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2023年数学听课记录总结 数学听课记录十三篇(通用)

2023年数学听课记录总结 数学听课记录十三篇(通用)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4-05 13:56:14
2023年数学听课记录总结 数学听课记录十三篇(通用)
时间:2023-04-05 13:56:14     小编:zdfb

当工作或学习进行到一定阶段或告一段落时,需要回过头来对所做的工作认真地分析研究一下,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归纳出经验教训,提高认识,明确方向,以便进一步做好工作,并把这些用文字表述出来,就叫做总结。怎样写总结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总结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数学听课记录总结 数学听课记录篇一

第八届小学数学教学大赛部分获一等奖教师“精彩课堂、名家评析”互动研讨会

北京市小学数学教师

早就得到这次活动的消息,本想两天都听,结果因为昨天又是京师论坛又是开题报告,所以只听了今天上午的课,现将本人最钦佩的一堂课的听课笔记在此分享。再次对麻明家老师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

第二节:《圆的面识》 五年级 麻明家 (山东)

1、组织学生整理学具。

2、老师喜欢同学们眼睛看着我。很好,都看着我啦。还记得我吗?记得我什么?

来介绍一下自己?“五一小学”这个校名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

3、老师有个习惯,每堂课前都讲个小故事,叫做“小故事,大智慧”。上课之前,讲个小故事。曹冲称象的故事知道吗?本来是想知道大象的重量,结果去称石头的重量,这是为什么呀?干嘛不直接称大象啊?大象的重量在当时的条件下很难称得出来,所以曹冲通过称同样重量的石头,就可以称出大象的重量了。……

评:用小故事的形式,课前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为后面学生的探究提供了思维基础。如果说《圆的面积》一课,探索“圆的面积”相关知识是课堂的一条明线,那么体验、反思、改进“转化”这一思想方法便是一条贯穿整课的暗线。

一、揭示课题,认识圆面积。

1、出示圆形纸片,这是什么?

今天我们来学习圆的面积。板书课题。

2、请大家想一想,什么是圆的面积?

请生上台指出来。揭示: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就是圆的面积。

评: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简洁清晰。

二、经历圆面积计算公式推导过程

(一)起

1、启发思考:怎么求圆的面积,在大脑中检索一下,咱以前要研究一种什么新的东西,都用的是哪些方法?(把它变成已经学过的图形,学生以三角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为例说明)

2、那么圆形能不能转变成其它图形?小组合作商量商量,试试看。

小组合作(估计每一小组发到的学具有:8开铅画纸一张、蓝色圆形纸片若干、剪刀一把、双面胶一个、直尺等)

3、小组代表上台展示方法:

(1)组1:我们把圆平均分成4个扇形。这样,其中一个扇形的面积乘以4,就可以求出圆的面积。

师:有什么问题?

生1:扇形面积不会算。

生2:看成三角形。

师:行不行?为什么?但是还是比较接近的,对不对?

评:这种方法在以往《圆的面积》的教学设计中很少出现,后面的环节中经过学生的探索,也能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而且比较容易理解。我们为什么没有注意到这种方法?据麻老师课后讲,设计这节课之前,曾做过前测,发现学生在面对解决圆的面积这个问题时,脑子里不是一片空白的,有些孩子自然而然地就会把圆片进行对折(这是儿童生活经验作用下的原发思维),发现和三角形类似。因此,麻老师对这种方法有了一些预设。看来,要想克服我们教学设计中的一些盲点,一方面要提升自己的数学素养,另一方面也要走近学生,尊重学生的一些原发的思维。

(2)组2:我们把圆平均分成4个扇形,再剪下来,拼成一个类似于平行四边形的图形。

师:怎么样?为什么说是类似于平行四边形?还是有点接近的噢!

评:没注意到老师有否引导学生关注——面积是否发生变化。转化的前提条件是问题的本质没有发生变化。如果没有提到,那么为什么不在这里点出。

4、回顾小结:

两种方法,一种折一折,折成三角形的方法;一种是剪一剪拼一拼,把图形变成平行四边形的方法。

有什么共同特点啊?(都是把圆形变成了其它的图形。)

(二)承

1、这两种方法变化后的图形尽管目前还不能直接看作学过的图形,不过还是很有价值的。我们继续研究下去看看。

2、小组合作选择上面的其中一种方法继续研究下去。

3、小组代表上台展示研究成果:

(1)组1:我们用第一种方法继续折,折成16份,每份就更像三角形啦。

师:为什么要折成16份?

组1:折得的份数越多,就越像三角形了。

师:那么怎么样折会更像三角形呢?

生:再折下去

师:好折吗?那老师就用电脑帮大家折吧。

课件演示16等分、32等分,并不断问:分——像三角形吗?能更像吗?——再分

从视觉上看,就更像三角形了。把眼睛闭上,想像分的份数128份、256份,就…… 能想像到吗?

师又重复演示从四等分到32等分的过程。

引导观察:这个三角形的底是——这条圆弧。高是——圆的半径。

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会求吗?(底*高/2)那么这个圆的面积能求吗?

评:操作、演示、追问、想像、贯通,层次分明。不过,为什么会越来越像三角形?看着32等分的扇形,学生能理解为什么最后可以把得到的这个扇形看作三角形吗?要知道这时候的圆弧弧度还是比较明显的。我想,第一要引导学生注意随着等分的份数增加,得到的扇形的圆弧,逐渐在变直,所谓化曲为直;第二要点出,当等分的份数无限地多下去,那么最后得到的扇形也就无限地接近三角形。

(2)组2:我们用第二种方法,把圆片平均分成八份,剪下来拼在一起就像平行四边形了。

另一组展示平均分成16分,更象了。

师将学生作品一起展示在黑板上。问:如果要比它还接近平行四边形,怎么办?

师课件演示32等分,拼成平行四边形。64份、128份。

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越来越像……。按这样等分下去,会变成长方形。

评:不知是听课时没注意,还是麻老师没有点出。按这样等分下去,最后还是平行四边形,只不过,如果把其中的一份再等分成两份,放在两头,整个拼成的图形才会变成长方形。其次,为什么一定要变成长方形呢?平行四边形不也挺好的吗?高与圆半径的对应也不会太难嘛。

4、回顾小结。

(三)合

1、 我们已经把圆转化成了已经学过的图形,数学不仅仅只停留在操作上,你们能不能在刚才的基础上,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吗?

师提供给学生辅助用纸(纸上印有圆一个、转化后图形各一个),生尝试推导公式。

2、 反馈:

生1:讲述利用转化成长方形的方法,推导圆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

师在其讲完后问:(1)长和圆的什么有关系 (2)宽呢?(3)面积怎么计算?

听明白了吗?再指生讲,原生配合在屏幕上指。

师:把圆转换成长方形,面积是相等的。这样求长方形的面积,也就求出了圆的面积。

师再讲解圆的面积推导过程,板书过程,告诉学生面积的表示方法:s。

生2:讲述折成三角形的方法,提出公式:(c÷32×r÷2)×32。

师:除以32是什么意思?

生2:如果等分成32份,那么得到的三角形的底就是圆周长的32分之一。所以用周长除以32。

师:为什么除以2?

生2:求的是三角形的面积。

师:乘32又是怎么回事?

生2:整个圆有32份。

师表扬鼓励之后,问:式子有点烦,能不能改进一下呢?

生4:c=2∏r,乘2除2抵消。

师:也得到∏r2。那么如果是等分64份呢?128份呢?

生:也是会抵消掉,结果也是∏r2 。

3、看来,不管是哪种方法,不管是几等分,圆的面积计算方法都是——∏r2。

三、巩固练习

1、那么求一个圆的面积得知道什么条件?告知学生黑板上的圆片半径是10厘米,让学生自己动手去计算。反馈校对。

2、如果知道圆的直径或周长,我们怎么计算面积呢?时间关系,留到下节课去讨论。

评:有人说这节课练习量是不够的。但为什么要拘泥于练习呢?学生通过本节课在思维上的练习不是最好的吗?

四、课堂总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总结思想方法,呼应课前谈话。

1、正如专家点评时所说,听麻老师的课,有一种震撼的感觉。之所以震撼,是麻老师的课是我们一直想要追求的一种理想的数学课堂。这堂课有新课堂所应具备的所有元素:教师组织者、引领者,不越位代替学生的思考,大气洒脱;学生拥有充分的思维空间,自主探究、参与,数学之美、思维之美,体验得淋漓尽致。特别深刻的是麻老师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有步骤地探究,通过讨论怎么变——变得更接近——怎么算的过程,经历提出设想——尝试——反思——再深入实践——沟通建构,对培养学生的探究思想非常有益处。

2、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的尺度。

课后互动时,麻老师提出谈了一点自己的困惑: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的尺度如何把握?其实他的课已经做了很好的回答。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的确非常有意义,相对于数学知识与技能而言,数学思想方法在学生今后的生活与工作中更具有普遍性。尤其是本节课中的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非常有现实意义,花再多的时间也不过份。但是也不是每一种数学思想方法都适合小学生的思维水平,比方说本课中的极限思想。麻老师处理本课时,“转化”是贯穿全课,并再三点出的,除了没告诉学生“转化”这一术语。“极限”只是适当地让学生想像一下。因此,渗透的尺度应是:根据小学生思维水平与特点,相机点明,不搞模模糊糊一大片,也不做拔苗助长。

数学听课记录总结 数学听课记录篇二

1、看算:把答案直接写在练习纸上

58+36 43+27 120+31 150+42 160+8

27+43 42+150 88+80 36+58 90+61

2、提问:

(1)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引导学生把第一行与第二行得数相同的算式相连,写出5组等式)

58+36=36+58 43+27=27+43 120+31=90+61 150+42=42+150 160+8=88+80

(2)如果把这5道等式分成两类,可以怎么分?(板书)

120+31=90+61 58+36=36+58

160+8=88+80 43+27=27+43

150+42=42+150

为什么把这3道算式(第2组)分在一起?第1组的2道算式与这3题有什么区别?

1、学生举类似于上面的等式,教师板书。

(1)提问:象这样的例子举得完吗?举不完怎么办?想想办法用一种方式来表示这么多有同样特点的算式。(板书:a+b=b+a 加法交换律)

(2)提问:a、b可以是哪些数?(要求学生举出小数、分数加法的例子)

2、抽象概括:用自己最简单的话把加法交换律告诉别人。

师提示:算式左边有几个加数相加?到后面发生了什么变化呢?(课件出示完整的加法交接律)

3、提问:加法有交换律,其他运算中有交换律吗?(学生用乘法算式举例)

提问:这样的乘法算式可以举几个?有什么简单的方式表示?用字母可以怎样表示?(板书:a×b=b×a)

乘法交换律怎样用语言表示?

4、多向思考:

○○○○○○○○ 加法算式:

○○○○○◎◎◎

◎◎◎◎◎◎◎◎ 乘法算式:

1、根据加法和乘法交换律填空:

78+412=( )+( ) ( )×50=( )×4

280+( )=( )+( ) 3○60=60○3

2、判断下列等式是否符合加法或乘法交换律?

452+ a= a+452 ( ) 420+240=250+410( ) 3×8=6×4( ) (6+4)×52=52×(6+4)( )

3、递等式计算:

42+879+58 25×37×4 485+139+15+861

4、小结:在数学学习的什么时候遇到过(运用)这样的交换律?

数学听课记录总结 数学听课记录篇三

谈话:看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三角板),你能找出它有多少个角吗?

1. 认识角

投影显示:投影课本里的图片

谈话:找一找,图片上哪些像角?(学生回答)

追问:角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能从我们身边的一些物体的面上找到角吗?找到后指出它们的顶点和边。

2. 折一个角

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角,能用自己灵巧的小手折一个角吗?看谁折得快折得好。(用准备好的白纸折角)

3. 角的大小比较

(1)提问:能使你折的角变得再大一些吗?你是怎么办的?能把它变得小一些吗?又是怎么做到的?

(2)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转动时,形成了大小不同的角,同学们能比较出哪个角大些吗?用什么方法比较?

(3)谈话:观察老师手上的这两个三角形(两个纸做的一大一小的三角形),哪个三角形大些呢?还是一样大呢?你知道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吗?

1.课本练习第1题。谈话:机灵的小猴找来了一些图形,想考考小朋友,敢接受它的挑战吗?投影展示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是角的你能指出它的顶点和边吗?指名回答。

2. 课本练习第2题。谈话:好学的小猫觉得小朋友学得不错,于是来请教我们了。投影展示,图中各有几个角,说给同桌听。

3.课本练习第3、第5题。谈话:聪明的小兔看到大家的本领这么棒,终于忍不住也要来考考我们,投影展示题目。同桌讨论后在班内交流。

4. 课本练习第4题。谈话:山羊老师对大家很满意,决定带小朋友玩一玩。

动手拉、合剪刀。说说你看到的角有什么变化

谈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回家给爸爸妈妈展示一下你今天学到的本领,找找你们家哪些物体上有角。

点评:

1. 引导学生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教学问题,激活生活经验。

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知识,理解数学知识,并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通过“在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身上找角”,使学生觉得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增进了学生对数学价值和作用的认识,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2. 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促进数学思考。

注重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在操作中理解知识,发展思维。一改教师主宰课堂的局面,大胆放手,变过去的单纯看教师演示为学生自己动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本节课设计“找”、“说”、“做”的环节,帮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认识角、感悟角的大小,使得学习兴趣较为浓厚,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表达能力及分析、概括能力。

数学听课记录总结 数学听课记录篇四

一、复习

1、背乘法口诀1-7的。

2、我说你答 举例:6×7=

3、开火车,师说生答。

4、两人一组互背检查。

5、换式子。把老师说的口诀改成运算式。

例子:六七四十二 生:6×7=42 7×6=42

二、新授

1、师:先看一个故事(白雪公主)

师:一共有几个果子? 生:三七二十一,21个。

师:说说里面的数学信息。 生:一共有7个小矮人,每人3个果子,问一共有几个果子。

师:那么换成运算式,怎么写呢?先说加法的。 生:3+3+3+3+3+3+3=21(个) (板书)

师:这是几个3,用到的乘法口诀是什么? 生:7个3,三七二十一。

师:改成乘法算式就是 3×7=21(个)。虽说乘法算式比较简单,但要先想清楚里面的关系。

2、那么再看看图里小矮人的盘子,数学信息是什么?

生:有汉堡和薯条。

师:好,完整地说。 生:每个小矮人的盘子里有2个汉堡。

师:好,每个小矮人的盘子里有2个汉堡,7个小矮人一共有几个汉堡?怎么怎么写运算式呢? 生:2×7=14(个)

师:薯条呢? 生:7×7=49(个)

师:他们用到的乘法口诀是? 生:二七十四 七七四十九

3、师:好,你还能发现什么呢? 生:一共有几个杯子、花……

师:好,看这些式子,我们都用到了乘法口诀(板书口诀)。这样跟7有关的运算都用到了7的乘法口诀。

三、练习

1、练一练

第一题:

师:谁能把题目完整准确的读出来。 生:(读)

师:那一共用了多少呢? 生:用乘法算式,先看横的、再看竖的各有几块。

师:有几列、几行,那么算式呢? 生:4×7=28(块)

第二、三题 (开火车)

第四题先读题目,再找同学回答。

2、书上的习题

自己写、检查、检查好写1、2题、挑同学说答案

3、延伸

师:那么,看同学们有想到吗?一句乘法口诀能写出2个除法算式吗?试一试

4、思考题:不出声,想想什么意思、老师给解释一遍题目、自己做、做好找老师对答案。

总结环节是:复习、导入、看图找信息、口诀、加式、乘式、有一举三、总结引题目、练习。整体很完整,课堂效果很好,不过如果在举例计算时,多试几个更好。

数学听课记录总结 数学听课记录篇五

1、区别1——10以内的单数和双数并理解其含义。

2、能进行10以内单数和双数的转换。

3、激发幼儿对单双数的兴趣,能积极主动的参加数学游戏。

带10以内数字的萝卜图片若干;贴有单数、双数标记的纸箱;单数和双数汽车多辆;音乐《拔萝卜》。

1、拔萝卜:

教师以谈话形式导入“拔萝卜”。(这里可播放小段音乐《拔萝卜》,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幼儿兴趣。)

2、数萝卜:

1、教师展示六行萝卜图片,请幼儿观察。

2、教师依次提问,请幼儿一起回答:(为以后的给萝卜找朋友打基础)

(1)、数一数一共有几行萝卜?

幼儿回答:6行。

(2)、数一数每行有几个萝卜?

幼儿依次回答:1个、两个、3个、4个、5个、6个。教师依次把数字1、2、3、4、5、6写在相应的位置。

3、给萝卜找朋友:

(1)、教师说明给萝卜找朋友的要求:两个萝卜一组圈在一起。

(2)、分别请幼儿按要求圈出每行的萝卜。(每圈一行教师都要严格把控,并及时和幼儿研讨,使幼儿正确理解单数和双数,突出教学重点。)

教师小结:两个萝卜一组圈在一起,不能找到好朋友的是单数,能找到好朋友的是双数。图上的单数有1、3、5,双数有2、4、6.

4、摆萝卜:(深入探究7——10以内的单数和双数及体验单双数的转换,以此进一步巩固幼儿对单双数的理解与应用,突破教学重难点。)

(1)、请幼儿拿出小椅子下面的萝卜图片,先摆好6个萝卜,请幼儿给萝卜两个两个找朋友。

摆好后请幼儿汇报结果:6个萝卜,2个2个找朋友,没有剩下,它是双数。

(2)、教师提问:怎样变成7个萝卜?

幼儿回答:“添上一个。”

教师提问:请幼儿给萝卜两个两个找朋友,会怎样?

幼儿之后回答:2个2个找朋友,剩下1个,它是单数。

教师按以上方法,依次进行到给10个萝卜。

最后师幼总结:10以内的单数有:1、3、5、7、9,10以内的双数有:2、4、6、8、10.

5、收萝卜:(巩固练习,初步验收教学成果。)

教师说明游戏规则:

(1)、选四名小朋友分别背上标有单数、双数的小筐。

(2)、其他小朋友一起拔地上的萝卜,经过自己判断萝卜上的数字是单数还是双数后,再放入对应的筐里。

开始收萝卜。

需要教师和幼儿一起检验游戏结果,如发现错放的请幼儿一起纠错并改正。

三、课堂延伸:(加深幼儿对单双数的认识、理解、巩固与应用)

运萝卜:

先有教师说明游戏规则:请小朋友分组将单数萝卜和双数萝卜分别运到单数汽车和双数汽车上。

然后游戏开始,教师巡视,检查幼儿游戏成果。

数学听课记录总结 数学听课记录篇六

例题:将-4,+3,+4,-3分成两组。

1·将-4、-3分在一组,将+4、+3分为另一组,就是将负数分为一组,正数分为另一组。

2·我将-4,+4分在一组,将-3,+3分为另一组,就是把数是否相同作为分组的依据。

3·我把-4与+3分在一组,把+4与-3分在另一组。理由是两个数的符号不同,符号后面的数也不相同。

一般地,一个数由两部分构成,即符号和刚才提到的“符号后面的数”,考虑这两个方面,大家也就采用了三种不同的分法。两个方面都不相同是一种分法,把“符号”是否相同作为分组的依据,得到的是已经学过的一组正数和一组负数,把“符号后面的数”是否相同作为分组的依据,得到了-4与+4、+3与-3这样成对的数,那么它们又应该叫什么数呢?

这就是见天我们这节课需要你学习的内容:相反数。

为什么叫相反数而不叫别的数呢?

一个正数,一个负数,表示的意义相反,所以叫相反数。

符号不同、符号后面的数相同的两个数叫相反数。

一个数前面添上不同的符号后得到的两个数叫相反数。

师:请你举例说明。

如5前面添上“+”“-”得到的+5和-5是相反数。

课本上说“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只有符号不同”说明其它的都相同,包含了“符号后面的数相同”的意思。

只有符号后面的数相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只有符号后面的数相同”的言外之意是“符号不同” ,与课本上的说法是一致的。由此可见,同样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在数学学习中,对此我们应该多加注意。需要说明的是,课本用“只有符号不同”包含“符号后面的数相同”的意思,好处是使相反数的概念更精炼,同时也避免了使用“符号后面的数”这一说法容易引起的误会,关于这一点,以后我们还将看到。

师:“互”就是“相互”的意思,如+4是-4的相反数,也可以说-4是+4的相反数,即+4与-4互为相反数。请大家一起把“+3与-3互为相反数”的意思说具体一点。

课本上特别指出(板书):0的相反数是0。

口答练习:说出下列各数的相反数:

-7, -0.5, 0, 6, +1.5

例 请在数轴上标出表示+4的相反数的点.

0 4

从数轴上看,相反数的另外一个特点是:表示每一对相反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相反数的概念中“只有符号不同”包含着其它的相同,就是“符号后面的数相同”,在数轴上就是距离相等。

掌握了老师提到的分析问题的方法。关于相反数,我们是从“符号”和“符号后面的数”两个方面去研究的,这两方面的特点既包含在相反数的概念中,又体现在数轴上,将二者结合起来考虑将有助于以后的数学学习。

到现在为止,关于零的特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生众: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零的相反数还是零;零不能作除数。

练习及解答(略)

附(部分板书)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零的相反数还是零。

符号 相反 相反 分居原点两侧

到原点距离相等

数学听课记录总结 数学听课记录篇七

1、创设情景

师:同学们看过《西游记》吗?里面的内容精彩吗?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个孙悟空分桃子的故事。孙悟空西天取经回来后,就迫不及待的来到花果山看它的孩儿们,它给孩儿们带来礼物——桃子,分桃子时,它想和孩儿们玩一玩,孙悟空说:"把8个桃平均分给2只猴子吧!"下面的孩儿们连连摇头:"太少了!太少了!"孙悟空就说:"那好吧,把80个桃子平均分给20只猴子,怎么样?。"小猴们得寸进尺,挠挠头皮,试探地说:‘大王,再多给点行不行啊?’孙悟空一拍胸脯,显示出慷慨大度的样子:"那就把800个桃子平均分给200只猴子,你们总该满意了吧?小猴子们笑了,孙悟空也笑了。

师:同学们谁的笑是聪明的一笑,为什么?

生1:猴王的笑是聪明的一笑。桃子的总数与猴子的总只数变了,但每只小猴子每次分到桃子的个数没有变。

生2:猴王的笑是聪明的一笑。因为猴王把小猴子给骗了,每只小猴子还是分的4个桃子。

……

2、探索规律

师:你能列出算式吗?师随机板书:

8÷2=4

80÷20=4

800÷200=4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3个算式,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在小组里说一说。

学生开始小组活动。

生1:依次扩大10倍,商还是4;

师:你是怎样观察的?

……

(接下来的汇报中有不少学生汇报并没有按照我备课的思路去回答,整个安排全部打乱,耽误了许多时间,在汇报中有的学生还发生了错误。)

反思

按照我的备课思路,自认为这一环节的教学应该很顺畅,学生应该能够顺利完成此环节教学的,怎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会这样呢?在反思与本组教师的评课过程中我逐步认识到:自己的安排看似合理,其实没有认真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经验水平,没有站在学生的立场考虑,没有做到与学生生活世界的沟通。由于自己提出的问题过大,导致在此处的教学浪费了很多的时间。在课堂上我虽然蹲下来"扶学生,学生还是"够不着"。看来我的认识与学生在某些方面的差距是很大的。

改进策略

不要着急让学生解决这一问题,给他们一根"拐杖",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抛出的问题适当并及时地引导、点拨。因为这是一堂走出校外的观摩课,所以我根据本组教师的意见,结合自己的反思,在经过积极和独立的思考后,我对第一次的行动计划再次进行了改进,进行了第二次教学。

在讲了孙悟空分桃子的故事后,提问:

师:同学们谁的笑是聪明的一笑,为什么?

生1:猴王的笑是聪明的一笑。桃子的总数与猴子的总只数变了,但每只小猴子每次分到桃子的个数没有变。

生2:猴王的笑是聪明的一笑。因为猴王把小猴子给骗了,每只小猴子还是分的4个桃子。

师:你是从哪儿看出的?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①8÷2=4

②80÷20=4

③800÷200=4

※引导学生进行有序地观察并探索出规律:二式和一式比较,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了10倍,商不变;三式和二式比比较,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了10倍,商不变;三式和一式比较,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了100倍,从上往下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询问学生:还有什么发现?(从下往上看,又有什么规律呢?)此环节让学生在小组交流完成。

整节课的反思

接下来的教学,我与孩子们之间相处得非常融洽。学生经历了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过程,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认识规律,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学习数学的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关注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做一个新知识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在这连续两次的教学中,使我的教学品质得到了整体提升。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会帮助学生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不是"制造"他们 ;要学生以自己真实的感受去体验、理解;要让更多的学生尝试成功的喜悦,让学生自始自终参与到知识形成的全过程。现在,我深深地感到:课程改革,没有休止符;课程改革,永远是现在进行时。

数学听课记录总结 数学听课记录篇八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

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让学生经历“称”的过程,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对重量进一步的体验,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活动中,让学生学会与人合作,与人分享,培养学生统计、分析问题的能力。

以多种形式的操作感知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建立1千克和1克的观念,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能力。

多媒体课件、天平、砝码、硬币、台秤、电子秤、人体秤、两袋盐、水果、奶、快餐面、沙子、大米等各种物品。

一:创设情境、感知轻重。

1、游戏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个游戏好吗?请三名同学到前面来做背一背的游戏,谁想来?

生:(3名同学分别是胖、中、瘦)

师:请你们三个互相背一背,然后说说自己对同学的体重有什么感受?

生1:我觉得沈春鹏最重,王宇洋最轻。

生2:我觉得沈春鹏比高一民重。

生3:我觉得王宇洋很轻。

师:看来,人是有轻有重的。那我们身边的物体是不是这样呢?现在就请你任选两种不同的物体,用两只手掂一掂,互相说说你的感受。

生:(掂物体,感知轻重)

生1:一袋盐和一袋奶比,盐比较重,奶比较轻。

生2:一桶浴液比一袋方便面重。

生3:一块橡皮比一本字典轻很多。

……

师:看来我们身边的物体也是有轻有重的。以前我们学习过计量长度的单位有哪些?

生:有米、分米、厘米、毫米,还有千米。

师:那你知道在生活中有哪些计量物体重量的单位呢?

生1:我知道克、千克和吨。

生2:我还知道公斤和斤。

生3:我还知道毫克。

师:你们知道得真多,看来你们在生活中细心观察了。在这些单位中,克、千克、毫克和吨都是国际上通用的重量单位,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其中的千克和克。(板书课题)

[评析: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安排了背一背、掂一掂、比一比三个活动,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的手、口、脑等多种感官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亲身感知体验获得丰富具体的数学知识,让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给学生许多自由活动并发现数学知识的时间、空间。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究,在探究中感受。]

二、实践体验,建立概念。

1、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

(1)称一称。

师:要知道物体到底有多重,可以怎么办?

生:应该用秤称一称。

师:你们都认识什么秤?

生1:我认识弹簧秤。

生2:我认识台秤。

生3:我认识电子秤和天平。

师:今天我们主要要用到台秤和天平。在你们的桌上都放着规格一样的袋盐,两袋盐有多重呢?

生:1000克。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因为我看到袋上写着一袋盐是500克,那两袋盐就重1000克。

师:我们用秤称一称,验证一下好吗?谁会看这种台秤,说说怎么看?

生:现在什么也没放,指针指向0,如果指向1就是1千克,指向2就是千克。

师:也就是指针指向几,就是几千克。请每个小组选两名同学拿着两袋盐到前面来称一称。

生:(分别称出2袋盐的重量)正好1千克。

(2)掂一掂。

师:请同学们把2袋盐放在手上掂一掂,感受一下这1千克的重量。

生:(操作感受)

(3)估一估。

师:同学们都感受到了1千克的重量,现在我们进行一个小小的比赛。请同学们借助1千克盐的重量带给我们的感受,估计一下你们小组的水果几个大约重1千克,看看哪个小组估计得最准确。

生:(用袋装水果,估计重量)

生1:我们小组估计8个苹果大约重1千克。

生2:我们小组估计6个桃子大约重1千克。

生3:我们小组估计11个橘子大约重1千克。

师:现在你们就来称一称吧。

生:(把小组估计的水果放在秤上称。)

生1:(8个苹果)多了一点。

生2:(6个桃子)也多了一点。

生3:(11个橘子)还是多一点。

师:那你们(生3)能不能调整一下?

生:拿下来1个橘子。

师:大家快看,这回差不多是1千克。同学们真了不起,第一次估计1千克的重量就已经很接近了。刚才,小组在活动的时候,老师发现有1个小组的做法和大家不太一样,我们听听他们是怎么做的。

生:我们小组先是掂一掂2袋盐,再掂一掂5个桃子的重量,感觉有些轻,就又加了1个桃子,再掂一掂,差不多,才认为6个桃子的重量大约是1千克。

师:你们觉得这种方法怎么样?

生:这种方法很好,可以估计的更准确一些。

师:他们一边估计,一边比较,有一种严谨的学习态度,希望其他同学也能象他们小组学习。

[评析:这个活动是讨论—体验—交流—再体验的过程。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真正感受到估得比较准确的方法。当学生体验完,交流后有了进一步感受后,他们产生了再次体验、探究的需要。而这时让学生再次体验,学生的感受更深刻,人人都得到成功的.体验。]

(4)找一找。

师:我们知道了1千克的重量,在你们准备的物品中有没有大约重1千克的?举起来给大家看看。

生:2袋挂面、4袋奶……

(5)猜一猜。

师:老师这有两样东西,(出示:一大堆棉花,一小堆铁钉)你们猜猜哪个重?

生1:棉花重。

师:为什么?

生1:因为棉花那么一大堆,比铁钉多,所以棉花重。

生2:我猜可能一样重,因为铁沉。

师:到底谁说得对?你们自己想办法验证吧。

生:(有的掂一掂,有的称一称)一样重。

师:那我想问问,刚才说棉花重的同学,你们现在有什么想法?

生:物体的轻重不能光看堆大,堆小。

师:是啊,物体的的体积大,但不一定重;体积小,不一定就轻。

[评析:设计“比一比”的游戏活动,学生很喜欢。孩子想获胜的心理促使他们在活动时积极开动脑筋。整个活动学生是在积极、主动的状态下完成的。交流时,让学生感受到分享的快乐,让学生在轻松、平等的氛围里畅所欲言。值得一提的是,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了猜想—验证这一科学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6)拎一拎。

师:老师这还有些东西(大米:2千克,沙子:3千克,油:5千克)同学们拎一拎,感受这些物体大约重几千克?再看看下面的标签。

生:(分组拎物品,感受几千克的重量。)

(7)说一说。

师:除了这些,生活中常用千克做单位表示重量的还有哪些?

生:青菜、面粉……人体的体重。

师:想称称自己的体重吗?好,到前面称称吧,一个人称,另一个人读数。

生1:王帅的体重是29千克。

生2:徐哲的体重是28公斤。

师:28公斤也就是28千克。

2、建立克的质量观念。

师:同学们知道了常用千克做单位表示物体的重量,我这有一枚2分硬币,我们称称它的重量。(放在台秤上)

生:太轻了,指针根本没动。

师:那这枚2分硬币还能不能用千克做单位表示它的重量呢?那应该用什么单位来表示呢?

生:用“克”做单位。

师:想知道它的重量吗?我们可以用天平称一秤。(介绍天平的使用方法,并称重)这枚2分硬币有多重?

生:1克。

师:用手掂一掂,感受一下1克的重量,小组互相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生:(动手操作,感知1克)

生1:太轻了,我好象一点感觉也没有。

生2:太轻了,手里好象什么都没有。

师:这1克的重量非常轻,看看学具盒里还有哪些物体的重量大约是1克?

生:扣、2个曲别针、一个小药片……

生:3粒花生大约重1克。

师:我们称称看,3粒花生的重量是不是1克?(在天平上称超过1克,减1粒,再减1粒。)大家看,像这样的1粒花生的重量大约是1克。

师:用手掂一掂你身边的比较小的文具,估计一下它的重量。

生:一支铅笔大约20克,一块小橡皮大约1克,一张纸大约5克……

3、建立千克与克的联系。

师:老师这有一大袋和一小袋米,小组互相掂一掂,估计一下它们的重量。

[评析:学生经历感知实际重量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注重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情感,在一系列富有趣味的活动中,感受到了数学学习的快乐。同时体验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自然也培养了学生的积极情感与态度,进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生1:我估计大袋大约100克。

生2:我估计大袋约重150克。

师:老师告诉大家,课前老师已经称好了它的重量,是200克。那小袋的呢?

生:大约50克。

师:对了。每组大小两袋米合起来重多少克?

生:重250克。

师:那计算一下,4组合起来呢?

生:1000克。

师:来,我们把这些大米放台秤上称一称,读出数来?

生:1千克。

师:通过实际称重,我们又知道这些大米的重量是1千克,(指板书:1千克 1000克)这两个数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1千克=1000克

师:(板书结论)我们还可以用字母来表示千克和克,有谁知道?

生:千克用字母kg表示,克用字母g表示。

师:那我们还可以写成1kg=1000g

三、总结延伸:

师:这节课,我们通过实际操作,亲身感受并了解了千克和克的实际重量。我们看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课后,请同学们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更多的实际问题。

点评:

本课教学流畅、自然,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特色:

一、从生活中学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老师通过一些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又蕴涵着数学问题的活动,让学生不仅可以多次体验常见的物体的重量,逐步建立起重量单位的正确观念,而且还在这一过程中了解一些有关的常识;通过感知,拉近了抽象的“重量”与形象的距离,使学生感到容易理解。而让学生去掂一掂物品的重量这一活动,就是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使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体验、理解数学知识,证明我们学习的数学是有用的数学。从这些方面,让学生切实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

二、提供学生充分实践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得到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斯托利亚尔在《数学教育学》中明确指出:“数学教育是数学活动的教育”现代教学论主张:“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本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在活动中学习数学,在活动中自己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在活动中,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所以各人思维也不尽相同,思维的交流常会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在合作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习别人的方法和想法,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可以更多地满足认可与欣赏的需要,从而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认识数学,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让他们互助互学,集思广益,让需要解决的问题从学生中来,再到学生中去,养成与别人合作与交流的习惯。

三、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时老师采用了学生喜欢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主动探求、主动合作、主动获取知识,形成技能,亲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数学听课记录总结 数学听课记录篇九

1、喜欢参加数学操作活动;

2、理解6以内数与量的对应;

3、在情境故事中,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

 

有4、5、6个枝条的花枝若干;有4、5、6颗种子的花盆若干; 分别有数字4、5、6的花架三个(白圆圈展示板); 红色的 花 朵若干。

 

(一)开始部分:

教师谈话导入:昨天,接到兔妈妈的电话,说花店要开张了,请小朋友们去帮忙。

(二)基本部分:

1、复习6以内的点数:

(1)出示4根花枝,让幼儿点数:这是花店的花枝,有几根枝条?

小结:两根两根合起来是4根。

(2)出示5根花枝,让幼儿点数:你怎么知道有5根?(幼儿点数)

小结:4和1根合起来就是5根,3和2根合起来就是5根。

(3)出示6根花枝,让幼儿点数:数一数有几根?(幼儿点数)

2、实物与实物的对应:

师:兔妈妈说了,一根枝条插一朵花。

(1)教师示范在枝条上插花,采用一边说一边操作的方法。

(2)幼儿自选枝条,进行操作活动。

a、问:你插了几朵花?为什么是4朵?(幼儿回答)请所有的插了4朵花的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

b、 小结:因为4根枝条,所以插了4朵花。

c、请所有的插了5根枝条的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你插了几根枝条?为什么?

d、小结:因为有5根枝条,所以插了5多花。

e、请所有的插了6根枝条的幼儿展示:你插了几朵花?提醒幼儿说完整句:因为我有6根枝条,所以插了6朵花。

(3)出示花瓶:花是插在花瓶里的。让幼儿依次把花插在花瓶里,并表扬会等待的幼儿。

3、圆点与实物的对应:

(1)出示花盆,启发提问:花盆里一粒粒、黑黑的是什么东西?(种子)

a、出示5粒种子的花盆,问:几粒种子?你怎么知道?提醒幼儿点数,说出总数。

师:兔妈妈说了,一粒种子开出一朵花,6粒种子会开出几朵花?(幼儿回答)

b、教师示范点数手上的6朵花:一朵花、两朵花、三朵花、四朵花、五朵花、六朵花。

c、示范:在6粒花盆上依次贴出6朵花,小结:6粒种子长出6朵花。

(2)幼儿操作“种花”,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先在手上数出6朵花,提问:你种了几朵花?

(3)幼儿分享:谁种的花与种子是一样多的?你种了几朵花?让幼儿评价:5粒种子种了4多花,对吗?

(4)问:6粒种子、6朵花用数字几来表示?

a、教师出示数字6,贴在展示板上:6个种子的花盆、朵花,都可以用数字6表示。

(5)出示3个白圆圈展示板“花架”,分别有数字4、5、6。

a、师:兔妈妈说了,要把花盆放在花架上。

b、出示6朵花的花盆,问:这要放在哪个花架上?

c、请幼儿轻轻的把自己的花放在花架上,提示幼儿:我放好了,也坐好了。

d、提问:这花架,你发现了什么?(幼:6朵花)他发现了花架上有几盆?(幼:6盆),教师带幼儿点数。

e、小结:6的花架上有6盆花,5的花架上有5盆花、4的花架上有4盆花。

(三)、结束部分:

1、活动小结:6粒种子、6朵花、6盆花,都用数字6表示。

2、师:今天兔妈妈要谢谢你们,帮了很大的忙。现在,我们把这些花架搬去兔妈妈的花店。

评析

教师教态好,目标明确,过程清晰,环节紧凑,老师在每个环节结束后都进行及时的小结,是一节自然状态下很好的常规教学活动。但师幼的互动环节不够热烈,老师的应变能力有一点点欠缺。比如在插花环节,老师要求幼儿要插在花瓶里,可很多幼儿插在地上,但老师没能及时抓住这契机,让幼儿插在地上,而是强调了插在花瓶里,最终幼儿也是按老师的要求插在了花瓶里。如果老师的应变及时点,让幼儿感兴趣的把花插在地上,我想,效果会不会更好些?

数学听课记录总结 数学听课记录篇十

1.师:同学们先来回忆一下,关于比已经学习了什么知识?

预设:比的意义,比各部分的名称,比与分数以及除法之间的关系等。

2.你能直接说出700÷25的商吗?

(1)你是怎么想的?

(2)依据是什么?

3.你还记得分数的基本性质吗?举例说明。

评析:影响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于是此环节意在通过复习、回忆让学生沟通比、除法和分数之间的关系,重现商不变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为类比推出比的基本性质埋下伏笔。同时,还有机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使学生感受知识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

(一)猜想比的基本性质

1.师:我们知道,比与除法、分数之间存在着极其密切的联系,而除法具有商不变性质,分数有分数的基本性质,联想这两个性质,想一想:在比中又会有怎样的规律或性质?

预设:比的基本性质。

2.学生纷纷猜想比的基本性质。

预设: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3.根据学生的猜想教师板书: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评析:比的基本性质这一内容的学习非常适合培养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学生在掌握商不变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很自然地就能联想到比的基本性质,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验证比的基本性质

师:正如大家想的,比和除法、分数一样,也具有属于它自己的规律性质,那么是否和大家猜想的“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一样呢?这需要我们通过研究证明。接下来,请大家分成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共同研究并验证之前的猜想是否正确。

1.教师说明合作要求。

(1)独立完成:写出一个比,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验证。

(2)小组讨论学习。

①每个同学分别向组内同学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并依次交流(其他同学表明是否赞同此同学的结论)。

②如果有不同的观点,则举例说明,然后由组内同学再次进行讨论研究。

③选派一个同学代表小组进行发言。

2.集体交流(要求小组发言代表结合具体的例子在展台上进行讲解)。

预设:根据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进行验证;根据比值验证。

3.全班验证。

4.完善归纳,概括出比的基本性质。

上题中○内可以怎样填?□内可以填任意数吗?为什么?

(1)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说明理由,教师完善板书。

(2)学生打开书本读一读比的基本性质,教师板书课题。(比的基本性质)

5.质疑辨析,深化认识。

利用比的基本性质做出准确判断:

(1) ( )

(2)比的前项乘3,要使比值不变,比的后项应除以3。 ( )

评析:基于猜想的学习必定需要来自学生的自主探究进行验证,而合作探究又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式,但合作学习不能流于形式。合作学习首先要让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产生自己的想法,然后再进行合作交流,这样可以促使每个学生经历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交流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推理概括能力,同时也真正内化了来自猜想的“比的基本性质”,从而大大提高了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三)比的基本性质的应用

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用途吗?什么是最简分数?

今天我们发现的比的基本性质也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用途──可以化简比,进而得到一个最简整数比。

理解最简整数比的含义。

1.引导学生自学最简整数比的相关知识。

预设:前项、后项互质的整数比称为最简整数比。

2.从下列各比中找出最简整数比,并简述理由。

3:4; 18:12; 19:10; : ; 0.75:2。

初步应用。

1.化简前项、后项都是整数的比。(课件出示教材第50页例1)

学生独立尝试,化简后交流。

2.化简前项、后项出现分数、小数的比。(课件出示)

3.归纳小结: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探索,总结出了将各类比化为最简整数比的方法。化4.方法补充,区分化简比和求比值。

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化简比?(求比值)

化简比和求比值有什么不同?

预设:化简比的最后结果是一个比,求比值的最后结果是一个数。

比的基本性质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听课评析: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并能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初步掌握化简比的方法。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沟通比和除法、分数之间的联系,培养观察、比较、推理、概括、合作、交流等数学能力。初步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并使学生认识知识之间都是存在内在联系的。

数学听课记录总结 数学听课记录篇十一

 

1、初步理解年月日的概念,感知年月日之间的关系;运用不同的数数法探究:一年有12月个月,一个月30(28、31)天,一年有365天。

2、引导幼儿知道有记录时间“年月日”的叫做日历。日历有年类之分,种类之别。

运用不同的数数法探究:一年有12月个月,一个月30(28、31)天,一年有365天。

 

大小月分别是哪几个月?顶小月又是哪个月?

1、大字卡“年、月、日、1、4、7、12、31、30、28、365”各一张;自制外形似房子状的2005年1月——12月的月历(大月、小月、2月数房子大小有区分);小字卡(年、月、日)数字卡(12、30、31、28、365)幼儿人手一份。

2、各类挂历、台历、月历、日历。

1、幼儿观察十二座“房子”,引起兴趣。并提问有几座房子?大的有几座?小的有几座?

2、出示数字卡(12、30、31、365、28),猜猜与“房子”有什么联系,明确探索任务。

设疑:为什么老师把有的房子画得大,有的画得小呢?

请小朋友把自己椅子下的小本子拿起来,分别认这些字。再把小本子藏好。

3、讲述故事,回答问题,帮助幼儿理解年月日的概念,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

4、引导幼儿操作小字卡、数字卡,探究回答问题:很久以前的这个妈妈的名字叫什么(年)?年妈妈的孩子叫什么(日)?年妈妈为日娃娃盖了多少座房子(12座)?这些房子的名字叫什么(月)?大月的房子有哪几个月(1、3、5、7、8、10、12)?小月的房子有哪几个月(4、6、9、11)?大月有多少日(31天)?小月有多少日(30天)?顶小的月是几个(1个)?有多少日(28天)?年妈妈共有多少个日娃娃(365)?(用不同的数数法了解)。

5、猜谜。引导幼儿知道有记录时间“年月日”的叫做日历。了解日历有年类之分,种类之别。

6、引导幼儿观察展品是哪一年的,台历、挂历、日历的区别在哪里,你会用吗?

1、引导幼儿学习查看日历的方法。

2、组织幼儿观察闰年挂历,引导他们发现二月,从而了解到了“特殊”一年就会有366天,每4年就有一次。

数学听课记录总结 数学听课记录篇十二

1、通过幼儿动手操作,了解总数与部分数的概念以及它你之间的关系。

2、在学习了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幼儿能书面练习10以内数的加减法式子中的填空题。

教具:装好皮球的篓子(大皮球4个、小皮球2个);装好水果的篓子(苹果7个、梨子3个)

学具:每人一个“小动物卡片”袋(两个品种,多少不一,总数不越过10);每人一盒橡皮泥;每人一支铅笔和一个数学练习本。

一、教师出示装好皮球的小篓子,让幼儿说说篓子里有什么、有多少、有什么异同。引导幼儿说出总数,然后让幼儿把水果分类,并说出:“一部分是大皮球,有4个;一部分是小皮球,有2个。”让幼儿初步理解总体与部分的概念,并列出加减法算式:如 4+2=6 2+4=6 6-4=2 6-2=4

二、教师出示装好水果的小篓子,让幼儿说说篓子里有什么、有多少、有什么异同。幼儿说出总数,然后让幼儿把水果分类,并说出:“一部分是苹果,有7个;一部分是梨子,有3个。”进一步让幼儿理解总体与部分的概念,并列出加减法式子。如: 7+3=10 3+7=10 10-7=3 10-3=7

三、引导幼儿做“对应口头练习”如:

苹果是7个 梨了是3个 总体是10个

这是部分数 也是部分数 这是总数

同理:3+7=10 4+2= 2+4=6 引导幼儿说出哪是部分数?哪是总数?部分数有几个?总数有几个?

水果有10个 苹果有3个 梨子有7个

这是总数 这是部分数 也是部分数

同理:10-7=3 64=2 6-2=4 引导幼儿说出哪是总数?哪是部分数?部分数有几个?总数有几个?

四、引导幼儿说出关键句。如:

①在加法式子里,总数在最后,其它是部分数;在减法式子里,总数在最前,其它的是部分数。

得出结论:加法总数在最后,减法总数在最前。

②部分数与部分数合起来是总数,总数去掉(减去)部分数,剩下的还是部分数。

得出结论:要求总数,用部分数相加;要求部分数,用总数减去另一个部分数。

五、幼儿玩卡片。幼儿取出卡片,倒出小动物卡片,说说有些什么,总数有多少,进行分类,并做好记录。把自己分类记录的结果说给同伴听。

六、幼儿玩橡皮泥。规则是每人做2种物品,多少不限。10分钟后,让幼儿说出捏了多少物品,一部分是什么,有多少,另一部分又是什么,又是多少。做记录,并说说记录下来的哪是总数,哪是部分数。

七、幼儿认识括号“( )”;书面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4 5+( )=7 ( )+2=5 ( )+6=10

7-( )=3 ( )-2=8 5-( )=1 ( ) -3=6

八、教师总结,检查幼儿练习结果。

本次活动课,我试了三次,不断反思自己在与幼儿活动时,出现哪些纰漏,并逐步加以改善。

第一次试教,活动效果不是很好,我发现幼儿对“总数”好理解,对“部分数”就有点难度,幼儿始终不能把“部分物体”与“部分数”联系起来。 ‘

第二次试教,我改变了指导方法,让幼儿集体操作活动时,个别指导启发幼儿说出自己记录中的总数在哪里,是几?部分数在哪里,又是几和几?在这次活动中又发现有一部分幼儿离开实物,又找不到“总数”和“部分数”。因此我在上一次的基础上做了一些微调,让幼儿把直观的学具和抽象的理论结合起来,这样以后,活动效果很不错。

第三次试教,效果显著。

总结三次的数学教育活动,得到的启示是:

①在教学活动中不断找到新的切入点。

②寻找数学中规律,以点代面,一通百通。

③与其他活动一样,以游戏为主,化抽象为具体。

数学听课记录总结 数学听课记录篇十三

 

“锐角三角函数”属于三角学,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空间与图形”领域的重要内容。从《数学课程标准》看,中学数学把三角学内容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放在义务教育第三学段,第二部分放在高中阶段。在义务教育第三学段,主要研究锐角三角函数和解直角三角形的内容,本套教科书安排了一章的内容,就是本章“锐角三角函数”。在高中阶段的三角内容是三角学的主体部分,包括解斜三角形、三角函数、反三角函数和简单的三角方程。无论是从内容上看,还是从思考问题的方法上看,前一部分都是后一部分的重要基础,掌握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和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是学习三角函数和解斜三角形的重要准备。

本章包括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主要是正弦、余弦和正切的概念),以及利用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等内容。锐角三角函数为解直角三角形提供了有效的工具,解直角三角形在实际当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这也为锐角三角函数提供了与实际联系的机会。研究锐角三角函数的直接基础是相似三角形的一些结论,解直角三角形主要依赖锐角三角函数和勾股定理等内容,因此相似三角形和勾股定理等是学习本章的直接基础。本章重点是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和直角三角形的解法。正确掌握了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才能真正理解直角三角形中边、角之间的关系,从而才能利用这些关系解直角三角形。

绕满远老师在上课时对教学目标的把握比较准确,能以学生的现有水平,重视锐角三角函数概念的复习,从而自然过渡到新知识的传授。课堂上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教学目标,有机整合教学资源,努力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思想。

 

在进行新课时,教师抛出一个问题:一副三角板有几个锐角?分别是多少度?它们的三角函数值分别是多少?请同学们相互交流。接着,老师又提出更深刻的问题:对以上问题你是怎么做的?是怎么想的?这个让学生“怎么想的”说出来是对学生深层次的引导和启发,而且我认为,把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说出来,让学生从“说数学”的高度使学生的思维层次再上一新台阶的处理方法令人赞叹。

在老师的引导下启发下,结合三角函数的定义,很快完成了求30°、45°、60°的三角函数。怎样让学生记住这几个函数值呢?老师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首先,开始一个测试活动,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仅仅是理解了函数值的求法还远远不够的。“哪位同学已经知道各角的三角函数值的请举手。”过了一会儿,有两个学生举手,老师让一个学生提问,另一个学生回答。结果,回答不是很流畅,出现百分之三十三的错误。在事实面前,使学生认识到记忆三角函数的重要性。于是老师介绍了多种方法,在介绍这些方法时不断提高问题的质量,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努力使学生的知识得到迁移。这堂课知识教授准确科学,在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上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

教学目标要在教学程序中完成,教学目标能不能实现要看教师教学程序的设计和运作。

1、看教学思路设计

这个教学思路由易到难,不断拓展。既完成了教学目标所规定的知识内容,又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方法和能力。在记忆三角函数值的过程中,让学生思考当时,正弦值是怎样变化的?利用这个结论,给出一个问题,比较 和sin17°35′的大小,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三角函数值的变化规律。上课的脉络和主线清晰,他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两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方案。做到各知识点的合理编排、组合、衔接、过渡。

2、看课堂结构安排

以课程目标为主线,教师采用复习、引导、启发、探究等教学方法,课堂安排紧凑。绕满远老师上课特点鲜明,节奏快语速并不快,不是给人以慌里慌张的感觉,相反却使听课老师感到轻松自然,没有担心感和压抑感。

教学过程中层次分明,语言稳重得体,不失诙谐和幽默。在课堂上既有老师的理论阐述,又有学生的独立思考,既有问题的不断抛出,又有学生的奇妙对唱,一曲和谐,给人一份享受。总体感觉这堂课结构严谨、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时间分配合理,密度适中,效率高。

1、看是不是量体裁衣,优选活用

把关注学生放在第一位,时时处处以学生的课堂表现为自己下步教学的出发点。对于三角函数值的理解和记忆既能充分让学生暴露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又实时扑捉到学生存在的问题,发现学生的思维缺陷。

学生的演板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最好方法。绕满远老师对此很重视,不惜利用宝贵的时间对学生的问题进行矫正和耐心的指导。关注学生课堂表现,让学生充分暴露问题,暴露教师教学问题是绕满远老师特别设计和关注的。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将获取的新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中,真正懂得将本学科的知识与其它相关的学科的知识联系起来,并让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灵活运用到相关的学科中去,解决相关问题,加深了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掌握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这节课有很多地方都是要联系生活实际,把生活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

能适时、适当用了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的辅助作用得以体现。

板书设计科学合理、语言精练、言简意赅,条理性强,字迹工整美观,板画娴熟。教态明朗、快活、庄重,富有感染力。仪表端庄,举止从容,态度热情,热爱学生,师生情感交融。语言准确清楚,说普通话,精当简炼,生动形象有启发性。教学语言的语调高低适宜,快慢适度,抑扬顿挫,富于变化。数学语言表达正确。

教学效果好。学生学到了知识,体会来思考问题的常用方法。使学生养成注重细节,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作风。同时学到了课本以外的许多知识方法和态度。教师的榜样作用得以体现。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