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心得感悟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感悟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感悟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高中新课程培训总结与反思 高中新课程培训感悟篇一
一、首先,我们要把握新课程的宗旨:让学生在娱乐中不知不觉掌握教学内容,得到情感体验与教育,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变被动接受为主体参与,学生变要你学为我要学,教师变传授者为引导者。在这一宗旨的带领下,注重设计,注重方法,注重课堂实效,从而实现“知识技能为基础目标,过程方法为核心目标,情感、思维和价值观为最终目标”的三维整合。教学中要抓过程和方法,通过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到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全面训练学生思维以及想象力、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永远要高度重视对学生自信心的树立和培养,培养吃苦耐劳、乐观向上的精神,为他们人生第一节作好奠基。
二、教师设计问题、学生提出问题,师生互动,最终解决问题,就是教学主要内容和教学目标实现的具体过程。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是实施新课程在思想方法上的精髓,这就是转变观念。
三、作为教师,我们要彻底转换角色,变原来的主演为导演,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导课,当然也要讲课;变学生原来是观众为主演员,是他们在具有乐趣的气氛中人人思考、人人参与、人人活动,使知识、情感在每个学生的心中流动,人人能得到能力的提高。
四、教师要充分地相信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
在新课改的实施当中,教师应成为教材的研究者,探索者,而不是单纯的照本宣科的传授者,教师要成为新型的、民主的、研究型的、艺术型的老师,我们要把教育工作当一番事业来干,不能只当一份工作来做,只有这样,才能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五、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人人都能想问题、提问题、解决问题,是开启智慧的金钥匙。要时刻注意和实际生活相联系,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六、今后,我们还要不断丰富我们的知识,刷新概念,改变方法,新旧结合,创出我们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为教育事业服务。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伴随新世纪的到来,人类正在迈向一个崭新的知识经济时代。这一深刻的社会变革对当今基础教育的课程发展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要求教育尤其是课程及时做出敏锐的反应。为了培养适应新世纪社会政治、经济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保证新世纪教育质量,就必须根据新世纪社会的变革来探索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彻底改变中国人才“高分低能”的缺陷。
基础教育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必须对课程进行根本性的改革,进一步改革并完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系。()全体学员认为: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制约,过分偏重学科类课程,忽视活动类课程,偏重必修课程和分科课程,忽视选修课程和综合课程,从而导致教学内容偏难和过分关注学科体系的完整,忽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新课改的趋势
全体学员总结出,新课改要向以下几方面发展:
1、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方向,注重学生潜能的开发、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发展。
2、在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还要注重基本能力和基本态度的培养。
3、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环保教育,加大人文学科课程的比例。
4、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的联系,实现课程生活化、社会化和实用化。
5、重视课程体系三级管理,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6、强调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满足不同区域和不同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课程个性化问题实际上也是因材施教的问题,课程多样化尤其是课程内容的载体即教材的多样化,是我国各地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客观需要。
7、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实现新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
8、课程设计要以课程目标为依据,体现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目标的精神:改革过分注重课程的知识传承价值,强调课程对于学生身心发展和适应终身学习的价值;改革课程结构门类过多、整齐划一,缺乏统整的偏向,加强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与多样性;改革过分注重经典内容、学科体系的严密性和系统性的偏向,加强课程内容与社会发展和学生生活的联系;改革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接受、记忆、模仿学习的偏向,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与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改革考试过分注重学生的知识记忆,并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惟一评价标准的偏向,建立评价主体多元,标准多样的评价体系。这些目标及其所体现的基本精神应成为课程设计和课程评价的基本依据。
9、课程评价如何进行,必须明确的是,课程评价总是具体的,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并重。改变以往考试结果定终身的弊端。
、新型的学习方式
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迫在眉睫!它关系到我们的教育质量,关系到师生的校园生活质量。我们今天必须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合作学习(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探究学习(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这也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我们之所以特别强调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其理由就在于: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学生的独特需要,促进学生有特色的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高中新课程培训总结与反思 高中新课程培训感悟篇二
在本次新课程的培训中,我听了有关教授以及其他各位老师的辛苦讲解,使得自己对此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也使自己认识到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师新课程培训总结。
下面是我参加培训的一些心得:
首先是发挥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有一个创新思维活动的空间。怎样作到这一点呢?我认为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如何引导,启发,点拔?能否真正地把学生引到这一领域?教师在平时备课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尽量地搜集,制作与教材有关的知识。积极源于兴趣,我认为,在新课改条件下,要上好高中数学课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创设情境,发挥最佳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试图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同时把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使学生亲近数学,感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初步体现与现时生活的联系。
2.奖励激励,提高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如:说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少!你想象力非常丰富!真聪明等等!调动了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在提高学生积极性的同时,教师应确定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以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对于教学而言,不能光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包括知识与技能、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几个方面。那种追求“能够教好一节课”或“教出了几个能考高分的学生”为目的的教学已经不符合课改精神了。教会学生知识,教给学生方法,教给学生独立和生存的能力应成为所有教师的职业追求。
3.学生应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环顾周围,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许多这样的现象:一些学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东西,教师还在不厌其烦地从头讲起;一些具有较高综合性和较高思维价值的问题,教师却将知识点分化,忽视了学生自主探究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一些本该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操作、试验、讨论、归纳、总结的内容却被老师取而代之;一些学生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形成的独特见解和疑问,往往因为老师的“就照我教的来”而扼杀,工作总结《教师新课程培训总结》。在新课程下,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为学生提供从事活动的机会,构建开展研究的平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4.灵活使用挖掘教材
有许多教师不适应新教材,不知道把教材与实际联系起来。实际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现有水平,在认真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的同时,学会灵活、能动地运用教材,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必要的增删、调整,这样才能从“有限”的教材中无限延伸。
5.追求形式和效果统一的课堂
现在,一些课堂滥用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不给学生足够的机会和科学的指导,使课堂流于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组织有效的、科学的活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问题情境必须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活动内容必须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同步;其次要让学生有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让他们带着自己的观点去充分地讨论研究,发现自己的不足,构建完整全面的知识体系;还有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方法和观点,让学生在交流、探究、比较的过程中将知识优化组合,完成筛选,做出正确判断。
新课改改变了以往的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居高临下地问,学生规规矩矩地听,小心翼翼地学。当学生平等、互尊的情感得到满足时,才会轻松、愉快地投入学习,才会主动探究。因此,现代课堂教学应确立师生平等的教学观念,构建平等对话的教学平台,使教学在师生平等的过程中进行,将师生关系理解为愉快的合作,而不是意志间的冲突,对权威、尊严的威胁,让学生在率真、坦诚、互尊的环境里一起学习。使学生处于一种心理放松、精力集中状态,思维活跃,敢想敢问,敢说敢做的氛围中学习。因为教师不是万能之人,作为教师应该放下架子向学生学习;使学生明白,不管是谁都要学习,不管是谁,只要会就能成为别人的老师。
对于个人承担新教材实验任务的工作设想,本人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夯实基础
立足双基,夯实基础,新课改不是不要基础,不重视基矗而是要更加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特别要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思想的教学。
(二)、贴近生活,着力思考
新课程遵循“生活与数学”、“活动与思考”的主线要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以此为据,展开和讲授课本内容,注重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学习所必要的生活素材,实践所必要的生活源泉,创造性地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探索与思考,主动获取数学知识,改变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兴趣。
(三)、注重过程教学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优化过程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让学生学会数学思考,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充分挖掘数学活动中的思维价值与德育价值;
(3)注重动手操作,增强数学体验与成功体验,培养学生积极的数学情感;
(4)建立自主学习模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预习、听课、作业、复习等习惯)。
(四)注重数学思想方法教学
真正的数学教学是数学思想的教学,多做习题或许能提高解题的速度和熟练程度,但并不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习题只是数学思想的载体,通过渗透数学思想,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从而改变和优化学生的思维结构,使每一个学生变得更加聪明。
高中新课程培训总结与反思 高中新课程培训感悟篇三
通过这段时间远程培训课程的学习,我收获颇多,同时也感受到了肩上沉甸甸的压力。对于新课改自己也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新的课程改革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高中英语教学面临巨大的挑战。新课改下的英语教师必须及时转变教学观念,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着眼于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新课程是一种新理念,新思想。这对我每位教师来说都是一种挑战,都是一个新的开始,我们必须进行各种尝试,在不断的探索中成长。新课程理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这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点是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形成。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以及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学习方式上,倡导学生转变被动接受学习方式,更多地采取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上,主张改变以教师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多进行探究式教学,倡导师生互动、共同发展。在新的教学方式下,教师要由主要的讲授者转变为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要在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以及在实践中学习,教师比前要倾注更多的心血。
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学科综合,对教师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教师需要具有较全面的知识,要学会开发和有效利用课程资源,面对即将开放的课堂,很多东西是无法预见的,如何面对学生的畅所欲“问”?我们只有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不断充实自己,不断超越自我,改变并完善教育教学行为。在教学中学习,在学习中教学,这样才能从容面对学生,不得不承认这对我们所有的教师来说的确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
通过这次学习我认为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应做到:
1、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要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允许个性差异的存在。 课堂上教师要尽量保持良好的情绪,多说让学生备感亲切的话语,鼓励学生、尊重学生,努力构建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利用一切可行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其想像力与创造力,有效地组织起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活动,如视听表演、讨论,做游戏及讲练结合等,同时教师不能以权威自居。真实地展示自我,与学生真诚地交流,不妄自尊大,经常表扬学生的点滴进步。在教学中对不同学生的个性怀着尊敬和接受的态度,不因学生的个别差异而厚此薄被,并且容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犯错误。即学生在学习英语中,出现错误,不轻意批评,
而是采用学生能接受的方法来使其意识到自己所错之处。注意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使之不仅“学会”而且“会学”。为他们日后的深入学习和继续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
2、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努力为学生创造真实的、接受的和充分理解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结合学生身边的事物,创设实际的情境,使学生身身临其境地并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调动起来。适时恰当地选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以形象具体的“图、文、声、像”来创造教学,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思考,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3、学会对教材进行整合处理。
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师一只粉笔,一本书”的局面。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对教材进行处理:整合、增加或删除。当然这一切要根据课程目标和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然后才对课程内在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处理。明确情境的优势与不足。情境设计得较好的,教师应进一步考虑如何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情境设计得有不足之处的,教师则需要探索如何弥补、完善甚至更新相应的情境。还要对教材的设计思路、表述方式、结论等进行多角度的考量,以便为学生多样的思考、表述、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充分利用各类课程资源丰富课程内容。在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整时,比较科学的做法应该是:科学地分析课程内容的价值,对那些学生虽然感到陌生且平常难以接触到,要大胆地进行删减。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需要我们在实践中逐步摸索,需要通过经常性的教学反思,总结经验。以便让我们的课堂教学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既充满活力,又富有成效。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我们一定会遇到许多新问题、新情况,为了尽快适应角色变化,更好地解决教学中遇到的新问题,教师需要转变观念,善于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找出有效的解决方法;善于总结经验和教训,善于进行教学反思。
当然要把新课改中的这些做法真正落实到教学中去,对于目前的我们来说,仍有很多困难,课时减少,内容翻新;教师还需要适应,学生的层次也不同;能否真正适应全英教学与高中快节奏的学习,这些都不是短期内可以解决的问题。但无论怎么样,新形势已经到来,培训的目的也就是让我们教师能首先领会新精神,尽快的去适应新教材。培训即将结束,但是实践还没有开始,希望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能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多看一些新课改的教学案例,多学习,多总结,多与有经验的老师交流,希望在高中英语新课改的新形式下,在即将开始
的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让我们一起努力,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心理体验,营造一种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高中新课程培训总结与反思 高中新课程培训感悟篇四
历时十三天的培训即将结束,这次培训,我省有10万名高中教师参加。这次培训,正如张志勇副厅长所说,通过专家引领、远程研修、校本培训、同伴互助和反思行动等环节对高中教师进行培训,其目的就是进一步提高高中教师新课程实施能力,引领广大教师走新的专业发展道路。的确,这们这些“学生”确实收获颇丰。我在这次培训中,有如下收获:
1.在思想上有了质的飞越。这次培训,我省在规范办学行为的基础上,把深化课程改革作为基本抓手,通过高中教师全员培训,来实现课程标准的全面落实,以此推进高中素质教育向深层次发展。这次培训,相信对每位教师都是有益的,通过培训,使我真正明白了素质教育的意义,教育的出路,学生的前途命运的意义。这与以前在我思想中的“备好课,教学好” 的思想大相径庭,使我的教学思想得到了进步,使我更加明确高中素质教育的深层意义。教师的发展离不开学习,离不开科学文化知识,只有不断吸取“营养”,才能使自己壮大。这次培训学习,自己不仅学到新课程的新观点、本学科的新知识、教学的新方法,通过学员之间的交流更使我思想上得到质的发展与飞越。我因此受益无穷。
2.在教学有了新的方向。在教学上,通过与全省本学科老师的交流、探讨,使我教学方向更加明确。在教好学的基础上,明确了素质教育的正确意义,实施素质教育,是每一位老师最大的责任。只有实施素质,教师和学生才能在这种环境下都能得到发展。特别是学生,在素质教育的东风之下,将会有更大的学习与发展空间。做为教师,要正确引导,思想上决不能放松,真正将每个学生的未来系于自身,真正承担起这种责任,这样,将素质教育才能在齐鲁大地上蓬勃发展,生生不息。
3.在专业水平上得到提高。在这次学习,有幸与全国、省内等有关专家共聚一堂,深刻探讨有关素质教育、学科热点等问题,通过与他们的交流,使自己学习了很多知识。特别是在专业方面,通过与我们地区的指导老师赵丽萍、李萌老师交流,在思想、学术方面都得到很大的提高。通过这种平台,使我们学员与指导老师的距离变得更近、更方便交流。看到他们在学员的文章中做得点评,句句含情,字字有义,更折身了一种专业高度,不得不承认,通过这次培训,在我的专业方面我有了更大提高。也真诚的感谢他们的认真、付出、一丝不苟等敬业精神。这更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位,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这次培训,收获还有很多很多,最后,我只想用九个字来总结一下这次培训,即“培训着,快乐着,收获着”。相信,这也是更多学员的心声。
高中新课程培训总结与反思 高中新课程培训感悟篇五
高中语文新课程重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在语文新课程的学习中,我颇有收获。
语文新课程要求我们要使全体高中学生都获得必须具有的语文素养。因此,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只抓尖子生,不能只针对一小部分学生安排教学计划。教师给学生设定学习目标时,既要给优生发展性匹配,即结合教材内容渗透、穿插、拓展、增加新知识和新方法,让学生感知最新信息,激发其创新意识,培养其创新精神;又要给中差生适应性匹配,使中差生不断获得成功,逐步增强信心,形成学习上的良性循环。切实做到上不封顶,下要保底。备课包括教材内容的加工,课外信息的利用,学生生活经验的挖掘,启发性问题和讲解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等,都要统筹考虑。备课给各层次学生确定的教学目标,上课时还要机动灵活地落实。每节课要通过对学生的质疑、答疑、讨论或练习等判断学情,了解每个学生新的惑和新的需,使教学有的放矢。依据层次目标,设计有梯度的问题或训练题,要遵循以下三个前提:
1、掌握学生已有的经验或知识,使设计的问题和训练题与之衔接,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能达到各自的学习目标;
2、能引起学习兴趣,激发各层学生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
3、使学生有认识上的困难,值得思考与研究,但跳一跳,要能摘到桃子。保证使每个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内全面充分地发展,使全体学生真正做到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学习语文的潜能,争取大面积地提高语文教育质量。
全面指全面提高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而不能忽略其中的任何一方面。读写听说每一方面又有多种方式。读,学生可以朗读、默读、读熟;教师可以范读,指导学生读出感情,读出体验和感受。学生也可根据内容略读或精读。学生精读时要在读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心得体会,观点和看法等,并在讨论和训练时,说或写出来。组织合作学习小组,通过合作、讨论、互助,排除学生对课文理解、领悟的障碍。在讨论时让学生见仁见智,遇到有价值、有话可说的问题,可引导学生辩论,活跃学生思维,在真实的情境中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辩论双方(或多方)必须要专注地听,听出对方的观点,听出对方的漏洞,还要在听的过程中观颜察色,辨析语气语调等;辩论时,学生必然要快速及时地组织语言表情达意,还要注意语言表达的艺术性等。课外语文读物可以略读。略读课外读物后可以以讲故事的方式把自己
的所感写出来,并说出来与人交流,综合训练读写听说能力。还可以把研究性学习的理念贯彻到具体的语文教学过程之中,把提高学生读写听说能力的要求,变成语文教学的具体环节和学生的具体实践。
多媒体教学设备具有传统教学无可比拟的优势,特别在创设情景这方面。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为多媒体课件的优势就在于它能运用音乐、图片、动画、影视等手段强化感知,提供多样化的外部刺激,加深学生对实境的感受和理解。
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生学习是一个从未知到已知的过程,这个过程应该是充满好奇、疑问和探索的,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创造力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其实生疑、质疑、讨论、释疑等是思维过程的具体展示,也是提高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读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孔夫子说:疑虑,思之始,学之始。在教学中应该切实地把生疑、质疑、释疑的过程真实而有序地展开。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独立性和灵活性。使学生在具体的语文学习实践中,逐步提高观察、发现、判断、推理、概括、想象和创新能力。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尤其要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重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长期以来,对教学的评价,往往只重视结果,不看过程,导致教的过程走过场;对学习的评价也只注重考试成绩,而忽视学生学习的过程,或只注重记住结果,而忽视亲历亲为的重要性,这是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病根所在。因材施教已讲了两千多年,启发式教学早已写进了语文教学大纲,至今我们也没有很好地落实。这与我们忽视对教学过程的研究、管理和调控不无关系。异步推进教学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立足于过程的到位与优化。一是引导教师研究自己的教学行为,精心设计自己的教学思路,对语文教学过程实施有效地调控。二是落实教学的具体环节,使过程到位,每个环节中还要选择适当的方式和方法,并做到各种方式、方法综合贯通,做到教学流程合理。三是分层启动,教师走进每个学生的生活世界、经验世界和学习过程,因材施教,尤其注意使学习的有困难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所收获,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四是使教学内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建构的需要,循序展开。五是转变教学评价指向,即由侧重评价教师教的过程和艺术,转变为侧重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
高中新课程培训总结与反思 高中新课程培训感悟篇六
今年暑假,我参加了四川省高中新课改培训。培训结束了,颇有了一些收益和感受,现做一如下小结。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在教育部的统一组织和领导下进行的,是我国基础教育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改革的重大举措。课程核心理念:凸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第一、学生是课程的主体。学生是课程的主体,一方面是指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是课程的依据,另一方面是指发挥学生在课程实施中的主体性。第二、课程实施是学生主动建构人生意义的活动。学生是在动态的反思和创造的过程中成长和发展的,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反思和创造的对象。第三、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以探究和创造为根本。传统课程观的弊端之一,就在于把学生视为书本知识的接收者,接受学习是其课程规定的基本存在方式。新课程关注学生与课程之间的关系,从实施角度讲,要注意理解、体验、反思、探究和创造等基本的学习活动方式。致力于“打好基础,促进发展”。新课改无论是“总目标”,还是“具体目标”,均体现了新课程在目标设计上,是致力于“打好基础、促进发展”这一特点的。第一,新课程重新定位知识技能的作用,不再把知识定性,即知识技能的本质在于人们通过它而进行批判性、创造性思维,并由此建构出新的意义。第二,新课程重新定位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第三,新课程重新定位了课程与生活的关系。新课程认为,课程是生活世界的有机构成;课程不是把学生与其生活割裂开来的屏障,而是使学生与其生活有机融合起来的基本途径。课程体系:着眼于“开放”、“创新”。新课程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综合化。第一,各学科同学生的生活实际综合,课程向儿童经验与生活回归。第二,不同学科之间的综合,尽可能地反映社会生活实际本质,如新设“综合”学科:思品与生活、思品与社会、历史与社会、艺术。第三,新课程设立专门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作为必修课。课程内容:倡导“新、活、宽”。课程学习方式:由接受式学习向探究式学习或发现式学习方式转变。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进行学习的心理机制或途径是同化,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发现学习中,学习的内容是以问题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进行学习的心理机制或途径是顺应,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彼此也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一、在新课改中首先转变的是教学观念的转变。传统的教学过程把系统的传授知识作为重点,目的在于让学生系统地掌握大量的知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条理性,教师在教学中把知识的重点、难点、反复掂量估计,围绕它来展开自己的教学过程,往往会忽略学生能力的培养,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教学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更重要的使学生掌握学会学习的能力,并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新课改要求教师实现角色转换
新课改要求教师实现角色转换,教师已不是教学的主体,而是引导者、促进者、参与者,教师的角色不再是单纯的教书匠,每个老师都应该是一个教育家。
三、教学策略和方法的转变
新的教材理念要求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不可能单纯的依靠知识的传承、讲授、灌输来形成的,必须改变教学策略和改变教学方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把学什么变成怎么学,把被动地学转为主动地去学。
四、在抓知识与技能的同时重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新课程所体现的是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学校开设的第二课堂是学生参加实践、应用理论、获得经验、提高素质、展现自我、发展个性的一个教育平台,因此,加强第二课堂建设也是新课程对教学提出的一个重要要求。对于每一位学生参加的活动、取得的荣誉都进行详细的记录,这也作为学生评价的一个参考,如运动会、征文比赛、朗诵比赛、文艺晚会、知识竞赛等,都是学生发展个人爱好的舞台,他们在这些方面获得的任何成绩或表现都是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
1.不能“穿新鞋走老路”,简单地把课改理解为变教材。这次课改不仅是换换教材,而是通过教材内容改变,实现包括课程功能、课程结构、教学方式和教学组织形式及课程评价体系等的根本转变,真正实现由过去的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由过去由老师传授为主转变为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为主。
走出“错误地认为进行课程改革会导致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弱化,影响以后的升学考试”的误区。过去我们单纯强调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现在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以前关注更多的是学习结果,忽略了学生是通过什么样的学习方式和策略来学习,死记硬背题海训练得到的高分,掩盖了学生在学习方式上存在的问题。这次课改立足于三维目标的统一,不仅关注知识和技能,而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因此,不仅不会带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弱化,相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更灵活地运用知识
2.新课改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是填鸭式地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只靠死记硬背、题海战术来提高成绩,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学习没有兴趣,尤其感到高中生物课枯燥乏味,师生之间也缺乏合作与交流。教学过程实际上则是师生共同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处理好传统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改变高中生物课的枯燥乏味,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全面提高未来国民素质3.要改变学生过去单一的、接受性的学习方式,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新的学习方式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必须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发挥,促进学生的特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因此,教师的教学方式应当服从于学生的学习方式,以使学生学习变得富有个性,并最终达到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的目标。
4.新课改要克服急于求成和畏难情绪,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需要一个过程,都不可能一帆风顺,课改也是如此。思想观念的转变、教学模式与学习方式的转变,传统模式阻力的消除等都需要一个过程。所以,课改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困难和挫折。在有勇气的同时,还要有理性。尤其是青年教师,要避免急躁,急于求成,要稳扎稳打,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按照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去面对课改,同时要克服畏难情绪。课改的洪流已汹涌澎湃,让我们正确面对,奋勇争先,投身到激流之中去锻炼吧!
高中新课程培训总结与反思 高中新课程培训感悟篇七
按照学校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进行远程学习培训,刚开始就是抱着完成学习任务、赶紧交差的心态打开了电脑进行视频浏览。在学习中观看了侯佳妮老师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张娇老师《河南郑州产业转移》两节后,我感慨很多,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认认真聆听专家的精彩讲座。感到耳目一新,收获很大。专家们的讲座以及优秀课例,使我得以从全新的角度和高度了解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也得以从感性上了解地理课堂教学改革,从而得以重新理性地反省与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和教学策略。通过这次培训学习,慢慢理出一点头绪。
地理课堂教学改革要求教师转变地理教育教学观念,从以知识为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的转变;重新认识高中地理课程的目标和定位。传统的授课模式主要表现为:“填鸭式”、“满堂灌”、“一言堂”,教师以讲授为主,忽视学生“主体”作用,束缚了学生思维活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教师要调整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要由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帮助者;由教学活动的主角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配合者。
古语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一直以来教师被认为是知识的传授者。地理课堂教学改革中赋予教师更多的角色和作用。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也是课程的研究、建设和资源开发的重要力量;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也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教师不再只是习题的研究者和考试的指导者,而是拥有先进教学理念、懂得现代教育技术、善于学习、善于合作的探究者。
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老师应尽可能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把“主宰”权还给学生。我认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学以致用,而不是单纯地为了考试、为了升学,因此,作为教师确实有必要转变一下自己的角色地位。
课堂一直是学校教育全过程的主体,是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与主要方式,它为素质教育提供了主要的教育空间。但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堂往往被教师占领作为传授知识的地方,整节课满堂灌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处于被动,失去了主观能动性,学习效果欠佳。
现在提倡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主人。
1、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主动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理应受到重视。要让学生主动学习,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给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架设学习桥梁,善于抓住教材中能引起学生兴趣的知识点,把教材加工成可以让学生感受或接受的学习材料,给学生提供思考的空间,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2、把课堂教学的时间还给学生。
教师把现在教学中花在多余的分析、谈话、提问的时间省下来,还给学生支配,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节奏,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地开展学习活动。课堂上,教师有意识地创设情境,让学生专注地、饶有趣味地读,在读中开展思维和情感活动,并进行相关内容的读写训练,加深对所学内容的感悟,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比如在《资源跨区域调配》这部分知识教学时。让学生结合我国经济发展概况和资源分布示意图,老师提供一些问题思路让学生慢慢思考总结西气东输工程在我国实施的意义和影响。
3、使课堂形成学习氛围。
在教学实践中,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热点新闻,医疗健康,个人生活,当地资源,环境保护等,都含有与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我们在教学中适当加入这些内容,会开阔学生的思路,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并能够认识到许多社会问题的多方面性。而且还可以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高中新课程培训总结与反思 高中新课程培训感悟篇八
记过这些天的的远程研修我深刻体会到新课程应该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亲自去体验、尝试,来逐渐打下学会生活、学会学习的基础,从各个方面来培养学生探究事物的兴趣和积极的态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尽量只起到指导的作用,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中心,为重点。首先,学习的热情更高了。如果说我们过去教育的一个很大不足是扼杀了孩子的学习热情和信心的话,新的课改通过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转变,使学生学在其中,乐在其中。其次,参与意识明显增强。现在的课堂教学,学生不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容器,而是主动参与、平等对话、交流合作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新课程改革在教学目标课程结构方面都较原有的有所变化,新的课程革与国际上先进的教学模式相接轨, 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开发每个学生内在的浅能, 现行的高中物理课大部分老师还是采用的传授式的教学,只是一味的把知识与技能灌给了学生,而不去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造成了一部分高分低能生。再着,在原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式下,大部分学生觉得学习物理这门功课比较枯燥, 乏味很难学懂,毫无学习的兴趣而言。似乎学习知识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忽略了我们学习知识的真正目的。而我们有的老师可能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也注重了启发式的教学,也注重了一些物理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但这些实验更多的是一些验证性实验,还是在注重学生在物理知识的获得和知识的理解上老师不仅仅只是教给学生一些知识技能,而要去注重学生思维的发展。新课程改革让学生成为了主体,注重学生实验能力动手能力动脑能力的发展与此同时也能够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如果说就一味地灌输那些定律的话,不让学生动手操作的话,同学们也感觉这种方式很枯燥,很无谓。这样的话就影响同学们对物理的学习的积极性。如果说再加上一些实验动手操作的话,这样学生就会更喜欢学物理,所谓喜欢了才能够学好,所以应该多增添些实验 好,所以应该多增添些实验。
初中新课改之后,学生和教师的教育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在高中学习中顺利进行,作为高中物理教师就要有正确对待课改学生的学生观和教学行为。
高中教师学生观是:⑴ 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把学生看成是能够继续发展,一定能学好的好学生。作为教育的主导者和实施者,我们再也不能被这种陈旧的教育观念所束缚了,要彻底打破教育僵化的条条框框,力争由传统的“标准型”的固守者向“创新型”的开拓者转变,做一名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具有创新意识的新时代的教育者。⑵ 平衡心理,尊重学生的人格。要充分认识到师生之间应该是平等的,当我们要求别人尊重我们的人格的时候,学生也正需要我们无条件地尊重他们的人格。人们只有在相互尊重中才能找到平衡点,才能朝一个方向共同努力。⑶ 博大宽容,有一颗爱生之心。对于我里学习不好的学生,不能用异样的眼光去看待那些后进生,更不能用要求优秀学生的标准去要求全体学生,而要充分注意挖掘他们的潜能,做到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要知道我们的学生在做错了事之后心里也会内疚、自责,这时他们需要的是老师正确的引导和教育,需要的是老师一颗博大、宽容、爱他们的心。⑷ 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在教育活动中,师生共同进行创造性劳动,达到“教学相长”,使教师的学生观逐步趋向完善。
为了促进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物理新课程的学习,教师还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
(一)物理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把大多数学生学好物理作为第一教学目的。要树立;1、学生虽差异,但没有差生。我们应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经验,正视学生的个性差异,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特点,按照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使他们得到发展和提高。2、要充分认识高中教育是基础教育,是大众教育。高中物理课程在内容选择上要求应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要求通过高中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丰富知识,提高技能,掌握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为学生进一步获取知识并获得终身的发展创造条件。目的是培养大批的具有较高文化素养和科学素养的高素质的公民,而不仅仅为了培养少数拔尖人才的精英教育。
(二)要给学生以指导,尊重学生的选择不同的物理课程。有的学生准备向理科方向发展,学完必修课程后,就可以选修3系列物理课程,有的学生准备向工科方向发展,学完必修课程后,就可以选修2系列物理课程,有的学生准备向文科方向发展,学完必修课程后,就可以选修1系列物理课程。这种课程设置就是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正视学生间的差异,给学生选择的权利,便于每个学生都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学习自己终身发展所必要的物理基础知识,既能使自己全面的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同时又能使自己的特长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使每个学生都有最大的提高和发展。
(三)教学中注意分层次教学,一是教学要求分不同层次。在必修课的教学中,虽然要求每一位同学必须学习,但我们根据不同学生的基础知识情况和物理学习能力情况以及他们的发展方向,分别给他们提出不同的要求。
(四)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贯彻我们学校对课堂教学提出的“低起点,高观点,高目标”的要求,教学的起点要低,教师所站的角度要高,力图从最基础的知识入手,利用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采取浅显易懂的教学方法,教学要求逐渐提高,教学目标分层次达到。通过这种从低起点开始,循序渐进地提高教学要求,分步提高教学难度,分层次达成较高的教学目标,使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听得懂,学得会。
(五)我们学校给学生提供多种平台,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结合物理特点,利用自习课给学生举办物理科学方法讲座、物理学习方法讲座、科学讲座,丰富学生的物理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帮助学生掌握物理的研究方法和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和物理素养。
(六)在物理教学中要注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
新课程改革还体现在教师的教育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法的多样化上。这种改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地位的变化,教师从教学的中心、主导者变为教学的合作者、帮助者、促进者。其次是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及探究学习,在学习中充分重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合作意识、探究意识。
(七)在探究性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学会设置情景,点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贯穿教学中。在教学过程中,有的问题不太复杂,学生完全可以采用自主学习的方法独立完成,就没有必要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但有的问题较复杂,是教学的重点或难点,学生采取独立的自主学习方法难以完成,这就需要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思维方法,来解决问题。其次要加强组织,加强指导,不能放任自流。强调尽可能地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知识的发现、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从中感受到探究的魅力所在。在科学探究中更重视的是过程,使学生更好地感悟到科学方法就在研究过程中。
高中新课程培训总结与反思 高中新课程培训感悟篇九
xx年7月28号本人在和政中学参加了普通高中课改美术教师远程培训,此次的培训,我们这些老师被编为和政美术一班,成员有27人,这就意味着,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们将一起学习,一起参加研讨。
为期10天的新课程培训结束了,紧张而充实,学习到了很多东西。但觉得这10天仅仅是个开始,有很多的东西需要慢慢思考,慢慢消化,还有更多的东西需要今后长期的学习和探索。对于刚参加工作时间不久的美术教学工作的老师来讲,新课程也是一个新的起点,一个新的开始,在这一个崭新的平台里,每个学员都畅所欲言的表达着自己的观点,自己的见解,这一切都值得我去学习。
我们顶着炎炎烈日在这里集中培训,确实很辛苦。特别看到一些年纪比较大的老师,在学习中认真的劲头,无不佩服,在论坛得讨论、优秀的文章、每个培训班级的简报、作业点评、在这里都能收获很多的东西,学无止境,我们的学习其实才刚刚开始。
高中课程改革是个新的开始,教材由原来的美术欣赏,改为美术鉴赏,并且除了开设这一个模块外,还有四个模块,总共五个模块包括了九个系列,可谓是“多样性”,学生在选择上也具有了多样性。
通过几天的观看和学习,我是大开眼界,课例中的实验区在高中美术新课改的实践中,给了我们很多经验,在开课方面,基本上五个模块,九个系列,都开设了各自的工作室。有的学校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推广,还创办出了自己的特色。
美术新课程,对于学生来说,天地开阔了,有了很大自主性和选择性,以前只有鉴赏课,现在有了绘画、工艺、书法、摄影等等课程,非常有利于培养自身综合素质。对于老师来说,新课程也开拓了更多的空间,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和创造性,让教学上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境界。
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全面理解美术的概念,美术不仅仅是一种写实性的技巧,它其实还是一种观念、一种思维的表达,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美术概念,理解美术作品,很好的运用美术手段去表现。
其次,教师要注重自己的教学方法,要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和情感,要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能力,合理引导,并给与他们创造性发挥的最大空间。
最后,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么样在这样一个好的新环境中去做好教学教育工作,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得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准和文化素养,发挥自己的特长,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和材料,真正去落实新课程的教育目的。
新课程学习是一个很好的学习、交流平台,观看了很多试验学校的示范课和经验交流,也和许多同行交流了解,互相学习,对自己的启发很大,不仅仅对于高中教学,对于初中课程,也带来许多启示。
作为一个美术老师,选择什么样的教学内容,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甚至是什么样的语言,什么样的风格去上好一堂课,都是需要思考,需要精心准备的。美术是一门艺术,美术教师应该很好地引领学生进入美术这个天地,不仅仅是教给他们美术知识,更重要的是引领学生自己去看、自己去走,自己去亲身体验到美术以及艺术的乐趣。启发式的教育,提供不同的思维方式,对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是有利的。
而作为一个美术教师,不仅仅要具备很好的专业知识水平,还需要具有很好的个人魅力,体现出教师的风采和良好的艺术修养、内涵。
新课改下我们看到了新的思想、理念、模式,但是我们也会去思考一些现实的问题,有些模块因为条件的限制无法开设等,但是只要我们有想法,只要我们去坚持,在以后的发展中这些问题都会得到解决的。
新课程学习,打开了一个新天地,其中的收获和思考远远不止这么多,期待在这样一个课程改革中,自己各方面都能不断提升,去体验一个教育者的成功快乐。希望课改走得更远、更成功。
老师们加油!因为我们有激情、热情、和信心!
高中新课程培训总结与反思 高中新课程培训感悟篇十
通过十几天紧张的学习,我对物理课改有了深刻的认识。我的指导老师、班主任给予我具体高效的指导,视频课例、专家研讨、老师现身帮教,使我收益匪浅。对课改我充满了信心和憧憬。通过学习我认识到物理教学要特别注重以下几方面:
培养学生必备的物理索质,不但要向学生传授基本事实、慨念、原理等知识,更重要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具备物理能力,培养学生的物理科学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首先需避免向学生传输说教式的、纯理论性的知识,让学生感受到学的是“对生活有用的物理“对终身发展有用的物理”,使学生的观念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引导学生利用掌握的物理知识和技能去获取与生活密切关联的信息,同时教会他们如何处理、分析、加工这些信息。
学生群体的差异性,决定了教学过程、要求的多元性。在教学过程中,更需要教师掌握全体学生学习地理的思想动态,运用联系生活、启发兴趣、淳淳善诱的方法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选修课程内容突出地理学的学科特点与应用价值,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索养。由于教学对象是对物理学科有兴趣的学生,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高而主动性强。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应更加重视对他们进行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满足他们求知欲和探索欲。
高中物理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也是实施课程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的具体要求。探究的方式多样,如发现、过程、规律、质疑、挑战、拓展等形式的探究,教师应发挥教学组织者的作用,合理整合各种教学技巧,运用优选的教学技巧创设良好的探究平台,引导学生实践,达到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成效。
教学是教与学交互作用的双边活动,学生是教的活动的对象,是学的活动的主体。怎样检验学习主体的学习成效?新课程提出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举措,更加客观地评价学生的物理学习。定性评价主要从学生的教学参与度、学生质疑求异活跃度和学生参加探究活动等方面进行评价,通过教学的参与度的评价,教师能清楚地了解学生课堂思维活动的过程和学习的过程,也能及时地调整教学方式。
通过质疑求异活跃度评价,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和学习方法的掌握。
高中新课程培训总结与反思 高中新课程培训感悟篇十一
在这次学校组织的新课改学习当中,作为一名年轻的英语教师的我,收获颇丰。以下面是我的一点心得体会。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精辟地阐述了新一轮英语教学改革的新思路。要求面向全体学生,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地位,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家庭背景及个性差异。彻底改变“精英教育”,“填鸭式教育”和“应试教育”,在课堂上要尽力创设一种友好的、积极的'、宽松的课堂气氛,以消除学生的焦虑情绪。耐心倾听并理解学生的不连贯、甚至不达意的英文句子,就像母亲倾听婴儿牙牙学语一样;让学生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感受语言,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这样学生的语言能力就会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得到培养。有美国学者在谈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时说,要:
创设一种气氛,使每个学生感觉到他们被尊重,使学生个个感到自尊,并积极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 使每个学生获得学习的勇气和自信心,使每个学生有利用和体验其他能力和环境的自由。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并学会选择,避免使学生感到害怕、有压力,因为害怕会禁锢学生的智力发挥
下面几点是我学完新课改后,对于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几点看法:
1、英语教学活动要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课堂教学是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学生积极参与配合的过程,以学生为中心是这个过程的出发点。因此,组织课堂教学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切实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而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决定着学生的兴趣浓淡、主动性和积极性的高低。要给学生创造恰当的英语环境,让学生充分接触英语、运用英语,力争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创造显示才能、发挥才智的英语环境,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英语过程中的主动状态、主动观察、主动思维、主动回答,使教学过程本身成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听、说、读、写等能力能力培养和提高的有效阶段。
2、老师要灵活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有效地英语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形成最佳课堂气氛的重要保证,是教师个人创造性与教育艺术性表现的主要形式。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对象和实际条件,个人的教学风格和特长,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在处理知识与技能的关系上,对重点、难点、关键性的知识,要精讲多练,引导学生拓宽思路,广开言路,使课堂气氛既热烈又严肃,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既掌握了知识,又发展了语言运用能力。
3、要尽量保持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形成良好课堂气氛。学生对教师的人格态度、专业水平、教学方法、甚至对某一问题的看法,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进行评价,教师应热爱每个学生,尊重每个学生,关心每个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要因为学生的成绩优劣、性别、出身等的不同而产生亲疏和偏向。提问题或组织课堂活动,机会要尽量均等,尤其要注意多给那些自卑感强的差生有表现的机会,以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课堂上,教师要环视教室,关注每个学生,不能让部分学生感到冷落。学生经常感到教师对自己的爱、关心和尊重,便会被激发出健康的情感,变得生气勃勃,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在和谐的气氛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
以上就是我这段时间学习的感悟,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树立一些新的观念,并努力去实践:
1.新教学观念。通过学习和新课改的不断实施,我认识到教学的本质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教学是交流的过程,是探究的过程,是师生合作、互动的过程,它不再是教师单向的讲解。课堂教学关注的应是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2.新课程观念。通过学习和实践,我认识到课程是体验和感受,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的整合,教材不再是教学内容的全部,而是教学内容的代表与示范,要开发教材以外的教学内容。教材不是教学内容的唯一载体,课堂也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场所,教师更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指导者,教师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3.新学生观念。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个学生都是有独立的,是发展的主体。教师要尊重学生,承认不同学生具有独特性,并为其创造成功的机会,教师要树立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相信学生,热爱学生,相信每位学生都有发展的潜力,都有进步的愿望,都可以获得成功。
4.新教师观念。通过新课改的探索,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是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者,而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者”。
5.新评价观念。通过新课改,我认识到评价的目的不是对学生进行选拔甄别,而是为了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与提高。我将在学生的评价方面作了大量的尝试:检测试卷做到两杜绝、五体现,即杜绝偏题、怪题,杜绝内容简单、罗列;试题形式体现多样化、试题内容体现生活化,试题难易度体现层次化,试题答案体现多元化,试题结构体现综合化。
总之,通过新课改实践,经我们的体会是:教师培训是关键,教育理念是基础,教育方法改革是重点,评价改革是动力。我要和大家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新课改赋予我们广大教师的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高中新课程培训总结与反思 高中新课程培训感悟篇十二
为期十天的新课程远程培训结束了,通过这十天看视频与文字文本的学习,通过网上交流和做作业,通过专家的点评和交流,使我对新课程有了较全面的认识。新课程的培训和实施是一项巨大而艰巨的工程,需要众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需要各方面的共同配合和共同努力,现对新课程培训汇报如下:
第一,必须要坚决落实新课程的实施,国家领导和省领导必须依然要有明确的指导方针,有计划的落实各项工作;依然要组建专家团队解决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的问题;要对可能发生或出现的问题提前做好准备准备。
第二,各省各市县(区)领导团队,要做好新课程实施的各项工作。如教材版本的选用,课时如何安排,选修课课时与教师的安排等。做好新课程的实施计划与落实工作,提前为新学期新教材的实施做好准备。
第三,作为新课程教学的教师,必须先做好一切准备工作。
(1)熟悉新课程的教材,对课本内容、教学教法有全面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对新课程教学做到胸有成竹。
(2)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注意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和能力的培养。
(3)教师间依然要坚持交流学习,可以借鉴已使用新课程地区的方法与经验。
(4)学校可以组织年级任课老师提前集体备课,准备新课程所需要教学工具,准备野外学习基地等。
总之,新课程的实施,需要领导,教师和配套机构紧密配合起来,马上行动起来,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打有准备的仗”,才有利于对新课程的落实与实施。
高中新课程培训总结与反思 高中新课程培训感悟篇十三
xx年 11月 5日至6日,我们高二政治组一行三人去古都洛阳参加高中政治新课程跟进培训会。
11月5日上午,北京师大附属实验中学特级教师梁侠主讲《文化生活》和《生活与哲学》课程与教材分析,她的讲解旁征博引,纵横捭阖,高屋建瓴,深入浅出,不愧为国内高中政治界首屈一指的专家,真是大开眼界,不虚此行。
11月5日下午,洛阳市第二实验中学特级教师王东讲了一节《文化创新的途径》示范课,随后与会省教研室专家评课并点评“问题导学教学法”教学模式。
11月6日上午,8:30---10:00郑州市回民中学政治教研员聂翔做《文化生活》教材教法分析。 10:20---11:20平顶山市政治教研员张秀菊做《生活与哲学》教材教法研讨。
培训结束,回到单位,感慨很多。就像一位专家所说,政治课教学就像唱歌,小曲好唱,但要唱好不容易。作为高中政治教师,我们必须加强学习,认真钻研新课程,掌握新课程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以学生为本,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创建和谐高效课堂。要深入钻研《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教学大纲、高考考纲以及教材,研究新课程高考试题,把握高考新动向。要当“杂家” , 知识要丰富,关注面要宽,博览群书,博采众长,善于学习,治学严谨,关心时政,与时俱进,紧紧把握时代脉搏。尤其要特别关注党的理论创新发展情况。
最大的收获有两点:
“问题导学法”教学模式的课堂理念,直接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探究为主线”,体现和突出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具体为:
1、课堂教学坚持由问题开始,以问题结束,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坚持以问题为核心、以探究为主线、以引导为桥梁,使学生在探究中掌握知识,在探究中提高能力。
“问题导学法”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结构可以简单地概括为:
“问题导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总结生成。”
该教学模式的课堂结构可以划分为四个模块:
⑴预习思考,自主探究。⑵师生联动,合作探究。
⑶引导总结,知识生成。⑷科学训练,巩固提高。
“问题导学法”教学模式坚持以问题为核心,以探究为主线,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相结合,学生探究与老师引导探究相结合,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参与课堂教学,教学任务在探究中完成,教学目标在探究中实现。
与其它教学模式相比,该教学模式结构紧凑,科学合理,简便易行,对现代化教学设备的依赖性较小,易于推广。
全国高效课堂九大“教学模式”有:
1.山东杜郎口中学“10+35”模式
2.山东昌乐二中“271”模式
3.山东兖州一中“循环大课堂”
4.江苏灌南新知学校“自学?交流”学习模式
5.河北围场天卉中学大单元教学
6.辽宁沈阳立人学校整体教学系统
7.江西武宁宁达中学自主式开放型课堂
8.河南郑州第102中学“网络环境下的自主课堂”
9.安徽铜陵铜都双语学校五环大课堂
1.三高:高效率、高效益、高效能
2.三动:身动、心动、神动
3.三量:思维量、信息量、训练量
4.三特点:立体式、快节奏、大容量
5.三学:会学、乐学、学会
6.减负:轻负担、高质量;低耗时、高收益
学会“放”:
给学生一点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
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
给学生一点困难,让他们自己去解决;
给学生一些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思考;
给学生一种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
给学生一片蓝天,让他们自己向前走。
开头引人入胜 提问启迪思维 举例恰如其分 语言生动规范 教态亲切自然
板书一目了然 结尾画龙点睛 媒体恰到好处 活动积极参与
有视野才有思路,有思路才有出路,愿我们做一位能够仰望星空的人,心中拥有浩瀚宇宙的人。有学问才有作为,有作为才会有影响力,愿我们把学习作为自己的生活方式,躬耕在希望的田野上。
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我们要积极调整心态,坚守正确的价值取向和道德底线,做学习型、研究型、专业型、负责任的教师。
高中新课程培训总结与反思 高中新课程培训感悟篇十四
通过紧张有序的学习,交流、研讨、评论等对这次课程培训有了全新的认识,对之前的一些疑惑和迷茫有了深刻的答案。同时也“被迫”对自己的心态和角色进行了调整——原先想既然是远程培训,也不会很紧张,可是从培训的第一天起,就体会到了——放松一下的想法都让这每天的听、想、写等无形的压力赶的无影无踪。培训真的是既太紧张太辛苦!
在听了各位专家的讲座和视频学习中:不但丰富了我的理论知识,让我对新课程改革后的高中化学教学工作有了更深一层的领悟,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可以说,在研修学习的这些日子。每一天对于我来说都有触动,无论从形式还是从内容上都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也有一些感悟.
经过这一个阶段的高中化学新课程培训,使我受益匪浅,感受很多。总的说来通过紧张而又认真的学习所获得的感想与心得体会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课改必须更新教师观念
课程改革的最高境界是教师观念的提升。教师作为课改的执行者,决定着这场教育变革的成败。因此广大教师参与各级培训,优化校本教研,自觉发展专业素养和教学艺术,力求以课程改革的新理念规范优化教学行为;另一方面科学认识和处理推进课程改革以及实际教学时的矛盾,处理新旧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的矛盾。
随着新课程的推行,教师要调整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新课改让教师从知识的“权威”变成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每位老师心理都承受着巨大的心理落差。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可以实现自身发展,而教师的发展又将构成新课程实施的条件。我们的课改不是细枝末节的小变化,而是教育体制和教育观念的根本性变革。
2 .经过专家的讲解,使我清晰地认识到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大致内容。通过培训学习,使我清楚地认识到高中化学新课程内容的增减与知识的分布;怎样把握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即专家们所提醒的在对学生讲解时应该把握的尺度;新的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要求。使我不仅要从思想上认识到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且也要从自身的知识储备上为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作好充分的准备。对于新增的大部分内容应在最短的时间里把它们拾起来,不仅要弄清,更要弄透。对于一个高中教师,要想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成为源源不断的自来水。知识的更新与深化也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一成不变的教材与教法是不能适应于社会的发展与需求的。对于未曾变动的旧的知识点,考纲上有所变化的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对于新增内容,哪些是高考必考内容,哪些是选讲内容,对于不同的内容应该分别讲解到什么程度,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做到面对新教材中的新内容不急不躁、从容不迫,不至于面对新问题产生陌生感和紧张感。通过学习,使我清楚地认识到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内容是由哪些模块组成的,各模块又是由哪些知识点组成的,以及各知识点之间又有怎样的联系与区别。专家们所提供的知识框图分析对我们理解教材把握教材有着非常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对于必修课程必须讲深讲透,对于部分选学内容,应视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高中化学新课程的改革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与人才需求而制定的。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与需求,作为教师理应先行一步,为社会的发展与变革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