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小班上学期班级工作小结篇一
孩子们刚入园时,哭闹、缠着家人不放是常见的现象。从家庭生活环境进入幼儿园生活是幼儿生活上的一个重大转折,要使他们情绪稳定、心情愉快,愿意上幼儿园,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幼儿入园前,我们进行了家访,了解幼儿脾气、性格、爱好等。我们觉得首先要帮助幼儿适应没有父母呵护的生活环境,在大多数家庭中,家长对孩子是精心呵护,百依百顺,孩子一旦离开这个环境,自然会感到孤独无助,不安全,因此,我们对孩子象母亲一样,细心、耐心地关心每一个孩子,使孩子们在幼儿园里也能得到母亲般地关爱,恰当地向每个孩子表示亲热:抱抱、摸摸、蹲下来同他们轻轻地交谈、热情地回答孩子的问题,让孩子逐渐将依恋家人的感情转移到对教师的依恋。王婧瑜对午睡的反应很强烈,有哭闹现象,为了稳定其情绪,不影响其他孩子,就带她出去走走或者看看书,并耐心开导,等她答应了再让她午睡。
曹思怡小朋友在几次生病休息后,天天有哭的现象,有时甚至整天哭泣。我们两位老师利用每一个可以利用的时间:自由活动时、个别护理时、来园接待时、离园送别时……等,只要是与她个别相处的时候,我们都会与她聊几句,甚至来个拥抱;个别表扬随机教育,这时常会进行。随着时间的推移,曹思怡的哭闹情绪也逐渐趋于稳定。如今每天清晨,孩子都会高高兴兴地来园,主动与家长道别。孩子们在宽松、愉快的氛围中,渐渐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高高兴兴上幼儿园的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
幼儿发展受到家庭、教育机构及社会三大环境的影响尤其重要。家庭教育的独特作用,如关系的密切性、教育的渗透性和影响的深刻性,是幼儿园所无法替代的。因此,我们在开学前的家访时就对家长提出了家园沟通的希望,同时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不定期地开展家长讲座和个别交流谈心,以求得家长的协助。特别是在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方面,在本学期中,通过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重要性,并介绍培养的方法和途径,同时在家园园地中按时将近期目标公布出。
而我们也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根据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以儿歌、故事、情景表演的形式,引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在生活中注意加大鼓励表扬的力度。针对幼儿的情况,我们采取了比较灵活的家园配合方法,如在培养孩子有自己穿、脱衣服的习惯时,刘通、李佳怡等孩子总等着老师的代劳,因此,我们加强了与家长的联系,请求家庭教育的一致,给孩子在家也有练习的机会,渐渐地孩子愿意自己动手了,穿脱衣服不在等待了;在培养孩子们主动进餐、会使用小勺的教育活动中,我们开展了一次家长讲座,特别是对爷爷、奶奶辈的家长,讲清了培养的意义,让他们放手给孩子们自己吃饭的机会,让孩子们学会使用小勺,同时在家园园地中的“xx表扬我”的栏目中,家长与老师一起及时表扬有进步的孩子,久而久之孩子们生活自理的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家园同步教育得到了实现。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特别是小班幼儿更离不开游戏,创设一个良好的游戏环境对幼儿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学家皮亚杰强调:“儿童是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通过主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而获得心理上的发展。”幼儿受到好奇心的驱使,喜欢通过游戏认识环境、了解环境、熟悉环境。而所谓富有新意的游戏环境,就是符合幼儿心理需要,并具有内容新鲜、构思独特、富有情趣的游戏环境,它对幼儿产生吸引力。因此,我们利用班内的一切资源,尽可能的创设有情趣的环境,吸引孩子们主动参与。
如:在“我喂娃娃吃东西”的环境创设中,我们给了孩子充足的材料,并提供了宽敞的场地和不同的娃娃,让孩子在游戏中扮演爸爸妈妈,给娃娃喂食,打扮;在孩子们玩橡皮泥的游戏中,我们及时增添了“小刺猬背果果”的内容,调动了孩子参与的积极性;在迎新年的游戏主题中,我们又与孩子们共同用多彩的纸和漂亮的圣诞树布置了环境。这一切的游戏环境,大大增强了幼儿参与的主动性。使幼儿与材料较为充分地相互作用和对材料的创造性运用。在为幼儿提供新材料时,我们常与幼儿讨论:“这个东西可以怎样使用?”“可以用这个东西做什么?”“我们可以用什么来代替什么?”其实讨论的过程也是一个让幼儿充分思维、想象的过程。幼儿在对游戏材料进行操作时,及时地添加新材料,因为添加的新材料往往会对幼儿所熟悉的游戏情节形成挑战,促使幼儿尝试新的玩法,发展新的情节。
开展主题教育以来,我们教室的墙面显得丰富多彩,每一面墙饰某一主题下的不同栏目成为教育活动和儿童学习活动中重要的阶段性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开心宝宝”“小小的我”、“认识我吗”、“小手树”、“落叶飘飘”等栏目出现在班级的环境中。伴随着主题学习活动的开展,这些栏目成了家长们关注、孩子们积极参与的活动。
由于遗传、环境影响和生活经验等各不相同,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潜能和个性特征,即使是同一个年龄班的孩子,他们之间也存在着个体差异。因人施教,才能促进每个孩子在其自身基础上的充分发展,但要真正实现因人施教,我们就必须全面、客观、深入地了解教育对象,针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教育。班中有不愿开口和老师讲话的孩子,崔啸便是其中的一个,为了他,我们花费了很多的心血,主动与其说话、游戏,并通过家长了解孩子对我们的反馈,正如家长所说的,孩子心中像明镜似的,只是没开口罢了。
我们坚持如一的工作在11月中得到了回报,崔啸来园主动回答了每天由谁送的问题,虽说只是短短的一句话,但让我们看到了教育成功的希望。班中有几名说话又急又口吃的孩子,家长为此深感烦恼,我们就在日常的上中鼓励他们说话放慢速度,想好了再说,并注重随机提醒和表扬孩子,如今李佳圆、殷晓峰的口吃现象好多了,看到每个孩子的进步,我们感到由衷地高兴。
不同的家庭教育使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都不同。班中部分男孩子都十分好动,一些未入托的孩子在常规方面更显不足,如刘霆霄、顾一帆等等。作为老师的我们,坚持不用同一标准去衡量、要求他们,而是采取更细心的观察、更多的接触、更多的交流与他们建立起良好的师生情,从他们的优点着手,坚持鼓励、引导。每次活动都特别注意对他们的带领,教会他们如何与同伴友好地玩,如何自觉遵守集体规则……对于他们的点滴进步我们更是及时表扬,并让全班幼儿为他们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