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中班散文诗《落叶》篇一
因为早晨不曾有时间和孩子们在校园里看看树叶、玩玩树叶,所以,中午请李老师帮我带着孩子们亲近树叶。
下午去上课,我带了一些树叶走进课堂,出示一片大大的树叶,向孩子们招招手:“小一班的宝宝好。”孩子们看着树叶,马上回应:“树叶好。”我又拿出一片黄黄的树叶说:“宝宝们好。”孩子们挥挥手:“树叶宝宝好。”孩子们的状态很让我感动,我拿着树叶亲亲这个宝宝再亲亲那个宝宝,孩子们开心极了,接着是一串红红的树叶,孩子们叫着:“红色的树叶”“紫色的树叶”,没想到孩子们还懂得紫色,很诧异他们对颜色的认知,于是,红叶李的叶子再次飞进孩子们中间,与孩子们握握手。最让孩子们兴奋的是那串松树叶子,因为它比较特殊,所以,我将它与每个小朋友亲密接触了一下,每个孩子都摸一摸,感知它刺刺的感觉。这些树叶让孩子们充分感知之后,我打开电视机,将从网上下载的一些彩色、精美的树叶图片给孩子们看,引来孩子们一阵阵:“哇,哇”的叫声。孩子们被图片的美所折服。
接着,老师说:“这么多漂亮的树叶,让它们到你的纸上来玩一玩吧。”于是,孩子们拿着笔开始画树叶。
孩子们绘画的状态好极了,一个个非常大胆,下笔果敢,笔峰流畅,边画还边说着什么,看到我,好几个孩子说着他的画:“老师,我的树叶在跳舞。”“老师,我的树叶在玩圆圈。”“老师我的树叶在和泡泡玩。”
虽然孩子们画的形像没有几个像树叶,但他们津津有味地画着、说着。很奇怪地发现有几个孩子画了“太阳。”(一个圆形,外面有光芒)
我(指着“太阳”)很好奇地问:“咦?这是什么呀?”
答:“这是树叶。”
我奇怪:“树叶?”
孩子告诉我:“是的,这是刺。”
我听了一下子明白了,原来孩子们是用这个形状来表现带刺的树叶,多么可爱呀。后来发现,不只一个孩子这样表现树叶。仔细想来,大概是孩子们都感知过松树刺的缘故,他们对这个印像特别深刻,他们用圆表示叶的形状,用线条表现树叶的刺,多么童真,多么令人欣喜!
中班散文诗《落叶》篇二
一、主题背景分析
随着天气的变化,逐渐进入了秋季。秋天是一个迷人的季节,色彩斑斓、秋高气爽、菊黄蟹肥、瓜果飘香……,我们可以和孩子们一起去捡落叶一起去发现秋叶的多姿多彩,,一起品尝橘子的酸甜,一起玩大风和树叶的游戏,一起唱秋天的歌,一起涂涂、印印、剪剪、贴贴------,用各种感官去发现大自然的奇妙变化,把美丽的秋天带到我们的身边。这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教育价值,也体现了纲要中让幼儿接触自然,亲近动植物,有认识与探索的兴趣,感受生活中的美的要求。所以,在秋天里的主题活动就孕育而生了。
、分析教材
随着主题的开展,我们进入到了“秋天的树”的小主题。孩子们在捡落叶等活动中初步感受到了秋叶的飘落,但是孩子们对他们的关注程度不够,没有观察与探索的兴趣,这对我们主题的开展与深入是相当不利的。于是我选择了“树叶”这篇散文,散文里:小蚂蚁捡起一片树叶,这是我的渡船等生动的情景对于中班幼儿来说是极具吸引力的,为了帮助小动物他们就会乐意的去观察树叶,从而去关注树木的变化,对主题的发展有着积极地推进作用。所以在此时进行这次儿歌活动是相当有价值的。那么,作为一次主题背景下的语言活动,我该从哪个点去丰富与提升孩子的语言经验呢?经过分析我将重点与难点放在了学学念念与能用不同的声音表现角色,尝试有感情地朗诵儿歌上。原因1、中班语言目标中提出了让幼儿理解简短的文学作品内容,初步感受语言美,培养表达能力的要求。现在孩子们在朗诵方面是比较欠缺的,所以有必要提升他们朗诵的技巧,让孩子们体会到散文中语言的美和动物的聪明、可爱。2、在故事活动中我班孩子们对动物的语音变化有了初步的感知,而且这篇散文的结构简单,容易掌握,经过改编的散文中的动物形象也十分分明,有利于孩子获得成功的体验。
根据中班语言教育目标,教材特点、主题要求及班级幼儿的情况我制定了本活动的目标为
1、在活动中感知与理解散文的内容,有进一步观察树叶及其变化的兴趣和欲望。
2、在学学念念儿歌的过程中尝试用不同的声音表现不同的角色并进行朗诵。
活动的重点:理解、掌握儿歌内容
活动的难点:尝试用不同的声音表现不同的角色
二、设计思路
皮亚杰儿童发展理论告诉我们,儿童发展是他们自己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而构建起来的,儿童语言的发展也是通过个体与外界环境中各种语言信息、非语言信息交互作用逐步实现的,因此在活动我采用情景创设法、多媒体演示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幼儿积极地与同伴互动与老师互动与环境互动,充分他们活动的积极主动性,来达成本次活动的目的。如:在理解学习散文这一环节我重点采用了视听结合的方法,因为中班孩子思维的主要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只有借助事物的具体形象,才能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儿歌内容所以我通过ppt的演示来吸引孩子,使幼儿对儿歌有整体的印象,通过问题情景帮助幼儿用儿散文中的语言进行梳理达到理解和学习散文的目的。又如在难点问题的解决中我采用了设疑法和讨论法“咦?他们的声音会是一样的吗?”让孩子们带着问题去思考和讨论。自由、大胆地表现,让他们的已有经验与同伴的经验相互碰撞,擦出新的火花,体验成功的喜悦。最后环节我又利用情景创设来激发幼儿去观察和寻找各种各样的树叶的欲望,同时又为后续的活动做了铺垫。
三、活动流程:
活动延伸
探索表现
理解学习
导入活动
附散文:
秋风起了,一片片树叶落在地面。
小蚂蚁捡起一片树叶,这是我的渡船。
小老鼠捡起一片树叶,这是我的雨伞。
小狗熊捡起一片树叶,这是我的花帽。
大象捡起一片树叶,这是我的饼干。
大家一起捡树叶,捡得真欢喜。
中班散文诗《落叶》篇三
活动目标:
1、大胆表述自己对树叶和小动物的想象,感受秋天里小动物捡树叶的快乐心情。
2、在学学念念散文诗的过程中尝试仿编散文。
活动准备:
自制教具,小树叶、小动物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美丽的秋天到了,天气越来越冷了,小树叶慢慢地、慢慢地变黄了。秋风一吹,一片片小树叶离开了大树妈妈的怀抱,轻轻的飘落下来了。
2、如果你是那片离开大树妈妈的小树叶,你想飘到哪里去?
3、幼儿模仿小树叶飘到自己想去的地方。
二、欣赏、理解散文诗“树叶”
(一)理解散文诗内容
1、第一个小动物已经赶来了,是谁呢?(蚂蚁)
那小蚂蚁会把这片树叶当成什么呢?为什么呢?
(小蚂蚁捡起一片树叶:“这是我的渡船。)
师:第二位动物——(吱吱叫)小老鼠赶来捡树叶了。它捡到了一片树叶,会它把树叶当成了什么呢?为什么呢?
(小老鼠捡起一片树叶:“这是我的雨伞。)
4、呀!是谁浑身长满刺,咕噜咕噜滚出来了?(小刺猬)
它会把树叶做什么呢?为什么?
(小刺猬捡起一片树叶:“这是我的花帽。)
8、第四只小动物也急急忙忙的走了出来,它是谁呀?(小鹿)
那小鹿把这片树叶想成了什么呢?谁愿意来说说。
(小鹿捡起一片树叶:“这是我的饼干。”大家一起捡树叶,捡的多欢喜。)
(二)完整欣赏诗歌。
1、我们一起把小动物捡树叶的事情把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散文诗念出来好吗?
2、做动作,感受小动物捡树叶的快乐。
三、仿编散文诗
1、森林里还有许多小动物,你们觉得还有谁也会来捡树叶,它们又会把树叶当成什么呢?
2、鼓励幼儿大胆仿编散文。
3、将幼儿自编的散文一起念出来。
中班散文诗《落叶》篇四
设计思路:
本次活动是教研组的一课三研活动,观摩了孟老师的第一研活动,觉得师幼互动、目标达成等方面都挺好的。但是后来再通过教研组老师的进一步研讨,发现活动中有些环节和细节部分要进行适当地调整,我自己也分析和考虑了一下,觉得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改进。
1、活动的重点在于让幼儿学会用散文《树叶》中的语句模式“捡起一片树叶:这是我的什么?”进行口头语言表达。第二环节中刚开始欣赏的时候教师就应该着重强调散文诗的语句模式。
2、在想象仿编环节,针对个别孩子回答得答案不符合逻辑时,就比如第一研活动中,一个孩子说“毛毛虫捡起一片树叶,这是我的头发。”孩子的想象偏于实际逻辑,教师该如何有效截取与回应,如何帮助幼儿梳理正确的动物与树叶的关联,这也是这节语言活动的难点以及第二研活动中我所要着重关注的。
活动目标:
1、尝试根据散文所提供的句式进行仿编,表达自己对树叶的想象。
2、理解散文内容,感受散文特有的语言美。
活动准备:
幼儿收集的各种树叶、课件《树叶》、图片、背景音乐、标签若干等。
活动过程:
一、交流讨论
1、现在是什么季节?
2、秋天的树叶会有什么变化?
小结:秋天到,天气凉,小树叶,变黄了。沙沙沙,转转转,像蝴蝶,飘下来。
二、欣赏感受
1、小树叶飘了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2、教师播放课件,听配乐整体朗诵散文,幼儿欣赏散文,感受散文语言美。
重点提问:
(1)在这篇散文中有哪些小动物捡起了树叶?
小结:散文中有小蚂蚁、小老鼠、小刺猬、梅花鹿捡起了树叶。
(2)小动物们捡起了树叶,说了些什么呢?哪个宝贝愿意尝试用散文里优美的话说出来呢?(教师可以先举一个例子,强调句式)
散文诗小结:小蚂蚁捡起一片树叶,这是我的渡船;小老鼠捡起一片树叶,这是我的雨伞;小刺猬捡起一片树叶,这是我的花帽;梅花鹿捡起一片树叶,这是我的饼干。
3、师幼再次一起完整欣赏散文诗,鼓励幼儿用散文诗中的语句模式说出来。
三、想象仿编
1、散文里的语句真动听,看,一只毛毛虫听到了这么优美的语句也过来捡树叶,它捡起一片树叶会说什么呢?哪个宝贝愿意用散文诗中的语句模式说出来?
2、逐一用散文诗句仿编出蝴蝶和兔子。
3、除了毛毛虫、蝴蝶和兔子,还会有哪些动物朋友来捡树叶吗?它们捡起一片树叶会怎样说呢?(幼儿想象仿编,教师选出几个说的好的幼儿,贴上标签)
总结:来捡树叶的动物朋友还真多,我们把它们说的话也放在散文里,配上优美的音乐,就成了动听,优美的散文。(鼓励幼儿将所有仿编的内容在配乐中用散文的诗句朗诵完整。)
四、延伸
1、看,这么多的树叶都是我们小朋友从幼儿园和自己家的小区里收集起来的,老师想把它们带到优美的散文诗里,老师捡起一片树叶:“这是我的纽扣”。
2、你们想不想也捡起一片树叶把它带到散文诗里呢?
小结:我们小朋友的本领真大,把小树叶变成各种各样的东西。一会儿我们可以把这篇散文变得更加的好听,更加优美。
活动反思:
活动的亮点:在欣赏感受部分,我通过背景音乐和课件的有效结合,向幼儿展示散文,使他们在听觉和视觉两种感官的冲击下,充分感受到散文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活动的不足之处及需要调整的地方:
1、让幼儿欣赏完散文之后,我直接让他们说说散文中小动物们说的话,并没有强调句式,导致后面的流程孩子对句式把握不是特别准,所以我应当考虑到孩子们的语言能力,可以先举一个例子或者再次欣赏一遍散文。
2、在想象仿编环节,还是有很多孩子的想象偏于实际,应该事先让孩子们理解小动物们需要这片树叶做些什么?让他们明白不同动物有不同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再去想象仿编。
3、最后的延伸环节相对于想象仿编环节,层次递进性不高,可以省略,然后夸大幼儿想象仿编的内容。可以为幼儿创设不同的情境或者提供不同的动物,给予幼儿充分选择的空间,最后再配上优美的背景音乐,鼓励幼儿仿编散文句式,使得散文更加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