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2023年居民消费调查报告(八篇)

2023年居民消费调查报告(八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3-20 20:24:45
2023年居民消费调查报告(八篇)
时间:2024-03-20 20:24:45     小编:zdfb

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优秀的报告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报告的范文模板,希望能够帮到你哟!

居民消费调查报告篇一

伴随着经济危机带来的全球经济疲软,奢侈品市场一度一蹶不振,然而中国奢侈品市场的蒸蒸日上却给奢侈品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剂。20xx年1月,世界奢侈品协会公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xx年12月底,中国奢侈品市场年消费总额已达126亿美元(不包括私人飞机、游艇与豪华车),占据全球份额的28%,中国已成为全球占有率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国家。奢侈品是许多品类商品的总称,包括包、香水、化妆品、服饰、车等等,虽然它们统称为奢侈品,具有一定的共性,但事实上各种品类之间好似又有着各自的不同。随着中国整体经济实力的增强,居民的奢侈品消费能力日益凸显,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消费势头依然不减,中国在全世界奢侈品消费舞台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调查表明,中国居民购买奢侈品较多的项目包括:名牌服装、高档化妆品、名牌皮具、名表、珠宝首饰,较多的人认为名表、名车、飞机、游艇、珠宝首饰、名牌皮具应属于奢侈品的范围。对比来看,消费者购买奢侈品最多的是名牌服装和高档化妆品,而中国居民把它们看作是奢侈品的并不在多数,原因可能在于这两类产品的价格相对较低,功用更为普遍,用户很容易实现购买。名牌皮具、名表、珠宝首饰的认知和购买率均靠前,但二者的差值明显,表明消费者对三类产品的认知水平较高,但购买力还略显不足。国人普遍认为名车、飞机和游艇为奢侈品,可能因为其高昂的价格得到了众人的一致认可,也正是这个原因使得真正购买的消费者寥寥无几。

不同人群的购买力、人生经历和生活态度不尽相同,从而其消费情况项目也存在差异。经统计,被调查者平均每人购买过的奢侈品数量约为种,其中女性多于男性,25-34岁和35-50岁年龄段消费者高于15-24岁消费者,同时随着学历和家庭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购买的奢侈品数量也在增加。

从具体消费项目来看,女性消费者购买高档化妆品、珠宝首饰、名牌服装和出国旅游的比例明显高于男性,而男性在名酒方面表现出非常强的偏好;25-34岁、35-50岁年龄段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名牌皮具、珠宝首饰、名表和名酒,年轻消费者购买高档端化妆品的明显偏多;收入和学历水平越高,购买各类奢侈品的比例也越高;从不同职业来看,企业/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购买名牌手表的比例更高,而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领导干部则是名酒和专业户外用品的最重要消费群体。

在问及奢侈品进入中国后的做法时,被调查者的观点较为一致,普遍的看法是既要保持与国际接轨,也要考虑体现中国特色。

被调查人群中约87%的比例至少拥有一块手表,拥有的最新手表的平均价位为万元,同时表示过去半年购买过黄金首饰和皮具的比例也均约为87%,他们在两个项目上的平均支出分别为万元和万元。

绝大多数中国消费者在各类产品上的开支均低于平均水平,结合不同用户对各类奢侈品的消费情况,可以发现奢侈品的消费者主要集中在少数的高端人群。

不同用户在各项目上的消费情况

注:手表为渗透率和最新手表的价格,其它三类产品为过去半年的购买比例和支出。

信用卡的使用日益普遍,此次调查也显示所有被调查者均使用过信用卡,他们平均每月消费金额约为6000元,但大部分用户消费额度并不高,月消费5千元以下的被访者约占2/3。总体来看,35-50岁年龄段的信用卡消费额度最高,消费额度与学历水平和家庭收入水平基本成正相关。各职位中,企业/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消费额度最高。

信用卡消费金额分布

不同用户信用卡平均消费金额

绝大多数被调查者表示花自己的钱购买奢侈品,而15-24岁人群获得奢侈品的主要渠道还包括花父母钱购买,该年龄段人群刚刚或尚未参加工作,他们的经济来源有限,从而购买奢侈品更多地依靠家庭其他成员。

经常购买奢侈品的消费者仅占总体人群的%,近3/4的居民仅是偶尔购买或只是买过一两次。从不同人群来看,女性经常购买的频率高于男性,企业/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自由职业者经常购买的比例较高,家庭月收入超过元的消费者经常购买的也较多。

中国居民选购奢侈品时,最看重的是品牌和产品品质,35-50岁年龄段和高学历消费者对品牌的关注程度更高。

我们平时选购商品时,价格是我们通常要考虑的因素,而调查表明居民在购买奢侈品时对产品价格的关注程度并不高。在消费者的思维中,奢侈品意味着高价格,高价格的商品才是奢侈品,消费者在这种情况下的价格敏感性较弱,对价格的重视程度也就较低。

选购奢侈品重视要素

从购买奢侈品的理由来看,中国居民更看重奢侈品所承载的特殊意义——身份体现和有面子,同时追求品质的消费者也占了一定比例。

随着网络的普及,互联网已经成为中国居民获取奢侈品信息的最主要途径,获取信息的第二大途径为杂志。

奢侈品信息获取途径

以上研究中知道,中国居民对奢侈品的消费除了受个人经历、经济实力的影响外,还与生活态度有关。经过统计,较多的人对以下两个语句描述较为认为:“在品质和价格相当的时候,我会更倾向于选择品牌更响的产品”“碰到打折的名品会增加我购买奢侈品的欲望”。

分人群来看:

女性居民的消费更为感性,他们碰到打折或在朋友/同事推荐后很容易购物冲动;

15-24岁年龄段居民的消费态度较为多元化,有的会消费比较保守,不购买超过自己消费能力的商品,有的比较狂热,即使攒钱也要购买自己喜欢的商品,有的则比较在乎品味,符合自己个性的商品和店铺陈设容易激发购买欲望;

本科学历居民也容易受朋友/同事消费经历的影响,而硕士及以上学历居民购买奢侈品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升品位;

家庭年收入为20xx-5000元的居民消费时更为谨慎,他们从来不购买超过自身购买力的商品;家庭月收入元以上的高收入居民由于其优越的经济实力,对价格的考虑较少,购买商品的决策更为容易,他们也会在意购买奢侈品用来提升身份。

当价格上升时,需求量大幅减少,需求富有弹性。奢侈品不是生活必需品,我们不能把对象定位于有钱人,不是只有有钱人才消费奢侈品。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如果相同的价格,会选名牌产品,但是一旦价格上涨就必须考虑到经济承受能力,而放弃名牌产品选择其他替代品,故弹性大。但是如果是米,油等生活必需品,即使价格上涨,人们也必须购买以维持生活,即价格变化大,需求量变化不大,故弹性小。随着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的崛起,奢侈品的品牌如何能在这块包含巨大潜力的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还需认清中国消费者的特殊之处,知己知彼方可百战不殆。如何拓展那些对价格敏感的消费者,如何绑定那些对质量挑剔的老客户,如何使用高效的互联网,这些都是奢侈品商家需要进一步思考的。

居民消费调查报告篇二

近几年来,中央及地方一直致力于推进扩大和升级消费,促进经济转型,这是新形势下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迫切需要和坚强保障。10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部署推进消费扩大和升级,促进经济提质增效。会议提出一是要增加收入,让群众“能”消费;二要健全社保体系,让群众“敢”消费;三要改善消费环境,让群众“愿”消费。这三点要求将是进一步扩大居民消费,制定多措并举政策的关键。为真实反映陕西消费市场情况,了解影响当前全省居民消费意愿的因素,为省委省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省局开展了陕西城乡居民消费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由省局统一组织,省局各社会经济调查队负责实施调查。各调查队调查样本数为50个,其中,城镇和乡村分别调查25个样本,城镇可选取2-3个街道调查,乡村选取2-3个乡镇调查。调查样本县(市、区)分布为关中6个、陕北2个、陕南3个,分别是户县、耀州区、陇县、临渭区、华阴市、蒲城县、宝塔区、略阳县、西乡县、绥德县、洛南县。此次调查样本的选取多为中小县区,经济发达程度中等,较为真实的反映了陕西占比较大的中小城镇及乡村的消费水平。问卷调查共发放了551份,全部收回并均为有效问卷。

(一)调查对象的结构分布

通过对551名调查对象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呈现以下特点:

从调查对象性别来看,男性居民略多于女性居民,其中男性292人,占53%,女性259人,占47%;

从调查对象年龄看,中青年居多,其中30岁(不含30岁)以下的占14%,30岁至40岁(不含40岁)之间的占20.1%,40岁至50岁(不含50岁)之间的占31.8%,50岁至60岁(不含60岁)之间的占26.5%,60岁以上的占7.6%。

从调查对象职业看,从事农业生产的占比最大,受访的551人中,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占12.5%,企业人员占15.4%,务农人员占34.1%,个体人员占12.5%,务工人员占18%,退休人员占6.5%,待业人员1.0%。

从调查对象收入来源看,多一半居民为工资性收入,其中选择工资性收入的受访者占53.7%,选择种(养殖)植收入的受访者占27.2%,选择其他的受访者26.3%。

(二)调查结果的城乡差异

1. 收入水映出乡村居民明显低于城镇居民。收入水平调查显示,城镇受访者月收入1000元以下占5.8%,1000-3000元之间占45.3%,3000元及以上占48.9%;乡村受访者月收入1000元以下占41.5%,1000-3000元之间占44.7%,3000元及以上占13.8%。

2. 乡村居民与城镇居民相比收入升少降多。在增收调查中,城镇受访者收入比上年减少占16.7%,比上年增加占22.8%,与上年基本持平占60.5%;乡村受访者收入比上年减少占38.9%,比上年增加占24.7%,与上年基本持平占36.4%。

3. 城乡居民一致认为物价水平比较高。对物价的感受方面,58.3%的城镇受访者认为物价水平较高,12.3%认为物价水平很高,29.3%认为物价水平一般;55.3%的乡村受访者认为物价水平较高,14.9%选择物价水平很高,29.8%认为物价水平一般。

4. 网购率明显较低。从城镇受访者看,68.1%没有网购或者偶尔网购,27.2%经常网购,

4.7%主要在网上购物;从乡村受访者看,92.7%没有网购或者偶尔网购,6.2%经常网购,1.1%主要在网上购物。城镇受访者网购明显多于乡村。综合起来,80.4%的受访者没有网购或者偶尔网购。本次调查对象多是县区级城镇及乡村,从另一个侧面可以看出,对于新兴的商业网购业态,陕西的县乡级网购率明显较低。

5.中央八项规定对调查对象外出就餐带来影响。从城镇受访者看,37.0%外出就餐次数减少,6.9%外出就餐次数增加,56.1%外出就餐次数没变化;从乡村受访者看,28.4%外出就餐次数减少,10.2%外出就餐次数增加,61.4%外出就餐次数没变化。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三分之一的受访者减少外出就餐,对城镇和乡村受访者的影响区别不大。

6.乡村受访者日常购物方便度低于城镇。对生活用品购买便利程度调查显示,城镇受访者89.1%认为方便,2.2%认为不方便,9.1%认为一般;从乡村受访者看,65.5%认为方便,12.7%认为不方便,21.5%认为一般,乡村受访者感到购物不方便度高于城镇。

7、商业网络的触角还需延伸。调查显示,对家具和家电等耐用消费品的消费,74.8%的受访者选择在县城购物,20.3%的受访者选择在地级市购物,只有1.1%的受访者选择省会城市购物,另有1.6%的受访者选择乡镇购物。由此可见,随着“家电下乡”、“建材下乡”等消费政策的实施,家具及家电的销售网络在小城镇及乡村正在逐步建立,给城乡居民购物带来了便利,对居民的消费意愿影响减少。同时,调查还表明,有83.3%乡村居民选择在县城购买家具及家电等耐用消费品,乡镇的商业网点还相对较少,发展明显不足,亟需加快对乡镇商业网络的建设。

调查结果显示,价格、收入、商品质量成为影响城乡居民消费的三大因素,55.7%受访者选择收入因素,76.2%受访者选择价格因素,59.2%受访者选择商品质量因素,只有8.5%受访者选择购物环境因素,另有3.8%受访者选择其他因素(主要是注重品牌、根据需要消费)。 影响受访者消费的主要因素情况

(一)收入水平是影响消费的根本因素。根据调查结果,月收入1000元以下占22.5%,1000-3000元之间占45.4%,3000元及以上占31.4%,收入总体较低。受访的551人中,收入比上年减少占27.8%,比上年增加占23.8%,与上年基本持平占48.5%。在受访者中55.8%选择收入是影响自己消费的主要因素。在高物价的情况下,而收入总体水平不高,收入增长缓慢甚至下降,造成居民的购买力受到限制且难以提高。

调查对象月平均收入占比情况

(二)物价水平成为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调查结果显示,56.8%的受访者认为物价水平较高,13.6%的受访者选择物价水平很高,29.6%的受访者认为物价水平一般,说明三分之二的受访者对物价水平的感受都是较高。同时,受访者中76.2%的人选择价格是影响自己消费的主要因素。

物价水平选择情况

(三)质量因素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调查结果显示,59.2%的受访者选择商品质量是影响自己消费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毒奶粉”、“地沟油”等假冒伪劣商品事件时有发生,消费环境、产品质量、服务水平参差不齐,消费者因为担心买到不合格的产品,而减少了正常的消费,极大的影响了消费者对商品质量的信心,影响了消费市场的健康发展。

(一)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增强大众消费能力。要解决“能消费”的问题,关键在于提高居民收入。那么首先需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从整体面上促进增收。其次要促进中低收入阶层人员收入,包括促进农民增收,使得中低收入阶层人员收入增长水平至少和经济发展水平同步,随后快于经济增长。高收入阶层的基本消费已经饱和,增加的收入更多会用来投资。中低收入阶层人员收入增长以后,更多地会将收入用于消费。因此,要高度重视中低收入阶层人员的收入增长,这样才能有效的提振消费。

(二)进一步加强社会化保障体系建设。要解决“敢消费”的问题,关键在于解决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如果收入增加了,但是人们还不愿意进行消费,都用来储蓄或者投资,那么提振消费的目标依然无从实现。其中敢不敢消费就涉及到社会保障,很多人为什么不敢消费,是因为有后顾之忧,看病怕医保不够、养老怕养老金太低、房价太高还要通过储蓄足够的钱来购买,所以只有社会保障体系从各个方面得到完善,覆盖面更广、更宽,才能让人们“敢”消费。

(三)科学建设、严格管理各类消费市场。要解决“愿消费”的问题,除了提高收入,消除后顾之忧外,还要解决产品、服务、环境的质量。很多人往往消费之后,买不到好产品,得不到好服务,受到诚信方面的影响,消费体验差,就会不愿意再去消费。要改善消费环境,让大家吃的放心,用的放心,消费倾向才会提升。

(四)加强商业网点建设,线上线下齐头发展。一方面,提档升级现有商品市场体系,加快乡镇商业网点建设,延伸乡村消费;另一方面,推进乡镇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降低乡镇网络使用费用。同时,拓展快递业乡镇业务,解决快递最后1公里问题,最终形成城市乡村、线上线下齐头发展,方便全省百姓消费,繁荣陕西消费市场。

居民消费调查报告篇三

消费是一个社会最关注的话题,在改革开放这30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居民的消费也发生了巨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迅速提高,消费日趋多元化,借此时机,以进一步扩大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

农村 消费 扩大

在这个暑假中,本人通过对我县经济发展网上资料的查阅和调查问卷的形式总结了十六以来我县农村居民消费的基本情况及变化趋势,并由此提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推动农村居民消费的措施和建议,据此做出报告。

(一) 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演变。我县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演变大体分为两个阶段,一是xx—xx年为消费水平缓慢增长阶段。由于这一时期前两年,农村经济发展缓 慢,农产品价格低,农民负担高。因此,进入新世纪的前三年,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总体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二是xx年为消费水平快速增长阶段。我市在农业结构 调整、农业产业化、标准化等方面都有了较大发展,使我市的农业经济迅速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大幅增长。

(二)消费结构的演变。调查显示,受 收入水平和收入预期低、支出预期高的制约,农村居民消费还是以一般性消费为主,衣食、居住消费等占的比重较大。随着收入的大幅增长,消费支出也大幅增加, 消费结构也有了明显的改变。一是伴随着连续几年婚嫁高峰的过去,农村旧房改造已基本结束,建房热已开始降温,在消费支出大幅增长的情况下,居住消费却大幅 度减少。二是食品和衣着消费的比例有了突发性增长。由xx年的人均700元上升到1038元,增幅达48%,比重由37.2%上升到43.6%。三是交通 通讯支出平稳增长。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交通和通讯工具不断进入寻常百姓家,农民外出频繁,对外交往不断扩大,使得农民的交通通讯支出 在xx年就大幅增长。

(三)消费方式的演变。从某种意义上说,收入水平决定消费水平,而消费结构的变化是消费方式转变的结果,消费方式的转 变反过来又促进消费结构的变化,并转化为拉动消费市场的动力。近年来农民消费方式主要有以下变化:一是由满足生活需要向追求生活质量提高转变。在食品结构 上,主食消费比重下降,各种副食消费不断增加,膳食结构向营养、科学型发展。在衣着消费上,农民穿衣在成衣化的基础上,更注重时尚化。xx年人均衣着支出 140.1元,同比增长35%。二是由重食物消费向物质和服务消费并重转变。食物消费更多表现为生存型消费,而服务型消费更多表现为提高型和享受型消费。 服务消费比重逐年上升,反映出农民消费观念的积极转变,也反映出农民消费方式的多元化。三是由自主性与市场化结合消费向更高的市场化消费转变。随着农村经 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消费的市场化进程明显加快,现金消费支出的比重不断上升。

(一) 农民收入问题。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发现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是以收入的提高为前提的。近两年,农民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农民的购买力提高了,对收 入的预期也提高了,消费水平就明显提高,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但与城镇居民相比,农民的收入水平,特别是现金收入水平还比较低。因此,要进一步 扩大农村消费,还要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并保持收入的稳定增长。

(二)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收支预期的不稳定,是农民消费的后顾之忧。近几 年,我市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虽然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在养老、医疗等方面已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保障体系,但这些保障体系还不完善,普及率也不高,医疗费用 居高不下,看不起病,吃不起药,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存钱养老、存钱防病的思想在农民中还普遍存在。另外,收支预期的不稳定,越来越 高的教育投资,婚丧嫁娶的盲目攀比,也使得农民不敢贸然消费。

(三)农村市场体系不健全和消费环境欠佳是影响消费的重要环节。主要表现在: 一是家庭设备、日用品等有赖于新型业态如连锁超市在农村的延伸,而目前农村商业流通组织方式落后,商品流通不畅,成本过高,商品价高质次、假冒伪劣严重等 问题,不能满足农民日益提高的消费需求和适应农民消费方式的转变。二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交通、通讯、自来水等近几年虽有了较大的发展,但还远远 落后于城镇,运行成本、运行费用高也使得农民对一些耐用消费品买得起用不起,限制了农民的消费。

(一) 增加农民收入。从长远看,增加农民收入是推动农民消费的根本措施。要增加农民收入,既要全面贯彻党的农村经济政策,又要不断提高农民的生产经营水平。随着 近几年农民增收各项政策的全面、强力出台,今后对农民增收的政策支持将进入常规阶段,对农民增收的作用也是间接的、有限的。今后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不 再是由政策决定的生产积极性,而是农民生产经营水平。因此,今后农民增收的核心应转向提高农民的生产经营水平上来。

(二)健 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村在养老、医疗等方面的保障体系,使更多的农民从传统的储蓄养老、家庭养老的方式中解脱出来;使更多的农民参入医 疗保险,看得起病,吃得起药,降低因病致贫的风险。进一步理顺农村信贷关系,落实农村信贷政策,简化信贷手续。进一步降低学生“学杂费”,特别是高中、大 学阶段的学杂费,使农民不致为了让孩子上学而贫困或债台高筑。

(三)降低收费门槛和价格,使大多数农民能消费的起。近几年所兴起的耐用消费 品以及与人们生活极其相关的医疗、教育、住宅、汽车等高消费领域,其价格与收费门槛仍然过高,有的收费标准超出了居民的承受能力。特别是在教育、医疗、住 宅等方面,人们对现行的消费标准又不得已而从之。因此,下一步,首先在教育、住宅等方面,对超出居民承受能力的部分要合理降低,能规定收费上限的要予以明 确,同时进一步加强对乱收费的监管力度,严控超范围、超标准收费。其次在医疗、汽车等特殊服务、特殊商品方面,要合理地降低商品、服务价格,使老百姓能够 在这些方面都能消费的起。

总之,在研究促进消费需求和调整消费结构的对策措施时,要根据我市目前农民已形成的高、中、低不同阶层的消费群体 这一实际,并把握不同群体消费需求走势,着力启动中等收入群体消费力度,主要应以稳定收入和改变其心理预期为主。对中等偏上收入者,可用消费信贷等方式, 引导一部分人向城镇转移,鼓励他们首先购房、买车;对中等收入者,可增加其文化娱乐消费;而对中等偏下收入者,则可增加其耐用消费品的消费与换代。

居民消费调查报告篇四

京沪两地居民饮料消费调查调查

北京、上海

入户访问

xx年

1036

城市居民

零点市场研究公司

中国经营报

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料消费开始成为居民消费的一个热点。目前的饮料消费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品种不断翻新,品牌不断涌现,饮料消费市场成为典型的买方市场,人们的选择范围越来越大。

前一段时间,零点调查与分析公司进行了一次饮料消费调查。调查主要在北京、上海两大城市进行,两城市成功样本均为518个,共1036个。

碳酸饮料当家

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者购买饮料时在类型选择方面存在着地区、性别、年龄上的差异。但相同的是,北京人和上海人均将碳酸类饮料作为饮料的首选,而且上海人对碳酸饮料的偏好表现得更加明显,比例比北京高出近10个百分点,北京、上海分别为%和49%。两地次选饮品均为矿泉水和纯净水;对于纯果汁饮料,北京人显然比上海人有更浓厚的兴趣,比例分别为%和%。

从性别角度看,喜欢碳酸饮料、奶类饮料以及茶饮料的女性比别性多,而喜欢矿泉水和纯净水的男性比女性多。从年龄上看,喜欢碳酸类饮料的人的比例随年龄的上升而下降,60岁以上的人对茶饮料的兴趣比其他年龄段的人多。

品牌认知度各异

第一类:碳酸饮料

在北京,可口可乐独领风骚,高居综合提及率排名榜首,为%;雪碧位居第二,综合提及率为%;而芬达、健力宝、百事可乐、美年达的综合提及率分别为:%、%、%、%。

与北京人不同的是,上海人似乎并没有特别偏受哪一种饮料,可口可乐、百事可乐、雪碧三分天下,共执牛耳,综合提及率分别为:%、%、%;另外,七喜、美年达、芬达也有一定的知名度。

第二类:矿泉水、纯净水

在北京,乐百氏、娃哈哈位居前茅。综合提及率分别为:%、%;可赛牌也有一定的认知度;另外,崂山、九龙山、获特满、天赐庄、农夫山泉也为一部分北京人所了解。

大上海,农夫山泉、正广和、碧纯三分天下,综合提及率分别为:%、%、%;获特满有一定的知名度;娃哈哈、乐百氏、屈臣仅为一小部分人知晓。可以看出,北京和上海的矿泉水、纯净水市场几乎被完全不同的品牌所瓜分,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

第三类:纯正果汁

在北京,汇源果汁的认知度排名第一,综合提及率为%,都乐居第二,为%,大湖、华旗、福运全、茹梦紧随其后,为:8%、8%、4%、4%。

在上海,都乐的认知度排名第一,综合提及率为%,大湖、三得利并列第二,为25%,汇源为4%。

第四类:果味饮料

在北京,统一品牌有一定的认知度,为%,其它品牌认知度比较分散。

在上海,佳得乐为第一,综合提及率为%,麒麟居第二,为%,统一居第三,为%。

看来,上海有自己的果味饮料品牌,北京在这方面较为欠缺。

第五类:茶饮料

在北京,统一、康师傅、旭日升、雪人冰茶排在前四位,综合提及率分别为:%、%、%和%。

在上海,排在前两名的是统一和康师傅,综合提及率分别为55%和45%。

第六类:奶类饮料

在北京,卡夫居榜首,综合提及率为%,谁能敌、帕玛拉特并列第二,均为%。

在上海,江明牌一枝独秀,综合提及率为%,可以看出,上海人更青睐本地产品。

与矿泉水、纯净水饮料市场相似,北京和上海奶类饮料的主导品牌也是大相径庭。

品牌美誉度

调查结果还显示,在品牌美誉度方面,可口可乐是近三分之一(%)北京人心目中的最好品牌。

居民消费调查报告篇五

京沪两地居民饮料消费调查

北京、上海

入户访问

20xx年

1036

城市居民

零点市场研究公司

中国经营报

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料消费开始成为居民消费的一个热点。目前的饮料消费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品种不断翻新,品牌不断涌现,饮料消费市场成为典型的买方市场,人们的选择范围越来越大。前一段时间,零点调查与分析公司进行了一次饮料消费调查。调查主要在北京、上海两大城市进行,两城市成功样本均为518个,共1036个。

碳酸饮料当家

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者购买饮料时在类型选择方面存在着地区、性别、年龄上的差异。但相同的是,北京人和上海人均将碳酸类饮料作为饮料的首选,而且上海人对碳酸饮料的偏好表现得更加明显,比例比北京高出近10个百分点,北京、上海分别为39.9%和49%。两地次选饮品均为矿泉水和纯净水;对于纯果汁饮料,北京人显然比上海人有更浓厚的兴趣,比例分别为5.5%和1.7%。从性别角度看,喜欢碳酸饮料、奶类饮料以及茶饮料的女性比别性多,而喜欢矿泉水和纯净水的男性比女性多。从年龄上看,喜欢碳酸类饮料的人的比例随年龄的上升而下降,60岁以上的人对茶饮料的兴趣比其他年龄段的人多。

品牌认知度各异

第一类:碳酸饮料

在北京,可口可乐独领风骚,高居综合提及率排名榜首,为85.9%;雪碧位居第二,综合提及率为41.7%;而芬达、健力宝、百事可乐、美年达的综合提及率分别为:19.8%、15.6%、13.5%、12.0%。与北京人不同的是,上海人似乎并没有特别偏受哪一种饮料,可口可乐、百事可乐、雪碧三分天下,共执牛耳,综合提及率分别为:71.4%、64.3%、55.6%;另外,七喜、美年达、芬达也有一定的知名度。

第二类:矿泉水、纯净水

在北京,乐百氏、娃哈哈位居前茅。综合提及率分别为:61.5%、51.3%;可赛牌也有一定的认知度;另外,崂山、九龙山、获特满、天赐庄、农夫山泉也为一部分北京人所了解。大上海,农夫山泉、正广和、碧纯三分天下,综合提及率分别为:57.3%、53.5%、41.3%;获特满有一定的知名度;娃哈哈、乐百氏、屈臣仅为一小部分人知晓。可以看出,北京和上海的矿泉水、纯净水市场几乎被完全不同的品牌所瓜分,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

第三类:纯正果汁

在北京,汇源果汁的认知度排名第一,综合提及率为48.0%,都乐居第二,为20.0%,大湖、华旗、福运全、茹梦紧随其后,为:8%、8%、4%、4%。在上海,都乐的认知度排名第一,综合提及率为62.5

居民消费调查报告篇六

前瞻式消费极大地依赖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和金融体系的发展,社会保障体系能够理性地规划自身消费,也能够诱发经济消费,金融体系和产品不断创新,将财富变为可消费资金,实现当前与未来消费的统一结合,跨状态地进行资源互通,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更好地提高消费效用;

我国居民消费特征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其消费自主性得到加强,主观消费能力得到解放。

1、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状态也不是不相同的,消费的生命周期模式也不同,在生命周期内,经济个体面临各种风险和不确定性,形成了典型的生命周期交叠特征;

2、消费是一种经济行动,其行为具有社会性定位,不同的消费是不同经济社会互动的结果,社会关系对消费等经济活动影响很大,行动者可能因为自己的消费占用他人的社会关系,可强可弱,这是信息和信任带来的收益和成本的结果,因此,当经济活动有可能影响到社会关系的时候,社会关系比经济结果更重要;

1、当前我国处在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和经济制度的改变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模式,包括正规和非正规制度两个层面,正规制度包括正规的养老、医疗和失业等社会保障制度,以及消费税、个人所得税等一系列税制结构,非正规制度涉及支撑养老、医疗和失业的安排,这些社会保障的程度能够替代家庭内部部分经济功能,是经济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重要方面;

2、当把老龄化进程当做一个因素纳入经济的不确定当中,人口负担风险巨大,且不具备持续性,老年人养老需求是要多层次的,需要将基本经济保险从家庭功能中分离开来,这样才能更加合理法,情感需求也会更高稳定;

3、中国处在一个庞大的经济体系中,加快市场化进程,加强金融市场体系的建设和创新,保障家庭居民消费水平,形成市场和家庭两种保障相结合的格局,维持居民消费的稳定性。

居民消费调查报告篇七

为了全面了解城市居民家庭对节约消费问题的一些看法,加快节约型社会的建设,不久前在重庆、大连、成都、南昌、商丘、温州、保山、济源、海城和个旧10个大、中、小城市对1000户城市居民家庭进行调查,收回有效样本1000户。本文以该调查结果为基础,对城市居民消费状况进行描述性分析。

1、调查男女比例。调查结果显示,本次调查家庭常住人口3011人,其中男1481人,占49.2%;女1530人,占50.8%。

2、家庭结构划分。单身家庭占2.8%;夫妻户21.8%;两代同住户61.7%;三代同住12.5%;其他1.2%。

3、户主文化程度情况。小学及以下占5.5%,初中24.7%,高中23.7%,中专技校职高11.9%,大专21%,本科12.8%,硕士及以上0.4%。

4、20xx年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状况。500元以下的户占1.6%,500-1000元的户占5.1%,1000-20xx元的户占7.1%,20xx-5000元的户占17.3%,5000-10000元的户占40.1%,10000-50000元的户占28.2%,50000元以上的户占0.6%。

5、按户主的职业划分:公务员及事业单位人员占14.9%,专业技术人员占6.9%,教师、医生占5.4%,工人占12.5%,农民占0.7%,离退休人员占26%,商业工作人员占4.9%,个体户、私营企业主占5.3%,企业管理人员占8%,自由职业者占3.5%,下岗、未就业占4.3%,其他占7.6%。

6、家庭住房面积情况。小于50平方米的户占14.3%;50-79.9平方米的户占48.1%;80-119.9平方米的户占25.3%;120-149.9平方米的户占7.8%;大于150平方米的户占4.5%;

7、家中拥有的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电视机的占99.2%;拥有洗衣机的占92.2%;拥有电冰箱的占89.7%;拥有电脑的占45%;拥有汽车的占4.7%。

1、居民家庭的储蓄目的。

在调查的1000户居民家庭中,有36.6%的家庭首选储蓄目的是孩子教育。从户主的文化程度看,户主是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家庭,其储蓄目的是养老和防意外,比重均为20%;户主是硕士及以上的储蓄目的是正常生活用,比重是50%;而户主是初中、高中、中专、大专及本科文化程度的,其首选储蓄目的均是子女教育,其比重分别是28.7%、34.2%、37%、50.5%和43.8%。对不同收入家庭分析,其首选储蓄目的都是子女教育。按户主的不同职业分,只有离退休人员及自由职业者的首选储蓄目的是正常生活用,其他职业者的首选储蓄目的都是子女教育。其次有22.4%的家庭第二个储蓄目的是为了养老。再次,有23.1%的家庭第三个储蓄目的是防意外。

2、居民家庭的投资方式。

在调查的1000户居民家庭中,分别有61.9%和25.6%的家庭首选及第二投资方式是银行存款。从户主不同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中专技校职高,大专,本科,硕士及以上)看,首选投资方式比重最大的均是银行存款,比重分别为41.8%、60.7%、63.7%、65.5%、61%、67.2%和75%。

调查资料显示,20xx年有47.6%的家庭食品支出最大,其次有16.7%的家庭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最多;再次是10.4%的家庭购房与建房支出花费最多。

调查结果还显示,预期消费最多将是子女教育费用,有40.5%的家庭首选此项;其次是医疗费用,28.4%的家庭选此项;还有13.8%的家庭认为养老支出将是最大的消费;7.7%的家庭认为购房将是未来最大的消费。

1、水耗量主要集中在5-9.99吨。有38.3%的家庭每月用水在5-9.99吨,有31.3%的家庭每月用水10-19.99吨,有20.9%的家庭用水量在5吨以下,还有3%的家庭用水量在30吨以上。

2、电耗量主要集中在50-149.99度。有55.8%的家庭每月用电在50-149.99度,有25.4%的家庭每月用电150-249.99度,有11.8%的家庭用电量在50度以下,还有7%的家庭用电量在250度以上。

3、天然气耗量在30立方米以上的户比重为26.2%。在1000户居民家庭中有362户使用天然气,其中95户每月耗量在30立方米以上,占26.2%。

4、煤气耗量在10-10.99立方米以上的户比重为25%。

在1000户居民家庭中有324户使用煤气,其中81户每月耗量在10-10.99立方米,占25%。

居民能够正确面对资源不足的现实,关心我国正在开展的节约型社会建设宣传活动,普遍认为建设节约型社会很有必要。84.1%的居民知道我国正在开展的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宣传活动。

1、节约是建立在质量基础上的节约。在问到“您家购买食品时更关注食品的质量还是价格”时,有845户居民家庭选择“喜欢质量好的”,占总调查户的84.5%,只有15.5%的家庭选择价格低的食品,在价廉和物美两种选择上,物美仍是人们的最爱。

2、部分家庭喜欢购买节能型产品。在有私家车的家庭中,有42.6%的家庭拥有节能汽车。在所有调查户中,有19.3%的家庭拥有节能彩电;有32.5%的家庭拥有节能冰箱;有18.1%的家庭拥有节能空调;有20.8%的家庭拥有节水马桶;有78.9%的家庭拥有节能灯。

3、循环用水,充分利用水资源。在日常生活中,有68.2%的家庭注意采用循环用水的节水方法,既利小家,又利大家。绝大多数人赞同大力节约用水,积极推广节水设备和器具,加快供水管网改造,推进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

4、居民对日常生活中节约的重要意义认识到位,52.9%的居民认为“非常有必要,从点滴做起”,45.8%的市民认为“能省就省,但不用刻意”;认为“不用节约”仅1.1%。

对普通市民来说节能的落脚点就是能“省钱”,是有现实意义的,是符合广大居民需求的。调查显示,57.6%的市民家庭“希望在水费、电费、煤气费支出”方面省钱。82.7%的市民对宾馆提供的一次性洗漱用品持否定态度,有63.1%认为“一次性洗漱用品,给住宿带来了方便,但确实有点浪费”,19.6%“认为应该取消,是一种浪费”。65.9%的居民表示“日常生活中如果环保可回收用品的价格比同类用品的价格高些”也愿意购买。

广大居民把节约型社会建设视为己任。认为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关系到千家万户,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不仅政府要对此负责,而且广大居民自己要对此负责。另据xx市抽样调查,92.7%的市民认为“每个人、包括自己”都应该“为节约型社会建设尽责任”。

1、居民家庭普遍地采取了各种节约措施,节约取得明显成效。半数家庭在日常生活的水、电、煤气消费中采取了节约措施。居民“在乎水费、电费、煤气费支出,采取了节约措施”的家庭占57.6%;“在乎,但没有采取节约措施”的家庭占31.2%,“无所谓”的家庭仅占11.2%。

2、大多数家庭购买和使用节能家电和节水型产品。77%的家庭“有意识购买和使用节能型家电、节水型产品”。

3、多数家庭采取了节约用水。我国水资源相对短缺,节水已逐渐成为人们的自觉的行动,68.2%的家庭在日常生活中“采用循环用水”。

4、废物回收已经成为绝大多数居民的自觉行动。在政府大力促进循环经济的政策的大环境下,城市居民在保护资源、对废品的再生利用方面主动性较强,81.4%的家庭能“将家中的可回收的废品送到收购的地方”;10.6%家庭是“有空就去,没空就扔”;“当垃圾扔了”的仅占8.0%。

5、日常生活中仍有很多浪费,节约空间很大。虽然目前节约型社会建设已经取得明显成效,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浪费现象仍然较为普遍。调查显示,52.6%的家庭认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存在浪费现象”。31.1%的家庭在日常生活中虽然“在乎水费、电费、煤气费支出,但没有采取节约措施”。64.2%的家庭经常使用一次性商品。31.8%的家庭对我国水资源短缺的严重性认识不足,尚未采用循环用水这一基本的节水措施。23.0%的家庭尚未有意识购买和使用节能型家电、节水型用品。而且在年轻家庭中,这种现象还要严重。

事实上,在已采取节约措施的领域和尚未采取节约措施的领域,节约的空间都是巨大的。调查显示,84.3%的居民认为“住房、汽车、家电到小日用品,都有很可观的节约消费空间”。在节约潜力方面,75.8%认为用水、用煤气有潜力,69.8%认为照明用电有潜力,53.5%认为购买日用品有潜力,41.6%认为在外就餐有潜力,33.4%认为使用空调有潜力。

调查显示,家庭能耗的增长是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相适应的,收入越高的家庭,其能耗也越高,但是不幸的是其浪费也越大。反之,收入越低的家庭,其能耗也越低,相应地其浪费也小,这种现象值得我们深思。

在这样一种关系背后,是不健康的消费观念和不合理的消费方式在发生作用。因此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还必须遏制奢侈之风,杜绝奢侈行为,鼓励合理消费,提倡资源节约型消费模式。

一方面要端正消费观念。积极扩大消费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相辅相成和内在统一的关系。鼓励消费并不是无节制地消费,更不是奢侈浪费。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度”,而人们消费的“度”就在于资源和环境的可承载能力。资源是稀缺的,有的又是不可再生的,为了可持续发展,为了子孙后代,人类必须对自己的消费行为加以必要的、合理的节制。因此,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必须在全社会提倡勤俭节约,反对奢侈和浪费之风。

另一方面要倡导文明消费。高质量、高品位的消费,是生产和科技发展、人民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提高的必然要求,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但是,不能“过度消费”。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并不是不要人们消费,更不是要求人们压缩必要的消费和反对不断改善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而是提倡合理的、正当的消费,实行文明消费。文明消费是要把生活消费控制在改善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实现资源“最大效用”上。因此要从每一个人做起,在生活领域实行节水、节电、节煤、节油、节粮、节材等,真正体现“物有所值”、“物尽其用”。

在此基础上,应该号召全社会科学消费,实现可持续消费,让节约消费成为每个公民自觉的行动。同时,政府部门应该完善各项制度,规范和引导人们的消费。此外,要通过各种措施,以使全社会构建起人人节约、家家节约的良好氛围,让每个人、每个家庭都成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中坚力量。

居民消费调查报告篇八

1、调查对象及家庭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对象按年龄分:20-30岁占4%,30-40岁占26%、40-50岁占28%、50-60岁占26%、60岁以上占16%;按受教育程度分:其中小学/小学以下占12%,初中占36%,高中/中专占30%,大专/本科占20%,研究生/研究生以上占2%。

2、居民收入消费状况

本次调查对象月收入1000元以下的占10%,1000-20xx元的占52%,20xx-5000元的占32%,无收入的占6%;与去年相比,感觉收入有所增加的占到62%,感觉和原来差不多的占到26%,感觉收入下降的占到12%;调查中有30%每月几乎完全花掉所有收入,有64%花掉每月的大半收入,有6%花掉每月收入的一半以下。

3、居民对物价的感受情况

①当问及您每月的生活必需品支出占到总支出的比重时,每月收入全部用于购买生活必需品的占到8%,每月收入一半及以上用于购买生活必需品的占到82%,有10%选择在一半以下。

②参与本次调查的调查对象全部感觉今年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上涨,其中58%认为今年物价涨得厉害,42%认为今年的物价有点涨。

4、八大类商品消费情况

①食品消费方面。有32%认为今年在购买食品的支出上增加了很多,有44%认为有所增加,有20%认为和原来差不多,只有2%选择略有降;当问及如果粮食价格有较大幅度上涨时,您会怎么样时,有12%选择节衣缩食,减少各方面开支,有72%选择以后买菜要挑便宜的,以免增加买菜开支,有10%选择任由食品开支增加,但减少其他的开支,只有6%选择无所谓,不减少任何方面的开支。

②衣着消费方面。在服饰方面的支出增加了很多的占到6%,有32%选择略有增加,有46%选择和原来差不多,有14%选择有所下降,有2%选择下降了很多。

③住房相关消费(不包括购建房)方面。本次调查者中,有18%选择增加了很多,有28%选择略有增加,有54%选择和原来差不多。

④家庭设备相关消费方面。有4%在家庭设备方面的消费增加了很多,有20%选择有所增加,有64%选择和原来差不多,有10%选择略有下降,只有2%选择下降了很多。

⑤医疗保健消费方面。有20%认为,和去年相比,医疗保健支出增加了很多,有40%认为略有增加,有36%认为和原来差不多,有4%认为有所下降;有58%会为看病发愁并为此存储一定数量的钱,有32%选择医疗保障很好,不会存钱,有10%选择自己身体很好,不会为自己存钱。

⑥交通消费方面。有28%每月在交通上的花费在50元以下,有42%在50元至100元,有12%在100元至200元,有18%在200元至350元;当问及对于购买汽车的态度时,有16%选择想购买车辆,有84%因为油价高企,保有成本高,选择不想购买。

⑦文娱消费方面。有66%每年在旅游上的花费在500元以下,有24%每年在旅游上的花费在500元至20xx元,有6%花费在20xx元至5000元,有4%花费在5000元至10000元;当问及使您打消去旅游的念头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时,选择没有闲钱去占到58%,选择工作忙没有时间的占到6%,选择对旅游不感兴趣的占到4%,有32%选择其他原因;当问及您现在或短期内将会为自己投入较多的教育花费的问题时,有64%选择不会,有36%选择会。

⑧其他商品和服务消费方面。有10%选择增加了很多,有34%选择略有增加,有52%选择和原来差不多,只有4%选择有所下降。

5、居民消费预期方面

①当问到您选择什么方式安排你的节余时,选择存在银行为首选占到30%,有26%选择购买房屋,有4%选择购买汽车,有14%选择购买股票基金等,有12%选择接受教育,有14%选择外出旅游。

②调查问卷显示,居民储蓄的主要目的排在前三的分别是养老(主要指医疗支出)、子女教育和住房支出(主要指购建房支出),分别占72%、50%和42%。

6、制约消费的主要原因

当问及您认为制约消费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时,有70%认为是当前收入较低,有10%认为是物价上涨,有10%是对于突发性情况的担扰,还有10%认为有其他原因。

1、收入低与高低收入差距拉大影响居民消费

在本次调查中,有68%月收入在20xx元以下,其中还有6%的人无收入。在影响消费的众多因素中,居民收入无疑是最重要的因素。另外,高低收入户差距的不断拉大,也成为制约城乡居民消费的重要因素之一,据国家统计局长治调查队调查数据资料显示,20xx年长治市城镇居民高低收入比达到5.90:1,20xx年为5.74:1,上升0.16。垄断行业与竞争行业之间,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从业人员之间的收入水平存在的差距明显。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对消费的需求影响主要表现为:一是居民整体消费倾向下降,一方面低收入阶层有消费愿望而无购买能力,另一方面高收入阶层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之后,消费倾向出现递减趋势;二是新的消费热点难以形成。由于收入差距拉大,各收入阶层的消费重点不一,因而对新的消费热点拉力不集中,对培育新的消费热点与以前相比难度加大,从而抑制消费需求的迅速扩张。

2、养老(主要指医疗支出)、子女教育和住房支出(主要指购建房支出)负担较重

从此次问卷数据可以看出,养老(主要指医疗支出)、子女教育、住房支出(主要指购建房支出)负担重仍然是制约我市居民消费水平提升的主要因素。从现实来看,医疗保健、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和居住这3大项的支出抑制了我市城镇居民的当期和预期的消费,提高了居民的储蓄率,抑制了城镇居民的消费总支出。

①从医疗保健支出方面来看,虽然我市已在全省率先实现“全民医保”,并继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但由于我市医疗资源的有限与分布不均匀,有相当部分居民仍难以获得充分的医疗保障,抑制了城镇居民增加当期和预期消费支出的积极性。

②从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方面来看,中国城乡居民教育费用的持续攀升大大强化了居民储蓄意愿,影响了城乡居民家庭消费倾向。教育从幼儿园起就开始交各种赞助费、择校费、择班费,大学生的学费、生活费超出了居民家庭可承受的正常水平,从而导致居民家庭削减当前消费开支,增强储蓄力度。这会使得居民降低当期的消费支出以增加将来的消费能力,约束了居民的消费,导致消费不足。

③从居住支出方面来看,虽然今年以来,我国相继出台了多个楼市调控新政,且效果也日益显现。目前商品住宅成交量虽然下降,但房价走势仍是扑朔迷离,还不能给购房者房价下跌的信心,因此很多人在选择观望的同时,仍不看好未来房价走势,尤其是在调控力度比较弱的三、四线城市,逐渐成为近期房价上涨的主力军。房价的不断上涨加剧了对居民消费的负面影响。尚无自有住房的居民为购房存钱,已购房的居民由于购房的支出而减少别的消费。

3、物价的不断上涨影响到居民消费的信心

通过此次调查发现,随着物价在高位徘徊,大部分居民的消费越来越谨慎,买东西货比三家,并减少了非生活必需品的购买量。同时近期随着油价的不断上涨和国家鼓励购车的相关政策的陆续退出,也拉低了居民的购车意愿,进一步制约的居民消费的增长。

1、加快收入分配改革,增强居民的消费能力。

居民收入是居民消费的基础,居民消费是我国今后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因此,应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从而增加劳动者报酬的比重,有效控制垄断行业收入过高问题,形成科学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提升社会中绝大多数人的收入水平,缩小贫富差距,并切实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以拉动居民消费。

2、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解决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

①进一步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对于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坚持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逐步做实个人账户。

②进一步完善全民基本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医疗资源向乡镇及社区医疗机构倾斜,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报销比例,提高最高报销限额。

③政府应加快保障房建设速度,进一步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难”的问题。要逐步加大经济适用房的投资规模,严格控制供应对象。实行小户型,小户型低房价是解决中低收入者住房问题的关键。推行小户型不仅可以防止有人利用权利对经济适用房进行寻租,而且可以节约利用土地,应该大力提倡。

3、全力稳定物价,稳定居民消费信心。

今年3月份,长治市cpi同比涨幅达到5.1%,为近两年来的最高点。稳定物价是今年我国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物价过快上涨对城镇居民,尤其是低收入人群的生活影响较大。通胀走高导致居民消费信心回落,居民对于通胀的预期是影响消费信心的重要因素。政府应扩大商品供应,给低收入人群发放物价补贴,打击商品领域投机行为,以及必要时对重要生活必需品和生产资料实行价格临时干预等措施。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