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说课稿数学篇一
本文介绍了神秘的格雷海姆岛忽隐忽现的过程以及人类探寻到的原因,全文因此分成了两部分。由于内容的需要,这两部分的语言风格表现出不同的特点。第一部分为叙述性与描写性的语言,第二部分为说明性的语言。如果把全文看作一个谜语,那么,第一部分是谜面,第二部分就是谜底。
三年级学生已经能自主识字,并基本掌握理解词句的方法,能通过预习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有些基础比较好的学生还能读好比较长的句子。学生也有了一定的理解课文的能力,在预习时能解决一些较为简单的问题。在布置预习时,我要求学生思考:小岛的名字叫什么?为什么说它是神秘的小岛?找出说明小岛神秘的词语。
目标一:能正确认读课文10个生字,理解并积累相关词语。三年级的字词教学已不再是重点,学生可以在预习中独立认识生字,并积累相关词语。故而在课堂教学中生字词语不再作为一个环节来予以教学,而是在学生的课文朗读中指导字音,在课文学习中指导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
目标二: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自主学习,能读懂课文,找到相关的句子,读出相关的语气。通过让学生自读2-4节,找出“表现小岛出现与消失的句子”,并指导学生的朗读,读出小岛神秘的语气。
目标三:通过朗读与观看媒体感受小岛的神秘之处,并理解小岛形成的奥秘。根据课文内容,制作了几个媒体画面,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朗读。
目标四:能通过学习课文知道大海中蕴含了许多神秘的科学知识,产生探究大海奥秘的兴趣。 学生在学习课文后,引导学生回顾课文,指出大海中除了火山爆发外,还有许多神秘古怪的现象,培养他们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究事物原因的欲望。
(一)图片引入,揭示课题
从欣赏图片入手,教师结合图片描述大海的不同景象,唤醒学生已有的经验,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了大海是变化莫测的,是富有神秘感的,由此引出第一节内容,并顺势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小岛概况
学生在课前预习过课文,对课文有了初步的了解,而预习的检查又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我把初步感知与预习交流合二为一,让学生说说小岛的名字,为什么说它是神秘的小岛?通过交流让学生来了解小岛的概况。
(三)层层深入,了解“神秘”
这一段教学有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通过学习小岛的“现”的句子来体会小岛的神秘。第二层次是通过学习小岛“隐”的句子来感受小岛的神秘。
在语文教学中,“精讲多读”是非常必要的。在体会小岛神秘的过程中,我就是通过找句、读句来让学生逐渐体会小岛的奇幻、神秘!在读句时,我采用多种形式朗读,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始终和文本对话,并通过对一些关键词的理解来达到体会文本所要表达的内涵的目的。这个过程中,一前一后两次对“这个忽现忽隐的小岛真是太神秘了!”这句话进行朗读,学生的体会和他所要表达的情感是不同的,后一次的朗读较前一次有了更深的感受。同时这两次朗读,也使这一环节的学习显得相对完整。
(四)揭示奥秘,训练语言
课文第五节内容是一段说明性的语言,揭示了小岛忽现忽隐的原因。在教学时,学生通过朗读、媒体演示来理解小岛“忽现忽隐”的奥秘,并进行说话训练,让学生重组课文的语言,发展语言能力。
其中的说话训练存在一定的难度,因为有些概念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而且学生一定要理解文中的语言,同时要把文中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才能说完整、说清楚。在这段教学中,我就借助了媒体的帮助,通过形象的模拟演示火山爆发,来帮助学生进行理解内容、进行说话练习。
(五)总结拓展,课堂延伸
学完课文后,学生知道了“神秘的小岛”的奥秘,但这只是大海抛出的许许多多的谜语中的一个,于是我在网上搜集了三幅大海奇景图,要求学生课后再去探究它们的奥秘之处。此举一方面是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另一方面也是对课文作了一个延伸。
说课稿数学篇二
想一想“为什么称张骞为丝绸之路上的友好使者?”
通过“读一读”明确开通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通过“算一算”感受丝绸之路的古老,同时板书:古老;通过“想一想”理解张骞是丝绸之路上的友好使者。
6、在读故事后,组织一个学生动手的小组体验活动。我给每组学生一些丝绸之路上传递物品的小图片,让学生们从这些图片中挑出通过丝绸之路从西域传到中原地区的是哪些?传递到西域的物品有哪些?出示图12
请几位同学将物品分类,利用白板的拖动功能,将物品拖到相应的圈里。
7、思考交流:传递的这些物品给西域各国和中原地区带来了什么好处?
在活动后,教师总结到:“在这条路上传递的众多物品中,以丝绸的影响最大,19世纪,德国地理学家第一次把中国中原地区经过新疆到中亚的陆上通道翻译成silroad,丝绸之路由此得名。”
8、继续补充介绍“丝绸之路开通后,西域各国的商人们来到我国做买卖,这是人们之间的贸易交流;一些佛教僧人来我国传播佛法,这是一种文化的交流。随着交往的深入,佛教逐渐在我国传播开来。
9、讲故事,主要是让学生说一说他们课前了解到的玄奘西游的经历,从而认识丝绸之路上的另一位友好使者玄奘。图13
在本环节的最后,我再次引导学生思考并总结“为什么称张骞、玄奘为丝绸之路上的友好使者?”提升学生对张骞、玄奘在对外交往中发挥的友好作用的认识。
(在听故事、读故事、讲故事这几个活动中,认识了丝绸之路上的友好使者,使学生体会丝绸之路在中西各国交往中的重要作用,体会友好往来带来的好处,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萌发民族自豪感。既突出了本课的重点,也突破了本课的难点。)
第四个环节,是通过看图片、听介绍,了解丝绸之路的兴衰。
以看“现在的丝绸之路的图片”、听“老师讲丝绸之路的兴衰”, 来了解丝绸之路的20xx多年来的发展变化过程,感受丝绸之路在东西方物质文化交流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丝绸之路开通后,西方和我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十分频繁,丝绸之路的路线也随着发生变化,到最繁盛的时期甚至形成了道路网。后来由于自然环境的变迁、人为过度使用水等自然资源,再加上战争等原因,丝绸之路也一度衰落。现代的丝绸之路,是我国重要的旅游资源,它沿线众多的历史文物、古迹、壮丽的自然风光和多姿多彩的各民族风土人情,仍然吸引着成千上万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 。同时在原丝绸之路基础上修建的亚欧大陆桥,更是欧亚大陆东西最便捷的通道。)
第五个环节,想一想,说一说。
想:“这节课,你是怎么样学习的?”,说“通过什么,学习了什么?”从而师生共同总结出“本课是通过读图了解了丝绸之路的基本情况,通过学习故事,知道了丝绸之路上的友好使者和开通丝绸之路的重要意义。”既回忆了本课的学习过程,明确总结出本课的学习方法,总结了全课,又为下一课时的学习做好了准备。这也是体现本课的教学特色之处。
板书是现代教学的要求,它能够更直观的体现出本次教学的重点,利用板书能够让学生更好的回忆本次教学的思路,直观的板书使得学生在视觉上回顾本次教学的内容。
本次教学的教学手段是交互式白板教学,通过一节课的努力,较好的达到预期效果。首先,白板教学操作比较它很灵活、简单,不用每次老师在电脑和屏幕之间跑来跑去,就是一支笔就可以搞定一切,学生也更熟悉,教师也更自然,师生以更平和的心态去教、学。当讲到张骞出使西域的时候,想让学生直观的看到张骞的路线,要是用普通的多媒体ppt做的话,要设置路线,一段一段的弄,弄不好就出现偏差,就得从头再来。而利用白板教学,只要选中图片,然后右键里边选择“拖动复制”就可以拖拽出一个一模一样的图片,然后按着路线走,那样随意性比较大,也适合本次的教学。其次,交互式白板的动态效果没有演示文稿绚丽,但是它比较神奇,你可以讲文字进行拖拽,还有可以用遮挡功能将文字盖住,让人们感觉没有任何东西,其实你自己知道其中的奥秘,当给学生展示的时候,他们觉得很神奇、好奇,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学生还特别主动要表现,使他们主动地来学习,来展示自己。最后,普通的多媒体教学,只是让学生看、听,但是白板教学不一样,利用它可以让学生走到白板前,自己去画线、自己去做题、去选择、连线等,学生对于新鲜事物也比较感兴趣,学习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这就是老师与学生的交互,其实白板就是把普通多媒体的功能和黑板的作用放在里一起,集合于一身了,即可以当多媒体给学生出示图片、视频、试题,也可以像黑板一样,效果更好。
说课稿数学篇三
1 .学会本课10 个生字。
2 .比较礻、衤、宀、穴两组容易混淆的偏旁。
3 .看图熟读词语,借助插图理解词语,正确流利地熟读词串构成的韵文。
⒈认识本课生字,正确书写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美观。
⒉能够区别形近偏旁。
⒈生字卡片、礻、衤、宀、穴偏旁的演变过程的多媒体课件及文中插图。
⒉指导学生课前搜集中国古代的神话故事和有关祖先的知识。设计思路 《语文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课前后两部分的结构相似,因此,在学习、总结前半部分的基础上,让学生分组合作、探究讨论后半部分的内容,在轻松愉快、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探究汉字规律,加深对字、词、韵文的理解与积累。
⒈小朋友,这儿有两组字,你们认识吗?出示江、河、海、柳、杨、松,指名认读。这两组字为什么用这样的偏旁?
⒉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以形近偏旁带生字形式出现的看图识字课文,认识一些新朋友。
⒊板书课题,齐读。
⒈(出示图和第一、二竖行)学生组成四人学习小组。
⒉图上画的是什么?不认识的可以请教组内其他小伙伴。 借助拼音读词语,读准字音。会读了的读给其他小朋友听,不会读的互相帮助。 小组长带领小伙伴合作读,互相正音。
⒊不带拼音,自由练读,然后开火车读。
⒈了解礻的演变过程。 出示神话、祝福、祖先,读一读,找一找,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多媒体显示礻的演变过程,观察礻的古文字像什么? 看看图,读读词,想想这些字为什么都有礻这个偏旁?(与神仙、祖宗等有关)
⒉了解衤的演变过程。 ⑴出示裙子、裤子、衬衫,读一读,找一找,你们发现了什么? (多媒体显示衤。)认识袜。 ⑵同桌合作:看多媒体演示衤的演变过程,讨论衤的古文字像什么。这些字为什么有衤这个偏旁?(大都与衣服有关。) ⑶全班交流。 ⑷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字也有礻或衤这个偏旁。
⑴出示神话、祝福、祖先。指名读。
⑵出示图。小朋友,这些都是神话故事中的人物,请你们拿出自己搜集的神话故事和有关祖先的知识交流交流。(教师积极地参与其中。)
⑶说话训练:对你的好朋友说一句祝福的话。
⑷齐读这组词。
⑸出示裙子、裤子、衬衫。
⑹小朋友,裙子、裤子、衬衫都是衣服中的一种,你还知道哪些衣服名称?⑺指名读,齐读这组词。
⑻连起来诵读每一二两行。
⒈出示生字,指名组词读。
⒉同桌交流:怎样记住这些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⒊集体交流:礻和衤要区别开。
⒋教师指导书写:这些字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⒌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练写,教师巡视指导,相机纠正写字姿势。 这一环节,从复习旧知入手,为学习新内容做铺垫,并以儿童化的语言引导学生认识新朋友,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热情,进入学习状态。 采用多种生动活泼的方式复现词语,学生始终处于兴奋之中,在愉快的情境中不知不觉地认识词语。
通过多媒体揭示汉字的演变过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汉字的构字规律,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达到授之以渔的目的。 充分利用课前预习,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好习惯,使学生对词的理解不局限在课本上。同时,发挥小组在学习中的互相作用,让每个学生在开放的氛围、个性化的言语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火花,很快地掌握新知。教师参与各组的交流讨论,进行精要点拨,更是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伙伴学习达到最佳效果。 不进行繁琐的字形分析,将字形相近的字放在一起让学生比较,并引导学生自己想办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汉字,达到让学生自主识字的目的。
⒈开火车抽读学过的生字词。
⒉指名说说礻和衤的用法。
⒊过渡激趣: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带有礻这个偏旁的字大都与神仙、祖先有关,带有衤这个偏旁的字大都与衣服有关,只要我们根据意义来识记,就不会把偏旁写错了。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识字7,比一比谁最爱动脑筋,谁能最快最准地在今天学习的词语中发现规律。
⒈自学:看图,想想图上画的是什么,再自由读第三、四行,注意读准字音,词语连读。
⒉检查自学情况:开火车读词语,教师相机正音。练读中认识想对应的事物。
⒊小组讨论学习:找一找这些词语中的规律,想想实物、古文字、偏旁的联系。
⒋全班交流: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 (室、宅、家三个字都有宀这个偏旁,窝、窗、窟、窿四个字都有穴这个偏旁。)(多媒体分别显示宀和穴。) 多媒体演示宀和穴的演变过程。
⒌引导学生小结:宀表示房屋,带有宀的字大都与房屋有关;穴表示在土坡或山坡上挖的洞,带有穴的字大都与洞穴有关。
⒍齐读第三、四行。
⒎你们还知道哪些字也带有宀和穴偏旁?
⒈将本课12个词语卡片分发给学生,分成四组上去贴在黑板上,并由贴的学生做小老师领读。
⒉集体诵读整篇韵文。
⒊总结:我们中国的汉字真奇妙,有些字只要根据字的偏旁就可以理解意义。课后,大家可以找找平时容易写错的字,用上今天学到的本领,想想有什么好方法来分清、记住这些字。
⒈练读生字并组词。
⒉看笔顺图,在课本上按笔顺描红,并想一想怎样记住它们。
⒊交流:你学会了哪个字?做小老师教教大家。教师点评。
⒋学生在《习字册》上认真书写,注意写字姿势。 这一环节的教学,以小组合作、探究了现为手段,变教师讲为教师引导下的自读自悟。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理解和积累语言,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得法于课内,延伸于课外,鼓励学生课后去大胆实践,增强了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 放手让学生自学生字,做小老师教生字,学生自学能力得到提高,学生在如此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主动学习的热情高涨。
说课稿数学篇四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浮力》。下面我就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1.地位与作用:
《浮力》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沉和浮》第五课的内容,属于“物质世界”领域→“运动与力”范畴→“常见的力”部分。
浮力是力在水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曾在上学期“运动和力”单元学习过重力、拉力等,认识了力是有方向的、有大小的,并且对重力和拉力进行了测量。
学生本单元在前4课的学习中,了解了物体的材料、重量、体积大小对沉浮的影响。
本课通过研究物体沉浮的秘密,知道了上浮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同时结论的得出又为后续学习下沉的物体在水中也受到浮力的影响及其原因,改变液体的浓度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以及初中进一步学习浮力的计算奠定基础。可见本课在教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学好本课内容对学生今后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2.教材分析:
本课一节典型的实验探究课,通过“感受浮力”,使学生认识到当一个物体放入水中时,它就受到了水对它向上的推力,即浮力。通过“研究测量浮力大小的方法”,引导学生用实验探究浮在水面的物体、上浮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大小的测量方法。又通过“测量泡沫塑料块的浮力”,从浮力和重力的关系,分析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解释物体沉浮的原因。经过一系列的科学探究活动使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概念: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有关,浸入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越大,受到的浮力也就越大。
对本课要开展的探究活动来说,学生具有一定的能力。在五年级上册“运动和力”单元学习的基础上,对于重力、拉力等“力”有了一定的认识。但他们往往认为,浮在水面上的物体,重力等于0。不知道该如何测量浮力的大小。学生已有的经验不能解释为什么物体在水里会上浮。
但是五年级的学生经过两年多的科学学习,他们对于探究过程有初步的了解,喜欢用探究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因而我充分利用学生的兴趣和基础进一步指导他们完成进行探究活动,在活动中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思维训练以及探究方法的培养,让他们从事物表面兴趣发展为对科学探究持久的兴趣,让他们体验到探究中思考与发现的乐趣。
根据对教材的理解,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把教学目标定为:
科学概念:
1.知道上浮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2.理解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3.找到浮力与重力的关系,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重力。
过程与方法:
1.学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泡沫塑料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浮力是可以测量的,向上的力)
2.运用浮力和重力的概念,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1.懂得数据在分析解释现象过程中的重要性。
2.学会用科学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测,解决科学问题。
依据教学内容,我制定了本课的重点:
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根据教学内容并结合学情分析,我将本课的难点确定为:
学会用弹簧测力计科学测量物体在水中的浮力大小,通过测量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与排开水量的关系,得出: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为了更好地完成探究活动,需要进行如下准备:
教学具:一个水槽、一个弹簧测力计、三块大小不同的泡沫塑料块、一个塑料量杯、一个小滑轮、一个吸盘式粘钩、渔线、记录单、水。
需要说明的是,教材中测量泡沫塑料块“小部分浸入水中”、“大部分浸入水中”、“全部浸入水中”时排开的水量、浮力,我发现学生难以把握其浸入水中的体积,因此课前在泡沫塑料块上做好标记,改为“测量同一个泡沫塑料块三分之一浸入水中、三分之二浸入水中、全部浸入水中三种状况时排开的水量、浮力”,提高了实验的目的性和准确性。
第一个环节,感受浮力。(认识什么叫浮力,感受浮力,总结浮力的概念)
1、感受浮力
(1)上课伊始,我提出问题:“学习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谁能说一说什么样的东西容易浮?什么样的东西沉?”(轻、体积大)
让学生复习以前的沉浮知识,以此来引出新问题。
(2)然后我出示一块泡沫塑料块,问学生“根据以往经验,这个泡沫塑料块,会沉还是会浮?”(预测)
“它会浮,为什么?”(很轻)
同学说它轻,我接着问“轻,有没有重量?”
“它在空气中如果下落会受到什么力?”(重力)
“放到水中,除了受到重力,还受到什么力?”(浮力)〖引出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
(3)引导学生亲手感受。“用手压一压,感受一下这个力。说说手有什么感觉?”〖力看不到,必须感受。你能看到浮力吗?有什么办法感受到它的存在?〗
这样设计是为了……〖设计意图:让学生亲自感受浮力,并且描述体验的感觉。使学生认识到物体在水中受到向上的浮力。通过亲自动手,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
2、通过几个问题,总结浮力的概念
(1)当学生感受了浮力之后,请学生说说“这个力的方向是?这个力与平常的力有什么不同?”(垂直向上)
(2)把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板书课题:浮力】
(3)接着让学生把感受的浮力在图中标出来。“此时的泡沫塑料块一共受到几个力的作用?能不能把它们画下来吗?”〖让学生的隐性思维显现出来,充分暴露他们的思维。〗
师生共同对学生的画图进行评价。(表示力的箭头从物体的重心出发,重心是物体对角线的交叉点)
(4)分析浮力与重力的关系。
提出问题“浮力与重力有什么不同?”(方向相反)
“浮力与重力的方向相反,大小相等。”
“泡沫塑料块静止浮在水面上时,重力并没有消失,而是与浮力相互作用,抵消了;此时,浮力=重力。”【板书】
接着联系生活,“生活中有这样的现象?在体育活动中?”
〖设计意图:对于浮力与重力的关系,我通过亲自感受浮力、用图示的方法画出浮力与重力的关系,让学生经历了一个完整的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由于学生没有学习过力的三要素,因此对于静止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浮力与重力大小相等有一定的认知困难,我通过打比方,把泡沫塑料块的这种状态比喻成拔河中的僵持状态,双方的力量均等。引导学生用具体形象的认识,理解浮力、重力的关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进入第二个环节,研究测量浮力大小的方法。
1、提出问题
学生在五年级上学期学习过测量力的方法,结合今天的教学内容,我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看到浮力是一种向上的力,有办法测量吗?”随着问题的提出,把学生自然而然的带入第二个环节。
2、讨论测量方法
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提出了多种方法。
(1)引导学生从科学性和可行性两个方面,对他们提出的多种方法进行评价、筛选。
(2)如果学生没有找到科学、可行的方法,我出示几种实验材料让学生设计出测量向上的浮力的方法。〖弹簧测力计只能测量向下的力,泡沫塑料块浮在水中,需要把向下的力进行转换,最好能借助一个仪器朝上拉——小滑轮。〗
课本中介绍的实验装置由于橡皮泥遇水后吸附力不够强,实验失败率较高。在多次实践后,我对教具进行了改进。准备一只透明的塑料量杯,在底部吸附粘钩,在上面装上小滑轮。利用一根线穿过小滑轮,一端系住泡沫塑料块,一端挂在弹簧测力计的钩上,就可以测量拉力了。
(3)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组装一遍实验材料,讲清实验过程中如何测量泡沫塑料块的拉力。
提问“应用了什么道理?”(改变力的方向)
〖设计意图:怎样测量上浮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这是本课的难点。学生对测量向下的力有一定的基础,但测量向上的力在理解上有困难。这样挑战性的操作,需要学生动一定的脑筋,也需要教师的扶持与引导。因此我采取在提出问题以后,启发学生在科学性上找出解决问题方法,出示材料(可行性)解决实验设计这个教学难点。〗
接下面来说第三个环节,测量泡沫塑料块的浮力。
1、测量同一个泡沫塑料块三分之一浸入水中、三分之二浸入水中、全部浸入水中三种状况时的排开水量、浮力大小
(1)“观察泡沫塑料块有什么特点,和记录单上的项目有什么联系?”
〖设计意图:教材中测量泡沫塑料块“小部分浸入水中”、“大部分浸入水中”、“全部浸入水中”时排开的水量、浮力,我发现学生难以把握其浸入水中的体积,因此课前在泡沫塑料块上做好标记,改为“测量同一个泡沫塑料块三分之一浸入水中、三分之二浸入水中、全部浸入水中三种状况时排开的水量、浮力”,提高了实验的目的性和准确性。〗
(2)修改记录表格
泡沫塑料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记录表
泡沫塑料块自重: 牛顿 塑料量杯里的水量: 毫升
三分之一浸入水中
三分之二浸入水中
全部浸入水中
拉力大小
浮力大小
浸入后水面刻度
排开的水量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排开的水越多, 越大。
〖设计意图:为了让学生清楚地分析、对比数据,我对教材中的表格进行了改进,使学生能通过数据得出:排开的水量和浮力大小的关系。〗
(3)提问“在测量力的同时,当我们把泡沫塑料块浸入水中,还能观察到什么现象?”(水面上升)
接着问“水面上升与浮力有什么关系?”
师生讨论需要提前测量:①泡沫塑料块未浸入水中,受到的重力。②未放入泡沫塑料块时,塑料量杯里的水量刻度。(观察刻度时,视线应与水面持平)
〖明确实验目的:①测量力的大小(拉力)。②看水面上升了多少(放入泡沫塑料块后,塑料量杯里的水量刻度)〗
(4)教师引导学生对实验中的注意事项进行讨论,并且请学生演示规范的测量方法。
a.水平记录水位线。
b.线不要与物体蹭。
c.测力计钩和环不能相蹭。
〖设计意图:明确实验的注意事项,便于学生能科学有效地完成实验,提高动手做实验的水平。〗
(5)学生根据讨论好的方法分别测量三种状况,并且把测量结果(拉力大小和排开的水量)记录在表格中。
教师巡回指导,并帮助出现困难的小组。
(6)收集数据,比较排开的水量,解释浮力大小产生的原因。
“从上面数据中,你们知道了什么?还发现了什么?”通过分析拉力、浮力和排开的水量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板书:浸入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7)分析数据,讨论浮力的计算方法。
接着,组织学生讨论:“弹簧测力计上的拉力,是不是等于泡沫塑料块受到的浮力?”
还有?(重力)
〖设计意图:通过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浮力、重力和拉力三者之间的关系。〗
活动二:测量大小不同泡沫塑料块的浮力。
1、测量大小不同泡沫塑料块全部浸入水中时的排开水量、浮力大小
通过前面的活动,学生已经发现同一个泡沫塑料块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那么大小不同的泡沫塑料块,全部把它们浸入水中,它们受到的浮力相同吗?有了先前活动的铺垫,这个问题的推测与实验解释是没有难度的。所以,我先出示三个不同大小的泡沫塑料块,让学生推测它们完全浸入水中受到的浮力哪个大、哪个小?学生通过推测引起兴趣,再让学生进行探究实验,得到数据经过分析得出结论:大泡沫塑料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最大,排开的水量也最大;小泡沫塑料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最小,排开的水量也最小;说明不同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与排开的水量有关。
大小不同的泡沫塑料块受到水的浮力记录表
塑料量杯里的水量: 毫升
小泡沫塑料块
中泡沫塑料块
大泡沫塑料块
自重
拉力大小
浮力大小
浸入后水面刻度
排开的水量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排开的水越多, 越大。
〖设计意图:这个活动与前面的活动是一种有机的整体,体现了思维递进。测量的方法与前面相同,学生根据前面活动所获得的结果,可以推断大小不同的物体完全浸入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不一样。因此可以让学生参照前一个活动的测量方法,独立自主完成测量。〗
2、比较排开的水量,解释浮力大小产生的原因
(1)学生将测量记录的数据填入表格,对浮力大小与排开的水量进行比较,找出其中的规律。总结泡沫塑料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排开的水量之间的关系,也就是与浸入水中的体积大小与浮力的关系。
(2)引导学生把前后两个测量活动中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泡沫塑料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排开的水量)有怎样的关系?
a、泡沫塑料块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b、泡沫塑料块在水中受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数据、分析数据,从数据中得出有用的结论,完善学生的科学概念。〗
最后是第四个环节,联系生活,拓展应用
提出问题:“一个人游泳时,仰泳浮在水面上受到的浮力大,还是他潜水时受到的浮力大?”
“30万吨的油轮与小货船相比,哪个载重多?哪个浮力大?”
〖设计意图:学生思考相互讨论,深入理解将本课学习内容与生活实践相联系,让学生体会: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说课稿数学篇五
1。1、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在全章以及在整个中学化学课程中的地位:本章开始学生初步、系统地接触元素化合物知识,内容在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和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之后。在本章和本节中,学生初步尝试从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去探索(金属)物质化学性质;从基本原理(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去深化对这些性质的理解,这种学习方式的过程和方法一经掌握后,可以驾轻就熟地学习后一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内容。
1。2、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程理念,本着对教材结构和内容的深刻理解,提出本节教学的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金属和非金属的反应,金属钠,铝与氧气的反应,探索金属的性质和金属的原子结构的关系,
2。技能目标:初步学会从实验的角度探索和认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本领。体验通过实验发现化学问题,揭示物质性质的过程与方法。
3。情感目标:通过奇妙的化学实验的操作(如钠的切割)和精彩的化学实验现象(如钠的燃烧反应)感受化学世界的美妙变化,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1。3、重点、难点
重点:钠在不同条件下和氧气的反应以及如何从实验的角度揭示这些反应的过程是本节课堂的重点
难点:钠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及其产物的比较分析是本节教学的难点,以及金属的性质与金属的原子结构之间的关系。
以上的重点和难点的突破是本节成功与否的关键,通过什么样的教法和学法显得异常重要。
我的教法是:
1。边讲边实验。这是化学教学的常用方法,也是非常有用的方法,可以充分展示知识的建构过程,充分体现建构理念。具体如何去做呢?我的方法是教师演示和学生演示相结合,比如用小刀切钠,让学生去实验,去体验,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己去思考,这样做完全
符合新课程的学生主体的理念,不要老是老师做学生看,老师提问题学生回答问题。
2。提出问题展开讨论并及时总结归纳。可以是老师提出问题,也可以让学生在充分认识实验现象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可以是学生与学生的讨论,也可以是师生讨论。如可以在钠、铝和氧气反应学习完了以后,及时总结这些物质和氧气反应时表现出来的还原性,从反应的难易程度总结还原性的强弱,从整体上把握金属和非金属的反应。
学法是: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可以多做比较,如学生在学习铝和氧气反应的时候可以去比较,两个实验做法不同但是现象一样,又如钠在不同的条件下和氧气反应,不比较难以深刻认识过氧化钠和氧化钠的区别。
那么,这种教法和学法如何应用到具体的教学中去呢?下面谈谈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堂。其实,书本上的思考和交流部分就是引导学生展开对金属部分的学习,但是不具体。我让学生自己畅所欲言,去列举在生活中了解到的金属的反应,比如铁的生锈,铜绿的产生,铁质菜刀为什么表面是黑色而刀口是银白色等,激发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学习兴趣。
(二)复习旧知。初中已经接触到一些金属,这里复习金属的物理性质,让学生认识金属的通性;复习和金属相关的化学性质,并分类归纳:铁可以和氧气反应,活泼的金属可以和酸、盐发生置换反应等。最后总结性思考这些反应中金属原子的失电子情况,引出性质和结构的相互关系。
(三)由此及彼,提出问题。铁可以和非金属单质氧气反应,那么其他的金属呢?从金、铁、镁和氧气的反应看,难易程度是不一样的。可以让学生去思考:更多的金属呢?水到渠成的提出典型金属钠、铝分别和氧气反应的情况。
(四)师生互动,边讲边实验,探究钠的相关性质。展示钠的存放,取用和切割,从中让学生领悟钠的物理性质;从切割后截面的颜色变化让学生体会过程中的化学变化,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思考,去认识钠的化学性质活泼,并根据化合价自己去尝试书写反应方程式。为了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化学生主体的理念,接下来让学生去思考钠燃烧的情况怎样,让学生自己去取用,切割钠,提供必要的仪器让学生去加热钠,使之燃烧,观察现象,比较性的提出问题,引出钠的燃烧反应。从产物的颜色认识到这是不同于氧化钠的新的物质,此时引导学生从化合价的角度初步认识过氧化钠。
(五)比较着做实验,认识铝和氧气的反应。从钠的反应和镁、铝表面有氧化膜的层次,让两位学生比较着做实验,观察铝在打磨掉氧化膜前后两种情况下加热融化后的现象,让学生自发思考为什么现象会一样?认识到反应的发生,体会到致密的氧化膜的保护作用。让学生在认真阅读教材的基础上开放性的思考对铝的氧化膜的认识,可以作为课外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的拓展,提高学生能动的学习和收集材料并加工整理的能力。
(六)课堂小结。由点到面,让学生思考金属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很多金属可以和非金属氧气发生反应,从化合价的变化认识到这些反应中金属都体现出还原性。这样和前面的氧化还原反应相呼应,并和本节课开始的时候金属的物理性质的通性相呼应,增强课堂的完整性。还可以进一步提出问题,从反应的难易程度入手让学生认识到不同金属还原性的强弱区别。
新课程倡导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这是广大教师课堂教学中所要积极探索的问题。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力图尝试指导学生使用这种方式进行学习,让广大学生不但要“学会”,还要“会学”、“乐学”,当仁不让的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不但要授人以鱼,还要授人以渔,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这种“渔”的过程。当然本节课还存在着许多的缺点和不足,请各位给予指正和批评。
说课稿数学篇六
尊敬的各位考官,大家好!(鞠躬)我是语文组x号考生。
下面我将与各位分享一下我对课文《桂林山水》的教学设想。
为了巧妙的组织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教材研读必不可少。
《桂林山水》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组的一篇精读课文。本组课文以“走进祖国的大好河山,感受祖国的魅力,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为主题,意在培养学生“细致观察景物以及学习如何描绘具体景物的”能力。《桂林山水》这篇课文抓住了桂林山水的特点,以优美、简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桂林山水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桂林风景的喜爱之情。作者以诗一般的语言,带着读者观赏了风景秀丽的桂林山水。
课文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先从“桂林山水甲天下”讲起,既概括说明了桂林山水在祖国名胜中的地位,又交代了作者观赏桂林山水的缘由。同时引起了我们对桂林山水的向往。然后,用对比的方法描述了漓江的水、桂林的山的突出特点。最后,把桂林的山和水联系起来,作为一个完美的整体,展现在读者面前。
学生是课堂的主角,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认知方式是生动课堂的指南针。
四年级的学生语文知识有了一定的积累,但是本文的学习对他们来说仍有难度。因为这篇写景的课文有很强的抒情性,许多学生并没有去过桂林,看过桂林的山和水,因此要体会文中作者对桂林山水的热爱之情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会充分考虑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感悟。
好的教学目标是一堂好课的风向标,具有灵魂和统帅作用。
因此,基于教材和学情,我从课程标准中“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出发,设计了以下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会本课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玩赏、无暇、波澜壮阔、危峰兀立、连绵不断”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理解、品味文中的精美佳句,掌握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并能够领略大自然的美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如果说教学目标是一堂好课的灵魂与统帅,那么教学重难点则是心脏,处于核心地位。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和教学目标的设立,我将理解漓江水“静、清、绿”和桂林山“奇、秀、险”的特点,并掌握作者的如何运用语言文字写出桂林山水的特点作为我的教学重点,将理解文章的重难点句子“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含义作为我本堂课的教学难点。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中我主要采用品读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法相结合展开我的教学。
那么接下来我将着重介绍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环节。
(一)导入新课
好的导入是教学通往最优化境界的第一步,也是学生感悟知识情境的开始。
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更好地获取新知识。我将采取谈话导入法,我会让学生描述他印象最深刻的景色,进而引到有一位作家用笔记录了他印象最深的美景,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一起去领略一下。顺势导入新课《桂林山水》。
(二)初步感知
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敢于阅读、乐于阅读、喜欢阅读的习惯,而整体感知环节可以体现这一要求。本课伊始,将首先给五分钟时间学生默读课文,圈划易错易混生字词,并指名写在黑板展示区。
接下来,以小组汇报的形式就展示区的生字词从读音、字义、字形三方面进行讲解。
通过这种形式的生字教学锻炼了学生独立识字能力,为之后的文本阅读扫清了障碍。
我将从指导诵读入手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课文。首先我会进行示范朗读,有感情地进行朗读。在学生听和读之前,我会给学生设置以下问题:概括课文主要从桂林美景的哪些方面进行描写?问题的设置,完全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通过这一环节,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把握,为接下来深入研读文本奠定良好基础。
(三)深入研读
深入研读是深入的与作者对话、与文本对话,深入也是对学生思想情感的深入。
为此,在这一环节,我将用大屏幕展示出这样几个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问题放手给学生,学生以同桌探讨,填写表格的方式力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文章中山和水有哪些特点呢?你能否找到原文中描写这些特点的词句?作者又是使用什么样的表达方法来进行描写的呢?(这些问题设置,能够培养学生把握重要词句以及归纳概括的能力,同时为后文理解“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做下铺垫)
接下来是对课文更为细致的品读,思考以下问题:如何理解文章的最后一句话“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及在文中所起的作用?通过小组相互交流以及教师的补充,学生能够得出课文以“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诗句收尾,既画龙点睛地概括全文,又与首句“甲天下”遥相呼应。全文脉络清晰,起承转合,自然流畅,给人以美的享受。
(四)巩固提高
巩固是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内化吸收的过程,也是拓展兴趣的平台。
我将组织一个创编活动,学生自由组合,一位同学朗诵课文,另一位同学创编合适的歌舞,并给予点评和评选。在这个活动中,学生的积极性达到课堂的巅峰,也潜移默化提升了学生们对课文的内化理解和吸收。
(五)小结作业
在语文教学中,小结作业的地位不可低估。首先,我将采用系统归纳与情感升华相结合的方式对本课重难点进行梳理,并烘托出情感主旨:大家要养成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并敢于出现走走,发现新鲜事物,感受祖国的魅力。
课后作业是教与学的交汇点,是与课堂学习内容的对话。我希望通过作业的布置,强化学生对本文的理解,并能够实现知识的迁移。
基于此,我布置一个开放型的作业,以语文兴趣小组为单位创作一幅桂林美景图,并配上相应的小诗歌。通过布置这个小任务,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扩充了学生知识面与生活技能,体现语文教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理念。
我的整个教学过程遵循了语文教学由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思路,体现了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学习的理念。
说课稿数学篇七
本文是一篇写景的优美文章,展现了台湾蝴蝶谷的迷人景象,可谓句句是景,字字兼美。
对于年幼的二年级学生来说,理解文本的这种美并不容易。所以,我借用多媒体信息技术,通过视频、音频,结合图片,来渲染课堂氛围,帮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验证对文本的理解,感悟蝴蝶谷的美。
鉴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正确、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读、思、悟、赏”,让学生感受蝴蝶谷的美丽,想象蝴蝶谷里迷人景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台湾的愿望,激发学生对祖国宝岛台湾的热爱之情。
在朗读中感悟台湾蝴蝶谷的迷人景色。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走进课文所描写的情境。
围绕重点和难点,我设计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借用多媒体课件。渲染课堂气氛,再现课文情境,帮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
2、配乐朗读。本文语言清新优美,教学中,我采用了配乐朗读教学法,让学生在朗读中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在音乐中感受课文的意境。指导学生有感情地反复朗读,深入体会,将各种方式的读贯穿于整个课堂,让学生在读中学,学中悟。
1、图片导入,建立表象
山谷,对于生活在山区的孩子来说是司空见惯,而对于生活在城市的孩子来说,则是比较抽象。凭借老师干巴巴的语言讲解,所谓“山谷”,就是山与山之间,低凹狭长的地方,学生不容易理解。为了使学生清楚地了解什么是山谷,上课伊始,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一组山谷的图片,学生看后便一目了然,为学生建立一种表象。教师紧扣“谷”字,再引导学生想象,你脑海中的蝴蝶谷是什么样子?打开想象的闸门,学生的回答也是精彩纷呈。继而,再展示一张中国地图,标出台湾的地理位置,伴随教师的语言叙述,对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由此而引入要学习的课文。
2、渲染氛围,激发兴趣
本文的语言生动,意境优美。在整体感知课文时,我结合课文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播放了蝴蝶谷的一段视频,调动学生的听觉与视觉,教师并提出问题,让学生边听边看。在学生专注的眼神,兴奋的言语中,可以看得出优美的音乐,结合生动形象的画面和声情并茂的朗读,不仅激发学生兴趣的共鸣,叩击学生的心灵,而且拉近了学生与蝴蝶谷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在这样的浓厚氛围下初步融入到文章的意境中来,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课堂氛围。
3、图片辅助,品读词句
文章的品读离不开对字词句的揣摩。在教学时,我抓住重点词句,采用品味悟读的方法引导学习,但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对词句的理解尚有一定难度。所以在教学“色彩斑斓”一词时,我借助图片,将抽象转化为具象,将文字和形象图片相结合,帮助理解,降低学习难度。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朗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课文对蝴蝶谷中“黄蝴蝶”和“彩蝴蝶”作了重点的描写,语言生动,但学生理解起来并不容易。我在学生充分感知文本、大胆想象的基础上,出示两幅图片,直观形象的画面再现了课文的内容。用此方法,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文字,通过不同的画面,让学生在对比当中,感悟到“黄蝶谷”的壮观,“彩碟谷”的美丽,使学生如临其境。不仅突破重点,而且加深学生对蝴蝶谷印象。同时,再引导学生想象,蝴蝶谷中还会有怎样的景象?一石击起千层浪,再次点燃学生的思想火花。最后,再对学生进行诵读训练,学生有感情的诵读也会变得水到渠成。
4、知识延伸,升华情感
语文教学要提高学生的语文语言感悟能力、审美能力和个性阅读体验。在本课结尾,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各种形态的蝴蝶图并配《风车》为背景音乐,请学生欣赏,为了激发学生对蝴蝶谷的向往,并结合句式谈谈自己会怎么做,使情感得到进一步升华。
为了避免把课文沦为学生欣赏的风光片,在信息技术的运用上是慎之又慎。主要在突破词语的理解上、渲染课堂的情境氛围、验证对文本的理解程度上、知识延伸等几个方面进行运用。纵观本节课,多媒体教学有效突破了重难点,起到了很好的辅助效果。
结束语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欢迎批评指正!
说课稿数学篇八
1、教材简析:这是小学语文第九册中的一篇阅读课文,本文以倒叙的形式回忆了塞特凯达斯大瀑布昔日雄伟壮观的景象,以及后来在人类恣意的破坏下逐渐生命垂危,直至枯竭的历史。真实地描写了人们为大瀑布举行葬礼的情景,以此告诫人们要保护生态平衡,爱护我们生存的地球。
这篇课文是第八组课文的最后一课的自读课文,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继续训练阅读速度,理解课文内容,二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增强学生环保意识。
2、教学目标。根据以上的教材分析,我对本课的教学目标作如下安排: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自己喜欢的优美的四字词语。
(2)、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理解能力以及朗读感悟能力。(3)、使学生能自主的采用小组讨论、朗读、想象等阅读方式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探究能力和表现能力。
(4)、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教学重难点。由于本课是一篇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自读课文,所以我给它确立了两个重点,一是单元训练的重点,继续训练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二是本课的重点,让学生理解塞特凯达斯大瀑布的原来、几年之后的景象,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通过让学生演讲的方式,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感。本课的教学难点就是读出瀑布“原来”、“几年后”的不同感触,否能激发学生的情感,触动他们的心灵,使他们在思想上产生到保护环境的紧迫感。也就是说在本课里,三维目标中情感价值观目标是显性的,它的实现即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
这是自读课文,所以要更多地放手让学生去自读自悟,但又不是放任自流,而是要在教师有目的的引导下进行的。课前,我为学生设计了这样的学习提纲:
1、快速地自读课文,了解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利用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3、你认为学好本文需要解决哪几个问题,请提出你的问题和小组的同学在一起交流。
4、朗读课文,要求准确流利,尽量做到有感情。
5、网或者在课外书上查阅即将濒临灭绝的动植物,准备课上交流。
学法是以自学和小组交流讨论为主,并通过这个教学环节解决第一个教学重点。教师主要是通过制作课件和激情引导,为学生营造一个氛围,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从而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设计理念:
小学语文教材每一篇文章都是有“情”之物,或直抒胸臆;或借物抒情,或情景交融……品读好文章,总能让人如痴如醉。语文教材正是培养儿童情感的好材料。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儿童,儿童的情感世界纯真多彩。带领孩子们在课文表达的情感世界里邀游,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在教学中,学生的情感一旦被激活,便能形成一种内驱力,学生就能学得主动,学得愉快,这既是教学取得成功的保证,也是成功教学的快乐境界。
本课的设计旨在创设一定的情景,激发学生的情感,运用自读--自悟--交流--自得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从文本和画面中真切的感受瀑布昔日的雄伟壮观,今日的奄奄一息。通过这种强烈的对比,自然而然的生发一种情感:我们要保护环境,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同时,努力通过“塞特凯达斯瀑布,我想对你说”“模拟总统演讲”等环节,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尽可能地使语文学习综合化。
说课稿数学篇九
分析与思考:
所谓工具,指的是人类在生产劳动时所使用的器具。它具有针对性使用对象或范围的特点,是人类在劳动实践中的智慧结晶。工具广泛存在于生活及各行各业中。人的一生都离不开工具的使用。对于大班幼儿来说,他的生活周围也充满各种各样的工具。他见过也已经使用过不同的工具并成功地完成各种任务。但是,所有这一切经验都含糊地存在他的头脑中。正因为工具太常见,反而容易让人熟视无睹了。如何把这些经验从他的脑海中唤醒,进行概念上的明晰并激起他再一次的兴趣和好奇就是成功开展学习活动的关键。
再者,《劳动者的工具》这个内容非常广泛,大到人类发明的交通工具、通信工具,小到一根秀花针。工具不仅代表着一件具体的器具物品,更凸显住深层的精神内涵。如何从这个浩瀚的工具海洋里汲取适合大班幼儿认知和探索的学习内容并产生情感上的触动和共鸣是本次活动的根本。
大班幼儿所拥有的经验和技能使他乐于自我发现和探索,他们不满足于知识的传授而更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更多的经验和知识。同时,他也能够通过同伴间的合作完成更艰难和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享受成功的满足。《劳动者的工具》所显现的内容是完全静态的成品。大班幼儿会满足于这样的学习方式吗?怎样让静态的东西动起来,成为孩子乐于探索,能够发现的新材料呢?正确选择跟学习材料适合和匹配的教学方法,让枯燥的认知活动成为快乐的事,是成功开展本次活动的精髓。
思路定位:
1.选择幼儿熟知的、同时具有安全操作性日常生活工具作为本次科学活动的探索和认知对象。引导幼儿用“陌生”的眼光去重新审视熟悉的材料,激发好奇心和活动的兴趣。
2.让静态的材料“动”起来。将认知的重点从被动接受转移到主动发现探索上。通过幼儿的亲历亲为去发现工具的特点,并通过与同伴的交流探讨建构成新的内需的知识。
3.在与同伴的合作中常识使用工具并获得成功的体验。通过操作和实践来验证自身的发现,同时也进一步了解工具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具体教案与环节分析:
活动目标:
1.运用多种感官探索和发现工具的秘密,积极探讨交流自己的发现和见解。
2.尝试和同伴合作使用某一工具完成任务,体验合作的快乐和尝试的成功。
3.初步了解工具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激发自豪感。
活动准备:
1.安全工具:小刀、小铲、螺丝刀、剪刀、夹子、小推车等若干。
2.辅助材料:水果、大积木块、黄豆、布袋、布、玩具点心、大嘴娃娃活动流程:
引题激发兴趣→自由探索和发现工具的秘密→拓展经验→小组合作尝试使用工具活动环节:
(一)引题,激发兴趣
1.教师讲述故事《小熊造房子》,引发幼儿思考。
辅助问题:“有了木头、钉子,小熊就能造房子了吗?”
“它还需要什么可以帮它又快又方便地造房子?”
2.谈话理解工具的概念讲解:工具就是一些可以帮助我们更好、更快、更顺利地做好一件事情的物品。
(简单的提问,有悬念的小故事,将枯燥的内容巧妙地隐身其中。通过小朋友自己的思考和探讨,将日常的常见工具呼唤出来,在唤起生活经验的同时,言简意赅的讲解帮助幼儿迅速明晰和梳理已有的模糊概念。全新的审视目光激发了内心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二)自由探索和发现工具的秘密
1.明确探索目的辅助语:“工具为什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做事情呢?”
“它的秘密在哪里?”
2.自由挑选工具,探索和发现工具的用途及秘密3.集体交流探讨围绕中心话题:“我发现xx是用来干xx的。”
“它的秘密是xxx。”
“使用它的好处是xxxxx。”
(好奇心是人的天性,求知是人的本能。“发现工具的秘密”这一充满挑战性的任务强烈地激发了幼儿无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他们简直迫不及待要大展身手。原来已熟悉的操作材料重新变得陌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正好为他的成功探索提供了必要的基础。他们会想尽办法运用各种可以运用调动的器官,去探索、去发现,并乐此不疲。每一个细小的成功和发现可以激励他更深入再一次的探索。认知在过程中慢慢得以积累和形成。充分的尝试达到经验的概括。
因地制宜的工具材料,让孩子真切体会到科学就在身边,工具就是人自己发明创造的。通过幼儿的操作,材料揭示出的有关特性和事物间的关系,正是我们所期望幼儿获得的,也为下一个环节做了很好的知识积累。
让孩子自由选择工具是根据大班幼儿的特点决定的。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和选择探索的材料是幼儿主动学习的重要前提和基本条件,不仅有利于幼儿运用原有经验,澄清自己想法,按自己的方式方法获得有益的经验,还有利于他们产生一种想法进行发现的要求,一种前进的动力,这种热情会让他们专心致志地投入研究和探索。
集体的探讨交流促进语言和思维的发展,帮助幼儿在与同伴的观点交融、碰撞中丰富和建构新的知识经验,完善自己的想法,获得成功体验。)
(三)拓展经验
1、引导思考:工具从哪里来?
了解工具是人类的智慧结晶。
2、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还见过或用过什么工具?
(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的启蒙教具,他的知识主要是经验性的知识。通过自身的`探索,幼儿获得了大量的丰富具体的实际经验,在这里,通过老师巧妙的铺路搭桥,用几个小小的问题就帮他们归纳、概括最终理解、内化对工具的认知。引导幼儿从眼前的几件具体工具拓展到整个工具海洋,逐步将经验迁移和拓展,通过回忆、思考在脱离实物的状况下验证自己的知识使经验真正得以内化。)(四)小组合作尝试使用工具。
1、提供材料,明确任务目标工具任务:
小刀水果拼盘小推车运送大积木块(上下坡)小铲将黄豆装袋螺丝刀组装小木盒剪刀剪布片夹子喂娃娃吃点心。
2、小组成员商量分工共同完成任务3、集体探讨,说说自己是怎样完成任务的,工具帮了什么忙?
总结:工具的用处真大呀!工具是在劳动时发明的,我们只要会动脑筋,也可以发明有用的工具!
(通过刚才的探索、讨论,幼儿发现了许多工具的优点。但这只是表面上的发现,要验证工具的真正本领,让孩子心服口服,真正认识工具为劳动带来的便利,最好的办法就是“用事实说话。”俗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亲身的体验才能使经验真正的内化。
孩子是主动学习者。他们要主动读探索、研究和发现才能主动建构知识经验。教师要尽量创造条件让他们实际参加探究活动,引导幼儿在多的过程中真实感受,才能真正体验发现的乐趣,成功的快乐!
活动内容的生活化,让孩子体验和感受到这就是我想要知道、想要解决的问题,更能激发起自豪感和成功感。
小组合作探究共同的主题和内容,不仅有助于他们的合作能力发展,也为孩子们提供了更多的相互交流和协作机会。在这过程中,他们会在过程中不断思考,会控制自身,会主动协商,会发现和认识别人的长处和价值,获得更多的新信息、新经验。每一个孩子都会通过集体的、成功的探索获得新的经验,都在自身的基础上有了更大的进步和提高!)
教材分析:
劳动者的工具在小朋友的周围无处不在,有食堂工作人员的饭勺,保育员阿姨的拖把,花园里花匠的修花剪刀,有农民的锄头,还有工人的榔头等等,多得不能再多,而大班孩子已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此内容完全符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通过此课时的学习,定会让孩子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有新的提升。
说目标:
根据纲要的目标、教材本身的特点以及大班孩子的特点,我将目标设置如下:
1.知识目标:初步感知不同的劳动者都有一套自己特有的工具,认识一些常用的工具。
2.技能目标:学习常用工具的一些简单使用方法。
3.情感目标:引导幼儿珍惜劳动成果,初步培养对劳动者的崇敬之情。
根据孩子已有的经验水平,我将目标1设定为重点,目标2设定为难点。
说准备:
(一)知识准备:
1.事先丰富概念:劳动者(知道劳动者不单单是农民,工人、医生、科学家等都是劳动者)
2.幼儿事先进行一些观察部分劳动者的工作情况。
(二)物质准备:
1.实物工具人手一份以上,部分大件的工具用图片代替。
2.录像带一份,摄像机等多媒体的工具。
3.幼儿自带一些常用的小工具。
说教学法:
《纲要》里提出:创设宽松的环境,让每一幼儿都能参与实际探究活动,感受尝试的乐趣,感受发现的喜悦。我提供了丰富的可操作性的材料,让幼儿在操作中自主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而我始终只是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结合自主探索法、观察法、讨论法等进行教学。克服传统的说教形式,幼儿始终是活动的主体,在具体的操作中学习知识和技能,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参与法、讨论法、观察法等等进行学习。
说活动过程:
(一)带孩子到食堂、花园里、教室里、附近的模具厂观察。(教师将过程摄下来)引导孩子带着问题去观察,食堂的工作人员,花匠,保育员阿姨、模具厂的叔叔他们都是用哪些工具进行劳动的?
(幼儿的思维是直观形象的,由于受思维的限制,幼儿是通过自身的感知、积累一定的感性经验,才能进行科学活动,因此我选择的内容都是围绕在幼儿周围,符合幼儿的生活经验,是幼儿熟悉的、感兴趣的,所以幼儿很快就进入了课题,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为以下的重难点的突破奠定了基础。)
(二)通过谈话、观看录像,认识一些常用的工具。
(这个环节主要目的是落实重点,为难点的突破奠定基础)
1、你刚才看见谁在使用什么工具?(提问具有针对性,目的非常明确)
2、幼儿每说出一种工具,就出示相应的镜头,学习相关的词语,认识相关的工具。
3、我们小朋友也带来了一些工具,请你说说,你带来的工具叫什么,干什么用的?是谁用的?
(充分利用家庭这一重要的资源,让幼儿从家中携带各类工具,一方面是幼儿熟悉感兴趣的,另一方面涉及的面会更广)
4、这些工具是谁用的?给工具进行一些简单的分类。
(在这个过程中,我鼓励幼儿用完整的句子大胆讲述,大胆地与同伴交流经验,分享快乐,分享彼此的经验,在说中学,听中学,以幼儿为主体,幼儿才是学习的真正的主人,落实了目标1即活动的重点。)
(三)学习使用常用工具的一些简单方法。
1.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工具,那这些工具是怎么使用的呢?幼儿自主探索。
(幼儿是通过自身与物质世界的相互作用建构知识,学习科学的,我为孩子提供了丰富的可操作性的材料,体现了《纲要》中的精神:尽可能创造条件,让每一幼儿都有机会参与探究的机会,感受参与的过程和结果,体验发现的乐趣。)
2.探索以后进行交流,对于较难的、不常见的工具,教师在集体面前示范、讲解。
3.播放录像,播放其他劳工者使用工具的情况,如:科学家、医生、清洁工人等等。
(一方面可以拓宽幼儿的视野,另一方面能给孩子更直观更真实的体验,使孩子潜在地知道每个劳动者都有自己特有的劳动工具,知道他们的使用方法是怎样的?从而升华了重点和难点。)
(四)感受劳动者的不容易,知道珍惜劳动成果。
刚才我们在参观、和看录像的时候,那些工作的人都是怎么样的?那我们平时应该怎么做呢?
(具体联系到了幼儿的实际生活,如要爱护桌椅,珍惜饭粒等等,通过层层的提问,让幼儿知道劳动者的不易,应该珍惜劳动成果,从而达到了目标
3、最后的提问,幼儿又回归到了生活,所谓科学来源于幼儿的生活,也服务于幼儿的生活。)
延伸活动:
(延伸活动不是一个活动的结束而是另一个活动的开始)
1、这些工具是谁发明的呢?如果你是科学家,你想发明怎么样的工具呢?
2、农民为什么要用到这些工具,而厨师为什么要用这些工具,他们能交换吗?为什么?
(如此开放性的提问,促进幼儿扩散性思维的发展,引发了幼儿的创造的欲望,进一步激发了幼儿学习科学的兴趣。)以上的活动设计环环想扣,循序渐进,即关注了幼儿原有的生活经验,又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关注新经验的获得,整个设计体现了以下几个特色:
1.幼儿园的课程是全面的、启蒙的,各领域的内容要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在孩子的心里是没有学科的界限,因此在整个活动中,我融入了语言,如让孩子用完整的句子讲述,在讲述的过程中提高了倾听能力等,又融入了分类等内容,全面的促进孩子的发展。
2.利用了现代化的工具及媒体的介入,给予孩子更直观、更科学的经验,即验证了幼儿操作的结果,又能给孩子科学的知识。
3.教师引导的关键是提出有质量的问题,所有问题的提出,我都是根据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和重难点的突破而展开。教师只是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孩子才是学习的真正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