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2023年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案例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案例实用(五篇)

2023年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案例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案例实用(五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3-29 12:22:47
2023年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案例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案例实用(五篇)
时间:2023-03-29 12:22:47     小编:zdfb

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常常要根据具体情况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综合考量事情或问题相关的因素后所制定的书面计划。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方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方案策划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方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数的认识篇一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知识与能力: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过程,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的探究的意识与能力。

探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运用周长计算方法解决具体问题。

多媒体课件、不同形状的卡片、尺子等测量工具。

教法:遵循“激-----导----探---放”的原则创设教学情境,通过课件演示,交流感受、互动合作等方式教学。

学法:“玩中学”、“趣中练”,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贯穿全课,充分应用分组合作,共同探究的学习模式。

一、设疑激趣,引入新课。

在动物王国里,有对有趣的好朋友。它们是小灰兔(显示)和小黄狗(显示)。它们俩都说自己跑得快,这不今天就来比赛来了。小灰兔围着这个花坛跑一圈(动画演示),小黄狗则围着这片宁静的湖面跑一圈(动画演示)。结果小黄狗跑得慢,可是它却不服气,说:“不公平,因为我跑得路远”。小灰兔却说:“不对,不对,我跑得路才远呢!因为长方形还比正方形长呢!”小黄狗说:“我跑的正方形还比长方形宽呢!”它们吵了起来。

揭题:你想得真快!老师非常欣赏你对数学的敏感。今天我们就来研究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问题。(揭题出示)

二、合作学习,探索新知。

(一)长方形的周长。

1.提问:什么是周长?周长指的是哪里?举例说明。

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能知道这两个图形的周长?

(生可能回答:用绳子绕一圈,量一量绳子的长度;先量出每一步的长度,看看走了多少步,一乘就知道了;量出长.宽各是多少,再计算。)

2.提问:老师采用了你们的办法,量出了长方形的长是8米(显示),宽是4米(显示),请你们帮它来算一算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小组讨论完成。

3.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计算。

4.引导:从同学们的脸上,我可以看出你们肯定有成果了,谁愿意来展示一下。

5.学生利用实物投影展示。要求说清这样做的道理。

教师利用课件形象直观的演示可能有这三种:

(1)8+4+8+4=24(米)这是把长方形的四条边一条一条加起来。依次相加求周长。

(2)8×2=16(米),4×2=8(米),16+8=24(米)。根据长方形对边相等的道理,用2条长的和加2条宽的和求周长。

(3)8+4=12(米)12×2=24(米)。根据一条长加一条宽的和就是长方形的一半,那么两个(长+宽)的和就是长方形的周长了。

有的学生还想出了第4种,第5种方法……

6.比较这几种不同的算法。

接着,我让学生比较这几种算法,哪种方法最简单?通过比较,找出区别,暗示性的让学生注意策略的最优化。

7.举例应用知识:黑板4.1课桌100.40打印纸30.20等。

(二)正方形的周长

长方形的周长已经解决了,那正方形游泳池的周长该怎么算呢?我们来看,当长方形的长与宽相等时,就变成了正方形,(件演示长方形变为正方形)正是小黄狗跑的游泳池的图形。已知正方形的边长是6米,四条边都相等,那算出他的周长就很容易了。

学生汇报。说说道理,四边都相等,可以快速的求出6×4=24米,运用边长×4来求正方形的周长。

(三)小节

通过开始的猜想,然后我们用多种方法验证,最后得出结论,原来,两人走得一样多。

三、知识应用、深入研究。

利用课件出示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

活动一、计算小兔子长方形奖状框的周长。巩固了学生对长方形周长计算的应用能力。

活动二、计算小兔子正方形手帕的周长。巩固了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活动三、求菜地篱笆的长。一块长方形菜地,一面靠墙,三面围篱笆,求篱笆的长。课件出示长方形菜地图。

活动四、求不规则图形的周长。领奖台正面这样一个不过则的图形该怎样求它的周长呢?学生思考交流,让学生注意看,好好想,课件演示图形变化过程。当图形变成长方形的时候,学生们计算图形周长。

四、知识拓展、动手实践。

动手测量.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长和宽的长度,那正方形呢?这儿有几个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卡片,现在请你用量一量、算一算的方法先动手量出需要的数据,再计算出它的周长。

(生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卡片、铅笔、记录纸、尺子或三角板等进行操作)

五、总结回顾,评价反思。

谈话:今天这节课你学得开心吗?能把你今天的收获与大家一起分享吗?

六、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方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数的认识篇二

(2)能力目标:经历试验的具体过程,能对试验可能发生的结果做出简单判断,并做出适当解释,从中体验有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相等的,有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本节课中,我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兴趣知识与经验的需求,设计教学,突破难点。“统计与可能性”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过一些简单的可能性知识,知道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会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些内容本班学生掌握得比较好。所以这节课的重、难点是使学生经历实验的具体过程,从中体验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这个知识点不单单是统计就可以了,还要进行分析,为什么可能性的大小与不同颜色的球的占总数量的多少有关。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研究了学生的认知特点。三年级的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而动手操作可以直观形象地反映出事物的本质特征,所以我通过让学生自己亲自动手操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来突破难点。我让学生通过活动学习数学,让活动贯穿始终,既有学生自主也有小组合作完成的数学活动,注意调动学生动脑、动手、动眼、动口,多种感觉器官密切配合,协调活动,学生通过摸一摸、画一画、数一数等形式,在 “ 做中学 ” 、 “ 学中做 ”, 减轻了学习负担,他们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得以充分发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进一步发展。在问题解决,拓展应用这一教学环节中,大部分学生都能完成。所以我认为在本次教学中,学生比较愉快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2)能力目标:经历试验的具体过程,能对试验可能发生的结果做出简单判断,并做出适当解释,从中体验有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相等的,有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经历实验的具体过程,从中体验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方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数的认识篇三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科书第106~107页的内容。

1.通过活动,让学生更加理解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个方位。

2.通过让学生自主调查、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设计出自己喜欢的校园。

3.培养学生从多角度观察、分析问题的习惯,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主调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设计出自己喜欢的校园。

在学生学习了位置与方向、面积等有关知识的基础上,教材安排了“设计校园”的实践活动。通过设计学生熟悉的环境──“校园”的过程,进一步巩固学生已经学习的有关知识,让学生学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培养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意识和能力,以及爱学校的良好情感。教材以重新设计校园为主题,从收集信息、分析信息、设计方案三个方面安排了整个实践活动。

1.调查本学校和其他学校都有什么是学生收集信息和比较信息的过程,教材中通过画出整个校园的直观图来表现学生所收集的本学校的所有信息,为下面重新设计新校园打下了基础。比较信息是比较本学校和其他学校的具体情况,为设计新校园提供了更全面的信息,通过活动让学生学习收集和选择所需要的信息的方法。

2.讨论学校应添设什么是分析信息的活动,教材展示了小组学生以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教材的讨论是从两个角度进行的,一是根据学生自己或教师的日常需要,二是与其他学校相比较。教材中具体举了四个例子,如操场应该扩大、操场旁边应有一个厕所,应该给老师准备一个车棚,希望有一些乒乓球台等。当然,教材中提到的仅是一些范例,实际讨论不必限制在这些方面,可以根据本学校的实际情况及自己的需求加以分析与设计。这个讨论交流过程可让学生体验分析问题的方法,并培养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的能力。

3.设计新校园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设计新校园的过程中,学生要根据综合调查和分析的结果,以及本校园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这里要涉及到一些需要数学知识和技能解决的问题──场地面积的大小,添设项目的形状和大小等,这些都需要学生去进行实际测量,在教材的例子中对此进行了提示。除了教材提示的乒乓球台是否能够放得下的问题外,还会有其他的问题,如足球场上或操场上的铺草皮、羽毛球场、为低年级开设游戏区等问题。

4.“展示各小组的设计”。组织数学实践活动除了要使学生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学习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使学生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这一点在本实践活动中体现为设计新校园后的展示和交流。通过学生之间的比较和交流,让学生找到本组和其他组设计的优缺点,体验学生之间的鼓励与赞美,获得同学的认同,同时也认同别人,使每个学生都能够体验到成功。

活动课(设计、讨论)

某校校园平面图、本校校园平面图多媒体课件。

讨论法演示法

师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2、这是我们生活中的方位,但在地图上我们通常按什么规律来确定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3、电脑展示某校校园平面示意图

⑴老师这里有一幅某校校园的平面示意图,谁想说说这个校园的各个方位建筑物或教学设施?(指名答)

⑵这个校园设计得漂亮吗?合理吗?你有什么建议?

⑶如果能在设计漂亮、合理的学校里面学习,你们会有什么感想呢?你们想不想也自己设计校园呢?今天我们就自己来设计校园。(板书课题)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调查汇报

课前老师要求同学们调查本校和其他学校都有哪些教学设施(板书:调查),你们完成了吗?谁来说说?(多指几名同学说)

(设计意图:调查本校和其他学校都有什么,是学生收集信息和比较信息的过程。通过活动让学生学习收集和选择所需要的信息的方法)

2、出示本校校园平面示意图

这是我们学校的平面示意图,哪位同学愿意起来用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位来描述一下?(指名说)

(学生独立思考)

4、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好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

进行讨论:(大屏幕出示)

(1)应该在什么地方添置什么设备?

(2)绿化上面你有什么见解?

(3)操场的大小或形状如何?

(4)你还有哪些设想?

5、集体汇报交流。(每个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发表本组的意见,教师可以鼓励性的评价,并对全体的意见予以总结。)

(设计意图:这个讨论交流的过程可让学生体验分析问题的方法,并培养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的能力。)6、小组合作,设计新校园。

同学们的想法真不错。下面就请各小组在给定的白纸上总结出本组的最后计划,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手中的画笔来设计自己的新校园,要求每个小组分好记录、监督、绘图的人员。(学生合作动手设计,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学生熟悉的环境—“校园”的过程,进一步巩固已经学习的有关知识,让学生学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培养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意识和能力,以及爱学校的良好情感。)

7、展示各小组的设计。

每个小组派一名同学介绍自己设计的校园示意图,其它小组进行评价,找出每幅新校园图的优缺点。(利用学过的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个方位来描述。)

8、教师进行总结评价。

同学们真棒!能结合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认真分析(板书:分析)用你们小组的智慧设计出了自己喜欢的学校,真可称之为小设计师了,老师一定会把你们的想法传达给校长,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你们的设计将会被采用。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之间的比较和交流,让学生找到本组和其它组设计的优缺点,体验学生之间的鼓励与赞美,获得同学的认同,同时也认同别人,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

三、回顾整理,总结提升:

同学们,通过这节活动课,你们都有什么收获?

师:同学们,生活中有许多问题都跟数学有关,如设计校园。只要我们细心观察,认真思考,运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认真分析,一定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好方法,不断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出自己满意的校园。

四、作业布置

自己设计一幅未来的现代化学校平面图。

设计学校

小学校园平面设计图

调查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方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数的认识篇四

1、教具:磁铁、三袋非四边形纸片、课本、投影仪。

2、学具: 每人一张点子图,同桌一份非四边形纸片、不干胶纸、八根小棒(4根一样长、2根一样,再各不相等的2根)。

1、直观感知四边形,能正确区分和辨认四边形,知道四边形的特征。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知道它们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2、通过摆一、找一找、画一画、剪一剪等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概括抽象的能力。

3、通过情境图和生活中的事物,使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四边形无处不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将数学知识用于生活的意识。

认识四边形的共同特征,分辨不同四边形的不同之处。

抽奖游戏。(摸图形:抽奖箱里备有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平行四边形、菱形、直角梯形和一些普通四边形。摸出正方形是一等奖;摸出长方形是二等奖;其它没有奖。)

一、引入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四边形。(板书:四边形)

二、展开

(一)摆一摆

1、揭示四边形特点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研究四边形。

闭眼想象下,四边形会是怎么样的呢?

(2)现在睁开眼睛,同桌互相合作,选4根小棒在粘纸上摆出你喜欢的四边形。

学生操作,师巡视指导。

(3)观察四边形特点。

(4)小结四边形特点: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的平面图形。

2、学习正方形的特点

(2)为什么要挑一样长的?

(3)是不是只要挑4根一样长的小棒就一定能摆出正方形呢?

(4)那可能会出现哪种图形?

(5)小结: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且有四个直角。

3、学习长方形的特点

(1)出示长方形,谁来介绍下,你刚才摆长方形时是怎样挑小棒的呢?

(2)为什么要挑两根一样长,两根一样短的?

(4)那可能会出现哪种图形?

(5)小结:长方形对边相等,且有四个直角。

4、整理小结

(二)找一找

现在你能利用这些知识来判断下面的图形哪些是四边形吗?为什么?

哪些不是四边形?为什么?

(三)分一分

同桌合作,选择一种分法分分看。

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谁听懂他的这种分法了?

(四)画一画

1、请你们在点子图上画一个你喜欢的四边形。画完后,请同桌互相检查一下,然后相互介绍一下画的四边形。

2、各自画、同桌检查、介绍。

3、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画的四边形,并作介绍。

(五)剪一剪

学到这儿,老师发现301班的同学表现真出色,现在轻松下,咱们来玩个变一变的游戏,看谁变得快。

宣布游戏要求:把一个图形剪一刀,让它变成四边形。听明白了吗?同桌合作,拿出小纸片,挑你最喜欢的图形变变看。

学生操作。

汇报交流:请把小纸片全部放回袋子,人坐端正,老师要请坐端正、听仔细的同学回答。一个个汇报。

三、课堂总结

1、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收获吗?

2、今天这节课我们研究的都是数学中的四边形,其实生活中四边形也是无处不在,课后你可以去试着找一找,和你的同学、家长一起去分享。

四 边 形

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的平面图形。

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本节课的内容来自于教材第三单元四边形的主题图、例1和例2。

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手开始,在活动中体验是我的这节课的一大特色。四边形这个内容是一节可视性、操作性很强的课,我对教参和教材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根据新课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思想,精心设计学生亲自实践的活动,让学生在想一想、摆一摆、找一找、分一分、画一画、剪一剪等一系列教学活动中认识四边形、感受四边形,从而获得新知。这节课,我基本能做到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导学得法,学生学得积极主动,教具、学具也恰到好处的发挥了作用,学生始终在教师创设的具体场景下进行活动,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认识了四边形这个新朋友,真正使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究,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能力。

《四边形》教学设计及反思评课:

纵观整节课的教学,主要谈谈以下四方面的认识:

一、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

《国家教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学生已经很久没有接触图形的问题了,对图形知识感到有些陌生,在导入时恰当的复习图形的知识,调动了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学习新知识做了铺垫。

二、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本课通过创设实际情境丰富学生对四边形的初步认识,使学生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让学生找生活中的四边形,使学生体会生活中的四边形无处不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意识。

三、多样化的教学才是智慧的。

本课中,我通过让学生摆一摆、分一分、画一画、剪一剪等多种活动,在同桌合作活动交流中让学生充分感知四边形的特征,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交流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本课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充分张扬了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学生的智慧在活动中得到升华,学生的能力在活动中得到提高。

四、可以改进之处:

1、为了让同学们对四边形的特点有更清楚的认识,在操作摆小棒时可以把准备的小棒的长短更明显些,使黑板上呈现的效果会更清楚,同时多收集学生的不同类型的四边形,让素材丰富些。

2、在巩固阶段,可以让学生进行画一画的活动,帮助他们进行知识内化。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方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数的认识篇五

1、使生经历从现实生活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的过程,掌握需进行两步运算的,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数量关系,以及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2、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抽象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探索的精神。

1、使学生掌握需进行两步运算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数量关系,以及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2、让学生理解两次比较中表示单位“1”的量是不同的,掌握需进行两步运算的,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数量关系,以及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正确理解和解决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课件

课前谈话:同学们真精神,在这堂课上咱比一比看谁棒!

一、复习引入,唤醒旧知。

1。指出下面每组中的哪个量是单位“1”的量: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同学们喜欢吃青菜吗?那咱到农民伯伯的大棚里看一看,(课件出示情景图。)

(1)仔细默读这段情景。

(2)谁能大声读一遍。

2、你收集到了什么数学信息?(其中一半种各种萝卜,)谁能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3、根据这些数学信息,谁能提出数学问题?

4、导入板书课题。这就是我们这堂课要探究的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5、你打算用什么方法表示题里的数学信息与问题?

6、动手操作。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开始动手做。

7、试着自己解决问题。

(2、)先算的什么?再算的什么?分别以谁为单位“1”的量?

9、全班汇报: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三、自主探究,思辨交流。

分析与解答分享:

五、全课总结,提升认识。

这节课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六、布置作业。练习三16页的3、4题。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