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苏教版(九篇)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苏教版(九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3-24 07:45:49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苏教版(九篇)
时间:2023-03-24 07:45:49     小编:zdfb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苏教版篇一

教科书第49——52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1日=24时,能用24时记时法表示时刻。使学生辨别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的不同,及互换方法。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探索、认识24时记时法的过程中,发现与普通记时法的联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建立时间观念,会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的互换。

互换的规律。

教具准备:课件

一、联系生活,引出两种记时法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电视吗?老师今天特意带来一段电视节目的音乐,和大家一起分享。(播放新闻联播的片头曲)

2.有谁能告诉大家,新闻联播是什么时候播出的? 19时和晚上7时是同一个时刻吗?我们来看看片头画面所显示的时刻。(课件展示片头画面的19:00)

3.看来,晚上7时就是19时,这是两种不同的记时方法。

二、展开:经历过程,建立数模

1.师:老师这里有两张节目预报表,从这两张节目预报表上,你发现了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有什么疑问吗?

2.师:同学们通过观察,发现了同一时刻播出的电视节目用了两种不同的记时方法来表示。左边的记时法称为24时记时法,右边的记时方法称为普通记时法。

3.师:“普通记时法为什么要在前面加上上午、中午、下午、晚上等词语?”“24时记时法是怎么回事?”“这两种记时法有着怎样的关系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研究。(出示课题:24时记时法)

4.理解24时记时法的原理

师:下面就让我们跟随时间老人的脚步,看看时间是怎么匆匆走完一昼夜的。(演示动画)

并出示条形图展示。

5.沟通两种记时方法

刚才老师给大家讲述了24时记时法的原理,下面我们继续来看画面。(出示图片)这三幅图片分别是一天中的什么时候?你能用24时记时法说说她们在什么时间、干什么吗?

师:把普通计时法表示的时间改成24时记时法表示的时间,要注意什么?

小结:用24时记时法表示时间,上午的时间和普通记时法表示的时间是一样的,下午的时间则应要加上12,因为下午的时间是在一天的后一个12小时里的。另外,使用24时记时法表示时间时不需要在前面加上“上午、下午、晚上”等词语,因为它对应的时刻是的。

三、总结:坡度练习,巩固新知

1.快速抢答

请判断下面的时间是普通记时法,还是24时记时法?说说理由。

凌晨4时5:00早上8时19:00晚上10时22:00

2.超级换换换

用24时记时法表示下面的时间。

凌晨4时早上8时晚上10时。

用普通记时法表示下面的时间。

5:00 19:00 22:00。

3.生活中的24时记时法

提问:你见过生活中哪儿使用24时记时法?

——银行的营业时间图。

提问:银行储蓄业务上午几时几分开始,下午几时几分停业?

——车票图。

提问:他下午几时到火车站较合适?

——禁行标志图。

提问:上午几时几分到下午几时几分这段路禁止小汽车通行?

4.我当小主持

这里是用普通记时法安排节目的,你能用24时记时法预报下面的节目吗?

节目时间节目名称。

早上7时30分动画乐翻天;

早上10时30分智慧树;

中午12时动漫世界;

晚上8时银河剧场。

5.添时针游戏

这里是一个特别的时钟——只有指着12的分针。同桌两人,一人用24时记时法报整时,一人贴出时针位置。

6.难忘时刻

在历时刻也记录着一些让我们自豪的瞬间,让我们一起回放这样的几个时刻吧。

出示图片:

7.你知道吗?(课件播放)

8.全课小结:

这节课学习什么内容?你学会了什么?

同学们今天的24小时过去了,同时也意味着下一个24小时的到来(明天),明天过去了,又会有一个24小时(后天)会到来,时间就是这样不断地在前行。但人的一生是短暂的,老师送给大家一句话:时间,每人每天得到的都是24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与力量,给懒散的人只能留下悔恨。

让我们共勉吧!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苏教版篇二

1、利用已学的24时记时法和生活中对经过时间的感受,探索简单的时间计算方法。

2、在运用不同方法计算时间的过程中,体会简单的时间计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建立时间观念,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3、进一步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和多渠收集信息的能力。

计算经过时间的思路与方法。

计算从几时几十分到几时几十分经过了多少分钟的问题。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谈话:小朋友你们喜欢过星期天吗?老师相信我们的星期天都过得很快乐!明明也有一个愉快的星期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明明的一天,好吗?

2、小黑板出示明明星期天的时间安排。

7:10-7:30起床、刷牙、洗脸;

7:40-8:20早锻炼;

8:30-9:00吃早饭;

9:00-11:00看书、做作业

3、看了刚才明明星期天的时间安排,你知道了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你还想知道什么?

二、自主探究,寻找方法

1、谈话:小明在星期天做了不少的事,那你知道小明做每件事情用了多少时间吗?每个小组从中选出2件事情计算一下各用了多少时间。

(1)分组学习。

(2)集体交流。

2、根据学生的提问顺序学习时间的计算。从整时到整时经过时间的计算。

(1)学生尝试练习9:00-11:00明明看书、做作业所用的时间。

(2)交流计算方法:11时-9时=2小时。

3、经过时间是几十分钟的时间计算。

(1)明明从7:40到8:20进行早锻炼用了多少时间呢?出示线段图。

师:7:00-8:00、8:00-9:00中间各分6格,每格表示10分钟,两个线段下边的箭头分别指早锻炼开始的时间和结束的时间,线段图涂色部分表示早锻炼的时间。谈话:从图上看一看,从7时40分到8时经过了多少分钟?(20分)从8时到8时20分又经过了多少时间?所以一共经过了多少分钟。(20+20=40分)小朋友们,如果你每天都坚持锻炼几十分钟,那你的身体一定会棒棒的。

(2)你还能用别的方法计算出明明早锻炼的时间吗?(7:40-8:40用了一个小时,去掉多算的20分,就是40分。或者7:20-8:20用了1个小时,去掉多算的20分,就是40分。)

(3)练习:找出明明的一天中做哪些事情也用了几十分钟?

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出明明做这几件事情用了几十分钟吗?你是怎么算的?

三、综合练习,巩固深化

1、想想做做1:图书室的借书时间。你知道图书室每天的借书时间有多长吗?学生计算。

(1)学生尝试练习,交流计算方法。

(2)教师板书。

2、想想做做2。

(1)学生独立完成。

(2)全班交流。

3、想想做做3。

学生独立练习,全班交流。

4、想想做做4。

(1)学生独立完成。

(2)全班交流(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算的)

5、想想做做5。

(1)同桌交流。

(2)集体交流。

(3)小结归纳时间计算的一般方法。

四、知识延伸,课外实践

1、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本领?

2、看来我们已经了解了许多有关时间的知识,学会了简单的时间计算方法,体会到了时间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你还想知道有关时间的其他知识吗?让学生阅读书上第55页“你知道吗”的内容。

师:那你知道其他有关时间的知识吗?(学生提问)其实这些有关时间的知识很多很多,小朋友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从课外书、电视上和网络中去搜集更多这方面的知识。

3、布置作业。

(1)收集有关时间的知识。

(2)用24时记时法为自己设计一天的作息时间表。

4、出示本课上课时间和下课时间,请学生用最快的速度计算出这节课的时间。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苏教版篇三

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看电视吗?今天田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张节目单,看看上面有没有你喜欢看的节目,它几时播出的`?

2、学生自由回答,教师适时提问,如:14:00在钟面上怎样表示?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几时?

教师并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出相对应的两种记时方法。

3、小结并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1、初步认识24时记时法

⑴问:你知道一天中有几个小时?想一想,在这24个小时里,钟面上的时针要走几圈?一天时从什么时间开始的?

⑵出示红蓝色彩带,说明:我们把每天的凌晨0:00——中午12:00用红色彩带表示,把中午12:00——夜里12:00用蓝色彩带表示。

⑶问:中午12:00是白天还是晚上?师画出太阳图标。

⑷演示钟面时针的运行情况,了解0:00和24:00之间的关系。

⑸说明:0:00和24:00表示同一个时刻,这个时刻既表示一天的结束,又表示新的一天的开始,如果是除夕夜的时候,它还表示特殊的意义,也就是旧的一年的结束,又标志着新的一年的开始。

3、普通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之间的相互转换。

⑴观察普通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在表示方法上的区别。

⑵练习:说出下面时间用的是哪种记时法:

8:00 16:30下午5:00夜里11:30

上午8:00下午4:25 21:34 0:00

4、练习:p50想想做做1中的第一个钟面。

要求说出钟面表示的时间,问:这个时候你可能在干什么?

再出示背景图,问:这时的钟面上表示的什么时间?你怎么看出来的?你能用24时记时法说出钟面上表示的时间吗?

同理学习后两幅图。

5、 小结转换的方法。

1、出示题目,问:上面的营业时间用的是什么记时法?你能把它转换成普通记时法吗?

在把24时记时法转换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2、出示题目,直接口答。

3、观察火车票,问:你从火车票上得到了哪些关于时间的信息?

讨论:妈妈下午几时前到南京火车站比较合适?

4、以四人一组为单位,轮流用24时记时法播报节目。

5、小组讨论:看着3个钟面上的时间,说一说这时你可能在做什么?再在班级内交流。

1、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2、阅读课后常识部分:“你知道吗?”上的内容。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苏教版篇四

1、结合生活实际,自主探究计算经过时间的算法,能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进行有关计算。

2、进一步感知和体验时间,逐步建立时间观念。进一步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进一步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

计算经过时间的思路与方法。

计算从几时几十分到几时几十分经过了多少时间的问题。

以口答为主,让学生充分的讨论,在讨论的基础上,借助直观的线段图或钟面帮助理解,相互启发,体会用多种方法灵活计算时间。

节目预报表。

一、复习24时记时法:

出示节目预报:

节目预报:

上午8时50分金色的童年;

上午9时30分儿童英语;

…… ……

下午2时六一剧场;

下午4时美术星空;

下午4时40分七巧板;

…… ……

晚上6时30分大风车;

晚上7时新闻联播;

…… ……

你能用24时记时法播报节目吗?

同桌两人练习。

出示节目预报表。

二、新授:

1、这是小红暑假一天生活中的部分时间安排记录表,从中你知道了些什么?

出示:6:30起床

7:00——7:30吃早饭;

7:30——8:00做家务;

8:00——9:00做作业;

9:00——11:00到新华书店购书;

11:00——11:20吃中饭;

11:20——11:40饭后休息;

11:40——12:40午睡;

12:40——13:00在家休息片刻;

13:00——14:30游泳馆游泳;

14:30——15:20看电视。

2、小红的生活活动有些是从整时开始整时结束,有些是从几时几分开始到几时几分结束,你能将上面的活动时间按这样的情况分分类吗?

(引导学生将活动时间分成三类:

1)整时——整时

2)几时几分——几时几分(几分是一样的)

3)几时几分——几时几分(几分是不一样的)

3、你能算出小红什么活动所用的时间?你是怎样计算的?同桌或小组讨论。

4、小结交流计算方法。

整时的比较容易理解,只要用后面的时刻减前面的时刻,16-14=2。

几时几分到几时几分(几分一样的,学生比较容易理解)。

几时几分到几时几分(几分不一样的,学生不太容易理解)计算可借助钟面图或借助线段图。

有两种思路:例14:30——15:20看电视。

(1)先算从14时30分到15时是30分,再算从15时到15时20分是20分,一共播放了50分钟。

(2)先算从14时30分到15时30分是1小时,15时30分与15时20分比,超过了10分,所以一共播放了60分-10分=50分。

三、练习:

1、节目预报表

(1)回到复习的节目预报表(24时记时法)

你能说说你最喜欢看的节目从什么时候开始到什么时候结束,播放了多少时间?

交流汇总。

2、书上53页想想做做第1题

读题,理解题意。

独立思考。交流怎样想的。

有两种思路:

(1)分别算出上午和下午各有多长时间,再加起来。12:00到13:30是1小时30分,15:40到17:00是1小时20分,合起来是2小时50分。

(2)先算12:00到17:00是5小时,再从5上时中减去不借书的一段时间13:30到15:40是2小时10分,所以是2小时50分。

四、小结:(略)

16-14 = 2口答:播放了2小时。

想:从14时30分到15时是30分,再过20分是15时20分一共播放了50分。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苏教版篇五

例1:横向条形统计图

简单的数据分析

例2: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

例1: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

求平均数:

例2:用平均数来比较两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13——14简单的数据分析。

1、向学生介绍两种条形统计图,使学生会看这两种统计图,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2、使学生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会看两种统计图。

起始格与其他格表示不同单位量的条形统计图。

2课时。

教学目标:

1、向学生介绍横向条形统计图,使学生会看这种统计图,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2、使学生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出示挂图、引导学生观察并理解图意)

如果超市的王经理,现在很想知道超市上周四种品牌矿泉水的销售情况,还想知道下周该进些什么品牌的矿泉水。你有什么好办法?(统计)

二、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出示空白的纵向条形统计图,让学生观察。

说说这个统计图与以前见过的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2、它的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

3、根据统计表,你能完成下面这份统计图吗?

3、学生讨论并说明如何完成统计图。

4、提问:如果用横轴代表销售量,用纵轴代表不同的品牌,该怎样设计这样的统计图?

5、小组合作学习

6、小组汇报

7、出示规范的横向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完成。

你能跟同学说说完成这样的条形统计图时要注意什么?

8、讨论:如果下周要进货,哪种品牌的矿泉水应该多进些?哪种品牌的矿泉水应该多进些?你能说说理由吗?

三、引导学生进行小结

在前几个学期,我们已经学会了收集数据和整理数据的方法,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的结果。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统计、让学生理解、体验统计的1、展示数据2、科学预测、决策作用。

四、巩固练

课本40页第一、第四题

五、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苏教版篇六

1、知道时间可以分钟面时间、经过时间两个方面,从而正确把握有关时间计算的概念。

2、正确计算一天之内的经过时间,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一、认识两种时间概念:

1、我们学习了两种记时法,老师这儿有一句关于时间的话,来看一下:妈妈上午8时,上班一天工作8小时。(板书:8时、8小时)

(1)读一读,问:它们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的?请你分别说说自己的想法。

(2)教师要在学生说的基础上加以规范:

8时:它表示上午的一个时刻,那时我们正在上课,它还可以写成8:00;

8小时:它指的是一段时间。

出示钟面(画一画)……

指出:8时,是表示的某一时刻,用“时”来说,它是一个钟面时间。(板书:钟面时间—时)

而8小时,是从8:00开始数8个小时,到下午4时下班,这一段时间里经过了8个小时,它不是一个具体的时刻。) (板书:经过时间—小时)

(3)指板书说:时,一般是指钟面上的几时,它表示的是钟面时间;小时,它一般表示的是从某一个时间开始到另一个时间结束,它是一个经过时间。 (用点●和箭头在钟面旁加以区分)

2、判断,仔细听老师说的话,想:这是钟面时间还是经过时间?

老师晚上10时睡觉;老师晚上睡10小时。

3、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要通过一些钟面时间来简单地算经过时间。

二、教学经过时间的计算

1、出示:老师今天早上7:00上班,一直到中午11时下班,上午要上班几小时?

(1)出示题目:这里的早上7:00、中午11时是什么时间?问题求上午要上班几小时是什么时间?

(2)学生计算。

(3)交流:用什么方法比较好? (实物投影反馈)

11:00-7:00=4(小时)

讨论:4的单位是时?还是小时?可以写成4:00吗,为什么?

(4)结:像这样简单的计算,我们可以直接用后面的几时减前面的几时。

2、王师傅上午7:30上班,中午11:00吃饭,他上午工作了多少时间?

(1)独立思考

(2)全班交流,说说怎样计算:要求的是什么时间?(经过时间)还能用后面的时间减去前面的时间吗?你是怎么减的?

教师借助0—24小时图帮助学生理解、体会不同方法。

7:30——10:30 3小时,再加30分钟,是3小时30分

7:30——11:30 4小时,再减30分,是3小时30分

教师重点介绍横式书写方法,先减分再减时,分不够减想时借1作60。

11:00(10:60)-7:30=3小时30分

3、练一练:同学们下午1:00开始上课,下午4:25放学,同学们下午在校有多长时间?

三、综合练习

1、想想做做第2题

示图,补充银行营业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1)计算每个商场的营业时间

说说所标内容是什么意思?尝试练习

(2)交流:说说你是怎样计算每个商场的营业时间的?

(3)比较得出结果

师结:用普通记时法表示时,若两个时间都在上午或下午,就可以直接用后面的时间减去前面的时间,若两个时间,一个在上午,一个在下午,就要把下午的时间先化成24时记时法,再用后面的时间减去前面的时间。

四、总结

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要求经过时间只要怎样计算?该注意什么?(单位;下午时间转化成24时记时法;退1作60来计算)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苏教版篇七

九年义务教育课本三年级第一学期第56-58页。

《三角形的分类(2)》是小学数学三年级第一学期第五单元《几何小实践》中的图形概念教学内容,本内容的教学分为2个课时,教材第一课时呈现了小亚动手拼搭三角形框架的情境,引导学生选择不同的颜色的小棒来拼搭三角形框架,也就是不同长度的边来拼搭三角形,并通过观察、比较按边的长短的特征对三角形进行分类从而认识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并体会它们之间的包含关系。教材第二课时是通过“折一折”与“画一画”等具体操作活动来发现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并利用对称性了解等腰三角形两底脚相等,等边三角形三个角相等。本节课为第一课时教学。

学生学习本课之前已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还知道了三角形按角可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认识了轴对称图形。在日常生活中也对三角形有了一些接触和了解。

1、通过动手拼搭三角形框架进一步认识三角形。在操作过程中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观察、比较按边的长短的特征对三角形进行分类,并认识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发现它们之间的包含关系。

3、在动手操作中初步探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特征的过程中发展空间想象能力,渗透分类思想和数学思考的逻辑性。

能按边的长短的特征给三角形分类,认识各类三角形及其特征。

理解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彩色小棒、多媒体课件。

复习三角形知识

谈话引入:同学们,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个礼物---出示帆船。这艘帆船是由多个不同形状的三角形组成的。

回忆:关于三角形你还知道哪些知识?

2、反馈: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有三个角,三个顶点。

三角形按角分类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3、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关三角形的知识。(板书:三角形)

【策略说明:通过复习回顾已有的有关三角形知识并揭示课题。对于能够很好反馈出二年级所学三角形相关知识的学生,老师应该予以肯定。】

1、拼搭三角形框架

(1)观察学具盒:不同颜色的小棒长度不同,相同颜色的小棒长度相同

操作要求:选好学具先在桌面围三角形,能围成三角形的再进行拼搭。

小组合作:用所提供的学具拼搭三角形框架,比一比哪组拼搭的不重复的三角形最多。

合作要求:轻声讨论怎样搭不重复,再独立拼搭。

(3)交流展示:以小组为单位把拼搭的三角形框架展示在黑板上。

【策略说明:学生已经对三角形有了初步的认识,二年级已学过三角形按角的大小分为: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学生用小棒拼搭三角形框架的过程中,为了搭出更多不同的三角形框架,会思考寻找一定的方法,从而提高了有序思维的能力,同时为三角形按边的特点进行分类奠定基础。并且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能合理分工,体现小组合作的有效性。】

分类比较,探究特征

(1)分类比较

同学们真聪明,利用小组合作出了这么多不同的三角形框架。谁搭的和他们不同呢?

看来查找不方便,有什么好办法能让寻找起来了更方便?(让学生思考方法,体现分类的需求)

小组讨论:还有没有新的方法将这些三角形分类?

预设:三角形可以按角来分,分成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三角形可以按颜色来分,分成三根小棒颜色都相同的三角形、两根小棒颜色相同的三角形、三根小棒颜色都不相同的三角形。

小结:三角形按颜色分,其实也就是按边的长短来分。

汇报交流:

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上黑板将自己拼搭的三角形按边分类,边分边介绍方法。(其他小组一起分类)

特例分析:

思考:为什么用两根蓝色的小棒和一根红色的小棒不能组成一个三角形?

因为两根蓝色的小棒的长度和与一根红色小棒的长度相等,所以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策略说明:在寻找能拼搭的所有不重复三角形的活动中,渗透数学思考的逻辑性,不重复、不遗漏的有序思考思想。在查找分类的过程中组织学生研究有特例“用两根蓝色的小棒和一根红色的小棒能否拼搭三角形框架”,来完善学生的认知。】

探究各类三角形的特征:

(1)认识三角形名称

归纳:这一类是三条边都不等的三角形。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腰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边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板书)

(2)小结并补充课题: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把三角形按边的长短来分类。

(3)巩固复习:请同学们轮流将自己搭的三角形框架放回学具篮,边放边说它是个什么类型的三角形。

(4)同桌互评:在整理学具的过程中,同桌已经知道按边来分这些三角形的名字的小朋友举手。

【策略说明:通过整理学具巩固新知,学生之间的互评也是对新知掌握情况的及时评价。】

归纳总结,完善分类

(1)介绍等腰三角形各部分名称

人们形象地将等腰三角形两条长度相等的边叫做等腰三角形的腰,另一条边叫做底。两条腰所夹的角叫顶角,一条腰和底所夹的角叫底角。

观察:每个等腰三角形都有2条腰,1条底。有1个顶角和2个底角。

找一找:等腰三角形框架中的腰

(2)提问:你能在等边三角形里面找到腰吗?(等边三角形中有三组相等的边)

反馈: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3)完善分类

小结:由此看来,三角形按边的长短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三条边都不等的三角形,一类是等腰三角形,而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判断下面的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用手势表示。

1、等腰三角形

2、等边三角形

3、三边不相等的三角形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在书本p56-58,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边看边想,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本领?你还想知道什么?

【策略说明:通过翻书阅读学生对于所学的知识自主进行梳理、归纳总结,同时鼓励学生提出新的问题,激发学生不断思考求知的学习欲望。】

:练习册p73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苏教版篇八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经理多种算法交流的过程,并能正确地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能用乘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能计算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教具准备:挂图、幻灯、小黑板。

一、情境导入:

暑假里,有三个小朋友,来到了美丽的大海边。出示挂图:同学门自己观察这幅图把你看到的说给同桌听一听。

二、探索新知:

1、描述情境图,并根据图提出问题。

2、小组交流各自的问题,并试着解决问题。

3、引出:买3个游泳圈需要多少钱?

(1)列式计算,小组交流。

引导学生根据问题独立列出乘法算式:12 × 3

(2)全班交流算法。

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学生们可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

4、解决问题:买3个球需要多少钱?

每个学生先独立列出乘法算是,尝试解决,再交流、汇报。

5、引导学生说一说怎样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

三、拓展应用:

1、13×3 70×5 24×2 15×3 31×3 34×2 24×4 13×5 2

⑴、一共有多少块饼干?

⑵、每个小朋友15块,分给6个小朋友,够分吗?

四、小结

在这节课中,你学会了什么?要注意什么问题?

五、作业:作业本中的相关作业。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苏教版篇九

1、在游戏比赛中初步感知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并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知道对折后,图形两边完全重合的图形叫轴对称图形。

2、通过判断,辨析和验证进一步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和理解,并认识对称轴,根据特征会找和画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3、让学生初步感知几何图形的美,同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认识并理解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

根据特征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媒体、图形等。

1.女同学和男同学比眼力,老师分别给你们看一个图形的一部分,猜一猜是什么?出示:相关图形的一半,

女:蝴蝶、飞机

男:木梳、电筒

宣布比赛结果,激化矛盾。

男生觉得比赛内容不公平,女生猜的图形另一半与看到的一半一样,他们猜的图形两边不一样。

女生猜的图形两边真的一样吗?(媒体演示)你发现了什么?

认识完全重合(板书)

5.再次感知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a.出示:半张电话图形,男生猜一猜是什么图形?

b.能用最简单的方法验证电话图形两边完全重合吗?

c.演示:“对折”、“完全重合”

d.学生动手验证树的图形两边是否完全重合,同桌互说验证结果。

学生得出结论:对折后,图形两边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板书)

6.认识对称轴

1.判断下列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双喜图在判断中进一步明确对折后,图形两边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中间的直线是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同一方向的一双鞋对折后,图形两边没有完全重合,进一步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认识。

c、两条相对的鱼

d、叶子图

2、用手式比划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字母:e t 汉字:中田)

3.判断图中红线是对称轴吗?(小组讨论)

只有沿红线对折后图形两边完全重合,红线才是图形的对称轴。

4.小结:我们怎样来判断图形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1.以小组为单位挑出轴对称图形

a、每组都有一张信封,信封内有三角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等腰梯形、圆各种图形,学生动手验证出轴对称图形。

b、学生动手找出各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c.小组汇报

2.小结:有的轴对称图形有一条对称轴,有的轴对称图形有两条对称轴,有的轴对称图形有无数条对称轴。

生活中有许多轴对称现象,你能举例吗?

媒体出示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欣赏对称的美。

3,学生制作轴对称图形

总结:你是怎么剪的?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