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化学实验的气体实验报告 高中化学气体实验三篇(大全)

化学实验的气体实验报告 高中化学气体实验三篇(大全)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4-07 17:30:53
化学实验的气体实验报告 高中化学气体实验三篇(大全)
时间:2023-04-07 17:30:53     小编:zdfb

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最新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化学实验的气体实验报告 高中化学气体实验篇一

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认识燃烧,科学地利用和控制燃烧,使燃烧为人类服务是十分重要的。

1. 着火点: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叫着火点,是物质固有的一种性质,与物质本身的性质有关,一般不随外界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在通常状况下一些常见物质的着火点

2. 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设计方法

燃烧必须同时具备: ①可燃物 ②氧气(空气) ③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中考试题往往以实验设计题的形式来考查燃烧规律。燃烧条件的探究设计常常运用控制变量—对比法。

(2)综合控制变量

①把白磷和红磷都漏置在空气中(对比),用0℃的热水控制温度(这个温度高于白磷的着火点,低于红磷的着火点),白磷能燃烧,红磷不能燃烧,证明可燃物与氧气接触,且可燃物还必须达到着火点才能燃烧。

②烧杯底部放一块白磷,用水控制不让白磷与空气接触,温度仍然是80℃,与铜片上的白磷对比,证明可燃物即使温度达到着火点,如果不与氧气接触也不能燃烧。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通过研究体系体积的变化对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影响,增强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从而养成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质量守值定律的实验探究:

(1)实验装置

①无气态物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可在敞口装置中进行,如fe+cuso4==feso4+cu

②有气态物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白磷燃烧,naoh与co2反应,zn与稀硫酸反应等。

③为确保实验成功,有时在装置上系一个气球来保证装置的密闭。如白磷燃烧实验,但也要考虑气球最终不能恢复原状,则装置在空气中受到的浮力会改变,装置对天平托盘的压力会改变,影响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

化学实验的气体实验报告 高中化学气体实验篇二

资料:

(1)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白色浑浊越多,说明气体中二氧化碳越多。

(2)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木条燃烧越旺,说明氧气越多。

(3)二氧化碳可以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吸入和呼出气体的比较探究实验:

1. 实验方案

用排水法收集气体

a.在两个集气瓶中装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倒放入水中。将塑料管小心插入集气瓶内,吹气在水中收集满气体后,用玻璃片盖住瓶口,从水中取出正放于桌面上

b.集气瓶中的水逐渐排出,收集满呼出的气体气体无色

c.呼出的气体几乎没有溶于水无色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大

探究呼出气体的性质

a.向一个盛空气的集气瓶和一个盛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各滴入几滴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另一个盛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和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取一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呼气,并与放在空气中的另一块玻璃片进行比较

b.盛空气的集气瓶内澄清石灰水没有变浑浊;盛呼出气体的集气瓶内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的木条继续燃烧,无明显变化;盛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燃着的木条逐渐熄灭对着呼气的玻璃片上有一层水雾;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无明显变化

c.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

2. 探究说明:给集气瓶装水时,很容易使集气瓶内留有气泡,为了避免这个问题,首先应该把集气瓶放正、水装满,盖玻璃片时,应先盖住一小部分,然后沿水平方向推动玻璃片,将瓶口全部盖住。

3. 分析与讨论:

(1)吸人的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为0.03%,所以加入澄清石灰水无明显现象,而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约为4%,所以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低,不能支持木条燃烧。

(3)人体中大部分都是水,且每天还产生一部分水,所以呼出的气体中含有的水蒸气比空气中的多。

化学实验的气体实验报告 高中化学气体实验篇三

1.部分物质在空气中和氧气中反应的对比

a)碳和氧气反应

方程式:c + o2=

co2

现象:剧烈燃烧,发白光,放热,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b)硫和氧气反应

方程式:s + o2=

so2

现象: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注意:实验前应在瓶底放少量水,用来吸收生成的有毒气体。

c)红磷和氧气反应:

方程式:4p + 5o2=

2p2o5

现象: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大量白烟

生成的p2o5是固体小颗粒,现象为白烟,不是白雾。

d)铁和氧气的反应:

方程式:3fe + 2o2=

fe3o4

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物质

注意:集气瓶底放一层细沙或少量水。

e)镁和氧气反应:

方程式:2mg + o2=

2mgo

现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粉末状固体,有白烟。

注意:不能手持镁条,应用坩埚钳夹持。

f)石蜡和氧气反应

文字表达式:石蜡+氧气=

水+二氧化碳

现象:剧烈燃烧,放出热量,发出白光,如果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烧杯,

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2.特别提醒:

①烟和雾

a)烟:大量固体小颗粒分散在空气长产生烟。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是燃烧生成的固体p2o5分散在空气中形成的

b)雾:大量小液滴分散在气体中产生雾。打开盛浓盐酸的瓶塞,瓶口有白雾,是挥发的hcl气体遇到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了盐酸小液滴。

a)光:固体物质燃烧使发光。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光

b)气体物质和容易气化的物质燃烧时产生火焰。蜡烛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的火焰,是石蜡熔化后生成的气体燃烧而产生的。

3.描述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的技巧

可按三个顺序从三个方面进行:(1)剧烈燃烧,有什么颜色的光,火焰;(2)放热;(3)生成物的特性

部分物质在空气中和氧气中反应的对比:

a)碳和氧气反应

方程式:c + o2=

co2

现象:剧烈燃烧,发白光,放热,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b)硫和氧气反应

方程式:s + o2=

so2

现象: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注意:实验前应在瓶底放少量水,用来吸收生成的有毒气体。

c)红磷和氧气反应:

方程式:4p + 5o2=

2p2o5

现象: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大量白烟

生成的p2o5是固体小颗粒,现象为白烟,不是白雾。

d)铁和氧气的反应:

方程式:3fe + 2o2=

fe3o4

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物质

注意:集气瓶底放一层细沙或少量水。

e)镁和氧气反应:

方程式:2mg + o2=

2mgo

现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粉末状固体,有白烟。

注意:不能手持镁条,应用坩埚钳夹持。

f)石蜡和氧气反应

文字表达式:石蜡+氧气=

水+二氧化碳

现象:剧烈燃烧,放出热量,发出白光,如果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烧杯,

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烟和雾的区别:

a)烟:大量固体小颗粒分散在空气长产生烟。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是燃烧生成的固体p2o5分散在空气中形成的

b)雾:大量小液滴分散在气体中产生雾。打开盛浓盐酸的瓶塞,瓶口有白雾,是挥发的hcl气体遇到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了盐酸小液滴。

a)光:固体物质燃烧使发光。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光

b)气体物质和容易气化的物质燃烧时产生火焰。蜡烛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的火焰,是石蜡熔化后生成的气体燃烧而产生的。

描述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的技巧:

可按三个顺序从三个方面进行:

(1)剧烈燃烧,有什么颜色的光,火焰;

(2)放热;

(3)生成物的特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