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读了弟子规的心得体会 读弟子规心得体会800字篇一
我们必须认同“精神的力量”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战胜自然战胜自我,走出困惑实现人生理想的唯一决定的力量。唯有被精神信仰引导的人,才能完成个人真正的人生旅程。《弟子规》正是这样一本使我们洗涤灵魂,寻找精神,塑造信仰的伟大经典。
《弟子规》是中华民族的经典,它关系到家国,人格。薄薄一本书,在每代人的虔诚阅读和信奉中,嵌入了人类的精神史。我们必须认同“精神的力量”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战胜自然战胜自我,走出困惑实现人生理想的唯一决定的力量。唯有被精神信仰引导的人,才能完成个人真正的人生旅程。《弟子规》正是这样一本使我们洗涤灵魂,寻找精神,塑造信仰的伟大经典。
弟子规心得
人生在世,品行不是天生的,它须在幼小的时候开始培养。《弟子规》中要求我们先端正品德。其中包括孝、悌、礼、仁、忠等。在做到这些后,它又教了我们一些学习方法。不但要认真学,还要实践,这样才能真正地读好书,成为有用之才。我读完《弟子规》后,再衡量一下自己的品行,确实有一定的差距。
在孝方面,现在想起自己的过去,虽然没有做过对不住父母的大事,但对他们也没有尽过多少孝心。反而他们对我千衣百顺,照顾到家,我想得到的东西,想方设法地满足我。父母为我所做的一切我觉得都是应该的。有时,父母过于关心我,哆嗦了几句,我反而讨厌他们。现在想想那多不应该啊!现在自己既为人子女,就应按《弟子规》所讲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最起码做到这些,才能对得住苦养自己成人的父母。另一方面,自己作为母亲的我就应正确引导孩子诵读《弟子规》。让她慢慢品出其中的真谛,潜移默化,从小养成良好的品行,为日后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也是作为母亲的最大的收益。
另外,我对书中提到的 “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意。”这几句话,感触最深,亦是受益非浅的。因为这几点也是我在工作中做得最不足的地方。如有时领导布置做的工作,总是拖拖拉拉,不到最后一刻都不想去做。有时遇到不懂的问题,不但没有记录下来,深入研究或查阅资料,而且也没有虚心向别人请教,含糊了事。这两种错误都是我所犯的,这样的工作效率通常不高。现在读过了《弟子规》后,我终于明白了我的缺点所在,若今后能按照它上面所说的去做,相信我的工作效率会更上一层楼。
我想,一个人活着就要讲点道德,有点品位,这才赢得别人的赏识。而《弟子规》中所讲的道理,正是教人伦理纲常的最基本的常识。今后,我还会深入内心地反复读诵《弟子规》,从中学会做人处事的道理,并提高自己的修养。
读弟子规心得
我从学习《弟子规》有四点体会:第一,做人要懂得感恩。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对一个人而言,应报答的最大恩情是父母的养育之恩。所以《弟子规》第一章就是《入则孝》,感恩之心最先体现在一个“孝”字上。“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些都是孝顺父母的基本要求,但我却有很多做不到。平时感到做得不错,可仔细回想,做得并不是尽善尽美。应该怎样尽到作为子女的孝道,我现在心中自有了答案。
第二,待人接物要怀着恭敬之心。佛法里说人有四种恩德必须报答:父母、师长、国家和众生。上面已经提到了父母之恩;老师的恩德,启发我们的智慧非常的大;今天如果没有国家,没有一切的施政,我们就没有办法生活在安定的社会里头;我们今天所享有的一切,都是一切众生努力才有的结果。我常常从电视电影里看到外国人吃饭前会念祈祷文,都是些感谢的话,而且还有感恩节,专门抽时间来想想如何感谢那些对自己有恩的人。时常怀着感恩之心,念念想着别人的恩德,人才不会那么自私,不会有那么多的不满和怨言,人才会活得开心,社会才会和谐。
第三,为人要谦虚。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朋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想让别人喜欢与你相处,你的态度首先要恭敬,行动上要多为他人着想。“为他人着想是第一等学问”,“人情练达皆文章”,所谓做人难,不就是难在这里吗?我们有时候会觉得敏感度不够,其实是缺乏平日的训练。“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弟子规》让我知道在平时的一些小事上,在人前人后,在独处时都要持恭敬的态度,恭敬才会成为一个人自然流露的品质。
第四,要找准人生目标。《弟子规》教人向善,长养人的德行,目的是让人活得有意义,而我也是想从《弟子规》学到做人的智慧。人生是一个过程,过得如何很大程度取决于选择什么样的目标。“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从这句经文让我明白了要以“德学”和“才艺”为重。把“努力学习,积蓄力量,努力工作,贡献社会”作为人生的目标。因为如果以外在的物质作为追逐目标,无论多少都不能让人感到真正长久的快乐,这种快乐可以充满人生的每一个瞬间、每一个过程,这种快乐我想应该是可以带入坟墓并影响后世的,应该不会让人的一生有什么遗憾。
《弟子规》给我的生活一个指导,一个方向,让我学会了什么是知足,知道了享受现在生活的快乐同时又有积极人生目标的人才是真正幸福的人,其次,看了讲座我深深地感受到不仅自己要去学习《弟子规》而且要不时的把自己的行为和《弟子规》的要求对照,看看哪些做到了,哪些差距还比较远,我要从小事情,小细节做起。例如:“首孝悌”,我们不管社会地位高低,权利大小,首先必须孝敬父母,“百善孝为先”嘛,一个连自己父母都不会孝敬的人,怎么能办大事呢?所以我要继续努力完善自己,让自己的快乐带给周围的人,让更多的人得到快乐和幸福!为社会和谐和稳定出自己的一份力。
读了弟子规的心得体会 读弟子规心得体会800字篇二
从今年开始,我们学校全体师生共读经典《弟子规》,上下齐心,共同品读,共同欣赏,共同学习。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做人的一些规范和道理。令我感触最深的是“事勿忙,忙错多,勿畏难,勿轻略。”这一句。意思是:做事不能匆匆忙忙,否则容易出错,不要怕困难,也不能随便敷衍了事。
先看“事勿忙,忙多错。”
忙,一个心加一个亡字。心亡为忙。我们祖先在造字之始,就已经把这个字的意思说得极明白了。当我们希望做好一件事情时,会说“用心去做”。当我们已经心不在焉之时,事情的结果可想而知。中国人讲用“心”,西方人讲用“脑”。“心”几乎可以涵盖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我们感知事物、判断事物的出发点,如同一台照相机的镜头,镜头如果受损了,就不可能真实地反映任何事物。
所谓欲速则不达。从前,有一位农夫挑着一担橘子进城赶集。太阳已经偏西,农夫必须在城门关闭之前赶到,否则便会白忙活一场。农夫焦急的跑着,正巧前面来了一位过路人,农夫立马停住了脚步,气喘喘吁吁地问道:“大哥,我是否能在太阳落山之前赶到城里?”可这位过路人却说:“你慢慢地走还来得及。”农夫一听,十分气愤,扭头就走,心想,那照你这么说,慢走可以到达,那快走就不行了吗?不以为然的农夫越走越快,越走越快,结果一不小心,摔了一跤,橘子散了一地,农夫只好一个一个地捡了起来。这时,天色已晚,当农夫到城门时,城门早就关闭了。可想而知,这位农夫最后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因此,我们做任何事情,应该从容不迫,要有充裕的时间去稍微计划,我们的事情应该怎么做,免得事到临头,挤在一起忙,乱在一堆,这个都很不好;而且个性很急的人,他愈是容易忘记这一句话。从古至今,几乎每一个人都有过这样的亲身体会,当自己很忙的时候,就会愈来愈紧张,紧张到最后变得几乎完全没有头绪,导致错误百出。
诚然,“事勿忙,忙多错。”就是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心里都要先有一个计划,循序渐进,最后才有可能成功做好这件事。什么是优先次序?我们都要明了,哪一个应该先做,哪些比较重要我们应该要先做。千万不可以等到时间非常紧迫的时候,才匆匆忙忙非常紧张的来把它完成。结果事与愿违,往往会做得不好,也很容易出差错,而且也会影响整个团体。如果是团体行动的话,你的紧张、你的忙乱都会让人家情绪整个受到影响。所以,我们做任何事情,内心一定要清清楚楚,不要事情很多就忙乱得没有头绪。
为人父母的在家里也应该教导自己的子女,可以从简单的学习和劳动中去磨练孩子的心志,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比如,擦桌子,教他们怎么擦,从哪里擦起,摆碗筷怎么摆。饭后,教他们怎么收拾;收拾完以后,要教导他们如何洗碗。像这一套,做父母的千万不要把孩子学习的机会全部剥夺了;也不要因为孩子的功课很多,这些学习的机会,都让他没有机会来做。你没有机会让他做事情,他就没有做事的这种经验;没有经验,一旦碰到事情很多,他就很难料理,往往都会忙成一团。且不说做家务,我们单看孩子做功课,有许多孩子因为没有养成“今日事,今日毕。”的习惯,功课累积了很多,一旦要考试,就匆匆忙忙的临时抱佛脚,结果肯定是考不出好成绩的。正因为“事勿忙,忙多错”忙乱中就容易出错。所以,我们不要凡事都显得匆匆忙忙,而是要有计划的进行,循序渐进,最终一定能达到成功的彼岸。
再看“勿畏难,勿轻略。”
就是说我们做任何事都不要畏惧困难而犹豫不前,也不可以草率,随便应付了事。所谓失败是成功之母,坚持就是胜利。但凡经历过失败最终获得成功的人对这句话都会有更深刻的领悟,正因为失败后的坚持,因为懂得自己总结经验教训,并接受别人有益的建设性的批评和建议,再经过自己冷静思考,所以他们最终克服了困难,获得成功。
心态决定命运。无论是工作或者学习,我们要有不畏困难积极乐观的心态。我想,每个人往往都会想要挑好做的去做,碰到困难的大部分都会畏缩,不敢前进,或者干脆抱着侥幸心理等待事情的转机。也正因为大多数人都有这种心态,所以成功的人总是少数。为此,我们要想成功,就要有超越自己的能力和信心,要有勇于面对困难,努力战胜困难的决心,并且持之以恒,直到成功。
我们回想一下自己小时候,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在做数学题的时候,往往还没有算就先投降,就说:这道题太难了,我不会,算不出。然后就把题目推到父母那里,请父母或者哥哥姊姊帮忙。当我们长大后,我们明白了许多道理,也知道小时侯那样的行为是畏惧困难的一种表现,为此我们开始教导自己的孩子为人要先把自己惧怕困难的心理去除,要冷静思考,要有勇气克服困难。只有这样,我们最终才能将失败转化为成功。
记得读书的时候,读到《中庸》里头的一段话,“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不明白其中的意思,老师便举例告诉我说:当别人的聪明智慧比我们好很多的时候,可能他一次就会了;但是我们如果用一百次的功夫来反复的训练,自己也一定可以达到,一定也会了。如果人家用十次功夫就会做到,就能达到,我们如果差一点,没有关系,我们就不要怕困难,我们用一千次,说不定就可以完成。
当然,智商比别人更高的聪明人,也不可以有骄慢的心态。现在有很多小朋友从小就被父母送去上才艺班,或者其他培训班,总之他是上学前就已经学习过了,到后来学校再有同样课的时候,他往往就会比较傲慢,就会认为自己已经都学会了。这样所表现出来的就是轻慢,不懂得谦虚,更不会努力去学习,这种不谦虚的人做事往往就容易草率,随便应付了事。
如此,“勿畏难,勿轻略”更是告诉了我们为人处世的一种心态,也是相当重要的一种鼓励,要鼓励自己不要怕困难,要经常勉励自己,向自己挑战。因为,我们每个人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只有超越自己才是真正的成功。果能如此,经常向自己挑战,你的才学就会慢慢的进步,得以提升。
读了弟子规的心得体会 读弟子规心得体会800字篇三
初次接触《第子规》,认为和儿时背的《三字经》一样,不过是儿童的启蒙教育而已,因此很是不以为然。听完某位名家的幸福人生讲座之后,才知道这是一本做人之道的宝典,浅显易懂的文字蕴却含着做人的真理,不仅对于教育少年儿童,对于我们成年人如何经营我们的幸福人生,和谐的家庭有着重要的意义。
所谓“弟子”就是学生,活到老,学到老,做圣人的学生。“规”是什么意思?就是规范、道理,做人应尽的道理,做人应尽的规范。
“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是《弟子规》的总纲领。只要我们认真地去学习、去感悟,就会明白许多的道理,为人处世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有了做人的准绳,在生活工作中就会有正确的判断,及时纠正自己错误的言行。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须顺承”,在过去孩童都懂得的道理,我们现代人又有几人能知晓呢?父亲早年读过几年私塾,对我们的教育是严而宽,用餐时长辈不上桌,晚辈绝不可以动筷子,“长者先,幼者后”,有好吃的长辈先尝。
所以,在我们的人生理念中,长辈就是太阳,我们是星星,永远围绕着太阳转。父亲老家在农村,生活非常贫困,爷爷奶奶生病时,母亲把家中所有的积蓄和每月工资,全部拿出来给老人治病,而父母只好借债过日子。父母从没有刻意要求我们姐弟孝顺他们,而我们如今对父母都很孝顺,耳渲目染父母的言行,对孩子来说是刻骨铭心的。
早年虽然读过《三字经》、《道德经》,但读而不知其意,听了幸福人生讲座以后,才恍然大悟,《弟子规》是十善的细化,是孔孟之学和大乘佛法的契合点。儒家讲的“仁”与佛家讲的“慈”是息息相通的。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我是以五戒十善来检验约束自己的言行。
然而五戒十善比较概括,具体运用到生活中有点不知所以然,所以常常犯小恶却不能觉察,时常因为工作忙碌而忽视了别人的感受,话说出口不是很柔和,“怡无色,柔无声”没有做到,和同事讨论问题,意见不统一,语调会不知不觉就提高了八度,“言语忍,忿自泯”没有落实,学习《弟子规》后才发觉自己的缺点竟然有这么多。
除了前面的两条,自认为还算及格外,其余每一条都有很多的不足,试想,如果时光倒退200年,当我们面对无邪而知礼的孩童,该是怎样的汗颜。
读了弟子规的心得体会 读弟子规心得体会800字篇四
这学期,我们学校进行了《弟子规》诵读,通过诵读《弟子规》,我了解了许多礼仪,懂得了许多做人道理和与人相处的原则和一些技巧,最主要应该做到诚信、友善、博爱相待,尊敬长辈,尊重学生。要坐有坐像,站有站相,做到“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
首先,它教我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一些言行中,要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和,要时常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
《弟子规》中的第一部分——入则教提到: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顾名思义,父母有疾病时,做子女的更要细心照顾他们。又如: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它又提醒我做事要事先禀告父母,否则有损于为人子女的本分。
社会中的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和别人有矛盾的时候,如果你只想着矛盾发生后怎样去正确的处理,那么我认为你的想法是错误的。《弟子规》中的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一句具体给我们指出矛盾是可以避免的;朋友之间不要产生怨恨,讲话时不要太冲动,伤感情的话要能忍住不说,那么不必要的冲突怨恨就会消失。
《弟子规》所讲的道理,正是圣人的训诲,从入则孝,出则弟,次谨信,泛爱众,亲仁及余力学文着手,在日常生活中的平常做起,批家庭扩展到学校、社会,最能孕育出正人君子的品行,它值得我们大家多多诵读的一本好书。
今后,我一定坚持下去,使自己受到更好的教育,争取使自己有更大的提高,把推广中华传统文化和发扬科学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
读了弟子规的心得体会 读弟子规心得体会800字篇五
弟子规,这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给我们的礼仪。弟子规,顾名思义,这是作为学生的规范。它虽简短精悍,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文明的灵魂,读起来朗朗上口,直入人心。这是圣贤之人都应学的良言,是中华民族几百年来的精髓,是学生文化的瑰宝。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轻声读着弟子规的总叙,我就明白了许多的道理,她把一千多字的文明礼仪略成了24个字,虽然短短24字,却也已经树立了我文明的态度。弟子规,是圣人对我们的教诲,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接着要小心谨慎,诚实守信。和大众相处要平等博爱,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物,如果有剩余的时间与精力,要向多方面学习。
弟子规告诫我们,如果父母在呼唤我们,我们不要迟钝,要迅速,父母有事交代我们,要立刻去做,不要懒惰。父母在对我们的教导时,要恭敬的倾听,做错了事,父母对我们责骂时,要接受,不要强词夺理。我们要孝敬父母,要遵循父母;当哥哥姐姐的要友爱弟妹,作弟妹的要懂得恭敬兄妹,兄弟姐妹能和睦相处,一家人和乐融融,父母自然欢喜,孝道就在其中了,不要因为一些小矛盾伤了和气;与人相处不斤斤计思较财物,怨恨就无从生起。言语能够包容忍让,多说好话,不说坏话,忍住气话,不必要的冲突、怨恨的事情自然消失不生;早上要早点起床,晚上也别很早就睡觉。
我们还要注意,因为时光宝贵,转瞬即逝,应当好好珍惜和努力。早晨起床后,务必洗脸、刷牙、漱口使精神清爽,有一个好的开始。上完厕所后,一定要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才能确保健康德日进,的确,正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一样,我们要珍惜时间,老了,时间就一去不复返了。身体健康更重要,是与我们的生命息息相关的东西;开口说话,诚信为是最重要的,答应他人的事情,一定要遵守承诺,没有能力做到的事不能随便答应,至于欺骗或花言巧语,更不能使用!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
说话要恰到好处,该说的就说,不该说的绝对不说,一言一行都要谨慎,不要夸下海口,谈话内容要实事求是,不要花言巧语,好听却靠不住。奸诈取巧的语言,肮脏粗俗的话,都不要去沾染。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只有守信用,朋友才会信任你。并且要说到做到,更不要说出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一些不好的言语,更不要去学习,去听取。
并且,我们还要知道,德行高尚者,名望自然高超。大家所注重的都应是他的德行,而不是它的容貌。有才能的人,处理事情的能力卓越,声望自然不凡,让人们之所以欣赏佩服,是他的处事能力,而不是因为他很会说大话。物种以竞争为目的,人类以互助合作为目的。不管你是哪个种族的,都是同类,因该和睦相处,互相合作。同样是人,善恶邪正,心智高低却是良莠不齐。跟着潮流走的俗人多,仁慈博爱的人少,如果有一位仁德的人出现,大家自然敬畏他,因为他说话公正无私没有隐瞒,又不讨好他人。所以大家才会起敬畏之心。能够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真是再好不过了,因为他会使我们的德行一天比一天进步,过错也跟着减少。
如果不肯亲近仁人君子,就会有无穷的祸害,因为不肖的小人会趁虚而入,跑来亲近我们,日积月累,我们的言行举止都会受影响,导致整个人生的失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不良习气的人在一起,只会令你误入歧途;而与德行好的人物在一起,你也会变得更有德行。不能身体力行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这些本分,一味死读书,纵然有些知识,也只是增长自己浮华不实的习气,变成一个不切实际的人,如此读书又有何用?反之,如果只是一味的做,不肯读书学习,就容易依着自己的偏见做事,蒙蔽了真理,也是不对的。正如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弟子规,这就是学生的传统,学生的文明,我们要用心去感受它的魅力,用意去品味它的文明,就像弟子规余力学文的片段所说,不要一味地死读它。让我们一起置身于弟子规的文明世界吧!
读了弟子规的心得体会 读弟子规心得体会800字篇六
这学期我们学习了弟子规它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使我受益匪浅比如总序就让我们明白了许多道理还有泛爱众、则学文!
总序部分概括地介绍弟子规的主要内容:首先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其次要做事要严谨,还要诚实、博爱,在做好以上这些事情的基础上,还要去学习文化知识。
入则孝这部分内容主要讲的是在家要孝顺父母的道理。要虚心听从父母的教诲,了解父母的好恶,力争为父母生活的更好创造条件。在这些方面,我感觉自己做的还可以,为什么说只是还可以而不是非常好呢,这是因为在大多数时间我做的是好的,但有些时候在有些细节上还不够注意,比如,有时父母教育我时,我嫌他们唠叨,没有做到“父母教,须敬听”。
出则悌的主要内容是:在外边要尊敬师长,懂得长幼有序,并要学礼、懂礼等等。我在尊敬师长方面做的很好,对于老师和长辈我都能做到见面主动问好,从内心去尊敬他们,但是有些时候和同学相处的不太好,离“兄弟睦”的要求有点差距,我会努力做的更好。
谨和信的内容主要有:为人处事首先要做到品行端正,诚实守信,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衣着要端正,说话要文明,懂得反省自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等。我感觉自己在品行端正方面做的比较好,能够以诚待人。但是在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方面做的不够,有时东西摆放比较乱,而不经常收拾。另外,我在经常反省自己这方面做的不够好,不擅于和不愿意做自我批评,这是以后需要改正的,因为只有经常反省自己找到自己的缺点,才能改掉缺点,从而使自己进步。
泛爱众、亲仁的主要意思是:人在世上要有一颗博爱的心,要爱天地万物,爱万物生灵,要提高自己的品行修养,更要亲近有仁德之人,不诽谤别人,不强人所难等等。
今天,我就读到了亲仁这一部分,以后我会把剩下的部分全部读完的,从我读的弟子规当中,我看到了自己的优点,我发现了自己的不少缺点,我一定会发扬优点,改正缺点,按《弟子规》的要求去做,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读了弟子规的心得体会 读弟子规心得体会800字篇七
第一,做人要懂得感恩。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对一个人而言,应报答的最大恩情是父母的养育之恩。所以《弟子规》第一章就是《入则孝》,感恩之心最先体现在一个“孝”字上。“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些都是孝顺父母的基本要求,但我却有很多做不到。平时感到做得不错,可仔细回想,做得并不是尽善尽美。学习弟子规的体会与感受
第二,待人接物要怀着恭敬之心。佛法里说人有四种恩德必须报答:父母、师长、国家和众生。上面已经提到了父母之恩;老师的恩德,启发我们的智慧非常的大;今天如果没有国家,没有一切的施政,我们就没有办法生活在安定的社会里头;我们今天所享有的一切,都是一切众生努力才有的结果。时常怀着感恩之心,念念想着别人的恩德,人才不会那么自私,不会有那么多的不满和怨言,人才会活得开心,社会才会和谐。
第三,为人要谦虚。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朋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想让别人喜欢与你相处,你的态度首先要恭敬,行动上要多为他人着想。“为他人着想是第一等学问”,“人情练达皆文章”,所谓做人难,不就是难在这里吗?我们有时候会觉得敏感度不够,其实是缺乏平日的训练。《弟子规》让我知道在平时的一些小事上,在人前人后,在独处时都要持恭敬的态度,恭敬才会成为一个人自让更多的人得到快乐和幸福!为社会和谐和稳定出自己的一份力!
第四,要找准人生目标。《弟子规》教人向善,长养人的德行,目的是让人活得有意义,而我也是想从《弟子规》学到做人的智慧。人生是一个过程,过得如何很大程度取决于选择什么样的目标。“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学习弟子规的体会与感受”从这句经文让我明白了要以“德学”和“才艺”为重。
学习《弟子规》,我想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更需要这样的经典为他们指路、引航,让他们从心中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学习的过程是一个认同的过程,而对自身产生的影响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例如,我们学习《弟子规》,背诵下来不是很难的事情,但真正对人产生有益的影响,那会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学习《弟子规》,就是要把圣人的教诲贯彻到生活中,落实到一言一行中。然流露的品质。
《弟子规》给我的生活一个指导,一个方向,让我学会了什么是知足,知道了享受现在生活的快乐同时又有积极人生目标的人才是真正幸福的人,其次,看了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讲座我深深地感受到不仅自己要去学习《弟子规》而且要不时的把自己的行为和《弟子规》的要求对照,看看哪些做到了,哪些差距还比较远,我要从小事情,小细节做起。要继续努力完善自己,让自己的快乐带给周围的人,《弟子规》讲述的是我们身边的学问,我们学习圣人经典文化,是教育学生及自己的子女从小学会为人处事的根基,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更应学习、解读、实践这一经典,使圣人经典文化代代传承下去!
读了弟子规的心得体会 读弟子规心得体会800字篇八
女儿的学校最近开展了一项特色教育----亲子共读《弟子规》。当时心里很奇怪,一般都学《三字经》怎么突然钻出一本《弟子规》。上网查阅了一下,发现自已这么多年真是自以为“读书破万卷”,结果才是只“井底之蛙”,这么优秀的精神财富我居然从来没有听说过。
了解之下才知道《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成的,它本来是古代中国学童们的生活规范,但是在目前的现代社会里,很多东西都是我们必须要学习和遵循的。虽然这本书是作为儿童启蒙读物的,大约和《三字经》的效用差不多。可是,我们出生于这个年代的人,普遍缺乏这种教育,所以现在学习这本经典是非常恰当的。学习《弟子规》,就是要把圣人教诲贯彻到生活中,落实到一言一行中。
在我没读《弟子规》这本书之前,一直认为我在生活和学习中做得很好,直到看了《弟子规》这本书后,才明白了什么是正人君子的品行。发现了我在生活中的不足之处,特别和女儿一起阅读后,我更加发现这本书不仅是我们的生活规范,也是我在生活中的指南针,让我和女儿从内心的明白“孝”,并努力的做到“孝”。而且天天一起阅读,互相找出缺点后,我觉得我们之间更亲密了。
书里还告诉着我们,社会中的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和别人有矛盾的时候,如果你只想着矛盾发生后怎样去正确的处理,那么我想法就是错误的。《弟子规》中的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一句具体给我们指出矛盾是可以避免的;倘若你把身外的钱财物看轻点,少计较,朋友之间、家人之间就不会产生怨恨; 讲话时不要太冲动,伤感情的话要能忍住不说,那么再多不必要的冲突怨
恨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现代生活的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心理压力增大,就业困难,面临金融危机,失业率高,子女教育困难,邻里关系紧张,同事之间互相猜忌,夫妻之间相怀疑。面对这些问题,每个人总是想尽办法,解决这些问题,摆脱以上烦恼。可是,最后的结果只是顾此失彼,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快乐。如果每个人都能静下心来认真学习和发扬咱们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话,构建和谐社会,开拓中华未来肯定是指日可待的。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尽到我们自己应尽的那份责任,大力弘扬《弟子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