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最新观看永远在路上心得(七篇)

最新观看永远在路上心得(七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3-24 10:02:30
最新观看永远在路上心得(七篇)
时间:2023-03-24 10:02:30     小编:zdfb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观看永远在路上心得篇一

区纪检委干部说,自党的以来,党和政府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升到一个新高度。党中央在治理腐败的态度、反腐体制构建及惩治腐败的方法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念、思路和举措,切实推动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显著成效。白恩培、周本顺等人走向堕落的种种细节,让每一名干部清醒地看到腐败是真真切切存在于身边的隐患,一旦丧失了警觉,走向犯罪便是一种必然。人心向背关乎我们党的执政基础,要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改造和作风建设,听党话、跟党走、对党忠诚。纪检干部身处监督执纪问责第一线,肩负捍卫党纪、净化队伍的重要职责,要更加忠诚地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坚定反腐败斗争的决心,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区卫计委党员干部观看后表示,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更加深刻体会到讲政治、对党忠诚的重要性,体会到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对于党的事业和党员发展的重要意义。全体党员要永远保持政治定力,忠诚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常思贪欲之害、常除非分之念、常修从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拒腐防变,把心思和精力用在干事创业上,紧紧围绕全面推进综合改革和深入实施“沃土计划”2个重点,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坚决查纠违反“九不准”规定的行为,为卫生计生改革与发展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

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员干部纷纷表示,要持之以恒地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党风廉政建设,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克服私欲之心,不为私欲所累,不被私情所困,不把公权当私器,尽心竭力为党工作、为民服务,确保自身作风过硬,确保手中权力透明干净运行。人力社保部门承担着很多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只有求真务实、依法办事、出于公心、慎用权力,才能安身立业,才能更好地为群众谋福祉,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在观看专题片《人心向背》、《以上率下》之后,区教育系统党员干部表示,党的以来,白恩培、周本顺等一批腐败分子被绳之以党纪国法,宣示着中国共产党敢于直面问题、捍卫党纪、自我净化、自我革新的坚定决心。教训是深刻的、令人痛心的,教育系统广大党员干部教师一定要从这些案例中吸取教训,以典型案例为鉴,自觉把讲政治、对党绝对忠诚放在首位,坚守理想和信念,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目前,东丽教育正处在现代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全体党员干部教师一定要振奋精神、凝心聚力,以更加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为办好人民满意的东丽教育提供坚强保障。

东丽湖街党员干部表示,《永远在路上》专题片高度体现了党中央正视问题、坚决纠正的决心和勇气。在第二集《以上率下》中,通过以习为代表的政治局们严于律己、率先垂范的示范引领,与谷春立、王树森等一批假借工作之名带头大吃大喝的贪污腐败分子形成强烈对比,以截然不同的政治生涯与群众声誉,让全体党员干部时刻牢记“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道理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上率下,是“看齐意识”的充分体现。东丽湖全系统400多名干部职工,每名党员都要严于律己,时刻遵守党的纪律,时刻践行对人民服务的承诺,把东丽湖系统打造成为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队伍,为美丽东丽湖建设贡献力量。

军粮城街全体党员认为,习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班子,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将勤俭节约落实到日常工作、生活中,为全体党员作出表率。同时,警示片中的一些腐败分子在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后,仍不收敛,不收手,极大地损害了我党在广大群众中的形象,受到党纪国法的严惩,使广大党员深度警醒,引以为戒。全体党员干部要在有所思中有行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在人民群众中发挥表率作用,带头严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正确行使手中权力;要始终坚持为民务实清廉的工作要求,做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表率。

观看永远在路上心得篇二

10月17日,很多网友开始了一场特殊的“追剧”。由中纪委和央视联合制作的8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开播,多位因严重贪腐、违纪违法而落马的省部级以上官员,首次在镜头前讲述他们的忏悔和反思。

反腐会不会或者什么时候会降温这个“反腐之问”时时出现于网上,并伴随着各种江湖版的猜测解读。“永远在路上”,这个片名也许是一种答案。第一集《人心向背》,所呈现的并不只是简单的反腐决心,在周本顺、白恩培、李春城这些以前的高官讲述中,我们还看到了腐败之所以发生的内在逻辑。

比如人性弱点。白恩培说起他的腐败动因,个性提到商人“住豪华的房子,坐豪华的车,个人还买的私人飞机。我也追求像他们一样的生活,这思想就变了。”眼热攀比,人之本性,常人如此,官员也不例外。对于这样的人之本性,教育固然有必须作用,但当权力和诱惑都足够大,单纯的教育就会显得苍白。尽管人性弱点,绝不是贪官腐败的借口,但从反腐的角度讲,这是务必要正视的。人性共通,意味着任何人都可能有犯错犯罪的“本能”。腐败永远可能发生,反腐自然只能“永远在路上”。

再如制度漏洞。周本顺关于“站台”的说法令人印象深刻:“我出个面帮他站个台,一齐吃饭,我什么话也没有说,别人就明白这个人上面有人,这个事都会办得通”。简单一句话,道尽现实的复杂,反腐的困境。尽管权力的“笼子”在收紧,但永远都可能有疏漏。

从这些贪官的讲述来看,腐败并不需要多么专业的技能,无非给商人站台、亲朋“搭权力便车”等,这就意味着制度还不够严密,反腐还极有必要“永远在路上”。

那些以前位高权重、始终容光焕发的官员,如今镜头前一副尘满面、鬓如霜的样貌。这些贪官的本色出演,把腐败的风险和可能的落寞结局,演绎得十分到位。从教育的层面说,可能比发文件、开会宣讲的千言万语更有直接效果。《永远在路上》还在继续,也许从这些“巨贪”的演绎中,能够进一步反思过去的问题所在,探寻未来的期望所在。

观看永远在路上心得篇三

近日,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8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反映了党的以来,以同志为的党中央把管党治党提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专题片摄制组先后赴22个省(区、市),拍摄40多个典型案例,采访70余位国内外专家学者、纪检干部,十余名因严重违纪违法而落马的省部级以上官员,首次公开讲述他们的忏悔和反思。

周本顺,后又一名落马的省部级官员,也是后首位被调查的现任省委书记。在担任河北省委书记、省人大会主任之前,历任湖南省公安厅厅长、政法委书记,中央政法委员会委员、秘书长。

从小痛恨贪官自己却成了贪官

20xx年,周本顺从中央政法委调任河北省委书记之后,中央纪委陆续接到了不少对他的举报,在查办河北一些领导干部的案件中,又发现了一些周本顺涉嫌严重违纪问题的线索。20xx年7月24日,报经中央批准后,中央纪委对周本顺立案审查。

周本顺出身贫寒,从基层一步步成长为党的高级领导干部。权力的提升也意味着风险和诱惑的增长,然而周本顺并没有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热衷于结交各路朋友,享受各式各样人等的热情围捧,最终身陷其中。周本顺自己曾经这样说道,“我只看到了外面的五光十色,没有看到里面的刀光剑影。”

以“借钱”名义索要资金一笔就一千多万

和不少落马官员一样,周本顺犯下大错,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对子女的溺爱。在周本顺被查出的涉嫌经济犯罪的问题中,相当一部分和他儿子经营的生意有关。周本顺背地里纵容儿子去跟一些私企老板进行所谓的合作投资,搞房地产开发。

用这种看似隐蔽的方法,周本顺曾多次为这些老板在土地规划、审批等方面提供帮助,甚至还直接向一些老板以“借钱”的名义索要资金,给儿子做生意。其中,他向湖南的一位老板一笔就“借”了一千多万,至今未还。令人感到讽刺的是,周本顺曾经在河北提出干部要“四清”:“自己清,家属清,亲属清,身边清”,然而,他自己提出的要求,自己却并没有做到。

16间房,800多平,2个保姆,2个厨师

违法必先违纪。除了涉嫌经济犯罪,周本顺还严重违反党的多项纪律。在河北省军区大院里有一座二层小楼,上下共16个房间,面积800多平方米,原本是一个招待所。周本顺调任河北后,按规定应该入住省委统一提供的周转房,但他对周转房的条件不满意,看中了这座小楼,要求把它重新装修,供自己居住。

周本顺:反腐败工作要放一放、缓一缓

对中央严抓“八项规定”,周本顺在内心深处其实并不接受,以至于在公开场合多次表达不满。他甚至就直接跟班子成员说,现在中央抓八项规定,抓得太细了,没必要,中国历来就是一个人情社会,酒该喝还是要喝。

因自身存在严重的违纪和腐败问题,当反腐败的高压态势持续推进,尤其一些案件开始触及和他有利益往来的人员时,周本顺越来越感到不安。在河北一些会议上讲话时,他开始放出反腐败工作要放一放、缓一缓的言论,甚至直接插手干涉纪委的工作,就是为了自己的腐败行为最后得到一个冷处理,软着陆。

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廉洁才是立身之本,才是最大的平安,这个道理周本顺并非不懂,但他却把这些当成是说给别人听的,而没有把自己摆进去。

观看永远在路上心得篇四

不以权势大而破规,不以问题小而姑息,不以违者众而放任,不留“暗门”、不开“天窗”,才能让铁规发力、禁令生威

“铲除不良作风和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根本上要靠法规制度。”日前,中央政治局就加强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进行集体学习。在党的94岁生日到来之际,政治局集体学习聚焦党建、聚焦反腐、聚焦法规制度,意味深长。这不仅彰显出执政党从严治党的清醒与自觉,也传递了“反腐没有休止符”的决心和意志。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党的以来,党中央猛药去疴、重典治乱,抓作风驰而不息,打虎拍蝇毫不手软,达到了“猛击一掌”、正本清源的效果,党风政风为之一新。铁腕反腐顺应广大群众对严惩腐败分子的期待,警示各级党员干部为官从政当知敬畏、明底线,演绎出党心民意同频共振的有力和声。

“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与腐败势不两立,始终注重自身肌体的净化,不断探索着拒腐防变的有效举措。今天,尤应冷静看到,尽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不敢腐”的氛围业已形成,但我们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距离“不能腐”“不想腐”仍有很长的路要走。能否避免陷入“一抓就好转、一松就反弹”的怪圈,关系着反腐倡廉事业的成败。

近期,有人声言“打虎节奏放缓”,判断“反腐风暴已过”,甚至有干部私下嘀咕“最危险的时刻终于结束”。事实上,开弓岂有回头箭?反腐迈着不变的步伐,其力度从未减弱。仅近期,就有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肖天、西藏自治区人大会副主任乐大克等人先后落马。相比这些个案,更值得关注的,则是反腐从“治标”向“治本”的深入拓展,反腐倡廉的制度化、常态化趋势日益凸显。

就在这次政治局集体学习中,强调,“要在减少腐败存量的同时,坚决遏制腐败增量,推进反腐倡廉工作制度化、规范化”。这表明,着眼于不断变化的反腐实际,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法规制度的完善,让法规之网、制度之笼越织越细密,才能从根本上为反腐倡廉锻造坚实的臂膀。

政治学家们早就指出,一切掌握权力的人都存在滥用权力的可能。战国时期,韩非子就提出“明法制,去私恩”,指明了法治手段之于廉政的重要意义。法规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没有所谓的“铁帽子王”;无论级别多高、贡献多大,只要违法乱纪、贪污腐化,就必须依法依规接受惩处。依靠法规制度发力,正是与腐败作斗争的最有力武器。

要防止滥用权力,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在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语境下,法规和制度无疑是最根本、最稳定、最可靠的“权力”。正因此,着力完善反腐败法规制度,让各项规矩落细落小、具体可感,才能助力“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刚刚审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修订稿)》《关于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的若干规定(试行)》,就是践行这一思路的生动注脚。

“徒法不足以自行”,法规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一手抓制定完善,一手抓贯彻执行,靠的就是真抓和严管。不以权势大而破规,不以问题小而姑息,不以违者众而放任,不留“暗门”、不开“天窗”,才能让铁规发力、让禁令生威,确保各项法规制度落地生根。另一方面,制度的活力,也源于思想认同和文化氛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在铁腕反腐的同时,也需要做好观念的塑造。只有法治意识、制度意识、纪律意识扎根人心,才会形成尊崇制度、遵守制度、捍卫制度的普遍自觉。

前不久,一家新闻客户端以“反腐接下来怎么干,你有啥建议”为题发起小调查,互动热度超乎预期。“不仅要打老虎,更要灭苍蝇拍蚊子”“发动最广泛的群众参与”“加强制度约束与立法”……热切的关注、诚挚的建言,汇集成对抗腐败的强大民意。顺应民意、紧握最可靠的反腐利器,让日臻完备的法规制度成为常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我们必定能为全面从严治党标注新的时代刻度。

观看永远在路上心得篇五

不以权势大而破规,不以问题小而姑息,不以违者众而放任,不留“暗门”、不开“天窗”,才能让铁规发力、禁令生威

“铲除不良作风和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根本上要靠法规制度。”日前,中央政治局就加强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进行集体学习。在党的94岁生日到来之际,政治局集体学习聚焦党建、聚焦反腐、聚焦法规制度,意味深长。这不仅彰显出执政党从严治党的清醒与自觉,也传递了“反腐没有休止符”的决心和意志。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党的以来,党中央猛药去疴、重典治乱,抓作风驰而不息,打虎拍蝇毫不手软,达到了“猛击一掌”、正本清源的效果,党风政风为之一新。铁腕反腐顺应广大群众对严惩腐败分子的期待,警示各级党员干部为官从政当知敬畏、明底线,演绎出党心民意同频共振的有力和声。

“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与腐败势不两立,始终注重自身肌体的净化,不断探索着拒腐防变的有效举措。今天,尤应冷静看到,尽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不敢腐”的氛围业已形成,但我们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距离“不能腐”“不想腐”仍有很长的路要走。能否避免陷入“一抓就好转、一松就反弹”的怪圈,关系着反腐倡廉事业的成败。

近期,有人声言“打虎节奏放缓”,判断“反腐风暴已过”,甚至有干部私下嘀咕“最危险的时刻终于结束”。事实上,开弓岂有回头箭?反腐迈着不变的步伐,其力度从未减弱。仅近期,就有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肖天、西藏自治区人大会副主任乐大克等人先后落马。相比这些个案,更值得关注的,则是反腐从“治标”向“治本”的深入拓展,反腐倡廉的制度化、常态化趋势日益凸显。

就在这次政治局集体学习中,强调,“要在减少腐败存量的同时,坚决遏制腐败增量,推进反腐倡廉工作制度化、规范化”。这表明,着眼于不断变化的反腐实际,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法规制度的完善,让法规之网、制度之笼越织越细密,才能从根本上为反腐倡廉锻造坚实的臂膀。

政治学家们早就指出,一切掌握权力的人都存在滥用权力的可能。战国时期,韩非子就提出“明法制,去私恩”,指明了法治手段之于廉政的重要意义。法规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没有所谓的“铁帽子王”;无论级别多高、贡献多大,只要违法乱纪、贪污腐化,就必须依法依规接受惩处。依靠法规制度发力,正是与腐败作斗争的最有力武器。

要防止滥用权力,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在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语境下,法规和制度无疑是最根本、最稳定、最可靠的“权力”。正因此,着力完善反腐败法规制度,让各项规矩落细落小、具体可感,才能助力“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刚刚审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修订稿)》《关于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的若干规定(试行)》,就是践行这一思路的生动注脚。

“徒法不足以自行”,法规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一手抓制定完善,一手抓贯彻执行,靠的就是真抓和严管。不以权势大而破规,不以问题小而姑息,不以违者众而放任,不留“暗门”、不开“天窗”,才能让铁规发力、让禁令生威,确保各项法规制度落地生根。另一方面,制度的活力,也源于思想认同和文化氛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在铁腕反腐的同时,也需要做好观念的塑造。只有法治意识、制度意识、纪律意识扎根人心,才会形成尊崇制度、遵守制度、捍卫制度的普遍自觉。

前不久,一家新闻客户端以“反腐接下来怎么干,你有啥建议”为题发起小调查,互动热度超乎预期。“不仅要打老虎,更要灭苍蝇拍蚊子”“发动最广泛的群众参与”“加强制度约束与立法”……热切的关注、诚挚的建言,汇集成对抗腐败的强大民意。顺应民意、紧握最可靠的反腐利器,让日臻完备的法规制度成为常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我们必定能为全面从严治党标注新的时代刻度。

观看永远在路上心得篇六

《永远在路上》,我一集不落的看了。记忆最深刻的就是《天网追逃》这一集中的“咱家缺钱吗”的追问。当贪腐外逃的父亲应对女儿追问的时候,必须是后悔的,必须是尴尬的。但是,这个世界上是没有后悔药的。再后悔也已经晚了。“咱家缺钱吗”如果都能早问一句,可能就能抵御金钱腐败的诱惑了。

这位贪腐外逃的官员深深后悔了。在外逃的路上,他吃尽了苦头,过着居无定所的日子,还受到了外国人的欺负。到了国外他才发现,其实还是在国内老老实实工作是幸福的。再多的钱也不如自由自在的好。当有贪官在大牢里看着飞过窗前的小鸟羡慕自由的时候,为何就不能早问自己一句“咱家缺钱吗”

官员这个群体绝对不是最有钱的。但是也绝对不是差钱的。很多贪官污吏其实并不差钱。官员的家庭结构,尤其是到了必须级别的程度之后,基本上是不差钱的。妻子有工作,子女有工作,虽然工资不是太高,但是与普通百姓相比,也能够幸福的生活了。有的人这个时候的贪腐真还不是因为生活捉襟见肘,而是因为没有思考“咱家缺钱吗”。

看到多少贪官污吏的故事,总是会对一些细节所疑惑。有的贪官生活也很简朴,甚至对衣着没有多大奢求,穿着陈旧的袜子和鞋子。但是就有积累钱的习惯。有的贪官污吏把钱搞到手也不乱花,而是放在床底下,直到发霉了也不敢拿出来晾晒。有的贪官污吏,就连父母姐妹也不愿意接济,只是喜欢没事的时候,把钱拿出来数一数,找到了拥有财富的快感。

这其实暴露了一些人的心态。一方面是,看到有求于自己的商人赚了大把的钞票心里失去了平衡,这些钱凭啥让商人独得一方面是,想在金钱里找到快乐的感觉,而这种快乐的感觉又是畸变的,不是为了花钱,而是为了数钱玩。前几天,某地刚刚查处了一名贪官,家人名下的房产竟然有60多套,试问要这么多房子有啥用要的只是“以前拥有”的感受而已,没有多大意思。

我们需要多问一句“咱家缺钱吗”。作为官员的妻子,如果你爱自己的丈夫,就要常问“咱家缺钱吗”。作为子女为了官员父母的安全,也要常问“咱家缺钱吗”。而作为官员自己,在应对金钱诱惑的时候,也就应问问自己“咱家缺钱吗”。

生活上有保障,幸福上有保障,看病就医也是有保障的,出门坐着公家的车,吃着公家的饭,平平安安不比什么好别让金钱俘虏了自己的那一颗心。真的,为了自己的安全,就应把“咱家缺钱吗”放在心上。

观看永远在路上心得篇七

近日,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8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反映了党的以来,以同志为的党中央把管党治党提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专题片摄制组先后赴22个省(区、市),拍摄40多个典型案例,采访70余位国内外专家学者、纪检干部,十余名因严重违纪违法而落马的省部级以上官员,首次公开讲述他们的忏悔和反思。

周本顺,后又一名落马的省部级官员,也是后首位被调查的现任省委书记。在担任河北省委书记、省人大会主任之前,历任湖南省公安厅厅长、政法委书记,中央政法委员会委员、秘书长。

从小痛恨贪官自己却成了贪官

20xx年,周本顺从中央政法委调任河北省委书记之后,中央纪委陆续接到了不少对他的举报,在查办河北一些领导干部的案件中,又发现了一些周本顺涉嫌严重违纪问题的线索。20xx年7月24日,报经中央批准后,中央纪委对周本顺立案审查。

周本顺出身贫寒,从基层一步步成长为党的高级领导干部。权力的提升也意味着风险和诱惑的增长,然而周本顺并没有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热衷于结交各路朋友,享受各式各样人等的热情围捧,最终身陷其中。周本顺自己曾经这样说道,“我只看到了外面的五光十色,没有看到里面的刀光剑影。”

以“借钱”名义索要资金一笔就一千多万

和不少落马官员一样,周本顺犯下大错,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对子女的溺爱。在周本顺被查出的涉嫌经济犯罪的问题中,相当一部分和他儿子经营的生意有关。周本顺背地里纵容儿子去跟一些私企老板进行所谓的合作投资,搞房地产开发。

用这种看似隐蔽的方法,周本顺曾多次为这些老板在土地规划、审批等方面提供帮助,甚至还直接向一些老板以“借钱”的名义索要资金,给儿子做生意。其中,他向湖南的一位老板一笔就“借”了一千多万,至今未还。令人感到讽刺的是,周本顺曾经在河北提出干部要“四清”:“自己清,家属清,亲属清,身边清”,然而,他自己提出的要求,自己却并没有做到。

16间房,800多平,2个保姆,2个厨师

违法必先违纪。除了涉嫌经济犯罪,周本顺还严重违反党的多项纪律。在河北省军区大院里有一座二层小楼,上下共16个房间,面积800多平方米,原本是一个招待所。周本顺调任河北后,按规定应该入住省委统一提供的周转房,但他对周转房的条件不满意,看中了这座小楼,要求把它重新装修,供自己居住。

周本顺:反腐败工作要放一放、缓一缓

对中央严抓“八项规定”,周本顺在内心深处其实并不接受,以至于在公开场合多次表达不满。他甚至就直接跟班子成员说,现在中央抓八项规定,抓得太细了,没必要,中国历来就是一个人情社会,酒该喝还是要喝。

因自身存在严重的违纪和腐败问题,当反腐败的高压态势持续推进,尤其一些案件开始触及和他有利益往来的人员时,周本顺越来越感到不安。在河北一些会议上讲话时,他开始放出反腐败工作要放一放、缓一缓的言论,甚至直接插手干涉纪委的工作,就是为了自己的腐败行为最后得到一个冷处理,软着陆。

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廉洁才是立身之本,才是最大的平安,这个道理周本顺并非不懂,但他却把这些当成是说给别人听的,而没有把自己摆进去。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