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古诗《泊船瓜洲》反思总结(优秀十篇)

古诗《泊船瓜洲》反思总结(优秀十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3-29 13:15:58
古诗《泊船瓜洲》反思总结(优秀十篇)
时间:2023-03-29 13:15:58     小编:zdfb

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它有助于我们寻找工作和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掌握并运用这些规律,是时候写一份总结了。优秀的总结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总结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古诗泊船瓜洲反思总结篇一

《桂花雨》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作者琦君用抒情的笔调,写下对亲人的思念和对故乡的怀念。文笔疏淡有致,令人回味。文首开篇明旨,写小时候我喜欢桂花,因为它的香气、童年的摇花乐,文章后半部分,写母亲爱家乡的桂花。

一、谈话营造阅读期待,感受桂花雨迷人的香

在这个块面的教学上,抓住一个“浸”字,扣住花香,感受桂花香已经融入到了人们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

二、享受摇花乐,体悟母亲的思乡情怀

借助朗读,把文字化成一幅幅画面,从画面中点出这是思乡之雨、回忆之雨。这样的处理,主要是抓住了桂花的香、摇花的乐,花雨的美,牵出对童年的怀念,对故乡有留恋,让作者魂牵梦萦。但是,在把这种对教材的解读实施在课堂教学后,我们却发现这样的问题:教师在对文本进行细读后,过于拘泥于文本,觉得文本中的很多枝枝叶叶都值得学生去体悟,都想跟学生交流、享受,想把教师自已对文本的解读来触动学生。学生在下面听着老师很激情得投入着,他们的情感体验远没有老师那么强烈,甚至说是很少的。我们认真地检讨,发现我们老师的教学思路其实是非常清晰的,但是学生的学路是非常不清晰的,他们很吃力地跟着老师在文本中跳来跳去,而面对文本、潜心阅读、自我感悟的东西是并不多的。

1、从课题入手,营造阅读期待:

什么是桂花雨?然后定格文章第5自然段,分享桂花雨的美丽,体会那份摇花的快乐。

2、品读“浸”字,感受桂花雨迷人的香:

3、对比母亲的话,杭州的桂花再香,也比不过家乡的桂花:

这里,出示杭州满觉陇的桂花,的确是非常美非常香,但是为什么母亲还是认为家乡的桂花更香更美呢?回文再读,再次品味那摇花乐,那桂花香。于是这份快乐更乐,这份花香这香,情感上自然也就提升到了思乡的层面。

这样的处理,不仅老师的教路非常清晰,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教师也以一个学习伙伴的身份参与到学习中去。

其实,这样的生成过程真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当我们在仔细解读文本后,满心欢喜地想把这种阅读体验带给学生时,却由于学生的一下子难以达到这种体验,使教学效果备案阻滞不前,于是再三修改、再实践。不过,与其说是痛苦,不如说是一种教学的磨励。

古诗泊船瓜洲反思总结篇二

3.了解丰富多彩的祖国文化,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一、导入。

师:同学们以前我们已学过了许多古诗,回忆与月相关的古诗?

生:《静夜思》、《枫桥夜泊》等。

师: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这一首古诗也是跟月有关的,这首诗的题目我写在黑板上了,谁愿意大声地念给大家听呢?好,请你来读吧(微笑地请一学生)。

生1:(大声地)泊船瓜洲。

师:可以,谁再来?声音要大一点,你来(请学生)。

生2:(大声地)泊船瓜洲。

师:非常好。再来(请学生)

师:第一个字是多音字,在这里读什么?

全班:(大声地)bǒ。

师:连着题目一起读,一、二

生1:要了解这首诗的时代背景。

生2:要懂得题目的意思。

生3:要抓住重点词来理解诗的意思。

生4:还要了解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生5:要先读。

生6:还要背诵。

师:好,我们就初定三个任务。(读、理解、背诵)

(反思:“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主体”地位怎样才能得到落实?我有意识地将学生推进学习的实践活动中。背诵古诗,唤起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创造平等的交流机会。让学生确定学习任务,使而后的学习变成学生自已的事。)

二、读诗。

生:清楚了。

师:(课件出示配乐诗句。老师巡查、指导。)

生:有。

生1:京口瓜洲一水间的“间”我读成jiān ,同学告诉我“间”在这里是间隔的意思应读jiãn。

师:很好,还有吗?

生2:钟山只隔数重山的“重”我读成zhònɡ,同学告诉我数重是几层的意思,所以应读chónɡ。

全班:敢!,

(反思:同学之间懂得合作,互相倾听,互帮互助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氛围。)

生:朗读古诗。

师:很好,语音准确。声音略低了一些,谁能读得高一些?

生:朗读古诗。

师:读得流利。

生:继续读。

三、理解。

师:好,看来我们第一个任务完成得不错,大家读得认真,在读的过程中你们一定读懂了不少的内容。现在我们看第二个任务;理解。请同学们给合注释和手边的资料讨论,看看你们弄懂了哪些字、词、句的意思?还有哪些读不懂的提出来小组讨论。如果小组同学不能解决的问题,你可以离开座位找你认为最有水平的同学来解答,开始。

全班:(学生按要求合作学习、讨论。)

(反思:给予充分的时间,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自学讨论,对这首古诗无疑是一种好办法。)

师:(巡视,逐一到小组倾听、指导。)

师:同学们学得非常认真。汇报一下你的读书收获,好吗?

生:我知道了这首诗的意思……

师:很好。其他同学呢?

生:我知道了“京口”在长江南岸,现在的江苏省镇江市。钟山:现在南京市的紫金山。

师:谁能将诗中“瓜洲”、“京口”、“钟山”按方位画一个简图?

生:学生自由画图。

师:老师巡视。然后请画好的同学到黑板上画一画。(学生争先恐后、跃跃欲试。)

生:学生到黑板上画图。

师:我们共同来看一看,画得怎样?

生:画得很好,把它们的位置画准确了。

师:刚才老师发现有一个同学画得也很棒,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生:学生到黑板前展示。

师:同学们还读懂了什么?

生: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师: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生:我是从“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两句诗知道。

师:诗人要“还”到哪里呀?

生:家乡。

生:(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师:读得如何?

全班:一般。

师:(微笑地对生)你可以再读。

生1:再读。

师:怎么样啦?

生:有进步了。

师:谁来帮助他?

生2:读

师:再读一遍。

生2:有感情地朗读。

师:很不错了。谁再来?

生3:读

师:读出些意思了。谁再来?

生4:再读。

生:又绿了。

师:还在吗?

生:何时、照、还。

师:很好。全班同学试试看。

生:齐读。

师:不错。再读。

生:齐读。

师:很不错,还知道了什么?

(反思:营造一个宽松的氛围。在民主、平等的环境中,学生敢说、敢评,生生之间、师生之间互相评价,肯定优点,提出不足,相互促进,这是我们所追求的。)

生:我读懂了京口和瓜洲只隔着一条江?

师:哪个字是长江的意思?

全班:水。

师:哪个字是“隔着”的意思?

全班:间。

师: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这说明它们之间的距离怎样?

全班:很近。

生5:读。

师:要着重把什么字突出来念,可以表示两者距离很近呢?

生5:读。

师 :有进步了,谁再来读?

生6:读。

师:特别是有些字…

全班:间。

师:还有什么?

全班:一水。

师:很好,(提高声音向全体同学)读。

全班:朗读。

师:全班朗读全诗。

全班:有感情地朗读。

师:读出意思来了。现在可以把不理解的问题提出来呢?

师:(没有举手的学生)看来都懂了,让老师来考考你们吧!课件出示(据说,“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作者作诗过程中曾改多次,最后定稿时才用了“绿”字。试想象,作者可能用过哪些字,为什么最后用“绿”字?)小组讨论。

生:小组讨论学习。

师:巡视,逐一到小组倾听、指导。

师:小组交流。

生:可能用过“吹”字,只说明春风的到来,而不能看出江南变绿。

生:可能用过“到”“过”字,只是说春风来过江南,而“绿”字用得好,它表现出春天到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

师:“绿”字给读者以鲜明的色彩感和生机感,表现出春天到来后长江南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

生:还有,春天来了江南变美,诗人就会思念家乡。

师:是呀!明媚的春光更引发诗人想回家看看的念头。

生:“绿”字用得好。

师:一个“绿”字表达了眼前一片景、胸中无限情,一一个“绿”字使《泊船瓜洲》成了千古绝句,一个“绿”字,使王安石改字成千古佳话。同学们应该学习王安石的这种精神,平时作文时应注意用字、用词的准确性,养成善于推敲善于修改的习惯。

(反思;课中放手让学生学习、注重良好习惯的培养这也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

师:冬去春又来了“我”没有回到家乡。同学们知道了这些内容,朗读就一定不一样了。现在我们重新把诗句读一遍,要把诗的意思读出来。自由朗读,开始吧。

全班:自由朗读。

师:谁愿意读一读?

生:朗读全诗。

师:“春风”、“明月”、“绿”、“何时”读得很好。谁再来读?

生:朗读全诗。

师:非常好,很聪明!我们一起来读,一、二、

全班:齐声朗读全诗。

师:好。同学们,再读诗句有没有产生新的一些问题呢?

生:京口和瓜洲很近,和家乡只隔几重山,为什么不能回家乡呢?

全班:纷纷看自己的资料。

师:我补充一些资料给大家看,看完后回答问题。(发资料,每一个学生一张)

全班:阅读自己和老师发下来的资料。

师:巡视、辅导。

师:看完了吗?

全班:看完了。

师:请告诉你知道的情况。

生 1:知道在什么地方写下这首诗的,泊船瓜洲时写的,是在江边。

师:这时诗人正做什么事情?

生 2:去赴任的路上,所以说是在赴任路上写的。

师:还知道些什么呢?

生 3:我还知道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师:他诗写得好啊。还知道什么?

生 4:王安石原来是不想赴任的。

师:恩,两次推辞皇帝都没批准,所以、

生 4:所以他在江边写下这首诗时,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家乡。

全班:句号。

师:他不是在问,而是在心里、

全班:想。

师:对,想自己的蹉跎,想、(请一学生)

生 5: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到自己的家乡,

师:是啊,真的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这首诗充满了了忧愁。现在,我们再来读,感受就不一样了,(作手势)  我们再读。

三、背诵。

全班:(读)

师:不太好,同学们要体会王安石的心情啊。

全班:(再读,很有感情地)

师:非常的忧愁,这一去呀,不知何时返回家乡了。会背诵了吗?

全班:会!

师:我们一起试一下,忧愁地背诵啊。

全班:(一起背诵)

师:很好,我们的任务完成了没有?

全班:完成了。

四、延伸。

师:我要特别表扬你们,你们是自己完成了任务。现在,布置作业。(王安石是我国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许多作品脍炙人口。找一找有关王安石写的诗读一读。)

(反思:逐步引导学生学习利用阅览室、图书馆、网络等查阅资料,培养初步的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王安石(1021—1086)是北宋时期的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少年时代,聪颖好学,年轻时就中了进士。他的诗歌、散文都很出色,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安石做地方官时,曾向朝廷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北宋神宗皇帝 非常赏识他,1069年调王安石任参政知事,第二年升任宰相。王安石任宰相期间,大刀阔斧地推行改革,并在对西夏作战中取得了胜利。但王安石推行的改革,遭到朝廷内保守势力的极力反对。三年后,他辞去了宰相的职务,回到了南京的家中,寄情于山水。

一年后,皇帝又招王安石进京任宰相,他两次推辞而未获批准。这年春天,55岁的王安石从南京出发,上京赴任。有一天晚上,夜宿瓜洲江边,感时伤景,写下了《泊船瓜洲》这首诗。重任宰相一年后,王安石再次被罢免,又回到了南京,过起了隐居生活。

古诗泊船瓜洲反思总结篇三

1、音乐激情:一开课,江老师用音乐《永远的思念啊,故乡》很自然地把学生引入对《泊船瓜洲》的学习;在引导学生想象画诗人家乡的美景图时,江老师又用舒缓、优美的《故乡的云》营造氛围,使学生入情入境。

2、语言激情:江老师的语言抑扬顿挫,富有激情,感染学生进入情境。

3、课件激情:江老师虽然已有50多岁,但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却很熟练,课件展示出来的江南优美风景,使学生有亲临江南水乡之感,更能充分感受到“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美景。

江老师执教的《泊船瓜洲》遗憾的是时间安排欠妥,导致学生描画的春景图没有得到回扣,使整堂课缺乏完整性。

以上是我个人不成熟的看法,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同行批评指正。

古诗泊船瓜洲反思总结篇四

在五月份全县古诗文教学比武中,我执教了第九册教材《泊船瓜洲》一课。教学这首学生耳熟能详的诗歌,我从新课标所提出的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进行操作。我确立的教学目标是: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2、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3、运用所学的方法感受补充作品的情感。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觉得收获是有的,而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试梳理如下,作今后教学之鉴。

一、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教学时让学生先通过自读自解,整体把握诗意;然后根据查找的资料,小组内交流,用现在的话说说意思;诗歌中凝练、古今差异较大的词语一直是困扰学生阅读诗歌的障碍,如果单单让学生死记硬背,只能是“授之以鱼”;通过古今词语的类比来解决,“授之以渔”,从课内的学习中培养学生课外阅读诗歌的能力,让学生收集、诵读有关思乡的诗歌。

二、引入情境,感悟诗情

领悟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如:辨别京口、瓜洲、钟山方位时用简笔画的形式;讲解春风又绿江南岸,江南是什么样的时,出示江南春景图片,展现花红柳绿,莺歌燕舞,一派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让学生形象感受;教学完古诗,在学生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一边欣赏情境图,一边跟唱歌曲。

三、读中求解,读中求悟:

“读中求解,读中求悟”,顾名思义,读是解与悟的方法和前提。在教学设计上,我安排了很多的读:一开始让学生自由读、同桌互读,讲解诗句时,又指名读、小组读、男女比赛读、全班齐读。但仍然无法实现读中求解、求悟,只能从解悟入手促读。貌似指导学生“如何读”以促解悟,而细想,确实有些牵强。这也是我在古诗教学中存在的困惑:短短数十字,学生在不解的情况下如何读?这样的读又如何促解促悟? 能为大家展示一节课,于我来说,这是不可多得的良机。而从授课过程来看,反映出的问题,造成这样或那样的缺憾,确实值得反思了。在学生感情朗读的过程中,我就感慨:农村学生的朗读能力确实和实小学生的差距很大,连我本身都自愧不如;古诗文看是几句话,其实蕴含的内容丰富,以至于在初设计时想用画画的方法都无法施行,有些字词的挖掘也显得苍白;课外延伸-----思乡诗歌的收集也无法在课堂上交流。

古诗泊船瓜洲反思总结篇五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京口和瓜洲不过一水之遥,钟山也只隔着几重青山。

1.泊船:停船。泊,停泊。指停泊靠岸。

2.绿:吹绿。

3.京口:古城名。故址在江苏镇江市。

4.瓜洲:镇名,在长江北岸,扬州南郊,即今扬州市南部长江边,京杭运河分支入江处。

汝水、汉水、浙水、湘水、澧水等等。这里的“一水”指长江。一水间指一水相隔之间。

6.钟山:在江苏省南京市区东。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临川(今江西临川县)人,是我国封建社会一位身体力行致力于改革的杰出的政治家,也是宋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据史料记载,王安石1069年开始推行新法,数年后,因新旧党争十分激烈,宋神宗终于下令“权罢新法”,王安石也被迫辞官。晚年在钟山过着隐居生活。

据说王安石辞官的第二年,皇帝又起用他,召他进京。一日,诗人乘船路过瓜洲,因怀念金陵故居,在船停泊瓜州小憩时,王安石立在船头远眺,看到京口和瓜州就隔着一条长江,钟山也只是相隔着几座大山,春风已经吹到了江南,大地又是一片春光,他想到这里,不禁又想起自己推行的变法运动,他深信自己一定会使变法成功,怎奈朝廷内部斗争尖锐,自觉前途迷惘,不由又触动了对家乡的情思。面对此情此景,诗人不由吟出了一首七言绝句:“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在这四句诗中诗人特别喜欢“春风又到江南岸”一句,因为春风暗示了他推行的变法运动,可是,又觉得“到”这个字用得还不够生动,他想改成“入”和“过”,后来又想到了“满”,又都觉得不满意。整整想了一夜,却没有结果。第二天一早,他又来到船头,忽然看到江岸一片葱绿,于是心中一亮,这个“绿”字就此诞生了,春风又绿江南岸”因此成了千古名句,这首诗也成了流传千古的名作。

《泊船瓜洲》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诗,它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乡的深切感情。从诗题中我们又知道,诗人的立足点是在长江北岸的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写的是远眺所见,诗人站在瓜洲渡口,放眼江南,看到 “京口”与“瓜洲”这么近,中间只隔一条江水,由此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也只不过隔了几座大山,也不远了,于是水到渠成地就有了“钟山只隔数重山”。前者写的是所见,而后者写的是所想,这一想,就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形象再塑空间。同时,“钟山只隔数重山”不仅写了瓜洲与钟山之间并不遥远的距离,也流露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浓浓的情怀。

“春风又绿江南岸”不仅点出了时令已是春天,也不仅仅是描绘“江南岸”的春色,其中一个“又”字,又深深地蕴含了诗人多年的企盼。春风吹过江南已不知多少次,江南的田野山川也不知绿了多少回,如今春风依旧,明月依然,思乡之情也在,可是诗人自己又身在何处?再看句中的. “绿”字,它也不单单是今年吹绿了“江南岸”,而是年复一年,不止一次地“绿”遍千山万水,就连整个江南都被染出了灵气,却终究难以染绿游子此时的思乡情结。 “明月何时照我还”是由 “春风又绿江南岸”触动诗人的思乡情怀自然引发而来,诗人满目新绿,想起春风已经不止一次吹绿大江南岸,可自己依然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到久别的故乡,不觉寄情于明月:皎洁的明月啊,你什么时候才能陪伴着我回归故里呢?再一次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深情。

诗人在诗作中十分注重用词的准确性、生动性与形象化,“绿”字原本是一个形容词,可在诗中却是“吹绿”的意思,这在古汉语中叫做使动用法,是形容词的动词妙用,足见诗人遣词造句的非凡功力。

古诗泊船瓜洲反思总结篇六

教学时让学生先通过自读自解,整体把握诗意;然后根据查找的资料,小组内交流,用现在的话说说意思;诗歌中凝练、古今差异较大的词语一直是困扰学生阅读诗歌的障碍,如果单单让学生死记硬背,只能是“授之以鱼”;通过古今词语的类比来解决,“授之以渔”,从课内的学习中培养学生课外阅读诗歌的能力,让学生收集、诵读有关思乡的诗歌。

《泊船瓜洲》这首诗字面意思相对比较简单,诗意容易理解。于是在理解诗意时教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进行挖掘,避免了传统教学中存在的无重点、无深度、传统古诗串讲串问、逐字逐句的讲解,而是紧扣诗眼“还”字,提炼出“很想还——早想还——不能还”这一教学主线。通过板画帮助学生理解“瓜洲”“京口”“钟山”的地理位置关系,进一步体会诗人离家近却不能还的情感。加大了“学诗”的密度,使学生真正学有所获,学有所得。

古诗泊船瓜洲反思总结篇七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已成为当代教育工作者的共识。然而,在语文教学中,由于古诗距离现在生活时代久远,语意、语法等都有很大变革,且内容少而空洞。常常会出现教师没动力教,学生没兴趣学,教学过程枯燥乏味。古诗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广的语文教师一直探索的问题。

《语文课程标准》对高年级阅读教学要求中提出:

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巧用推想,不失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古诗的一种好方法。

我在教学《泊船瓜洲》这首诗时,在理解第二句钟山只隔数重山一句时,学生的意见有了分歧:有的学生认为,钟山与京口只隔几座山;而有的学生认为,是钟山与瓜洲隔着数重山。而且坚持第二种说法的学生人数居多,这是我备课时万万没有想到的,教参中也未作重点、难点涉及到。面对这突如其来的难点,我先让学生各自阐明观点,展开辩论,结果同学们争论得面红耳赤,胜负难分。这时,我抓住机遇巧用推想,对学生说:刚才你们的辩论都很精彩,各有各的道理,倒让老师也不知所措了。这样吧,让我们置身于画面中,模仿作者,去推想作者站在什么地方?看到什么?会想些什么?弄清钟山到底与哪儿隔着数重山。同学们各个学着作者背起双手,挺起胸脯,翘首远望。教室里鸦雀无声,他们都进入了诗的意境中,静静的进行着各自的推想。突然间,他们惊奇的嚷道:老师,老师,我知道了,是钟山与京口只隔数重山。我乘胜追击,你怎么体会出来的,快告诉告诉老师?他们争先恐后的说:因为作者站在瓜洲遥望一江之隔的京口,自然想到离京口不远的家乡钟山了,不禁勾起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太好了,经你们这么一说,老师也明白了,来,让我们为自己鼓掌。(掌声不断)

分析:

本来干巴空洞的内容,经同学们这么身临其境的推想,便变得情趣盎然,这一纠缠不清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而学生将保持这种高昂的情绪,顺利学完此诗,这真是无声胜有声啊!

总之,在古诗教学中巧妙运用推想不仅能解决一些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使难点迎刃而解,还能体会诗歌主旨,升华主题。而且大大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古诗的兴趣,提高了自主学习古诗的能力。社会在变革,知识在更新,时代在前进,新世纪赋予我们教师的任务是把学生培养成为自主、发展的人。

古诗泊船瓜洲反思总结篇八

诗人此时可能站在哪里?他看到了哪些景物?耳边会听到哪些声音?

春风又绿江南岸,江南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就住在钟山附近,又正值春天,把我们所见到的春景告诉想家的诗人吧!

在学生体悟到诗歌蕴含的情感后,再次指导个体、集体品读:(指名说)

你有过思家的感受吗?

你想家时心里是什么滋味?

诗人和你是同样的感受,他会怎样吟诵这首诗?

如此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促使学生想象,让他们的情绪在情境中与诗人产生共鸣,更能体悟作品蕴含的情感。

二、困惑和遗憾

学生的画,虽然说得到,可又不能很好地用画笔把心中所想画出来,而我的绘画水平也太差,所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不仅是哪一科老师可以完成的,需要各科老师共同努力,而教师也要不但学习,尽力成为多面手,才会把学生带进更好的艺术殿堂。

古诗泊船瓜洲反思总结篇九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重视古诗朗读。读的形式多样,但每一次都有明确的目的,都加深了学生对语言的理解,体现了读书的层次性。同时,精心处理好朗读的层次,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在本课教学中,我通过图画示意的渲染、教师的语言描绘,创设多种场景,让学生感受诗人创作的情境,从而更深刻地领悟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如:辨别京口、瓜 洲、钟山方位时用简笔画的形式;讲解春风又绿江南岸,江南是什么样的时,引导学生想象花红柳绿,莺歌燕舞,一派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

由诗眼设疑,往往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帮助学生整体把握诗的大意。同时可以做到抓大放小,不因逐词逐句串讲而使教学显得枯燥。《泊船瓜洲》这首诗字面意思相 对比较简单,诗意容易理解。于是在理解诗意时我引导学生紧扣诗眼“还”字,提炼出“很想还——早想还——不能还”这一教学主线。

古诗泊船瓜洲反思总结篇十

“老师,我想给王安石把‘绿’字改一下!”

“老师,我也想改!”

“我也想改!”

……

一石激起千层浪。我被同学们突如其来的要求给问懵了,怎么办呢?是直接告诉孩子们,这是大诗人的选择,是不能改的?还是……种种做法在我的头脑中一一闪过。对了,新课程的理念不是要尊重学生的主观体验,让他们畅所欲言吗?于是,我选择了以下的做法。

“我觉得应该用‘来’!”

“用‘满’比较好!”

“我认为用‘过’最合适!”

“不!用‘到’才好呢!”

……

不一会儿,一个个鲜活的答案跃然黑板上:映、拂、到、过、吹、来、染、赶……同学们还在为各自的答案而争论着。

“哈哈,同学们的词汇可真丰富啊!但我想,既然王安石经过反复推敲才选用了‘绿’字,肯定有他的独到之处吧,请大家读读诗句细细体会一下。”我终于可以塞上一句话了。经我这么一说,喧闹的教室安静下来。一阵沉默过后,终于有人发言了。

讨论过后,同学们的发言令我十分欣慰。

……

“当然,王安石所用的‘绿’字也不一定是最恰当的,我想,只要同学们善于思考,反复推敲,你一定会找到一个比它正准确的词语。”最后,我充满期望地说。

课后,我默默思忖着。在寻找替换“绿”字的词语的过程中,同学们可能最终也找不到一个非常合适的词语来替换它,但他们在寻找、思考、讨论的过程中,所体会到的王安石的思乡的感情,所感悟到的对“染”“绿”等字的理解,不正是我们的课程目标所要求的吗?一提到新课程,往往老师们的思维总被“自主、探究、以学生为主体”等词语充盈着,但在具体的授课中却总感到迷惘,不知道该如何去实施。其实,在我们课堂教学中,有许多值得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研讨训练的机会,只要我们作为课堂引导者的教师善于发现,善于思索,相信学生的心灵一定会在你的指导下得到放飞。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