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2023年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优质(四篇)

2023年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优质(四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3-30 06:19:44
2023年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优质(四篇)
时间:2023-03-30 06:19:44     小编:zdfb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篇一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认识“金、课、了、条、世、界、吗、现、以、后”10个生字,会写“了、会、后、我”4个字,学习“竖钩”“斜钩”两种笔画。

2、通过图文对照,理解教师为什么“点点头,满意地笑了”。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识字、写字能力。

2、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3、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价值观: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内容分析

这首诗歌写“我”画了一条绿色的金鱼,老师满意我的回答,奖给我一颗红五星。课文教育学生从小要敢于想象,善于想象。难点是理解老师为什么会满意我的回答。本课教学老师需要准备生字、词语卡片,绿色金鱼图片,教学挂图或多媒体课件、配乐课文录音,布置学生准备彩笔和画纸。

三、学生分析

小学生的想象力非常丰富,老师不能抹杀学生想象过程中迸发出的灿烂的火花。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不仅能提高语文素养,而且能极大地发挥他的想象力,这对他一生的学习和工作都是有益的。

四、设计思路

激趣引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课题。

孩子们,你们见过什么颜色的金鱼?瞧,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出示并粘贴“绿色金鱼”图片。)世界上没有绿色金鱼,可有一位小朋友却把金鱼涂上了绿颜色。(画一小朋友)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打开课本,从《绿色的金鱼》这一课中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1、请同学们自己借助拼音,试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

2、指名学生读课文,鼓励学生认真听,能听出错误并大胆纠正。

3、出示本课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4、同桌互读课文,纠正字音。

5、学生齐读课文。

三、再读,整体感知。

过渡语:我们班的小朋友真棒!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能把课文读得这么流利,真不简单!我们鼓鼓掌,对自己表示祝贺!《绿色的金鱼》这篇课文也像我们前面学过的几首诗歌一样,有几个小节组成。现在请小朋友再读读课文,查一查,它有几节组成,并动手标上序号。

1、学生自己动手给三个小节分别标上序号。

2、同桌互查对错。

3、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小节读课文。

(师:全文有三个小节组成,你最喜欢哪个小节?下面,我们分小节读课文,喜欢第一小节的同学一齐读第一节,喜欢第二节的就一齐读第二节……)

四、细读,理解感悟课文。

(一)图文对照说图意。

过渡语:编写这本书的叔叔阿姨们为这篇课文配上了美丽的图画。(出示挂图或电脑课件)让我们边听配乐课文录音边看图。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画面内容吗?

(二)用引读法,师生配合读课文,理解感悟课文内容。

1、学习第一小节

①师读:“图画课上,我画了一条金鱼。老师看了看说些什么?”

生读:“世界上有绿色的金鱼吗?”

②教师说的话怎样读?

(启发:“我”画了一条绿色的金鱼,老师感到怎样?)

③指导学生读出询问、亲切的语气。

2、学习二、三小节

①师问:“我听了笑着说了什么?”

生读:“我喜欢绿色的金鱼,以后会有的。”

师问:“老师听了我的话后,是怎样做的?”

生读:“老师看看我,点点头,满意地笑了。在我的图画本上,画了一颗红五星。”

②理解内容:

过渡:老师看到“我”画的绿色金鱼,为什么“点点头,满意地笑了?”我们再来读读“我”说的话。

③电脑课件(小黑板),出示“我喜欢绿色的金鱼,现在没有,以后会有的。”这一句话。

让学生反复读后,说说“我”是一个什么样子的孩子。

五、实践活动。

过渡:课文中的小朋友敢于想像、敢于创造,得到了教师的表扬和鼓励。让我们也展开自己想像的翅膀,来创造吧!

请同学们拿出画笔、纸张,画出自己喜欢的金鱼,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1、学生画金鱼。

2、在黑板上张贴学生的作品并评比。

3、你想将来发明什么东西?它是个什么样的?请你想好后说给全班听。

同学们,想发明的东西真不少,请课下做一做或者画一画。将来我们班要组织一次“发明创造博览会”。比一比,谁的手最巧,谁最会发明创造。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篇二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案

一、教材简说

在景色秀丽的江南水乡,一个男孩撑着小竹排顺流而下,他观赏着两岸美丽的风光,感觉自己如同在画中游览一样。课文贯穿着一条明显的情感线索,易激起学生身临其境之感。小竹排顺流而下,“鸟儿唱,鱼儿游”,表达了作者欢快的心情。课文对两岸树木、禾苗的描述,饱含着赞美的感情。全诗形象生动,语言优美,节奏感强,适宜学生诵读。

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和朗读课文。

二、学习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3个字,认识“、”两个笔画和“、、纟”3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江南是美丽、富饶的地方,萌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

1、识字。

(1)在学生初读课文时,要求他们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难读的字要多读几遍。十二个生字中,“中、唱、树”是翘舌音,要提示学生读准字音。“绿油油”的“油”课文中注的是本音,朗读时应读第一声。可通过认读生字卡片、同桌互读等形式巩固要认的字,并鼓励学生相互纠错正音。

(2)指导学生识记字形时,可先学习新偏旁“、、纟”,然后让学生自主识字,交流识字的方法,使学生在互相启发中,提高识字能力。如:

①加一加:

树=+对

苗=+田

②比一比:雨—两

2、写字。

本课要求会写的三个字,笔画都比较少。要引导学生观察,自己发现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共同点是三个字都有“口”这个部件,但形状不同。要引导学生看清字的每一笔在田字格里的位置,把字写正确,写匀称。

口:认识新笔画“”。防止学生把“口”写成方块。教师可写一个方块与口比较,让学生自己得出写好“口”的要领:口字要写好,上大下要小。

日:认识新笔画“”,提醒学生注意“日”的两竖要直。

中:最后一笔竖要写在竖中线上。

(二)朗读感悟

1、让学生读读课文,画出不懂的词句。先同学之间答疑,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再作指导。可借助插图、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理解词语。如,“竹排”,可通过看图,让学生知道“竹排”是用竹子扎成的筏子,是江南水乡的一种水上交通工具。然后演示小竹排的活动状况,让学生知道“顺水流”的意思。又如,指导学生看图或投影片,让学生懂得“密”是树木很多,一棵挨着一棵,而且枝叶茂盛。“禾苗”是指水稻的幼苗。“绿油油”是形容禾苗颜色浓绿,而且有光泽,说明禾苗茁壮,长势喜人。江南一带小河多,河里有许多鱼虾,那里还种了很多水稻,水稻成熟了可以碾成大米,所以叫“江南鱼米乡”。拉动投影片或演示课件,让学生感受江南水乡像一幅美丽的图画,小小竹排就像在画中游。

2、在了解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熟读成诵。要求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鼓励学生用适当的语气表达自己的感受,如,“小竹排,顺水流,鸟儿唱,鱼儿游”可读得轻快些,表达出喜悦、欢快的心情;“江南鱼米乡,小小竹排画中游”读得缓慢些,以表达赞美的感情。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背诵。

(三)实践活动

1、课外收集有关介绍江南风光和物产的图片、照片,张贴在教室里,供大家观赏。

2、学生展示自己旅游时拍摄的照片,向同学介绍旅游景点的美丽风光。

(四)教学时间

教学本课可用2—3课时。

四、教学设计举例

例一

(一)课题导入

读课题,先理解“游”的意思,再理解课题的意思。

(二)范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播放小竹排在画中游的课件,配乐范读课文。也可以播放课文朗读的录音。

(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小组交流记字方法。

(四)朗读感悟

创设情境,使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感受江南水乡的美丽、富饶。

1、播放“小竹排在画中游”的课件,请学生说说小竹排顺水流,如果你坐在上面会看到哪些美丽的景物?(鸟儿、鱼儿、树木、禾苗)读有关句子,理解“密”、“绿油油”。

2、看到这些美景,你会说些什么?

3、为什么说小竹排是在“画中游”?

4、用多种形式练习朗读,感悟“江南鱼米乡”的美景。

(五)拓展说话

再创情境,练习说话。

继续播放课件:小竹排游到了江南的其他风景名胜区,让学生进行情境说话练习,说几句赞美风景的话。

(六)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七)课外延伸

收集江南的风景图片,在教室里展览;准备旅游照片,并作介绍。

例二

(一)看图,揭示课题

1、学生一边听表现江南风光的民族乐曲,一边看图

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如,小竹排是什么?小竹排怎么能在画中游?)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借助拼音读课文,画出生字,自学字音并读通句子。

2、指名试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

(三)创设情境,指导朗读

播放乐曲,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想象江南水乡美丽的风光。

(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五)复习巩固生字词

(六)指导学生写字

(七)完成练习

完成课后练习“我会读”,并练习用本课要认的字口头组词。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篇三

《敕勒歌》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字,注意多音字“见”。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结合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诗中描写草原的无比壮阔及游牧民族的生活。想象四野苍茫的景象。

[教学重难点]朗读古诗,熟读成诵,在朗读中感受诗所描写的景色和牧民的生活。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老师: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到草原去看看。

(课件出示:大草原并配乐)

2、老师: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指名学生回答

3、老师:天蓝蓝,山高高,牛羊成群,多美的画卷呀!我们有说不完的话语来形容它、赞美它。北朝有人用简单的27字概括了我们说不完的话语,让我们来读读古诗《敕勒歌》吧!

齐读课题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结合注释,读通古诗。

2、检查生字

出示:敕勒穹庐笼罩见

3、多种形式认读生字

4、学生自读整首诗边读边想,你看到了些什么?

5、指名朗读,师生评议。(评议从读正确方面进行)

三、品读诗文,熟读成诵

1、课件出示:草原上,高高的青山下,有许多的蒙古包

老师:你看到了什么?

由学生说出大意即可。

老师:诗中哪句是描写中的内容?

指名朗诵

在片旁出示: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罩四野。

自由读这4句,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学生质疑

老师针对课件讲述;敕勒是一种族名,敕勒川是这种族人居住的地方,它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好i大家看,这就是阴山,多么雄伟壮阔呀!看天空就像圆顶大帐篷,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

谁愿意来读读这4句诗呢?赶快试试吧!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

教师评价:我听出来了,阴山可真高呀!真是“敕勒川,阴山下”。

示范读第1、2句。

教师评价:草原可真大呀!“天似穹庐,笼罩四野。”

示范读第3、4句。

分小组赛读第1至4句。

2、诗人还看到了什么呢,自由读读最后3句。

课件出示:风吹来了,草丛里露出许多的羊群。

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小组交流。

指名回答:谁愿意来读一读?

教师评价放在学生对诗的感受上。如:老师看得出你真的喜欢大草原!你把牧草吹弯了腰,讣我们看到这么多的牛羊!大草原可真大、真美啊!

3、请大家把整首诗连起来读读,小组互相听一听,看谁读得棒,把掌声送给他。

全班交流朗诵。

4、评比“背诵高手”,看谁能用最短的时间背下古诗。

四、小结

五、拓展

1、今天我们学习《敕勒歌》这首诗,你一定有很多的收获吧!把你的了解、想法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

2、大草原就是—幅美丽画卷,赶快拿出你的纸和笔把它画下来吧!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篇四

《画家乡》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贝、男、虾、原、爱、跑”6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家乡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

教学重点:

认识12个生字。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感受家乡美在哪里。能读出家乡的美。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课文

1、出示“乡”,组词,再练习()的家乡

2、揭题《画家乡》,齐读课题

3、出示第一自然段,朗读,突出“美丽的”

板书:美丽的家乡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师范读,生找一找:课文写了几位小朋友的家乡

2、交流,划出每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话,读一读

3、自由读课文,提醒学生注意读书姿势及读准字音。

4、跟录音轻轻试读

三、学习生字词语

1、出示标有拼音的词语。点名读;齐读;

2、擦去词语中的拼音。点名读;齐读

3、四人小组学习生字,并说说怎么记住它。

4、单个生字变序抽读

四、再读课文

1、给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2、自己选择最喜欢的段落练一练

五、巩固练习

1、圈出正确的拼音

奔(ben、beng)宽(kuan、kan)市(si、shi)原(yuan、yan)

2、比一比

四——匹;下————-虾;贝——-见;现————宽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出示词语,点名检查

2、抽个别词语检查

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一读

2、教学第4自然段

(1)自由读第4自然段,说说平平的家乡美在哪里?

(2)交流,师指导并板书:

海边

美丽的家乡、山里

平原平坦、宽广(风景美、物产丰富)

草原

(3)有感情地朗读。练读;录音

3、四人小组自由尝试学习其他段落

4、交流,师指导,并进行有感情地朗读,板书:

海边、蓝、宽

山里、山高水清

美丽的家乡、平原、平坦宽广、风景美、物产丰富

草原、一眼望不到边

5、整体朗读课文

三、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1、指导朗读

2、练读

3、背诵

四、语言文字训练

他画的海那么蓝,那么宽。

他画的平原那么平坦,那么宽广。

——那么——,那么——。

五、书写指导

六、课后延伸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