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最新教学心得体会800字大全(二十七篇)

最新教学心得体会800字大全(二十七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3-30 11:14:45
最新教学心得体会800字大全(二十七篇)
时间:2023-03-30 11:14:45     小编:zdfb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心得体会800字篇一

我通过查阅教育教学文献资料,了解到有效的教学系指教师通过一系列的变量促进学生取得高水平成就的教学。有效的教学总是着眼于教学目标的取得。也有学者认为,有效的教学就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智力学习的教学;有效的教学就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促进学生积极地掌握知识以及团队工作和解决问题的技能,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建立终身学习态度的教学与学习。还有学者认为,有效的教学就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成功地达成了预定学习目标的教学。从本质上讲,有两个因素制约着有效教学:其一是教师必须明确促进什么样的学习;其二是教师必须安排和提供给学生获得这种学习的学习经验。不难看出,着眼于目标的定义,重点强调的是预期的教学目标的达成。

教学之效,结果表现为质量。质量来自哪里?来自日积月累的功效。这日积月累,涉及面甚广。单就课堂教学而言,来自于每一节课,以及相关的课前深入研读教材以至有效备课、课后根据学情差异有效布置和批改作业、培优补差辅导、科学训练考试、深入教学反思和习惯总结提升……。

认真推敲起来,从一定义以上说,实现教学有效、高效,就是抓好抓实教学常规。说到教学常规,大家都有话可说。但是,说起来常常不外乎这样一些话语:备课,三次备课两次飞跃;上课,方式转变师生互动;作业,减轻负担;辅导,有的放矢;训练,讲究科学;反思,教后笔记;总结,撰写论文……。这些,都没错。

但是细加研究,又感觉不是那么回事。备课,飞跃不易;上课,互动艰难;作业,负担难减;辅导,乱矢穿空;训练,机械重复;反思,鲜花朵朵而已;总结,论文拼凑罢了。要真的做到有效,照我的理解,就是要把教学的每一个常规环节做到精细。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一个教师苦苦追求的目标。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注重活动的趣味性和学生的主体性,这一点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忽视了活动的有效性,那就会导致活动流于形式,这样不但学生基本能力得不到培养,而且教学任务也难以完成。我下面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几点想法。

开展课堂教学,应该以尊重教学条件和教学内容的实际为前提,这样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真实有效。一切都要从实际出发。课堂上,我们在选用各种教学媒体时,应遵循“简单、实际、经济、易操作”这一基本方向,以是否适合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为基本出发点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使课堂回归自然。

在开展课堂教学时,我们还应充分重视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实际状态。学生的学习状态有时并未达到教师的期望,学过的东西学生并没有掌握好,有时又远远超出教师的想象,许多课本上尚未涉及的知识,学生已经知道得清清楚楚了。所以,课堂上,我们要随时随地关注学生的反应。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我们宁可不讲,让学生先放松一下,活动一下。学生没弄明白这个问题,我们一般也不能往下讲另一个问题。也就是说,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状态,及时调整教学方案。按照学生的实际状态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通过有效的活动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与技能,才能使学生对新知识和技能的感知鲜明、完整和深刻,但是有的课堂活动太过频繁,密度过大,学生忙于配合老师应付这些活动,忽略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因而课堂教学的效率大打折扣。一堂课并不是一堆或有趣或无趣的活动的无序集合,而应该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活动序列,这些活动相互强化和巩固,从而使学习朝着教师努力的方向发展。无论教师采用何种教学形式,都要将教学内容融入到教学活动中,使每个活动都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能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这样才能有助于知识的学习、技能的掌握和运用能力的提高,才能使学习与活动实现有机结合,使教学任务在活动中得以完成。

总而言之,“课堂活动是实际的、千变万化的;课堂是质朴的、创新的、激昂的;课堂是思想生命火花的碰撞与展现,是情不自禁地从灵魂深处流露出不断滋润精神之园的丝丝甘泉的发源地。”让我们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做到适时适度,切实可行并富有成效。唯有如此,才能使课堂教学活动从“表里不一”走向“表里合一”,从而真正持久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共同追求真实、有效的课堂教学。

有效,是教育工作者永无止境的追求。

有效的方法多样,途径多条,关键是——

施教者要有坚持不懈的努力态度,要有永无止境的追求精神。

管理者要有科学的评价方法,要有宽容的态度激励的机制。

引领者要有深入独到的研究,平等的态度,发挥有效促进作用。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积极吸收其他教师的先进经验,补充完善自己,努力缩小与其他教师的差距,力争取得更大的成绩。

这段时间我通过学习《有效教学》,深有感触。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应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教与学必须有一个和谐课堂步骤,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步骤来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达到有效教学,创设情境,形成问题,使学生愿学。情境的创设关键在于情,以情激境,以最好的境、最浓的情导入新课,形成问题。提出的问题要击中思维的燃点,这样不但能对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迅速唤醒,从而提高单位时间里的学习效率。学生因情境的巧妙刺激,学习热情激发起来,萌芽学习兴趣,认知系统开始运转。

我觉得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切实作到有效两个字应该至少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认真研究教材。吃透教材是教师进行有效课堂教学的立足点。除了教学的重点,难点的把握,教师还应该考虑到教材的重组与延伸

2、仔细推敲教学方法。随着网络的的普及,教师可以利用的资源是越来越多了,教师交流教学方法的渠道也是越来越广,我们可以发现相同的教学内容往往有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班级学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3、有针对性的设计课堂练习。学生吸收知识第一印象往往十分重要,而教师在课堂上设计的听说读写各式练习情况往往往直接影响着学生课后练习的正确率。

4、制造宽松融洽的课堂氛围,良好的心态更加有利于学生投入的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

具体还应从一下几个方面开始抓:

1、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有的学生是由于自尊心受到了伤害,比如遭到讽刺,挖苦;受到不应有的干涉,与家长、同学、教师发生矛盾,尤其是当和教师发生矛盾时,他就更不可能把精力专注与学习。

2、对学生的期望值不要太高

有的学生是因为教师、家长对学生的期望太高,孩子因为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而产生了负罪感和内疚感,因此也就产生了厌学的情绪,这样也就不能去听教师所教的课程了。

3、真正的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

有的学生是因为我们教师没有适应人本教育,没有改正自己的教育观念和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同时自己不能做到以身作则,对学生的爱心不够,不能真正的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与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4、教师要幽默

有的课堂过于死板,气氛过于沉闷,激发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他更不会去学了。学生很喜欢幽默的教师

5、教师要讲究对学生评价的方法

评价很重要,无论是课堂评价还是学生的自评、互评都要准确。课堂上要多鼓励,及时鼓励,肯定评价要多于否定评价;学生之间的评价要把握好,不要使学生的自评、互评变成自我夸耀、自我贬低,或互相进行攻击、互相挑刺,评价要中肯,要切合实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专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6、教师做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和鼓励者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和鼓励者。教学中要尽可能地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准备好充足的学习材料,为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提供广阔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主、自觉、自由的活动中积极、主动、探索式学习。

所以为了做一个好教师,一个能被学生认同的好教师真是太不容易了,首先要把教室布置在教学环境中,这样学生才能进入专心的学习状态;在课堂上要建立民主与规范,既不能把课堂管死,又不能让课堂太活跃,影响了课堂纪律。但是课堂的学习行为规范必须要明确,要说到做到,然后还要对学生付出真诚的关爱,哪怕是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不要去伤害学生。

我们既要承认激励赏识教育的正面作用,也要承认它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这才是科学的发展观。当然惩戒要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前提,批评时在方式上要含蓄、委婉、注意语气,讲究“度”。我们教师只有做到了这些,才能被学生认可、接受,那么就不会再有教不好的学生了。

教学心得体会800字篇二

近日,我读了刘仁增老师的《语用—开启语文教学的心门》一书,使我有了一些想法。我从事多年的语文教学,一直有这样的困惑:小学生从低所级到高年级学过的那么多文质兼优的课文,接触了那么多词语、句子,可说话、作文却“词汇贫乏”。究其原因主要在阅读教学中重语言知识,轻语言训练。学生对课文的语言材料,仅停留在朦胧理解和机械记忆基础上,未能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为此,强调把阅读课上成语言训练课,必须重视语言的“内化”,使其进入学生的语言仓库,。

一篇课文的教学价值往往是很丰富的,但是,课堂是一个常量,我们既不能文本有什么教学价值就教什么,也不能想教什么就教什么,更不能什么好教就教什么。因此,文本解读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必须根据教学的整体需要以及该课文在整个教材价值体系中所处的位置,从诸多的教学价值中选择适当的核心价值点进行教学目标定位。如此,就能重点挖掘课文隐含的语文学习价值,重点训练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重点完成语文课应该完成的教学目标,而适当弱化文本中可能隐含的其他教育价值,把“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文”课。

一篇课文的语文核心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具有语文特色的,而不是其他学科的。即关于语文的知识、语文技能,或者说只有通过语文课才能学到的知识;

(2)能够代表某一种类型文本的特点,而且可以起到“举一反三”作用的。

(3)通过学习和积累,有助于学生形成学生对语文现象的进一步理解、解释和迁移的,用于理解同一类文章、同一言语现象的。以《北京的春节》(人教版六年级下册)一课为例。本文的语言教学价值点至少有以下几个:(1)学习按时间(腊八——除夕——初一——元宵)的顺序来写的写作手法;

(2)民间风味的散文如何锤炼语言;

(3)比喻手法的运用;

(4)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的运用;

(5)如何围绕中心句把话写具体;

(6)抓住关键词句,体会语言的表达效果;

(7)联系背景,紧扣文眼,“知人论世”的读书方法;

(8)学习课文详略得当的写,结合自己的生活进行练笔;

(9)利用课后的两篇小短文进行对比读,感受表达方法。如此多的教学价值怎么可能(也无必要)在两节课时间里全部完成呢?当然得来一番比较、分析、整合,选取本课的核心教学价值。

从课后思考练习、本课编排意图以及学段目标要求来审视,我们不难发现,上述价值点的(1)和(4)是高年级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写作方法,且在以前的学习中较少接触和训练过;(2)的难度较大,小学生难以把握,可和(6)合并,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句感受老舍先生的语言风格和魅力;(8)和(9)是课后要求的训练项目,必须落实;至于(3)(5)和(7),在以往的教学中已做重点训练,应予舍弃。这样一样,《北京的春节》核心教学价值点有三:一是在课文阅读及与附文的对比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领悟详略得当的表达方法;二是品读重点语句,体会语言的表达效果,感受老舍笔下的北京年俗和语言风格;三是学习详略得当的方法进行课堂小练笔。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带给我们的是语言训练的扎实深入,课堂教学的省时高效。

以上是我工作中的一些做法,但是只停留在运用阶段,不能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今后我还要一如既往的学习刘仁增老师的理论知识,丰富自己的头脑,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教学心得体会800字篇三

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锻炼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具体训练和考察过程。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日异,虚拟仪器已经成为当今仪器发展,应用中空前活跃的领域,在生活中可以说得是无处不在。因此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来说掌握虚拟仪器的开发技术是十分重要的。

回顾起此次,我仍感慨颇多。的确,从选题到定稿,从理论到实践,在一个星期的日子里,可以说得是苦多于甜,但是可以学到很多很多的的东西,同时不仅可以巩固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而且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所没有学到过的知识。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为社会服务,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说得是困难重重,这毕竟第一次做的,难免会遇到过各种各样的问题,同时在设计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对以前所学过的知识理解得不够深刻,掌握得不够牢固,比如说不懂一些元器件的使用方法,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之后,一定把以前所学过的知识重新温故。

虚拟仪器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基于我学习虚拟仪器和这次课程设计的过程和愉快经历,使我知道,要学好虚拟仪器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倒不是因为虚拟仪器很难学,而是要把学到的知识用于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翻一下身边的虚拟仪器教材,都好像是虚拟仪器的实际应用书籍,一般先介绍虚拟仪器的硬件结构和指令系统,再是系统扩展和外围器件,之后讲应用设计。而且应用领域多种多样,涉及了国名生产的各行各业。所以学习使用虚拟仪器是相当重要的。

这次课程设计终于顺利完成了,在设计中遇到了很多编程问题,最后在老师的辛勤指导下,终于游逆而解。同时,在同学们那里我学得到很多实用的知识,在次我表示感谢!同时,对给过我帮助的所有同学和各位指导老师再次表示忠心的感谢!

首先,衷心感谢老师在这一学期给我们辛苦地教学这门《虚拟仪器设计》课程。在授课期间,还亲自以自己的工程作案例详细给我们讲解,以实践的角度来教学,让我们理解更深刻。曾一度举出各种例子,让我们真正接触到虚拟仪器的概念。

这次设计实验的目的为单片机与labwindows的应用与熟悉,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涉及到了工程的创建,面板设计,串口调试,上下位机程序编写等几个主要过程,是一个综合的应用实习项目。

开始的时候,刚做该课程设计,心情很恍惚。那种感觉正如老鼠咬乌龟——无处下手。还一度抱怨,课程的重要性。但是经过多位老师的开导与鼓励,我静心地一步一步地去下手。刚编译的时候,还不停的报错,几度让我失去动力再继续搞下去。可是,时间没让我停下手去,每天晚上拿着老师的案例结合书本来读,模糊的思维开始变得明朗。皇天不负有心人,最后,凭着努力与毅力,最后都攻克每个难点。虽然,这课设存在一些问题,但是,经过努力出来的成功,已经很开心了。“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希望在日后的努力中,继续完善本设计,继续深入学习虚拟仪器。

通过这次的实际动手使我对labwindows软件的认识更加深刻了,能够熟练操作。同时也体会到了labwindows软件的许多优点,它的界面逼真,操作简单,使其有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更增加了我们学习的兴趣。labwindows软件是一种专门为虚拟仪器应用而设计的操作软件。它其中有许多图库可供我们使用,这次设计中我就用了不少,大大减少了我的绘图时间,是我快速的搭建了我的设计系统。

这次的设计我完成了设计任务,包括程序编写和调试,感觉获益匪浅。其中程序的编写在这次设计中使我感觉最费力的过程,几经调试,排查才终于写好了符合要求的程序,使整个系统按要求运行,可以顺利完成各种设计目标,也锻炼了我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了,还有暴漏很多不足,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会加以改正,进一步熟悉labwindows软件,充分的学以致用,努力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不辜负老师的期望

最后,再次感谢老师在这学期在我们身上的付出!

通过此次课程设计,使我更加扎实的掌握了有关虚拟仪器方面的知识,在设计过程中虽然遇到了一些问题,但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思考,一遍又一遍的检查终于找出了原因所在,也暴露出了前期我在这方面的知识欠缺和经验不足。实践出真知,通过亲自动手制作,使我们掌握的知识不再是纸上谈兵。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不断发现错误,不断改正,不断领悟,不断获取。最终的检测调试环节,本身就是在践行“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的知行观。这次课程设计终于顺利完成了,在设计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终于游逆而解。在今后社会的发展和学习实践过程中,一定要不懈努力,不能遇到问题就想到要退缩,一定要不厌其烦的发现问题所在,然后一一进行解决,只有这样,才能成功的做成想做的事,才能在今后的道路上劈荆斩棘,而不是知难而退,那样永远不可能收获成功,收获喜悦,也永远不可能得到社会及他人对你的认可!

课程设计诚然是一门专业课,给我很多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上的提升,同时又是一门讲道课,一门辩思课,给了我许多道,给了我很多思,给了我莫大的空间。同时,设计让我感触很深。使我对抽象的理论有了具体的认识。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掌握了串口调试和运用方法;熟悉了虚拟仪器;了解了虚拟仪器基本组成和设计思路;掌握了labwindows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技术,通过查询资料,也了解了虚拟仪器的光明前景。

回顾起此课程设计,至今我仍感慨颇多,从理论到实践,在这段日子里,可以说得是苦多于甜,但是可以学到很多很多的东西,同时不仅可以巩固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而且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所没有学到过的知识。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为社会服务,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说得是困难重重,但可喜的是最终都得到了解决。

实验过程中,也对团队精神的进行了考察,让我们在合作起来更加默契,在成功后一起体会喜悦的心情。果然是团结就是力量,只有互相之间默契融洽的配合才能换来最终完美的结果。

教学心得体会800字篇四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培训心得体会通过这期培训学习,使我对新教材有了较清晰的认识,加深了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与体会,对具体实施有了一定的思考。

在本次培训中,执教教师根据不同类型的课例展示,为我们做了精彩点评,并通过几位教师从识字与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写话,习作教学,、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等几方面的教学建议中,使我对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有新的诠释,对北师大版教材有了新的理解和把握。做为一名一线教师,我将根据新的语文能力实践系统,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语文课程的呈现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素质教育的空间。

1、教师应该是课程改革的推动者。

课程的实施者及课程的解释者,通过教师的实施和解释,课程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所接受和理解。

2、教师将成为课程研究的设计者。

教师在推行新课程的过程中必然发现许许多多这样那样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不断的思考和改进,提出看法,不断的完善和改进我们的教材。

“以人为本”是中华文化的精华。一切为了学生的成长,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力争一切活动都以富有情感的学生作为主体。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情感的激发,关注人文精神的培养。教师要从全面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理念出发,明确规定把"加强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放在首位,把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教师要成了学生的亲密朋友,学生也不是呆板、默默无闻的模范听众,他们的个性应该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或质疑问难,或浮想联翩,或互相交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表现。另外课堂上应该充满着流动的阳光,平等、和谐与交流共存,发现、挑战与沉思同在,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

这样的教学,既源于教材,又不唯教材。师生的情感与个性要融在其中,现实的生活进入课堂,让学生在互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探索,既轻松地掌握了知识,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能力,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了质的提高,语文课堂真正焕发出它应有的活力,课堂教学效率也大大提高。

教学心得体会800字篇五

小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在课堂教学中,通常的途径可以概括为三种。

指明,是教师主动的指点、提示、说明。

尝试,是学生照教师指明的那样去试着做。

学法的掌握,如同知识的获得一样,有一个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不会到会的发展过程。开始,在很大程序上要靠教师在教给知识的过程中,主动明确的指点。诸如怎样发言答问,怎样执笔写字,怎样拼读音节,怎样观察插图,怎样识记字形理解字义,怎样读词读句,怎样组词造句,怎样说完整的话等等,都需要教师在向学生提出学习要求的同时,讲明学习的方法。不单对初入学无知少法的学生需要事先指明,就是中高年级已经掌握了一些知识和学习方法的学生,在进入较难的学习内容时,也需要事先指明。如运用中心句作段意的方法;连接段意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分析作者写作目的的基础上归纳中心思想的方法等等,也都要在第一次接触这些方法时由教师事先指明。

但只有教者的指明,没有学生的尝试和运用也是不行的。只有结合学习实践,运用指明的学习方法,进行反复多次的练习,收到预期效果时,才能说掌握了这种学习方法。

示范,是教者用教法为学生的学法做榜样。

摹仿,是学生领悟到精当之处,并运用它学习新的同类的知识。

小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依据儿童善于摹仿的心理特点,无论是入学初期还是进入中高年级,都需要教师有意的、准确而明晰的给学生作出示范。把理解某类课文所采用的方法、步骤,把弄懂某人、某物、某事所设计的一系列思考问题,把突破某一难点、关键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推理的过程,展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从教师教法中得到启示,领悟教法的精当处,激发摹仿心理,进而用教师示范的方法去学习新的同类的知识,能起到“教法举一,学法反三”的作用。

从“示范”到“摹仿”,和从“指明”到“尝试”不同的是,这是一种无形的指导,是学生心理内部从感知到理解的活动过程,是通过看不见摸不着的思维活动来实现的。

回顾,是自我发现,自我体验,反省自身运用过的学习方法。

概括,是在回顾的基础上,对学习同类知识运用过的学习方法,进行评价、加工,纳入学法体系的总体结构。

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有的由教师指明后尝试,有的由教师示范后摹仿,有的则既不指明、尝试,又不示范摹仿,而是由学生自己去探索、创造。即便是教师指明了的,示范过的,有时学生还会修改某些部分,创造适合于自身特点的方法。一个学生,知识的基础,个性的发展,大脑的功能,不尽相同,应当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寻求适合自身特点的不同方法。学有规律而无定法。符合学生个性特点的学习方法,往往是学生在实践中自我探索的。有的学生学习的效果其所以特别好,除勤奋刻苦外,就是他创造了适合自身特点、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创造和发现的学习方法,比教给的学习方法管用得多。不少的学生,确实创造了许多好的学习方法,应当选择时机,安排时间,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反思运用过的学习方法,逐一分析、比较,剔除已经证实无效的学习方法,总结符合学习客观规律的科学方法,经过整理,使一些具有创造性的正确方法能够肯定下来。

从“回顾”到“概括”,同样是一个掌握学习方法的完整过程。在回顾的基础上必须及时概括。只“回顾”不“概括”,不能逐步组成结构严密的学法体系,零散的方法不能实现有效的迁移。

回顾——概括在教学中一般安排一个环节进行,有时也可运用开学法交流会,办“学法集萃”专栏等形式进行。用集体活动形式,实行同学间的多向交流,不仅可以促使学生概括各自的学习方法,而且还可以促进学生不断深入的探求学习方法。

从“指明”到“尝试”从“示范”到“摹仿”,从“回顾”到“概括”,是一个辩证统一的掌握学习方法的发展过程。它们是相互依存,不能分割的。指明——尝试、示范——摹仿、回顾——概括是三个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途径,是由低向高,由浅入深的。要依据不同学习内容,不同水平学生的具体情况而选用。有时还可以相互渗透,交叉配合。

教学心得体会800字篇六

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更具体的说: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既要关注学生当前发展,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可持续发展。因此,学生是否有进步或是否有发展是衡量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主要标准。其内容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和谐统一发展,其核心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能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等。具体看是能否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能否强化学生在学习中的体验;能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能否鼓励学生的合作交流。

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发展为本,构筑认知冲突,激发求知欲望;构建知识体系,达成教学目标;注重激励评价,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从而构建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促进学生智慧的生成。

(1)解读教材,定准目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没有预设的教学是盲目的,低效的,甚至是无价值的。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的血肉和骨干,只有课前精心的准备,在课堂四十分钟里才能经受住学生的考验,才能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与动态生成,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否则,教师会应接不暇,手忙脚乱。如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教师课前要了解到学生对圆有无直接或间接的认识,学生是否会用圆规画圆。所以我在教学设计时教师没有将用圆规画圆作为重点,而是适当地把他们引领到更高的境界————如何画指定大小的圆。

(2)弹性设计,夯实目标。

课堂的精彩生成需要一定的空间。因此,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应做到粗中有细,富有弹性。所谓的“粗”是指明确需要实现的三维目标,描述出课堂情景的大体轮廓,在各环节为学生的互动生成留下足够的空间。所谓的“细”,也就是预想每个环节可能出现什么问题,学生可能产生哪些不同的思维,教师做到心中有数。如我在教学《小数的意义》时,为感悟0。2与0。20大小相等时,出示了一个平均分成100的正方形纸,其中20格涂了颜色,教师用一个问题“可以用哪个小数来表示?”让学生在说理中弄清楚0。2=0。20,但它们的意义是不同的。这样的预设让学生的思维更加开放,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想象、思维获取新知,这样的学习不是更有效吗?

在知识迁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学生原有知识结构的概括。只有经过概括的知识结构,才能准确地辨别出新旧知识间本质上的差异或相似程度;也只有经过概括的知识结构,才具有稳定的、清晰的概念。而课堂有效教学的设计在于唤醒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系统,与新知识产生联系,激起学生探索规律的心向,进而达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

教学中,要改变以前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树立全新的课程目标意识,最大限度地挖掘教材的课程功能,满足学生学习数学的需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自主建构知识体系,并在自主建构中得到发展。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体积》时,学生对体积这一概念是陌生、模糊的,为了加强学生的切身感受,教师让学生动手摸一摸空着的书包和放进书之后的书包,使得学生亲身感受到物体是占有一定空间的,再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明白不同的物体所占空间大小就不同的道理。通过实践,就把一个抽象的数学概念变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数学事实,而且创设的情境具有现实性,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素材,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来,这样的学习活动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

再如,在教学判断题“圆柱的侧面展开后一定是个长方形”时,我把这道题交给学生讨论,让学生为自己的结论寻找足够的证据。学生在翻阅书本、低声讨论后,自然分成了互相对立的两组。争论开始了,认为正确的同学提出,书上就是这样说的:“把圆柱的侧面展开,就可以得到一个长方形。”认为错误的同学提出,圆柱的侧面展开也可能是个正方形,练习册上就有这样的题。认为正确的同学反驳: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所以展开后还是长方形。大家的意见开始趋于一致,认为这句话是正确的。这时有一个同学发表了不同意见,他认为圆柱侧面展开后也有可能是个平行四边形。他同时展示了他用纸做的圆柱侧面,果然是个平行四边形。受他的启发,有的同学还提出:圆柱的侧面展开后可能是个不规则的图形。

其实,每个同学的判断都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大家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所以有不同的看法。圆柱的侧面如果沿着一条高展开,就会成为一个长方形;如果不沿高展开,而是沿着一条斜线或曲线展开,就会是平行四边形或不规则图形。我想关于这道题的对错己不是最主要的问题了,重要的是教学的三维目标已经得到了彰显。

由于传统教育长期单纯通过书面测验、考试来检查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的程度,长此以往,在有意无意间泯灭了学生的好奇心,压抑和扼杀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性。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越来越多地运用多种方式,综合评价学生在知识与技能、创新和实践、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变化和进步。教学中,我们要从多方面进行正确、肯定的评价,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获得“在数学学习中不断成功”的感受,从而尝到“成功是成功之母”的乐趣。

例如,教学“圆的周长”时,学生积极地动脑、动手,探索出圆周长与圆直径的关系,为计算圆的周长打下基础。教师激励道:“早在一千多年前我国数学家祖冲之就发现了这个关系并计算出圆周率。同学们经过研究也发现了这个规律,你们真是当代的小祖冲之。”这样的积极评价,如同助燃剂,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产生了强劲的推动作用。

再如,教学“百分数的应用”时,授课教师在完成新授内容以后设计了这样一道习题:有个工厂想招收一名技术工人,经过层层筛选,有两名工人进入了最后考核阶段。最后的考核结果是:在相同时间内,甲工人共完成零件80个,其中合格的有76个;乙工人共完成零件75个,其中合格的有72个。你能帮助经理做出决定:应招收哪名工人吗?绝大部分学生通过计算甲、乙两个工人加工零件的合格率(甲:76÷80×100%=95%,乙:72÷75×100%=96%),确定应招收乙工人。但也有学生是这样想的:在相同时间内,甲工人加工了80个零件,乙工人加工了75个零件,这说明甲工人的工作效率高,因此也可以招收甲工人。这两种想法都有道理,当时授课教师灵机一动,马上说:“那好吧,如果我是老板,两位工人都试用一个月再做决定。”这样的评价,其实就是用数学语言与学生进行了很好的交流它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一,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数与形的五彩缤纷的世界里,数学教材已经从文本上实现了生活化,教师结合教材内容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处理,向学生揭示周围世界的数学现象及其特有的规律性(如守恒性、对称性、变异性)与内在美,学生就会体会到数学这个诱人的王国里,有许多数学现象需要细微的观察,有数不清的问题要思考,要操作。同时教师把学生作为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将生活化的材料引入到课堂中。如“搭配”问题,你怎样搭配早餐、怎样搭配衣服等。这些都是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学生往往习惯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进行思考,这时数学教学就需要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思考的多样性,引导学生经历从生活经验逐步上升到数学思考的过程。这样,学生在观察、思考中就能体验到数学的乐趣。

总之,小学数学新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主动的发展,只要我们能准确的把握新课程标准,强化目标意识,积极自觉的促进自己的观念转变,就一定能实现构建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标,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

教学心得体会800字篇七

兴趣以需要为基础,需要可分为精神需要和物质需要。然而,兴趣主要中精神需要(如对科学、文化知识等)相关。也就是说,兴趣关乎人的心理活动和精神满足。一个人若对某件事物或某项活动感到需要,他就会热心于接触、观察这件事物,积极从事这项活动,并注意探索其奥秘。兴趣与认知水平和情感相联系。若对某件事物或某项活动没有认识,便不会对它产生情感,也不会对它有兴趣。反之,认识越深刻,情感越炽烈,兴趣也就会越浓厚。

我们认为,兴趣的产生主要有三个基本条件:一、浓厚的好奇心;二、明确的目标;三、同伴的合作。要在课堂上激发出学生的兴趣,教师便应该做到这三点。教师抽丝剥茧的分析,深入浅出的讲解,饶有趣味的实例,配合以优美的语言艺术,能够有效地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教师引导学生步步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都会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总之,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有赖于师生的互动和学生的活动。教师单方面的“满堂灌”,片面地追求“一言堂”的效率,无疑会扼杀掉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成功之母。能培养起学生的兴趣,教学便成功了一大半。

只要学生在课堂上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和极大的兴趣,学生便能在课后自觉地积极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在汉语里,有句成语叫“乐此不疲”,意思是说:做自己感觉有乐趣的事情,就不会感觉疲惫和劳累,做事的效率也会成倍提高。学生的课后学习若有乐趣,便会极大地巩固、拓展和加深他们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

没有乐此不疲的体验,人生便会失去很多幸福和快乐。要想让学生的人生更有意义,教师便应该让学生得到更多、更长、更深层次的人生乐趣。对知识的探索若能成为学生在课后的乐趣,会有助于培养出学生的求知欲,而炽热的求知欲却是取得伟大成就的必不可少的动力。

只要有时间,我们都可能会去公园。公园最美的地方,不是花海树林,也不是荷塘幽径,而是我们都不在意的地方——亭子。亭子的谐音是“停”,即“人亭”。亭子是想告诉我们,人生中不一定得拼命赶路,要懂得停下匆匆脚步,去品味和感受生活。我们伫立在亭中,或骋目望远,或拍栏吟诵,或小憩谈笑,都包含着丰富的生活情趣。

说到从容,朱光潜讲过一个故事。阿尔卑斯山上,在一条路的沿线,有着非常美丽的风景。路边有一个牌子提示游人说:“慢慢走,欣赏啊!”对此,朱光潜先生写道:“许多人在这车如流水马如龙的世界过活,恰如在阿尔卑斯山谷中乘汽车兜风,匆匆忙忙地急驰而过,无暇一回首流连风景,于是这丰富华丽的世界便成为一个了无生趣的囚牢。这是一件多么可惋惜的事啊!”人生路上的风景,需要我们用闲情去慢慢欣赏。那些懂得欣赏生活的人,才是真正的有品味的人。

“忙”字,心的偏旁,加上一个亡。简单地说,就是“心亡”。庄子说:“大智闲闲,小智间间。”就是说,大智需有闲情和情趣,小智只是成天忙碌。爱因斯坦在紧张地思考之余,最喜欢拉小提琴,从中找到了闲适和情趣。毫不夸张地讲,小提琴也为爱因斯坦的伟大发现作出了贡献。或者说,爱因斯坦是把他的伟大发现从小提琴中“拉”出来的。

学生能执着地追求真理,这固然很好。然而,用生活情趣来调节学生的学习,反过来对学生的学习也是大有裨益的。我们不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只能读死书或得分数的“单面人”,而是要把学生培养成有求真精神,懂得学习方法,会享受闲情体验生活情趣的“全人”。

爱因斯坦曾说,“学校应该永远以此为目标:学生离开学校时是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一个专家。”在我看来,一个有渊博知识,有文化内涵和懂得生活的人,才能称得上是一个幸福而和谐的人。

教学心得体会800字篇八

为学习者终身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教学原则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尊重学生的个性与情感,引导学生积极运用学习策略完成学习任务。评价作为英语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英语课程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决定外语课程改革的方面、力度与效果。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与发展,课堂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发生根本的变化,而教师的教学理念也发生变化。过去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师认真地讲,学生静静地听,强调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现在要求学生听课的同时,有更多的机会去亲自探索、操作和实践。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运用知识,形成了一定的英语交际技能,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合作、欢乐中学到知识;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通过评价,使学生在英语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使教师获取英语教学的反馈信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适当的调整,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使学校及时了解课程标准的执行情况,改进教学管理,促进英语课程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新理念犹如春日里的阳光,给我们的教学改革带来了温暖和活力。在传统的教学中,较为普遍的现象是课堂气氛的沉闷,教师照本宣科满堂灌,一节课下来教师讲得累,学生瞌睡,教学效果极差。经过培训班的学习,认识新理念的课堂较之传统课堂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活”,课堂充满了生命力,呈现出了生气勃勃的精神状态,思维活跃,情理交融,师生互动,兴趣盎然。英语课,作为一种语言教学。它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语言感受、文化感受、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的过程。在新理念的指导下让英语课堂活起来。活教。教无定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拘一格,综合学生、教材、教法及自身的特点,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强化学生的自信,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学生的语言潜能。教师要充分备课——备学生、备教材、要体现英语课堂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创新性,永葆英语课的新鲜、有趣,切忌“为法所缚”、“照本宣科”。在教学中要本着用爱心、热心、耐心、同情心,求新、求活的原则,不光要教语言,还要教方法,教做人,要体现出教学的灵活性、多样性。活学。以活教带活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树立教是为了不教的思想,改过去死记硬背的机械性学习为合乎语言学习规律和小学生年龄、生理、心理特点的自主性学习,使眼、耳、鼻、舌、身、意全员参与,交替互动;开发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教师是根据小学生好奇活泼、善于模仿的特点,在备课中根据教材的结构,教师通过认真思考、精心设计对不同的内容创设不同情景进行教学。如:游戏、对话、表演、歌曲、歌谣、扮演角色和直观的教具等。为了创设有利英语学习的情景,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对不同的内容创设不同的情景,注意运用正确的评价方法,如:。及时给予表扬,这时,学生一定会受到鼓舞。努力让每一位学生都走向成功,即使是一个小小的成功,也会增强人的自信心和热情,激励人们去追求更高的目标。

如教学三年级上册的英语let’slearn部分,我在教学中创设了各种真实自然的情景,并以连环画的形式出现。目的在于分散教学难点,循序渐进,便于表演。符合儿童的特征就是爱玩、好表现自己。因此,用表演和游戏的形式来进行交流和学习。在表演中教师既是导演,又是演员。

1、语言的示范性表演,用自制的木偶配以不同的声音进行,或以边画简笔画、边说的方式进行。

2、语言的巩固性表演。可在双人或四人小组中进行。为了激励主体学生参与,可将头饰或名片卡贴在黑板上,以学生集体表演的形式进行。

3、发展语言技能的创造性表演。在教学会话中教师充分利用教具、头饰和各种人物的名片卡的形式进行。表演中鼓励学生灵活组合,扩展会话。能运用c部分故事中语言的学生加以表扬。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成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让学生始终保持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更有效的掌握知识。为了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在备课中深入钻研教材、钻研教法;设计真实自然的情景,根据内容的需要,选择适量的游戏形式丰富课堂教学。让学生心中充满快乐并对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这种兴趣使学生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使英语教学活动不断进行下去。

教学心得体会800字篇九

上学期期末考试,学生们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这不完全是我个人的功劳。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学生们对我教学工作的积极配合,同时也离不开在座的领导、老师们对我教育教学工作的指点和帮助。正是因为在座的各位对我的帮助和指导,才促使我在三尺讲台上逐渐地成长,不断进步。参加工作仅仅一年半时间,谈不上经验,只是我的一点心得体会,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下面我就从课堂教学和搞好师生关系两个方面谈谈我的一点不成熟看法:

1、注重课堂效率,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一堂课中没有必要讲过多的内容,而要力求学生在一堂课中有所收获。因为课堂容量过大,学生们难以消化吸收。如果教师在课堂上灌输过多的内容,学生又难以接受,就会使他们逐渐丧失学习信心。

2、课堂教学应张弛有度。在课堂上,对学生一定要严格要求,要求他们遵守课堂纪律,保持注意力;同时,在适当时候也应活跃一下气氛,轻松一下。教师的课堂教学要有一定的弹性。有时可以适当加快节奏,有时则应该放慢一些速度,“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教学中有时稍作停顿,让孩子们的大脑得到片刻的休息,从而得以补充思维的“营养”,反而使他们能够保持更加充沛的精力投入学习。如果一节课一严到底学生就会感到很压抑,就会失去活力、灵感,久而久之便会对你的课堂失去兴趣,甚至还会产生抵触的心理,引发不利于课堂教学的事件发生。

3、将科学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使通俗易懂,易于掌握。讲到一些科学知识时,可联系生活中的相关事例,这样学生们会产生亲切感,易于他们接受、降低学习难度。比如,在讲到“大气压强”的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钢笔吸钢笔水就利用到了大气压,还可让学生举出一些生活中利用大气压的例子。通过学生举例,既可以调动学习积极性,又能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4、要善于对学生提要求。通过提要求,让他们知道在课堂上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应该做。这样才能保障课堂教学顺利进行。首先,“提要求”要适度。要跳起来摸得着,不可过高、过多。其次,“提要求”要善于引导。要以表扬、鼓励为主,要有榜样的示范作用,要挖掘学生做的好的一面,好的个体,起到带头作用。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学生亲其师,方能信其道,乐其道,才能积极的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因此,要真正平等的对待学生,对学生满怀期待之心;要充分理解、尊重和信任学生。对学生要做到严慈相济,使他们认识到老师对他们严格要求是为他们好。

以上是我的一点教学心得,不足之处希望各位领导、同事继续给予帮助、指导,谢谢大家!

教学心得体会800字篇十

9月30日上午,我镇组织全镇语文教师观摩“问题教学背景下的有效教学”课堂教学活动,活动以二年级的《坐井观天》和五年级的《地震中的父与子》两节语文课作为语文阅读教学的探讨案例,重点探讨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这次活动为我们语文教师优质高效的课堂阅读教学指明了方向,指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法。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对课文提出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解决疑难问题。”这就意味着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通过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帮助并引导学生提出疑问、创造疑问,在疑问中体会课文深层次的内涵。

《坐井观天》是一则有趣的寓言故事。课文主要通过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来争论天到底有多大的问题,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本课的教学突破点是重点词汇,而最终目的是理解寓意。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蔡兆琼老师从无边无际,大话,笑,着手进入对文本的分析,重点从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中,分析二者的特点,实现本文寓意的理解。注重学生自读自悟,由学生自己挖掘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教学,透过学生的质疑、解疑,充分发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用心性。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一篇震撼人心,情感性很强的文章。

1、张艳艳老师在本文的教学中,放手让学生朗读。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内容,体会感情,进入文中情景。课堂上张老师始终强调朗读训练,以读促思,读中感悟。通过反诘,引导联想,多种形式的读等一系列方式感情朗读父亲努力拯救儿子的过程,在对语言文字的准确细腻,深入的把握中获得准确,细腻深入的体验,增强语感。教师非常动情,用饱含感情的语言作为“引语”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在层层推进中强化感受,促使感知转化为深刻的感悟。张老师细细分析,巧妙整合,紧抓题目中的“父”与“子”。通过创设情景,对比阅读和感情朗读使学生感悟到:父亲有着惊人的毅力!忍受着常人所不能忍受的肉体上和精神上的痛苦!这都是因为爱。在这节课中,张老师让学生想象,在漫长的38小时里,阿曼达在漆黑的废墟下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这些环节的设计,通过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训练点,不同的方式帮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句意,并在美好,情感的体验中得到人文熏陶。学生积累了语言,内化了语言,并灵活的运用了语言,培养了学生感受,理解,积累用运的能力,获得了扎扎实实的发展。

观摩此次研讨活动,我感到受益匪浅,让我在今后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更能把握教学目标和阅读教学的重点。《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阅读和评价能力。”所以,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变教学的主导者为指导者,尊重学生个性

2、化的阅读感受和体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教学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活动,我们语文教师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完善,才能总结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教学心得体会800字篇十一

通过对教学常规的学习,我觉得自己对新时期的教学常规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我认为新时期教学常规工作的首要任务是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深入研究新课标,积极贯彻新课程理念。在这个前提条件下,认真领会区教学常规实施细则会事半功倍。我们只有思想上提高了认识,行动上才能跟上步伐。

我通过查阅教育教学文献资料,了解到有效的教学系指教师通过一系列的变量促进学生取得高水平成就的教学。有效的教学总是着眼于教学目标的取得。也有学者认为,有效的教学就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智力学习的教学;有效的教学就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促进学生积极地掌握知识以及团队工作和解决问题的技能,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建立终身学习态度的教学与学习。还有学者认为,有效的教学就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成功地达成了预定学习目标的教学。从本质上讲,有两个因素制约着有效教学:其一是教师必须明确促进什么样的学习;其二是教师必须安排和提供给学生获得这种学习的学习经验。不难看出,着眼于目标的定义,重点强调的是预期的教学目标的达成。

教学之效,结果表现为质量。质量来自哪里?来自日积月累的功效。这日积月累,涉及面甚广。单就课堂教学而言,来自于每一节课,以及相关的课前深入研读教材以至有效备课、课后根据学情差异有效布置和批改作业、培优补差辅导、科学训练考试、深入教学反思和习惯总结提升……。

认真推敲起来,从一定义以上说,实现教学有效、高效,就是抓好抓实教学常规。说到教学常规,大家都有话可说。但是,说起来常常不外乎这样一些话语:备课,三次备课两次飞跃;上课,方式转变师生互动;作业,减轻负担;辅导,有的放矢;训练,讲究科学;反思,教后笔记;总结,撰写论文……。这些,都没错。

但是细加研究,又感觉不是那么回事。备课,飞跃不易;上课,互动艰难;作业,负担难减;辅导,乱矢穿空;训练,机械重复;反思,鲜花朵朵而已;总结,论文拼凑罢了。要真的做到有效,照我的理解,就是要把教学的每一个常规环节做到精细。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一个教师苦苦追求的目标。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注重活动的趣味性和学生的主体性,这一点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忽视了活动的有效性,那就会导致活动流于形式,这样不但学生基本能力得不到培养,而且教学任务也难以完成。我下面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几点想法。

开展课堂教学,应该以尊重教学条件和教学内容的实际为前提,这样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真实有效。一切都要从实际出发。课堂上,我们在选用各种教学媒体时,应遵循“简单、实际、经济、易操作”这一基本方向,以是否适合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为基本出发点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使课堂回归自然。

在开展课堂教学时,我们还应充分重视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实际状态。学生的学习状态有时并未达到教师的期望,学过的东西学生并没有掌握好,有时又远远超出教师的想象,许多课本上尚未涉及的知识,学生已经知道得清清楚楚了。所以,课堂上,我们要随时随地关注学生的反应。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我们宁可不讲,让学生先放松一下,活动一下。学生没弄明白这个问题,我们一般也不能往下讲另一个问题。也就是说,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状态,及时调整教学方案。按照学生的实际状态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通过有效的活动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与技能,才能使学生对新知识和技能的感知鲜明、完整和深刻,但是有的课堂活动太过频繁,密度过大,学生忙于配合老师应付这些活动,忽略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因而课堂教学的效率大打折扣。一堂课并不是一堆或有趣或无趣的活动的无序集合,而应该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活动序列,这些活动相互强化和巩固,从而使学习朝着教师努力的方向发展。无论教师采用何种教学形式,都要将教学内容融入到教学活动中,使每个活动都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能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这样才能有助于知识的学习、技能的掌握和运用能力的提高,才能使学习与活动实现有机结合,使教学任务在活动中得以完成。

总而言之,“课堂活动是实际的、千变万化的;课堂是质朴的、创新的、激昂的;课堂是思想生命火花的碰撞与展现,是情不自禁地从灵魂深处流露出不断滋润精神之园的丝丝甘泉的发源地。”让我们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做到适时适度,切实可行并富有成效。唯有如此,才能使课堂教学活动从“表里不一”走向“表里合一”,从而真正持久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共同追求真实、有效的课堂教学。

有效,是教育工作者永无止境的追求。

有效的方法多样,途径多条,关键是——

施教者要有坚持不懈的努力态度,要有永无止境的追求精神。

管理者要有科学的评价方法,要有宽容的态度激励的机制。

引领者要有深入独到的研究,平等的态度,发挥有效促进作用。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积极吸收其他教师的先进经验,补充完善自己,努力缩小与其他教师的差距,力争取得更大的成绩。

这段时间我通过学习《有效教学》,深有感触。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应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教与学必须有一个和谐课堂步骤,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步骤来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达到有效教学,创设情境,形成问题,使学生愿学。情境的创设关键在于情,以情激境,以最好的境、最浓的情导入新课,形成问题。提出的问题要击中思维的燃点,这样不但能对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迅速唤醒,从而提高单位时间里的学习效率。学生因情境的巧妙刺激,学习热情激发起来,萌芽学习兴趣,认知系统开始运转。

我觉得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切实作到有效两个字应该至少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认真研究教材。吃透教材是教师进行有效课堂教学的立足点。除了教学的重点,难点的把握,教师还应该考虑到教材的重组与延伸

2、仔细推敲教学方法。随着网络的的普及,教师可以利用的资源是越来越多了,教师交流教学方法的渠道也是越来越广,我们可以发现相同的教学内容往往有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班级学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3、有针对性的设计课堂练习。学生吸收知识第一印象往往十分重要,而教师在课堂上设计的听说读写各式练习情况往往往直接影响着学生课后练习的正确率。

4、制造宽松融洽的课堂氛围,良好的心态更加有利于学生投入的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

具体还应从一下几个方面开始抓:

1、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有的学生是由于自尊心受到了伤害,比如遭到讽刺,挖苦;受到不应有的干涉,与家长、同学、教师发生矛盾,尤其是当和教师发生矛盾时,他就更不可能把精力专注与学习。

2、对学生的期望值不要太高

有的学生是因为教师、家长对学生的期望太高,孩子因为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而产生了负罪感和内疚感,因此也就产生了厌学的情绪,这样也就不能去听教师所教的课程了。

3、真正的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

有的学生是因为我们教师没有适应人本教育,没有改正自己的教育观念和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同时自己不能做到以身作则,对学生的爱心不够,不能真正的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与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4、教师要幽默

有的课堂过于死板,气氛过于沉闷,激发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他更不会去学了。学生很喜欢幽默的教师

5、教师要讲究对学生评价的方法

评价很重要,无论是课堂评价还是学生的自评、互评都要准确。课堂上要多鼓励,及时鼓励,肯定评价要多于否定评价;学生之间的评价要把握好,不要使学生的自评、互评变成自我夸耀、自我贬低,或互相进行攻击、互相挑刺,评价要中肯,要切合实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专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6、教师做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和鼓励者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和鼓励者。教学中要尽可能地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准备好充足的学习材料,为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提供广阔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主、自觉、自由的活动中积极、主动、探索式学习。

所以为了做一个好教师,一个能被学生认同的好教师真是太不容易了,首先要把教室布置在教学环境中,这样学生才能进入专心的学习状态;在课堂上要建立民主与规范,既不能把课堂管死,又不能让课堂太活跃,影响了课堂纪律。但是课堂的学习行为规范必须要明确,要说到做到,然后还要对学生付出真诚的关爱,哪怕是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不要去伤害学生。

我们既要承认激励赏识教育的正面作用,也要承认它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这才是科学的发展观。当然惩戒要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前提,批评时在方式上要含蓄、委婉、注意语气,讲究“度”。我们教师只有做到了这些,才能被学生认可、接受,那么就不会再有教不好的学生了。

教学心得体会800字篇十二

评课时也是一针见血地进行指导和纠正,给授课教师提出宝贵的课堂教学建议。教研气氛深深感染了我。

1、本次研讨课活动,各年级都有所呈现。教师在课前备课时充分研究学情,在课堂教学出现意外时能及时调整教学,在活动中,也看到了老师对于教材、学生的课堂驾驭能力,他们或娓娓道来,或激情四射,或幽默风趣,上出了自己独有的风采。老师们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学情,备课充分,做到了以学定教。

2、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学的目的应当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文能力,以文本为依托进行训练,以达到综合能力与素养的提高,在我们这次的教研中体现很明显,如:自学能力、写作能力、识字写字能力、合作能力、抓关键词阅读文本的能力、评价能力等等。老师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能根据学段特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注重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这是难能可贵,同时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3、计后,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通过教学任务的完成,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

讲授新课时应从整体上把握教科书,弄清其编写意图、体系特点,弄清教科书与《课程标准》、教科书各教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教科书各种编辑设计的意图和着力点,在备课和教学活动中准确设定教学的重点,找准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的落脚点,有效地实施语文教学。

从本班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教学内容,创造性地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科书的各种设计,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把读写听说和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

在今后教研中,做到积极主动地学

教学心得体会800字篇十三

近日,我读了刘仁增老师的《语用—开启语文教学的心门》一书,使我有了一些想法。我从事多年的语文教学,一直有这样的困惑:小学生从低所级到高年级学过的那么多文质兼优的课文,接触了那么多词语、句子,可说话、作文却“词汇贫乏”。究其原因主要在阅读教学中重语言知识,轻语言训练。学生对课文的语言材料,仅停留在朦胧理解和机械记忆基础上,未能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为此,强调把阅读课上成语言训练课,必须重视语言的“内化”,使其进入学生的语言仓库,。

一篇课文的教学价值往往是很丰富的,但是,课堂是一个常量,我们既不能文本有什么教学价值就教什么,也不能想教什么就教什么,更不能什么好教就教什么。因此,文本解读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必须根据教学的整体需要以及该课文在整个教材价值体系中所处的位置,从诸多的教学价值中选择适当的核心价值点进行教学目标定位。如此,就能重点挖掘课文隐含的语文学习价值,重点训练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重点完成语文课应该完成的教学目标,而适当弱化文本中可能隐含的其他教育价值,把“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文”课。

一篇课文的语文核心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具有语文特色的,而不是其他学科的。即关于语文的知识、语文技能,或者说只有通过语文课才能学到的知识;

(2)能够代表某一种类型文本的特点,而且可以起到“举一反三”作用的。

(3)通过学习和积累,有助于学生形成学生对语文现象的进一步理解、解释和迁移的,用于理解同一类文章、同一言语现象的。以《北京的春节》(人教版六年级下册)一课为例。本文的语言教学价值点至少有以下几个:(1)学习按时间(腊八——除夕——初一——元宵)的顺序来写的写作手法;

(2)民间风味的散文如何锤炼语言;

(3)比喻手法的运用;

(4)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的运用;

(5)如何围绕中心句把话写具体;

(6)抓住关键词句,体会语言的表达效果;

(7)联系背景,紧扣文眼,“知人论世”的读书方法;

(8)学习课文详略得当的写,结合自己的生活进行练笔;

(9)利用课后的两篇小短文进行对比读,感受表达方法。如此多的教学价值怎么可能(也无必要)在两节课时间里全部完成呢?当然得来一番比较、分析、整合,选取本课的核心教学价值。

从课后思考练习、本课编排意图以及学段目标要求来审视,我们不难发现,上述价值点的(1)和(4)是高年级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写作方法,且在以前的学习中较少接触和训练过;(2)的难度较大,小学生难以把握,可和(6)合并,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句感受老舍先生的语言风格和魅力;(8)和(9)是课后要求的训练项目,必须落实;至于(3)(5)和(7),在以往的教学中已做重点训练,应予舍弃。这样一样,《北京的春节》核心教学价值点有三:一是在课文阅读及与附文的对比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领悟详略得当的表达方法;二是品读重点语句,体会语言的表达效果,感受老舍笔下的北京年俗和语言风格;三是学习详略得当的方法进行课堂小练笔。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带给我们的是语言训练的扎实深入,课堂教学的省时高效。

以上是我工作中的一些做法,但是只停留在运用阶段,不能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今后我还要一如既往的学习刘仁增老师的理论知识,丰富自己的头脑,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教学心得体会800字篇十四

在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认识到作为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主体—肩负着光荣和神圣的历史使命,必须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良好的师德素质。

现今社会中,有悖师德的现象屡禁不止,如教师急于求成,往往口不择言,伤害了的自尊,迟到就不让进教室,做错事就罚打扫除等变相体罚学生,认为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优生笑脸相迎,差生横眉冷眼等等,这样肯定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我认为需作到以下几点:

1钻研教材,认真备课,上课,“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这样才能教好课,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

2转变教育理念,从以往应试教育转为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注重学生全面的发展。

3以身示范,以情感人,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我们要求学生不能怎样,就先要做到。教育过程中,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要以情感人,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不再犯,这一过程需一定的方法,我作为一名新教师,尚未摸索到较好的方法,在以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将努力积累经验,并积极听组内老教师的课,学习他们的教育模式,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

总之,我会努力成长,争取早日成为一名拥有高素质师德的新时代人民教师。

教学心得体会800字篇十五

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锻炼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具体训练和考察过程。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日异,虚拟仪器已经成为当今仪器发展,应用中空前活跃的领域,在生活中可以说得是无处不在。因此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来说掌握虚拟仪器的开发技术是十分重要的。

回顾起此次,我仍感慨颇多。的确,从选题到定稿,从理论到实践,在一个星期的日子里,可以说得是苦多于甜,但是可以学到很多很多的的东西,同时不仅可以巩固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而且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所没有学到过的知识。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为社会服务,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说得是困难重重,这毕竟第一次做的,难免会遇到过各种各样的问题,同时在设计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对以前所学过的知识理解得不够深刻,掌握得不够牢固,比如说不懂一些元器件的使用方法,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之后,一定把以前所学过的知识重新温故。

虚拟仪器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基于我学习虚拟仪器和这次课程设计的过程和愉快经历,使我知道,要学好虚拟仪器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倒不是因为虚拟仪器很难学,而是要把学到的知识用于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翻一下身边的虚拟仪器教材,都好像是虚拟仪器的实际应用书籍,一般先介绍虚拟仪器的硬件结构和指令系统,再是系统扩展和外围器件,之后讲应用设计。而且应用领域多种多样,涉及了国名生产的各行各业。所以学习使用虚拟仪器是相当重要的。

这次课程设计终于顺利完成了,在设计中遇到了很多编程问题,最后在老师的辛勤指导下,终于游逆而解。同时,在同学们那里我学得到很多实用的知识,在次我表示感谢!同时,对给过我帮助的所有同学和各位指导老师再次表示忠心的感谢!

首先,衷心感谢老师在这一学期给我们辛苦地教学这门《虚拟仪器设计》课程。在授课期间,还亲自以自己的工程作案例详细给我们讲解,以实践的角度来教学,让我们理解更深刻。曾一度举出各种例子,让我们真正接触到虚拟仪器的概念。

这次设计实验的目的为单片机与labwindows的应用与熟悉,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涉及到了工程的创建,面板设计,串口调试,上下位机程序编写等几个主要过程,是一个综合的应用实习项目。

开始的时候,刚做该课程设计,心情很恍惚。那种感觉正如老鼠咬乌龟——无处下手。还一度抱怨,课程的重要性。但是经过多位老师的开导与鼓励,我静心地一步一步地去下手。刚编译的时候,还不停的报错,几度让我失去动力再继续搞下去。可是,时间没让我停下手去,每天晚上拿着老师的案例结合书本来读,模糊的思维开始变得明朗。皇天不负有心人,最后,凭着努力与毅力,最后都攻克每个难点。虽然,这课设存在一些问题,但是,经过努力出来的成功,已经很开心了。“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希望在日后的努力中,继续完善本设计,继续深入学习虚拟仪器。

通过这次的实际动手使我对labwindows软件的认识更加深刻了,能够熟练操作。同时也体会到了labwindows软件的许多优点,它的界面逼真,操作简单,使其有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更增加了我们学习的兴趣。labwindows软件是一种专门为虚拟仪器应用而设计的操作软件。它其中有许多图库可供我们使用,这次设计中我就用了不少,大大减少了我的绘图时间,是我快速的搭建了我的设计系统。

这次的设计我完成了设计任务,包括程序编写和调试,感觉获益匪浅。其中程序的编写在这次设计中使我感觉最费力的过程,几经调试,排查才终于写好了符合要求的程序,使整个系统按要求运行,可以顺利完成各种设计目标,也锻炼了我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了,还有暴漏很多不足,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会加以改正,进一步熟悉labwindows软件,充分的学以致用,努力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不辜负老师的期望

最后,再次感谢老师在这学期在我们身上的付出!

通过此次课程设计,使我更加扎实的掌握了有关虚拟仪器方面的知识,在设计过程中虽然遇到了一些问题,但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思考,一遍又一遍的检查终于找出了原因所在,也暴露出了前期我在这方面的知识欠缺和经验不足。实践出真知,通过亲自动手制作,使我们掌握的知识不再是纸上谈兵。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不断发现错误,不断改正,不断领悟,不断获取。最终的检测调试环节,本身就是在践行“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的知行观。这次课程设计终于顺利完成了,在设计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终于游逆而解。在今后社会的发展和学习实践过程中,一定要不懈努力,不能遇到问题就想到要退缩,一定要不厌其烦的发现问题所在,然后一一进行解决,只有这样,才能成功的做成想做的事,才能在今后的道路上劈荆斩棘,而不是知难而退,那样永远不可能收获成功,收获喜悦,也永远不可能得到社会及他人对你的认可!

课程设计诚然是一门专业课,给我很多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上的提升,同时又是一门讲道课,一门辩思课,给了我许多道,给了我很多思,给了我莫大的空间。同时,设计让我感触很深。使我对抽象的理论有了具体的认识。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掌握了串口调试和运用方法;熟悉了虚拟仪器;了解了虚拟仪器基本组成和设计思路;掌握了labwindows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技术,通过查询资料,也了解了虚拟仪器的光明前景。

回顾起此课程设计,至今我仍感慨颇多,从理论到实践,在这段日子里,可以说得是苦多于甜,但是可以学到很多很多的东西,同时不仅可以巩固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而且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所没有学到过的知识。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为社会服务,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说得是困难重重,但可喜的是最终都得到了解决。

实验过程中,也对团队精神的进行了考察,让我们在合作起来更加默契,在成功后一起体会喜悦的心情。果然是团结就是力量,只有互相之间默契融洽的配合才能换来最终完美的结果。

教学心得体会800字篇十六

我们以反思性教学为突破口,提出教师的课堂教学要做到三思:即课前反思、课中反思、课后反思。

我们要求教师教学前要反思新的课程理念,教材编写意图,学生的学习现状,教师自己的教学风格、手段和方法,收集课堂上可供挖掘的课程资源。

每学期,学校组织各科教师学习课程标准,举行全校教师新课标学习检测活动;各教研组进行单元教材分析,各年级组交流各科教学内容,加强学科间的整合;每位教师认真撰写教学计划、学情分析、编写教学预案,从而确保各学科课堂教学实施的科学性和有效性。2、教学中的反思:是一种难度较高的瞬间反思,实际就是一种教学机智。它是在教学中及时、主动地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调整教学方案和教学策略的过程。要求教师在促进学生的学习活动时,要对自己的教学进程、教学方法、学生的参与和反应等方面,随时保持有意识的反省,并能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活动,使之达到最佳效果。我们尝试采用课堂录像的方法,为教师提供详细的教学活动记录,帮助教师更全面地认识自我;

在上完课后,教师要认真分析自己的课在哪些方面取得成功,在哪些方面还有待改进。

分析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他们能力的发展速度与水平,正确评价教学效果。我校教师通过写教学后记、教学随笔、教育日记等反观自己的意识和行为,通过评课全面分析教学活动,不断检查教学成效并努力改进。

教学心得体会800字篇十七

11月17日下午,我参加了在翻身实验学校举行的“崛起教育集团学前教育部五段互动式培训”活动。

此次活动经过了“专家讲座——课例实践——同行辩课——现场点评”四个环节。在活动过程中,李素园长关于“幼儿科学教育中探究式学习问题探讨”的专题讲座精彩极了,让我回味无穷;小朋友在科学活动中,通过实验发现水的奥妙;辩手们一番唇枪舌战,奋力辩驳,在无硝烟的“战争”中掀起活动的高潮;崛起集团学前教育部荆总监对本次活动结合自身经历进行精彩点评;最后区教科培秦义老师对本次活动每个环节作了详细的点评和总结,并对在场的老师就日后的教育工作提出了许多建议,也给我今后的教学指出了更明确的方向。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同行辩课这个环节。作为正方的崛起二幼辩手与作为反方的崛起一幼辩手,他们坚持自己的观点,口水战打得如火如荼。正方的观点认为新秀授课是一节优秀的课,可反方却坚持这节课还存在很多的不足。我觉得崛起二幼的这位老师身上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她态度亲切,对待幼儿耐心,在课堂上用心引导,与幼儿建立了良好的师幼关系;但我认为反方的观点也有道理,授课老师在材料的准备上确实不够充分,幼儿自主选择得不到很好的发展。其次,很多幼儿在使用记录的时候,方法不对,没有充分发挥好记录表的作用:还有,由于老师引导过多,导致给予幼儿自己思考的空间太少,限制过死,所以课堂效果不是很好。如果授课老师能再想得全面一点的话,我想就不会留给反方反驳的机会了。在听她们辩论的时候,我想到了,如果在实践的时候能够两人一小组合作完成,一人做实验,一人操作记录表,把材料再准备充分点,这样不仅达到了自主选择的乐趣,而且还体现了幼儿的合作意识。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只是我的一点小小的看法。

还有在第四个环节,荆总监的精彩点评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她在点评的时候结合了自己平时参观的所见所闻,谈了一些自己的观点看法。她讲到她到北京一所幼儿园参观的时候,发现那里处处都给了孩子自己乐于动手的机会,比如在墙上、走廊或窗台上粘贴可供幼儿动手操作的材料(齿轮、万花筒、杠杆等),让幼儿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真正达到了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培养了他们探索奥秘的兴趣,真是一举两得啊。当时我在想,回到我们幼儿园,我也要把这种思想传达给我们的老师,让她们也能从中有所感悟,从而受益我们的孩子。

最后,老师的总评也让我明白了在幼儿活动中,不要太注重过程,我们更多的是要关注幼儿的收获与发展。我们要尽可能多创造机会让幼儿自由探究,为发展他们各方面的能力打好坚实的基础。

通过这次的学习,它丰富了我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给我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启发和帮助。让我在如何用理论指导实践,寻找改进方法上有了一些感悟。在今后的工作里我还要不断去学习、去观摩、去实践,再反思总结,只有这样才能帮助我更好地完成以后的教学工作。

教学心得体会800字篇十八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培训心得体会通过这期培训学习,使我对新教材有了较清晰的认识,加深了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与体会,对具体实施有了一定的思考。

在本次培训中,执教教师根据不同类型的课例展示,为我们做了精彩点评,并通过几位教师从识字与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写话,习作教学,、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等几方面的教学建议中,使我对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有新的诠释,对北师大版教材有了新的理解和把握。做为一名一线教师,我将根据新的语文能力实践系统,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语文课程的呈现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素质教育的空间。

1、教师应该是课程改革的推动者。

课程的实施者及课程的解释者,通过教师的实施和解释,课程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所接受和理解。

2、教师将成为课程研究的设计者。

教师在推行新课程的过程中必然发现许许多多这样那样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不断的思考和改进,提出看法,不断的完善和改进我们的教材。

“以人为本”是中华文化的精华。一切为了学生的成长,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力争一切活动都以富有情感的学生作为主体。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情感的激发,关注人文精神的培养。教师要从全面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理念出发,明确规定把"加强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放在首位,把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教师要成了学生的亲密朋友,学生也不是呆板、默默无闻的模范听众,他们的个性应该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或质疑问难,或浮想联翩,或互相交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表现。另外课堂上应该充满着流动的阳光,平等、和谐与交流共存,发现、挑战与沉思同在,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

这样的教学,既源于教材,又不唯教材。师生的情感与个性要融在其中,现实的生活进入课堂,让学生在互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探索,既轻松地掌握了知识,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能力,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了质的提高,语文课堂真正焕发出它应有的活力,课堂教学效率也大大提高。

教学心得体会800字篇十九

回头看看,我似乎已经习惯了忙碌的生活,我并不觉得累,反而感到快乐,我可能已经体会到了作为一名老师的真谛!

一二年级共11个班,虽然每天我在不同的班级讲着同样的内容,但是我不会觉得烦躁,反而有时候觉得时间太快。我每节课的流程是先回顾旧知,接着讲授新知,其次练习写字,然后指导学生,最后布置作业。其实我每上一节课都能发现自己的问题,和学生的接受情况,我觉得同样的内容重复讲解也是对自己的一种历练和提升!

我期待着给孩子们上课,所以我每次早早的走进教室,听着孩子们的欢笑声,他们拍手叫好,说:“太好了,上书法课。”看着孩子们期待的眼神,我想我要尽力教好每个孩子!周一中午我利用午休时间,批改书法作业,进行勾画,一一给出评语,以鼓励孩子进步。再批改作业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存在占格不对的问题,字大小不一,下笔位置掌握不好,我以后上课要重点强调,日后更进一步!

孩子们偶尔也会让我有些感动。那天,我在二年级一班,喊“下课”时,孩子们都不动,我很惊奇的问他们:“你们怎么了,下课了怎么不动呢?”孩子们说:“老师我们不想下课,我们还想上书法课。”听了孩子们的话,我心里十分感动,这是孩子们对我最大的认可!有时候下课了孩子们拿着本子就往前跑,在讲台旁围着我问:“老师,你看我写的好吗?”其实啊,每个孩子都是最棒的,他们一直在进步,他们愿意去学习,期待得到老师的认可!

听课能更快的提升自己的能力。周三上午去录播室听了李梅玉老师的语文课,她也是新老师,教五年级,我想观摩学习,所以听听课。她讲的是《童年的发现》这课,过程是词语闯关、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展示点拨、发现规律、理解句子、拓展延伸、随堂精练、布置作业。听课后,我觉得李老师整节课的设计思路很完整,梳理文章脉络清晰,学生回答问题积极,但是我觉得她讲课过程中没有变通性,过程有些重复单一。整体看这节课很完美,李老师身上有很多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的地方!周四上午听了同伴蔡飞颖老师的美术课,讲解数字画“1234”过程中,蔡老师先让学生们联想,再做出示范,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很快孩子们融入到了活跃的课堂氛围中,但是一整节课的时间把控的不好,前面讲解详细,后面时间紧张,内容讲解较粗略。总之啊,我们想要提高教学能力,要多听老师的课、同伴的课,互相评课,提出建议,多做反思,看到自己身上的不足之处,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这是充实、忙碌、有意义的生活,我们每天努力向前奔跑着,不敢松懈,某时你觉得累了,停下脚步,回头看看,你进步了!

教学心得体会800字篇二十

前两天我收到了一个让我哭笑不得的小纸条:“老师你知道吗?我们班主任让选班里最爱说话的十个人,我知道肯定有我,但是我没有想到的是我的好朋友竟然也选了我一票,我们两个关系很好,虽然我知道我说话不对,但是他这个举动真的让我很伤心。”纸条的主人是个坐在最后排的男生,他的特点是上课爱睡觉,自习爱说话。

我试着分析了一下他的心理:他写这张小纸条说明他应该很相信我,并且不想从我这里听到批评,他对他的朋友感到伤心,所以想从我这里寻求安慰。那我怎样回复既能让他改掉说话的毛病,又能抚慰他被朋友“出卖”的心情呢?

我铺了一张信纸,首先我赞扬了他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并告诉他知道了错了就要改正。其次,我告诉他我可以理解他被朋友出卖的郁闷,然后我帮他分析了他的这个朋友,因为他没有透露姓名,所以我也不知道他的朋友是谁,是个怎样的孩子,但是我试着揣测了他朋友的心理:首先,你要确定是不是因为你的说话影响了你的朋友?如果是,那你不能怪人家选你,毕竟是你错在先。其次,你的朋友是班干部吗?他写你的名字是站在班级利益上写的吗?或者他是那种一本正经、实事求是性格的人吗?如果符合,这也怪不得你的朋友,性格使然,这也没有关系。最后,退一万步讲,朋友就算真的是看你不顺眼然后写你的名字,但这种几率太小了,因为你自己也讲了你们两个关系很好,他不可能无缘无故的出卖你。所以,在生对方的气的时候,多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也许现在他也正为写了你的名字而惴惴不安,那你不妨退一步,继续像原来那样对待他,相信你们的关系会更进一步的。

在信的最后,我告诉他真正的友谊的确需要互相帮助,但不是互相包庇,而是促进彼此共同的进步,并且,我表示我一直很关注他,觉得他是一个聪明懂事的孩子,只要态度一认真就会进步的。

信给他之后我以为这件事就告一段落了,没想到月考之后他们班进行了调桌,而他正好和他的原来同桌分开了,被分到了靠窗第一桌。然后,我发现了他巨大的改变,其他科我不知道,在语文课上,他不再发呆,搞小动作或者和同桌说话了,而是认真听讲,偶尔还会主动回答问题,他的基础很差,回答正确的时候很少,但是我从来没有批评过他,都是帮他分析错误的地方,鼓励他继续回答问题。后来,他又给我写了一张小纸条:“老师,我知道我的基础很差,其他的老师很少关注我,我感觉在他们眼里我就是一块废铁,所以我一直都是破罐子破摔,您是第一个如此关注我的老师,让我感觉到我不是那么的差,我会努力下去不让您失望的。”

我看完之后很感动,真没想到我的举手之劳竟然会在一个孩子心里产生了这么大的影响。并且我也深深认识到鼓励比批评更有效,尤其是对待基础差一些,信心不足的学生,在很多老师眼里他们要么是被忽视要么是总受批评,但是老师一点的关注会让他们开心好长时间。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多鼓励学生,会选择相信学生,给予他们改正的机会。关注的不仅仅是学习方面的进步与否,更重要的是人格的完善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增强。

我以前总觉得实习时间很长,但是现在感觉时间太短了,短到我可能没有机会关注到每一个孩子就要离开,短到我没有机会看到他们最后修成正果的样子,但是,哪怕只有一个孩子因为和我短暂的相逢而得到了改变,那就是我的成功。每一个孩子的心像一朵花,只有耐心的`倾听,真诚的陪伴才能听见花开的声音。

教学心得体会800字篇二十一

小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在课堂教学中,通常的途径可以概括为三种。

指明,是教师主动的指点、提示、说明。

尝试,是学生照教师指明的那样去试着做。

学法的掌握,如同知识的获得一样,有一个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不会到会的发展过程。开始,在很大程序上要靠教师在教给知识的过程中,主动明确的指点。诸如怎样发言答问,怎样执笔写字,怎样拼读音节,怎样观察插图,怎样识记字形理解字义,怎样读词读句,怎样组词造句,怎样说完整的话等等,都需要教师在向学生提出学习要求的同时,讲明学习的方法。不单对初入学无知少法的学生需要事先指明,就是中高年级已经掌握了一些知识和学习方法的学生,在进入较难的学习内容时,也需要事先指明。如运用中心句作段意的方法;连接段意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分析作者写作目的的基础上归纳中心思想的方法等等,也都要在第一次接触这些方法时由教师事先指明。

但只有教者的指明,没有学生的尝试和运用也是不行的。只有结合学习实践,运用指明的学习方法,进行反复多次的练习,收到预期效果时,才能说掌握了这种学习方法。

示范,是教者用教法为学生的学法做榜样。

摹仿,是学生领悟到精当之处,并运用它学习新的同类的知识。

小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依据儿童善于摹仿的心理特点,无论是入学初期还是进入中高年级,都需要教师有意的、准确而明晰的给学生作出示范。把理解某类课文所采用的方法、步骤,把弄懂某人、某物、某事所设计的一系列思考问题,把突破某一难点、关键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推理的过程,展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从教师教法中得到启示,领悟教法的精当处,激发摹仿心理,进而用教师示范的方法去学习新的同类的知识,能起到“教法举一,学法反三”的作用。

从“示范”到“摹仿”,和从“指明”到“尝试”不同的是,这是一种无形的指导,是学生心理内部从感知到理解的活动过程,是通过看不见摸不着的思维活动来实现的。

回顾,是自我发现,自我体验,反省自身运用过的学习方法。

概括,是在回顾的基础上,对学习同类知识运用过的学习方法,进行评价、加工,纳入学法体系的总体结构。

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有的由教师指明后尝试,有的由教师示范后摹仿,有的则既不指明、尝试,又不示范摹仿,而是由学生自己去探索、创造。即便是教师指明了的,示范过的,有时学生还会修改某些部分,创造适合于自身特点的方法。一个学生,知识的基础,个性的发展,大脑的功能,不尽相同,应当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寻求适合自身特点的不同方法。学有规律而无定法。符合学生个性特点的学习方法,往往是学生在实践中自我探索的。有的学生学习的效果其所以特别好,除勤奋刻苦外,就是他创造了适合自身特点、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创造和发现的学习方法,比教给的学习方法管用得多。不少的学生,确实创造了许多好的学习方法,应当选择时机,安排时间,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反思运用过的学习方法,逐一分析、比较,剔除已经证实无效的学习方法,总结符合学习客观规律的科学方法,经过整理,使一些具有创造性的正确方法能够肯定下来。

从“回顾”到“概括”,同样是一个掌握学习方法的完整过程。在回顾的基础上必须及时概括。只“回顾”不“概括”,不能逐步组成结构严密的学法体系,零散的方法不能实现有效的迁移。

回顾——概括在教学中一般安排一个环节进行,有时也可运用开学法交流会,办“学法集萃”专栏等形式进行。用集体活动形式,实行同学间的多向交流,不仅可以促使学生概括各自的学习方法,而且还可以促进学生不断深入的探求学习方法。

从“指明”到“尝试”从“示范”到“摹仿”,从“回顾”到“概括”,是一个辩证统一的掌握学习方法的发展过程。它们是相互依存,不能分割的。指明——尝试、示范——摹仿、回顾——概括是三个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途径,是由低向高,由浅入深的。要依据不同学习内容,不同水平学生的具体情况而选用。有时还可以相互渗透,交叉配合。

教学心得体会800字篇二十二

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更具体的说: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既要关注学生当前发展,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可持续发展。因此,学生是否有进步或是否有发展是衡量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主要标准。其内容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和谐统一发展,其核心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能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等。具体看是能否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能否强化学生在学习中的体验;能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能否鼓励学生的合作交流。

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发展为本,构筑认知冲突,激发求知欲望;构建知识体系,达成教学目标;注重激励评价,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从而构建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促进学生智慧的生成。

(1)解读教材,定准目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没有预设的教学是盲目的,低效的,甚至是无价值的。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的血肉和骨干,只有课前精心的准备,在课堂四十分钟里才能经受住学生的考验,才能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与动态生成,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否则,教师会应接不暇,手忙脚乱。如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教师课前要了解到学生对圆有无直接或间接的认识,学生是否会用圆规画圆。所以我在教学设计时教师没有将用圆规画圆作为重点,而是适当地把他们引领到更高的境界————如何画指定大小的圆。

(2)弹性设计,夯实目标。

课堂的精彩生成需要一定的空间。因此,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应做到粗中有细,富有弹性。所谓的“粗”是指明确需要实现的三维目标,描述出课堂情景的大体轮廓,在各环节为学生的互动生成留下足够的空间。所谓的“细”,也就是预想每个环节可能出现什么问题,学生可能产生哪些不同的思维,教师做到心中有数。如我在教学《小数的意义》时,为感悟0。2与0。20大小相等时,出示了一个平均分成100的正方形纸,其中20格涂了颜色,教师用一个问题“可以用哪个小数来表示?”让学生在说理中弄清楚0。2=0。20,但它们的意义是不同的。这样的预设让学生的思维更加开放,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想象、思维获取新知,这样的学习不是更有效吗?

在知识迁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学生原有知识结构的概括。只有经过概括的知识结构,才能准确地辨别出新旧知识间本质上的差异或相似程度;也只有经过概括的知识结构,才具有稳定的、清晰的概念。而课堂有效教学的设计在于唤醒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系统,与新知识产生联系,激起学生探索规律的心向,进而达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

教学中,要改变以前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树立全新的课程目标意识,最大限度地挖掘教材的课程功能,满足学生学习数学的需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自主建构知识体系,并在自主建构中得到发展。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体积》时,学生对体积这一概念是陌生、模糊的,为了加强学生的切身感受,教师让学生动手摸一摸空着的书包和放进书之后的书包,使得学生亲身感受到物体是占有一定空间的,再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明白不同的物体所占空间大小就不同的道理。通过实践,就把一个抽象的数学概念变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数学事实,而且创设的情境具有现实性,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素材,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来,这样的学习活动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

再如,在教学判断题“圆柱的侧面展开后一定是个长方形”时,我把这道题交给学生讨论,让学生为自己的结论寻找足够的证据。学生在翻阅书本、低声讨论后,自然分成了互相对立的两组。争论开始了,认为正确的同学提出,书上就是这样说的:“把圆柱的侧面展开,就可以得到一个长方形。”认为错误的同学提出,圆柱的侧面展开也可能是个正方形,练习册上就有这样的题。认为正确的同学反驳: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所以展开后还是长方形。大家的意见开始趋于一致,认为这句话是正确的。这时有一个同学发表了不同意见,他认为圆柱侧面展开后也有可能是个平行四边形。他同时展示了他用纸做的圆柱侧面,果然是个平行四边形。受他的启发,有的同学还提出:圆柱的侧面展开后可能是个不规则的图形。

其实,每个同学的判断都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大家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所以有不同的看法。圆柱的侧面如果沿着一条高展开,就会成为一个长方形;如果不沿高展开,而是沿着一条斜线或曲线展开,就会是平行四边形或不规则图形。我想关于这道题的对错己不是最主要的问题了,重要的是教学的三维目标已经得到了彰显。

由于传统教育长期单纯通过书面测验、考试来检查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的程度,长此以往,在有意无意间泯灭了学生的好奇心,压抑和扼杀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性。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越来越多地运用多种方式,综合评价学生在知识与技能、创新和实践、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变化和进步。教学中,我们要从多方面进行正确、肯定的评价,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获得“在数学学习中不断成功”的感受,从而尝到“成功是成功之母”的乐趣。

例如,教学“圆的周长”时,学生积极地动脑、动手,探索出圆周长与圆直径的关系,为计算圆的周长打下基础。教师激励道:“早在一千多年前我国数学家祖冲之就发现了这个关系并计算出圆周率。同学们经过研究也发现了这个规律,你们真是当代的小祖冲之。”这样的积极评价,如同助燃剂,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产生了强劲的推动作用。

再如,教学“百分数的应用”时,授课教师在完成新授内容以后设计了这样一道习题:有个工厂想招收一名技术工人,经过层层筛选,有两名工人进入了最后考核阶段。最后的考核结果是:在相同时间内,甲工人共完成零件80个,其中合格的有76个;乙工人共完成零件75个,其中合格的有72个。你能帮助经理做出决定:应招收哪名工人吗?绝大部分学生通过计算甲、乙两个工人加工零件的合格率(甲:76÷80×100%=95%,乙:72÷75×100%=96%),确定应招收乙工人。但也有学生是这样想的:在相同时间内,甲工人加工了80个零件,乙工人加工了75个零件,这说明甲工人的工作效率高,因此也可以招收甲工人。这两种想法都有道理,当时授课教师灵机一动,马上说:“那好吧,如果我是老板,两位工人都试用一个月再做决定。”这样的评价,其实就是用数学语言与学生进行了很好的交流它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一,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数与形的五彩缤纷的世界里,数学教材已经从文本上实现了生活化,教师结合教材内容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处理,向学生揭示周围世界的数学现象及其特有的规律性(如守恒性、对称性、变异性)与内在美,学生就会体会到数学这个诱人的王国里,有许多数学现象需要细微的观察,有数不清的问题要思考,要操作。同时教师把学生作为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将生活化的材料引入到课堂中。如“搭配”问题,你怎样搭配早餐、怎样搭配衣服等。这些都是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学生往往习惯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进行思考,这时数学教学就需要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思考的多样性,引导学生经历从生活经验逐步上升到数学思考的过程。这样,学生在观察、思考中就能体验到数学的乐趣。

总之,小学数学新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主动的发展,只要我们能准确的把握新课程标准,强化目标意识,积极自觉的促进自己的观念转变,就一定能实现构建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标,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

教学心得体会800字篇二十三

在过去一段时间的教学中,我通常是以同样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要求以及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这样下来不但课堂上合作交流比较少,信息反馈不够,而且这种教学方式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没有真正的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对于这种情况,我首先分析了学生的差异,尤其是认知能力差异和兴趣习惯差异。对于认知能力差异,有的学生学习速度快,接受能力强;有的学生反应较慢,理解能力差。比如,在做语文阅读理解时,有的学生常常带有个人情绪,常拿出现实生活中的事来任意推测,但却忽略了原文,脱离了原文,结果导致判断失误。学生注意力也有强有弱,记忆力强的学生记得快,记得久,且记忆方法得当;记忆力弱的学生识记时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多,并且容易遗忘。

而对于兴趣习惯差异方面,学生对语文学习是兴趣是不同的。对语文越感兴趣的学生,学习就越起劲,而且学习信心越足,学习成绩也会越来越好。学习兴趣也能弥补智力上的不足,有了兴趣就能把艰苦的学习变成快乐的学习。还有一些学生则对学习不感兴趣,学习语文对他们说无异于一种苦役,学习没有信心,投入的时间、精力也不够,学习效果不言而喻。至于学习习惯,有的学生喜欢早上学习,而有的学生喜欢开夜车;有的学生有好的学习习惯,课前把一切准备好,有一个好的精神面貌,上课严守纪律,专心听讲,主动积极,大胆开口,课后自觉复习,朗读、背诵、记忆;有的学生则松松垮垮,不紧不慢,无精打采。

一个班级里,学生总是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差异,虽处于同一个教室里上课,这些差异给学生的学习成绩带来了相当的影响。而在实际教学中如果教师未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教师安排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要求往往适合某些学生,而不适合另一些学生。班级学生人数多,教师也往往只是和部分学生进行交流,一些做法只是鼓励某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相互作用,对他们的学习行为给予强化;而另一些学生却缺少这些机会。如现在大多数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提问时,总是那些成绩好的同学比较积极,同时课堂讨论时也总是那些能力比较强的同学参与其中,而那些自卑的性格内向的学生很少会举手,结果导致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这样对于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愿望、学习的过程和效果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正是由于这些原因,所以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兼顾不同学生的需要。关键在于教师课前要精心准备,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比如,指导学生朗读时,总的目标让学生能有感情、把握好快慢节奏停顿、流利地朗读,但按照学生能力差异可以分层次提出要求,优等生必须达到总目标,中等生则需要把握好快慢节奏停顿且比较流利地朗读,差生只需要读准、读通课文就可以了。因此,教师备课写教案时,要把这些不同需要分别写下来,当然,随着知识的增加、能力的提高,学生的需要也会有变化,教师一定要始终把握住这一点。

总之,我们语文老师应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并且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这样才能帮助他们更快地成长起来,减少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争取共同进步。

教学心得体会800字篇二十四

他是公认的差生,各科成绩均不及格,作业鲜少完成,背诵的东西大部分背不上来,语文两个小时的考试时间别人一半时间就够用了,他却连作文的一段也写不完,真的是名副其实的差生。

这是开学刚一周后我就明了的事实,所以我并没有给他太多关注,课后辅导一次也没找过他。我知道教师的职责是促进和保障每个孩子健康全面发展,但,毕竟教师的精力和能力是有限的,与其将爱和帮助平均分散给所有后进生身上,还不如将精力集中用到有可能进步与提高的孩子身上,这样一点带面,促进全班发展,毕竟,教育不仅要靠一颗热诚的心,还需要策略与手段,我认为这是很好的教育策略,而事实也证明,这确实有效。

直到一次综合实践课,我布置实践活动课的作业是围绕我们的课题“立足生活之源,挖掘松树奥秘”用不同的形式来展现松树的底蕴和内涵,看着学生茫然的双眼,我提示说:比如可以写报告、作标本、画版画等形式,结果第二天全班同学包括那些我一向认为的好同学都无一例外地照我提示的那样制作了精美的版画、标本,写了妙笔生花的日记,却只有他,小小地站在我面前,高高地举着的手里攒着一样东西,热烈地对我说:“老师,你看这个行不行?”我定睛仔细一瞧,不觉吃了一惊,那是一个用小的还未成型的松球制作的士兵,士兵手握长矛,四肢居然可以活动,仔细一瞧,才发现原来身体和四肢之间用细细的牙签连接起来,整体工艺十分精致。当这个小士兵在我手中向全班展示时,全班顿时响起一片赞叹声,我听到班长在和他的同桌小声地说:“真漂亮呀,咦,怎么我就没想到这个办法呢?”惊讶之余,我不禁问他:“赵亮,你怎么想到用松树制作士兵呢?”或许不太习惯我的提问,他站起来有些惶惑地回答:“这个……恩,不是书里都说松树代表坚强吗?我想士兵也是坚强的,就用松球做了一个士兵。”顿了顿,有些迟疑地不敢开口,我向他鼓励地笑了笑,他便说了下去:“老师,我本来是想制作一个坦克团的,可是我手工太慢了,只做一个出来,要做一排再加上大炮、战马就肯定好看了。”话音刚落,班里顿时好多个孩子的声音:“老师,我们和赵亮一起来做吧。”这种局面是我很高兴看到的,于是便说:“好啊,那么你这个组就叫骑兵小组,赵亮为组长。”登时,赵亮的脸因激动而闪闪发光。

第二日课外活动,刚进教室,我便看到一堆孩子围着赵亮,赵亮从口袋里掏出了大把大把的松球和牙签,他把东西分给周围的同学,然后指导那些成绩要比他好得多的同学怎么做地比较好看,俨然一副军事总指挥的样子,当时我心里一热,在心里对自己说:“现在,他是个天才!”

后来,就像所有书上说的和以往经验所做的一样,我努力把这个当作一个小的切入点,来调整他的学习成绩,结果,无论是旁敲侧击的暗示还是清真意切的表扬,鼓动对他都不起作用,他还是名副其实的差生。这时,我开始思考,差生是怎样被我们定义出来的?难道只因为他的成绩差,我们就可以把他定义为差生,我们就可以忽略他在手工制作上的才能,有多少个孩子被我们这样评价定义,忽略了本来很了不起的才能?更可怕的是我们这种的错误评价直接带动了孩子自己和家长的评价与定义,整个学习时期都把自己当成是差生。

只是谁会记住此刻他眼里的渴望,又有谁会留意他心中的梦想,等他长大,这一刻过去,恐怕连他自己也不相信他此刻的辉煌,他心中也会认定自己是一无是处的差生。差生后进生无论我们给起了多少冠冕堂皇的名称,也不论我们如何去文饰自己对待这些孩子的评价,可同班孩子的评价,他在班里的地位,一次次的成绩已经牢牢地将它钉在差生的位子上,这个称呼可能要伴他一生,对他一生的成长都有影响。

数百年以来就提倡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到了近代在中、高考的压力下又变成了“惟考试论”,这深深影响了我们的教师的评价,而我们的评价又影响了孩子对自己和他人的定位。长此以往,他们和他们的家不以手工做得好,篮球打得棒,美术画得美,歌唱得动听为荣,反以为耻,认为这是没用的东西,甚至以为就是这些没用的东西,耽误学习,影响智力。似乎合该成绩差的学生什么也不会,这才老实。他们这样否定自己,这不仅是他们的悲哀,也是我们教育工作的悲哀。

教学心得体会800字篇二十五

兴趣以需要为基础,需要可分为精神需要和物质需要。然而,兴趣主要中精神需要(如对科学、文化知识等)相关。也就是说,兴趣关乎人的心理活动和精神满足。一个人若对某件事物或某项活动感到需要,他就会热心于接触、观察这件事物,积极从事这项活动,并注意探索其奥秘。兴趣与认知水平和情感相联系。若对某件事物或某项活动没有认识,便不会对它产生情感,也不会对它有兴趣。反之,认识越深刻,情感越炽烈,兴趣也就会越浓厚。

我们认为,兴趣的产生主要有三个基本条件:一、浓厚的好奇心;二、明确的目标;三、同伴的合作。要在课堂上激发出学生的兴趣,教师便应该做到这三点。教师抽丝剥茧的分析,深入浅出的讲解,饶有趣味的实例,配合以优美的语言艺术,能够有效地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教师引导学生步步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都会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总之,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有赖于师生的互动和学生的活动。教师单方面的“满堂灌”,片面地追求“一言堂”的效率,无疑会扼杀掉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成功之母。能培养起学生的兴趣,教学便成功了一大半。

只要学生在课堂上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和极大的兴趣,学生便能在课后自觉地积极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在汉语里,有句成语叫“乐此不疲”,意思是说:做自己感觉有乐趣的事情,就不会感觉疲惫和劳累,做事的效率也会成倍提高。学生的课后学习若有乐趣,便会极大地巩固、拓展和加深他们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

没有乐此不疲的体验,人生便会失去很多幸福和快乐。要想让学生的人生更有意义,教师便应该让学生得到更多、更长、更深层次的人生乐趣。对知识的探索若能成为学生在课后的乐趣,会有助于培养出学生的求知欲,而炽热的求知欲却是取得伟大成就的必不可少的动力。

只要有时间,我们都可能会去公园。公园最美的地方,不是花海树林,也不是荷塘幽径,而是我们都不在意的地方——亭子。亭子的谐音是“停”,即“人亭”。亭子是想告诉我们,人生中不一定得拼命赶路,要懂得停下匆匆脚步,去品味和感受生活。我们伫立在亭中,或骋目望远,或拍栏吟诵,或小憩谈笑,都包含着丰富的生活情趣。

说到从容,朱光潜讲过一个故事。阿尔卑斯山上,在一条路的沿线,有着非常美丽的风景。路边有一个牌子提示游人说:“慢慢走,欣赏啊!”对此,朱光潜先生写道:“许多人在这车如流水马如龙的世界过活,恰如在阿尔卑斯山谷中乘汽车兜风,匆匆忙忙地急驰而过,无暇一回首流连风景,于是这丰富华丽的世界便成为一个了无生趣的囚牢。这是一件多么可惋惜的事啊!”人生路上的风景,需要我们用闲情去慢慢欣赏。那些懂得欣赏生活的人,才是真正的有品味的人。

“忙”字,心的偏旁,加上一个亡。简单地说,就是“心亡”。庄子说:“大智闲闲,小智间间。”就是说,大智需有闲情和情趣,小智只是成天忙碌。爱因斯坦在紧张地思考之余,最喜欢拉小提琴,从中找到了闲适和情趣。毫不夸张地讲,小提琴也为爱因斯坦的伟大发现作出了贡献。或者说,爱因斯坦是把他的伟大发现从小提琴中“拉”出来的。

学生能执着地追求真理,这固然很好。然而,用生活情趣来调节学生的学习,反过来对学生的学习也是大有裨益的。我们不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只能读死书或得分数的“单面人”,而是要把学生培养成有求真精神,懂得学习方法,会享受闲情体验生活情趣的“全人”。

爱因斯坦曾说,“学校应该永远以此为目标:学生离开学校时是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一个专家。”在我看来,一个有渊博知识,有文化内涵和懂得生活的人,才能称得上是一个幸福而和谐的人。

教学心得体会800字篇二十六

上学期期末考试,学生们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这不完全是我个人的功劳。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学生们对我教学工作的积极配合,同时也离不开在座的领导、老师们对我教育教学工作的指点和帮助。正是因为在座的各位对我的帮助和指导,才促使我在三尺讲台上逐渐地成长,不断进步。参加工作仅仅一年半时间,谈不上经验,只是我的一点心得体会,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下面我就从课堂教学和搞好师生关系两个方面谈谈我的一点不成熟看法:

1、注重课堂效率,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一堂课中没有必要讲过多的内容,而要力求学生在一堂课中有所收获。因为课堂容量过大,学生们难以消化吸收。如果教师在课堂上灌输过多的内容,学生又难以接受,就会使他们逐渐丧失学习信心。

2、课堂教学应张弛有度。在课堂上,对学生一定要严格要求,要求他们遵守课堂纪律,保持注意力;同时,在适当时候也应活跃一下气氛,轻松一下。教师的课堂教学要有一定的弹性。有时可以适当加快节奏,有时则应该放慢一些速度,“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教学中有时稍作停顿,让孩子们的大脑得到片刻的休息,从而得以补充思维的“营养”,反而使他们能够保持更加充沛的精力投入学习。如果一节课一严到底学生就会感到很压抑,就会失去活力、灵感,久而久之便会对你的课堂失去兴趣,甚至还会产生抵触的心理,引发不利于课堂教学的事件发生。

3、将科学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使通俗易懂,易于掌握。讲到一些科学知识时,可联系生活中的相关事例,这样学生们会产生亲切感,易于他们接受、降低学习难度。比如,在讲到“大气压强”的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钢笔吸钢笔水就利用到了大气压,还可让学生举出一些生活中利用大气压的例子。通过学生举例,既可以调动学习积极性,又能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4、要善于对学生提要求。通过提要求,让他们知道在课堂上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应该做。这样才能保障课堂教学顺利进行。首先,“提要求”要适度。要跳起来摸得着,不可过高、过多。其次,“提要求”要善于引导。要以表扬、鼓励为主,要有榜样的示范作用,要挖掘学生做的好的一面,好的个体,起到带头作用。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学生亲其师,方能信其道,乐其道,才能积极的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因此,要真正平等的对待学生,对学生满怀期待之心;要充分理解、尊重和信任学生。对学生要做到严慈相济,使他们认识到老师对他们严格要求是为他们好。

以上是我的一点教学心得,不足之处希望各位领导、同事继续给予帮助、指导,谢谢大家!

教学心得体会800字篇二十七

为学习者终身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教学原则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尊重学生的个性与情感,引导学生积极运用学习策略完成学习任务。评价作为英语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英语课程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决定外语课程改革的方面、力度与效果。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与发展,课堂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发生根本的变化,而教师的教学理念也发生变化。过去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师认真地讲,学生静静地听,强调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现在要求学生听课的同时,有更多的机会去亲自探索、操作和实践。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运用知识,形成了一定的英语交际技能,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合作、欢乐中学到知识;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通过评价,使学生在英语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使教师获取英语教学的反馈信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适当的调整,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使学校及时了解课程标准的执行情况,改进教学管理,促进英语课程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新理念犹如春日里的阳光,给我们的教学改革带来了温暖和活力。在传统的教学中,较为普遍的现象是课堂气氛的沉闷,教师照本宣科满堂灌,一节课下来教师讲得累,学生瞌睡,教学效果极差。经过培训班的学习,认识新理念的课堂较之传统课堂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活”,课堂充满了生命力,呈现出了生气勃勃的精神状态,思维活跃,情理交融,师生互动,兴趣盎然。英语课,作为一种语言教学。它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语言感受、文化感受、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的过程。在新理念的指导下让英语课堂活起来。活教。教无定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拘一格,综合学生、教材、教法及自身的特点,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强化学生的自信,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学生的语言潜能。教师要充分备课——备学生、备教材、要体现英语课堂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创新性,永葆英语课的新鲜、有趣,切忌“为法所缚”、“照本宣科”。在教学中要本着用爱心、热心、耐心、同情心,求新、求活的原则,不光要教语言,还要教方法,教做人,要体现出教学的灵活性、多样性。活学。以活教带活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树立教是为了不教的思想,改过去死记硬背的机械性学习为合乎语言学习规律和小学生年龄、生理、心理特点的自主性学习,使眼、耳、鼻、舌、身、意全员参与,交替互动;开发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教师是根据小学生好奇活泼、善于模仿的特点,在备课中根据教材的结构,教师通过认真思考、精心设计对不同的内容创设不同情景进行教学。如:游戏、对话、表演、歌曲、歌谣、扮演角色和直观的教具等。为了创设有利英语学习的情景,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对不同的内容创设不同的情景,注意运用正确的评价方法,如:。及时给予表扬,这时,学生一定会受到鼓舞。努力让每一位学生都走向成功,即使是一个小小的成功,也会增强人的自信心和热情,激励人们去追求更高的目标。

如教学三年级上册的英语let’slearn部分,我在教学中创设了各种真实自然的情景,并以连环画的形式出现。目的在于分散教学难点,循序渐进,便于表演。符合儿童的特征就是爱玩、好表现自己。因此,用表演和游戏的形式来进行交流和学习。在表演中教师既是导演,又是演员。

1、语言的示范性表演,用自制的木偶配以不同的声音进行,或以边画简笔画、边说的方式进行。

2、语言的巩固性表演。可在双人或四人小组中进行。为了激励主体学生参与,可将头饰或名片卡贴在黑板上,以学生集体表演的形式进行。

3、发展语言技能的创造性表演。在教学会话中教师充分利用教具、头饰和各种人物的名片卡的形式进行。表演中鼓励学生灵活组合,扩展会话。能运用c部分故事中语言的学生加以表扬。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成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让学生始终保持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更有效的掌握知识。为了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在备课中深入钻研教材、钻研教法;设计真实自然的情景,根据内容的需要,选择适量的游戏形式丰富课堂教学。让学生心中充满快乐并对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这种兴趣使学生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使英语教学活动不断进行下去。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