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2023年介绍山西五爷庙的导游词(7篇)

2023年介绍山西五爷庙的导游词(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4-01 14:11:51
2023年介绍山西五爷庙的导游词(7篇)
时间:2023-04-01 14:11:51     小编:admin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介绍山西五爷庙的导游词篇一

大家看,坐落在灵鹫峰上的这座金碧辉煌的寺庙就是素有喇嘛宫之称的菩萨顶。我们已经参观了许多寺庙,大家可能也发现了,大多是红墙灰瓦,,而菩萨顶却是红墙黄瓦。在古代中国,黄色是皇家专用的,可菩萨顶却用了黄琉璃瓦,,您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这个问题留给大家考虑,等我们参观完寺庙,听了我的讲解,您自然会明白。

此寺创建于北魏,原叫大文殊院。相传唐太宗贞观五年,僧人法云想塑一尊文殊像,可不知道塑何职文殊。一天夜里,法云从长明灯下的蓝光中看见一尊文殊菩萨像,并由塑工塑成。传说这便是文殊菩萨显圣,展示真容,所以此寺又叫真容院,俗称菩萨顶。

寺庙经历代修补,尤其是1952年政府拨款补修了所有殿宇和牌楼、石阶等。现占地30亩,分前院、中院、后院和东配院四处院落,有殿堂楼房121间,是五台山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喇嘛寺院,殿宇云集,雄伟壮观,布局严谨,独具特色。我们从山麓仰望,阳光下飞檐斗拱,相托红墙黄瓦,金碧辉煌,象西藏布达拉宫,所以有喇嘛宫之称。菩萨顶在五台山有很高的地位,是黄庙首领庙。

大家请跟我往上走。

我们登上这高高的台阶,就进入寺庙了。这台阶、木牌坊、幡杆就是康熙皇帝看成龙头的地方。这里我们要让大家数一数,到底有多少台阶,等大家登上这高高的灵峰圣境,我会告诉大家关于这台阶,上面的石狮的说法和传说。

大家数清楚了吗?到底有多少台阶?

我告诉大家,寺庙门前的长长的台阶,一般都会与108有关,菩萨顶也不例外,也是108级台阶。佛家说,人生共有108种烦恼,把解脱烦恼之道称为“法门”。踏上一级台阶,意味着跨入一个法门,消除了一种烦恼。当您气喘吁吁地站在悬有“灵峰圣境”横匾的彩绘牌楼下面,远望周围林立的寺庙、翠绿的山色,您是不是已把人世间的108种烦恼全部踩在脚下,成了一个无忧无虑的人了呢?

我们再看台阶上这对石狮,仔细看过之后,您一定会发现左边这只没有舌头。原来啊,是它偷吃工人食物被割掉了舌头,一直饿着肚子蹲到现在。

这座四柱三门七楼的高大木牌楼是清代康熙五十三年所立。它色彩鲜艳,彩绘龙凤,造型优美,形象生动,结构合理,坚固精致,是五台山木牌楼之冠。

穿过天王殿,我们来到前院,院内古树参天,石碑林立,幽雅清静。我们面前的是大雄宝殿,是菩萨顶的主殿,寺内重要佛事活动一般都在这里举行,内供释迦牟尼、阿弥陀佛、药师佛和十八罗汉。

大雄宝殿右侧是带箭文殊殿。殿内骑狮文殊的肩上插有一支箭,传说是乾隆皇帝射的,不过我们现在看不到这支箭了,它以被前两世班禅取走了。

要说菩萨顶最有特色的建筑,还要数大雄宝殿后的文殊像。大家请跟我来。

我们面前的大殿就是文殊殿。大家看殿前台阶,有许多蜂窝状小眼。原来在殿檐中间的一块瓦上,不论春夏秋冬,也不论阴雨晴天,总是滴水不断,所以又称为滴水檐大殿。由于雨珠滴沥,落地柱石,嘀嗒有声,再加上注溅时水花在阳光下反射出五光十色的艳彩,形成五台山一大景观。您能猜猜为什么滴水不断吗?曾经有很多种说法,其实只是在檐下有一个存水槽之故。不过我们现在已看不到这一景观了,因年久失修和维修时没有注意保存,水槽已不存在了。

殿内原有三尊高约两米的铜质三大士像,就是正中文殊。左观音,右普贤。它们距今应该有四百多年了,是铜铸艺术的珍品,可惜这三尊名冠五台山的铜像,早已被毁。现在的塑像是1985年新塑的。大家仔细看,黄庙殿内的塑像与青庙有所不同,从塑像就可以分辨出是青庙还是黄庙。这里的菩萨像都有肩花,脸微侧,且有华丽的背光,这正是与青庙塑像的不同之处。

在后院,,还有明代万历年间铸造的大铜锅。大家看,如此巨大的铜锅一年也只是腊月初八煮腊八粥用一次。据说有一次小喇嘛因洗锅后,锅内表面结冰,还差点上不来呢,可见这铜锅有多大了。

佛教寺院都有一点神秘气氛,而殿顶的神兽仙人,更增加了一份神奇色彩。这些神兽是龙的儿子,他们有各种各样的能力。把他们安置在殿顶是为了防火、避邪,又有龙凤象征和谐祥瑞。

菩萨顶之所以能保持黄庙领袖庙的地位,与清代康熙、乾隆几次来五台山住在菩萨顶有关。康熙在寺内留下了“五台圣境”御笔。大家看这石碑坊上四字就是康熙亲笔题字。

因西藏历来是政教合一的政权,所以清统治者极力笼络人心,以巩固对西藏的统治。这样,五台山黄庙就更加兴盛起来,尤其是菩萨顶,地位极高,寺庙的大喇嘛在清代相当于朝廷一品官的地位。

由于菩萨顶相当于皇帝行宫,再加之为了笼络西藏喇嘛教,所以代表皇室“至高无上,尊贵富有”的红墙黄瓦便也成为菩萨顶的特色了。各位游客您明白了吗?

好了,各位游客,我的讲解就告一段落,希望通过我的讲解,您能对菩萨顶留下深刻的印象。祝大家旅途愉快。

介绍山西五爷庙的导游词篇二

说起山西五爷庙也就是现在的万佛阁,于明代万历年间40年,坐落在陕西省台怀镇塔院寺的东南方向。主要由五龙五殿和文殊殿组成。五龙五殿内塑五尊龙王坐像,以五爷名气颇大,所以当地人也就把万佛阁称为“五爷庙”了。山西五爷庙的寺庙是呈南北方向的,占地2040平方米,计有殿堂间,崇楼板间、僧舍近求远20间、戏台湾省座、佛塔座、明碑3通。

首先说说山西五爷庙的建筑情况:

山西五爷庙的五龙王殿原来是卷棚顶,1920xx年重建时改为单檐歇山顶,四出廊,五脊六兽,正脊置铜宝刹,前有卷棚抱厦,雕梁画栋,绚丽多彩。殿内除了供金脸龙王老五外,在他背后也左右排列了大爷、二爷、龙母、三爷、雨的塑像。民间传说五爷本来是黑脸,但文殊菩萨为了广济众生,化成了五龙王,所以黑脸变成了金脸。文殊菩萨化成的五龙王很喜欢看戏,所以在五龙王殿的对面便修了一座古式戏台,专门为五爷演戏。正因为如此,一直到今天,五台山在六月法会期间,名角,名戏都必须安排在万佛阁演出,意思是给五龙五唱戏。

除了五龙王殿外,山西五爷庙里还有文殊殿,它是三间两重三檐四出歇山顶,上层供奉地藏王菩萨,下层供养明代脱纱三大士像;文殊坐狮、普贤坐像,观音坐朝天吼,每尊朔像高约束米多。上层地藏王菩萨的左右各排列着五尊塑像,他们是秦广王,初江王、宋帝王,五官王、阎罗王、变成王、泰山王、平等王、都市王、十殿转轮王,这“十殿阎王”构成了“十殿阎君朝地藏”的布局;而地藏王菩萨左右两侧的立像,原来是闵公父子。传说九华山本来是属于闵公的,但地藏王菩萨开创九华山道场时想占用这块地方,便化成和尚找闵公,说:“今来贵宝地,一不化缘,二不化斋,只求一袈娑之地作为修行之所,尚望施主成全。”闵公哈哈大笑:“这周围百里皆我所有,怎在意你占一袈水涨船高之地?师父,你看哪座山峰好,就在哪里修行好了。”“和尚”闻言,把袈裟一展,九华山便被整个罩住了,闵公只好将它全部布施供养。殿檐梁间,悬挂着一口重油000斤的明代大铜钟。殿内木阁上、下两层都为3寸高的泥塑贴金小佛像,千姿百态,虽多达一万尊,却无一雷同,令人称奇,所以文殊殿又称为万佛阁。

接下来说说山西五爷庙里供奉的佛像。

五爷庙里殿内供奉的五爷是广济龙王文殊菩萨的尊称,也是五台山五顶文殊菩萨的化身,因而,这里是整个五台山香火最盛的寺庙。而事实上,应该说五爷其实就是文殊菩萨在台怀本土化,世俗化的产物,它承担起了民间俗神的职能,寄托着当地百姓祈盼风调雨顺、平安吉祥的愿望。也许正是因为五爷比起其他各大寺院里庄严肃穆的菩萨们更亲近群众,更符合急功近利的众生心愿的缘故吧,小小的五爷庙,在善男信女们的心目中,它几乎成了有求必应的象征,上五台山烧香的人大部分都是冲着五爷庙去的。在群众心目中,他们不懂什么佛理,甚至不知道文殊菩萨,但只要一说五爷庙,则远近闻名,几乎成了五台山的一张名片。

介绍山西五爷庙的导游词篇三

大家好!欢迎光临北岳恒山旅游、观光!北岳恒山与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并称五岳,齐名天下。既是我国重要的文物古迹荟萃地,又是著名的道教发祥地和北方著名的风景游览胜地,现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

恒山,亦名“太恒山”,又名“元岳、紫岳、大茂山”,汉时因避汉文帝刘恒讳,一度改称为“常山”。据《尚书》载:舜帝北巡时,曾遥祭北岳,遂封北岳为万山之宗主;之后,大禹治水时有“河之北属恒山”的记载;先后有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唐玄宗、宋真宗封北岳为王、为帝,明太祖又尊北岳为神,可见历史之悠久。

恒山山脉祖于内蒙阴山,西衔雁门、东跨河北、南屏三晋、北临燕云,奔腾起伏,绵延五百里,号称108峰。主峰天峰岭坐落于浑源城南,海拔20xx米,叠嶂拔峙、气势雄伟,自古以来被誉为“人天北柱”、“绝塞名山”。同西面的翠屏峰两山对峙,浑水从中奔腾而泻,幽峡深谷,蓝天一线,形成一道绝塞天险。唐代著名诗人贾岛曾有“天地有五岳,恒岳居其北,岩峦叠万重,诡怪浩难测”的诗句,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面对恒山的雄浑险峻,惊叹不已,在其游记中写道:“伊阙双峙,武夷九曲,俱不足以比拟也!”正因为恒山具有扼关带水,地险山雄的特殊地理环境,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其特殊的军事战略地位受到历代军事专家所倚重,后人集历史经验总结的“代国靠恒山而存天下,燕赵凭恒山而立天下,匈奴依恒山而争天下,晋慕容据恒山而威天下,拓跋氏靠恒山而分天下”,充分证实了恒山的军事价值。

恒山汉代建庙,到清初仅恒山主峰周边就建有各种寺庙六十余处,有三寺四祠七亭阁,七宫八洞十五庙之说,形成蔚为壮观庞大的古建筑群,和浓郁的道教文化氛围,显示出北岳恒山无穷的魅力。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玄妙古老的中国道教在恒山留下了他们风雨苍桑的足迹。远在春秋太上老君相传在北岳恒山千佛岭结炉炼丹,燃灯道人演兵斗法;西汉初昌蓉往来于恒山;西汉景帝、宣帝年间三茅真君(即茅盈、茅固、茅衷兄弟三人)在恒山修炼神仙之术,留下了千年不解的三茅窟;北魏被太武帝尊为天师的寇谦之在北岳宣扬道教新法,其高足李皎从嵩岳投奔恒山修炼香火盛极一时;唐朝时八仙之一的张果老在恒山修炼,名道人管革结炉悟道,致使恒山道教道场香火名扬天下。恒山道教主流属全真教龙门派,也有正一教分支和太乙派,丹道、符篆,性、命双修一应俱全。

恒山道教文化博大精深,而恒山的风光美景更是锦绣中华壮丽山河的杰出代表。出浑源城南不远,雄伟的恒山拔地而起,东为天峰岭,西为翠屏峰,浑水从深峡窄谷中奔腾而泻,注入桑干河,这段深谷长峡就是“金龙峡”。相传公元前220xx年(即始皇二十九年),秦始皇祭祀恒山,穿行此处时,面对飞舞的巨龙,夺口而泻的飞瀑,一幅活灵活现的“巨龙吐瀑”图,使这位中国的始皇惊叹不已:“乃为神龙也”,后人在山崖上镌刻了“金龙口”三个字。

走出金龙口便是恒山山门。恒山山门高10米,宽16米,明清风格,为四柱七楼,三开门格式,混凝土浇注,纯白大理石围基,斗拱铺作,黄琉璃瓦覆顶,正面正中匾额“北岳恒山”为原新华社长、当代大手笔穆青题写,后面匾额“绝塞胜境”系当代书法名家夏桐郁所书,整个山门庄严雄浑。

穿过山门沿山路盘行十里便到了停旨岭村。因过去皇帝祭祀北岳,此处为停接御旨的地方,故而得名。并建真武大庙,立“停旨”石碑一通。近几年,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在停旨岭新架客运索道一条,新修全国最大的山岳型停车场14000平方米,旅游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为中外游客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站在停车场向东仰望,一座刀削般突兀的峭壁映入眼帘,峭壁上“恒宗”两个大字分外耀眼,此乃明成化三十年大同知府张升手笔,两字总高十三米,宽六米,字体雄浑,遒劲刚健,横直如栋梁,点捺大如牛。恒山作为道教名山留下数以千计的石刻铭文,但“恒宗”二字最具恒山特色。

连接“恒宗”与“恒宗殿”的这段路叫“步云路”。过去,恒山林茂树密,除少有的晴天朗日外,大多为烟云缭绕,当您踏上步云路,犹如在浓云密雾中穿行,所以又有“云路春晓”之说,为恒山古十八景之一。在这云雾弥漫中,一里一亭,一步一松,亭亭不同,松松各异,有诗赞曰:“鸟道横斜一线天,谁知高上最翩翩,青来两眼千山翠,白曳又凫万壑烟,抱朴古松阴道左,避人元鹤午云边,扶藜待叩元通迹,踏遍灵崖采石莲”。

沿步云路上行至一华里,便是著名的“虎风口”。不远处屹立着一株参天古松曰“悬根松”,所以此处又称“虎口悬松”,为恒山古十八景之一。因地处风口,恒山又山高风大,登临此处,风声树声交织在一起,如猛虎咆哮,声震幽谷。穿过悬根松,我们发现在光滑的岩石路面上有许多蹄形的小圆坑,浅的一、二寸,深的四、五寸。传说,八仙之一的张果老在恒山修道,经常骑一白驴出入恒山,天长日久留下了行行仙踪,至今仙驴蹄迹依稀可见,后世人习惯地称这段路为“果老岭”,也称“果老仙迹”,恒山古十八景之一。

果老岭东侧是一处耸入云天的万仞绝壁,危崖欲倾,古松摩云,大有恒山压顶,悬崖欲摧之势。每当夕阳西下,残阳辉映山壁,便会出现“余辉返照千山色,满峪参差入画中”的奇光异景,名曰“夕阳返照”为恒山一大奇观。穿越林荫道,走出果老岭,正陶醉于峰回路转之时,便看到一座木刻牌坊,上有道光皇帝御书“人天北柱”四个大字,过牌坊,穿马殿,在接官厅旁是一座四柱木结构方亭,名曰玄井亭,这便是恒山著名的“苦甜井”。亭内并列两井,相距不足三尺,而水质大相径庭。一口如甘似露,清凉爽口,一口奇苦浑浊,难以下咽。明代诗人曾留下这样的诗名:

山腰双涌碧瑶泉,甘苦平分别有天。

闻说应龙频洒泽,为霖济旱别有天。

因恒山苦甜井有“潜龙泉”之说,大唐玄宗皇帝亲下御书,赐额“龙泉观”。后来,苦井被填没,现仅存甜井一眼。

离开“龙泉观”沿着林荫曲径继续向东南攀越,峰南高处有一大石窟,名曰:“飞石窟”。恒山自古有“灵石东飞”之说,相传,舜帝北巡,祭祀北岳,时值隆冬,大雪封山。将舜帝阻于河北界内,不能登岳祭拜,只好在曲阳遥祭。正当祭典之时,突有一块巨石从恒山飞落帝前,便将此石封为“安王石”,并建庙宇在曲阳祭之,这便是“恒山下庙”。灵石飞去,形成一处大的幽窟,名曰“飞石窟”。之后此处建“北岳庙”,为“恒山上庙”,后毁于大火,魏武帝太延元年(公元438年)重建。明洪治十四年(公元1520xx年)明王朝为进一步扩建恒山,将飞石窟旧岳庙改为“北岳寝宫”,在天峰岭的半崖间兴建新岳庙,即今天的“恒宗殿”。

飞石窟内,布满了历代名士墨客的题刻和诗碑,在众多的题刻中,以明御史王献臣题写的“千岩竟秀,万壑争流”和雁门使者郑洛题写的“耸翠流丹”最为上乘。不但书体流畅,字迹佳丽,同时也是对恒山奇峰怪石赞叹的绝笔。透过文人墨客的生花之笔,高悬于飞石窟南崖的“一德峰”更是含概了宗教文化的玄机。从道家来讲一者万物之本也,道于一,造化天地,化成万物。德者八功德水,佛界认为须弥山大海中,有八功德水(一甘、二冷、三软、四轻、五清净、六不臭、七不损喉、八不伤腹)把道家的根本和佛界的万能,有机地融合,反映出道教的文化精髓。飞石窟西侧是一道草木丛丛,曲折出奇的深沟,沟内山桃花遍峪盛开,灌木林遮天蔽日,这里生长着几十种名贵中药材,在众多的中药材中,尤以恒山紫芝最为名贵。据《恒山志》记载,恒山灵芝仙草为镇山之宝,状如紫色云锦,服之可延年益寿,起死回生,当地人们传说:每一株灵芝草,便有一条双头毒蛇看护,又说恒山灵芝平时肉眼看不到,只有祈祷北岳大帝,灵芝才会现形放光。神奇的恒山灵芝仙草飞飞扬扬传遍四方,嘉靖二十五年,明世宗委派朝廷大员,指令州衙官吏,摘取真芝十二本(株)。留下了《采取玄芝记》的石碑一通。

紫芝峪的东北是一道十分险峻的岗岭,名栈云岗,上有一石洞,洞口的大小、深浅、通向,向来无人知晓,因岗上经常凝云聚雾,不时有云雾进出,当地人称为“出云洞”,又称“白云灵穴”。为恒山十八景之中的奇观。诗曰:

玉洞空明秘宝藏,白龙蟠引气舒扬。

谁知变化须臾及,沛作甘霖遍四方。

过了紫芝峪就是规模宏大的“恒宗殿”。恒宗殿,亦名贞元殿,又名元灵宫,俗称朝殿,是明洪治十四年(公元1520xx年)都御史刘宇奉孝宗皇帝御旨兴建。大殿位于天峰岭半崖峭壁间,这组建筑群包括藏经楼、更衣楼、钟鼓楼、青龙殿、白虎殿、崇灵门、二郎庙,总占地面积为1215.23平方米。恒宗殿是一座单檐双下昂五铺作斗拱,坐北朝南的歇山土木建筑,进深三间,面宽五间,殿身崇高,用材硕大。大殿内塑北岳大帝金身神像,头戴天冠,身披朱绫,目光微启,端庄沉静,一派帝王气概。两旁恭立四大文臣和四大武将,高达丈余,置身朝殿,如赴金銮,令人诚惶诚恐。神座上方悬挂清康熙皇帝御匾“化垂悠久”题额。

恒宗殿殿西侧,置一块状如古磬的青石,以石击之,声震幽谷,酷似雄鸡鸣叫,称为“金鸡石”,为恒山又一奇观。从朝殿向东远望,在翠壁丹崖处,有白石累累,在云的拂动下犹如绵羊吃草,别有情趣,称为“玉羊游云”。与“金鸡石”并称“金鸡玉羊”,为恒山十八景之一。有诗云:

东岳大夫之松,西岳仙人之掌,

南衡龙书蛇篆,北恒金鸡玉羊。

恒宗殿西北上方,名曰“集仙洞”,依崖建有“会仙府”古建筑群。整组建筑占地381.9平方米,主殿会仙府坐北向南,面宽三间11.5米,进深10.43米,出廊硬山土木建筑。殿内塑有二十七尊神象,正中是福禄寿三星,两旁是上中下八洞神仙。会仙府又名“集仙阁”,自古为仙人炼丹之处,《广仙列传》中记载汉武帝元光五年以后,先后有茅氏三兄弟茅盈、茅衷、茅固在此修炼,东汉明帝永平20xx年(公元71年)五岳道士与佛教徒焚经斗法,参加头号斗法的道士裴文度也曾居于此。北魏天师寇谦之在恒山讲经说法后,将高足弟子李皎等多人留此修炼,唐代管革,恒山遇张果老,果老见他道骨不凡,收为弟子,在这里修炼成仙。

会仙府四周悬崖上集中了大量的摩崖题刻。“天地大观”、“壁立万仞”、“昆仑首派”等历朝历代各种书体应有尽有,笔划如椽,字大过丈,为书法佳品,体现了恒山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在会仙府东建有“玉皇阁”、“御碑亭”。“御碑亭”是一处八面出廊,四面有门窗的八角单檐尖顶建筑,亭中竖高三米,宽90厘米,厚30厘米的青石石碑一通,碑刻“化垂悠久”四个大字,系清代康熙皇帝的亲笔御书。

沿会仙府西北攀越,有巨石迸裂,裂石中有一条半米宽的岩缝,沿岩缝攀上陡壁高处在一片2.5平方米的方形岩石,台平如砥,台上残棋一局,台岩上刻“琴棋台”三个大字。台西侧为“通元谷”,是当年张果老修练之处,因昔日果老与仙人抚琴、对奕,故留下此景。金庸老先生笔下的《笑傲江湖》,恒山掌门令狐冲征服魔教后,把天下的三教九流集中到“通元谷”修行,说的就是此处。琴棋台除留有历代文人题诗外,台畔峭壁上还刻有“悟道仙踪”,“一局烂柯”,“斗北一柱”,“仙山显岳”,“石壁凌云”等题刻。

顺“通元谷”沿阶而上,便登上了北岳恒山的主峰“天峰岭”。天峰岭海拔20xx米,在五岳中海拔高度仅次于西岳华山,排行第二。登临此处,良辰美景尽收眼底,您可以尽情地体验“一览众山小”的感受。

“通元谷”下线,是恒山“九天宫”,又称“娘娘庙”。正殿两旁建有配殿和钟鼓楼,整体结构对称,规模仅次于恒宗殿,可见九天宫的特殊地位。明万历二十四年,神宗皇帝赐给北岳道径五百一十二卷,共一千四百七十九种,派遣御马监白忠专程从北京护送到恒山,神宗勒渝恒山北岳住持道士的亲笔圣旨就存放在九天宫内。九天宫内塑有九天玄女娘娘、眼光娘娘、耳光娘娘、乳母娘娘诸神象。九天玄女亦称“元女”,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女神。一九八五年中国台湾“九天玄女”道教团,回国寻根,确认恒山九天宫为“九天玄女祖庙”。

于九天宫平行修建的还有“纯阳宫”。此宫面宽三间,进深一间,三面有廊,插木入山为基,上铺龙骨作面,下用长短不等的木材支撑,总建筑面积37.2平方米,内塑吕洞宾,柳仙等神像。吕洞宾,唐末进士,号重阳子,山西永乐县人,六十四岁进士及第,游长安遇汉钟离“授以大道天遁剑法”、“龙虎金庙秘文”,百余岁而童颜,步履轻疾,系八洞神仙之一,全真教奉为北五祖之一。他的理论道德以慈悲度世为成道之路径,对中国道教的发展和释道儒三者的通融有着极大的影响。

纯阳宫东南不远是“十王殿”,殿内正中塑汉化的地藏王菩萨,左右分开塑十殿闫君神像,主管人世间生死轮回。

各位朋友!恒山的主要景点和美丽传说还有很多,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道教名山,它的文化博大精深,每一处景观都赋予了深刻的文化内涵。漫山游遍,意犹未尽。它不仅景观奇特,植被同样丰富多样。每当春夏之交,满山遍野的山桃花,红如朱点,粉似女颊,含娇滴露,烂若云霞。恒山桃花美丽娇艳,不知陶醉了多少风流人物,《笑傲江湖》中就有“桃谷六仙”的神话形象,传说中的“桃花仙子”就是在恒山修练得道的。另外,恒山豹榆,是恒山独特的树种,为全国所稀有。因树干酷似金钱豹斑剥陆离的花纹而得名,生长于恒宗殿四周,质地坚实而又顽韧,是古代将士制作弓箭的上等原料。传说中“后羿射日”所用弓箭就是恒山豹榆材质。

恒山的游历,会使您灵魂得到净化,人格得以升华,刹那间您将会从浮衍走向现实,从平庸走向高尚。当您感受千峰竞秀,万山胜境时,会情不自禁地感叹:北岳山川秀,风光在险峰。

介绍山西五爷庙的导游词篇四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旅行社欢迎您参加本次旅游活动。希望通过我的讲解陪伴您这次美好时光。

人云:“不到晋祠,枉到太原。”又有人说:“初到太原的人,不去参观晋祠,犹如外国友人到北京未去游览紫禁城那样遗憾。”所以到了太原一定要去晋祠看看。晋祠位于山西太原市西南悬瓮山麓,是集中国古代祭祀建筑、园林、雕塑、壁画、碑刻艺术为一体的唯一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世界建筑、园林、雕刻艺术中心。

位于太原市区西南25公里处的悬瓮山麓,为古代晋王祠,始建于北魏,是后人为纪念周武王次子姬虞而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姬虞封于唐,称唐叔虞。虞子夑继父位,因临晋水,改国号为晋。因此,后人习称晋祠。北魏以后,北齐、隋、唐、宋、元、明、清各代都曾对晋词重修扩建。

晋祠是具几十座古建筑的中国古典园林游览胜地。环境幽雅舒适,风景优美秀丽,素以雄伟的建筑群、高超的塑像艺术闻名于世。游晋祠,可按中、北、南三部分进行。中,即中轴线,从大门入,自水镜台起,经会仙桥、金人台、对越坊、献殿、钟鼓楼、鱼沼飞梁到圣母殿。这是晋祠的主体,建筑结构严谨,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北部从文昌宫起,有东岳祠、关帝庙、三清祠、唐叔祠、朝阳洞、待风轩、三台阁、读书台和吕祖阁。这一组建筑物大部随地势自然错综排列,以崇搂高阁取胜。南部从胜瀛楼起,有白鹤亭、三圣祠、真趣亭、难老泉亭、水母楼和公输子祠。这一组楼台计峙,泉流潺绕,颇具江南园林风韵。此外最南部还有十方奉圣禅寺,相传原为唐代开国大将尉迟恭的别墅。祠北浮屠院内有舍利生生塔一座,初建于隋开皇年间,宋代重修,清代乾隆年间重建,为七级八角形,高30余米,每层四面有门,饰以琉璃勾栏。登塔远眺,晋祠全景历历在目。

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而建。叔虞励精图治,利用晋水,兴修农田水利,大力发展农业,使唐国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富足,造成日后八百年的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呈现出一派兴旺景象。叔虞死后,后人为纪念他,在其封地之内选择了这片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的地方修建了祠堂供奉他,取名“唐叔虞祠”。叔虞的儿子燮父继位后,因境内有晋水流淌,故将国号由“唐”改为“晋”,这也是山西简称“晋”的由来,祠堂也改名为“晋王祠”,简称“晋祠”。

在漫长的岁月中,晋祠曾经过多次修建和扩建,面貌不断改观。南北朝时,文宣帝高洋,推翻东魏,建立了北齐,将晋阳定为别都,于天保年间(公元550——559年)扩建晋祠,“大起楼观,穿筑池塘”。隋开皇年间(公元581—620xx年),在祠区西南方增建舍利生生塔。唐感观二十年(公元 646年),太宗李世民到晋祠,撰写碑文《晋祠之铭并序》,并又一次进行扩建。宋太宗赵光义于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6—983年),在晋祠大兴土木,修缮竣工时还刻碑记事。宋仁宗赵祯于天圣年间(公元1023——1032年),追封唐叔虞为汾东王,并为唐叔虞之母邑姜修建了规模宏大的圣母殿。

自从北宋天圣年间修建了圣母殿和鱼沼飞梁后,祠区建筑布局更大为改观。此后,铸造铁人,增建献殿、钟楼、鼓楼及水镜台等,这样,以圣母殿为主体的中轴线建筑物就次第告成。原来居于正位的唐叔虞祠,坐落在旁边,退处于次要的位置了。

晋祠最著名的建筑为圣母殿,创建于宋代天圣年间(公元1023—1032年)。圣母传为姬虞之母邑姜。圣母殿原名“女郎祠”,殿堂宽大疏朗,存有宋代精美彩塑侍女像43尊(含后补塑2尊),这些彩塑中,邑姜居中而座,神态庄严,雍容华贵,凤冠霞披,是一尊宫廷统治者形象。塑像形象逼真,造型生动,情态各异,是研究宋代雕塑艺术和服饰的珍贵资料。

鱼沼飞梁,建于宋代,呈十字桥形,如大鹏展翅,位于圣母殿前,形状典雅大方,造型独特,是国内现存古桥梁中仅有的一例。

金人台四尊铁人姿态英武,因铁为五金之属,人称之为“金人台”。西南隅的那尊铁人,铸于北宋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不但保存完整,而且神态威武,英姿勃勃,气概不凡,销明甲亮,闪闪泛光,颇为独特。据说,一年夏天气候特别炎热,身披铁甲的西南隅的铁人忍受不了这难熬的痛苦。独自走到汾河边,只见汾河滔滔而流,怎么过河呢,铁人犯了愁。正在着急,忽见从上游不远沿岸边驶下一条小船。铁人赶忙上前招呼,要求船家把他渡到对岸。船家沉吟一阵,方才慢腾腾地说:“渡你一人,人太少,可再稍候一时,再等等有无旁人。”铁人一焦急,赶忙说道:“你能渡过我一个,就算你有能耐啦”船家看了看铁人说:“你能有多重,一只船不止装一人,除非你是铁铸的。”话一落音,一语道破了铁人的本相。瞬间,铁人立在汾河边,纹丝不动,怎么这人不说话了?船家抬眼一看,面前立着一位铁人。多眼熟啊,嗬,可不是嘛,是晋词的铁人。船家不敢怠慢,赶忙找了一些乡亲,把铁人抬回金人台。圣母勒令手下将领,把铁人的脚趾上连砍三刀,表示对铁人不服从戒律的惩罚。今日的铁人,脚上还留着连砍三刀的印痕。

唐碑亭,即“贞观宝翰”亭。亭内陈列唐太宗李世民手书碑刻“晋祠之铭并序”。 全碑1200多宇,书法行草,骨骼雄健,笔力奇逸含蓄,有王羲之的书法神韵,是书法艺术的珍品。圣母殿右侧,是千年古树“卧龙周柏”。难老泉,俗称“南海眼”,出自断岩层,终年涌水,生生不息,北齐时有人据《诗经鲁颂》中“永锡难老”之句起名“难老泉”。周柏、难老泉、侍女像誉称“晋祠三绝”。

在晋祠难老泉亭上方,有一座水母楼,俗称梳妆楼,别号水晶宫。楼内水母像铜质金装,端坐瓮上,束发未竟,神态自若。据传,水母姓柳,生性贤良,家住晋祠附近的金胜村,嫁到晋祠为媳。不幸的是,她同嫁后横遭婆线虐待,每日到远方去挑水。挑回的水,婆母只要前桶,不要后桶,名为嫌脏,实则存心刁难。一天,柳女挑水归来,在途中一骑马人要借水饮马,柳女欣然应允。等柳女返回重挑时,那人送给柳女一条金丝马鞭,并告她马鞭放在瓮中,只要轻轻向上一提,水即满瓮。柳女回去一试,果然灵验。这个秘密不久就被柳女的小姑子发现,一次她趁获女回娘家不在,从瓮中提起马鞭,顿时,水从瓮中奔涌而出。大水,很快就要淹没附近村庄……,柳女正在娘家梳头,闻讯赶来,毅然坐在瓮上,水势一下变小,人们得救了,水母再也没有离开水瓮。

晋祠南部,名奉圣寺,相传这里曾是唐朝大将尉迟敬德的别墅。奉圣寺此,有舍利塔,塔高38米,七级八角形。在奉圣寺附近,有巨槐一株,干老枝嫩,苍郁古朴,独具一格。据传,原来这株槐树历史久远,早已干枯,也不知过了多少年,到清代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农历三月廿一日,奉圣寺内集会,人来人往熙攘非凡。恰好,有一个老道士在枯槐下叫卖,出售膏药。口里喊着:“膏药灵应、能汉百病,有福来买,无福不信。”叫卖半晌,没人买他的药。这位老道继续叫卖:“如此仙药,来购无人,凡人无福,枯槐宜生。”说罢,他将膏药贴于枯槐身上.拂袖扬长而去。说来真巧,不到一个月,这株枯槐,死而复生。生枝展芽,甚为茂盛。人们见状,都惊呼这株枯槐叫复生槐。实际上,俗话说得好:“千年柏、万年松,老槐一睡几百春。”这株枯槐复生,大约是因为多年长睡而碰巧苏醒的缘故。

晋祠是一处自然山水与历史文物相交织的风景名胜区。古为唐地,西周初年成王之弟叔虞封于唐,其子燮因境内有晋水而改唐为晋,后人祀叔虞于晋水之源,因称晋祠。自《山海经》始,历代均有文献记载,而魏、齐、隋、唐以下各代至今尚有大量的实物保留于祠内外。

唐太宗李世民曾以“六合为家”的英雄气魄,用“经仁纬义”的华丽文笔,对悬瓮山的雄伟,晋水的秀丽做了拟人化的评赞:

“其施惠也;则和风溽露是生,油云膏雨斯起;

其至仁也;则霓裳鹤盖息焉,飞禽走兽依焉;

其刚节也;则治乱不改其形,寒暑莫移其操;

其大量也:则育万物而不倦,资四方而靡穷。

……莹氛雾而终清,有英俊之贞操;

住方圆以成象,体圣贤之屈伸;

日注不穷,类芳猷之无绝。

年倾不溢,同上德之诫盈。”

对于晋祠的建筑及夜景,也作了诗意的描写:“金阙九层,鄙蓬莱之已陋;玉楼千仞,耻昆阆之非奇。落月低于桂筵,流星起于株树。”

李白诗曰:“时时出向城西曲,晋祠流水如碧玉;浮舟弄水萧鼓鸣,微波龙鳞莎草绿。”

郭沫若诗曰:“圣母原来是邑姜,分封桐叶溯源长。隋槐周柏矜高古,宋殿唐碑竞炜煌。悬瓮山泉流玉磬,飞梁芊沼布葱珩。倾城四十宫娥像,笑语嘤嘤立满堂。”

林徽因说:“晋祠的布置又像庙观的院落,又像华丽的宫苑;全部兼有开敞堂皇的局面和曲折深邃的雅趣。大殿楼阁在古树婆娑池流映带之间,实像个放大的私家园亭。”

《晋祠志》载:“三晋之胜,以晋阳为最;而晋阳之胜,全在晋祠。”

晋祠的美是多方面的,出于偏爱,这里多仅从建筑学和美学的角度,对晋祠古代建筑做出粗略的分析。

祠祀的形成

早在原始社会时期人类与自然同处于一种既隔绝对立又浑然一体的矛盾状态,又因其文明的低下而无法窥探自然界的奥秘。便常以自己的思维去比附周围的世界,于是只能简单地把物看成是有灵的,与自己相关的生命体。对于原始人类来说自然不仅有生命,而且是巨大而神秘的,对人具有不可抗拒的威力和魅力,“精神在物质重量下感到压抑,而压抑之感正是崇拜的起点。”于是自然崇拜便产生了。当人们把动植物中个别的崇拜对象当做本族的祖先或与本族祖先有血缘关系或本族生活有根本的关联成了其保护神的时候,又以想象重构这一崇拜对象,并当作本族的名称标志时,就出现了图腾崇拜。随着农耕方式和思维能力的发展,自然崇拜逐渐被归纳为天地崇拜。人们用美妙的传说创造了日月星辰、山川河海诸神并赋于他们超人的能力和形象。又承定居的生活方式,出现了祖先信仰。“祖先崇拜是从人们重视父系传宗接代开始的,陶祖和石祖的出现标志着图腾崇拜的衰落和祖先崇拜的兴起。敬神尊祖也就进而成为古代国人安身立命的根本观念。

晋祠是奉祀晋国首任诸侯唐叔虞的祠宇,曾名唐叔虞祠、晋王祠。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说:“《山海经》曰:‘悬瓮之山,晋水出焉。’今在县之西南。昔智伯遏晋水以灌晋阳。其川上溯,后人踵其遗迹,蓄以为沼,沼西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水侧有凉堂,结飞梁于水上,左右杂树交荫,希见曦景。至有淫朋密友,羁游宦子,莫不寻梁集契,用相娱慰,于晋川之中最为胜处。

高欢、高洋父子,推翻东魏,建立了北齐。定晋阳为别都,并在天保年间在晋祠大起楼观,穿筑池塘。北齐后主高伟,崇信佛教,于天保五年(公元569年)曾下诏把晋祠改名为大崇皇帝。

隋末,太原留守李渊与其子李世民起兵太原,建立了大唐王朝。唐太宗李世民于贞观廿年(公元646年)故地重游,亲撰《晋祠之铭并序》大碑一通。

宋仁宗赵祯于天圣年间(1023——1031年),追封唐叔虞为汾东王,并为叔虞之母邑姜,修建了规模宏大的圣母殿。重建了鱼沼飞梁,祠区布局,大为改观。元佑、绍圣年间,由善男信女募集资金,铸靠造铁人,筑莲花台以壮威仪。金大定八年,更在飞梁大东,增建献殿,专为圣母子贡献祭品。明万历年间,在献殿前增建对越坊和钟鼓楼。接着又在会仙桥的东面,重修了华丽的水镜台供演戏之用。

又由于晋祠是晋水的源头,人们又把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视为生命之源的水及水母、水神也是和叔虞、圣母一起来祭祀,并在晋水源头建水母楼、难老泉亭。于是晋祠又成了人们举行地雩祭的重要场所。

民间的鬼神信仰主要来源于万物有灵论。 秦汉时好神仙、尚方术之风兴盛,人们对前代神祗作了一番整理,建立了祭礼制度,并设置了大量的神祗,将多神崇拜的方式固定下来,吸引了许多民间信仰扩充了祭祀的范围,增加了祭祀的对象,丰富了祭祀的仪式。几乎无神不有祠,无神不致祭。于是乎晋祠以祖先、山川崇拜为主,儒、释、道及民间诸神为辅的完善的祭祀场所逐渐形成。晋祠也就成了从玉皇大帝、太上老君、释迦牟尼到土地神、关帝老爷至文曲星君、英雄侠女等群“仙”会聚的地方,它们无不互弃己见,各居晋祠一隅,共享人间香火。

功能与形式

祠庙建筑是以精神为原动力而创造出来的。精神功能指人们的心理功能,它包括审美、认知、崇拜三个方面。祭祀是祠庙建筑最初的主要功能。《祭示篇》云:“凡祭祀之义有二,一日报功,二日修先。报功以勉力,修先以崇恩,力勉恩崇功立化通圣王之务也。”对自然神的祭祀出于报功的心理,对祖先的祭祀就是修先报恩了。而民间百姓则主要出于禳灾祈愿的现实需要和对自然力的恐惧依赖的矛盾心理。古代人谢神和祈祷仪式是极形象而富于浪漫想象力的。《乐雅·释天》:“春祭曰祠;夏祭曰;秋祭曰尝;冬祭曰蒸。祭天曰燔柴;祭地曰瘗埋;祭山曰技悬;祭川浮沉;祭星曰布;祭风曰磔。”就根据所祀对象的不同采用了各不相同的象征手法。《礼记·祭法》郑玄注说:“庙之言貌也,宗庙者先祖之尊貌也。”最早的“先祖之尊貌”可能就是标志生殖崇拜的灵石,宗庙之主“石”。《说文》云:“石,宗庙主也。周礼有郊宗石室;一日大石,约在汉代又演为木主,也就是后代的祖宗牌位。应祭祀功能的需求,祠祀的建筑也就产生了。并随居住、宫殿等营造技术的发展,祠祀建筑也由野外的坟、坛、石进入了有顶的庙宇,又因祭祀仪式的分工专门化和古代人事死如事生的观念又演变为寝殿、献殿或香亭的组合群体。

禳灾祈愿的心理——祠祀方式——坟、坛、祜、庙宇。

晋祠一组祠祀建筑可谓把祭祀功能发挥到了极至,过会仙桥西行,为古莲花台,台为方形,四隅各铸一铁人护祠、镇水,以壮威仪。穿对越坊便是献殿、鱼沼飞梁、圣母殿组成的核心群体。

献殿、殿身三间,歇山顶、四周无墙,当心间前后辟门,其余各间,在坚厚的槛墙上安叉子,形如一座凉亭,灵巧而豪放。敬神时,燃一炷香,那五谷之气,便会使人置身于云雾漫漫,青烟缭绕的神秘氯围之中,从而使人的心灵不由自主地产生某种微妙的变化,上达于天,天人妙合。

鱼沼飞梁在圣母殿与献殿之间,古人圆者为池,方者为沼,沼中多鱼,故曰:“鱼沼”;其上立架十字形桥,“架虚为桥,若飞也。”故曰:“飞梁”。东西桥面宽阔,为通往圣母殿的要道,而南北桥面,下斜如鸟之两翼,翩翩欲飞;边缀勾栏,凭栏赏景,益增诗情画意。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说:“此式石柱桥,在古画中偶见,实物则仅此一孤例,洵为可贵。”进而考其功能更似一四通之祭坛。雩祀是民间的大事,故春旱求雨,必先择吉日,即壬辰一类属水的日子,然后在城东筑八尺见方的四通之坛,献生鱼八条,玄酒、脯肉一类以祭。在甲、乙日做一条八丈长的大青龙,置放中央,做七条四丈长的小青龙,面向东方,相隔八尺陈列车员。令儿童八人、田啬夫八人斋戒三日,青衣立于龙旁。仪式开始,鼓乐喧天,儿童与田啬疯狂起舞,然后由一近迷狂状态的伶牙俐齿的巫祝,口念祭词,手舞足啃以请雨……。不管形式如何变化,苍龙始终是我们民族文化一个至今不衰的母题。从“飞龙在天,利见大人”的卦辞到灵星祭雩祭,从默默无声的神秘卦象到震耳欲聋的祭礼鼓声,哪个不围绕这个母题?这母题具有神奇的生命力,它没有终止于汉代的祭祀,反而在民间稳固地生要发芽、开花结果,演成至今不衰的民俗文化形式、龙舞龙灯、龙戏珠……在当年雩祭的青龙舞,早已种下龙舞龙灯与大型龙舞的原型因子;那手舞足蹈的僮子就是后来的手执波珠的领舞者,那强悍的男啬夫就是后来的舞龙人……

水镜台规模壮观,台上东部为重檐歇山顶,演戏时用为后幕,台上西部为卷棚歇山顶,面向圣母殿,三面开敞,演戏时为前台,台下埋大瓮八口,为扩音之用。在民间无论那种酬神还愿的祭祀活动,总少不于表演各类舞乐,以娱神兼娱人,历代皆然。由于古代人民生活困苦,终年辛劳,仅得一饱,闲暇有限,为了调剂生活,每每借祭祀的机会鼓舞欢庆。这种民间的迎神赛社的祭祀仪式,具有公开性、礼仪性和娱乐性的特征〈淮南子·精神训〉载:“今天穷鄙之社也,叩盆拊瓴,相和而歌,自为乐矣。”〈东京梦华录〉栽北宋汴京城外神保观神诞时的盛况:“廿四日州西灌口二郎生日,最为繁盛。庙在万胜门外一里许,敕赐神保观。廿三日……于殿前露台上设乐棚,教坊,钧容直作乐,更互杂剧舞旋……廿四日诸司及诸行百姓献送甚多,其社火呈于露台之上。”宋元时期戏曲勃兴,为适应迎神赛社时的演出需要,在露台、乐亭的基础上分前场后幕,单面开敞的戏台。场地也由四周围观,进而形成有固定方向的戏场,并在各祠庙中普遍出现了。

介绍山西五爷庙的导游词篇五

华严宗,依《华严经》立名,故称华严宗。又称贤首宗、法界宗、圆明具德宗,发源地为陕西西安华严寺。该宗依《大方广佛华严经》立法界缘起、事事无碍的妙旨,以隋代杜顺和尚(公元五五七至六四〇年,即法顺)为初祖。

华严主要教理为法界缘起说。宇宙万法、有为无为、色心缘起时,互相依持,相即相入,圆融无碍,如因陀罗网,重重无尽;并用四法界、六相、十玄等法门,来阐明无尽缘起的意义。其理论有四法界、六相、十玄门等。

华严寺始建于唐贞元十九年(803),现仅存砖塔两座,东为初祖杜顺禅师塔,西为四祖清凉国师塔。四祖法名澄观,于三祖法藏殁后私淑其学,住五台山清凉寺,撰新译《华严经疏》等,后世称之“清凉大师”。

华严寺位于少陵原半坡,当年李白居高临下,俯瞰樊川,不禁诗兴大发,留下了“南登杜陵上,北望五陵间。秋水明落日,流光灭远山”的绝句。

华严寺由初建到以后数百年间,无高大殿堂建筑的记载,而只记有凿原为窟,以安置佛像及僧众居住,华严寺可以说是黄土高原上一座典型的窟洞寺院。从塔的记载看,这里曾有华严宗初祖杜顺坐定身骨的墓塔、二祖智俨塔、三祖贤首塔、四祖澄观塔。1930年陕西大旱,朱子桥居士来陕西赈灾,与佛教界人士瞻礼华严寺塔时,见到元代重修碑内有“修塔即降甘露”的文句,便于塔前发愿“重修两塔,祝愿普雨”。不日即天降大雨,朱子桥遂与佛教界人士动工修塔。

华严寺现存的两座塔中,东边的是杜顺的灵骨塔。杜顺虽是禅师,但又以华严为业,住静终南山,为华严宗初祖。杜顺圆寂时,有两只鸟飞入房中,悲鸣哀切。杜顺尸身一个月后仍肉色不变,一直有异香飘出,后起塔藏葬。现存的杜顺塔呈方形角锥体,共7层,高约21米,为仿木结构楼阁式砖塔。每层叠涩出檐,檐下均砌两层菱角牙子,塔身壁面用砖砌成扁柱、栏额、斗拱、昂等,第三层嵌有“无垢净光宝塔”刻石。

原西边的塔是华严宗四祖清凉国师澄观的灵骨塔。澄观(737——838年),俗姓夏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是华严宗实际创始人法藏圆寂后数十年,中兴华严宗的著名思想家和学者。澄观多次奉敕译经撰疏、入殿讲经,深得皇室尊崇,被委任为天下大僧录主持全国佛教。澄观世寿一百零三岁圆寂,历唐玄宗至文宗九朝。澄观弟子很多,圭峰宗密、东都僧睿、海外法宝及寂光号为门下四哲;宗密不仅继承其学说,而且发扬光大,被称为华严五祖。其思想对中唐以后的中国佛教有很大的影响。

介绍山西五爷庙的导游词篇六

蒙山在太原西南约20公里处,晋祠以北的寺底村,主峰高1325米,蒙山晓月为旧太原八景之一。北齐高洋帝于天保二年( 551)将东魏大庄严寺扩建为开化寺,开凿了高 200尺的摩崖大佛,称为西山大佛,比目前全国最大的乐山大佛略高。隋文帝时新建了庇盖大佛的殿阁,唐高宗和武则天曾来此礼佛,赐宫内袈裟。由于寺毁阁倾,大佛淹没于乱石瓦砾之中,仅见胸颈部分,胸宽25米,高17.5米,颈部直径宽五米。目前做为旅游资源正在规划开发之中。

蒙山大佛,也称晋阳西山大佛,是一尊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寺底村西北的蒙山中的摩崖大佛,现为太原市文物保护单位。蒙山大佛开凿于北齐天保年间,本是蒙山开化寺后的摩崖佛像。唐高祖李渊、唐高宗李治与皇后武则天、后唐武皇帝李克用、后汉高祖刘知远都曾来此礼佛。元朝末年,蒙山大佛被毁。1980年的太原市地名普查中,蒙山大佛被重新发现,发现时佛头已不知去向,佛身埋在土石之中,风化严重。古籍记载,蒙山大佛高二百尺(合今制59米)。根据实际测量,蒙山大佛两腿底部至颈部高约30米,按比例估计原来的佛头高约10米,加上后世重修时补筑的基座高6米,蒙山大佛原本的高度大约为46米。20xx年起,太原市对蒙山大佛进行了保护和开发,加固了佛身,并参考太原出土的北齐佛头新修了高12米的佛头。20xx年10月,蒙山大佛景区向公众开放。

蒙山大佛本是开化寺后的佛像。开化寺建于北齐天保二年(公元559年),北齐文宣帝高洋赐额“开化寺”。寺后凿石修路,在寺后一里处依山凿刻佛像,即蒙山大佛。当时太原被称为晋阳,是北齐王朝的陪都。北齐太祖高欢在此创业,击败尔朱荣,后来实际掌控东魏朝政,为北齐的建立打下基础。此后北齐各代帝王常往来于首都邺城和别都晋阳之间,相当重视对晋阳的建设。按照五代苏禹圭《重修蒙山开化寺庄严阁记》中的记载,《北齐书》等史料中北齐后主高纬“凿晋阳西山为大佛像,一夜然油万盆,光照宫内”说的就是蒙山开化寺大佛。因此,蒙山大佛有时也被称为“晋阳西山大佛”。

蒙山大佛开凿的年代存在争议。一种观点根据《永乐大典》中《太原志·太原县》的记载,认为蒙山大佛的开凿始于北齐天保二年。另一种观点根据明嘉靖《太原县志》、明成化《山西通志》的记载,认为蒙山大佛的开凿在开化寺建寺之后,即晚于天保二年。有研究者根据五代苏禹圭《重修蒙山开化寺庄严阁记》中所述“北齐文宣帝天保末年,凿石通蹊,依山刻像”,认为蒙山大佛的开凿始于天保十年(公元559年)。研究者据《北史》中后主高纬“凿晋阳西山为大佛像,一夜然油万盆,光照宫内”的记载,认定蒙山大佛完工于后主高纬时;又根据宋人记载中蒙山曾有北齐天统五年三月撰《蒙山碑》、《北史》天统五年三四月间北齐后主身在晋阳且有重要佛事举行,推定蒙山大佛的完工时间就是北齐天统五年(公元569年)。

蒙山大佛为利用陡直崖壁开凿而成,位于蒙山近山顶处。佛龛为摩崖敞口式,宽29.60米,进深17米,平面大约为半椭圆形。佛像头部已经遗失,山与颈部平齐,研究者推测当时此处很可能有自然突起的岩石,开凿时将它刻成佛头。佛像背后的山崖有大片平地上有寺院遗址,散落有残碎砖瓦,还有刻着“杭州天目山峰彻禅师”的断碣。蒙山大佛为单体佛像,龛内外没有胁侍像的遗迹。

大佛头部遗失。颈部直径5米,高2米余,有三条阴刻项线。颈部至腹部高22米,两肘间距22.70米。两肩平而宽,胸胛肥厚, 身形壮硕。由于大佛的岩体为疏松的砂岩,风化、崩塌相当严重,佛像衣纹服饰已无法辨认。佛像的胸部存有若干排小方孔,据推测为重修大佛时留下的遗迹。佛像小臂长12米、宽2.80米,保存较为完好。佛像施禅定印。右手长3.10米,手掌及小指尚存;左手已残。两手之下为条石补砌的双腿,高3米,结跏趺坐式。腿下为条石台基。双腿和台基均为重修大佛时砌。研究者认为,佛像原来的坐姿虽未必是重修时的结跏趺坐,但是由两手的禅定印判断很可能就是结跏趺坐式。宿白根据清理前的遗迹推断蒙山大佛是倚坐的弥勒佛。然而,清理之后的佛像施禅定印,结跏趺坐,并不是倚坐的佛像。后来的研究者认为,蒙山大佛可能是释迦佛。理由之一是《重修蒙山开化寺庄严阁记》提到“成招提之胜因,侔释迦之真相”;另一个理由是北魏开凿的云冈石窟第20窟的释迦佛也施禅定印,结跏趺坐,与蒙山大佛相同。

蒙山大佛自双腿下部至颈高约30米。研究者按照双肩宽度18米估计佛像头部高度大约十米左右,即蒙山大佛通高为40米,加上后世重修时增砌的6米高的基座,总高度大约46米。这与史籍的记载有所不同。唐代的《冥报记辑书》记载蒙山开化寺大佛高二百尺。按唐代一尺合现代0.295米,唐代记载中蒙山大佛的高度为59米,比蒙山大佛的实际高度多十几米。一些媒体按现代一尺合0.33米计算,得出蒙山大佛的高度为66米;也有媒体计算为63米;还有媒体称蒙山大佛“通高(大佛站立高度)66米”。这些媒体由此认定,蒙山大佛比55米高的阿富汗巴米扬大佛还要高。甚至有媒体声称,蒙山大佛与乐山大佛、巴米扬大佛齐名,并根据三者的高度关系(认为蒙山大佛高66米)将蒙山大佛称为“世界第二大石佛”。

大佛前的平台上存有面阔三间(约15米)的建筑遗迹,门墩石和地栿尚在,研究者判断建筑年代可能晚于五代。建筑遗迹北面存有一龟趺,碑已失。佛龛西侧壁上存有若干小石洞,是修建佛阁时嵌入梁檩所用。大佛龛外东侧,崖面上还有一块摩崖碑刻和二个洞窟的遗存。摩崖碑刻大约处在大佛胸部的高度上,为长方形,高2.50米,宽1.85米,是预先雕刻成之后嵌在山崖上的,文字已漫漶不清,只能判断出刻的是佛经,无法确知是哪一部经。摩崖碑刻东侧的小窟高、宽都在1米左右,因岩石崩塌,此窟已被破坏。小窟的东边是一平面为方形的大窟,面阔2.97米,进深2.99米,高2.94米,四角攒尖顶。长方形的窟门高1.74米、宽0.97米、深0.52米,门两侧雕有石柱,石柱上雕出栌斗,栌斗之上是雕刻的阑额,阑额的斗栱为一斗三升式,柱间斗栱为人字形叉手。叉手为弧形,向外撇出,尾端微微上翘。结合四角攒尖顶、人字形叉手尾端上翘两个特征,研究者认为此窟可能开凿于北齐。窟内为素壁,并无龛像,属于禅窟,窟内残存有清康熙四十六年的题记。

另据《嘉靖太原县志》载:“法华寺在县西北十五里,北齐天保二年(551年)建,赐额开化,寺后凿石通蹊一里,依山刻佛像,隋仁寿初(620xx年)建佛阁,改额净明。唐武德三年(620xx年)李渊自守河东来游于禅之后,复改为开化寺。会昌甲子岁(844年)佛阁废毁,乾宁二年(895年)重修。宋淳化元年(990年)修释迦如来舍利塔二座,塔高二丈。元末(1368年)废毁,只存僧房舍利塔。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晋恭王重建。”

五代后汉高祖刘知远称帝前,于后晋自运二年(945年)曾在此修建佛阁,名曰“庄严阁”,高五层,每层十三楹,将高200尺石刻大佛,庇盖于内,同时建“雁塔蜂台”,修“鹿苑鸡园”。大阁凌云,气势非凡,豪华之极。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庄严阁”等建筑塌毁,从此大佛便被掩埋于山石、残砖、碎石、泥沙之中。明晋恭王朱棡镇守太原,重修开化寺,实际是只修了前寺院,即现在的开化寺,后寺院未修,大佛亦因湮埋不为后人所知。

1980年太原市南郊区地名办公室在地名普查中,发现大佛遗迹。1982年顺势探索“大肚岩”一名的来历时,实地勘测实为大佛胸部,其高有五丈多,宽约8丈,头部尚未找到,仅现找到的颈部高达五尺,真经一丈五,胸以下部分仍埋于山石碎瓦斜坡中。整个大佛还有待发掘现已露面佛身及其周围发现的建筑遗迹,经与史籍记载相吻合。目前已引起国内有关史学界的关注。

介绍山西五爷庙的导游词篇七

大家好,我是您这此游览的导游员,叫蒙毅。首先我代表山西省友谊之旅旅行社欢迎您来参观菩萨顶。我在这里祝您玩得开心愉快,通过我的讲解,一定会使您不虚此行。

大家看,坐落在灵鹫峰上的这座金碧辉煌的寺庙就是素有喇嘛宫之称的菩萨顶。我们已经参观了许多寺庙,大家可能也发现了,大多是红墙灰瓦,,而菩萨顶却是红墙黄瓦。在古代中国,黄色是皇家专用的,可菩萨顶却用了黄琉璃瓦,,您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这个问题留给大家考虑,等我们参观完寺庙,听了我的讲解,您自然会明白。

此寺创建于北魏,原叫大文殊院。相传唐太宗贞观五年,僧人法云想塑一尊文殊像,可不知道塑何职文殊。一天夜里,法云从长明灯下的蓝光中看见一尊文殊菩萨像,并由塑工塑成。传说这便是文殊菩萨显圣,展示真容,所以此寺又叫真容院,俗称菩萨顶。

寺庙经历代修补,尤其是1952年政府拨款补修了所有殿宇和牌楼、石阶等。现占地30亩,分前院、中院、后院和东配院四处院落,有殿堂楼房121间,是五台山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喇嘛寺院,殿宇云集,雄伟壮观,布局严谨,独具特色。我们从山麓仰望,阳光下飞檐斗拱,相托红墙黄瓦,金碧辉煌,象西藏布达拉宫,所以有喇嘛宫之称。菩萨顶在五台山有很高的地位,是黄庙首领庙。

大家请跟我往上走。

我们登上这高高的台阶,就进入寺庙了。这台阶、木牌坊、幡杆就是康熙皇帝看成龙头的地方。这里我们要让大家数一数,到底有多少台阶,等大家登上这高高的灵峰圣境,我会告诉大家关于这台阶,上面的石狮的说法和传说。

大家数清楚了吗?到底有多少台阶?

我告诉大家,寺庙门前的长长的台阶,一般都会与108有关,菩萨顶也不例外,也是108级台阶。佛家说,人生共有108种烦恼,把解脱烦恼之道称为“法门”。踏上一级台阶,意味着跨入一个法门,消除了一种烦恼。当您气喘吁吁地站在悬有“灵峰圣境”横匾的彩绘牌楼下面,远望周围林立的寺庙、翠绿的山色,您是不是已把人世间的108种烦恼全部踩在脚下,成了一个无忧无虑的人了呢?

我们再看台阶上这对石狮,仔细看过之后,您一定会发现左边这只没有舌头。原来啊,是它偷吃工人食物被割掉了舌头,一直饿着肚子蹲到现在。

这座四柱三门七楼的高大木牌楼是清代康熙五十三年所立。它色彩鲜艳,彩绘龙凤,造型优美,形象生动,结构合理,坚固精致,是五台山木牌楼之冠。

穿过天王殿,我们来到前院,院内古树参天,石碑林立,幽雅清静。我们面前的是大雄宝殿,是菩萨顶的主殿,寺内重要佛事活动一般都在这里举行,内供释迦牟尼、阿弥陀佛、药师佛和十八罗汉。

大雄宝殿右侧是带箭文殊殿。殿内骑狮文殊的肩上插有一支箭,传说是乾隆皇帝射的,不过我们现在看不到这支箭了,它以被前两世班禅取走了。

要说菩萨顶最有特色的建筑,还要数大雄宝殿后的文殊像。大家请跟我来。

我们面前的大殿就是文殊殿。大家看殿前台阶,有许多蜂窝状小眼。原来在殿檐中间的一块瓦上,不论春夏秋冬,也不论阴雨晴天,总是滴水不断,所以又称为滴水檐大殿。由于雨珠滴沥,落地柱石,嘀嗒有声,再加上注溅时水花在阳光下反射出五光十色的艳彩,形成五台山一大景观。您能猜猜为什么滴水不断吗?曾经有很多种说法,其实只是在檐下有一个存水槽之故。不过我们现在已看不到这一景观了,因年久失修和维修时没有注意保存,水槽已不存在了。

殿内原有三尊高约两米的铜质三大士像,就是正中文殊。左观音,右普贤。它们距今应该有四百多年了,是铜铸艺术的珍品,可惜这三尊名冠五台山的铜像,早已被毁。现在的塑像是1985年新塑的。大家仔细看,黄庙殿内的塑像与青庙有所不同,从塑像就可以分辨出是青庙还是黄庙。这里的菩萨像都有肩花,脸微侧,且有华丽的背光,这正是与青庙塑像的不同之处。

在后院,,还有明代万历年间铸造的大铜锅。大家看,如此巨大的铜锅一年也只是腊月初八煮腊八粥用一次。据说有一次小喇嘛因洗锅后,锅内表面结冰,还差点上不来呢,可见这铜锅有多大了。

佛教寺院都有一点神秘气氛,而殿顶的神兽仙人,更增加了一份神奇色彩。这些神兽是龙的儿子,他们有各种各样的能力。把他们安置在殿顶是为了防火、避邪,又有龙凤象征和谐祥瑞。

菩萨顶之所以能保持黄庙领袖庙的地位,与清代康熙、乾隆几次来五台山住在菩萨顶有关。康熙在寺内留下了“五台圣境”御笔。大家看这石碑坊上四字就是康熙亲笔题字。

因西藏历来是政教合一的政权,所以清统治者极力笼络人心,以巩固对西藏的统治。这样,五台山黄庙就更加兴盛起来,尤其是菩萨顶,地位极高,寺庙的大喇嘛在清代相当于朝廷一品官的地位。

由于菩萨顶相当于皇帝行宫,再加之为了笼络西藏喇嘛教,所以代表皇室“至高无上,尊贵富有”的红墙黄瓦便也成为菩萨顶的特色了。各位游客您明白了吗?

好了,各位游客,我的讲解就告一段落,希望通过我的讲解,您能对菩萨顶留下深刻的印象。祝大家旅途愉快。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