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不仅仅是总结成绩,更重要的是为了研究经验,发现做好工作的规律,也可以找出工作失误的教训。这些经验教训是非常宝贵的,对工作有很好的借鉴与指导作用,在今后工作中可以改进提高,趋利避害,避免失误。什么样的总结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幼儿数学教师教学工作总结与反思 幼儿园数学老师工作总结篇一
(一)坚持直观教学。
在教幼儿学习数学的组成及加减的时候,我使用了大量的教具帮助教学。如在学习4的组成及加减时,我设计的主题是果园,孩子们看到图片内容很快提出:树上原来有8个苹果,掉了4个,树上还剩几个苹果?可见形象直观的图片教具,是帮助孩子提问和学习的最好帮手。
(二)重视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我不仅让孩子学会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过度到能自己学会提问。在活动中,一些幼儿不懂得表达心中的疑惑。也就是说不懂得提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就更应该关注他们,想他们所想,探明幼儿好奇在哪里,疑惑在哪里,然后引导幼儿把心中的疑惑用问题的方式表达出来,把好奇心转化为一个个问题,才能引起孩子进一步探究的兴趣。这种从好奇到提出问题的养成,对孩子来说将会受益终身。所以我在上每一节数学课时,都尽量准备丰富的教具,为孩子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用彩色和图片去刺激孩子的视觉感官,来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
(三)开展游戏式的教学活动
在课前我认真分析教材,画好挂图,准备好所需教具。幼龄儿童都是好动的,以游戏进行教学可以增强他们对数学学习的乐趣,并能让孩子们在轻松、快乐的情景下展开与数学的第一类接触,在学习历程中积累足够的操作经验,让孩子们更喜欢数学并养成主动探索,追求知识的兴趣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家长与老师的密切合作
家庭是幼儿活动时间最长的场所,父母是孩子接触时间最久的对象,家长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对于孩子的认知与学习,家长不仅不能缺席或忽视,更该担负部分的责任。所以在活动中本人非常注重与家长沟通,争取家长的配合。让家长参与孩子的学习,协作老师共同构建孩子的心智与学习能力的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有些课准备很多的材料,但没有一一去准备。
(二)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还不够。学校的有些设施也跟不上,像我们学校还算好了,有多媒体教室,但学前班就没有配套的可见,自己也没有去钻研。
(三)自己的教育观念需要不断更新,教学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比如学生不动的问题,有些学生站起来想解答,可是我们就是不让,偏要自己点名起来讲;又如学生说出一些做题方法是对的,但由于不合常规,就不予肯定等,自己的教学观念还跟不上学生的发展需要,还有待进一步学习提高。
三、今后努力的工作方向及解决措施
(一)根据儿童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情景,帮助学生理解并能掌握数学知识。
(二)增加联系时间的内容,使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用心感受数学的美丽。
(三)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四)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在孩子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孩子多动、多说、多看、多问、多表现、多思考,尽量多给孩子一点思考的时间和多动的余地,把提问的权利还给孩子!学前班数学成绩自然就有很大进步。
幼儿数学教师教学工作总结与反思 幼儿园数学老师工作总结篇二
一、教学内容选自于幼儿生活需求
1、教学内容从幼儿兴趣出发。学习兴趣是保证幼儿快乐学数学的 前提。数学概念比较抽象、单调、枯燥。所以教师首要选择儿童感兴趣的、 趣味性强、寓教于乐的数学内容,逐步将兴趣转化为对数学的感性认 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2、教学内容的深浅由幼儿生活经验决定。教学活动内容应针对幼 儿实际能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幼儿接受知识的能力 是由易到难的,因此教师初设教学内容是,应考虑到幼儿的已有生活 经验,是否在此基础上有所提高。
3、教学目标遵循幼儿发展要求。熟知幼儿园大班学前班教材内容 以及教学形式和特点,同时也要了解小学一年级内容和教学形式,总 体把握幼儿园幼小衔接教学知识点,分析教学重点和难点;遵循幼儿 发展要求 , 找准它与小学一年级数学联系、区别切入点,做到胸有成 竹促进孩子思维能力得到有效发展,帮助幼儿形象思维逐渐过度到抽 象思维,进而形成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念、判断推理以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与教学过程模拟童真生活,力求趣味化
1、游戏情境式教学。游戏是幼儿喜闻乐见的一种娱乐性强、富有 生活趣味的一种活动形式,是孩子乐于参与的一种学习模式。根据幼 儿的年龄特点和数学教学内容,开展游戏活动,在游戏中孩子们的情 感容易投入,思维活跃。
数学儿童生活化最简单有效的做法,即:把数学活动精心安排在 一个个的游戏中,让孩子在游戏情景中玩乐学习数学,也是提高教学 质量的有效的途径。
例如:幼小衔接学习内容,复习 10 以内的加减法,幼儿玩“击鼓 传花”的游戏:孩子们每拿到一道算式卡片,在欢快激烈活泼的游戏中,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创编并完整讲述一道符合逻辑的应用题。幼儿 很快在游戏中轻松、自主的掌握了数学加减方面的知识,增强了一些 的生活技能,进而在自信中越来越喜欢上数学。
“击鼓传花”数学游戏活动亮点,从一开始活动的气氛就很轻松, 没有一板一眼的上课形式,而是将游戏真正融入到了“模拟真实生活” 中,全无“小学化倾向”,克服了机械呆板填鸭式的学习方式,让幼 儿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快乐掌握运用生活中的`数学常识。
2、生活情境式教学。采取现实生活题材创设情境教学环境,把真 实的物质生活空间作为教学活动场境、孩子在曾相识的生活场景中在 积极参与,积累有益的数学经验。
现实生活是直观、形象的,每个孩子都有体验,都有自己不同的 感受。孩子们在情境教学中运用各种感官感受数学生活,激发数学思维, 主动探究数学知识的本质。
例如:情景逛超市认识人民币、神奇的时钟店里认识时钟、这种 生活情境式教学,会有惊喜不断的实际效果。
3、亲自操作实践式。学习数学活动中,最可怕的就是孩子机械记忆,重 复的练习,鹦鹉学舌,缺乏灵活运用于生活尝试,幼儿独立操作机会的缺失。 在数学活动中,“操作实践”是幼儿探索知识、积累知识经验的必经之路, 也是最直接的最、有效方法,这个过程孩子必须是自己亲自动手动脑。
三、学习材料取之于现实生活
皮亚杰的认识结构理论认为,儿童认知和智力结构的起源是物质
的活动。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 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由此可见,数学教育活动的材料提供对幼 儿认知能力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数学学习材料的选择应是幼儿常见熟悉喜欢的,尽可能采用易收 集的自然的、原生态操作材料,能引起他们数学学习兴趣的、易操作 的安全材料。在数学活动中,来源于生活材料,会把枯燥的数学变成 具体、有趣的快乐,教学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例如:学习 10 以内数的分解组成,直接采用班级里幼儿最喜欢的
漂亮“雪花飘”玩具,安全又经济适用,操作性、执行力都强,幼儿 学习的效果非常好。
四、教学结果渗透一日生活细节中
大班数学教学活动生活化,最终回归幼儿的日常生活的每一环节
中,让幼儿切实感知到数学无处不在——数学为生活服务,生活中蕴 含着数学乐趣:电脑电话等高科技电子产品中的数学,让我们享受数 字生活的快乐;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排队秩序规则中的序数数学,让 我们养成好规则行为的同时,分享有序的便利与高效;现实中的各种 好看物件形状与功能用途奇妙有趣等等。
结语
数学在人们生活中的运用好似天空中的星星,数也数不清。因此, 教师还应在平常生活里善于扑捉教育契机,启发孩子积极运用已有的 生活经验,最大限度地拓展数学学习的空间、时间和学习内容,培养 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享受数学带来的快乐,以及感知数学在社会生 活中作用,为入小学系统学习数学知识夯实基础。
幼儿数学教师教学工作总结与反思 幼儿园数学老师工作总结篇三
数学是门比较抽象和枯燥的学科,小班幼儿年龄小,开展小班数学活动相对而言比较难,但如果能根据小班孩子的年龄、心里特点将数学知识融入游戏和运动中,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动中学,就既可满足幼儿的游戏和运动需要,又能很好地完成数学教学目标。这个学期的数学活动我就是将数学知识与游戏运动相结合。结果表明,让幼儿在游戏、运动中学数学比单纯的数学集体活动和操作活动效果要好。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经验和体会:
一、在游戏中学数学
幼儿是在游戏中、在玩中一天天长大和进步的。游戏深受幼儿喜爱,融入数学知识的游戏或者说将数学活动设计成游戏则更受幼儿的欢迎。在数学活动中,我总是采用游戏的形式,千方百计地把幼儿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这样,枯燥的数学知识就会变得有趣,简单重复的练习也因游戏而变得生动起来,小朋友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效果也会更好。
1、结合日常生活活动设计数学游戏
日常生活活动在小班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占了很大的比例,从家长的心理需要考虑,他们也希望老师更多地关注幼儿的生活护理而不是学习,所以,将数学知识融入幼儿的日常生活活动中就是小班数学老师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据此,我设计了一些游戏,让幼儿在生活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如:吃饼干的时候,小朋友大多关注的是“吃”这一活动,不会考虑别的更多的东西,我就启发幼儿动脑筋让饼干“变魔术”,一会儿变成三角形,一会儿变成圆形,一会儿变成正方形,这样,在吃饼干这一生活环节中,小朋友们关注的就不再仅仅是吃,同时也巩固了对图形的认识,培养了幼儿动脑筋的习惯,还避免了浪费饼干的现象。
2、结合幼儿感兴趣的特例设计数学游戏
小班幼儿由于年龄较小,不能保持长久的注意力,对于枯燥的数学更是注意力集中不起来。一次,组织幼儿看故事光碟时,我发现在整个过程中小朋友都能高度集中注意力,有滋有味地观看。这说明,小班幼儿不是不能时间长一点地集中注意力,而是视内容和形式而定,能吸引幼儿的内容和形式就能让幼儿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受这一生活特例的启发,在帮助幼儿进行数学知识复习时,我常采用幼儿感兴趣的“变魔术”方法,比如:将颜色和图形结合起来进行复习,我故意用夸张的动作将各色图形藏到背后,嘴里说:“一、二、三,变、变、变!”小朋友都睁大眼睛静观到底变出什么来,注意力高度集中,练习效果也就更好。
二、在运动中学数学
由于年龄原因,小班幼儿更喜欢运动,顺应这一年龄特点,我注意将数学练习和运动即体育游戏结合起来,让幼儿在运动中学数学,收效也很明显。
许多现成的体育游戏注重的是对幼儿基本动作技能的训练,因其简单有趣,深受幼儿的喜爱。如果将数学知识融入其中,岂不是既练习了动作技能又巩固了数学知识?可谓一举两得、两全其美。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有意识地对现成的体育游戏进行改编,将数学练习融入其中。如;“拍皮球”是个传统的体育游戏,我结合“1”和“许多”的教学和3以内的点数,在原来的.游戏中增加了“拍一下”、“拍许多下”、“拍三下”等,让幼儿练习边双脚跳边回答:“跳一下”、“跳许多下”、“跳三下”。改编后的体育游戏更切合教学实际,也更有利于幼儿掌握数学知识。
总之,让幼儿在有情景的游戏、运动中学数学,我想,枯燥的数学一定会深受幼儿的喜爱。
幼儿数学教师教学工作总结与反思 幼儿园数学老师工作总结篇四
数学活动是一门培养和锻炼人的思维能力的基础学科,幼儿园数学教育是一种启蒙教育,它对幼儿的思维和发展有看重要的价值。它既是教师的思维活动,又有幼儿的思维活动,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确定了具体目标泊,我们为幼儿创设了良好的活动环境,精心安排了活动内容。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投放了各种材料,使幼儿主动、积极地进行数学操作活动。现总结如下:
一、为幼儿提供充实,感兴趣的多种材料
操作法是幼儿学习数学的最基本方法,幼儿只有在“做”的过程,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获得直接经验,在活动中边做边说。
1、提供的材料应紧紧围绕活动目标。
提供的材料要从目标出发,把教师的意图和要求融入材料中,充分挖掘材料的潜能,使之发挥最大的潜能。如:在开展“看图开选标记”活动时,我们为幼儿提供了种颜色、大小、形状不同的几何图开及标记,让幼儿自由选择,幼儿有的安各自的意愿先选择标记,选好后又选择与标记相符的几何图形,有的先选择图形后选择相应的标记,体现了一种材料为多项目标服务的宗旨。
2、提供的材料应循序渐进,满足不同水平的幼儿操作需要。教师应在同一活动内容,在不同阶段提供不同的材料,同时应为发展水平不一样的幼儿提供不同难度的材料。
二、重视操作过程,让幼儿在操作过程中边做边说
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逻辑结构,在活动中应让幼儿“做”和“说”相结合,只有让幼儿用语言概括自已“做”的过程,才能利千教师更准确地把握幼儿的思维过程,在活动中我们通过“你是怎样做的”、“你为什么这样做”及“你为什么认为这样做最好”等问题鼓励幼儿自言自语或相互交谈,“我是怎样做的”讲给不会跟着做的听,在他的讲解下,那个小朋友一会儿就边做边说接成了,心里特高兴,脸上笑眯眯的。
让幼儿边做边说不仅可以使老师发现幼儿懂得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不清楚的需要帮助指导的,同时又可以有针对性地指导帮助幼儿学习,能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进一步的发展。
三、日常生活中的数学教育
在幼儿生活中,与数学有关的问题也时时都有,处处存在,日常生活中的数学教育是潜移默化的,在平时生活中教师应善于利用和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幼儿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知识技能,感受学习的快乐,如我班在午睡前,我们让幼儿摆好鞋子,让幼儿进行排序,计数比较,在午餐时,我们让幼儿收好茶具、椅子等让幼儿积累一一对应及数量多少的经验,使他们在有意无意间通过各种感觉通道感受来自生活的数学信息。
以上是本学期通过实践取得的一些经验,通过多种活动的开展,大部分幼儿在活动中能坚持做到边做边说,养成了良好的操作习惯,仍有少部分幼儿在材料的整理收拾方面做得不够好,这将在下学期的实践中改进,使每个幼儿都能够主动学习,充分体现地玩中学。
幼儿数学教师教学工作总结与反思 幼儿园数学老师工作总结篇五
大大班数学活动《智力大闯关》课后反思
我设计的这个活动是针对大班孩子的蒙氏数学活动《复习十以内的加减法》,活动的设计符合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在孩子们学习了十以内加减法之后这个活动是为了给孩子们一个复习的活动,重点是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体验十以内加减法在生活中的运用。细细品味每一个教学环节,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感想:
1、创设故事情景,激发学习兴趣。活动开始之前就让每个孩子变成了一只只小鸭子,鸭妈妈带宝宝去获得”参加羊村运动会的入场券”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孩子们在故事中轻松的复习所学知识,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快乐。
2、本次活动设计新颖,主题目标明确,符合户外课的要求。在以前的活动中孩子们是在教室课堂上的操作,主动探索为主,这个活动在设计时我以孩子闯关来贯穿整个活动,而且每个关卡都是为复习十以内加减法这个主题服务的,三个关卡层层递进,并且让孩子们在比赛中增强了荣誉感,达到了提高幼儿口头运算能力的目标。
3、教具准备充分,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尤其是“神秘树”的出现,它身上结满了各种果实,让孩子们更有兴趣去闯过这关,获得成功。
当然,本届课也存在一些需要我思考的问题:
1、我虽然采用了分组比赛的形式,但是因为两队名字是幼儿自己取的(狮子队和狐狸队),就导致了角色混乱的问题(他们已经是小鸭子了),其实我本着尊重幼儿选择的权利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由于我缺乏细心的考虑,所以才出现了上述问题。如果我事先就把他们分好队、取好队名,可能会更好。
2、在第二关中出现的神秘数由于果子都是贴在树上的,两队在比赛中不容易分清那些是属于自己队的,所以导致了孩子在慌乱中出现了算重和漏算的情况。如果采用摘果实放在自己的筐里的方法可能会更好。
3、结尾有些仓促,不够简练。当我看见别的班级在吃水果的时候,我以为我超时了,所以结束的不够自然流畅。
通过这次公开课活动,让我学到了不少东西,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会再接再厉,争取每堂课都上得更精彩!
幼儿数学教师教学工作总结与反思 幼儿园数学老师工作总结篇六
本学期即将结束,回顾这学期以来工作中的点点滴滴,收获不少。从班级的实际出发鼓励幼儿自立、自理,使幼儿在活动中愉快、自主地接受新的知识,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的发展.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数学教师教学工作总结5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
一、 所做的工作
(一)坚持直观教学。
在教幼儿学习数学的组成及加减的时候,我使用了大量的教具帮助教学。如在学习4的组成及加减时,我设计的主题是果园,孩子们看到图片内容很快提出:树上原来有8个苹果,掉了4个,树上还剩几个苹果?可见形象直观的图片教具,是帮助孩子提问和学习的最好帮手。
(二)重视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我不仅让孩子学会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过度到能自己学会提问。在活动中,一些幼儿不懂得表达心中的疑惑。也就是说不懂得提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就更应该关注他们,想他们所想,探明幼儿好奇在哪里,疑惑在哪里,然后引导幼儿把心中的疑惑用问题的方式表达出来,把好奇心转化为一个个问题,才能引起孩子进一步探究的兴趣。这种从好奇到提出问题的养成,对孩子来说将会受益终身。所以我在上每一节数学课时,都尽量准备丰富的教具,为孩子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用彩色和图片去刺激孩子的视觉感官,来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
(三)开展游戏式的教学活动
在课前我认真分析教材,画好挂图,准备好所需教具。幼龄儿童都是好动的,以游戏进行教学可以增强他们对数学学习的乐趣,并能让孩子们在轻松、快乐的情景下展开与数学的第一类接触,在学习历程中积累足够的操作经验,让孩子们更喜欢数学并养成主动探索,追求知识的兴趣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家长与老师的密切合作
家庭是幼儿活动时间最长的场所,父母是孩子接触时间最久的对象,家长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对于孩子的认知与学习,家长不仅不能缺席或忽视,更该担负部分的责任。所以在活动中本人非常注重与家长沟通,争取家长的配合。让家长参与孩子的学习,协作老师共同构建孩子的心智与学习能力的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有些课准备很多的材料,但没有一一去准备。
(二)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还不够。学校的有些设施也跟不上,像我们学校还算好了,有多媒体教室,但学前班就没有配套的可见,自己也没有去钻研。
(三)自己的教育观念需要不断更新,教学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比如学生不动的问题,有些学生站起来想解答,可是我们就是不让,偏要自己点名起来讲;又如学生说出一些做题方法是对的,但由于不合常规,就不予肯定等,自己的教学观念还跟不上学生的发展需要,还有待进一步学习提高。
三、今后努力的工作方向及解决措施
(一)根据儿童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情景,帮助学生理解并能掌握数学知识。
(二)增加联系时间的内容,使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用心感受数学的美丽。
(三)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四)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在孩子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孩子多动、多说、多看、多问、多表现、多思考,尽量多给孩子一点思考的时间和多动的余地,把提问的权利还给孩子!学前班数学成绩自然就有很大进步。
数学是门比较抽象和枯燥的学科,小班幼儿年龄小,开展小班数学活动相对而言比较难,但如果能根据小班孩子的年龄、心里特点将数学知识融入游戏和运动中,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动中学,就既可满足幼儿的游戏和运动需要,又能很好地完成数学教学目标。这个学期的数学活动我就是将数学知识与游戏运动相结合。结果表明,让幼儿在游戏、运动中学数学比单纯的数学集体活动和操作活动效果要好。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经验和体会:
一、在游戏中学数学
幼儿是在游戏中、在玩中一天天长大和进步的。游戏深受幼儿喜爱,融入数学知识的游戏或者说将数学活动设计成游戏则更受幼儿的欢迎。在数学活动中,我总是采用游戏的形式,千方百计地把幼儿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这样,枯燥的数学知识就会变得有趣,简单重复的练习也因游戏而变得生动起来,小朋友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效果也会更好。
1、结合日常生活活动设计数学游戏
日常生活活动在小班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占了很大的比例,从家长的心理需要考虑,他们也希望老师更多地关注幼儿的生活护理而不是学习,所以,将数学知识融入幼儿的日常生活活动中就是小班数学老师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据此,我设计了一些游戏,让幼儿在生活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如:吃饼干的时候,小朋友大多关注的是“吃”这一活动,不会考虑别的更多的东西,我就启发幼儿动脑筋让饼干“变魔术”,一会儿变成三角形,一会儿变成圆形,一会儿变成正方形,这样,在吃饼干这一生活环节中,小朋友们关注的就不再仅仅是吃,同时也巩固了对图形的认识,培养了幼儿动脑筋的习惯,还避免了浪费饼干的现象。
2、结合幼儿感兴趣的特例设计数学游戏
小班幼儿由于年龄较小,不能保持长久的注意力,对于枯燥的数学更是注意力集中不起来。一次,组织幼儿看故事光碟时,我发现在整个过程中小朋友都能高度集中注意力,有滋有味地观看。这说明,小班幼儿不是不能时间长一点地集中注意力,而是视内容和形式而定,能吸引幼儿的内容和形式就能让幼儿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受这一生活特例的启发,在帮助幼儿进行数学知识复习时,我常采用幼儿感兴趣的“变魔术”方法,比如:将颜色和图形结合起来进行复习,我故意用夸张的动作将各色图形藏到背后,嘴里说:“一、二、三,变、变、变!”小朋友都睁大眼睛静观到底变出什么来,注意力高度集中,练习效果也就更好。
二、在运动中学数学
由于年龄原因,小班幼儿更喜欢运动,顺应这一年龄特点,我注意将数学练习和运动即体育游戏结合起来,让幼儿在运动中学数学,收效也很明显。
许多现成的体育游戏注重的是对幼儿基本动作技能的训练,因其简单有趣,深受幼儿的喜爱。如果将数学知识融入其中,岂不是既练习了动作技能又巩固了数学知识?可谓一举两得、两全其美。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有意识地对现成的体育游戏进行改编,将数学练习融入其中。如;“拍皮球”是个传统的体育游戏,我结合“1”和“许多”的教学和3以内的点数,在原来的.游戏中增加了“拍一下”、“拍许多下”、“拍三下”等,让幼儿练习边双脚跳边回答:“跳一下”、“跳许多下”、“跳三下”。改编后的体育游戏更切合教学实际,也更有利于幼儿掌握数学知识。
总之,让幼儿在有情景的游戏、运动中学数学,我想,枯燥的数学一定会深受幼儿的喜爱。
数学活动是一门培养和锻炼人的思维能力的基础学科,幼儿园数学教育是一种启蒙教育,它对幼儿的思维和发展有看重要的价值。它既是教师的思维活动,又有幼儿的思维活动,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确定了具体目标泊,我们为幼儿创设了良好的活动环境,精心安排了活动内容。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投放了各种材料,使幼儿主动、积极地进行数学操作活动。现总结如下:
一、为幼儿提供充实,感兴趣的多种材料
操作法是幼儿学习数学的最基本方法,幼儿只有在“做”的过程,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获得直接经验,在活动中边做边说。
1、提供的材料应紧紧围绕活动目标。
提供的材料要从目标出发,把教师的意图和要求融入材料中,充分挖掘材料的潜能,使之发挥最大的潜能。如:在开展“看图开选标记”活动时,我们为幼儿提供了种颜色、大小、形状不同的几何图开及标记,让幼儿自由选择,幼儿有的安各自的意愿先选择标记,选好后又选择与标记相符的几何图形,有的先选择图形后选择相应的标记,体现了一种材料为多项目标服务的宗旨。
2、提供的材料应循序渐进,满足不同水平的幼儿操作需要。教师应在同一活动内容,在不同阶段提供不同的材料,同时应为发展水平不一样的幼儿提供不同难度的材料。
二、重视操作过程,让幼儿在操作过程中边做边说
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逻辑结构,在活动中应让幼儿“做”和“说”相结合,只有让幼儿用语言概括自已“做”的过程,才能利千教师更准确地把握幼儿的思维过程,在活动中我们通过“你是怎样做的”、“你为什么这样做”及“你为什么认为这样做最好”等问题鼓励幼儿自言自语或相互交谈,“我是怎样做的”讲给不会跟着做的听,在他的讲解下,那个小朋友一会儿就边做边说接成了,心里特高兴,脸上笑眯眯的。
让幼儿边做边说不仅可以使老师发现幼儿懂得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不清楚的需要帮助指导的,同时又可以有针对性地指导帮助幼儿学习,能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进一步的发展。
三、日常生活中的数学教育
在幼儿生活中,与数学有关的问题也时时都有,处处存在,日常生活中的数学教育是潜移默化的,在平时生活中教师应善于利用和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幼儿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知识技能,感受学习的快乐,如我班在午睡前,我们让幼儿摆好鞋子,让幼儿进行排序,计数比较,在午餐时,我们让幼儿收好茶具、椅子等让幼儿积累一一对应及数量多少的经验,使他们在有意无意间通过各种感觉通道感受来自生活的数学信息。
以上是本学期通过实践取得的一些经验,通过多种活动的开展,大部分幼儿在活动中能坚持做到边做边说,养成了良好的操作习惯,仍有少部分幼儿在材料的整理收拾方面做得不够好,这将在下学期的实践中改进,使每个幼儿都能够主动学习,充分体现地玩中学。
一、教学内容选自于幼儿生活需求
1、教学内容从幼儿兴趣出发。学习兴趣是保证幼儿快乐学数学的 前提。数学概念比较抽象、单调、枯燥。所以教师首要选择儿童感兴趣的、 趣味性强、寓教于乐的数学内容,逐步将兴趣转化为对数学的感性认 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2、教学内容的深浅由幼儿生活经验决定。教学活动内容应针对幼 儿实际能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幼儿接受知识的能力 是由易到难的,因此教师初设教学内容是,应考虑到幼儿的已有生活 经验,是否在此基础上有所提高。
3、教学目标遵循幼儿发展要求。熟知幼儿园大班学前班教材内容 以及教学形式和特点,同时也要了解小学一年级内容和教学形式,总 体把握幼儿园幼小衔接教学知识点,分析教学重点和难点;遵循幼儿 发展要求 , 找准它与小学一年级数学联系、区别切入点,做到胸有成 竹促进孩子思维能力得到有效发展,帮助幼儿形象思维逐渐过度到抽 象思维,进而形成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念、判断推理以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与教学过程模拟童真生活,力求趣味化
1、游戏情境式教学。游戏是幼儿喜闻乐见的一种娱乐性强、富有 生活趣味的一种活动形式,是孩子乐于参与的一种学习模式。根据幼 儿的年龄特点和数学教学内容,开展游戏活动,在游戏中孩子们的情 感容易投入,思维活跃。
数学儿童生活化最简单有效的做法,即:把数学活动精心安排在 一个个的游戏中,让孩子在游戏情景中玩乐学习数学,也是提高教学 质量的有效的途径。
例如:幼小衔接学习内容,复习 10 以内的加减法,幼儿玩“击鼓 传花”的游戏:孩子们每拿到一道算式卡片,在欢快激烈活泼的游戏中,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创编并完整讲述一道符合逻辑的应用题。幼儿 很快在游戏中轻松、自主的掌握了数学加减方面的知识,增强了一些 的生活技能,进而在自信中越来越喜欢上数学。
“击鼓传花”数学游戏活动亮点,从一开始活动的气氛就很轻松, 没有一板一眼的上课形式,而是将游戏真正融入到了“模拟真实生活” 中,全无“小学化倾向”,克服了机械呆板填鸭式的学习方式,让幼 儿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快乐掌握运用生活中的`数学常识。
2、生活情境式教学。采取现实生活题材创设情境教学环境,把真 实的物质生活空间作为教学活动场境、孩子在曾相识的生活场景中在 积极参与,积累有益的数学经验。
现实生活是直观、形象的,每个孩子都有体验,都有自己不同的 感受。孩子们在情境教学中运用各种感官感受数学生活,激发数学思维, 主动探究数学知识的本质。
例如:情景逛超市认识人民币、神奇的时钟店里认识时钟、这种 生活情境式教学,会有惊喜不断的实际效果。
3、亲自操作实践式。学习数学活动中,最可怕的就是孩子机械记忆,重 复的练习,鹦鹉学舌,缺乏灵活运用于生活尝试,幼儿独立操作机会的缺失。 在数学活动中,“操作实践”是幼儿探索知识、积累知识经验的必经之路, 也是最直接的最、有效方法,这个过程孩子必须是自己亲自动手动脑。
三、学习材料取之于现实生活
皮亚杰的认识结构理论认为,儿童认知和智力结构的起源是物质
的活动。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 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由此可见,数学教育活动的材料提供对幼 儿认知能力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数学学习材料的选择应是幼儿常见熟悉喜欢的,尽可能采用易收 集的自然的、原生态操作材料,能引起他们数学学习兴趣的、易操作 的安全材料。在数学活动中,来源于生活材料,会把枯燥的数学变成 具体、有趣的快乐,教学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例如:学习 10 以内数的分解组成,直接采用班级里幼儿最喜欢的
漂亮“雪花飘”玩具,安全又经济适用,操作性、执行力都强,幼儿 学习的效果非常好。
四、教学结果渗透一日生活细节中
大班数学教学活动生活化,最终回归幼儿的日常生活的每一环节
中,让幼儿切实感知到数学无处不在——数学为生活服务,生活中蕴 含着数学乐趣:电脑电话等高科技电子产品中的数学,让我们享受数 字生活的快乐;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排队秩序规则中的序数数学,让 我们养成好规则行为的同时,分享有序的便利与高效;现实中的各种 好看物件形状与功能用途奇妙有趣等等。
结语
数学在人们生活中的运用好似天空中的星星,数也数不清。因此, 教师还应在平常生活里善于扑捉教育契机,启发孩子积极运用已有的 生活经验,最大限度地拓展数学学习的空间、时间和学习内容,培养 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享受数学带来的快乐,以及感知数学在社会生 活中作用,为入小学系统学习数学知识夯实基础。
大大班数学活动《智力大闯关》课后反思
我设计的这个活动是针对大班孩子的蒙氏数学活动《复习十以内的加减法》,活动的设计符合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在孩子们学习了十以内加减法之后这个活动是为了给孩子们一个复习的活动,重点是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体验十以内加减法在生活中的运用。细细品味每一个教学环节,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感想:
1、创设故事情景,激发学习兴趣。活动开始之前就让每个孩子变成了一只只小鸭子,鸭妈妈带宝宝去获得”参加羊村运动会的入场券”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孩子们在故事中轻松的复习所学知识,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快乐。
2、本次活动设计新颖,主题目标明确,符合户外课的要求。在以前的活动中孩子们是在教室课堂上的操作,主动探索为主,这个活动在设计时我以孩子闯关来贯穿整个活动,而且每个关卡都是为复习十以内加减法这个主题服务的,三个关卡层层递进,并且让孩子们在比赛中增强了荣誉感,达到了提高幼儿口头运算能力的目标。
3、教具准备充分,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尤其是“神秘树”的出现,它身上结满了各种果实,让孩子们更有兴趣去闯过这关,获得成功。
当然,本届课也存在一些需要我思考的问题:
1、我虽然采用了分组比赛的形式,但是因为两队名字是幼儿自己取的(狮子队和狐狸队),就导致了角色混乱的问题(他们已经是小鸭子了),其实我本着尊重幼儿选择的权利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由于我缺乏细心的考虑,所以才出现了上述问题。如果我事先就把他们分好队、取好队名,可能会更好。
2、在第二关中出现的神秘数由于果子都是贴在树上的,两队在比赛中不容易分清那些是属于自己队的,所以导致了孩子在慌乱中出现了算重和漏算的情况。如果采用摘果实放在自己的筐里的方法可能会更好。
3、结尾有些仓促,不够简练。当我看见别的班级在吃水果的时候,我以为我超时了,所以结束的不够自然流畅。
通过这次公开课活动,让我学到了不少东西,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会再接再厉,争取每堂课都上得更精彩!
★
优秀数学教师教学工作总结通用版
★幼儿数学的思维阶段性教学总结五篇
★学校数学教师教学工作总结万能版
★数学教师教学个人工作总结通用版
★幼儿数学思维的阶段教学工作总结模板
★数学老师期末教学工作总结精简版
★优秀数学老师教学工作总结报告
★优秀数学教师教育工作总结万能版
★数学老师个人总结精简版
★数学教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