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古代喝酒礼仪常识通用(3篇)

古代喝酒礼仪常识通用(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4-05 07:52:41
古代喝酒礼仪常识通用(3篇)
时间:2023-04-05 07:52:41     小编:zdfb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古代喝酒礼仪常识篇一

饮人相饮者应当是风度高雅、性情豪爽、直率的知己故交。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狂来轻世界,醉里得真知”。

饮地饮酒场所以花下、竹林、高阁、画舫、幽馆、平畴、名山、荷亭等地为佳。

饮候选择与饮地相和谐的清秋、新绿雨、雨霁、积雪、新月、晚凉等最富诗情画意之时饮酒。

饮趣以联吟、清淡、焚香、传花、度曲、围炉等烘托氛围,提高兴致。

饮禁包括苦劝、恶谑、喷秽等,避免饮酒发生不愉快的事情。

饮阑酒之将尽,可以相以依韵赋诗,或相邀散步,或欹枕养神,或登高,或垂钓。郑板桥有对联曰:“酌量饮酒;放胆吟诗。”□荔夫

二、饮酒礼仪:拜、祭、啐、卒爵。就是先作出拜的动作,表示敬意,接着把酒倒出一点在地上,祭谢大地生养之德,然后尝厂酒味,并加以赞扬令主人高兴,最后仰杯而尽。酬--主人要向客人敬酒,酢--客人要回敬主人,敬酒时还有说上几句敬酒辞,旅酬--客人之间相互也可敬酒,行酒--依次向人敬酒,避席--敬酒时,敬酒的人和被敬的人都要起立,普通敬酒以三杯为度。

没想到古人喝酒就有这么多讲究,怪不得现在酒桌上有那么多讲究,搞得不懂的人好不尴尬。现在我们不仅沿袭了很多古代的饮酒礼仪,而且更加丰富化了。如果有机会好好请教经常喝酒的人。

古代喝酒礼仪常识篇二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酿酒的国家之一。自古以来,不论圣贤将相还是文人雅客,喜爱喝酒的比比皆是。李白举杯与明月畅饮,苏轼把酒问青天,欧阳修千杯会知己……

酒作为一种饮品,与中国千年文化同行,至今早已成为一种文化,形成了自己的历史。

受到“礼仪之邦”的影响,酒行为也纳入了礼的轨道,在远古时代就形成了一些大家必须遵守的礼节。

古代饮酒的礼仪主要有四步:拜、祭、啐、卒爵。

1.拜

这是酒礼的第一步,主要指做出敬拜的动作,用来表示自己的尊敬之意

2.祭

敬拜之后一般会将酒杯中的酒倾倒少许在地面上,此为“祭”。在古人的世界观中,大地是他们“衣食父母”,以酒敬地,是感谢大地生养之德

3.啐

倾倒之后方可浅尝佳酿,品尝之后别忘了赞美让为你提供美酒的主人,心情愉悦,这就是第三步“啐”

4.卒爵

最后举杯一饮而尽,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干杯”,在古代,则被美誉为“卒爵”,至此,酒礼达成

行酒和干杯也有一套礼仪。

我们现在喝酒经常说,“先干为敬”。但在古时并非如此,敬酒时,却是以“后干为敬”。

礼记曲礼说“侍饮于长者”,“长者举未釂,少者不敢饮”,意思是说陪侍尊长喝酒,尊长举杯未干,年少的就不敢喝。

而宾主之间,则是客客气气,有节有度;主人敬客人酒叫“酬”,客人回敬主人酒叫“酢”;敬酒时总要说句类似“祝您长命百寿”的话语,敬人和被敬者都要避席起立。

敬酒以三杯为度,礼记《玉藻》中记载:君子饮酒,一杯表恭敬,二杯显温雅,三杯知进退。

当酒过三巡,则可不受礼节约束而可畅饮,但也要控制,以防醉酒后做出失礼的事情。

《论语》曰:“不学礼,无以立”。古时饮酒的礼节,不仅主人饱含对宾客的欢迎,更是宾客对主人的尊敬。觥筹交错间,酒礼成,情谊融洽,何其美哉!

古代喝酒礼仪常识篇三

从西周时代开始,中国传统文化中就已建立了一套比较规范的饮酒礼仪,它成了那个礼制社会的重要礼法之一。西周饮酒礼仪可以概括为4个字:时、序、效、令。时,指严格掌握饮酒的时间,只能在冠礼、婚礼、丧礼、祭礼或喜庆典礼的场合下进饮,违时视为违礼。序,指在饮酒时,遵循先天、地、鬼、神,后长、幼、尊、卑的顺序,违序也视为违礼。效,指在饮时不可发狂,适量而止,三爵即止,过量亦视为违礼。令,指在酒筵上要服从酒官意志,不能随心所欲,不服也视为违礼。

正式筵宴,尤其是御宴,都要设立专门监督饮酒仪节的酒官,有酒监、酒吏、酒令、明府之名。他们的职责,一般是纠察酒筵秩序,将那些违反礼仪者撵出宴会场合。不过有时他们的职责又是强劝人饮酒,反而要纠举饮而不醉或醉而不饮的人,以酒令为军令,甚至闹出人命来。

古人饮酒,倡导“温克”,即是说虽然多饮,也要能自持,要保证不失言、不失态。教人不做“三爵不识”,狂饮不止的人。

所谓“三爵不识”,指不懂以三爵为限的礼仪。《礼记·玉藻》提及三爵之礼云:“君子之饮酒也,受一爵而色洒如也,二爵而言言斯,礼已三爵而油油,以退,退则坐。”就是说,正人君子饮酒,三爵而止,饮过三爵,就该自觉放下杯子,退出酒筵。所谓三爵,指的是适量,量足为止,这也就是《论语·乡党》所说的“惟酒无量不及乱”的意思。

唐人饮酒,少有节制。大概从宋代开始,人们比较强调节饮和礼饮。至清代时,文人们著书将礼饮的规矩一条条陈述出来,约束自己,也劝诫世人,如:《酒箴》、《酒政》、《觞政》、《酒评》等。清人张晋寿《酒德》中有这样的句子:量小随意,客各尽欢,宽严并济。各适其意,勿强所难。由此可以看到清代奉行的礼饮规范的具体内容。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