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清明随笔200字十篇(优秀)

清明随笔200字十篇(优秀)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4-01 07:24:46
清明随笔200字十篇(优秀)
时间:2023-04-01 07:24:46     小编:admin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清明随笔200字篇一

我依旧记得,外公的那张脸和那双手,那张布满皱纹而又充满精神的脸和那双苍劲有力却又突兀着青筋的手,它们曾经和外公一起……

儿时,我一直都是被外公外婆拉扯大的。常常随外公外婆起得很早,老是做在一张木凳上看着外公扫地。外公拿着一把扫把在街道上扫,我呢,就拿着比自己矮一点儿的扫把乱舞,常常弄得到处都是灰尘。外公性情温和,也不说什么,只好一遍遍地扫,毫无怨言。那时侯,我还,看到外公天天清扫街道,不禁也有一些纳闷,常常扯着外公的衣角,略显淘气地问:“外公,为什么,你天天要清扫街道呀,你又不是清洁工?”外公也就朝我一笑,继续扫地。我看着外公的笑容,也就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还不时“噢”几句应声。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久而久之,外公清扫街道的原因我也清楚,心底里对外公也不免产生几分敬佩。

一次,冬天时分,天气寒冷,我刚起床下楼,又见外公在扫地。我走出去,坐在门口的板凳上,托着下巴呆呆地看着外公,过好一阵儿,外公才见我坐在外面,立刻把自己身上的棉袄脱下来,给我披上。我当时再看外公的时候,发现他的手已,冻得通红,嘴唇泛青,可那时外公已经在扫地……

外公,又一年的春天到,您喜欢的桃花又开,散发着泥土的气息,您,可闻到它们的芬芳,感知到有个童稚的心灵在呼唤您,在呼唤您啊!

现在,虽然外公已经不在人世,但外公的音容笑貌却时常在我的脑海里浮现。因为,外公给我那无私的爱实在太多,他那勤劳朴实的形象给我的印象太……太深刻!

清明随笔200字篇二

20xx年2月6日(农历腊月十八日),当人们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时,我亲爱的父亲怀着对人生的无限眷恋和对母亲的不舍,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在清明节来临之际谨以此文寄托对父亲的无限缅怀与思念,以告慰父亲的在天之灵。

太快、太突然,

太令人猝不及防。

顷刻间,折了我的航舵,断了我的风帆。

我和世界一起窒息不语,所有的思想镀上黑色,凝固了所有的语言,所有的词汇梗塞喉咙。

您以一种独特别致的人格影响了我的世界,却以安详平和的方式离开了我的世界。

茶水凉了,寂寞地沉静着,却留着昨日的痕迹。

椅子空了,失落地悲伤着,却留着昨日的体温。

书页合了,无声地哭泣着,却留着昨日的墨香。

有您在,童年的梦想才如此邈远悠长。有您在,青春的溪流才如此欢欣雀跃。有您在,迟归的脚步才如此急促匆忙。有您在,世界如此美好。慈爱的目光消融了心头的阴霾,宽厚的臂膀托起强劲的后盾。 心的乐园筑造恒久的绿洲,抒写永远的湛蓝。

如果我能够,定会陪您登高望远,静静地倚栏俯视连绵山峦的苍茫。

如果我能够,定会载您驱车郊野,默默地沿途欣赏松涛柳浪的韵致。

如果我能够,定会为你研墨展纸,轻轻地细品一纸笔致墨韵的灵动。

如果我能够,定会为你烹茶煮酒,慢慢地敬上一杯舒心可口的香醇。

再也不能够于滋养灵魂骨血的温暖中做梦。

再也不能够于避风港湾的瞑瞑中怀想。

再也不能够于围炉夜话中聆听谆谆教诲的清韵流淌。

我只能立于夜幕深处心雨滂沱怀想您渐行渐远的背影......

清明时节,沿着时间的阶梯触摸那串记忆,想知道,天国的您,久远的微笑是否仍和往常一样?想知道,久违的风景里您是否和往常一样对坐?想知道,您与文字厮守了一辈子,是否笔耕不辍还在橘黄的灯下挥毫泼墨?

相框里的您,如此和善慈祥。相框外的我,如此黯然神伤。

恣意的哀思,挤压骨头,

一种痛啊!

竟是泪流满面……

清明随笔200字篇三

又一年的清明如期而至,上坟的人们不约而同的走向自家祖辈的坟头。在那里跪在坟前烧上几沓所谓阴间能花的纸币,献上几盘逝者生前爱吃的食物,等到纸币烧成灰烬,再倒上一圈子的典酒,末了,磕上几个头,坟就这样上完了。在临走之际,若遇上那个有心的子孙突然想起自己的先辈有吸烟的习惯,不免就会点上几根放到坟前,让逝者的先辈也过过烟瘾,这时儿孙们才会心安理得的离开。

坟呢!依旧孤苦伶仃,唯有坟前的纸灰或贡品,才会让人看到一点生机,可这点生机也要不了多久也会烟消云散,一切归于尘埃。正如有人说过,“人生来一丝不挂,死后也未能带走一片云彩。”

看似简单、平凡的一生,却也因为人的个性不同而略有差异。但总而言之,无论谁生前是善还是恶,是贫还是富,都摆脱不了一死,死后也都只占那么一点地方。想想生前的人们间的尔虞我诈,到头来还不是一样的归宿。

想一想!死人管不了活人的事,活人也顾不上死人的坟,唯有每年清明能在坟前磕几个头,那么逝者也不枉活过此世。

上坟的人们陆续回到自己的家中,回到自己该有的生活里,该怎样就怎样。谁也不会因为今天是清明,而错过明天的事情;谁也不会因为今天是清明,而想到人这一生到底为什么活着,财富、权利、享受、还是名利。或许这就是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及习惯吧!——活在当下。

清明随笔200字篇四

年复一年,今年的清明节又如期的到来了,家家户户都忙着自己的事情。

清明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清明的前一天称寒食。两节恰逢阳春三月,春光明媚,桃红柳绿,一派大地复苏,欣欣向荣的气象。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开始于周代,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又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所以寒食节成为清明节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

清明节是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在民间俗称上坟。一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清明寒食期间,民间有禁火寒食的习俗。另外还有蹴鞠(用脚踢的一种球)、拔河、斗鸡、插柳枝、打马球、荡秋千、放风筝等传统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食用凉东西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热身活动,以锻炼身体。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古时叫春游、探春、寻春等。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值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外出春游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的习俗。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暖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故人的悲情泪水,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目前,不仅我国很重视清明节,一些周边的国家也开始过清明,使它成为了一个具有国际地域性的节日。人们有理由相信,清明节民俗文化一定会长久的保留和传承下去。

清明随笔200字篇五

又是一年清明时,起风。思绪随着风儿愈飘愈远,或许谈不上伤感,或许谈不上离愁。只是在这怀念的季节里,想起已故的人和已逝的往事。于是,淡淡的哀愁随着清波荡开,荡开……

清明时节雨纷纷。瞧,飘飘洒洒,凄凄冷冷,丝丝细雨,湿润心头,也唤醒我。滴滴答答,似乎很杂乱,又似乎很有律动力——正像我的心情,不悲不喜。我轻轻地走在这林间路上,享受着这难得的安静。低头沉思,想起那个他——在很久以前,他也像我一样,沉醉于这清明雨之中。清明,虽然是柳绿花红、春光明媚的时节,但细雨纷纷,让人感受到那种“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于是,他写下雨中行路者的心情——清明时节雨纷纷。他就是杜牧。

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里,我理所当然地想起已故的亲人。他们走,却永远留在我们心中。但却免不多愁善感几回。身在雨丝风片之中,纷纷洒洒,冒雨趱行,那心境更是加倍的凄迷纷乱。杜牧或许与我同样的心情。看那春雨湿衫,行人孤身赶路,触景伤怀,心头的滋味复杂。偏偏又赶上细雨纷纷,又平添一层愁绪。于是,他写下这句千古名句——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雨不知不觉,我的愁绪仿佛收敛回来。人生自古谁无死,何必伤感离愁,抽刀断水水更流,人生亦如此。杜牧或许明白人世间分分离离,故写下“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一绝句。行人也不愿继续哀愁下去,或许想散散心头愁绪,于是借问酒家何处,而遥指杏花村却令所有人豁然开朗。或许人生总有那么一些死结,需要别人帮我们解开,而杜牧这句,写得实在深得人心,一语惊醒我这个梦中人。

喜欢,很是喜欢。喜欢写这首诗的高明的诗人,写得自如之极,兴味隐跃,余韵邈然,耐人寻味。

喜欢清明,那种感觉,很是轻松很是惬意。杨柳拂过心头,悄悄地荡开那颗忧愁的心……

清明随笔200字篇六

有一种文字不需一墨,就能默默倾诉;有一种呼唤不需一音,就能远远垂听;有一种相伴不需时刻,就能久久跟随;有一种风筝不需春风,就能时时放飞。

——题记

春日过半,绿意渐浓;风含暖意,心冷如秋。抬眼望春,低眸思故;茶烹岁月,酒煮人生。红尘归土,永宿荒凉。

逝去的时光终究是无法重现,只能穿梭在重叠的记忆里,随着昼夜的交替起起落落。

春晨,云暗风清的空中,弥漫着幽幽的哀思,一只断了线的风筝随风起伏,几只杜鹃随行左右,朝着北方哀鸣不止。

清明又至,不知那青山绿水旁又增添了多少茔墓。总以为一生的时光能如流水般顺畅,就算失落与寂寞相约走来,也断不会历经生死离别;然而,太多的离别没有预料就屡屡上演,骨肉分离、亲人逝去,也许某一时的欢聚就会成为此生的永别。

曾几何时,牵衣扯带,依偎着您出游踏青。而今,却已物是人非了;我就像那断了线的风筝,不知道哪是前后,哪是左右,早已辨不清方向了。无论风怎样移动,依旧徘徊在那过去的时光里,不为谁悲喜,不为谁进退,只为静静的存在于昔日的那片天宇,难以移出。

今时,在您的墓碑前,再次放断写满思念的风筝,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多余的情愫,只有道不尽的苦楚与诉不完的恩泽。

时光慢慢打磨着离别的思绪,岁月层层搁浅着不舍的记忆;任春花浪漫,雨雪交融,只在心底留有一隅静地,将思念轻轻隐藏,待四季归一,昼夜无阳,与心合葬。

重温过往,泪水串成一幕幕不可抹去的画面,舍不得的挚爱,挥不去的恩情,在无声的世界里随风飘荡。

抬头尽望繁华,低目偶观余生;岁月深浅,一心唯念、一世方安。

清明随笔200字篇七

清明是个让人充满哀愁的日子,正如杜牧所写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一句无意吟唱,却唤来人们数百年的愁思断肠,借这两句诗表达对已故亲人的思念与回忆,则是怀念与悲伤。

从古至今,悼念,是它永恒的主题。对所有的人来说,清明节都注定是一个伤感、悲伤的日子。昔日朝夕相处的亲人己远去,那份痛苦与无奈是任何东西都无法弥补的,活着的人,注定要背负失去至亲至爱的痛苦。以前我对清明的感觉很淡,直至父母亲去世后,我才觉得清明这个节日的沉重,总会让我回想起父母生前的那些片断,重温那些远逝的亲情。

每逢清明,我总会怀着一份浓浓的思念之情,我总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已经远去的父母,他们的背影和关于他们的温暖记忆。仿佛就走进一个生命疼痛的季节,由此便想起了我远在天堂的父母,爸爸妈妈,您们在天堂还好吗?

每逢清明,父母亲不知不觉先后都离开了我们。当工人的父亲(因病于20xx年3月31日18。20时逝世,享年88岁)、当农民的母亲(母亲因脑溢血于20xx年6月11日10时过世,也是端午节那天,享年80岁),他们相继离开我们己七、十年了。父母虽然没有给予我们留下多大的物质财物,却生育我们、教育我们、帮助我们个个成才,事业有成。

每逢清明,阴阳相隔,唯一隔不断的是那思念之情。爸爸,妈妈,你们知道吗?这么多年来,您们的音容笑貌总是时常浮现在我的眼前,萦绕在我的脑海和梦中。每当这个时候,儿子多想长时间留住您们在记忆中的那些鲜活画面,每次都想回忆起关于您们的点点滴滴,唯有把对您们的千般思念万般牵挂一次又一次默默地刻在儿的心里。

记忆中,我的母亲是一位典型的农村妇女,斗大的字识不了一箩筐,母亲常常唠叨着她的信念:只要你们几个孩子每天能吃饱,能读得起书,将来都能成上家,这辈子她就满足了。母亲为我们这个家,倾注了毕生心血,养育了我们四个子女。我们所有的衣服大到棉衣,小到内衣裤都需要母亲一针一线亲手缝制,鞋子当然也是亲手做,那时可不像现在随处可买,即使有卖,这么多孩子的衣服鞋子也买不起。

记忆中,母亲是典型的贤妻良母,集中国妇女的各种优良品格于一身。从小就教育我们要珍惜粮食,只有吃尽苦中苦,方知甜中甜。教育要艰苦朴素,当时少年时穿的衣服破了再补照穿,我穿不得衣服还留给弟弟穿。每年过年他总要给我们兄妹四人添置新衣服,可她如穿的衣服三、五年还在穿。一直以来,母亲就是阳光雨露滋润儿女成长,就是参天大树为儿女遮风挡雨,因为母亲的守候我们的生活才充实丰满,因为母亲的关爱我们的生活才幸福温馨。

记忆中,平凡是父亲一生的写照。父亲在上海果品副食品公司当采购员,工资在当时还算是比较高的,但要养我们,还要照顾农村的爷爷奶奶,所以每个月的日子都过得紧巴巴的。记得小时候每逢春节回家总是带来苹果与梨子,当时,计划经济条件下是稀少的,物带回二、三斤火腿,真是物以稀为贵。60年闹自然灾害,那时过着吃不饱挨饿的日子,他却省吃俭用带回来粮票给我们买些玉米面与小麦面,那时年代属于小康的生活水平,打心眼里佩服有这样的父亲而自豪!

记忆中,省吃俭用历来是父亲的品德和作风,从小就教育我们要珍惜粮食,只有吃尽苦中苦,方知甜中甜。1976年我在部队当排长带新兵到上海,我带我的团长郭本江一起到父亲单位,晚上他作客买了三、四个菜挤在那6平方米的房间里请吃了顿饭,在那个年代里也算是客气的,就寝也在这间房子里,只有一张床,我与团长郭本江睡在那儿,他却到单位的值班室挨了夜,早上还买来了早点。至今这一切都记忆犹新。

如今,自己也是逾60岁的人了,想起父母亲,我的心中悠然涌起对父母亲的崇敬!父母生前给我们留下了取之不尽,用之不渴的精神财富,至今记忆犹新。虽然平时更多的时候常常想念他们,但在时下清明将至的时刻,那种想念的感觉特别的强烈。您们离开我们已经多年了,爸爸,妈妈,你们知道吗?这多年来,您们的音容笑貌总是时常浮现在我的眼前,萦绕在我的脑海和梦中。每当这个时候,儿子多想长时间留住您们在记忆中的那些鲜活画面。

如今,爸爸,妈妈,您们走了,带着对我的深深挂念,遗留给我永无偿还的机会。虽然您们去了遥远的天堂,但在儿子心里您们从未离开,您们在儿的脑海里仍然是那样的清晰,给儿子的影响依然是那样的深远。

如今,阴阳相隔,隔不断的是那思念之情。儿子我秉存了您们的血脉与人品,一直都遵循着您们“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的朴实教诲。虽然父母不需要我们回报你们的爱,因为这爱是无私不图回报的。但儿女是不会忘记父母的爱,会永远牢记父母的恩。

如今,儿子也退休了,可身体还健康,家庭生活很幸福,你的孙子孙媳妇及他们的女儿、儿子一切都顺利。如果您们双老在天堂有知,我想您们一定会很高兴的。请您们放心吧,我们都会好好的生活,以告慰您们的在天之灵!

最后为天堂的父母亲送上一首诗:

父母双亲归鹤去,阴阳两界各离分。

脉脉温情浮脑际,谆谆教导涌心间。

长跪沉吟呼父母,短吁哀叹唤苍穹。

哽咽无语泪双垂,纸化灰蝶舞在襟。

思念父母心欲碎,唯寄哀思予清明。

清明随笔200字篇八

“燕子来时新社,犁花落后清明”,转眼又到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根据新的放假制度清明放假一天,于是爸爸妈妈带我回老家扫墓祭祖。

“满街杨柳绿似烟,画出清明二月天”,今年的清明节遇上难得的好天气。我们带上鞭炮纸钱和爷爷踏上扫墓的路程。一路上迎春花黄,杨柳树绿。我们踏过一个个泥坑,践过一条条溪,走过长长的山路,终于来到祖先的墓前。

祭过老爷爷老奶奶之后,我们来到奶奶的墓前。我们点几柱香端端正正的插在坟前,再把纸钱撕开点燃。烧完的纸钱化作一片片白灰,随着风飘向远方,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也远远的转开,同时,我的思绪也被带回遥远的过去。

奶奶生前一直过着比较艰苦的生活,生下爸爸他们想必也非常痛苦。在爸爸读书时粮食紧缺,住校也必须自带粮食。一次,奶奶送住校的爸爸去学校的途中,一袋米快掉下车,奶奶看到后顺手一抓,结果奶奶被抛出车外……从此,奶奶与我们阴阳两隔,永远的离开这个世界,离开深爱的孩子们。后来,失去母爱的父亲通过努力学习考上军校。

奶奶,今天您的孙子来看您来,你虽然离开我们,但您的爱却留下来,您的爱可以永远照耀着活的人。这份亲情让我们的心紧紧相连,这是血浓于水的情感。无论时空怎么转变,亲情不会变,感恩的心不会变。不是吗?

清明随笔200字篇九

记得有位画家朋友曾跟我提起,他说二十四节气中最堪入画的当数“清明”了。我很赞同他的说法,其实,清明本身就是一幅淋漓的水墨,亦浓亦淡,或在眼前展现,或在心底流连。

清明,是一幅淋漓的水墨。每到清明时分,杏花带雨而开,梨花伴露而眠,垂柳随风而舞,浮萍逐波而行……驻足在春天的旷野,映入眼帘的是长河落日,是群山尽染,是野渡横舟,是炊烟袅袅,伴着纯朴的鸡鸣、犬吠和牛哞,还有那麦苗拔节的声音……那种美是质朴的美,原始的美,自然的美,美中还透着一股子灵性,承载着心灵的归宿,承载着岁月的研磨。

清明,是一幅淋漓的水墨。“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清明是淡雅的,淅淅沥沥的小雨洗去了尘世的铅华,它不需要多少浓艳色彩,一个牧童、一个酒家,甚至只要一抹轻烟或几笔墨柳便可勾勒出它的轮廓。

清明,是一幅淋漓的水墨。油画画的是眼中的画,水墨画的却是心中的画,心的灵动就是水墨,虚实在心,浓淡在情。浓,源自纠结;淡,出于释怀。“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清明亦是浓酽的,有时也需要浓墨重彩,因为清明节还是一个祭祀祖先、扫墓怀古的节日。

清明,是一幅淋漓的水墨。“清明雨打湿了衣服,清明雨打湿了脚步。撑一把小伞,踏上了小路,默默地走向你的住处,野花缀满那座土丘,多么美丽又寂寞的小屋……”一首《清明雨》,又何尝不是一幅经典的水墨?它打湿过我的脸,也打湿过我的心,让我在那凄美的旋律中独自燃起一炷心香,默默怀念那些已逝去却永远刻在风中的名字,有我们的先烈,有我们的亲人,也有我们的故友。

清明,是一幅淋漓的水墨。淡,到了极致;浓,也到了极致。当你的思绪如行云流水般涌现,自己的心田就是一张宣纸,每个人都能挥洒出自己的情感,你可以寄托哀思,也可以诉说离愁。

清明随笔200字篇十

祭祖,是清明节中客家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个仪式通过烧香三拜来纪念已经逝去的亲人。

清明节的早上,我还在睡梦中,被一阵阵声音吵醒,有叫喊声,有欢笑声,有狗吠声。起床洗漱过后,才发现,原来,大家都在忙着祭祖的准备,有拿着香前往祠堂的,有搬着大批红鞭炮到祠堂外的平地的。我也像往年一样帮着爸爸妈妈搬着鸡、鸭和酒到失去的亲人前面。爷爷奶奶也已经准备好了祭祖的工作,先祭拜上天,再祭拜菩萨,差不多经过两个多小时,转眼间已经到了七点半。我们匆匆忙忙吃完早餐,我和妈妈前往祠堂,等候族人们的到来。

八点整的时候,族人们陆陆续续的到来了,见面后,大家互相问候,寒暄。年长的长辈们抱抱这个小孩,摸摸那个小孩的头,所有的小孩都浸在了收利是的海洋里,个个都笑逐颜开。在外工作的人都说些吉祥祝福的话语;握着长辈的手嘘寒问暖,祝福老人;同辈们见面后,相互问候,过去一年的状况,并祝福来年好兆头。

八点四十分整,经过了长时间的祝福,族里年老而又德望的老人,大喊一声准备祭祖,青壮年们点燃大烛大香,将点燃的大香恭敬地交给族老们,媳妇们将几大把小香点燃后,分别交给每一个人。族老们站在第一排,下一辈的男丁站在第二、三排,孙辈的男丁站在第四、五排,后边站着的便是媳妇们和女儿们。八点四十五分整,其中一位年老而德高望重的老人大声喊道:“大年三十,祭祖开始,一上香,再上香,三上

香。”三旬上香后,族老们上酒上茶,媳妇们收回大小香插到香鼎上。接着,媳妇们和女辈们忙着烧纸钱给祖宗,妈妈立刻把我叫到跟前说:“儿子,去烧纸钱的火堆旁烤烤,把一年中身上的污渍烤掉。”青壮年们捧着几十盒鞭炮到祠堂平地挂好,等到纸钱烧完后,大伙们就接连着几十盒鞭炮陆续点燃,噼噼啪啪震天响,那仗势犹如排山倒海,气贯如虹。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欢乐的喜庆的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中,期待着来年的好年景,好收成。

隆重而传统的祭拜仪式,寄托着人们对祖宗的挂念和感恩,通过这次祭祖仪式让我领悟了客家人的勤劳、团结和互助。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