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少数民族音乐在学校艺术教育中的传承篇一
西部是我国少数民族的重点分布区,56个少数民族中有85%以上聚集于该地区。各民族 在不同的生存背景下孕育了风格各异的民族文化,这是我国文化资源中相当丰富和宝贵 的一笔财富。西部开发的实施在为西部地区经济腾飞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将会给西部的 民族文化产生诸多影响。本文拟从音乐文化生存、发展、保护的角度入手,就西部开发 会对当地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产生怎样的影响和新时期如何保护与发展少数民族传统音 乐文化等问题谈些自己的看法。一、西部大开发给少数民族地区带来了剧烈的文化冲击
某种意义上讲,西部大开发就是西部大开放,它将打破该地区原有的封闭状态,造成 内外文化的互动,使当地本土文化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与冲击下发生各种变化。相对少数 民族自身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而言,这种变化可以说是一种“瞬间”的突变和巨变。
西部少数民族多居住于荒僻偏远地区,很多地方没有公路,交通只能靠牲畜和步行, 人们过着几乎与外界隔绝的生活,因此,其传统文化也具有相对稳固的传承空间。在音 乐生活方面,人们过去所能接触到的基本只有本民族的音乐,品种单一,无有其它选择 。如今,西部开发为这种凝固的生活秩序注入了无穷动力,随着交通、通讯条件的改善 ,封闭落后地区同外界的接触与联系会越来越多,尤其是广播、电视和音响,以迅雷不 及掩耳之势将城市人的生活方式以及形形色色、光怪陆离的城市文化倾泻性地展示在那 些单纯、朴实的人们面前,为他们送来各式各样的“音乐大餐”。丰富多变的现代音响 效果使其听觉神经受到强烈的刺激,得到从未有过的感觉,同时,因经济落后而导致的 自卑心理和崇外思想以及对新事物的好奇心会促使其中的一些人(尤以青年人)对这些新 鲜、时髦的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导致本土音乐在与外来音乐的竞争中丧失大量原有的 受众群。
二、文化生态的改变使少数民族传统音乐面临生存危机
“在自然民族中,音乐有各种功能分类,被用于有关人的生死、各种仪式及工作等社 会活动之中。特定的音乐,被用于这类活动中。同时,还有这种情况存在:若欠缺某种 音乐,某种活动,本身便不能成立……在以西方和日本为代表的高度工业化的社会中, 几乎在一切场合,音乐都与社会活动分离。就连基督教和佛教音乐,也常常与宗教仪式 无关,为非信徒所聆听。”[1](p71)从中可见,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音乐的社会功能 、音乐与社会活动的关系是有很大差别的。现代城市商品音乐的特征突出表现它可以通 过声音记录和电子媒介进行独立传播,欣赏音乐完全可以成为人的个体行为,在不参与 音乐活动、不亲临音乐表演现场的情况下,听众的音乐需求也能随时得到满足。而我国 西部少数民族由于长期经济发展滞后,其音乐文化的发展状况接近于自然民族,音乐与 社会活动的联系十分紧密,对社会生活的依赖性很大,多具有实用、宗教、交际、娱乐 、教育及文化传承等多重社会功能,以及“创作”、“表演”、“接受”三种音乐生产 环节“三位一体”的特征,往往音乐的创作者就是音乐的表演者,也是音乐的接受者。 如今,生活水平的提高带动着当地人的生活方式逐步向城市化趋近,而其原有的生产、 生活习俗也在悄然蜕变。笔者在研究壮族“布偏”支系的音乐――“天乐”的实地调查 中就深有感触:原本的民族服饰已完全汉化;原有的高栏建筑已改为土石结构的平居; 原先为男女老少所喜闻乐见的“天乐”,如今已很难引起年轻人的兴趣……。显然,当 人的意识因受外界的影响而日益走向开放,多元化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削弱了群体意 识,增强了个体意识时,那种集体性参与音乐的生命力将会因其所依附的传统社会活动 (民俗活动)的逐渐减少乃至消失而逐渐减弱甚至终结。“自从80年代以来,融水苗族地 区出外打工的年轻人不断增加,而有时间或愿意去学习吹芦笙、跳芦笙舞的年轻人也相 应地减少,一些传统的芦笙曲目和芦笙舞蹈也随着老一辈人的逝去而失传。”这是一位 研究广西融水苗族芦笙的学者所看到的真实情况。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这种现象的具 体事例不胜枚举。可见,许多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已到了濒临解体的境地,如何对其实 施保护已是迫在眉睫的文化发展大事。
三、“保存”与“发展”是新时期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保护工作的中心内 容
“保护”不等于原封不动、画地为牢式的保留,那些认为少数民族音乐就应该永远停 滞在原来的发展阶段才是“正宗的”、“原汁原味的”,认为少数民族人民因生活方式 的改进,而导致一些以原有生存方式为生存环境的古老乐种的消亡是令人遗憾的之类的 想法,是与历史发展规律相违背的,也不符合少数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在历史发展的 长河中,文化的变异总是“该来的终究会来,该走的一定会走”,任何人为的因素都不 可能阻挡其停滞不前。因此,我们的思想观念应该与时俱进,接受少数民族文化发展更 新这一客观现实。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另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即在西部开发的背景下, 少数民族地区所经历的发展并不是那种由历史积累所形成的一点一滴、自然而然的渐变 式进化过程,而是一种历史发展的突变,这种变化是由初级到高级的直接跨越,在文化 传承上很容易产生断层现象。如果旧的文化形态不能及时予以记录保存,许多珍贵的历 史文化遗产将会销声匿迹,无迹可寻。人类历史上有多少遗失的文明,多少永远无法解 开的历史谜团,为后世留下了永久的遗憾,这种损失一旦产生,是无法弥补的。如今, 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不仅要经历历史发展时期的跨越,同时也要承受异类文化的冲击,如 果不能够及时完成其自身的适应性发展变化过程,那么,其传承便无法持续,如此便会 造成一种民族音乐文化的灭绝!因此,我们所言“保护”实际上包含了保存与发展两方 面的内容:既要抢在那些已丧失生存环境的古老乐种消亡之前进行大量的收集、整理、
记录、保存工作,以保证我们民族音乐文化基因库的相对完整性;同时又要为少数民族 音乐及时寻找到一条能与现实相适应的发展之路,以避免其传承出现断裂,在中国音乐 的语言体系中依然保有其独特的成分。
1、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保存
保存即原样保留,必须确保其对象的原形原貌与原汁原味。建立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 化博物馆是一种很好的保存方式。它采取全面收集、集中贮存、科学管理的方法,使其 保存对象能够得到妥善的保养与维护。根据收藏对象的不同,博物馆可以分以下三种类 型。
(1)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实物陈列馆。以从民间收集的各种少数民族乐器以及与音乐生活 相关的服饰与道具等实物及图片资料为保存对象。其陈列品不仅具有研究价值,还具有 历史文物的收藏价值。同时,它可以通过举办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实物展的形式,使外界 人群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了解少数民族音乐生活的实际状况,增加他们对少数民族音乐 文化的兴趣,这将有利于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2)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档案馆。以少数民族音乐历史文献资料以及由专业民族音乐学者 收集、整理、记录的民间现存乐种的乐谱、音像资料及撰写的民族音乐学著述为保存对 象。由于我国历史上历代统治者在音乐方面存在着重宫廷轻民间、重汉族轻少数民族的 意识倾向,使少数民族音乐长期得不到重视,加之绝大多数少数民族本身受文化发展水 平的限制还不具备独立研究、记录本民族音乐文化的意识和能力,致使我们今天能收集 到的历史文献资料少之又少。所幸的是,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还有另一笔数量庞大的无形 遗产留给我们,即各种流传在民间的活的音乐品种。其以口传心授的方式在孕育它们的 地域和人群中代代相传,保存至今,成为今日我们研究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活化石。当 前,许多古老乐种的生存环境正在发生变化,它们面临着被改变原貌甚至失传的危险。 身为民族音乐工作者,我们责无旁贷应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运用多种形式与手段将 那些易变易失的无形音乐文化遗产转化为可以长久保存的文本资料:以乐谱的形式将其 音响予以书面记录,并配以录音、录像等手段录制的原始音像资料,用文字的形式将各 种少数民族音乐事象的实际存见状态予以客观描述,撰写少数民族音乐志,从而为少数 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建立起一份完备的档案。
需要指出的是,这种转化工作的关键问题是保证转化前后的一致性,即经我们转化后 的实物性资料必须能真实反映出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原貌。这一问题中包含着方法性与 技术性两方面的问题:方法性问题是指音乐工作者在深入现场获取第一手资料的实地调 查中是否运用了民族音乐学科学的方法与步骤。事实证明,在“文化隔膜”的笼罩下, 调查者的主观意识经常会不自觉地渗透在调查结果中,致使其对音乐事象产生误解,从 而导致其调查结果与音乐事象原貌发生偏离。技术性问题主要指记谱与文字表述的准确 性。获取客观真实的第一手材料是准确记录的前提与保障,因此,方法性问题相比技术 性问题显得更为突出与重要。如果收藏在博物馆中的仅仅是一些“赝品”,而“真迹” 却失传了,将会给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继承事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和遗憾。
(3)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生态展览馆。即在小范围内人为保留少数民族音乐原生生态环境 ,使一些珍贵乐种在其中能以“活”的形式存在。我国许多少数民族都具有能歌善舞的 特征,其传统音乐中不乏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的艺术“珍品”。如果这些音乐品种仅仅 以静态的形式保存于博物馆中,可以说是一种对民族音乐资源的浪费。西部少数民族地 区蕴涵着丰富的旅游业资源,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民族风情,吸引了无数游客。近 年来,许多民族地区的旅游景点建立了民俗文化村或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园,在一个独立 的小空间内保留少数民族文化的原生生态环境,使其不受外界的影响。在这里,旅游者 可以亲身体验到少数民族传统的生活方式、生活习俗,接触到各种不同风格的少数民族 古老文化(包括音乐文化)。从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称这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栖息地 为其动态的博物馆。
这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的思路,为当地旅游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不仅 会产生丰厚的经济效益,也会带来很高的社会效益。但在实际操作中必须把握好二者间 的相互关系,不能因为过度追求某一方而丧失了另一方。比如一些投资者认为民俗村是 一种旅游设施,其建设应以迎合游客的趣味为前提,即使一些娱乐项目与少数民族传统 文化与风俗的原貌不符,只要能增强吸引力,提高收入,也是可取的。而一些研究学者 却认为民俗村中的“村民”如果接受了现代生活方式,那么,他们展示给游客的便是“ 伪民俗”。以上两种观点,前者显得轻率而不负责任,后者又过于偏激。在民俗村、生 态园的发展中,经营者不应该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对立起来。经济实力增长了,投资 者就会有更多的财力投入持续性建设中,使其发展趋于更加合理和完善。社会效益提高 了,可以增大自身对外的宣传力度,引来更多的参观者。如果该项事业的发展能够进入 良性循环的轨道,便会获得一个双丰收的理想结局。
具体实施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要把握投资环节,最好由政府部门投资, 尽量避免私人投资,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经济利益左右一切的现象发生;二在工 作人员的录用方面,应选取少数民族的原住民,他们对自己的传统文化理解得最深刻, 表现得最真实、最准确。三在管理思路上,必须明确一点的是,尽管民俗村、生态园以 真实再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为目的,但它毕竟只是一种对传统生活的模拟表演,它所承 载的文化使命,重点在于宣传展示,而不是保存。因此,我们不可能要求其表演者永远 停留在原先的生活水平上。
建立少数民族音乐博物馆是一项任务繁重、技术难度很高的系统工程,需要国家和各 级政府在人力、物
力、财力上的支持以及大量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长期不懈的努力工作 才能得以完成。有了这种全面、细致的保存,即使将来某一乐种在民间消亡了,我们也 可以根据存储的翔实资料在任何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将其全方位还原和再现。
2、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
西部开发带来的社会进步将那些已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相脱离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送进 了博物馆,这并不意味着少数民族音乐在新形势、新环境中就无法继续生存。历史的经 验证明,异类文化的碰撞通常相互间能为对方输入崭新的基因,从而增强了各自的发展 力。如果少数民族音乐的发展能够及时跟进社会发展的脚步,突破自我封闭,拓宽发展 空间,摆脱保守的、与新生活相矛盾的旧形式,借鉴、吸收现代音乐的多元化形式,那 么,它必将重新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1)西部开发为少数民族音乐拓展了受众与传播空间。20世纪末世界范围内多元文化思 潮的兴起引发了人们对过去未被注意或重视的民族的文化之兴趣。在我国,已有大量少 数民族音乐文化被发掘整理并应用于音乐创作实践。此外,西部开发使得东西部之间、 西部大中城市与贫困地区之间的人才交流日益频繁。在此背景下,许多鲜为人知的少数 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将逐步向外界揭开其神秘的面纱,逐渐被外界所了解,并部分地被接 受和认同。
求异求新是人类发展的本性。一种含有特殊调式或节奏的音乐能带给人耳目一新的感 觉,往往会激起聆听者极大的兴趣。在钢筋水泥堆积的现代化城市里,喧闹的环境、压 抑的空间与飞快的生活节奏令现代都市人感到身心疲惫,回归自然的意识得到越来越多 人的推崇。这种心态在音乐需求方面的反映,就是在城市中形成了一股少数民族音乐热 潮:《青藏高原》、《珠穆朗玛》等作品久唱不衰;《盘王之女》等“新民族根源音乐 ”得到普遍好评;在连续两届的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上,少数民族歌手频频获奖等等。 这些事实说明,少数民族音乐所具有的纯真质朴的风格很符合现代城市听众的口味,能 带给他们无尽的遐想,使其失落的心灵得到慰籍,让紧绷的神经得以放松。少数民族风 格的作品及少数民族乐手的表演已得到了城市听众的接受与认可,在现代音乐市场中占 据了一席之地,为自身拓展了发展空间。
(2)形式的更新将迎来少数民族音乐在本土的兴旺发展。前文我们谈到西部开发给少数 民族文化带来了巨大冲击,在自卑心理、崇外思想及好奇心的共同作用下,本土音乐一 时被现代音乐抢占了市场。但这种现象通常只会是暂时的,因为每个民族在自己漫长的 历史发展中都奠定了自己独特的文化根基,选择了最能代表本民族个性与审美趣味的文 化发展模式。其文化传统充分体现了本民族的精神实质,是民族凝聚力的内核,具有顽 强的生命力。一个民族如果完全丧失了自己的文化传统,那么这个民族也就失去了存在 的意义。对于少数民族来说,“摩登”的现代流行音乐毕竟距离他们的现实生活较遥远 ,而本土音乐无论在语言上还是在表现内容上都与他们更贴近,同他们有着难以割舍的 “血缘亲情”。因此,他们决不会只甘于接受“舶来品”而放弃自己从祖先那里继承的 东西。在新疆,运用现代音乐制作方式录制的用维语演唱的本民族风格的歌曲就受到维 族同胞的普遍欢迎,有些歌曲在当地流传得很广,为许多人传唱。这一现象用事实说明 ,新时期,少数民族音乐在本土应朝着具有时代特征,以新形式来满足人们新的精神需 求的方向发展,这样,它就可能拥有更多的欣赏群体和更广泛的听众基础,重新焕发出 光彩与活力。
许多发展中的国家、民族在经历经济发展巨变的过程中,其传统文化都经历了从被忽 视到重新回归的过程。可以说这是其社会发展所必须经历的阶段。在西部开发这一发展 浪潮到来之际,我们应该吸收这些前车之鉴,在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问题上作好充分的心 理准备,这样可以使我们少走些弯路,在文化发展史上少留些遗憾。
【参考文献】
[1][日]德丸吉彦.音乐社会学[a].音乐词典词条汇集[z].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 0.
少数民族音乐在学校艺术教育中的传承篇二
1.1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
中国有着5000多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在这个文明的国度内闪发着各种优秀的文化思想。无论是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还是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再或者是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等等都能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灿烂与辉煌。在中国的历史发展史上各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继产生,并在整个中国的文化历史上扮演者重要角色。大家所熟知的武术瑰宝太极拳,其正是由阴阳学说理论、还有其它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作为理论基础、再加之以科学完整的套路动作作为习练内容而逐渐发展完善的一种拳种[1]。民族传统体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将更有利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
1.2与人民健身娱乐需求的契合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追求高生活质量的愿望也在不断增强。如何在工作之余娱乐身心,健康体魄成了多数人民所迫切期待的。而民族传统体育越来越紧密的和大众健身娱乐联系在一起。在社区,公园、广场等人民健身娱乐的主要阵地可以轻松的发现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子。如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这些项目深受中老年健身人群的喜爱,原因在于其有很好的健身养生的功效;其次很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因其简单易学,对场地器材要求低,也使得其有众多的参与人群。
1.3丰富和繁荣体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体育文化事业发展中的组成部分,其发展的好坏将对体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繁荣起到一定的促进或抑制作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不断发展和研究将有利于丰富和繁荣我国的体育文化事业。例如河南登封少林寺以“少林功夫”、“少林文化”为依托,大力开展少林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使的全球掀起“少林功夫”热,因此促进了少林寺旅游资源的发展,更是每年给当地政府创造了相当可观的经济收入。再例如太极拳起源地河南温县陈家沟,其以太极拳为依托大力发展旅游业,开设太极拳馆;每年都吸引数以万计的游客和练武爱好者来此处消费。其给当地政府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经济水平的提高将更加有利于太极拳文化资源的传承和保护[2]。
少数民族音乐在学校艺术教育中的传承篇三
刍议青海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摘要:文章介绍了青海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概况,阐述了青海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特征,分析了青海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提出开发对策:加大宣传力度,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推向市场;加快青海省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步伐,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政府的主导作用,统一规划,合理开发;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突出优势,打造高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品牌。
关键词:少数民族;旅游资源;青海省;传统体育
一、青海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概况
青海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有着数十个民族在此地世世代代的繁衍生息。其中,世居在此的有藏族、蒙古族、回族、撒拉族和土族,在长久的社会和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民族体育文化。如果洛、玉树、海南、海北黄南、海西等地的藏族赛马、赛牦牛、射箭、抱石、围棋、藏戏、负重、古朵、朵加、拔河、游泳、博克;化隆、门源、大通、民和、湟中、贵德、祁连和西宁等地的回族赶木球、掼牛、爬木城、回族武术打梭儿、训鹰;互助、大通、民和、同仁、乐都等地的土族轮子秋、拔腰、蹬滚、打毛蛋、台毽巴嘎、骑马、射箭、拔河;分布在德令哈、格尔木、都兰县、乌兰县、祁连等地的蒙古族摔跤、赛马、射箭、套马、蒙古象棋;分布在循化、化隆甘都乡、西宁、黄南、海北等地的撒拉族打岗、蹬棍、拔腰、打蚂蚱、撒拉赛瓦、皮筏子、摔跤、举重、射击等等。
二、青海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特征
1、民族性、独特性
青海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现代竞技体育项目比较,具有其特殊的民族文化气息。以少数民族节庆作为依托,体现的是本民族特有的民族文化,同时突出其娱乐性、表演性和可观赏性,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虽然,近些年来某些民族节庆逐渐淡化了其本身的本来含义,娱乐成分越来越浓(如:藏族的“落赛”、“祈愿大法会”),但对于本民族之外的人来说,一般具有“新、奇、特”等特点,这也使之受到了外界的青睐。
2、地域性
由于环境不同,青海省各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体育项目。青海境内的祁连山脉、黄土高原以及青藏高原是蒙古、回、藏、土族、撒拉族等主要民族的聚集地,由于地势高,气候寒冷,自然条件较差,当地的居民习性也与其他省份有所差异,主要表现为性格豪爽、粗犷,尚武、崇力的气质和个性,这也就促成了与之相对应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如:藏族的射箭、赛马,土族的轮子秋、安召舞,蒙古摔跤,回族歌舞等。这些体育项目,无一例外都具有自身民族的地域性质。
3、节庆性
青海省各少数民族由于其地域上的差异,其传统体育的产生来源除了自身的民族文化之外,还与各民族的传统庆典息息相关,并形成其独特的文化表现形式。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主要以其本民族重大的节庆作为依托,从节庆的类型上看,大致可分为宗教祭祀类、新春伊始类、婚恋郊游类、农事生产类、娱乐狂欢类五类。如:青海境内蒙古族每年七八月举行盛大的“那达慕”大会,在大会上会举行赛马、摔跤、射箭等蒙古族传统体育项目;回族的古尔帮节中,进行赛马、叼羊等传统体育活动;藏族的“望果节”,进行饮酒、歌舞、赛马、射箭等欢庆活动;土族“七月会”期间会举行 “轮子秋”、“安昭舞”等欢庆活动。
4、宗教性
青海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其宗教信仰是密不可分的,事实上,最初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也是为宗教而服务。在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与变化中,某些节日以及体育活动逐渐淡化了其本身的含义,娱乐性质越来越浓,但并不代表人们完全把这种信仰所摒弃。青海省各少数民族宗教祭祀种类众多,如:伊斯兰教的圣纪节,在向寺院捐“公德”同时,还进行“耍狮子、舞龙灯”等活动;青海省境内的藏族居民信仰的主要是藏传佛教,在藏族中开展的较为普遍和流行的传统体育活动大都与宗教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有的直接起源于宗教。
5、艺术性
青海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的民族性、地域性以及宗教性决定了青海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必然也是一种艺术。蒙古族的蒙古式摔跤、土族的“轮子秋”、藏族的“赛牦牛”、保安族的夺腰刀等项目都体现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艺术性。同时,青海省少数民族音乐、民族舞蹈、民族服饰等文化形态也有自己的独特性,如青海著名的“花儿”、人神共舞的“热贡艺术”、世界上最长的狂欢节“土族那顿(七月会)”以及流传千古的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等,都为青海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存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这些文化形态与民族体育相辅相成,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形成的来源和基础。
三、青海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1、思想观念较落后
尽管近年来青海省经济情况有着突飞猛进的发展,但较之全国其他省份,青海省的经济还明显处于落后状态,进而导致了相关部门以一种落后的思想观念、陈旧的旅游业发展观对青海省少数民族传统资源进行规划开发。如: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仍在走与东部地区旅游业“同构化”的道路,照搬东部经验,并未挖掘本省民族体育的特色,有时候往往为了眼前的利益而牺牲长远的利益。要使青海省少数民族体育旅游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必须摒弃传统的思维模式,走开放式、跨越式发展的道路。
2、开发粗放,品牌不强,重点不突出
青海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仍然处于无序状态,政府投资力度不够,民间投资有只注重眼前经济利益。许多体育项目在很多情况下仅仅作为某项活动的点缀,并不能真正形成独立的传统体育项目供游客观赏娱乐,例如:青海省互助县的土族风情村将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且多次在国内少数民族运动会上获的金奖的“轮子秋”作为打包产品一带而过;而撒拉族的“打岗”、“打蚂蚱”以及“皮筏子”在撒拉族民族文化旅游中则容易被游客忽视。由此可见,很多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仅仅只能作为少民族文化旅游的陪衬,由于开发的重视度不够,很多开发商不可能将它们作为独立的旅游项目来开发,也就无法深层次的挖掘它们的文化底蕴,显然,这使得青海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产品质量大打折扣,已经打造好的品牌不强、不精 ,从而直接影响到青海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发展。
3、宣传力度不够,知名度不高
虽然近年来随着以“大美青海”为主题的宣传营销以及青海“环湖赛”的成功举办,青海省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逐渐发展成为国内知名的旅游大省之一,但是,根据调查显示,大多来青游客并不是以青海省为最终旅游目的地,而是以之为中转站,在青海省停留一段时间之后直接转向西藏和新疆。青海旅游业尚如此,更别谈刚刚起步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了。虽然,有一些传统体育项目走向舞台,逐渐被世人所知晓,如互助的“轮子秋”,但相对于有着丰富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的青海省来说,还远远不够。
4、专业人才资源短缺
对于为青海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服务的员工来说,多数外语能力有限,对顾客服务的标准普遍不高,环境讲解、信息提供和以及知识讲解不太有效,管理、督导和经营能力不足,多数经理对国际市场情况了解甚少,导游人员受到的培训考核力度不够,旅游行政管理人员的旅游规划、开发、营销和管理能力有限等问题都亟待解决。
少数民族音乐在学校艺术教育中的传承篇四
有关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传承及资源开发论文
第1篇: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竹竿舞学校教学探索
竹竿舞起源于海南省黎族地区,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竹竿舞是一项极具表演性项目,活动往往在美妙动听的音乐伴奏下进行,可融入一些舞蹈、健美操、艺术风格、体育技巧等动作元素,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开展,所需器材也易于寻找,动作相对简单易学,哪怕是以前没跳过竹竿舞的人,只要细心观察片刻然后跟随已掌握者按节奏、节拍也能够在短时间内参与其中,适合于各年龄特征群体参加,对增强群众体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发挥着积极作用,现已被列入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比赛项目。
田野调查发现,竹竿舞项目在我国各级学校教育活动中呈现出较快的发展趋势,很多学校均以竹竿舞融入学校教育视为丰富教学内容、增加课堂教学特色、迎合教育改革创新为主要目的。例如海南省保亭思源实验学校竹竿舞比赛,西安市灞桥热电学校竹竿舞进校园,新疆兵团农十三师黄田农场学校大课操竹竿舞活动,辽宁大学竹竿舞教学,大连市西岗区五四路小学竹竿舞教学,云南师范大学竹竿舞教学,玉溪师范学院竹竿舞教学,玉溪市华宁一中竹竿舞教学,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两河乡中心学校阳光大课间竹竿舞等。无疑,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竹竿舞融入学校教育教学活动,能够让竹竿舞文化在学校传承与发展获得新路径。
1竹竿舞与学校教育教学的关系
近年来,竹竿舞已在我国部分大学、中学、小学、幼儿园等学校教育活动中悄然兴起,并取得实效,有些学校甚至已把竹竿舞作为每年学校常规性教育教学工作,并有专门部门及人员负责,通过各种形式开展文化活动,使教材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这为竹竿舞文化在学校传承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基础。实践经验表明,对于竹竿舞运动来说,融入学校进行教育传承是实现其延伸、延续的主要途径。
就学校而言,本身职责和任务就是传播文化、传授文化、宣传文化、保护文化和发展文化的重要场所,因为学校有着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加之其长期以来所建设的硬件和软件总是围绕文化教育来进行的,因此,学校是民族文化传承中最系统化、最正规化的一个重要基地,具有延续、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系列优势及条件,能够充分发挥其文化传承的功能。比如说,学校拥有的专业优质教师队伍、优良系统教育方式与方法、充足场地器材以及大批固定学生群体等都是为文化的传承而准备。但是,我们必须看到竹竿舞项目与学校教育传承活动并非易事,其过程仍然存在很多困难和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这与现a段竹竿舞在学校教育传承中还处于一个滞后、薄弱环节有着直接关系。由此,从竹竿舞与学校教育传承的系统性、有效性和稳定性目标出发,关键就在于加深学校管理者和教育人员对民族传统体育竹竿舞的认识与了解,让其思想上持重视程度,特别是体育教师更应积极学习竹竿舞文化的理论和技术技能知识,根据竹竿舞文化的特征和学生实际而探索有效的教学模式,充当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宣传者和推广者角色,并在项目教育活动的设计、安排和所需场地器材等加以完善,从而构建一个科学、适宜和可行性的.竹竿舞文化传承体系,推动竹竿舞在学校教育传承与发展的进程,使竹竿舞项目能够通过各种渠道更好地融入到学校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中去,发挥其文化的功能和作用,促进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工作的顺利实现,同时促进了传统文化自身的保护与传承,这应该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竹竿舞广泛传播的一个极好契机和战略性走向。
2竹竿舞技术的特点分析
竹竿舞具有自然欢快、古朴刚健、粗犷豪放、韵律新颖、热情奔放、节奏强烈有力、生动形象、艺术性强的特点,其基本技术一般可分为打竿和跳竹竿两部分,其中打竹竿小组的敲打节拍和方法往往呈现出灵活、多变的状态,节拍一般分为二拍、三拍、四拍、七拍等方式进行,而打竿方法有平碰法和提敲法,形成强有力并且有规律的节奏,发出响亮悦耳的声音;而跳竹竿的表演者即以形式多样和形式新颖的方式进行着,有转体单腿跳、分腿跳和翻跟斗等技艺与多变的竹竿配合默契,结合手上优美的舞姿,还有一些高难度的技巧动作呈现,这时表演者手上也可持一些彩带、彩旗、彩棒、烟盒舞、棕扇、排球等器物,再配一些民族原生态音乐,更是使得竹竿舞活动充满生机、活力和多彩。
实际上,融合了表演性、艺术性和健美性的竹竿舞项目,既具有集体性,又具有个体性,其技术往往呈现出一些规律性,但也表现着不拘一格的技术特点。例如“跳竿人常运用垫跳步、跨眺步、小跳步、马跑步、蹦跳步等,其跳法灵活多样,忽而双腿跳、忽而单腿跳、忽而蹲跳、忽而腾越、忽而测身、忽而转身、左跨、右跳、前跳、退跳等,再结合身体舞姿,更是丰富多彩[1]。”田野调研得知,一些教师已把健美操的小马跳、弓步跳、开合跳和后踢腿跑等基本步法较好地融入到竹竿舞的过竿动作中来,丰富了竹竿舞的技术内容。但就竹竿舞活动来说,具备良好的平衡感可以让表演者动作更加流畅,再结合富有动感和时代感的音乐,也使得活动更具观赏性和艺术性。对于参与跳竹竿的人数也没有严格规定,人数可多可少,一般有单人跳、双人跳和集体跳的方式。这就要求在同一个时间和空间下全体成员密切配合、团结一致,才能实现较优的效益,跳出各种优美的体育舞蹈动作,让参加者体验成功的乐趣。具体来说,竹竿舞技术的特性使得人们在表演过程中得以展现自己的魅力,把较为丰富、细腻的情感融入到形体动作之中,他们或陶醉、或沉静、或狂野,呈现出形神兼备、情随体动、动中有神的最高艺术境界,也给人以崭新强烈的审美体验,诱发观赏者不同的遐想。
3竹竿舞教学的目标及意义
3.1教学目标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竹竿舞教学目标的实现,是通过采取有效教学活动予实现竹竿舞课程或竹竿舞教育活动的预期结果,这一目标是竹竿舞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掌握竹竿舞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跳跃能力;让学生了解竹竿舞项目的起源和发展过程,在亲历中探究竹竿舞知识,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与团队精神,学会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方法,使学生从跳竹竿舞中获得乐趣,构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习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爱好,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2教学意义
竹竿舞融入学校体育课堂能使学生在轻松、快乐、和谐的氛围中达到课程的教学目标,对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和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就此而言,竹竿舞与学校教育传承相结合是可行的,既能丰富学校教育内容,满足学校多元文化发展趋势的需要,构建特色的体育课程体系以及学校独特教育活动,能够增进广大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更加直观和深入的了解,对拓宽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路径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竹竿舞教学过程需要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密切配合与协作,特别是学生小组在构思、创作项目技巧和套路时更需要他们间的互动、团结和协作。过程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创新的快乐,既让学生身体得到了有效的锻炼,也增强了学生之间团结协作等能力。无疑,我们所一直期盼、鼓励和倡导的互动教学模式在竹竿舞教育活动中得以充分体现,活动进一步开发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让学生在音乐节奏的配合下展示优美动作,缓解了学习压力,娱乐了身心,也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世界。另外,竹竿舞在学校进行教育活动,促进了教师探索与创新竹竿舞有效教学模式的积极性,寻找制约竹竿舞在学校开展的因素并采取有效措施给予解决,为竹竿舞在学校体育课堂教学的有序开展,以及为其他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学校顺利开展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
4竹竿舞教学内容及开展形式
4.1教学内容
首先是理论知识。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向学生传授竹竿舞项目的起源、分布、特征、发展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在学校教育技巧、教学场地器材制作、注意事项、竞赛组织等相关的理论基础知识。其次是技术技能知识。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向学生传授竹竿舞项目的技术技能知识,让学生掌握竹竿舞的技术要领,培养竹竿舞运动教学与训练能力,做到会讲、会做、会教和灵活运用的教育目标。其教学内容包括:竹竿节奏敲击动作、竹竿舞单个技术动作要领、竹竿舞技术动作与竹竿敲击节奏的协调配合、创编竹竿舞套路样式(融合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音乐、舞蹈和艺术的元素)等等。
4.2教学开展形式
当前学校竹竿舞教学开展的形式主要有:竹竿舞体育课堂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观赏竹竿舞竞赛、表演活动;组织不同班级学生开展竹竿舞竞赛活动;组织辅导学生参加校园或校外竹竿舞竞赛及表演活动;将班级学生分成数个学习小组,以学生自主探研练习为主,通过小组协作的方式创设竹竿舞内容进行表演;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竹竿舞的理论及技术技能知识。
少数民族音乐在学校艺术教育中的传承篇五
3.1保持原汁原味的开发原则
民族传统体育的产生受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有着其自身特立独行的思想内涵,这是有别于其他体育项目的本质区别。而且其的产生还受到历史环境和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因此有其难以剥离的生存土壤[3]。所以在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开发时一定要保持原汁原味的开发原则,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其更好地背负传承中国优秀文化的历史责任。
3.2科学的开发原则
当今社会是知识的社会,更是崇尚科学反对愚昧的社会。要想更好地做好一件事情,如何科学的计划,如何科学的实施是十分重要的。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开发自然也要遵循科学的开发原则,否则只能与希望和目标背道而驰,越走越歪,越走越远。因此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开发过程中,一定要遵守自然的发展规律,尊重客观事实、然后精心计划科学有效的开发原则、才能使其朝着又快又好的发展之路上前行。
3.3符合市场需求的开发原则
市场是资源开发的风向标,只有满足市场的需求,开发出合适的产品,人民才会买单。否则就像工厂生产出来的产品只能够看而不能够用,那样就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时也耗费了大量人力和物力,这正所谓是做了出力不讨好的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开发亦是如此,只有找准市场定位、开发出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加之合理的推销模式、定能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得到更好的发展。因此要遵循市场需求的开发原则,充分发挥好民族传统体育的优势、这样才能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发展的更好。
少数民族音乐在学校艺术教育中的传承篇六
4.1与旅游联姻的开发
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发要走与旅游业结合发展的路子,让其在人们休闲娱乐之余很好地认识民族传统体育,成为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和发展的有力支持者。通过与旅游业结合可以增加有关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表演的经济收入,收入得到了保障则将有利于更好传承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4]。因此开发时北方可以借助冰雪天气长的特点开展以滑冰,滑雪类的旅游项目;让人们欣赏壮美北国风光之余也可以体验到滑冰和滑雪地乐趣[5]。而在南方受水之源丰富的影响则诞生了很多水上项目如龙舟竞技,独竹漂等项目[6]。
4.2与学校体育课程资源结合,开发,打造精品民族传统体育课程
目前已经在大中小学校开发的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主要包括:砸沙包、拔河、狩猎、蹴球、板鞋竞速、武术类等。其中以武术类最为多样例如在小学就有五步拳、少年拳、初级长拳、24式太极拳等基础武术套路[7]。而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其相应教育阶段的体育锻炼强度和内容也有了相应的提高和丰富。一些学校因受地理环境,人文背景的影响也开设有其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例如东北的有些高校有珍珠球,滑冰等项目;南方的有些高校开设有龙舟课;还有广西某些学校开设的抢花炮等。我相信如果能很好地结合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和打造更多适合的,适应各个教育阶段、各个地区学校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传承和发展将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4.3通过竞技体育的开发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通过竞技体育的开发可以更好的让其发展,创造适应的发展环境,促进其快速的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如武术作为亚运会的比赛项目,其精彩刺激的武术动作成为了比赛的亮点,同时也为后期的武术人才的发展和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经济支持。再比如在我国民运会上,各种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轮番上场,给观众奉献了精彩有趣的比赛[8]。同时也在无形的促进各个参赛项目的传承和发展。
4.4在民俗节庆中的开发
民间作为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和发展的主要阵地,如何发挥好这块阵地的作用,则直接影响着民族传统体育未来的发展之路。中华民族有着灿烂文化历史源流,因此也创造了很多有意思,有内涵的民俗节庆活动。也正是这些丰富多彩的民俗节庆活动,在丰富中华灿烂文化,满足人民的精神娱乐需求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民俗节庆活动过程中,一般会有很多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这自然就包括民族传统体育。如广西三月三抢花炮,端午节划龙舟等[9]。在民俗节庆中开发民族传统体育将更好使其为人民大众服务,同时也为其自身发展创造可依赖的生存环境。
4.5通过电影,电视节目来开发
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种媒体也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使人们能更快的认识一些事物,从而促进这些事物的广泛传播和发展。最直接的传播方式有电影、电视剧还有一些电视类节目等。它们都极快,极广泛地传播着民族传统体育。例如上世纪八十年代由李连杰主演的电影《少林寺》,使人们掀起了学习少林功夫的热潮,也推进了“少林寺”旅游的热潮。再如武术大师级人物李小龙正是因为功夫电影的拍摄,才使其为世界功夫迷所熟知,其截拳道更是在世界范围内掀起学习浪潮。再例如央视开播的康龙武林大赛,更是把中国功夫推上了电视银屏,使广大观众更加直观的了解认识,从而加大了中国武术的传播。还有一些赛事的转播也直观地把民族传统体育的魅力更好的呈现给观众。
5结论和建议
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发展,最终还要落实到人的主观能动性上,通过论文可以看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开发是十分有意义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传承我们可以从其传承特点上做工作,如保护传承人,给予其最基本的生活保障,然后逐渐提高。保护特定的传承区域,使其赖以生存的环境更好的为保持其固有属性服务。加大市场的传播力度,用市场的需求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走出去。对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开发策略肯定还有很多,但既适合所有区域,又符合当地市场选择的方法就比较少了;因此在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开发时一定要遵循适应性开发的方针,切不可照搬,要做到活引活用!我相信只要科学合理的对待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前景定是光明的。
参考文献:
[1]支川.论太极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与发展[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2(5):47-49.
[2]马磊.河南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与传承[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8(3):326-330.
[3]陈永辉,白晋湘.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我国少数民族民俗体育文化的保护[j].体育学刊,,16(5):91-94.
[4]朱岚涛,陈炜.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调查研究[j].广西民族研究,,(3):146-153.
[5]赵忠伟.东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49(6):14-16.
[6]倪依克.当代中国“龙舟现象”的社会文化学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7(6):23-26.
[7]何金,刘永风.江苏普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选项课开设现状调查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0,24(4):51-53.
[8]闫艺.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模式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34(5):1-4
[9]白晋湘.全球化视野下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1,25(3):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