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抗洪抢险集体先进事迹材料 抗洪集体先进事迹篇一
在这场与天的搏斗中,上窑镇党委、政府始终把维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当作最高原则,把抗洪救灾工作当作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汛情发生伊始,上窑镇防汛指挥部就紧急召开会议,传达通报了水情、雨情,安排布置防汛各项工作,全面启动上窑镇防汛应急预案三级响应。
随着灾情的日益严峻,田家庵水位达到21.5米,水情就是命令,镇防汛指挥部把办公室迁至防洪堤坝上,镇领导干部全部到抗洪一线指挥防汛,机关同志一律在单位待命,随时准备上堤。镇防汛指挥部采取集中到会议室开会、在堤坝开庵棚碰头会、电话通知等形式,一直坚持每天至少开一次调度会,及时传达贯彻区会议精神,布置落实防范措施。
坚持24小时带班值班制和重大信息及时通报制。镇领导班子每人做了细致的分工,严格落实领导责任制,主要领导亲临一线指挥,坚持24小时不间断拉网式巡堤查险,并做到责任到岗,任务到每人。
镇党委、政府本着防大汛、抗大灾的思想,在防汛指挥中坚持“四个宁可”,即:宁可把防汛问题估计得更重些;宁可把物资储备得更充足些;宁可把应急措施制定得更周密些;宁可把应对防范工作组织安排得更细致些。为取得防汛工作的全面胜利,确保洛河洼幸福堤上窑段安全渡汛,镇政府按要求备置防浪布4000米,土工布200余米,编织带60000条,草袋5000条,木桩3000根,铁丝200公斤,碎石400余吨及锤、钳、锹、铲等各类工具。
组织机关干部奔赴堤坝和各村防汛群众一起运送防汛物资,搭设防汛庵棚。提前组织群众2000余人上堤,全线铺设防浪布,加高加固堤坝。仅用一天时间就铺设防浪布4000余米,加高加固堤坝2000多米,为高水位下安全渡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于实行了领导带班和24小时拉网式巡查,对于险情,做到了及时发现,及时处理。7月12日,巡堤人员发现幸福湾排涝站有两处管涌。
镇主要领导闻讯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紧急抽调100余人,实施紧急抢险,经过3个小时的努力奋战,终于排除了隐患。7月13日凌晨,巡堤人员在巡查过程中发现一处细小管涌,管涌口仅一指来宽,若不及时处理,后果不堪设想。由于巡堤细致,发现及时,处理得当,这一险情被迅速扑灭。
7月12日,田家庵水位达到23.68米,超行洪水位1.18米,创造了上窑镇防段23.68不破坝的历史新纪录。
大汛当前,团结协作是夺取抗洪救灾全面胜利的根本保证。镇领导班子成员始终站在抗洪一线的最前沿,一些党政领导已经在大堤上坚守了6天6夜,从未回家一次,为广大干群做好表率作用。机关4名同志带病上堤,轻伤不下火线,24小时坚守在大坝上。镇党委书记李保安带头扛起了土袋,和广大群众一起穿梭在筑坝的大堤上。
在广大党员干部在鼓舞带动下,群众的抗洪热情被充分调动起来,在几千人的护堤大军中,有年逾70的老者,有数十名妇女同志,还有无数自发赶来的群众。原本需要两三天才能完成的铺设防浪布、加高加固工作,仅用了一天半的时间就全部完成。
在做好防汛工作的同时,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救灾工作。受严重内涝的影响,我镇受灾人口已达5800多人,受灾面积达到1.3万亩,直接经济损失990万元。针对此情况,党委政府紧急启动救灾应急预案,成立了镇救灾办公室,由镇党委、政府班子成员组成,密切关注受灾群众的生活,保证群众有房住、有饭吃、有水喝、有病能医。镇民政部门每天都要下村查访灾情,做到灾情每天一上报,保持信息畅通无阻。我镇云南岗村内涝灾害最为严重,全村共7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目前已有5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被水围困,村民进出云南岗村的两条路已被洪水淹没。
镇政府及时准备了两艘小船和两个竹排帮助转移群众,抢救粮食和群众财产。同时在云王小学设置了灾民安置点,并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措施,安排专人帮助群众搬迁,现仅云王小学已转移安置群众50户170多人,镇民政部门及时送去了群众必要的生活用品和药品,并联系区卫生防疫组深入灾区开展防疫工作,妥善安置灾民生活,做好灾民的思想稳定工作,动员群众开展生产自救,确保灾区社会治安稳定。
受严重内涝的影响,截止7月底,我镇受灾人口已达2.3万人,受灾面积达到2.7万亩,全镇11个村,1个社区均不同程度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到2100万元。镇党委政府把救灾工作摆到了当前工作的第一位,紧急启动救灾应急预案,设置灾民安置点4个,转移受灾群众两千余人,安置群众近500人,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支持和援助。
为了保证受灾群众有房住、有饭吃、有水喝、有病能医。我们为灾民安置点配备了必要的生活用品,发放米、面、粮、油。重新打深井,建水池,保证灾民饮用水安全。在安置房安装了吊扇,向灾民免费发放防暑降温药品,对环境卫生和饮用水进行消毒,注重做好灾后防疫工作。在受灾最为严重的云南岗村,全村共7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有6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被水围困,村民进出云南岗村的两条路已被洪水淹没。
镇政府及时准备了两艘小船和两个竹排帮助转移群众,抢救粮食和群众财产。由于救灾工作安排的细致,采取的措施得当,灾民的基本生活有了保障,群众的情绪平稳,灾区社会治安稳定。目前,我们正在积极准备灾后生产自救工作,一但洪水退去,立即组织进行农作物补种,尽量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抗洪抢险集体先进事迹材料 抗洪集体先进事迹篇二
“我们要争分夺秒地努力,请人民群众放心,我们一直在。”
连日来,河南接连遭遇强降雨侵袭,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河南广大公安民警、辅警争分夺秒,全力以赴投入抗洪抢险战斗。
7月22日,当叶县公安局组建防汛救灾突击队驰援郑州时,50岁的民警屈振民主动报名,叶县公安局巡特警大队负责人黄威说:“老屈,你这岁数不符合青年突击队员的选人标准啊。”屈振民却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我年富力强,工作经验丰富啊!”就这样,屈振民跟在黄威身后,口中不断絮叨着:“我身体倍棒,危难时刻咱一定往前冲,绝不给大队拖后腿……”黄威最终同意了他的请求。
赶到郑州后,看着洪水肆虐过的郑州街头一片狼藉,屈振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心情,用汗水代替泪水,迅速投身社会面巡逻防控、服务群众、维护安全稳定等各项工作中。
屈振民执勤的地点是郑州市金水路附近,金水路的道路正在抢修中,他们的其中一项工作就是为施工工人和过路群众提供帮助。同时,由于修路,路口的交通情况比较复杂,疏导交通也是屈振民的一项重要工作。
“老屈非常敬业,求助群众、过往车辆太多,他站那里执勤一天一夜没有合眼,该他休息时仍坚持要来,嗓子干哑,嘴唇都已经干裂了。”连续的劳累导致他的嗓子干疼得将近无法出声,血压一度蹿到180mmhg。带队领导程可晓劝他休息一下,他却坚持边用药边工作。
屈振民说:“加大交通疏导力度、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是我们的职责所在,我们要争分夺秒地努力,请人民群众放心,我们一直在。”
抗洪抢险集体先进事迹材料 抗洪集体先进事迹篇三
“当警察就得舍小家顾大家,守护群众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7月20日,郑州市遭遇特大暴雨,发生洪涝灾害。灾情发生后,郑州市公安局金水分局第一时间组织警力开展防汛救灾工作,全力保护辖区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金水分局民警吴刚是一名老党员。在7月20日当天,随着水位迅猛上涨,看势头不对的吴刚立即组织大家转移一楼的电脑等办公用品,并果断拿来自己的被褥堵在门口,延缓洪水内灌,有效减少财产损失。
当天18时许,正在新密探亲的母亲打来电话,想让吴刚接她回家。“当时大家都在救援辖区群众,我根本没有时间去照顾她(母亲),就劝她先在亲友家待着。”吴刚说,可是老人家不听劝阻,挂断电话就从亲友家独自返回郑州。吴刚心急如焚,但因工作需要又不能离开自己的岗位,只能每隔半小时打一次电话,确认母亲安全。7月21日2时,家人打来电话,称洪水倒灌进了小区。7月21日8时许,吴刚终于等来母亲的平安电话。当天10时许,又一个坏消息传来,吴刚家所在的楼被洪水冲刷,导致地基松动,成了危楼,家里的物品需要转移,但身处抢险一线的他只能委托亲友帮忙。
刚忙完辖区转移群众的任务,7月21日13时,吴刚和战友们再次接到指令:全员上路保畅通。来不及喘口气,吴刚又和大家一起投入到保畅通工作中。在辖区南阳路与农业路口,由于向西铁路涵洞灌满水断行,行人、非机动车和机动车一起涌上高架桥匝道,造成路口严重拥堵,吴刚充分利用原来在交巡警大队工作的交通疏导经验,迅速组织民警开展工作,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辛苦努力,路口积压的车辆行人全部通过,道路恢复畅通。
灾情发生以来,吴刚一直坚守在防汛救灾和灾后恢复的工作一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人民警察的使命和担当。“当警察就得舍小家顾大家,守护群众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从警20余年的吴刚一直这样说,也一直这样做着。
抗洪抢险集体先进事迹材料 抗洪集体先进事迹篇四
“对不起,爸爸没能遵守承诺;因为守护好新镇的父老乡亲平安是我的责任!”
7月21日晚,暴雨如注,短短几个小时河水水位迅速上涨,位于卫河河畔的豫北名镇浚县新镇镇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浚县公安局新镇派出所所长李振鹏接到暴雨预警后,迅速带领全所民警、辅警开展抗洪抢险工作。
鹤壁市境内遭遇连续强降雨,浚县新镇镇境内的共产主义渠和卫河水位猛涨,加上上游河流分洪泄洪,泄洪区几十个村庄的群众亟待转移。李振鹏闻汛而动,向全所民警、辅警发出号召:“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急难险重面前,人民警察责无旁贷!当务之急就是把群众一个不少地转移到安全地带。”
“奶奶,请放心,只要人在,家就在,咱要相信党和政府,您在这里安心住下,缺什么我给您置办。”
在该镇新北学校的安置点,李振鹏紧握着一位老人发抖的双手,安抚好老人的情绪后,继续投入到群众的转移安置工作中。一个昼夜未眠未休,截至7月22日凌晨,新镇镇辖区内14个村庄2000余名群众全部被安全转移。
大雨一波未停一波又起,受强降雨的影响,7月22日晚,卫河彭村段突发决堤,河堤口头宽度达到40米,情况十分危急。“走!我们动作麻利点,去河堤两边把警戒线拉起来。”带着两名民警,李振鹏一行人迅速出发赶往卫河彭村段决堤口。刚刚靠近河堤,见到不少群众在围观,李振鹏见状赶紧带着其他民警上前劝离。“洪水期间,不要往河边凑,一不小心掉下去就有生命危险!快点回去……”泥巴裹满裤腿,汗水湿透衣背。李振鹏一遍又一遍地劝离围观群众,他的衣服湿了干,干了又湿,对群众一遍一遍地解释、提醒,包括李振鹏在内的百余名民警经过70多个小时的艰苦鏖战,维护了新镇卫河大桥交通顺畅,使救灾抢险物资快速有序地进入抢险堤段,在强有力的保障下,决口于7月26日凌晨2时终于成功合龙。
完成任务后,李振鹏根本顾不上休息,又配合党委政府第二次有序转移了20多个村的群众。
因为镇里停水停电,李振鹏已经4天4夜没有联系到家人了,4天前,小儿子给他视频通话问:“爸爸,我好想你,你什么时候回来呀?你不是说带我去北京看毛爷爷吗?”他只能愧疚地对孩子说:“对不起,爸爸没能遵守承诺;因为守护好新镇的父老乡亲平安是我的责任!”
抗洪抢险集体先进事迹材料 抗洪集体先进事迹篇五
“作为一名曾经的军人,现在的人民警察,救民于水火,我义不容辞。”
7月22日,刚刚结束抓捕任务回到单位的遂平县公安局巡特警大队民警谭鹏飞,接到紧急驰援郑州的通知。驻马店市公安局迅速抽调精干警力166人、防汛救灾车辆47台,成立援郑支队,紧急驰援郑州。谭鹏飞顾不上旧伤发作的膝盖,来不及回家,就主动请缨加入援郑支队,“我志愿申请到防汛救灾的最前线,请组织派我第一个出征”!
当天下午赶到郑州驻地后,谭鹏飞和队员们顾不上休息,立即与当地公安机关对接,全力配合郑州市公安局中原分局航海西路派出所开展巡逻防控、交通指挥、排查隐患、疏散群众等工作,维护当地灾后重建和社会秩序稳定。
“请放心,我们马上到!”7月23日10时许,正在紧张工作的谭鹏飞接到辖区派出所求助:某小区由于积水严重,地势较低的几幢居民楼先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倾斜,为避免人员财产损失,现急需对危楼居民进行疏散。谭鹏飞立刻带领队员赶到现场,配合办事处、派出所与志愿者开展工作,设立安全警戒线,深入危楼之内,挨家挨户进行排查,劝说住户尽快撤离。经过两个小时的工作,危楼住户终于全部被疏散到安全地带。相关住户于当日18时前全部安置妥当。他们在连续工作近10个小时,圆满完成任务后才返回驻地。
“谢谢警察同志!你们都是从驻马店来的吧?真是太辛苦了。”7月26日上午,谭鹏飞带领队员们在中原路西三环执勤,由于相关部门正在附近进行排水操作,大量积水涌上地面,淹没了行人通道,加上车流密集,交通拥堵严重。谭鹏飞立即和队员们上前,引导过往行人和车辆安全有序通过,并找来沙袋,用心摆出了一条临时“人行道”。
“作为一名曾经的军人,现在的人民警察,救民于水火,我义不容辞。开展援郑勤务工作以来,仅我们中队就已受理群众咨询求助68人次,救助被困群众218户,搬运(转移)防汛救灾物资220件……”谭鹏飞说。
抗洪抢险集体先进事迹材料 抗洪集体先进事迹篇六
灾难可以将人打到,也可以激发出人的昂扬斗志和力量。王群英,渠北乡人民政府一名普通的民政干部,在特大洪水面前,不惧危险,忠于职守,忘我工作,展示了优秀共产党员的风采。她单薄瘦弱,却不知疲倦,她满身疲惫,却坚毅果敢。每一个和她并肩工作的同事,无不被她所折服,每一个认识她的村民,无不对她亲近佩服。如今,洪水已经过去,人们的生活又恢复了平静,回忆起7.18特大洪灾中的经历,她说得最多的是两个字——责任。
2010年7月18日深夜,夜黑如墨,大雨如注。渠北乡政府会议室灯火通明,每一个参会的人员脸上都凝结着严肃,百年一遇洪水即将来袭。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
工作分配简短明确,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肩负的责任。王群英接到的任务是在天亮前通知云峰村沿河两岸村民紧急转移,负责云峰村5个社的抗洪抢险工作。没有任何疑问,她一脚踏进雨中。从 社到 社,五十六户人家,在手电筒暗弱的光线指引下,她用了仅仅两个小时就跑了个遍。当她走到最后一处三峡移民 家时, 一家人还在睡梦中,她三言两语说清楚了来意, 一家顿时惊慌起来:他们压根也没有想到洪水会威胁到自己家,一点准备也没有。王群英和同事们赶紧协助他们把楼下的物品往外搬。
走到猪圈前面,王群英看见一头肥滚滚的架子猪在四处乱窜,来不及多想,她找了根绳子,跳进猪圈,把绳子套在猪脖子上就往外拉。架子猪拼命挣扎,无数次把她绊倒在地。雨伞折断了,手电筒掉在了地上,好不容易把猪拖到对面的高坡上,她才发现自己披头散发,全身湿透,鞋也不知道掉到哪里去了。
19日晨7点,洪峰抵达渠城,云峰村沿河低洼处民房全部进水。王群英站在 家屋檐下心急如焚,还有没有村民没有转移出来?翻开电话本,挨家挨户询问情况。当她听说村民魏礼书还在往楼上挑谷子的时候,再也站不住了。叫上一位同事,趟着淹到大腿的水往魏礼书家走。
魏礼书是个残疾人,行动不便,在平时的工作中,王群英对他家的情况相当熟悉,她知道这场大水对魏礼书家意味着什么。迎着湍急的河水,她跌跌撞撞走进魏礼书家里,魏礼书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们七手八脚将剩下的几袋谷子抬到楼上,魏礼书才发现王群英还光着脚,鲜血从她磨破的脚趾处流到了地上,眼泪淌下了他的脸庞。他拉着王群英的手,激动得说不出话来,王群英笑着说:“这是我的任务,只要你们没有损失,我的任务就算完成了!”
村民受灾情况,是第一次洪峰后,王群英最迫切要掌握的。不顾魏礼书的劝阻,穿着湿淋淋的衣服,坐上找来的渔船,一户一户艰难划动。每一户村民家里水淹多深,物品有多少没有转移出来,他们现在最需要的是什么物资,她都做了详细的记载。等回到乡政府,她已经明确了那些早就储备着的物资应该怎样分发。她指挥几个年轻的同事把一件件大米、矿泉水、方便面分类,贴上标签。催着村社负责人前来领取。
哪家没有储备水,要多发点矿泉水,哪家柴禾被浇透了,要多领两包火腿肠,她都一一地向负责人叮嘱。一直忙到天黑,所有的物资都分发到位,她才记起自己一天都还没有吃一口饭,喝一口水,额头烫得厉害。她告诫自己千万不能倒下,要尽快恢复体力。
到卫生院测体温,医生吓了一跳,高烧38.5度!要求她呆在医院治病。可她哪里坐得住:下午的洪水又上涨了不少,得去看看那几户地势最低的村民。吃了几片退烧药,她又出发了。这一遍转下来,看到那些村民都安排妥当了,她才拖着极度疲倦的身子回到卫生院输液。整整三天,她都是这样,夜里输盐水,白天走在抢险第一线,眼睛里布满了血丝,脸颊肿得老高,两只长时间泡在水中的脚,连平时穿惯的鞋都穿不上了。
在人们的眼里,王群英是一个心直口快,风风火火的人,她做事干净利落,从不拖泥带水。她又体贴入微,耐心周到。洪水淹没了高岩头大桥,望石公路交通中断,许多车辆被困在渠北乡街道上,司机和乘客,无助地看着泛滥的洪水,又饥又渴。王群英看到这一情况,赶紧去招呼他们到乡政府避雨,买了方便面,烧水给他们泡上。她四处打电话联系渔船、快艇,送那些急着赶路的乘客过河。他们不知道王群英的名字,都亲切地称她“大姐”。
7月20日,洪水逐渐退去。王群英独自来到魏礼书家,帮着他打扫卫生,清除淤泥。污浊的泥浆溅到了头上、脸上,裹住了她的裤腿,她没有丝毫的厌恶。笨重的柜子、桌子,压在她瘦弱的肩头,她没有叫一声苦。她爽朗的笑声在屋子里回荡,鼓舞着魏礼书一家人战胜洪灾的信心。
洪水给渠北乡的 户村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但是没有人抱怨,没有人责怪,因为他们看到了王群英她们始终走在他们前面。责任意味着奉献,意味着坚守。王群英是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在抗洪抢险的斗争中,她没有豪言壮语,甚至也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她把所做的事情都看成是自己分内的责任,从履行责任中获得了源源不断的力量,并把这种力量传递到了每一个和她并肩作战的人心上。
抗洪抢险集体先进事迹材料 抗洪集体先进事迹篇七
他,男,1966年6月出生。
张先生在餐饮业这个行业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忠实地履行一个敬业者的职责,日常生活中他也是脚踏实地的人,一个有爱心的人,特别是在2013年8月份这次抗洪抢险工作中,更加体现出一个人的高贵品质和英雄本色。2013年8月,同江市洪水肆意泛滥,使大江河流水位急剧上涨,因洪水来势凶猛,同江市各个乡镇的防洪大坝频频告急,对同江市形成水围城隐患,张同志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爱我家乡,保卫家园念头油然而生,看到前线官兵日夜奋战在抗洪第一线缺少生活必需品,他立即联合几家餐饮业伙伴迅速的购置大量的必需品前往第一线,慰问战斗在抗洪抢险的官兵和参战者.
回到公司后他立即组织员工成立抗洪抢险突击小组支援前线,在抗洪抢险工作中冲锋在前,在一次执行堵塞管涌的行动中身背沙袋步行6公里往返四次,他的不畏艰险勇于吃苦精神多次受到在场的市工商联领导高度评价,张先生闲暇时间喜爱钓鱼活动,身边结识很多钓友,一天佳木斯市的钓友石剑秋夫妇赶到同江市慰问抗洪抢险将士,期间几位钓友在一起商议立即成立钓鱼爱好者突击队自愿者支援抗洪前线,第二天就在钓鱼群发布倡议号召钓友踊跃参加抗洪抢险突击队,报名者积极踊跃,当天就有30多位钓友报名参加。
2013年8月21日他率领39人组成的钓鱼爱好者突击队出现在抗洪第一线上,劳动中他身先士卒主动挑选艰苦的工作干,十几天的连续奋战他的体力透支到极限,但是他从来不表现出来,只有在休息的时候他才抓紧时间恢复体力,经常是劳累,乏困起不来,队员们多次劝他休息一天,他说;我是队长,我在队旗在,洪水不退我们钓鱼爱好者旗帜就一直飘扬在抗洪第一线。
在他的精神鼓舞和带动下,每天在市工商联都有许多钓鱼爱好者前来报名参加钓鱼爱好者突击队,甚至许多不是钓鱼爱好者也加入到行列中,在抗洪抢险行动中张和钓鱼爱好者们不畏艰险和劳累在前线坚持了12天,多次高质量的超额完成任务,圆满的完成了抗洪抢险的工作任务,在工作中多次受到市工商联的领导高度赞扬,钓鱼爱好者突击队因此而闻名抗洪前线。
张先生在这次抗洪抢险工作中,始终以“舍小家,保大家”的精神工作在抗洪抢险的前列,在抗洪期间,妻子身体不适,他仅仅休息一天陪伴妻子去医院检查,然后就匆匆忙忙的回到抗洪第一线,他不在火锅城,每天的营业额直线下降,他全然不顾,他说;那些抛家舍业的官兵和自愿者都奋战在抗洪第一线,我这点经济损失微不足道,爱我家乡,保卫家园是我的第一愿望,他就这样把精力和时间都放在抗洪第一线上。
张先生在坚守抗洪抢险的日子里,基本上没有好好休息,每天很早就起床去市场备足酒店所需物品,有时候来不及吃饭就赶到工商联门前统计队员的报名人数,在抗洪抢险工作上,张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全身心投入到抗洪抢险工作中。他率领钓鱼爱好者突击队成员们圆满的完成了此次抗洪抢险工作,成绩突出,他将宝贵的个人时间献给了抗洪事业,他“舍小家,保大家”的抗洪精神值得大家去学习。
抗洪抢险集体先进事迹材料 抗洪集体先进事迹篇八
在此次抗洪抢险救灾中,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不等不靠,自立自强,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生动展现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风采。她就是桂畈村党总支!他们就是桂畈村的英雄党员!
2016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长江流域普降大到暴雨,一场无情的洪水袭卷了长江流域,各大河流、水库高水位运行,低洼地带内涝严重,部分圩口漫破,大片田地被淹,农民被迫搬迁。面对突如其来的灾情,桂畈村党总支率领党员先锋队冲锋在一线,同时号召辖区群众团结一致,坚守一线,为赢得抗洪抢险的胜利提供了坚强保障。
贵池区涓桥镇桂畈村位于池州市西郊,距市区约8公里,南接318国道,北邻秋浦河,辖25个村民组,1026户,3566人,其中党员126人。拥有国土面积2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888亩,山场面积12757亩,水面1800亩,是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和全省“千村百镇”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目前全境已纳入池州市杏花村文化旅游区规划范围内,省级谷潭农业科技示范园和涓桥工业集中区座落在桂畈村境内。
至2015年,以平源木业、金正建材、半湖山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30余家企业落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十余家,年实现利税400余万元。全村实现工农业总产值逾亿元,实现利税600余万元,村集体收入2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万元以上。
1、周密部署,赢得先机。桂畈村地处半圩区地带,防汛面广,涉及两个数千亩圩口,一条长达4公里的排洪沟渠,一座小二型水库以及十余个小圩口和上百口山塘,在这场与天灾的搏斗中,桂畈村党总支、村委会始终把维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当作最高准则,把抗洪救灾工作当作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汛期到来之前,桂畈村就成立了《防汛抢险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制定了《防汛工作预案》。汛情发生伊始,桂畈村防汛工作领导小组就紧急召开会议,传达通报了水情、雨情,安排布置防汛各项工作,全面启动桂畈村防汛应急预案二级响应,备置防浪布1000米,编织带5000条,木桩200根,铁丝100公斤,碎石20余吨,备用土100立方米及锤、钳、锹、铲、雨衣、电筒等各类工具。
随着灾情的日益严峻,秋浦河谷潭圩段水位迅速接近17点,超警戒水位2.3米,水情就是命令,村防汛工作领导小组把办公室迁至防洪堤坝上,镇、村领导干部全部到抗洪一线指挥防汛,其他同志一律在单位待命,随时准备上堤。村防汛工作领导小组坚持24小时带班值班制和重大信息及时通报制。成员间每人做了细致的分工,严格落实领导责任制,主要领导亲临一线指挥,坚持24小时不间断拉网式巡堤查险,做到责任到岗,任务到人,对于险情,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2、坚守一线,对抗洪灾。7月3日晚,由于连日来的的强降雨,由上游石台县突发的洪峰导致秋浦河水位猛涨。村领导闻讯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紧急召集300余人,连夜实施紧急抢险,经过4个小时的努力奋战,共装填土包2000余包,加固薄弱处堤坝300余米,由于谷潭大堤最低处高度仅为17点,当晚水位就突破了最高值,若不是处理的及时,后果不堪设想。由于抢险及时处理得当,有效抵抗了来袭的洪峰,保证了大堤和谷潭湖内数千亩鱼塘以及上百户群众的生命财产的安全,挽回了经济损失逾亿元。
7月4日凌晨,秋浦河水位达到17.2米,超保证水位0.2米,创造了谷潭湖防段超保证水位不漫坝、不破坝的历史新纪录。
大汛当前,党员干部始终站在抗洪一线的最前沿,从7月3日至今已经在大堤上坚守了16个昼夜。村主任李宽宝同志带病上堤,轻伤不下火线,24小时坚守在大坝上。村党总支书记徐长生更是强忍着胆囊结石的疼痛,带头扛土袋,和广大群众一起穿梭在大堤上,直到身体再也扛不住了,于7月18日住进了医院接受胆囊切除手术。在广大党员干部在鼓舞带动下,群众的抗洪热情被充分调动起来,在护堤大军中,有年逾七十的老者,有数十名妇女同志,还有许多自发赶来的群众。
3、灾后重建,不等不靠。在做好防汛工作的同时,桂畈村十分重视救灾工作。村办公室每天都要下村查访灾情,做到灾情每天一上报,保持信息畅通无阻。受严重内涝的影响,桂畈村受灾人口已达3000多人,受灾面积达到5000余亩,直接经济损失达2000余万元。针对此情况,村防汛领导小组紧急启动救灾应急预案,及时对圩内和地质灾害点等危险区域群众发出撤离警报,引导转移受灾群众100余人,密切关注受灾群众的生活,保证群众有房住、有饭吃、有水喝、有病能医。为灾民配备了必要的生活用品,做好灾民的思想稳定工作,动员群众开展生产自救,确保灾区社会治安稳定。由于救灾工作安排的细致,采取的措施得当,灾民的基本生活有了保障,群众的情绪平稳,灾区社会治安稳定。目前,我们正在积极准备灾后生产自救工作,洪水退去即组织进行农作物补种,尽量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抗洪抢险集体先进事迹材料 抗洪集体先进事迹篇九
7月19日以来,安阳这座古城遭遇百年一遇暴雨,暴雨持续多日,造成多座水库超汛限水位,被迫泄洪。全县都在洪水的威胁之中,险情时时刻刻都在威胁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险情就是命令,19日20日21日马现国校长在接到中心校的紧急通知后,立即到学校布置安排,安排教师24小时待命,把学校作为群众的临时安置点,将学校的教室、办公室整理到位,备好饮用水,随时准备接收需要安置的群众。特别是21日晚上,由于险情的加剧,这一夜他彻夜未眠,将学校的大门、教室门、办公室门打开,灯火通明,为的就是迎接需要安置的群众。
7月22日,北郭乡险情告急,他赶赴中心校,在中心校琚玉强校长的带领下成立后勤保障小组,清理房间、安排救灾物资,11点钟接到上级紧急命令马上准备150人的伙食,马校长协助琚主任在很短的时间内为前来支援的民兵、特警及乡政府的同志们备好餐、送餐到灾区。虽然累的筋疲力尽、汗流浃背,但看着大家能吃上可口的饭菜,心里充满了喜悦之情。
7月23日,接到通知要去参加信访维稳工作,马校长虽然心系家乡人民但要服从组织安排,在维稳值班中马校长仍然不忘灾区,时刻打听灾区情况,准备奔赴前线。
7月26日,信访维稳工作结束,马校长没有休息马上投入到灾区救灾,看到严重的受灾情况时,心里更是憋足了劲,要为灾区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在高村帮助受灾救助对象时,马现国校长一马当先,清淤泥、抬家具、设立警示牌,水坑消毒,虽累筋疲力尽、汗流浃背,但一刻也不停歇,受到了支助群众的一致好评。
作为志愿服务者马校长连续救助多日,丝毫没有一句怨言。他这种无私奉献、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深深地感染着周围的每个人。
抗洪抢险集体先进事迹材料 抗洪集体先进事迹篇十
照顾一个老人容易,照顾一群孤老难,木子店镇向明村的妇女主任李建梅做到了一件难上加难的事:将暴雨灾害中29名灾民接到自己三层小楼住下了,其中大多数是七十岁以上的孤老。
“我胃痛难忍,不想吃饭,建梅特别为我做了不辣的菜,熬了稀饭,餐餐送到我手中,就像自己的闺女一样贴心。”7月4日晚饭时,在李建梅家,78岁的张金泽老人吃着李建梅送到手里的面条,感激地说。放眼望去,李建梅家一楼坐满了因暴雨至灾的村民,其中大多数是上了年纪的孤老。
这次大暴雨致使向明村许多农田被水打沙压、河堤被毁、道路损毁,严重的山体滑坡导致34户48人无家可归。暴雨来临前,镇村干部挨家挨户动员有危险的村民撤离。
特大暴雨说来就来,眼看村民的危房岌岌可危,52岁的李建梅一边挨家挨户接二连三打电话催促危险户撤离,一边赶紧把三层楼的房间都收拾出来,以便安置没有地方去的村民。此时向明村村支书商仲良、副书记李世武等村委会一班人迅速开着面包车到各塆,背的背,牵的牵,将所有危险户及时转移出来。48名撤离的危险户有21人相继安置到了亲戚家,还有27人被热心的李建梅接到了自己家。
“村里哪家经不起风吹雨打、哪家没有亲戚需要安置我都清楚。”李建梅说,“孩子们都不在家,我们夫妻两个家里宽敞,被絮等都充足,能提供方便就给乡邻们提供方便,他们安全了,我也心安。”她拿出家里所有的床、席子和被子,把一些行走不便的老人安排在一楼,床上铺上软垫和席被。妇女和孩子安排在二楼自己的房间、小厅,以及儿子媳妇的新房,身体稍好点的便安排在三楼房间。
头两天,李建梅将自家冰箱的肉食全部拿出来煮给乡邻们压惊,第三天,家里的米面吃光了,菜园的菜也都被淹死了,李建梅便托人从镇上采购生活物资。“不管吃的好不好,总得让大家吃饱穿暖。”李建梅说。
有些人看到雨小了,就偷偷跑回家。为了防止返家的村民发生意外,李建梅天天守在家里,每天夜里起来挨个巡查,早上5点半起床又巡查一遍,打扫卫生,配合镇卫生院消毒,再做早餐给老人们端送到手里,再整理房间。
向明村老杉树塆妇女夏红兵摸着眼泪激动地说:“这么多人天天挤在家里,她不嫌弃老人脏、孩子吵,建梅的好,我们永世难忘。”由于屋后山体滑坡,门前石岸垮塌,夏红兵以及患有癫痫病的儿子、84岁的.婆婆、老叔爷一家四口都被接到了李建梅家,被当做客人一样款待。
李建梅说,只要乡邻们安全,再苦再累她也值。灾民们住在临时的家里不愁吃喝,感到格外安心,也心疼这个好“闺女”。
抗洪抢险集体先进事迹材料 抗洪集体先进事迹篇十一
6月底以来,武汉普降大到暴雨,局部降雨量超过500毫米,市公路处养护所管辖的岱黄、汉施、升东这三条武汉进出口公路遭到重创,畅洁舒美的公路被暴雨冲刷得千疮百孔,路面坑槽频出,严重影响了交通出行安全。市公路处养护所所长李尚彬率领抢险突击队战斗在抢险一线,在辖段三条公路来回巡查保通抢险,查隐患、排积水、保畅通,体现了公路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公路精神,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防汛抢险战役打响后,李尚彬同志根据《养护所防汛抢险应急预案》迅速布置,组织防汛车辆、设备和各种防汛物资储备到位,随时待命开展应急抢险工作。各辖段成立1个突击队,各队队员24小时轮流值班,上路处置险情和突发事件。他作为总队长统筹协调各队力量,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是主战场。由于准备充分,分工具体,职责明确,整个抗灾保通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为防汛期间辖段公路的安全畅通打下了扎实基础。
7月1日9时起暴雨持续不断,连续三周都未休息的李尚彬在岱黄公路k5—k6处理完易积水路段的渍水后,接着又马不停蹄地赶往汉施公路,因连日雨水冲刷,汉施公路下庙渠桥栏杆被损毁2段,长达8米,此时公路路况能见度不足10米,稍不注意,就有掉下桥的危险。轨道21号线地铁施工路段,占道堆放施工设备、材料,阻碍公路通行,导致路面积水情况十分严重,有的路段路面积水几乎淹没小腿处,过往车辆纷纷减速避让,车辆通行出现滞留。他立即调集汉施突击队分为2组,一组带上警示标志分赴辖段各重要路口及时摆放,在桥梁栏杆垮塌处,采取应急处置,用警示带拉起警戒线反复缠绕,加设反光锥形筒警示,消除通行安全隐患。另一组到施工路段对堆放的多处建筑材料进行紧急清理,疏通排水渠道,防止路面积水进一步蔓延。大家顶着大雨,不顾连续工作带来的困顿,不顾来不及吃饭的饥饿,不顾在1米深的公路水沟中清理杂物和淤泥而泡得发白的双手,更不顾因为路滑而摔伤的胳膊。他们团结协作,忘我工作,为了公路畅通,无怨无悔。回到家里,已是晚上十点多钟了,忙碌了一天,又累又饿又困,但他心里觉得踏实、舒心。
7月5日凌晨始,电闪雷鸣,连续暴雨,汛情告急,g318国道升东段常福工业区交叉路口渍水严重。凌晨五时李尚彬就调集人员,赶赴现场。整个路段积水有70cm,滂沱的大雨遮挡了驾驶司机的视线,过往车辆涉水探险式地通行。因水深看不见路面,他担心有窨井盖已被水漫反灌冲开的危险,他第一个冲在前面,用警示棍探路式摸索到窨井盖位置,再让队员们逐个打开,想办法运来大块的蓝色施工挡板围挡住窨井盖位置,警示车辆绕行此处。接着又逐个找到各路口路边排水管洞,进行清杂疏通。指挥过往车辆注意安全驾驶,避开渍水严重路段。有的车辆因渍水,司机操作不当,熄火了,被困在路中。李尚彬召集突击队员一起呐喊推行,转移渍水中熄火的车辆至安全地带,当天共转移车辆5台。司机们连声道谢:“有公路人在这里,我们放心,谢谢你们!”直到上午11时,雨势才稍作停歇。这时李尚彬浑身衣服被雨水湿透,手上被打出了血泡,雨鞋里被灌满了污水。队员们都劝他先上车,他说“我是领队,怎么能先撤退呢?不能断交影响老百姓的出行啊!大家一起干劲大。汛期保通是公路人的职责所在,我们要全力确保公路安全通行。”平凡而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公路人的心声。
沧海横流,彰显英雄本色。汛情暂缓,但他丝毫不敢放松警惕,日夜奋战在防汛保通第一线,为群众安全出行,继续在公路上前行。
抗洪抢险集体先进事迹材料 抗洪集体先进事迹篇十二
接近警戒水位,超警戒水位,历史最高水位……
7月1日,面对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湘江水位超历史水位99.64米,达100.02米;汛情就是命令,肖家园街道纪检监察干部迅速行动,积极投身抗洪抢险一线……
接到紧急汛情任务后,他第一时间赶往前线参与抗洪抢险,城市多处内涝,他先后到达通化街社区西冲塘、又一村社区桥头码头以及建都超市参与抗洪抢险。水位上升很快,湘江西路237号中草药店马上会被淹没,得知情况,他帮助转移大量中药材,挽回了巨额的损失,又及时组织冲锋舟一趟又一趟转移受困群众200多人次。他家里有一个14岁瘫痪的女儿、一个两岁及一个10个月大的婴儿,期间,他妻子打电话要他回家,只说了一句话他就挂断了电话。家里的一切他无暇照顾,只因为抗洪一线更需要我。
洪水退后,留下遍地淤泥和垃圾,他又马上投入到洪水退后淤泥和垃圾清理工作。在淤泥和垃圾清理过程中,他不顾脏、不顾累,用手将浸泡的木板以及垃圾装到垃圾清运车中,就这样一直干到晚上11点多钟,在持续的超体力抗洪抢险中,他的衣服是湿了又干,干了又湿,身体多次虚脱,但他一直在努力坚持着。
他作为干部,在本次抗洪抢险中,挺记在前、率先垂范、身体力行、迎难而上,经过连续四天的连续奋战,取得了抗洪抢险阶段性胜利,他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令人敬佩,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抗洪抢险集体先进事迹材料 抗洪集体先进事迹篇十三
入汛以来,全省防汛形势严峻,第二松花江上游多次出现区域性暴雨和大暴雨天气,永吉县口前镇更是遭遇1600年一遇的洪水。丰满水库多年来首次泄洪,二松持续高水位运行,致使嫩江水位猛涨,直接灌入库里泡。库里泡水位连续多天快速攀升,而且水势不断漫延,穿过长白公路桥,涌向查干湖。库里水位最高达到130.26米,超过警戒线1.26米,对库里泡周边堤坝及农田构成严重威胁。面对严峻的抗洪抢险形势,查干湖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把防汛工作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来抓,把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保护国有财产作为最高准则,科学安排,周密部署,调动全区力量,全面展开抗洪抢险工作,并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汛期伊始,查干湖开发区就按照上级党委和政府的要求全面安排防汛抗洪工作,成立了防汛及抗洪抢险指挥部和前线指挥部。由“一把手”担任总指挥,分管领导担任常务副总指挥,其他开发区领导担任副总指挥。指挥部针对今年的形势,结合查干湖开发区防汛工作的实际情况,深入分析和研究可能出现的险情,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制定了详细的防汛工作实施方案和应急预案。根据防汛工作实施方案对抗洪抢险任务进行了明确分工,落实责任,重点水域和重点地段分别由区领导包保。积极与省、市、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建立长效沟通机制,掌握汛情动态和工作进展情况。同时,完善了值班值守和汛情通报制度,值班期间由开发区一名领导代班,确保24小时有人值守、通讯畅通。开发区机关干部除了奔赴前线的干部,其他负责值守和信息保障的同志在抗洪抢险的十几天里没睡过一个安稳觉,夜以继日,日夜在办公室值班,确保汛情信息的准确及时调度、传达和报送。密切关注临近地区的水情和嫩江水势,千方百计采集信息,先后与大赉水文站和扶余水文站建立了沟通机制,使信息及时快速的传递到位,同时对开发区所属水域水位及天气、上游水位、流量等相关情况及时总结整理,每天调度水情5次,形成《汛情快报》,截止目前共出版《汛情快报》23期,分别报送市、县防汛指挥部和各相关单位,确保上情下达,下情上报和外围情况信息采集及时准确,为防汛指挥部和前线指挥部决策提供第一手材料。
七月末以来,第二松花江流域汛情吃紧。开发区未雨绸缪,密切关注汛情、水情和雨情,要求各相关单位和部门积极备战,面对上游汛情告急,开发区心系上游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专门责成一名领导,全面整顿辖区内查干湖渔场、新庙泡渔场、库里渔场和游船公司的所有船只,为30艘“冲锋舟”和驾驶员重新登记整编培训,等待上级防汛指挥部的调遣,奔赴上游抢险。接到省、市、县防汛指挥部通知后,随时准备。开发区在自身防汛承受很大压力的情况下,由开发区防汛及抗洪抢险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闫来锁同志亲自指挥带队,并先后派出300多人次前往德惠、榆树、乌金屯和哈拉毛都等地支援抗洪抢险和打捞化学原料桶等任务,还无偿支援其他抗洪抢险队伍救生衣500多件。为了确保化学原料桶不出吉林省地界,开发区在哈达山组建了一支由专业船员组成的抗洪抢险突击队,前往哈达山一线执行抗洪抢险和打捞化学原料桶任务,同时带去了8只“冲锋舟”,两张3000多米长的大拉网。这支抗洪抢险突击队经历了98年洪水的洗礼,经验丰富,驾驶技术娴熟,是松原市最专业的一支水上军团,他们扼守着哈达山防线的咽喉,经过多日奋战,克服了潮湿、蚊虫叮咬等恶劣环境的影响,共打捞原料桶49只,不仅强有力的缓解了上游地区的压力,同时也为化学原料桶不出吉林省地界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由于这支队伍技术精湛、作风优良、表现突出,被各级领导和百姓誉为“抗洪尖兵”。
库里泡险情发生后,开发区防汛及抗洪抢险指挥部高度重视,总指挥、市长助理、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焦洪学率领指挥部相关领导和已经退休的周洪飞、尹士国两位水利专家亲临一线坐镇指挥,和广大抗洪干部一起,吃住在一线,一住就是一个多星期,没吃过一顿热乎饭,没睡过一个囫囵觉。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尹士国同志体弱多病,在抗洪期间又严重腹泻,大家劝两位老专家回家休息一下,换洗一下衣服,但两位专家表示,我们都在这里工作过,这里就是我们的家,洪水不退人不退,一定在坚守到最后一刻。防汛及抗洪抢险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闫来锁同志在哈达山抢险前线也不忘库里泡防汛抗洪工作,起早贪晚多次到大箔口指挥抗洪抢险工作。他们的行动深深的感染着每一位奋战在前线的抗洪勇士。
库里泡的地势低洼,为泄洪区,同时它也是国营库里渔场的所在地,有着近千亩渔池和3万亩放养泡,同时周边还有上万亩的农田,为了确保国家渔业资源不受损失和周边农田的安全,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因水制宜,提出了“双防”“双保”的抗洪抢险的工作思路,“双防”即防汛和防逃鱼一起抓,“双保”即确保国有企业资产不留失,确保库里泡周边人民群众的财产不损失。为取得防汛工作的全面胜利,确保安全渡汛,开发区机关以及各渔场和公司迅速组建了一支总人数近400人的抗洪抢险队伍。开发区共筹措资金110多万元,准备了抗洪抢险所需的救生衣、防浪布、竹箔、编织带、木桩、帐篷、松木杆、铁丝及锤、钳、锹、铲等各类物资和工具。直到险情退去,由开发区机关干部组成的抗洪抢险突击队始终奋战在抗洪抢险一线,先后派出2000多人次,大家饿了就在大坝吃口面包,渴了就喝口凉水,马海峰等同志手磨破了就缠块胶布接着干,高大亮等10多名同志出现了腹泻,但为了保护国家资产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突击队的队员们没有任何怨言,他们在库里泡日夜巡查、连续作战,加固堤防险段、搭草防浪,共运送土方35000多立方米,加高加固堤坝1000延长米,处理险工险段7处,为保护周边上万亩农田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为了确保国家渔业资源安全,开发区创新防洪方式,利用竹箔和网箔在大箔口给洪水戴上了“笼套”,在库里泡后堵嗑上了“嚼子”。李广军、刘永先等人,站在齐腰深的水中作业,一干就是一天,江水刺骨,但他们有着坚强的意志和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于8月4日在大箔口搭建安装了300多米长、5米多高的竹箔,在长白公路桥处设置了高4米多的拦鱼栅,柳希治、马存彦等6人奉命在此守护,日夜坚守,吃住在野外。每天下水检查网底情况,及时处置各种险情,确保整个汛期不逃一条鱼。余热鱼苗繁殖场的韩启等场领导也率领全体干部职工,日夜坚守在700亩精养鱼塘的防护坝上,困了就抽支烟,累在就在大坝上打个盹,确保大坝安全。
面对奔赴抗洪前线的同志夜以继日的工作,查干湖旅游经济开发区领导格外牵挂。区领导焦洪学、宋国彬、赵丽君、马永明等先后多次赴乌金屯、哈达山、哈拉毛都、库里渔场抗洪抢险一线进行慰问,向奋战在抗洪一线的同志表示诚挚的感谢和亲切的慰问,并为他们送去价值3万多元面粉、肉、鲜鱼、水果、蔬菜、矿泉水等生活物资。针对抗洪前线的突击队员们出现的腹泻等症状,开发区又送去了常用药品,开发区所属各单位也大力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开发区环保分局、查干淖尔文化传媒公司购卖了蔬菜、水果等物资慰问前线的抗洪勇士,充分展示了开发区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在前线奋战的广大干部职工纷纷表示,虽然抗洪抢险工作任务艰巨,但是我们有信心、有决心、也有能力打赢这场硬仗。只要能守住大堤,保卫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
此次汛情虽然非常严重,但在上级党委和政府的正确指导下,在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坚强领导下,在开发区广大干部职工共同努力下,全区上下众志成城,抗洪救灾,筑起了一道保卫人民的铜墙铁壁,没有发生一例人员伤亡,切实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国有财产的安全,取得了抗洪工作的全面胜利。
抗洪抢险集体先进事迹材料 抗洪集体先进事迹篇十四
7月31日凌晨,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暴雨袭击了整个大苏河乡,暴雨肆虐达6小时之久,洪水冲毁大量房屋、农田、道路,造成全乡直接经济损失达12014万元,仅平岭后村就因暴雨造成6户房屋不同程度被淹,水毁农田150余亩,冲走肉食鸡8000多只,公路冲毁长度达3公里,冲断桥梁3座,村民的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威胁。灾情不容怠慢,在千钧一发之际,平岭后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忠祥冲锋在前、勇挑大梁,奋力组织党员群众抢险自救,经受住了洪灾的考验,最大限度地保住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凌晨4时,暴雨如注、水势迅猛。面对突如其来的灾情,刘忠祥迅速召集村“两委”成员、村民组长冒雨集合,经过简短的分析、研究和商定,一场抗洪抢险攻坚战迅速打响。面对困难不退缩,面对压力不妥协,为了鼓舞干劲,刘忠祥身先士卒,冒着大雨,奔波于四个村组之间,针对各村组实际情况做好安排部署。当他再次返回形势最严峻的梁家屯时,河堤已经出现塌方,桥身眼看要被冲垮,危急时刻,他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手持铁锨,趟着过齐腰深的河水,同党员群众一起装沙袋,堵决口,迅速筑起了一道沙袋堤坝,在他的带领下,大家死看死守,桥和大坝终于保住了。
随着雨量增大,河道旁养鸡场房及部分村民家中的积水越来越深,刘忠祥意识到,如果再不转移群众和财产,后果将不堪设想。经过短暂分工,村干部分头开始组织转移河边的农户和鸡场,当梁房组孙喜峰家养鸡场刚被转移完,肆虐的洪水就顷刻将整个鸡房全部卷走。孙喜峰家人和在场的村民看了这一幕,再看到满身泥水的刘忠祥,顿时感动得流下热泪。
面对灾情,刘忠祥组织全体村干部和党员在对全村各受灾户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摸底后,及时妥善安置灾民,指派村干部专人负责,重点解决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确保受灾村民有饭吃,有衣穿、有地方住。同时加强危险地段巡查,要求村两委干部自始自终在岗在位,对所有被水浸泡过的房屋进行全面排查,对灾民的生活妥善安置。
在抗洪抢险的两天里,他基本没合眼,连续24小时没来得及吃上一口饭。他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全身心投入到抗洪抢险工作中,使受灾损失达到最低。据统计,在这次抢险中,刘忠祥带领党员干部共转移出群众50多人,无一群众因灾伤亡。当地群众一提到他,无不竖起大拇指,说:“这样的干部真够格。”
刘忠祥带领全村干部、党员用实际行动印证了“关键时刻,党员豁得出来冲得上去”,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展示了基层党组织的良好形象。
抗洪抢险集体先进事迹材料 抗洪集体先进事迹篇十五
这是一支女性抗洪抢险队伍,她是虽然都是女儿身,但是为了党与人民的事业,她们为实现全市防汛安全默默工作着、奉献着。她们克难攻坚、顽强拼搏、从容应对,巾帼不让须眉。
进入主汛期以来,防汛历经了渍涝成灾、民垸告急、湖库出险、江河夹击几个阶段。在各级防汛指挥部的科学决策、科学调度、科学指挥下,全市防汛大军团结一心、协同作战,取得了防汛抗洪阶段性胜利,确保了人民生命财产和城市安全。
7月15日,通顺河水势急涨并居高不下,汉南区内涝严重,蔡甸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通顺河堤险情频发,形势十分危急。水利水保处处长张军花同志授命于危难之时,连夜紧急前往一线落实市防指2号命令,协调调度大军山泵站抽排和蚂蚁、东城二闸开启。面对情绪激动的汉南区受灾群众和只顾局部利益的相关单位职工群众,张军花同志置个人安危于不顾,一方面耐心细致地向群众解释、说明,一方面反复作汉南、蔡甸、经济开发区三方领导的工作。经过艰苦的努力,终于稳定了紧张局面,说服了干部群众,保证了市防指命令的落实。
在随后的一次又一次暴雨雷击中,张军花始终督战一线,靠前指挥,落实市防指3号、4号命令,科学调度,及时排除险情,有效地调度控制了蚂蚁河和通顺河水位,确保了江河堤防和泵站安全,最大程度地减轻了洪涝灾害损失。目前降雨虽然暂停,但内涝渍水未退,张军花有如风雨中的铿锵玫瑰,依然奋战在防汛抗洪的最前线。
她脸上挂着倦意、眼里布满血丝,因为她是指挥部里最早开始防汛值班的人。她总是步履匆匆、眉头紧锁,因为她身处指挥调度最核心的部门,肩负着调度室里协调官的重任,每天有太多的事情需要记录、协调、处理。每天的水雨汛情最早到她这里汇总、分析、发布,每个区、每个部门的工作动态每天准时在她这里集中、整合、上报。她所在的部门是各类信息的集散地,是领导科学决策的好帮手,是各级防汛指令上传下达的枢纽站。她与身边的同志们一道克服重重困难,发扬连续作战的98抗洪精神,认真仔细地做好接听电话、收发电文、编辑每日工作动态、上报各类工险灾情、及时调拨抢险物料、协调处理突发事情等一系列综合协调工作,确保了抗洪抢险救灾中的信息畅通、政令畅通。
她,就是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防汛处处长李晓玉同志。
说起防汛办机关里的优秀女性,不能不提身材娇小的高山同志。作为单位的笔杆子,高山承担着防汛综合情况、领导汇报材料、媒体新闻通稿起草等大量文字工作。对于从未参加过防汛实战的高山来说,其难度可想而知。但是,她没有被困难吓倒,主动到业务处室咨询,熟悉情况;主动陪同领导一线检查,掌握第一手资料;主动旁听各类会议,了解当天全市防汛动态及各级防指、各级领导的指示要求。由于自己的勤奋好学,高山在较短时间里熟悉了防汛业务,很快便进入角色,出色地完成了综合性大材料的撰写和新闻宣传报道任务。高山同志因常年的高强度工作,身体体质较弱,连续的脑力劳动和熬夜,更加重了身体的透支,日减消瘦。可是,每当领导和同志关切地劝她休息时,她总是淡淡地一笑,平静地说:“工作总是要有人做的。”
其实,在市防汛调度大楼里,还有一大批“铁娘子”坚守在各个岗位,坚持不让宣传报道她的局纪检组长王霞,深入一线巡堤查险的孟丽君、宋绍红、刘金秀,竭尽全力跟踪协调的邬美玉、任冬玲、熊菲,默默无闻每天埋头撰写防汛简报的余萍、刘青,还有一丝不苟的打字员、吃苦耐劳的清洁工、起早贪黑的食堂师傅……她们都是抗洪抢险战斗中的一员。她们舍小家顾大家,克服困难、恪尽职守,用自己的言行践行着“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再次用行动告诉人们:谁说女子不如儿男!
抗洪抢险集体先进事迹材料 抗洪集体先进事迹篇十六
7月19日至20日,内丘县连降特大暴雨。7月20日零时二十分,内丘县公安消防大队接到县政府命令,要求立即挑选精干人员,组成抗洪救援力量,赶赴受灾地区。接到命令后,大队教导员侯兵,副大队长刘忠义迅速挑选了9名骨干人员,共计11人,驾驶1部大型抢险救援车,携带橡皮艇、抛投器、救生衣、大绳等装备,顾不上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的危险,连夜冒雨向灾区进发。
7月20日7时许,救援队一行到达了内丘县侯家庄乡岭头村,因为前方道路被洪水阻断,消防车无法通行。大队在现场迅速召开会议,决定兵分两路。一组由教导员侯兵带领,组成强行攻坚组,利用抛投器建立大绳通道,四级警士长刘东平携带对讲机强行渡水至对面,对上游水库流量进行实时监测,待水势减弱后驾驶消防车继续前进。另一组,由副大队长刘忠义带领3名队员背着几十公斤重的救援器材绕道山路,翻山越岭徒步前往位于内丘县岗底村的内丘县防汛抗旱指挥部。经过4个多小时近20公里的长途跋涉,第二组人员率先到达了,第一组人员也随后与他们汇合。
消防官兵到达内丘县岗底村后,按照指挥部下达的个任务,深入目前被困失联的12个村庄,给村干部带去联通手机卡、备用手机、充电宝等通讯设备,恢复通讯联系,以便了解被困村庄的具体情况,为下一步救援行动决策提供依据。白鹿角村有一处桥梁被洪水冲断,导致对面的8个村庄均无法与指挥部取得联系。21日上午,四级警士长刘东平利用抛投器,为对岸及时送去通信器材,使得指挥部与对岸失联村庄取得了首次通话。截止7月21日,消防官兵克服道路不畅等困难,协助乡干部发放联通手机卡50张、手机9部、充电宝30个,被困失联的12个村庄全部恢复联系。
7月22日,代理副中队长刘一君一行4人,历时4个小时披荆斩棘翻越没有路的荒山,淌过洪水湍急的河流,利用抛投器发射绳索,配合移动公司工作人员完成了线路的架设,及时恢复了移动通讯。
与此同时,教导员侯兵、副大队长刘忠义带领其他5名队员一行7人,前往桃园村疏散群众。15时许,官兵们乘车抵达石坡咀村之后,公路被洪水完全冲毁,摆在官兵们面前的是湍急的洪水和一片乱石滩,而此处距桃园村还有近五公里的路程。面对危险,消防官兵们没有退缩,他们继续沿着山脚下宽度不足半米的乱石堆徒步前进。一边是不断有碎石滚落甚至随时可能会发生滑坡的峭壁,一边是夹杂着泥沙乱石奔涌而下的洪水。官兵们顾不上考虑个人安危,一心只想着能将桃园村被困的196名群众早点转移出来。16时许,官兵们终于抵达了桃园村。大队教导员侯兵协助村干部对不愿撤离的村民挨家挨户进行说服劝离,向他们说明当前面临可能会发生的泥石流的危险性,并告诉村民消防官兵过来营救他们了,打消他们的思想顾虑。最终做通了群众的思想工作,开始组织他们分批有序的进行疏散转移。撤离的道路上,教导员侯兵、副大队长刘忠义带领官兵们抱着孩子、抬着病人、背着老人,在崎岖的乱石路上折返了40余趟,用自己的臂膀和身躯为老百姓架起了生命通道。截止23日14时20分,最后一名身患重病的村民被消防官兵用担架抬上了救护车,196名群众全部被安全转移。
此次抗洪抢险行动中,内丘大队11名参战官兵连续奋战80多个小时,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用赤胆与忠诚,用血肉之躯筑起了抗击洪魔的坚强柱石,谱写了一曲新时代“人民消防为人民”的壮丽赞歌。内丘大队的救援事迹被中央电视台和各大网站报道,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赞扬。
抗洪抢险集体先进事迹材料 抗洪集体先进事迹篇十七
7月19日至今,嫩江县遭遇了多年来最强降雨,连续的强降雨袭击,使长福镇长庆村村西喇嘛河水暴涨,全村遭受了近年来最大的洪涝灾害。
村内损失惨重:4处桥涵被冲毁;过水、受灾房屋128户;16户泥草房成了危房,无法居住;被冲走家禽120多只;被冲走猪、牛、羊、等17头;室内家电被损坏42台;仓库内的粮食物品被浸湿。
面对严峻的灾情,长庆村两委班子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全村群众精诚团结抗洪魔,携手同心保家园,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暴雨造成了严重灾害,河西侧大片耕地被淹,住在地势低洼处的村民室内进水,有的达一米多,家中饲养的家禽、家畜被水冲走,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极大威胁。村两委成员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到村委会集合,村书记范红涛安排村委会和党支部成员到受灾农户家中组织抢险救援,村主任吴永革亲自在现场指挥,支部书记用村里广播号召全村党员干部群众积极行动起来,加入到抢险救灾,听到通知的党员群众,冒着大雨到村里集合,由村干部统一安排,到最需要帮助的村民家中,帮助他们转移财物,村里还出动了两台大马力拖拉机、挖掘机,组织群众220多人,帮助受灾群众运送财物。为防止灾情扩大,村两委在各个路口安排人员进行疏通水道,针对受灾严重的房屋,疏散群众,把他们安置在地势高的其他村民家中,安排好吃住。
灾情发生后,村两委领导发挥了“主心骨”作用,党支部书记范红涛、村长吴永革第一时间赶赴一线坐阵指挥,周密部署抗洪救灾工作。
党员干部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的作用。全村党员不怕困难、敢于牺牲,哪里有灾情,哪里就有党员干部。村两委在灾情发生后,始终战斗在抢险抗灾第一线,两天两夜没合眼,带领全村群众奋力抗灾救灾,把全村的灾害损失降到了最低。
灾情发生后,长庆村党支部号召全村党员要发扬不等不靠、自力更生的精神,立即开展自救自助,复产重建的各项工作。长庆村两委成员指导灾民抢修受损房屋、农作物、水毁公路。长庆村前面的大桥被洪水拦腰斩断,村党支部一面向上级报告,并申请水利财政等部门对大桥抢修、一面将断桥处设下明显标志,并于距离断桥50多米处用推土机推上土堆,以免过往车辆发生危险。村内的广播天天都播放村内每天的抗洪救灾进展情况,并要求养殖牛羊户不要到断桥及有危险的地方放牧,组织抢险应急小分队对受损的倒房进行重建工作。
“大灾过后见真情,危难时刻显身手”,在巨大的洪水灾害面前,长庆村两委经住了考验,全体干部经受住了考验,时刻不忘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发挥了最基层的坚强战斗堡垒作用,谱写了一曲干群同心同德、共抗大灾的壮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