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沧浪之水读后感800(模板四篇)

沧浪之水读后感800(模板四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4-07 15:36:47
沧浪之水读后感800(模板四篇)
时间:2023-04-07 15:36:47     小编:zdfb

“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沧浪之水读后感800篇一

多么好的的一个主人公——正直、善良、帅气、有社会道德感和责任感的20世纪80年代的一个硕士研究生,步入社会之后,噢,在工作岗位上,自己与自己斗争了近8年之余,最后还是没坚守住自己的信念和理想,被这可怕的时代洪流吞噬,作出了他原先自己不愿看、更不屑做的行径,抖抖索索地爬到了厅级干部。

当了一把手,他很想做力所能及的一些实事,不料,遭到了圈子的排斥,那股势力坚不可挡!唉!到了这个位置,还是那么的力不从心!为老百姓做点好事,尽然是那么的难!

受到的阻力,尽然是那么的强大!

心想,到了大人物了,改变一下小人物的生存环境总可以吧,没料,也不能想改就能改,好事难做啊!

噢,好人就更难做!象他爸爸这样以屈原、文天祥、李白等等文人为偶像的好人,就那样埋没在荒山野岭之中,他走了一条他爸爸不愿意走的路,做不了一个好人,也不知他老爸在九泉之下是赞同还是反对!

我能想象他所面对的环境,也很能理解他、同情他,还对他不忘本的品质以及情感上的克制力,我真的很是心悦诚服!在现今的社会,象这样有家庭责任感、有社会责任感的好男人也已经很少很少!我能不沧桑?!

我为自己的信念也坚守了那么多年,随着深入,逐渐的体会到其中的艰难,我心里还想坚守,尽管付出的代价说实在的也是很大,但看了《沧浪之水》之后,我开始彷徨!我开始思考!

那我又该如何开始?!难道我也要象主人公那样吗?!我真的是做不到!那种都是小人才做得出的行为阿!怎么办?!怎么办?!

沧浪之水读后感800篇二

前两天,看了一本反映官场现实的小说——〈沧浪之水〉,看后,真是百感交集。

沧浪之水清兮,能够濯我缨。

沧浪之水浊兮,能够濯我足。

好一个随波逐浪。

文中的主人公池大为研究生毕业,因卫生厅厅长的赏识而没去中医院报道,而留在了卫生厅。一开始的他,很有性格,一些现象看不惯,就会说出来。结果,得罪了厅长和一帮溜须拍马的人,日子自然不好过。结婚生子了,还住在分来的单间宿舍里,厅里比他来得迟比他学历低的人,一个个却升了官住上了好房子。现实的生活渐渐瓦解了他的信仰,连原本善良的妻子在有了孩子之后,也因为一个母亲对孩子的全部的爱而变得对丈夫大为不满。最后,池大为选取了随波逐浪。悟性极高的他,一旦改变了做人的态度,顺应圈子的游戏规则,幸运的大门就接连为他打开。官是一级级地升,房子越换越大,地位越来越高,最后竟成了卫生厅的厅长。但他,却失去了自我。

可悲的人,也许很多人向往他的生活。绕在他头上的光环,让人们羡慕。可内心灵与肉的挣扎,撕裂的感觉,又有几人能够体会。

永远不进那个圈子,是我的做人原则。因为我的性格,与最初的主人公是相似的,眼里揉不得半点沙子。与其在里面死死挣扎,不如跳出来,活得简单。

人生在世,短短数十载,还不如活出真性情。

沧浪之水读后感800篇三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历史潮流,浩浩汤汤,几人可以坚守信仰,多少人是随波逐流?

世界有他的运行规则,遵守规则不意味着放弃灵魂净土。

经过岁月蹉跎,池大为领悟生存是唯一奋斗目标,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池大为也好,董柳也罢,还有丁小槐,任志强等等,都是一个个真实而活生生的人。可以是你,可以是我,可以是任何人。大家都在按照自己的认知和思维在生活。

生活从来没有对与错,局限也从来无处不在,每个人都是在按照自己认为对的方式在生活。只是这个“对”却是各有差异。

读完《沧浪之水》我想我们应该看到,世界从来都很真实,现实也从来都很残酷,无处不在的看不见的手,是我们需要撞的头破血流方能看清的生活法则。人很难逆规则而动,但却又可以顺规则而进。

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其实无处不在,要做勤奋的人,要做有操守的人,但并不意味着你一定要以卫道士的姿态存在,古人云内圣外王,达到灵魂彼岸的路很多,旱路不通可以走水路,而唯一你要做的是:坚持初心,不忘初衷,只要灵魂一息尚存,便依旧可以花开烂漫。

王阳明说致良知心即理知行合一,他还告诉我们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皆在引领我们从心而为,方可无往而不胜,可这需要的是你有足够的坚持让你不蒙尘。更需要的是你有足够的魄力自我革新!

一言以蔽之,该坚持要坚持,当放下也放下,生存的代价不是毁灭,自由的空间在于灵魂不死,不可逆潮流而动,但可顺势而为,不可蝇营狗苟,但也应善思敏行,不可固步自封,刚愎自用,而要与时俱进,常思常新,你要知道,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是一直在变!

沧浪之水读后感800篇四

以前总埋怨家里尽是官场小说,不适合我读。在我摒弃了《官场笔记》、《二号首长》后,王跃文的《国画》读到一半也就束之高阁了,好像我没找对这种感觉。

自从捧起这本《沧浪之水》,我才真正领悟到官场小说的精妙。可能还是感性缘由使然吧,开篇描写本书主人公(池大为)父亲丧葬的凄怆一下就吸引了我。痛哭流涕,无比悲伤。我感到这个热血青年必然会走完人生不平凡的一遭,作为知识分子面临的时代难题正在缓缓拉开帷幕,不知父亲那幅《中国历代文化名人素描》能走多远。但我肯定,在面对无数次灵魂拷问时,他肯定会想起。

官场上总会赫然“挺立”着那些他称之为“猪人狗人”的维诺之徒。不屑又怎样,不要以为自己就是救世主。世界本来就是这个样子,顺者昌,逆者亡。经过几番斗争,终于被“流放”,这是他的命,脑筋转不过来,非要“吼”那么几声。他在夜深人静时反思,在水深火热中挣扎,中国知识分子,尤其是作为医药学院毕业的知识分子为什么就安于现实,无所作为,黑白不分,只会拍马屁,从大流。池大为的前半生都在此间苦闷,连亲人都不支持他。终于误打误撞,不情不愿在权势斗争中站对了位置,帮领导解决了隐患,得以提拔,进职称,最后接了领导班。

当他再翻那幅《中国历代文化名人素描》时,不是热血沸腾,不是慷慨激昂,连父亲的影子都消失得无迹可寻。在他父亲坟前,他苦苦思索为何原本的意念、理想,都在不知不觉间随波逐流走上了另一路。答案是那里有虚拟的尊严和真实的利益,他就是因此放弃了准则信念,成为了一个被迫的虚无主义者。

终于,池大为还是把父亲遗留下的《中国历代文化名人素描》付之一炬。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