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最新林清玄散文作品阅读题及答案解析(3篇)

最新林清玄散文作品阅读题及答案解析(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3-23 19:47:39
最新林清玄散文作品阅读题及答案解析(3篇)
时间:2023-03-23 19:47:39     小编:zdfb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林清玄散文作品阅读题及答案解析篇一

那时是春末了,一期稻刚刚收成,春日阳光的金线如雨倾盆地泼在温暖的土地上,牵牛花在篱笆上缠绵盛开,苦楝树上鸟雀追逐,竹林里的笋子正纷纷涨破土地。细心地想着植物突破土地,在阳光下成长的声音,真是人间里非常幸福的感觉。

农夫和我坐在稻埕旁边,稻子已经铺平张开在场上。由于阳光的照射,稻埕闪耀着金色的光泽,农夫的皮肤染了一种强悍的铜色。我在农夫家作客,刚刚是我们一起把稻子倒出来,用犁耙推平的,也不是推平,是推成小小山脉一般,一条棱线接着一条棱线,这样可以让山脉两边的稻谷同时接受阳光的照射。似乎几千年就是这样晒谷子,因为等到阳光晒过,八爪耙把棱线推进原来的谷底,则稻谷翻身,原来埋在里面的谷子全部翻到向阳的一面来——这样晒谷比平面有效而均衡,简直是一种阴阳的哲学了。

农夫用斗笠扇着脸上的汗珠,转过脸来对我说:“你深呼吸看看。”

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缓缓吐出。

他说:“你吸到什么没有?”

“我吸到的是稻子的气味,有一点香。”我说。

他开颜笑了,说:“这不是稻子的气味,是阳光的香味。”

阳光的香味?我不解地望着他。

那年轻的农夫领着我走到稻埕中间,伸手抓起一把向阳一面的谷子,叫我用力地嗅,那时稻子成熟的香气整个扑进我胸腔,然后,他抓起一把向阴的埋在内部的谷子让我嗅,却是没有香味了。这个实验让我深深地吃惊,感觉到阳光的神奇,究竟为什么只有晒到阳光的谷子才有香味呢?年轻的农夫说他也不知道,是偶然在翻稻谷晒太阳时发现的。我们坐在稻埕边,漫无边际地谈起阳光的香味来,然后我几乎闻到了幼时刚晒干的衣服上的味道,新晒的棉被、新晒的书画,阳光的香气就那样淡淡地从童年流泻出来。自从有了烘干机,那种衣香就消失在记忆里,从未想过竟是阳光的关系。

农夫自有他的哲学,他说:“你们都市人可不要小看阳光,有阳光的时候,空气的味道都是不同的。就说花香好了,你有没有分辨过阳光下的花与屋里的花香气不同呢?”

我说:“那夜来香和昙花的香又作何解呢?”

他笑得更得意了:“那是一种阴香,没有壮怀的。”

我便那样坐在稻埕边,一再地深呼吸,希望能细细品味阳光的香气,看我那样正经庄重,农夫说:“其实不必深呼吸也可以闻到,只是你的嗅觉在都市里退化了。”(选自《林清玄散文集》有删改)

注释:①苦楝树(liàn):一种落叶乔木。②稻埕(chéng):稻田。

1.阅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修辞的角度,谈谈你对文中划线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农夫说夜来香和昙花的香是一种阴香?作者写夜来香和昙花的香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结尾写道:“农夫说:‘其实不必深呼吸也可以闻到,只是你的嗅觉在都市里退化了。’”你觉得这句话讲得有道理吗?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春末,我在南方小镇一位农夫家作客,和他一起在场上晒谷子,在农夫的引导下嗅到了(发现了)阳光的香味。

2.用了比喻、拟人修辞。生动形象地描写出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或生动形象的描写出春天春光灿烂、鲜花盛开、鸟雀追逐、植物蓬勃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大自然)的赞美(喜爱)之情,流露出一种幸福的感觉。

3.夜来香、昙花夜间开花,其香味与阳光无关,所以称为阴香。

作用:与阳光下的花香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衬托出)阳光的重要性,体现了农夫对阳光的赞美(或体现了农夫对自然的热爱)。

4.有道理。城市人生活水平虽然提高了,离美好的大自然却越来越远,表现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回答对劳动的赞美或对阳光的赞美也可)。现实意义:表现了作者希望人们回归自然,在和大自然的接近中去陶冶性情,尤其是城市人们要更加重视劳动,重视自然,保存善良和纯朴的心境。(能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简单分析,意合即可)

林清玄散文作品阅读题及答案解析篇二

⑴远远的地方吹过来一股凉风。风里夹着呼呼的响声。侧耳仔细听,那像是某一种音乐,我分析了很久,确定那是笛子的声音,因为萧的声音没有那么清晰,也没有那么高扬。由于来得遥远,使我对自己的判断感到怀疑;有什么人的笛声可以穿透广大的平野,而且天上还有雨,它还能穿过雨声,在四野里扩散呢?笛的声音好像没有那么悠长,何况只有简单的几种节奏。

⑵我站的地方是一片乡下的农田,左右两面是延展到远处的稻田,我的后面是一座山,前方是一片麻竹林。音乐显然是来自麻竹林,而后面的远方仿佛也在回响。

⑶竹林里是不是有人家呢?小时候我觉得所有的林间,竹林是最神秘的,尤其是那些历史悠远的竹林。因为所有的树林再密,阳光总可以毫无困难的穿透,唯有竹林的密叶,有时连阳光也无能为力;再大的树林也有规则,人能在其间自由行走,唯有某些竹林是毫无规则的,有时走进其间就迷途了。因此自幼,父亲就告诉我们“逢竹林莫入”的道理,何况有的竹林中是有乱刺的,像刺竹林。

⑷这样想着,使我本来要走进竹林的脚步又迟疑了,在稻田田埂坐下来,独自听那一段音乐。我看看天色尚早,离竹林大约有两里路,遂决定到竹林里去走一遭——我想,有音乐的地方一定是安全的。

⑸等我站在竹林前面时,整个人被天风海雨似的音乐震慑了,它像一片乐海,波涛汹涌,声威远大,那不是人间的音乐,竹林中也没有人家。

⑹竹子的本身就是乐器,风是指挥家,竹子和竹叶便是演奏者。原来竹子洒过小雨,上面有着水渍,互相摩擦便发出尖利如笛子的声音。而上面满天摇动的竹叶间隙,即使有雨,也阻不住风,发出许多细细的声音,配合着竹子的笛声。

⑺每个人都会感动于自然的声音,譬如夏夜里的蛙虫鸣唱,春晨雀鸟的跃飞歌唱,甚至刮风天里涛天海浪的交响。凡是自然的声音没有不令我们赞叹的,每年到冬春之交,我在寂静的夜里听到远处的春雷乍响,心里总有一种喜悦的颤动。

⑻我有一个朋友,偏爱蝉的歌唱。孟夏的时候,他常常在山中独座一日,为的是要听蝉声,有一次他送我一卷录音带,是在花莲山中录的蝉声。送我的时候已经冬天了,我在寒夜里放着录音带,一时万蝉齐鸣,使冷漠的屋宇像是有无数的蝉在盘飞对唱,那种经验的美,有时不逊于在山中听蝉。

⑼后来我也喜欢录下自然的声籁,像是溪水流动的声音,山风吹抚的声音,有一回我放着一卷写明《溪水》的录音带,在溪水琤琮之间,突然有两声山鸟长鸣的锐音,盈耳绕梁,久久不灭,就像人在平静的时刻想到往日的欢愉,突然失声发出欢欣的感叹。

⑽但是我听过许多自然之声,总没有这一次在竹林里感受到那么深刻的声音。原来在自然里所有的声音都是独奏,再美的声音也仅弹动我们的心弦,可是竹林的交响整个包围了我,像是百人的交响乐团刚开始演奏的第一个紧密响动的音符,那时候我才真正知道,为什么中国许多乐器都是竹子制成的,因为没有一种自然的植物能发出像竹子那样清脆、悠远、绵长的声音。

⑾可惜的是我并没有能录下竹子的声音,后来我去了几次,不是无雨,就是无风,或者有风有雨却不像原来配合得那么好。我才知道,原来要听上好的自然声音仍是要有福分的,它的变化无穷,是每一刻全不相同,如果没有风,竹子只是竹子,有了风,竹子才变成音乐,而有风有雨,正好能让竹子摩擦生籁,竹子才成为交响乐。

⑿失去对自然声音感悟的人是最可悲的,当有人说“风景美得像一幅画”时,境界便低了,因为画是静的,自然的风景是活的、动的;而除了目视,自然还提供各种声音,这种双重的组合才使自然超拔出人所能创造的境界。世上有无数艺术家,全是从自然中吸取灵感,但再好的艺术家,总无法完全捕捉自然的魂魄,因为自然是有声音有画面,还是活的,时刻都在变化的,这些全是艺术达不到的境界。

⒀最重要的是,再好的艺术一定有个结局。自然是没有结局的,明白了这一点,艺术家就难免兴起“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寂寞之感。人能绘下长江万里图令人动容,但永远不如长江的真情实景令人感动;人能录下蝉的鸣唱,但永远不能代替看美丽的蝉在树梢唱出动人的歌声。

⒁那一天,我在竹林里听到竹子随风吹笛,竟忘记了时间的流逝,等我走出竹林,夕阳已徘徊在山谷。雨已经停了,我却好像经过一场心灵的沐浴,把尘俗都洗去了。

⒂我感觉到,只要有自然,人就没有自暴自弃的理由。

(原文有改动)

17.阅读第⑴段,请概括风雨中笛声的特点。(3分)

答:

18.第⑿段中加点的“双重的组合”指什么?(2分)

答:

19.文章叙述了作者雨天听竹的过程,其间作者心情波澜起伏。请简要写出作者心理变化的四个过程。(4分)

答:

20.依照第⒀段画线句,用“人能……,但永远……”的句式仿写。(2分)

答:

21.文章最后说“只要有自然,人就没有自暴自弃的理由”,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3分)

答:

17.(3分)清晰、高扬、穿透力强

18.(2分)活的画面和声音

19.(4分)①被笛声吸引,②被笛声震撼,③感动于笛声,④遗憾没有录下笛声。

20.(2分)例:⑴人能录下昙花翕合花瓣的声音,但永远不能聆听到它绽放生命的欢快。⑵人能绘下劲松参天挺立的英姿,但永远不能再现它破坚石而出的毅力

21.(3分)自然是美丽的,自然是时刻变化的,人们应该时时体验自然,感悟自然,融入自然,生命就会有价值,生活就会有意义。(意思对即可)

林清玄散文作品阅读题及答案解析篇三

阅读林清玄《布袋莲》一文,完成13-16题。(共10分)

(1)七年前我租住在木栅一间仓库改成的小木屋,木屋虽矮虽破,却因风景无比优美而觉得饶有情趣。

(2)每日清晨我开窗向远望去,首先看到的是种植在窗边的累累木瓜树,再往前是一棵高大的榕树,榕树下有一片田园栽植了蔬菜和花圃,菜园与花圃围绕起来的是一个大约有半亩地的小湖,湖中不论春夏秋冬,总有房东喂养的鸭鹅在其中游嬉。

(3)我每日在好风好景的窗口写作,疲倦了只要抬头望一望窗外,总觉得胸中顿时一片清朗。

(4)我最喜欢的是小湖一角长满了青翠的布袋莲。布袋莲据说是一种生殖力强的低贱水生植物,有水的地方随便一丢,它就长出来了。而且长得繁茂强健。布袋莲的造型真是美,它的根部是一个圆形的球茎,绿的颜色中有许多层次,它的叶子也奇特,圆弧形的卷起,好象小孩仰着头望天空吹着小喇叭。

(5)有时候,我会捞上几朵布袋莲放在我的书桌上,它没有土地,失去了水,往往还能绿很长一段时间,而且它的枯萎也不象一般植物,它是由绿转黄,然后慢慢干去,格外惹人怜爱。

6)后来,我住处附近搬来一位邻居,他养了几只羊,他的羊不知为什么喜欢吃榕树的叶子,每天他都要折下一大把榕树叶去养羊。到最后,他干脆把养绑在榕树下,爬在树上摘叶子,才短短的几个星期,榕树叶全部被摘光了,剩下光秃秃的树枝,在野风中摇摆褪色的秃枝。

(7)我憎恨那个放羊的中年汉子。

(8)榕树叶吃完了,他说他的羊也爱吃布袋莲。

(9)他特别做了一枝长竹竿来捞取小湖中的布袋莲,一捞就是一大把,一大片的布袋莲没有多久就全被一群羊儿吃得一叶不剩。我虽几次制止他而发生争执,但是由于榕树和布袋莲都是野生,没有人种它们,它们长久以来就生长在那里,汉子一句话便把我问得哑口无言: 是你种的吗?

(10)汉子的养羊技术并不好,他的羊不久就患病了;不久,他啊也搬离了那里,可是我却过了一个光秃秃的秋天,每次开窗就是一次心酸。

(11)冬天到了,我常独自一个人在小湖边散步,看不见一朵布袋莲,也常抚摸那些被无情断丧的榕树枝,连在湖中的鸭鹅也没有往日玩得那么起劲。我常在夜里寒风的窗声中,远望在清冷月色下已经死去的布袋莲,辛酸得想落眼泪,我想,布袋莲和榕树都在这个小湖永远地消失了。

(12)熬过冬天,我开始在春天忙碌起来,很怕开窗,自己躲在小屋里整理未完成的稿件。

(13)有一日,旧友来访,提议到湖边散散步。a我惊讶地发现榕树不知道什么时候萌发了细小的新芽,那新芽不是一叶两叶,而是千株万株,凡是曾经被折断的伤口边都冒出四五朵小小的芽,使那棵几乎枯去的榕树好象披上一件缀满绿色珍珠的外套。布袋莲更奇妙了,那原有的一角都已经扑满,还向两边延伸出去,虽然每一朵都只有一寸长,更因为低矮,使他们看起来更加缠绵,深绿还没有长成,是一片翠得透明的绿色。

(14)我对朋友说起那群羊的故事,我们竟为了布袋莲和榕树的更生,快乐得在湖边拥抱起来,为了庆祝生的胜利,当夜我们就着窗外的春光,痛饮得醉了。

(15)那时节,我只知道为榕树和布袋莲的新生而高兴,因为那一段日子活得太幸福了,完全不知道它有什么意义。

(16)经过几年的沧桑创痛,我觉得情感和岁月都是磨人的,b常把自己想成是一棵榕树,或是一片布袋莲,情感和岁月正牧着一群恶羊,一口一口地啃吃着我们原本翠绿活泼的心灵,有的人在这些啃吃中枯死了,有的人失败了,枯死和失败远是必有的事,问题是,东风是不是再来,是不是能自破裂的伤口边长出更多的'新芽?

(17)当然,伤口的旧痕是不可能完全复合的,被吃掉的布袋莲也不可能更生,不能复合不表示不能痊愈,不能更生不表示不能新生,任何情感和岁月的挫败,总有可以排解的办法吧!

(18)我翻开七年前的日记,那一天酒醉后,我歪歪斜斜地写了两句话: 要为重活的高兴,不要为死去的忧伤。

13、围绕布袋莲的繁茂、消失和新生,作者的情感不断变化,请仔细阅读全文,仿照示例,进行概括。(3分)

14、文章题目是《布袋莲》,却在对布袋莲的描写中多次写到榕树,请分析作者这样写的意图。(3分)

15、 冬天到了,我常独自一个人在小湖边散步,看不见一朵布袋莲,也常抚摸那些被无情断丧的榕树枝。 这句话中的 抚摸 一词有何含义?(2分)

16、本文语言很有表现力,或生动细腻,或意味隽永,请从两处划线句中选择一句进行赏析。(2分)

13、慢慢枯萎,惹人怜爱;啃吃殆尽,气恼心痛;奇妙新生,惊喜雀跃(一点1分,意对即可,共3分)

14、共3分, 榕树与布袋莲一个高大美丽,一个矮小可爱。共同构筑了作者窗外的好风景。(1分)它们同样焕发生机美丽,同遭被摧残的厄运,又同样在劫难后重生,是作者心中美好不可分割的整体。(1分)相对于布袋莲来说,榕树高大的形象正可以衬托出小小布袋莲生命力的顽强可敬。(1分)

15、抚摸是指用手轻轻按着并来回移动,这里表现了作者对被折断的榕树的怜惜,对榕树枝遭受无情摧残的痛心。(2分, 意对即可)

16、赏析:a句,运用比喻,将千万叶嫩芽比做 缀满绿色珍珠的外套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榕树重新发芽生长的勃勃生机与美丽,抒发了作者因榕树萌发新芽产生的惊喜赞叹之情。

b 句,借物喻人,由榕树和布袋莲一度消亡,继而重生得到启示:人生难免有沧桑创痛,坎坷的情感和岁月会啃去心灵的活泼,磨去曾经的美好。有的人因此颓废消沉,一蹶不振。但意志坚强,积极面对的人,他的创痛可以愈合,忧伤可以排除,磨去的岁月可以重来,生命中的美丽会重新绽放。(2分,方法1分,具体分析1分。 a句重在分析语言描写的生动细致,b句重在分析句子中蕴含的哲理。)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