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上海的导游词简介篇一
前身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于1956年8月10日开馆的上海美术展览馆,1983年重新翻建,1986年10月9日改用现名上海美术馆。收藏有虚谷、任伯年、吴昌硕、张大千、林风眠、刘海粟、关良、王个簃、朱屺瞻、谢稚柳、张乐平、沈柔坚、贺友直等近现代著名画家的作品及具有地方特色的油画、版画、连环画、年画等作品。建馆以来,举办过“法国十九世纪农村风景画展”、“法国二百五十年绘画展”、“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展”、“齐白石画展”、“黄宾虹画展”、“潘天寿画展”,及多届全国美展上海展区作品展等重要美展。出版有《虚谷任伯年吴昌硕画集》及内部不定期刊物《世纪美术》、《上海美术馆》。历任正副馆长有:陈秋草、鲁沙白、张云骋、沈善良、朱仁冬、方增先、夏顺奎、丁羲元、陈克里、李向阳、陈龙、张坚、王新华。馆址设在南京西路456号。20_年在南京西路325号原上海图书馆旧址改建辟为上海美术馆新址。
上海美术馆拥有展厅12个,展览面积6000余平方米,配备了现代化的设施,为举办各类艺术展览提供了良好条件;而设备先进的演讲厅、会议室、图书馆、美术资料数据库及美术工作坊等,则为学术研讨和普及教育等活动提供了保证。此外,艺术书店、纪念品商店、画廊、咖啡屋等也为观众营造了充满艺术气息的休闲氛围。
上海美术馆现有藏品8000余件,依托收藏,积极开展了以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为重点的理论研究和美术馆学的研究,并为收藏保管、陈列展览、教育推广、中外交流等业务工作的开展创造了条件。特别二年一届的"上海双年展"是中国最为重要的展览、学术活动之一,已成为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的品牌项目。
自建馆以来,上海美术馆的藏品从不足20_件增加至超过7000余件。在经常性展出其东南亚艺术藏品的同时,还策划了多种以国家为关注点的展览,分别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泰国举办“从古至今”、“灵魂的联系:土地与人民”以及“信仰与存在”等展览。也曾于20__年9月至20_年6月在马尼拉的阿亚拉博物馆展出了菲律宾艺术藏品。该馆推出了许多在上海国内外影响深远的展览,包括“东南亚美术主题”、“上海的百年美术”、“我们时代的艺术”、“总统特选新秀作品展”、“英雄十年:1955年至1965年的上海艺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东南亚当代艺术作品展(上海双年专题展览)”,最新的展览是在中国美术馆展出的“上海美术馆藏品展”。它希望在本国和地区性文化背景下推动人们对艺术的了解和欣赏,并籍此促进上海文化环境的活跃和发展。实现上述目的不仅依靠美术馆的展览项目,另有其多语教育项目和公共项目,这些项目涉及具体介绍各种艺术趋势并进行艺术实践、开展公开演讲等,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当地社会以及到上海旅游的地区性和国际游客的需要。
上海美术馆以收藏来说,第一代画家的作品最丰富,第二代次之,第三代最少。展出将特别突出第一代画家在50年代所完成的一批作品。在这些画家中,张荔英一生留下了94件作品,而且还有详细的文字记载和资料,如日记、文稿和各类剪报等。陈宗瑞是由家人捐献了56件作品,他的资料也相当完备。范昌乾也有46件作品。这些数目不等的展览品,有些是画家自己的捐献,有些是画家的家人捐出来,有些则是收藏家的收藏。像松年法师就捐献了112件书画作品给美术馆、陈金川68件、郑农22件,美术馆主席卢明德医生也捐献了13件陈文希的画作。
上海美术馆今日才能拥有国际上最大的一批20世纪东南亚美术公开收藏。其永久馆藏有超过6500件美术作品,其中包括拿督陆运涛遗赠的一批上海知名画家具像画作、由张氏遗产管理人和李氏基金所捐赠的张荔英藏品,以及最近的刘抗遗赠之作。正因为有如此丰富的永久馆藏,上海美术馆才得以大大加强对本区域视觉艺术界和亚洲美术博物馆学的贡献。除了<自我成像>和<东南亚美术风景>这两项展示本身永久馆藏的展览以外,上海美术馆也曾策划推出一些以个别国家为焦点的展览,<从古至今>、<灵魂的联系:土地与人民>以及<信仰与存在>,所关注的即分别为马来西亚、印尼和泰国。本馆不久前还与菲律宾的阿亚拉博物馆合作,在后者新博物馆大楼于20_年6月开幕之时,在题为<交渡>的展览中展示来自本馆菲律宾美术馆藏的超过200件作品。本馆的巡回展览计划使本区域的美术得以在国际上广获观赏。
上海的导游词简介篇二
静安寺迁至今址后,规模逐渐扩大,至元时,蔚成巨刹。寺内有8处名胜,即:三国时所立“赤乌碑”、南北朝时所植“陈朝桧”、原于神僧智严异行而流传的“虾子潭”、南宋仲依所建“讲经台”、沸井浜中突沸的“涌泉”、诗僧寿宁所筑方丈室“绿云洞”、行人取道渡吴淞江的古渡口“芦子渡”、东晋遗存防御海寇的“沪渎垒”。寿宁搜集历代诗人题咏,编为《静安八咏集》行世,静安寺由此声名远播。明洪武二年(1369),铸洪武大钟,耗铜六千斤,上有“洪武二年铸,祝皇太子千秋”铭文,至今呜响大殿,声洪震远。
清初以来,寺屡经兴废。雍正年间,住持孚庵,因寺院田产案胜诉,维护了静安寺的'田产,并勒石记其事。乾隆六年(1741)礼部侍郎麦焕捐款重修大殿。乾隆四十三年(1778)歙人孙思望倡议集资重修殿宇。上海道(长白)盛保又修建寺前涌泉亭,并于寺东建报恩院供僧众居住。寺僧大海,曾将寺内被火焚余的宋代银杏树干,雕成十八尊罗汉及一尊韦驮像于寺内供奉。咸丰同治之际,静安寺毁于太平天国战火,唯余一座大殿。住持鹤峰在缙绅李朝观、姚曦、浙江富商胡雪岩等资助下,于光绪六年(1880)重建静安寺,翌年四月初八寺宇落成,按佛教仪轨举行隆重的浴佛节,四众云集,车水马龙,商贾辐,蔚为奇观。自此形成有名的一年一度静安寺庙会,“三月三到龙华(看桃花),四月八到静安(逛庙会)”遂成为沪上民谚民俗。光绪九年(1883)由李朝观作记、住持鹤峰勒碑,《重建静安寺记》碑文今仍保存于大雄宝殿前壁。
光绪二十年(1894)住持正生于大殿左右两侧增建两座楼房,再次修葺全寺,使静安寺恢复旧观。光绪三十年(1904)在上海南翔建“静安南翔塔院”一座,将静安寺历代祖师灵骨迁葬该院,并建祖师祠,供历代祖师牌位。塔院旁建有僧舍,派专人管理。直到民国年间,尚有七十三间房屋,土地六十四亩。
1930-1940年,志法、志汶先后出任住持,任内无所建树,而寺产纠纷兴讼不断,留下许多后患。1941年,德悟法师继任住持,革弊图新,转向佛学教育,注重佛学研究,曾举办数十次佛学讲座,分别礼请应慈、圆瑛、芝峰、丁福保、赵朴初、蒋竹庄等高僧、大德主讲,同时成立静安寺护法会,会同监院密迦整顿寺务,寺风顿有起色。
抗战胜利后,在住持德悟、监院密迦主持下,在原山门之东,另建一座仿唐新山门,由邓散木(铁翁)题额“静安古寺”。并在新山门前、“天下第六泉”井栏一侧,竖立一座古印度阿育王式梵幢,成为静安寺标志。工程竣工后,又逢四月初八日佛诞及静安佛学院开学,在揭幕典礼上,太虚大师以三喜临门,亲自主持剪彩,拈香礼佛,欢喜赞叹。与会僧俗逾万人,成为当时沪上佛界一大盛事。
在此期间,静安寺还于寺后门向华山路,创办静安小学。于南翔建立静安农村实验学校。该校由持松、白圣、赵朴初、毛效同、顾恒(暨南大学农学教授)五人任董事,由大同法师主持教务。两校经费均同静安寺负担。
{$上海外滩导游词 ·上海南京路导游词 ·世纪大道导游词$}
1947年春,住持德悟、监院密迦委托周孝廉、奚亚夫二律师,联名致函上海市佛教会,主动提出愿将静安寺由子孙剃度制改为十方丛林选贤制。请市佛教会主持推贤选能继任静安寺方丈。同时,静安寺会体僧众也赞同德悟、密迦这一建议,亦函呈上海市佛教会请求改制选贤。于是,上海市佛教会尊重住持德悟法师及全寺僧众愿望,于是年农历三月二十九日,召集诸山长老、护法居士及全寺僧众,举行会议,一致决定该寺改为永久十方丛林,并公推持松法师为改制后首任住持,兼任静安佛学院院长。持松法师接任时,提出四项要求:“一、静安寺既定为十方丛林,今后住持选举,应由佛教会会同本市诸山代表及本寺两序大众公推,以示大公而杜流弊。二、静安寺应作为佛教文化事业中心,逐渐减少酬应,以期成为纯粹弘法之道场。三、寺内经济应行公开,尽力所及,举办佛教慈善公益事业,以符佛陀救世利生之旨。四、本人潜心内学,不善外缘,重违大众嘱托,除寺内行政大计如需本人主持外,其余事务,概由监院领导诸执事分别负责。所有琐务应酬,幸勿相累。”获得与会者一致通过。持松法师担任住持后,任命白圣为监院,四项规约,得以实施,寺务大有进展。
上海的导游词简介篇三
各位朋友,外白渡桥的参观到此结束,请大家拍完照后上车。
请上车,脚下请留神。(边同客人寒暄,边用国际标准点人数法清点人数)
都到齐了,(手持话筒)坐在后面的能听清吗?
各位新时期了,已经是吃晚饭的时间了,现在我陪你们云位于上海银座的国际饭店,途中,你们会看到不同门类的商店和人们的千姿百态,也可提出各种问题,为了便于大家的参观,我向大家散发南京地图。
发给你们的地图上,划有o的地方就是今天用晚餐的国际饭店,坐车到那里约15分钟,到银座(南京路)的入口和平饭店需要3分钟左右。刚才,各位散步于上海外滩一定很愉快吧!上海的外滩和横滨的山下公园非常相似,景色优美,被誉为上海的象征。明天你们就要回国了,在离别之际,请再次光顾寻里,和上海再亲吻一下,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景色优美之处,屡看不厌,但重复同肃的说明却不觉有趣。让你们在歌曲中再领略一下外滩的风情吧!那么唱什么歌呢?昨天,我考虑过,外白渡桥的那面会曾是日本的界,又是《上海浮生记》电影的取材之地带来了《上海浮生记》歌曲的磁带,曲名是”上海,欢迎您”,请各位欣赏。
(合着音乐前秦朗诵)
美丽的上海,由于贵宾的光临您更具魅力,著名的外白渡桥,欧式的高楼大厦,滔滔不绝的扬子江,还有以爵式乐而受人青睐的和平饭店,亲切的上海人,这一切是永远难忘的吧!
(歌声起)
“上海,欢迎您!”
那时,您曾光临过上海,记得是最后一个夜晚,
我向您高声呼喊:
欢迎您,光临上海。
(省略)
“唱的很好!”谢谢大家”,今天一天的疲劳想必已经消失了吧!出外旅行,您的记忆是最重要的歌中出现的上海,想必已留下深刻的印象了吧!
各位朋友!前面转弯就进入南京路了。
南京路是上海的第一繁华街,和东京的银座一样给人一种人声鼎沸的感觉。南京路在和平饭店的北楼和南楼之间向西延伸,全长5公里。南京路路名是1865年(日本江户时代庆应一年)定下的。在这之前叫作”大马路”,大是”大小”的大,马路二字这样写(边出示字样边讲解,进行图文导游)。
你们知道”马路”是什么意思吗?它意为是马通过的路。过去,这里是英国租界,最早本没路,英国人喜欢骑马,故由马踏出了一条路,叫作”马路”。1848年在前面横向马路河南路上,建起了上海最早的跑马场公园。从公园到外滩建成了当时上海最新的一条马路。以后由于地价高涨,在当时较偏僻的地方(今西藏路和人民广场)相继又建成了两个跑马场。与此同时又出现了新马路并不断向西延伸。从和平饭店至静安寺长达5翁的大马路延生了。
各位,听了这简单说明,对南京由来较为清楚了吧:铃木先生,您有什么要问的吗?没关系,有问题请说,我会乐意回答的。铃木先生说:这里像过节似的,人为什么如此之多?对此,我想作一说明。
这一带人多的原因。主要有三个,其一,南京路是举世闻名的繁华街道,由于观光和购物的原因,人们从各地聚集于此;其二,休假日,上海人也来这里购物和参观;其三,到目前为止,地下几乎不有任何服务设施,人们只好都集于地面。
鲁迅先生说,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但路形成之后,配上各种服务设施,人们自然会聚集而来。
在南京路的两侧,有四百多家商店,其中最有名的商店,餐馆都集中在和平饭店和第一百货商店之间。例如上海最在的书店、食品商店、服装商店以及著名的广东、四川、北京餐馆都在这里。各位请看车子的两侧,华联商厦和上海服装商店以经营款式新颖的一流服装闻名,备受女青年的青睐。上海人讲究穿着,下如你们所看到的那样,街上行人的服装各异,犹如在进行时装表演。快!请看!那里有一位穿着旗袍的女士,”旗袍”两边开衩是中国的传统服装,我们团中富有魅力的女士,穿旗袍是很适合的。这种大胆开放的裙服,在日本穿着一定会引起男士的注目。旗袍,在友谊商店和宾馆商场里均有出售。
请看车子的左前方,聚集许多人的地方是著名的北京餐馆”燕云楼”,你们知道为什么那里会有那么多人?因为那里将举行结婚宴席,要拍照的请备好相机,我请师傅放慢车速。你们看,胸前别着红花,在门口恭候客人光临的是新郎新娘。在中国法定结婚年龄为男的22岁,女的20岁。人们自由恋爱,结婚通常有做媒介绍九自由恋爱两种。自由恋爱结婚者占绝大多数。
各位朋友,进入南京路之后,我们见到了形形色色的各种人:他们当中有边吃冰淇淋边逛街的外地人,有身穿旗袍的时髦小姐女郎……可你们注意到没有,像那种装束打扮的老大爷,你们看,就是站在那儿戴着白帽,身穿黄衣服,手拿小红旗的老大爷,他究竟是干什么的呢?大家知道吗?我想来个有奖竞猜游戏,请大家参加。
小林先生,请您谈谈。噢,您说他是在街头做买卖的。那么,村上先生你以为他是干什么的?
是在街头做商品宣传的。看来,你们都说得不对,下面我们请一位女士来猜谜。山口美智子小姐,您说呢?“指导交通秩序的管理人员。”对了,她猜对了,我们为了感谢他们的协助,分别给他们发一、二、三、等奖。
各位,我们马上就要进入南京西路了,在车子的右侧,那幢高楼是上海第一百货商店。第一百货商店是中国最大的商店之一,商品种类有3万多。在这里,一天购物者约有20万人之多。实行了经济改革和开放政策以来,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俗语说,”百闻不如一见,”请大家好好看看领略一番。
南京路是中国人追求最新时尚,富裕的生活和进行较高消费的场所。总之,这条路反映了上海人民的经济、文化和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甚至有人说不到南京路,等于没来过上海,难道你们不觉得是这样吗?
国际饭店到了,大家领略了南京路白天的景色风情,一定很想知道迷人的南京路夜景---上海的不夜城。在此我且不说,晚饭后大家可以到南京路上散步,自己慢慢地品味吧!
今天,各位辛苦了,谢谢大家。
上海的导游词简介篇四
早上好!女士们、先生们。大家昨晚睡提好吗?好极了。真对不起,昨晚行李送迟了。因为行李车坏了,我们只得再要了一辆。顺便问一下,你们行李打开了没有?怪不得外面阳光明媚。我们导游常说:”客人把阳光装在包里带来了。”为此我谢谢你们。好言归正传。早餐的我已宣布过日程安排,今天我们先去海老城,也就是豫园、豫园商场的所在地。
我们的车正行驶在外滩。诸位左侧就是著名的黄浦江。我们以后会到这儿来的。
为了节省时间,在没到豫园之前我先讲些中国园林和豫园的情况。
在中国,园林被分为三大类: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和寺庙园林。豫园属于私家园林。中国园林有许多技巧,比如借景、障景等等。不过它们都由四个基本因素组成。这四个因素是水、植物、建筑和假山。大多数的私家花园是在江南,就是因为这儿多水源和适宜做假山的石。豫园是四百多年前明朝时建。园主姓潘,是个大官。他建此园是取悦于双亲,让他们安享晚年。所以豫园的”豫”字就取其豫悦之意。可惜的是他父母末能眼见豫园落成就去世了。清末,潘家衰弱,其后代变卖此园于当地行会。豫园之所以成为名胜,还另有一原因。1853年,上海爆发小刀会起义,园内一厅堂曾被用作指挥部。今天豫园是个必游之地。所以我建议到了那儿我们千万不要走散,最好大家寸步不离,好吗?
这儿是停车场。万一有人走散,请记住车号最后三个数字是121。我想最好不要发生这类事。我会举着小红旗,你们全陪张先生会殿后。大家准备好了没有?我们上路吧。下车时请注意自行车。
女士们、先生们,这座就是著名的九曲桥。为什么是九呢?因为是阳数最高的数。走在桥上,逗留时间就长。还可以从不同角度观赏风景。还有,据说鬼怪只能走直线,所以你不必为遇到鬼怪而担心。
在桥的中间,有座亭子,始建于清朝,大约在80多年前被改作一茶馆。老人们喜欢早晨来此,会会朋友,沏上一壶茶,聊聊天儿。一般他们喝的都是一种绿茶,叫做”龙井”。这个茶馆也是外国首脑常来之地。比如1986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来上海,也亲临茶馆喝了茶。
确实,能在这儿喝上一壶也是一种享受。试想一下,在一个夏日,你来到茶馆,临窗而坐,俯视着开满荷花的绿池。迎面吹来阵阵凉风。在悠雅的江南丝竹声中,你提起紫砂壶,慢慢地呷上一口微温的”龙井”茶。你会觉得飘然若仙。
你们也想喝一壶?对不起,我还是不能让你们去。等我们看完豫园再做决定,行不行?
这儿就是豫园的入口。当你走进一个私家花园,视线总会被什么东西挡住,有时是假山,有时是这肃的照壁。这是园林一技巧,称之为障景。不让你一日了然,却让你看到一部分,然后才达到”步移景易”的效果。
这座堂叫”仰山堂”。大家知道,上海位于一冲积平原,市内无山、无林。所以此”山”就指对面那座假山。它高12米,重80吨。它过去乃至今天一直是个奇迹。因为四百多年前没有水泥和熟石膏,人们就用烹煮过的糯米,加上明矾和石灰,把石块粘起来。至今安然无恙。看见山顶的亭子吗?四百年前,这是上海城最高点。从那儿可看到黄浦江上的渔船、帆影,可这些今天只能在电影中见到了。你也仅能看见他们上移的头顶。因为盘旋的小径皆被树、石遮住。这实在是园艺大师张南阳的杰作。也被公认是本地最佳假山。
在假山之后,有座龙墙。这是本园一特色。总共有五条龙墙。这边走,我要带你们去个地方,那儿能清楚地看见另一条龙墙。
女士们、先生们,这就是我刚才说的那条龙墙。龙实际上是想像出来的动物。我们称自己为龙的传人。不知道大家是否读过赛珍珠的《龙籽》。如果看过的话,这儿很多东西令你觉得熟悉。请看这条龙,你会发觉这是个多种动物的综合体。你看它头似牛,眼似虾,角似……我看不太像牛。我们通常说角似鹿,身似蛇,鳞似鱼,爪似鸡或者鹰。请告诉我,你们看见几个趾。三个对。但一般龙应有五趾。为什么是三个呢?其中有一故事。以前,只有皇帝和皇室人员才配有龙的图案。园主潘允端用了龙做墙,他有野心。不知怎么,皇帝得知此事,便派人来调查。潘允端得悉后,立即令人敲下两个趾。当朝延官吏一到,园主说:”瞧,这本不是龙,只有三趾。”真是个聪明人,不然他性命难保。
你们说想拍一集体照。我看以龙墙为背景,这可是最佳的地方,我来替你们拍,别忘了说”cheese”。
这儿我们可看见三块石头。中间那块称作”玉玲珑”。这并非是玉,但是挺有名,叫太湖石,外型是由水侵蚀而成。这原来是给宋微宗的贡品。宋微宗广收奇花异石,称”花石纲”。可怎么会到这儿来的呢?原来,在运往当时京都遗失了。多年之后,又成了地地方官绅的玩物。后来他把该石送给潘允端做嫁妆,因为潘的兄弟娶了他女儿。玉玲珑因有”瘦、透、皱、漏”等特点而著称。假如你自上而下倒水。它72孔孔孔犹如小瀑布;如你在下方燃香,它72孔孔孔烟香缥缈,非常美丽。园主以前常凝视此石多时,留连忘返。这也是园林功效之一,一个景物使你沉思,结果达到情晚合一的境界。
豫园之游就到此结束,希望胸们喜欢它。最后,大家必须做出选择:是喝茶还是购物。我看,还是举手表决。有多少人想品茶?哈,全都想去?!什么?我愿不愿去?说实话,这正合我意。那么我们还等什么呢?大家走吧!
上海的导游词简介篇五
高楼林立,霓虹闪烁,交错的立交桥,繁忙的轨道交通,快节奏的生活,充满活力的上海。
明珠塔观景
对明珠塔我早有耳闻,听说塔高468米,为亚洲最高,世界第三的电视塔,今日一见,果真名不虚传。坐在客车里远望,在一排排的建筑中,明珠塔尤为突出,塔尖上方直入云霄。随车行近,我细细观察:塔底是三根擎天柱撑着一个巨大的红色圆球,其上是五个作为豪华空中房间的小球,小球之上有一稍小的红球。球连着球,真有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
在排了几个小时的队后,我们乘坐每秒7米的电梯来到上百米的观光走廊,电梯里鼓膜堵塞的感觉真是无与伦比的奇妙。
走上观光走廊,踩在离地面263米的透明玻璃上,心中充满了恐惧与喜悦。我如一个没见过世界的童孩般趴在玻璃上,欣赏着如画般完美映入眼帘的上海外滩的景象。那奔流壮阔的黄浦江,映衬着两岸座座高大、雄伟壮观的建筑物。那建筑排列整齐,毫无杂乱之感;高低相间,富有立体层次;花木丛生,夹杂自然之韵。
我看着,走着,想着。上海,聚集了各国友人,汇集了世界文化,彰显着中国魅力。中国,正在走向世界,中国情,正在感染着世界,中国心,正将世界的距离拉近。
游世博园
世博会,今年世界的焦点,也是我们心中的渴盼。在两个小时的漫长等待后,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进了园。一进园,巨大的,庄重的鲜红色中国馆呈现在我们眼前,我们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无比的欣喜与新奇让我们睁大了眼睛,把相机快门按个不停。
看完中国馆,我们开始了分头行动,我们四个女孩一组,从美洲区开始了为期一天的游历。世博园真大,不必说体貌庞大,实力雄厚的usa;不必说造型独特,如蘑菇林般的墨西哥;也不必说充满奇幻,遍布种子的英国馆;更不必说藏宝无数,科技发达的俄罗斯;单是那小小的古巴,就蕴藏着无数的魅力。走进古巴馆,浓郁的异国风情直入心田,我小心而激动地在馆内行走参观,红、蓝、绿三色大胆的搭配,给人以刺激的视觉享受。
这,也许就是世博的魅力!
游览过程中,我们买了一本世博护照,在上面可以盖上世界各国的章印,以留作纪念,在某馆的荧屏上打出有章鱼章,于是来到出口。出口处是一位中国叔叔,我们说明了来意,他很亲切地说让我们等一下,等一个人为我们盖章。我们小小的心里充满了感动,晓不断地向他道谢。虽然后来因为盖章的人太多并没有如愿以偿。但那位叔叔成了我游世博中抹不掉的温暖回忆。
下午,我们排队进入了城市生命馆,这是世博主题馆,在馆内,我深刻体会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含义。一进馆,漆黑的环境中,奇幻的激光荧屏,让我怀疑是在水中还是陆地,小心地踩着“冰凉的泉水”来到城市管道区。一条条红的,蓝的管道在头上空纵横交织,我看到地下写着新陈代谢等字样,不由地说:“这是不是人体?”一句不经意的话,引起了旁边志愿者阿姨的注意,她笑着向我们介绍;“这是城市垃圾管道,这条红的是天然气管道……这些有着不同作用的管道,让城市生活更美好,它们蕴藏着城市灵魂。”听着介绍,我开始明白这次世博主题的含义,于是,道谢后,我顺着地上的脚印,开始寻找城市灵魂。
我与心舒来到了360度影厅,观看寻找城市灵魂的电影,我看到各国的人民,不同的风俗,奇特的动物,和谐就是城市灵魂。走出影厅,来到小电脑前,风力发电,循环使用……,节能环保就是城市灵魂。还有……,在这个城市生命馆里,城市的每一部分都是有生命的,每一部分都蕴含着城市灵魂。
游世博一天,腿很酸,心里很充实。
在上海,城隍庙里,南京路上,餐桌边,火车上,总有几种情谊充斥在空气里,让心暖暖的。
购物之旅
第三天,是购物,我带足了钱,睡足了觉,做好了一切准备,想不枉上海一游,可事与愿违,没买东西,精神却消耗尽了,还好,有同学,有友谊。
第三天,一直在下雨,很大。城隍庙里,我与宁同打一把伞,雨打湿了我的左膀她的右臂,我们在雨中穿梭,共同寻找九曲桥下哪一只金鱼最美,脚底“一月”是什么花,文物店里画中四大美女哪个不像,玻璃柜中那个有趣的东西是什么。我们共同与售货员讲价,将标价1480元的水晶讲到150元,在小摊上将15元一个的缠线娃娃讲到两个。我们为我们的砍价水平而高兴,为雨中拾宝而欢呼雀跃,更为在上海结交挚友而欣喜。
下午,天晴了,我们来到了上海外滩,隔着黄浦江,曾在明珠塔上俯视过的建筑又一次映入眼帘,这次看,却又别有一番感触。隔着水汽朦胧,明珠塔与周围的建筑是那么高大,耀眼,可望而不可及。看过外滩,踏上南京路,这条路是一条笔直的购物街,建筑为欧式风格,本以为这是一次游览,没想到,因时间不够,背包太沉使路途单调无聊而冗长。一路上就是在赶路,我的斜挎包在那时变得好沉,肩膀被压得一按就疼,这时男生们担当重任,帮助女生背包拿东西,我好感激。所以肩膀得到解脱的我也帮男生拿了一些不算太沉的物品,从这起,大家互相帮忙,互相鼓劲,你帮我我帮你,不分彼此,使路途充满了温馨,每个人都因友谊而充满了力量。
福根精神
吃苦、奋斗、成功、奉献一直是我们的校训,但我一直没有体会到它真正的含义。这次在共富酒店,通过一个小小的细节,我蓦然明白。
吃饭时,满满一桌菜,很丰盛,鸡鸭鱼肉样样俱全,也许口味不同我们吃不惯,每当有个蔬菜上来时,几秒钟立即搞定。正当我们盼着下一个是蔬菜时,一位阿姨端来了一盆汤,汤很热,她显得很小心,她用布包着,轻声的让我们闪一下,小心翼翼的放下,接着热情洋溢地说:“这是酒酿丸子,来,我给你们乘上。”我们问她好吃吗,她说:“我也不知道,我是山东淄博的”,一听是山东人,我们立刻有了他乡遇故知的感觉,好像一下子回了家。我们与她交谈,她一直很耐心的倾听,真的很感激她。饭后,校长作了一番讲话,几句话我铭记在心,他说:“这里的饭菜也许与我们的口味不同,但是人家真心的做了,并且做得很好,我们应该心怀感激,我们对须总又没有什么报答,而他却将自己吃苦奋斗成功的果实奉献给我们,这是一种无私与伟大,我们来就是体验学习福根精神的,这种精神从须总员工的身上就可以找到,我们应该并必须尊重他们,向他们学习,发扬福根精神。”
是的,我们去就是要学习,更深刻的体验福根精神,回校后,将它发扬光大!
这次上海之游让我更近的感受世界,看到了大都市的魅力,寻找到了城市灵魂,领略了各国文明,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更体验了福根精神。此次之游,怀恋一生。
上海的导游词简介篇六
朋友们:
下午好!现在我们来到上海黄浦江畔的外滩,首先,我对各位的参观游览外滩表示欢迎,并预祝各位旅游愉快。
新外滩共有五条旅游路线,在您的左手边是被誉为万国建筑博览”的壮观建筑群和宽敞的中山路,您的右手边是波光粼粼的黄浦江以及前程似锦的浦东陆家点缀金融贸易区,眼前为新颖独特的观光游览区。这建筑群、中山路、观光区、黄浦江、陆家嘴仿佛乐谱中的五线谱,勤劳上海人民则好似串串间符,正组成最新最华美的乐章,欢迎着各位来宾的光临。
地粉才能叫外滩呢?简单的说,它过去曾是上海老城厢外的一块芦苇丛生的荒滩地。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紧锁的国门被殖民者洋炮轰开了,上海也被迫辟为商埠。从那时起,各式各样的西洋式建筑随着殖民者的抢滩”而纷纷耸立,至本世纪30年代初,上海已从海滨小邑一跃成为远东最大的都市。
眼前这些具有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的建筑,虽然不是出自同一个设计之手,也不是建造于一个年代,但它们的建筑格调是那么的和谐统一,宛然天成。从金陵东路外滩到外白渡桥长仅1.5公里的弧线上,高低错落,鳞次栉比地矗立着52幢风格各异的建筑,有英国式的、法国式的、古希腊式的等等。当年许多外国银行、总会、领事馆等云集于此,有东方华尔街”之称,形成旧上海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个历史缩影。
各位请看,新外滩2号东风饭店,过去曾是十分闻名的英国总会,它是一座典型的英国古典式建筑。楼高有6层(连地下室),楼顶南北两端各设瞭望亭一座,内部装饰极为华丽。一层楼酒吧间当年曾因拥有110.7英尺的东方最长的酒吧柜而骄傲一时,如今美国的肯德基快餐厅设在里面。
新外滩12号以前是大名鼎鼎的汇丰银行”,该建筑建于1920年,属仿古希腊式的圆顶建筑。大楼为接近正方形的矩形建筑,高5层,加上顶部一半球形层顶菜有7层,钢框架结构。楼内装饰十分讲究,设有美、英、法、俄、日等国各种接待室。这座建筑英国人曾自诩为从苏伊士运河到远东白令海峡”的一座最为讲究的建筑。
紧邻汇丰银行旁边的那幢建筑是上海海关大楼,为19世纪复古主义的建筑,建于1920年,为当今世界所罕凶。大楼上面的大钟四周均可看到走时,每隔15分钟奏响一段短曲,钟声悠扬深沉,声闻10里。
汇丰银行大楼和海关大楼都出于英国设计家威尔逊之后,上海亲切地称它们为姐妹楼”,目前仍是上海的重要标志之一。
南京东路口的两幢大楼均称为和平饭店。坐南朝北的这幢楼建于1920年,当时称汇中饭店,是上海现存最早的一个饭店。它可作为一座历史建筑,属英国文世复兴式。该楼的最大特点是立面彩红砖做腰线,白墙砖做贴面,远远望去既庄重典雅,又别具风格,实属一座难得的佳作。
外滩的这些建筑,都是中国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同时也反映了西方殖民者对上海的掠夺和侵略。如今为了让人们了解这些建筑的历史,每幢大楼门前均挂有中英文对照的铭牌。
对于外滩,上海人给她的称呼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改变。上海人把解放前的外滩叫旧外滩,解放后称作外滩,现在人们赞她为新外滩。历史上发生过多次抢占外滩的情景,但每次都有着完全不同的历史意义。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改革开放的战略重心也由南而北,浦东的开发和振兴使上海走到了全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春风吹醒了沉睡多年的上海外滩,中外金融机构也纷纷抢占外滩。上海作出了清巢引凤”的重大举措,将外滩金融街房屋大置换,吸引海内外的老顾客”重新前来落户,再显远东华尔街”的风采。
外滩是上海的象征,也是中外游客必到之处。但在以前由于道路狭窄、行人车辆拥挤不堪,严重影响了外滩整体形象。为了改变处滩的面貌,上海人民政府把外滩作为重点加以改造。眼前这条马路称中山一路,是为了纪念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而命名的,也是外滩综合改造的一部分。该路全长826米,宽45米,设6至10个车道。这条宽阔的交通线不仅仅限于外滩一带,它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不断延伸,北起江湾五角场,南抵南浦大桥。到下个世纪初,这条南北走廊长达15公里,将成为上海旅游观光的标志性景观。
我们现在走的这条滨江大道颇有特色。它不但集文化、绿化于一体,而且早晨是人们习文练武的好地方,白天是国内外旅游者观光游览的天地,晚上则是对情侣谈情说爱的理想场所,听说有许多外国朋友都慕名前来体验生活呢。各位来宾,漫步在新外滩观光区,您是否感觉到,新外滩不仅面貌焕然一新,而且在热闹繁华中透出浓郁的艺术气息。大家请看:在延安东路外滩设置主题为为了明天”的艺术景观,以6根圆柱相拥抱,与具有80多年历史的气象信号台相组合成为一组对景。海关大楼与电子瀑布钟也是颇有新意的对景。电子瀑布钟呈阶梯式,长27米,高3.5米,设10全台阶。整个操作过程均由电脑控制,约有1000多个喷头水柱组成各种颜色的阿拉伯数字,使世界各地既是那么的遥远,双是多么的亲近。观光区名副其实地成了一条容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海派特色文化的风景线。
漫步外滩,我们不知不觉已进入了黄浦公园。提到这个公园,每个中国人都忘不了昔日外国列强挂在公园门口那块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那块臭名昭著的牌子,让当时的中国人民蒙受了极大的耻辱!如今,看眼前那60米高的上海人民英俊纪念塔,矗立在面临水之处。威武壮观的三柱黄岗岩塔体仿佛在告诉人们,民永远缅怀从鸦片战争、五四运动和解放战争以来,为洗刷民族耻辱,为上海的革命事业而献身的英雄们。
黄浦公园面对的就是闻名海内外的黄浦江。月上黄龙浦水黄”,十分生动地描绘了黄浦江水的颜色。改善浦江是上海的母亲河,它发源于无锡太湖,是上海境内最长、最宽、最深的一条河流,全长114公里;平均宽度400米,深7至9米。它的原名叫东江,又有春申江,黄歇江等别称。相传在20多年以前,上海当时属楚,那时楚国有位大将叫黄歇,他很有治国才能,被楚王任命为宰相,并封为奉申君”,管辖上海这块土地。由于当时东江上游淤塞,,他就带领上海人民进行疏浚,并且修正了航道,使上海的水上交通和农业得到很大的发展,后人为了纪念黄歇的功绩,就把东江改称为春申江”和黄歇浦”,直到南宋时期才正式定名为黄浦江”。
黄浦江有两个孩子”,一个叫浦东,另一个叫浦西。新中国诞生以前,她们一家子深受三座大山压迫,母亲河身上停泊着的尽是外的军舰和商船,两个孩子”也是被压得喘不过气来。跳黄浦”我句上海人的口头禅,就是指旧社会实在无法活下去的老百姓,到这儿来投江自尽。
远眺对岸,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与浦西外滩遥遥相望,其功能为金融、贸易和对外服务,它将是新上海的核心与象征。东外滩”滨江大道,总长2500米,集旅游、观光和娱乐等为一体,沿道设有6个颇具特色的广场。虽然现在只闻到隆隆的打桩声,但声声入耳,是五线谱上最华丽的乐章。
上海的导游词简介篇七
上海博物馆是一座大型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陈列面积2800平方米。馆藏珍贵文物12万件,其中尤以青铜器、陶瓷器、书法、绘画为特色。藏品之丰富、质量之精湛,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上海博物馆创建于1952年,原址在南京西路325号跑马总会,由此开始了它的发展之路。1959年10月迁入河南中路16号旧中汇大楼,在此期间,上海博物馆由小到大,在各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1992年上海市政府作出了决策,拨出市中心人民广场这一黄金地段,建造新的上海博物馆馆舍。
该馆陈列面积2800平方米。分别设中国青铜器陈列室、中国陶瓷器陈列室、中国绘画陈列室、古代雕刻陈列室。该馆的“上海博物馆珍-铜器展览”、“六千年的中国艺术展览”、“上海博物馆珍藏瓷器展览”、“明清书法展览”、“扬州八怪展览”、“明末文人书斋展览”等曾到香港和日本、美国展出。
上海博物馆是1950年4月开始筹建,1952年12月21日开馆。建馆初期,馆址在南京西路325号(原跑马厅大厦)。1959年迁至河南南路16号(原中汇银行大厦)。1991年,在龙吴路1118号建造4000平方米文物仓库。1992年,在虹桥路1286号建立上海博物馆分馆——中国钱币馆。同年,0上海市委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决定上海博物馆建造新馆,选址在人民广场中轴线南侧——人民大道201号,与市政府大厦遥遥相对。明清家具精品
1995年局部建成,试行开放,1996年10月12日全面竣工,举行开馆仪式。新馆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地下二层,地上五层,高29.5米,总投资5.7亿元。新馆是方体基座与圆形出挑相结合的建筑造型,具有中国“天圆地方”的寓意。馆名“上海博物馆”系建国后上海第一任市长陈毅所书。
建馆初期,隶属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1953年7月,划归上海市文化局领导;1960年9月,市文管委与上海博物馆合署办公,两块牌子,一套班子;1987年1月,上海博物馆升格为副局级单位;1988年10月,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委恢复独立建制,上海博物馆划归市文管委领导;20__年9月,上海市文物局成立后,原市文管委管理单位除上海博物馆外悉数划归文物局领导,上海博物馆直属上海市委宣传部领导。
建馆初期,上海博物馆机构设置仿照苏联博物馆模式,采用三部一室制,设立保管部、陈列部、群工部、办公室。1958年,设立文物修复工场;1960年,设立文物保护技术科学实验室;同年6月,上海市裱画生产合作社并入上海博物馆,在文物修复工场建立书画装裱组。1974年,为了加强博物馆的学术研究,设立陈列研究部,下设青铜、陶瓷、书画、工艺、陈列设计5个研究组以及考古部;1985年,各研究组升格为部,电脑组升格为室,同时增设文化交流办公室。到1995年,为了使机构设置与新馆建设的形势相适应,又作了相应调整,设15个部、7个室、3个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