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汉语词语,公文的一种格式,是指对上级有所陈请或汇报时所作的口头或书面的陈述。报告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报告文章怎么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地质实践报告结论与认识篇一
1.目的
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和探究性很强的自然科学,地质学认识的实习报告例文。认识实习是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在学习相关地质基础知识之后,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各种地质现象,理论联系实习,增强感性认识,巩固基础理论知识。同时,进行野外地质工作基本技能的初步训练,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任务
①在野外对各种内、外地质作用进行初步观察分析,着重点是外力地质作用的观察分析。
②在老师的指导下,初步对三大类岩石、地质构造和矿产进行观察认识,了解它们在自然界的分布状况。
③进行野外地质工作方法的基本训练,包括地质罗盘的使用、手标本采集、地质现象观察、描述记录等内容。
④通过实习,培养学生运用辨证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分析地质作用规律,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要求
①实习前学生应认真学习实习知道书,以明确实习目的、内容安排等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有条不紊,实习报告《地质学认识的实习报告例文》。
②实习中学生要听从老师安排,认真听指导老师的讲解。
③现场观察各种地质现象要认真细致,并作好记录,还应多问、多思考,克服怕苦怕累的懒惰思想。
④每个学生应采集3——5块有代表性的岩石、矿物或化石标本。
过程由实习指导书上的日程安排:
第一天昆明西山;
第二天上午乘车由昆明至武定县五孔桥,下午芭蕉箐采矿场、雷刚厂;
第四天上午元谋县朱布超基性岩体,下午元谋县黄瓜园大桥;
第五天上午元谋县德大大桥至那化大桥,下午元谋县弯堡土林;
第六天返回昆明。
通过实习我们三大类岩石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和认识,能够在野外认识和辨别三大类岩石,还能够在野外辨别各种地质构造。通过在各实习点对其的观察,实地考察,我掌握了罗盘的使用,还在各实习点采集了各种相应的岩石标本。还提高了我们对各种地质现象的观察分析能力,并学会了野外纪录,基本达到学校预期的目标。
⑴昆明西山地区
①地层:由老到新如下,
1.泥盆系上统宰格组(d3z):该岩石为灰色厚层状细晶白云岩,细晶结构,块状构造,风化面为灰黑色,呈刀砍状。
2.石碳系下统大塘组(c1d):该岩石为灰色、深灰色角砾状灰岩厚层状灰岩,角砾大小混杂,为钙质胶结,较紧密,含珊化石,底部办翠绿色页岩与宰格组呈假整合接触。
3.石碳系中统威宁组(c2w):灰色、灰白色中厚层状灰岩,粉晶结构,块状构造中部夹角砾岩,含珊瑚、腕足化石,矿物成分为方解石等,风化面为灰白色,局部有铁质侵染,与大塘组整合接触。
4.二迭系下统——(1)倒石头组(p1d):上部黑色页岩与泥灰岩互层,中部呈黑色页岩夹薄层沙岩,含植物化石,下部为杂色黏土、黄铁矿及煤线,与威宁组呈假整合接触(2)栖震组(p1x):为浅灰色厚至块状细晶白云岩,风化面为灰黑色白云质灰岩。风化后成团块状小虎斑,成分为方解石(70%)和白云石(30%)越往上白云石逐渐增多。含丰富珊瑚化石,与倒石头组整合接触。(3)茅口组(p1m):上部为灰色、灰白色中厚层状灰岩,中部为灰色厚状灰岩与灰色琥珀斑状白云质灰岩互层,岩性较纯,层理不发育,表面有雨蚀沟槽,含珊瑚等化石,下部为灰色厚状不规则琥珀斑状白云质灰岩,与栖震组整合接触。
地质实践报告结论与认识篇二
主要说明实习的时间、地点、目的、任务及路线安排,实习队的组成,工作的方法,工作量以及所取得的主要成果。
1。实习区的范围、地理位置、交通概况等,最好附上“工区位置图”。
2。实习区的区域地质概况
3。实习区自然地理概况,如地形、地貌、河流、气候等概况。
4。实习区社会经济概况。
实习区的地层层序、时代、接触关系、厚度及分布状况。按照地层的新老关系,由老至新叙述各个时代地层的岩石组合特征、古生物特征、沉积特征、分布和出露情况、接触关系、厚度、地貌特征及特殊的识别标志。
叙述实习区出现的岩石类型,详细描述其特征。可按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的顺序分别叙述,要说明成分、结构、构造、产状、成因、时代等。
1。地壳运动及地质构造
概述实习区的大地构造位置、基本的构造格局、地壳运动、具体构造的类型和特征。对褶皱构造与断裂构造分别进行详细描述,并应附有素描图、构造剖面图等。
褶皱构造要描述构造的位置、范围、规模、长轴方向,核部的地层时代、岩性,两翼的地层时代、岩性、层序,两翼岩层的产状,轴面和枢纽的产状,最后确定褶皱的类型、褶皱的形成时期及形成机制。
断裂构造要描述断层的位置、方向、规模,断层面产状及形态变化,断层面、断层带的特征如擦痕、断层泥、断层角砾、断层崖等,断层两盘的地层时代、岩性,两盘岩层的产状,地层的牵引现象,伴生节理及构造岩等。
2。岩浆作用
按岩浆作用时代、作用方式及产状等进行描述。分析柳江向斜的形成与岩浆作用的关系。
3。变质作用
按变质作用方式分别进行描述。
1。风化作用
风化作用的类型、方式、产物及特征。
2。河流地质作用
描述河流的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特征。
3。海洋地质作用
描述海洋的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三角洲的形成及沉积特征
4。内动力地质作用与外动力地质作用的关系
内动力地质作用与外动力地质作用的辩证关系
简述实习区内所出现的各种主要矿产资源,说明每一种矿产的赋存层位、规模、找矿标志、矿物组合和矿产应用等。
根据实习区的地层、岩石、地质构造、岩浆及火山活动资料,综合分析本区的地质发展历史。从古到今按地质时代连续论述各时期发生的地质事件,包括古地理、古气候、古生物、沉积演化、构造演化、岩浆活动、地壳运动等。
概括性地总结野外实习的主要成果,自己的收获和体会;野外实习方法上有哪些提高;哪一部分实习收获最大;野外实习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将来参加工作的意义,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今后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等。
地质实践报告结论与认识篇三
在野外实习结束时,每位同学都必须编写一份实习报告,对实习内容进行系统而概括地总结。地质报告是完成野外和室内各种工作后的最终成果,编写地质报告是地质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地质工作者必备的一项基本功。
地质认识实习报告是对整个实习过程、地质工作方法和地质认识的总结,是野外实践和课堂理论的结合,是评价学生野外实习成绩的主要依据,也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实习报告总的要求是,在充分掌握前人资料的基础上,以自己的野外观察和记录为主,立论正确,依据可靠,叙述简练,图文并茂,主次分明,逻辑性强,富有创造性,内容真实、丰富、简明、扼要。
要求文字工整,图件美观,要有封面、题目、报告编写人专业、班级、姓名、野外实习负责人、实习指导教师、报告审核人及报告编写日期等。编写实习报告首先要整理所有的野外原始资料,包括野外记录、路线剖面图、素描图、采集的矿物、岩石和化石标本及野外照片和录像等,这些是编写报告的基础和素材。
把各种野外资料分门别类地加以总结、概括,编制和清绘必要的图件,然后着手编写文字报告。根据工作的目的和重点不同,报告的内容也有所侧重。
实习报告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部分:
一、前言主要说明实习的时间、地点、目的、任务及路线安排,实习队的组成,工作的方法,工作量以及所取得的主要成果。
二、实习区概况
1.实习区的范围、地理位置、交通概况等,最好附上“工区位置图”。
2.实习区的区域地质概况
3.实习区自然地理概况,如地形、地貌、河流、气候等概况。
4.实习区社会经济概况。
三、地层实习区的地层层序、时代、接触关系、厚度及分布状况。按照地层的新老关系,由老至新叙述各个时代地层的岩石组合特征、古生物特征、沉积特征、分布和出露情况、接触关系、厚度、地貌特征及特殊的识别标志。
四、岩石叙述实习区出现的岩石类型,详细描述其特征。可按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的顺序分别叙述,要说明成分、结构、构造、产状、成因、时代等。
五、内动力地质作用
1.地壳运动及地质构造概述实习区的大地构造位置、基本的构造格局、地壳运动、具体构造的类型和特征。对褶皱构造与断裂构造分别进行详细描述,并应附有素描图、构造剖面图等。
褶皱构造要描述构造的位置、范围、规模、长轴方向,核部的地层时代、岩性,两翼的地层时代、岩性、层序,两翼岩层的产状,轴面和枢纽的产状,最后确定褶皱的类型、褶皱的形成时期及形成机制。断裂构造要描述断层的位置、方向、规模,断层面产状及形态变化,断层面、断层带的特征如擦痕、断层泥、断层角砾、断层崖等,断层两盘的地层时代、岩性,两盘岩层的产状,地层的牵引现象,伴生节理及构造岩等。
2.岩浆作用按岩浆作用时代、作用方式及产状等进行描述。分析柳江向斜的形成与岩浆作用的关系。
3.变质作用按变质作用方式分别进行描述。
六、外动力地质作用
1.风化作用风化作用的类型、方式、产物及特征。
2.河流地质作用描述河流的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特征。
七、矿产简述实习区内所出现的各种主要矿产资源,说明每一种矿产的赋存层位、规模、找矿标志、矿物组合和矿产应用等。
八、地质发展简史根据实习区的地层、岩石、地质构造、岩浆及火山活动资料,综合分析本区的地质发展历史。从古到今按地质时代连续论述各时期发生的地质事件,包括古地理、古气候、古生物、沉积演化、构造演化、岩浆活动、地壳运动等。
九、结束语概括性地总结野外实习的主要成果,自己的收获和体会;野外实习方法上有哪些提高;哪一部分实习收获最大;野外实习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将来参加工作的意义,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今后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等。
地质实践报告结论与认识篇四
大三上学期已过去一半,下学期我们将学习更多的和更系统的专业课,我们即将面临的是走出校园,走向社会,用我们的所学回报国家,回报社会。但是一直以来我们只是学习理论知识,再多的理论知识也只是纸上谈兵,为了让我们对我们的专业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对本专业的各个方面的知识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使同学们明确自己的专业范围,了解专业一些简单的设计、施工、维护管理、调试等方面的知识,老师组织了我们为期一周的认识实习。 认识实习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理论联系实际、增长实践知识的重要手段和学习方法之一。在这一周的实习中,我们在专业技术人员和指导教师的帮助下,对本专业的学习和未学习的基本知识有了一个认识,并对一些实际问题加以分析和讨论,了解了专业概况,为后续专业理论知识得学习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同时,使我们对本行业的工作性质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培养了我们对本专业的热爱,强化了我们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巩固了专业思想,并通过撰写实习报告,使我们学会综合应用所学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这次实习,我们主要通过参观天津节水科技馆和污水处理厂,了解污水处理厂对各种污染物的浓度要求,对其工艺流程有个大致了解,对各个处理单元的连接、作用、出水的质量、达到的标准有大致的了解。从感官上了解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流程,为今后的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认识实习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对课本知识认识的加深和提高自己思考能力的有效途径。
实习动员
时间: 20xx年10月24日 地点: 西配201
认识实习是针对学生专业进行的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有个初步认识,为以后学习专业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对自己以后的就业方向和工作性质有所认识, 培养学生对本专业的热爱,强化学生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巩固专业思想。
实习时间安排为:20xx年10月25日天津节水科技馆
20xx年10月26日录像观摩实习
20xx年10月27日纪庄子污水处理厂
实习过程中,学生要积极参加实践活动,服从统一安排, 端正态度, 同时要保障个人人身安全,以高涨的热情投身于实习当中去, 以优良的成绩完成实习任务。
天津节水科技馆参观实习报告
实习地点:天津节水科技馆 实习时间:20xx年10月25日
天津市节水科技园位于天津市西青经济开发区大寺工业园内,展区面积1680平方米,目前,该馆为我国规模最大、展示内容最丰富、科技水平最高,集宣传和教育为一体的现代化节水科技馆。该馆展区主要由序厅和四个相互关联的展厅(“大自然的恩惠”、“日益珍贵的水资源”、“开源节流的时代”、“共创人与自然和谐的明天”)组成。科技馆共设置展项200余组,通过融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展览,突出“自然、人、水、科技”主题。此外,各展区设计力图在高科技的基础上运用互动展示手段,为参观者提供身临其境的体验之旅。
进入序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展示天津建设成就的主题幕墙,在穹顶的66平方米的led高清视屏演绎水是生命之源,它与阳光、空气一起并列为生命的三大要素。该厅的地面玻璃透视屏下展示的是天津的水系分布图。同学们一进科技馆就被这个神奇的透视屏所吸引,大家都忍不住踩上去,体验一下悬空的感觉。这个水系分布图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引滦入津工程,一条宽阔而曲折的沟渠横穿整个天津,像一条巨龙守护者天津。引滦入津工程将河北省境内的滦河水跨流域引入天津市的城市供水工程。水源地位于河北省迁西县滦河中下游的潘家口水库,向天津供水10亿m3/a。工程缓解了天津市的供水困难,改善了水质,减轻了地下水开采强度,使天津市区地面下沉趋于稳定。
接着我们在导游的带领下开始参观节水科技馆,大自然的恩惠,日益珍贵的水资源,开源节流的时代,人与水和谐的明天,影视与多媒体介绍六部分组成。每一部分都融入了许多科技元素,置身于科技馆中仿佛置身于一个神奇的水世界。每参观完一部分我都会为我所看到的景象所惊叹,没想到我们日常接触的普普通通的水居然如此神奇,它仿佛就像是魔法药水一样,你能想到的或者你不能想到的都能发生在它身上,我甚至不敢相信这就是我们平常所喝的水。最令我惊叹的是人的身体重量居然一半以上都源于水。我还忍不住专门测试了一下自己,我体内居然含30公斤的水,而我的总体重只不过53公斤。科技馆里不止讲述了水的神奇,还讲述了人们为了节约用水所发明的各种节水措施,目的旨在于唤起人们的节水意识。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因为人类所能用的水少之又少,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是水资源匮乏地区,而天津更是严重缺水城市。参观结束后我们又观看了一个关于水的视频片段,片段中融入了各种水的元素,渲染了一个美丽的水世界。
节水科技馆的参观,我不仅感受到了许多关于水的先进技术,而且认识到水的重要性和匮乏,生活中我们要处处节约用水,真正做到“细水长流”。
纪庄子污水处理厂参观实习报告
一。一期工程污水处理能力26万m3/d,最大处理量31.2万m3/d。扩建工程规模为28万立方米/日,扩建后总规模为54万立方米/日,厂外配套管线约9.9公里, 建设标准为二级生化处理,污水处理采用a/o工艺,污泥处理采用浓缩一一中温厌氧消化--机械脱水处理工艺。工程于20xx年1月10日通水试运行。该污水厂位于天津市区西南部,厂区总占地面积30 ha,其中使用面积约20 ha,其余留作污水深度处理用地。该工程于1981年开始筹建,1984年4月完成设计,1986年4月建成投产,工程设计概算为8879万,在当时是我国已建成的规模最大、处理工艺最完整的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厂建成投产后,减轻了污水对天津市和渤海湾的污染程度,为天津市增添了第二水源,缓解了天津市用水的紧张程度。该工程被评为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
我们由一位工作人员带领参观,他给我们详细介绍了污水处理厂的工艺设计,处污能力,辐射范围等。同学们热情都很高涨,听的都很认真,还时不时的问些不懂得问题,但是厂内气味确实不太讨我们喜欢。
首先我们参观了进水泵房,进水泵房采用合建式,格栅为钢丝绳牵引机耙,运行间隔时间由时间继电器控制。粗隔栅距为20mm,作用是将废水中较大的无机物垃圾拦截,为后续处理提供良好条件。随后,废水通过配水池到达细格栅处理环节,配水池与细格栅之间有拧杆闸控制,拧杆闸是通过电流信号控制螺杆旋转控制配水池到细格栅的水量。细格栅的栅距是5mm,沉砂等无机物颗粒通过下部进入排泥管道。经过细格栅的污水到达旋流式沉砂池,沿顺时针方向流动,沉降后由出口流出,沉砂等污泥经过下部排泥管道输出到排泥间。在这个处理环节中,由于细格栅和旋流式沉砂池位于污水处理厂中的制高点,出水在重力作用下通过地下管道流到调节池中。
在调节池中,对污水进行均匀水质,以及降低水中氧含量的处理污水流经调节池后进入曝气池。曝气池采用推流式池型,按普通曝气活性污泥法设计,并考虑了阶段曝气和吸附再生的运行条件。原设计采用穿孔管曝气,后改装为英国微孔曝气盘约120xx个。调节池和曝气池呈蛇形状,污水在曝气池反应区内进行厌氧生物处理,聚磷菌在厌氧的情况下释放磷,接着污水进入缺氧反应区,缺氧反应区内布置曝气管,开始少量曝气,聚磷菌在缺氧情况下从外界超量吸收磷,并以聚合磷酸盐的形式储存在细胞内。接着我们参观了二沉降池,二沉池采用圆形辐流池,共设2组8池,每池直径45 m,沉淀时间为2.5 h,表面负荷为1 m3/(m2×h)。排泥采用直径型气提式吸泥机,为两边传动,橡胶滚轮,周边线速度为2 m/min。机上共设有16根直径为200mm吸泥管,伴以直径32 mm空气管,每根吸泥管的排泥量采用针形阀调节。然后我们还参观了一个正在维修保护的沉降池,从工作人员那里我们得知,沉降池里的活性泥都是他们自己培养的,当时我真的好好惊叹如此多的活性泥他们是如何由最初的一点点培养出来的。令我们遗憾的是由于消化池存在一定的危险性,我们没能一睹庐山真面目。我们最后参观的接触池,听工作人员介绍,接触池的作用不太大,反而还要耗费巨额的维修保护费,流经接触池后的水就能够达到排放标准了,污水处理程序也就算完成了。经过处理的水一部分流到河里,一部分流到其他地方进行再处理等。纪庄子污水处理厂的工程主要设计特点:(1)国内首次采用二级中温消化,污泥套管加热沼气搅拌,沼气发电,余热利用加热污泥机械脱水等;(2)12个d 45 m沉淀池采用予制拼装,予应力绕丝工艺,曝气池也采用予制拼装,节省混凝土量和施工期;(3)首次自己设计,国内制造的6类28台污水机械设备,提高了污水厂机械化水平;设计了余热利用和煤锅炉供热热水间接加热污泥系统。但是听工作人员介绍这个处理厂的设备都是80年代以来购置的,所以许多设备都有些落后了,因此也许在不久的将来,这个污水处理厂将会被重建,装备一些更先进的设备,使污水处理工作效率更高,除雾更彻底。
这次参观实习让我们对污水处理有了简单的认识,这将对我们以后学习理论知识起到重要作用,同时我也认识到了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各种工艺在不断的实践中加以改进,所以我们所学到的知识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将学习和生产有机的结合起来,更好地为我们所用。
心得体会
经过这次认识实习,我对我们即将学的专业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通过参观节水科技馆和污水处理厂,开了眼界。但由于时间的关系也只是对水处理有个浅浅的了解,但这次实习培养了我们从实际情况考虑问题的思维方式,不至于纸上谈兵。深刻的理解了时间和理论的关系。这次实习也让我看到了我国环境保护的现状,看到了我国环保事业的美好前景,也刺激了我对环境工程专业的学习热情。
这次实习时间为一周,虽然时间短,但对我的影响却很深刻。学了十几年的书本知识,这是我第一次实习,因此这次我学到了很多很多,它全面提高了我的学习,生活,心理,思想等方面的能力。同时也让我开始关注自己将来的就业环境,毕竟还有不到两年我们就将跻身这个充满挑战的社会。
总的来说这次认识实习是非常有意义的,虽然实习已经结束了,但我从中所获得的实践经验将终身受益,在我今后的学习中将不断得到验证,我相信这些经验将来会给我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地质实践报告结论与认识篇五
在野外实习结束时,每位同学都必须编写一份实习报告,对实习内容进行系统而概括地总结,地质认识实习报告的编写。地质报告是完成野外和室内各种工作后的最终成果,编写地质报告是地质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地质工作者必备的一项基本功。地质认识实习报告是对整个实习过程、地质工作方法和地质认识的总结,是野外实践和课堂理论的结合,是评价学生野外实习成绩的主要依据,也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
实习报告总的要求是,在充分掌握前人资料的基础上,以自己的野外观察和记录为主,立论正确,依据可靠,叙述简练,图文并茂,主次分明,逻辑性强,富有创造性,内容真实、丰富、简明、扼要。要求文字工整,图件美观,要有封面、题目、报告编写人专业、班级、姓名、野外实习负责人、实习指导教师、报告审核人及报告编写日期等。
编写实习报告首先要整理所有的野外原始资料,包括野外记录、路线剖面图、素描图、采集的矿物、岩石和化石标本及野外照片和录像等,这些是编写报告的基础和素材,实习报告《地质认识实习报告的编写》。把各种野外资料分门别类地加以总结、概括,编制和清绘必要的图件,然后着手编写文字报告。
主要说明实习的时间、地点、目的、任务及路线安排,实习队的组成,工作的方法,工作量以及所取得的主要成果。
1.实习区的范围、地理位置、交通概况等,最好附上“工区位置图”。
2.实习区的区域地质概况
3.实习区自然地理概况,如地形、地貌、河流、气候等概况。
4.实习区社会经济概况。
实习区的地层层序、时代、接触关系、厚度及分布状况。按照地层的新老关系,由老至新叙述各个时代地层的岩石组合特征、古生物特征、沉积特征、分布和出露情况、接触关系、厚度、地貌特征及特殊的识别标志。
叙述实习区出现的岩石类型,详细描述其特征。可按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的顺序分别叙述,要说明成分、结构、构造、产状、成因、时代等。
1.地壳运动及地质构造
概述实习区的大地构造位置、基本的构造格局、地壳运动、具体构造的类型和特征。对褶皱构造与断裂构造分别进行详细描述,并应附有素描图、构造剖面图等。
褶皱构造要描述构造的位置、范围、规模、长轴方向,核部的地层时代、岩性,两翼的地层时代、岩性、层序,两翼岩层的产状,轴面和枢纽的产状,最后确定褶皱的类型、褶皱的形成时期及形成机制。
断裂构造要描述断层的位置、方向、规模,断层面产状及形态变化,断层面、断层带的特征如擦痕、断层泥、断层角砾、断层崖等,断层两盘的地层时代、岩性,两盘岩层的产状,地层的牵引现象,伴生节理及构造岩等。
2.岩浆作用
按岩浆作用时代、作用方式及产状等进行描述。分析柳江向斜的形成与岩浆作用的关系。
3.变质作用
按变质作用方式分别进行描述。
1.风化作用
风化作用的类型、方式、产物及特征。
2.河流地质作用
描述河流的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特征。
3.海洋地质作用
描述海洋的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三角洲的形成及沉积特征
4.内动力地质作用与外动力地质作用的关系
内动力地质作用与外动力地质作用的辩证关系
简述实习区内所出现的各种主要矿产资源,说明每一种矿产的赋存层位、规模、找矿标志、矿物组合和矿产应用等。
根据实习区的地层、岩石、地质构造、岩浆及火山活动资料,综合分析本区的地质发展历史。从古到今按地质时代连续论述各时期发生的地质事件,包括古地理、古气候、古生物、沉积演化、构造演化、岩浆活动、地壳运动等。
概括性地总结野外实习的主要成果,自己的收获和体会;野外实习方法上有哪些提高;哪一部分实习收获最大;野外实习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将来参加工作的意义,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今后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等。
地质实践报告结论与认识篇六
将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当中,反过来还能检验书本上理论的正确性,有利于融会贯通。同时,也能开拓视野,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达到锻炼能力的目的。让我们对本专业知识形成一个客观,理性的认识,从而不与社会现实相脱节。
实习团队:土木工程道桥专业全体师生。
(1)实际观察各种路桥模型,理论联系实际,认识并了解路桥的结构。
(2)通过自己实地的观察并记录,了解公路的交通量,计算一般地市内公路桥梁的交通压力。
(3)了解板的配筋方法、施工要领。
(4)了解桥梁交通中的作用、及其与道路线型的主从关系。
(5)了解桥址选择依据,及其与河流走向的关系的内容和要求。
(6)了解立交在城市交通中的作用及其主要组成部分。
(7)了解桥梁、板桥、斜拉桥等的结构构造特点。
这次实习从2019年9月1号至9月18号,历时约三周,期间大家足迹遍布焦作周围大小工地。在这段共同度过的难忘时问里,不仅使我们在专业知识上获益匪浅同时也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使我们在临近毕业前又多了一份可以共同回忆的美好时光!
这次实习分为两部分:理论讲座与工地实践。理论部分我们主要在学校听几位专业老师的讲座;实践部分主要以工地实习的形式来进行。
实习人员:土木工程道桥方向全体学生
实习期问我们一共听了两个讲座,分别由老师给我们讲述了专业方面的最新成果与进展。即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道桥教研室的李辉老师与褚怀宝老师讲的,给我们做的是关于道路工程及隧道工程的报告,甘老师从道路工程的起源讲到最新一些道路发展的现状,从能源与环境的关系着重强调了,做为新一代的祖国建设者不仅要存结构上,形式上令人满意,还要做到节约,与环境的相和谐的发展观。以下为简要记录:道路工程学是从事道路的规划、勘测、设计、施工、养护等的一门应用科学和技术,是土木工程的一个分支。道路通常是指为陆地交通运输服务,通行各种机动车、人畜力车、驮骑牲畜及行人的各种路的统称。道路按使用性质分为城市道路、公路、厂矿道路、农村道路、林区道路等。城市高速干道和高速公路则是交通出入受到控制的、高速行驶的汽车专用道路。道路工程历史源远流长。历史上最早的原始社会人群,因生活和生产的需要,形成天然原始的人行小径。以后要求有更好的道路,取土填坑,架木过溪,以利通行。当人类由原始农业到驯养牲畜后,逐渐利用牛、马、骆驼等乘骑或驮运。这种生产力的飞跃进一步要求更适用的道路,因而出现驮运道。
道路工程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有:道路网规划和路线勘测设计、路基工程、路面工程、道路排水工程、桥涵工程、隧道工程、附属设施工程和养护工程等。道路网规划应考虑各种交通运输综合功能的协调发展,路网布局的完善。路线勘测设计应选定技术经济最优化的路线,对平、纵、横三个面进行综合设计,力争平面短捷舒顺、纵坡平缓均匀、横断面稳定经济,以求保证设计车速、缩短行车时问、提高汽车周转率。对路基、路面、桥梁、隧道、排水等构造物进行精心设计,在保证质量的条件卜降低施工、养护、运营和交通管理等费用。
路基既是路线的主体,又是路面的基础并与路面共同承受车辆荷载。路基按其断面的填挖情况分为路堤式、路堑式、半填半挖式三类。路肩是路面两侧路基边绦以内地带,用以支护路面、供临时停靠车辆或行人步行之用。路基土石方工程按开挖的难易分为土方工程与石方工程。路基工程在道路建设中,工程量大、占地广,常为控制施工进度的关键,故要求尽可能与沿线农田水利建设相结合并力争节约用地;按照标准设计,严格控制施工质量,保证路基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搞好排水和防护加固工程,沿河路基应注意不被洪水淹没冲毁;填方工程应慎选土质并分层夯实,对其密实度和含水量进行现场控制;冰冻地区还应设置防冻层或设置隔水层和隔温层,切断毛细水,减少负温差的不利影响;当路线通过悬岩峭壁需修建悬出路台或半山桥,陡峻坡则需修筑挡墙、石砌护坡或护脚等工程以保证路基和山体的稳定;当路线不能避让必须通过特殊或不良地质、水文的地区或路段时,路基工程应针对其具体情况和特征,采取防治措施。为适应行车作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在路基上行车道范围内,用各种筑路材料修筑多层次的坚固、稳定、平整和一定粗糙度的路面。其构造一般由面层、基层(承重层)、垫层组成,表面应做成路拱以利排水。路面按其使用特性分为高、次高、中级、低级路面四级。按其在荷载作用下的力学特性,路面可分为刚性路面和柔性路面。水的作用是造成路基、路面和沿线构筑物的病害和冲毁的主因。
根据来源不同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地表水若沿道路表面流向或渗入路基土内时,可能将冲毁路基的路肩和边坡以及路面;地下水能使路基湿软,降低土基强度和路面承载力,严重时可引起翻浆或边坡滑坍,导致交通中断。排水工程要与水利灌溉相配合,地面排水和地下排水兼顾,路基路面排水与桥涵工程相结合。
总的要求是查明情况,全面考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防重于治,经济适用,多种措施,综合治理,构成一个统一的排水系统。
褚怀宝老师讲到隧道和地下工程随着我国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进一步发展和推广。隧道和地下工程已经是解决我国交通和工业的和很有前景的一门科学。隧道是一1种地下工程结构物,通常是指修筑在地下或山体内部,两端有出入口,供车辆、行人、水流及管线通过的通道。隧道一般包括交通运输方面的铁路、公路、航运和人行隧道;城市地下铁路和海底、水底隧道;军事工程的各种国防坑道;水利发电工程方面的各种水工隧道或隧洞等。
隧道工程是指从事研究和建造各种隧道的规划、勘测、设计、施工和养护的^|、]应用科学和工程技术,它是土木工程的一个分支。目前,大部分隧道的设置以交通运输为主要目的,穿越山岭、河流、港湾等障碍,修建地下铁道,缩短交通线路,改善线形,可提到车辆行驶速度,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除此之外,在水电工程中设置各类水工隧道可实现引水、排水、通风等目的;在市政工程中,设置各类公共隧道可实现污水排放、管线铺设等目的。隧道的这些功能,决定了其一般在长度方向上有较大的尺寸,多数长度为几千米道几十千米,有的甚至更长。而横断面的尺寸则相对较小,一般仅几米到几十米。断面较小的隧道,一般不作为交通设施,仅用于污水排放和水、气管道、电缆、通讯线路等敷设用途,这些通道常常也被称为隧硐、导沟、管沟等。断面较大、长度较短的隧道所形成的地下空问,一般有其专用功能,如作为地下变电站、地下停车场、地下仓库、地下广场等。
隧道之所以在近几年迅猛的发展,是因为它有独特的优点:
首先,利用隧道可以实现各种运输线路直线等穿越山岭而不必盘山绕岭。
其次,隧道还可以改善线路中的车辆运行情况和提高线路的运行能力。
其三,隧道是一项隐蔽在地下、水下或山体内部的重要结构。
其四,隧道在具有以上功能的同时,还存在有另一重要特点就是它不占据地面牢问,这等于无形中增加了城市的有效面积,对于人口拥挤、道路密集、交通繁忙的城市来说,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最后,城市地下隧道的兴起,也带动了整个城市地下工程的发展。隧道是地下工程的一种,而矿井和巷道同样是地下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矿井的建设和施工比隧道更困难,因为它位于较深的地下,地质条件更复杂和施工技术不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