水浒一百零八将,人物形象中令我记忆最深刻的是“智多星吴用”和“天孤星花和尚鲁智深”。“智多星吴用”几次献策:吴用为晁盖献计,智取生辰纲,用药酒麻倒了青面兽杨志,夺了北京大名府梁中书送给蔡太师庆贺生辰的十万贯金银珠宝;宋江在浔阳楼念反诗被捉,和戴宗一齐被押赴刑场,快行斩时,吴用用计劫了法场,救了宋江、戴宗;宋江二打祝家庄失败;第三次攻打祝家庄时,吴用利用双掌连环计攻克祝家庄。宋江闹华州时,吴用又出计借用宿太尉金铃吊挂,救出了九纹龙史进、花和尚鲁智深。一生屡出奇谋,屡建战功。受招安被封为武胜军承宣使。宋江、李逵被害后,吴用与花荣一同在宋江坟前上吊自杀,与宋江葬在一齐。真不愧为“智多星”呀!“天孤星花和尚鲁智深”是一位十分直率,暴烈如火,却侠骨柔情,杀却恶人为的是救穷苦人于水火的真汉此文来源于公务员测试网--文秘频道,英雄人物。他往往在人们面前表现出一副粗鲁,野蛮。可他到了冲锋陷阵的时候可毫不含糊,挥着62斤重的禅杖上阵杀敌。
读了这本书我了解了中国古代的历史,水浒英雄们的反抗精神和封建社会腐败的一面。这的确是一本十分耐人寻味的一本书。
《水浒传》是一部历史上有名的名著,里面的忠、义、胆, 让我佩服。武艺高强的史进, 善良侠气的鲁智深, 仗义疏财的宋江, 武力高强的林冲…….. 他们都是为了反对朝廷的腐败政治而落草为寇的。所以他们打着替天行道的旗帜, 来改变他们的生活。
《水浒传》中所描写的起义军的政治主张,虽然说得不十分明确,却可以看到他们有着“八方共域,异姓一家”,不管什么出身“都一般儿哥弟称呼,不分贵贱”的理想。联系到他们“杀富济贫”的行动,表现了人民反对封建经济的贫富悬殊和政治上的等级贵贱之分, 这是对封建社会思想的宣战,反映了广大受压迫人民的愿望。
梁山好汉们为什么要反朝廷? 是因为朝廷昏暗。朝廷为什么昏暗? 是因为贪官。所以他们反对朝廷的昏暗其实是反对贪官污吏, 卑鄙小人而已, 并不是反当代皇帝。宋江原本是想着“ ‘为国立功’并且‘博得个封妻荫子’,以图日后‘名垂青史’ ”但是当时朝廷黑暗, 有抱负和才华的人受到小人阻挡或者皇帝慧眼不识人才, 因此没能保家卫国; 当贪官反够时, 又把那副“替天行道”的旗帜改成“顺天报国”了。
到了后面宋江等人招安, 除了个别将士不肯接受招安, 其他的都随着宋江招安了, 皇帝命令宋江等人去攻打方腊等起义军, 宋江等人死的死伤的伤, 一百单八将死去六十六个; 最后终于打败了方腊, 皇帝给愿意接受朝廷封赏的将士们封了官位, 大家也就安然过日子了。但是, 那些小人还不死心, 用水银毒死了玉麒麟卢俊义, 用毒酒毒死了宋江和李逵等人。智多星吴用和小李广花荣为义上吊了, 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就这样悲剧地结束了。
现在的贪官也是又多又强,基本上电视每天都要播报抓到贪官污吏的消息,现在的的官都太禁不住诱惑,总是背地里收钱,可是口里却说的很漂亮,真正是说一套做一套的阴阳两面人,毫不差过当时的贪官,在官场行贿受贿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在官场勾心斗角的也很常见;但是,幸好我们党的领导人不是昏君,懂得进行反腐和吏治,我们现在的社会要渐入佳境了。
北宋朝廷当时太黑暗了, 官逼民反, 才会闹出一场反朝廷的起义故事。那些小人和贪官污吏实在太让人感到愤愤不平,这些 小人所作所为警示了后人。我喜欢史进和鲁智深,他们就如莲花一般,出淤泥而不染。在这里面, 我感受到了他们的豪放、仗义、大方、忠孝、仁义....... 的品质,让我受益颇多,我也要学习他们的品质,做个优秀的学生。
纷纷五代乱离间,一旦云开复见天。”水浒传的神情色彩,至今无以忘却。
他是现实与浪漫的结合:植根于现实,又把自己的爱憎感情熔铸在人物身上;他的情节引人入胜:生动曲折,腾挪跌宕,使人完全身临其境。
北宋末年,朝政腐败,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上至朝廷命官,下至普通百姓,甚至是鸡鸣狗盗之徒,随着对官府幻想的一点点破灭,连生存都难以维系,最终都被逼上梁山。然而,当人民起义的壮举使好汉们士气日益高涨的时候,宋江的接受招安改变了一切。
清楚地记得,第一次看《水浒》时,他就深深的触动了我心底最深处的灵魂,使我不禁潸然泪下:
一次次艰苦的行程,一场场艰难的战斗,为的只是“忠义”二字。
忠,即是对自己的祖国,对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尽心竭力的忠,除暴安良即是忠,报效祖国也是忠,宁死不屈更是忠。忠,其实很好做到。真正难做到的,即是“义”:
一个“义”字,包括了太多的内容。“兄弟连心,其力断金”,他们为朋友赴汤蹈火,为朋友两肋插刀,就只为了一个“义”字;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为一个“义”字。“义”有时却要用一个人的生命去写。因为它需要有相当的勇气,甚至是一命换一命的决心!这,却还远远不能算“义”。
义,可以解释为正义。一个具有正义感的人,就是一个精神高尚的人;一个具有正义感的人,也是一个值得信任的人。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好汉,舍生取义。难道是他们不怕死吗?他们为了正义,为了真理可以奋不顾身,因为强烈的正义感清楚地告诉他们,什么是不该做的,什么是值得用生命去奋斗的。一个没有正义感的人,是不会理解这些的。只有真正的义士,才会懂得。只有拥有者两样精神,才是真正的“义”!
他们都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好汉,可这往往却不是为了他们,而是为了百姓的安宁和希望,可谁又会了解他们的一番苦心呢?有时,一百零八个好汉的命运,也会令人意想不到。
虽然,身经百战的他们屡立战功,却丝毫逃脱不了残忍的命运。奸贼当道,即使是各有千秋的他们,也同样无能为力,只能眼看他们逍遥法外。有人说,这是宋江的过错,可我却不以为然:梁山泊悲剧,并非宋江之过。梁山泊悲剧,这也是宋代的悲剧,是中国的悲剧;更是社会的悲剧——虽然,还有些深深的遗憾,但各路英雄的宁死不屈,已将我震撼其中。
《水浒传》时我国最早的长篇小说之一,成书于元末明初,是一部描述和歌颂农民起义的伟大史诗。它以发生在北宋末年的宋江起义为题材,生动地叙述了起义的发生、发展和结局,塑造了一系列农民起义英雄形象,直接鼓舞了封建社会人民大众对统治者阶级的反抗斗争。它运用纯粹的白话,到达了绘声绘色、惟妙惟肖的艺术效果,确立了白话文体在小说创作方面的优势,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崇高地位,对后代文学具有深远影响。
《水浒传》真实反映了农民起义的全过程,它由相对独立、完整的各个故事联结成一个整体。一百二十回的《水浒传》是由层次分明而又统一连贯的前、中、后三大段落组成。作者首先写了林冲、晁盖、武松、鲁智深以及宋江等人的故事,一方面反映了各种形式的“逼上梁山”,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各路英雄逐渐聚集,梁山队伍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过程。
《水浒传》充满了“替天行道”的豪情,是一曲“忠义”的悲歌。小说透过对宋江领导的梁山泊农民起义的全过程的描述,展现了北宋末年政治腐败、奸臣当道、民不聊生的社会面貌,在封建专制社会具有普遍好处。作为对社会全景式的描述,在政治的上层,有高俅、蔡京、童贯、杨等一群祸国殃民的高官;在政权的中层,有受前者保护的梁士杰、蔡九知府、慕容知府、高廉、贺太守等一大批贪酷暴虐的地方官;在此之下,又有郑屠、西门庆、蒋门神、毛太公一类胡作非为、欺压良善的地方恶霸。如此广泛的对于社会反面的揭露,是随着长篇小说的诞生而第一次出现。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完全通俗口音写成的长篇小说,它标志着古代通俗小说语言艺术的成熟。《水浒传》的语言生动、活泼,极富表现力,充满生活气息。无论写人叙事,还是描景状物,其语言或细腻,或简洁,或夸张,或明快,都显得粗俊爽,雄健豪放。在中国古代长篇小说中,《水浒传》是运用日常口语到达炉火纯青艺术境界的典范。
《水浒传》不仅仅是农民起义的壮丽史诗,而且是中国古代英雄传奇的光辉典范。它以辉煌的艺术成就彪炳文学史册。
水浒传第8回的读后感50字篇二
《水浒传》时我国最早的长篇小说之一,成书于元末明初,是一部描述和歌颂农民起义的伟大史诗。它以发生在北宋末年的宋江起义为题材,生动地叙述了起义的发生、发展和结局,塑造了一系列农民起义英雄形象,直接鼓舞了封建社会人民大众对统治者阶级的反抗斗争。它运用纯粹的白话,到达了绘声绘色、惟妙惟肖的艺术效果,确立了白话文体在小说创作方面的优势,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崇高地位,对后代文学具有深远影响。
《水浒传》真实反映了农民起义的全过程,它由相对独立、完整的各个故事联结成一个整体。一百二十回的《水浒传》是由层次分明而又统一连贯的前、中、后三大段落组成。作者首先写了林冲、晁盖、武松、鲁智深以及宋江等人的故事,一方面反映了各种形式的“逼上梁山”,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各路英雄逐渐聚集,梁山队伍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过程。
《水浒传》充满了“替天行道”的豪情,是一曲“忠义”的悲歌。小说透过对宋江领导的梁山泊农民起义的全过程的描述,展现了北宋末年政治腐败、奸臣当道、民不聊生的社会面貌,在封建专制社会具有普遍好处。作为对社会全景式的描述,在政治的上层,有高俅、蔡京、童贯、杨等一群祸国殃民的高官;在政权的中层,有受前者保护的梁士杰、蔡九知府、慕容知府、高廉、贺太守等一大批贪酷暴虐的地方官;在此之下,又有郑屠、西门庆、蒋门神、毛太公一类胡作非为、欺压良善的地方恶霸。如此广泛的对于社会反面的揭露,是随着长篇小说的诞生而第一次出现。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完全通俗口音写成的长篇小说,它标志着古代通俗小说语言艺术的成熟。《水浒传》的语言生动、活泼,极富表现力,充满生活气息。无论写人叙事,还是描景状物,其语言或细腻,或简洁,或夸张,或明快,都显得粗俊爽,雄健豪放。在中国古代长篇小说中,《水浒传》是运用日常口语到达炉火纯青艺术境界的典范。
《水浒传》不仅仅是农民起义的壮丽史诗,而且是中国古代英雄传奇的光辉典范。它以辉煌的艺术成就彪炳文学史册。
水浒传第8回的读后感50字篇三《水浒传》是一部历史上有名的名著,里面的忠、义、胆, 让我佩服。武艺高强的史进, 善良侠气的鲁智深, 仗义疏财的宋江, 武力高强的林冲…….. 他们都是为了反对朝廷的腐败政治而落草为寇的。所以他们打着替天行道的旗帜, 来改变他们的生活。
《水浒传》中所描写的起义军的政治主张,虽然说得不十分明确,却可以看到他们有着“八方共域,异姓一家”,不管什么出身“都一般儿哥弟称呼,不分贵贱”的理想。联系到他们“杀富济贫”的行动,表现了人民反对封建经济的贫富悬殊和政治上的等级贵贱之分, 这是对封建社会思想的宣战,反映了广大受压迫人民的愿望。
梁山好汉们为什么要反朝廷? 是因为朝廷昏暗。朝廷为什么昏暗? 是因为贪官。所以他们反对朝廷的昏暗其实是反对贪官污吏, 卑鄙小人而已, 并不是反当代皇帝。宋江原本是想着“ ‘为国立功’并且‘博得个封妻荫子’,以图日后‘名垂青史’ ”但是当时朝廷黑暗, 有抱负和才华的人受到小人阻挡或者皇帝慧眼不识人才, 因此没能保家卫国; 当贪官反够时, 又把那副“替天行道”的旗帜改成“顺天报国”了。
到了后面宋江等人招安, 除了个别将士不肯接受招安, 其他的都随着宋江招安了, 皇帝命令宋江等人去攻打方腊等起义军, 宋江等人死的死伤的伤, 一百单八将死去六十六个; 最后终于打败了方腊, 皇帝给愿意接受朝廷封赏的将士们封了官位, 大家也就安然过日子了。但是, 那些小人还不死心, 用水银毒死了玉麒麟卢俊义, 用毒酒毒死了宋江和李逵等人。智多星吴用和小李广花荣为义上吊了, 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就这样悲剧地结束了。
现在的贪官也是又多又强,基本上电视每天都要播报抓到贪官污吏的消息,现在的的官都太禁不住诱惑,总是背地里收钱,可是口里却说的很漂亮,真正是说一套做一套的阴阳两面人,毫不差过当时的贪官,在官场行贿受贿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在官场勾心斗角的也很常见;但是,幸好我们党的领导人不是昏君,懂得进行反腐和吏治,我们现在的社会要渐入佳境了。
北宋朝廷当时太黑暗了, 官逼民反, 才会闹出一场反朝廷的起义故事。那些小人和贪官污吏实在太让人感到愤愤不平,这些 小人所作所为警示了后人。我喜欢史进和鲁智深,他们就如莲花一般,出淤泥而不染。在这里面, 我感受到了他们的豪放、仗义、大方、忠孝、仁义....... 的品质,让我受益颇多,我也要学习他们的品质,做个优秀的学生。
水浒传第8回的读后感50字篇四
纷纷五代乱离间,一旦云开复见天。”水浒传的神情色彩,至今无以忘却。
他是现实与浪漫的结合:植根于现实,又把自己的爱憎感情熔铸在人物身上;他的情节引人入胜:生动曲折,腾挪跌宕,使人完全身临其境。
北宋末年,朝政腐败,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上至朝廷命官,下至普通百姓,甚至是鸡鸣狗盗之徒,随着对官府幻想的一点点破灭,连生存都难以维系,最终都被逼上梁山。然而,当人民起义的壮举使好汉们士气日益高涨的时候,宋江的接受招安改变了一切。
清楚地记得,第一次看《水浒》时,他就深深的触动了我心底最深处的灵魂,使我不禁潸然泪下:
一次次艰苦的行程,一场场艰难的战斗,为的只是“忠义”二字。
忠,即是对自己的祖国,对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尽心竭力的忠,除暴安良即是忠,报效祖国也是忠,宁死不屈更是忠。忠,其实很好做到。真正难做到的,即是“义”:
一个“义”字,包括了太多的内容。“兄弟连心,其力断金”,他们为朋友赴汤蹈火,为朋友两肋插刀,就只为了一个“义”字;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为一个“义”字。“义”有时却要用一个人的生命去写。因为它需要有相当的勇气,甚至是一命换一命的决心!这,却还远远不能算“义”。
义,可以解释为正义。一个具有正义感的人,就是一个精神高尚的人;一个具有正义感的人,也是一个值得信任的人。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好汉,舍生取义。难道是他们不怕死吗?他们为了正义,为了真理可以奋不顾身,因为强烈的正义感清楚地告诉他们,什么是不该做的,什么是值得用生命去奋斗的。一个没有正义感的人,是不会理解这些的。只有真正的义士,才会懂得。只有拥有者两样精神,才是真正的“义”!
他们都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好汉,可这往往却不是为了他们,而是为了百姓的安宁和希望,可谁又会了解他们的一番苦心呢?有时,一百零八个好汉的命运,也会令人意想不到。
虽然,身经百战的他们屡立战功,却丝毫逃脱不了残忍的命运。奸贼当道,即使是各有千秋的他们,也同样无能为力,只能眼看他们逍遥法外。有人说,这是宋江的过错,可我却不以为然:梁山泊悲剧,并非宋江之过。梁山泊悲剧,这也是宋代的悲剧,是中国的悲剧;更是社会的悲剧——虽然,还有些深深的遗憾,但各路英雄的宁死不屈,已将我震撼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