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优秀教案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长城》教案 美丽的长城教案篇一
1、学习按从下到上作画的顺序表现事物简单的重叠。
2、知道关于长城的常识,感受长城的雄伟。
记号笔、蜡笔、长城图片、示范画
一、欣赏长城图片、讨论
1、提问:中国的首都在什么地方?北京有哪些好玩的名胜古迹吗?
小结:长城、天安门、故宫和颐和园都是有名的名胜古迹。
2、提问:长城是怎么样的?(教师出示图片)
小结:长城是依山而建,高低起伏,曲折绵延的,由烽火台和城墙连接而成。
二、教师示范
1、刚才我们看了长城,现在我们来试试画漂亮的长城。(出示范画,引导幼儿观察)
2、哇,原来长城造在那么多的山头上,谁能告诉我先画什么?为什么?(引导幼儿观察范画)
3、弯弯的山头画好了,接着画什么?烽火台要怎么画,上面的屋顶的形状像什么?
(教师边示范边念口诀“四四方方一座墙,上面曲曲又折折,下面开个圆门洞”)
4、画好了烽火台,旁边的城墙怎么画?(教师边示范边念口诀“一横一竖再一横,一高一低好躲藏”)
5、一座山头建好了,像不像?可是,我们接下来画的时候发现山头怎么样了,这该怎么画?(引导幼儿观察范画,老师念口诀“看到线绕开线,从左向右画,从下往上画”)
三、引导创作
提问:老师的口诀你们学会了吗?现在我们自己也来试试画长城,好不好?
1、开始画山——说说它是怎么来画的。
2、画烽火台和古城墙——大家来爱护我们的古城墙,不要有裂缝,点对点,线连线,使它依然十分坚固,
3、当幼儿画到最高峰时,启发他在上面添画登上山头的人。
4、运用多种方法装饰每一个山头,如盛开的鲜花、茂密的树林、飞翔的和平鸽或五彩缤纷的彩虹等。
四、分享体验
1、看看长城都坚固吗,比一比谁的长城最雄伟?
2、中国人在古代就修建了如此宏大的工程,长城是中国人的骄傲。
小学语文《长城》教案 美丽的长城教案篇二
1、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认识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学习在观察中展开联想。
3、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1、图文结合,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感悟课文的思想内容,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之情是教学重点。
2、展开想象,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教学难点。
谈话法、自学法、讲授法、观察法
录音机、教材录音带、幻灯片、挂图。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并学习课文一、二段。
教学过程:
1、学生谈谈对长城的认识。
2、学生自由补充。
3、老师给以肯定。
1、出示第一幅图,
(1)说说这幅图是从什么地方观察长城的?看到的景物是什么?
(2)从图上你还看到什么?
(3)小组讨论,并说说。
2、出示第二幅图
(1)这幅图与第一幅图有什么不同?
(2)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3、对照课文,读课文。
(1)小声朗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课文。
(2)联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1)仔细对照课文内容,想想哪些内容图上已经画出来,哪些内容没画出来。
(2)从图上找一找课文中涉及到的“城墙外沿”“垛子”“嘹望口”“射口”“城台”各指什么地方?
(1)复习巩固本课生字。
(2)指导朗读。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内容并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1、学生谈谈对第一幅图留给自己的突出印象。
2、找出描写长城样子的一个句子,说说他的作用。
3、出示第二幅图,想想这幅图的观察点有什么变化?
4、学生发言。
5、齐读第三段的课文,思考。
(1)一边读一边想像当时的劳动场面。
(2)找出你体会最深的句子,先读一读再说说自己的体会。
6、全班齐读。
7、讨论: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是个伟大的奇迹”?
1、感情去朗读课文。
2、谈谈你的体会。
1、指导朗读。
2、讲讲有关长城的故事或传说。
板书设计:
2长城
远景:像一条长龙
城墙------很宽
近景:高大坚固垛子------瞭王口、射口
城台-------互相呼应
长城联想:凝结着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
历史地位:伟大奇迹
小学语文《长城》教案 美丽的长城教案篇三
一、知识与能力:
1.说道出“西样一号的成功研制的时间和意义。
2.了解人民海军和空军建立的基本史实。
3.知道我国“三位一体“的核力量的组成部分。
二、过程与方法:
1.有效利用课本图片和课外网络等资源,收集整理海、空军和导弹部队发展过程的资料,体验国威军威。
2.讨论探索钢铁长城形成的原因,认识科技强军的重要性。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人民解放军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的历史,认识科技强军的必要性。
1.使学生理解什么是两弹一星的精神。
1.国防的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关系。
1.教师准备:查找有关的资料、图片、影像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查找整理有关的资料和图片。
一、导入
组织学生观看视频和课本“导入框”,讨论回答:导弹和炮弹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承上启下,教师讲述:“从小米加步枪”的“土八路”,到炮兵部队的建立,再到导弹部队的形成,这说明中国人民解放军——我们的钢铁长城经过了一个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我们可以从这个过程中了解到那些有趣的历史知识和军事知识呢请大家阅读课文。
二、新课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观看视频,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小学语文《长城》教案 美丽的长城教案篇四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生字,理解新词,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的思想内涵;
3、知道长城,了解长城的'结构。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看图,,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及概括能力;
2、通过感知长城的雄伟高大、坚固,提高学生分析课文和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建造方面取得的成就,进一步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
2、通过感知长城的雄伟高大、坚固,了解长城的结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求是精神,培养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雄伟的气势,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⒈、起点能力:学生在学习《长城》之前已经学过了《颐和园》、《赵州桥》这两篇同样是描写文化古迹的文章。三篇文章在写法上具有共同点,因而具备了学习这类课文的基本的方法和能力。
⒉、终点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对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长城有了一个比较深刻的了解,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智能和力量。自主学习的能力得以进一步加强,观察和思维能力得以进一步提高,创新能力得以进一步发展。
⒊、教学目标类型:目标1属于陈述性知识学习;目标2、3属于智能技能学习。
师:课件。
生:让学生收集关于长城的各种图片和传说故事。
1、一般特征:
本课教学对象是大通县元树尔小学四年级学生,学生的求知欲强,学习热情高,对于学习《长城》兴趣极浓。但由于学生所处环境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水平相对比较落后,缺少课外读物,没有上网收集资料的条件,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较差。
2、学生的入门能力: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和阅读能力,能通过朗读课文,并对语文的学习产生了比较浓厚的学习兴趣。
3、学习风格:
本课教学设计我是本着以读为主,以练为辅的教学理念进行构思。四年级的学习过程是逐渐从中年级过度到高年级的过程,学生的思维发展迅速,因此,我在设计本课时,采用了以读贯穿全文,边学边练的`学习方式有效地巩固学生对知识的识记深度,通过小组讨论、汇报交流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学习中掌握知识点,在课堂上攻破难点。我还着重考虑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积累,通过分析学习本课的知识点,提高读文赏词的语文能力,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
一、激趣导入,整体感知
1、板题: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长城》一课。
2、欣赏图片:学习课文前,我们先来欣赏长城的景观。(ppt)
3、谈感受:欣赏了图片,你有什么感想呢?
4、激趣:长城——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华儿女的骄傲。你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评价一下长城吗?(学生说)
二、精读课文,加深认识
(一)齐读句子
1、读(ppt: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2、质疑:从哪儿可以看出长城的气魄雄伟呢?
(二)再读课文,解决问题
1、自由读1、2自然段,思考问题:从哪儿可以看出长城的气魄雄伟呢?
2、交流汇报:
(1)长——(ppt)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这是一个(比喻句),把(长城)比作(长龙)。(ppt图)理解“蜿蜒盘旋”:随山势而走向——一万三千里:这里运用了(数字说明),山海关在河北省,是长城的起点,嘉峪关在甘肃省,是长城的终点。(ppt)长城经过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内蒙古、北京、河北等省市,全长一万三千多里。
(2)(ppt第一自然段)齐读:你能读出这样磅礴的气势吗?
(3)过渡:远看长城如长龙,那么,近看长城,又有什么特点呢?
(4)高大坚固——建筑材料:巨大的条石、城砖筑成——宽:五、六匹马可以并行——高大:两米多高的垛子——坚固:城台(屯兵和传递信息)、垛子、瞭望口、射口
3、小结:学习了1、2自然段,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自由发言)
4、齐读:把这种雄伟的气势读出来。
(三)烘托高潮,体会情感
1、过渡: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作者浮想联翩,谁来读读第3自然段(指名读)。
2、作者想到了什么?(劳动人民)
3、(ppt)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建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1)此句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承上启下
(2)找出句子中的动词:站、踏、扶——说明作者已经身临其境到了长城。
(3)站在长城上,想起了(劳动人民),此时此刻,作者内心充满了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
(4)小结:对啊,作者被长城的雄伟气魄震撼了,民族自豪感与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油然而生。
4、(1)问:在没有火车汽车、起重机的情况下,劳动人民是怎样搬运材料修建长城的?——(一步一步地抬上陡峭的山岭)
(2)这可是两三千斤重的巨大条石呀,劳动人民是那么的艰辛呀。
(3)请读句子:(ppt)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4)思考、交流:(ppt)
“多少”表示(无数)。
劳动人民为了修建长城付出了(血汗和智慧)。
“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突出了(长城之长)。
“才”在这里表示长城的建成是(很不容易)。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无限赞叹)之情。
(5)小结:在如此落后的条件下,劳动人民却能修建出这气魄雄伟的、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长城,你想对劳动人民说什么呢?(自由发言)
(6)让我们闹喊对劳动人民的敬意,再读读这句话。(齐读)
(四)整体把握课文,升华认识
1、为什么说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自由发言)在当时极其落后的条件下,劳动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完成这工程浩大,气魄雄伟的长城,怎能不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呢?
2、请大家一起读这句话。
(ppt)——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三、总结板书:
气魄雄伟的长城是劳动人民的血汗与智慧的结晶,是华夏儿女的骄傲,这真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呀。
四、课外拓展:
1、搜集一些有关长城的故事、传说和图片资料,进行交流。
2、搜集我国的文化遗产资料,了解我国伟大的文化遗产,丰富自己的知识。
整节课下来,觉得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对于课文的激情得到了比较充分的调动。
远看长城引导学生体会长城的气魄雄伟,我是从长城的长和姿态两个部分入手,运用课件展示长城的图片,这个环节的教学真正让学生体会到了长城就像一条气魄雄伟的长龙,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到了近看长城一部分,我设计了课件从长城条石的大,长城的宽,垛子、瞭望口、射口、城台的雄伟壮观去感受长城气魄雄伟,在了解长城的构造特点的同时让学生画、说出来,加深了印象。使学生深刻感受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学生的体会真实、深切。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在教学长城为什么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这是重难点时,采用竞赛形式,学生分组讨论的方法,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小学语文《长城》教案 美丽的长城教案篇五
1.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所了解的长城是什么样子的。
出示长城图这就是长城
2.每年来到长城游览的游客不计其数,大家请看图,沈老师也两度登上长城,分别是91年和20xx年。
来长城的游客中有许多国家的领导人,他们游览了长城后,都发出了由衷的赞叹,请看:
设计者太伟大了,长城不愧为世界奇迹!——以色列前总理拉宾
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这样一座伟大的长城!——美国前总统尼克松
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在其它地方我从未见到过类似的杰作!——俄罗斯总统叶利钦
指名读一读齐读
读着这些外国元首送给咱们长城的题词,你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1.通读全文
师:请大家就带着这样的心情、这样的感受,来一起学习《17长城》。
在学习课文之前先要把这些词读正确:
峻峪屯
这是课文中出现的一些新的词语,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呼应肩膀智慧凝结气魄雄伟
下面就请同学们初读课文,做到不漏读、不错读,并想一想,课文哪些部分写的是长城的“长”,哪些部分写的是长城的“城”?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交流反馈:
长:课文第一自然段
指名读课文
城:课文第二自然段
指名读课文
从什么地方看出作者登上长城?第三自然段的第一句话。
接下来的三、四自然段是写什么呢?指名读
这些是作者看到的吗?是作者的联想和感受。
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对长城进行观察的?鸟瞰长城是远景——近观城墙是近景,作者从远到近地观察长城。
文章又是按怎样的结构安排的?先描写鸟瞰长城,再描绘近观城墙,最后写自己的联想和感受。
下面我们随着作者的游览顺序来细细地读读课文
1.请看图片(长城远景图)
我们平时描述群山状态时,会用到哪些词语?(峰峦起伏重重叠叠、崇山峻岭……)简笔画
建筑在群山之巅的长城,随着山势的走向,长城是怎样的状态呢?(蜿蜒起伏盘旋、起伏迂回、连绵不断、气势飞扬)简笔画
请你读一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指名读,你想读出长城的什么?(长蜿蜒盘旋)(至少三人)
长龙的比喻理解明长城图
师补充:简介长城的历史长城经过的九个省市自治区,感受长城的长。
我们大家一起再来读一读这部分,把长城的长、长城的蜿蜒盘旋的气势读出来。
2.学习第二自然段
导语:古老的长城,守卫着中原大地,保护了民族的安危,在一万三千多里的长城中,最为壮观的是北京八达岭长城,这里山势陡峭,城墙坚固。我们随着作者走近长城,细细地观察一下吧。
指名读,思考:我们随着作者登上长城近看长城,你获得了哪些信息?高大坚固气魄雄伟都可
材料:条石城砖
高大:五六匹马可以并行,我们并不熟悉马,用具体的数字来说,是5、6米宽;高有8——10米。(与教学楼比较)
你了解课文中写到的关于长城的一些特定的词语吗?
什么是城台、垛子、射口、瞭望口?
画一截高大雄伟的长城,指出垛子、射口、瞭望口等具体的位置形状。
这些部位有什么作用?
引导学生联想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3.学习作者联想部分
作者也是与我们一样,他也想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他还联想到什么?
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凝结而成
想象古代劳动人民在建造万里长城时会遇到哪些困难。
读: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游览了万里长城,你想对谁说?说什么?
小学语文《长城》教案 美丽的长城教案篇六
1、听写生字:驾驶曲折蜿蜒嘉峪关谱写不朽创造
2、男女分角色读课文的第一、二部分。要求比较一、二部分有什么共同之处。交流,介绍这种方法在诗歌中叫做“反复”
过渡引入:作者是从什么地方看到这人间奇迹的呢?
学生起齐读相关部分。你从哪儿看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一个”引读——(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这景象很奇异,这一句该怎样读?指好这一句。
作者看到了什么奇异的景象呢?
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有关句子。
交流。出示有关长城的图片。
远远望去,长城像什么在大地上?指导说话(长城像巨龙一样盘旋在大地上。……连绵起伏,曲折蜿蜒。相机板书:巨龙连绵起伏曲折蜿蜒
引说:万里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它是——指导说话。指好这两句话。试背。
启发思考:读了这两句话,大家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理解“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诗”。
过渡:万里长城是这样的雄伟、壮丽,作者还看到了什么奇异的景象?
运河的奇异表现在哪儿?
引读:运河像……及时板书:绸带
与长城相比,你觉得运河怎么样?(风景秀美)你从那些词可以看出?
及时板书:银光闪闪伸向天边
引读:京杭大运河北起——,南到——,几千年来,它谱写了……
介绍:“京杭大运河”是运河的全称。再读这两句,试背,思考有没有不理解的地方。
作者把“万里长城”和“京杭大运河”称作是“人间奇迹”,人间奇迹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可见中华民族的祖先——?师生对答末两句。
指导朗读全文。先欣赏配乐朗诵,再让学生练习朗读。
结合板书,回顾课文内容,尝试背诵。
p11第四题指导说话。
2长城和运河
长城巨龙连绵起伏曲折蜿蜒东(山海关)西(嘉峪关)
运河绸带银光闪闪伸向天边北(北京)南(杭州)
小学语文《长城》教案 美丽的长城教案篇七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四个生字,结合图画和课文内容理解"崇山峻岭、蜿蜒盘旋、凝结、气魄雄伟"等词语的意思;体会比喻句描写的形象和联想句、总结句的作用,《长城》教学设计。
智能目标: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借助声像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和创新能力。重视观察和思维及听说读写的有机结合。
情感目标:通过观察、有感情朗读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和高大坚固,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1、图文结合,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感悟课文的思想内容,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之情是教学重点。
2、展开想象,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教学难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一、导入
师:同学们听没听说过一句俗语,"不到什么非好汉",谁来说说,什么是哪个地方。
生:长城。
师:对,是长城!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长城,去领略长城的风采!
板书:长城
二、介绍长城
利用媒体资源中的视频以及课件中的视频介绍让学生了解长城。
教师总结: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公元前476)时期,那时各诸侯国为了互相防御,都在自己的境内地势险要的地方修筑长城。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为防御北方匈奴贵族的入侵,将各个诸侯国的长城连接起来并将其延长,号称万里长城。以后各个朝代,都对长城进行拉修建。因此可以说长城是我国古代人民在兵器还不发达的情况下,为了抵御外族入侵而建筑的军事建筑。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自学生字新词。
2、小组互助读文,然后想一想课文讲了什么。
3、小组汇报生字新词,教师归纳并板书。
板书:崇山峻岭拍摄嘉峪关扶智慧气魄
4、利用媒体资源中课件中的生字动画,教师教学生字
5、理解字词。
(1)教师讲解
山海关:在河北省秦皇岛市,是长城的起点,有"天下第一关"之称。
嘉峪关:明初的建筑物,再甘肃省嘉峪关市西,嘉峪山东南边脚下,是长城的终点。
八达岭:军都山的一个山峰,在北京市的西北,是著名的游览胜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互相呼应:本课指打仗时之间可以进行联系,互相支援。
(2)看图理解
崇山峻岭:指高而险峻的山岭。
蜿蜒盘旋:指弯弯曲曲的延伸。
条石:长方形的石块。
方砖:正方形的砖块。
垛口:指墙外侧向上突出的部分,是一种掩蔽物。
了望口:指用来了望的口子。了望:从高处监视敌人。
射口:射击用的口子。
城台:城墙上一整块平坦的方形建筑,是屯兵的堡垒。
三、观察欣赏,发展思维。
1、观察图画。
(1)指名学生上台从中国地图上找出长城东起山海关西止嘉峪关的确切地理位置,并在黑板上写出长城经过我国的哪几个省市。
提示:西起嘉峪关、东至山海关的长城,经过今辽宁、河北、北京、山西、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八个省市自治区
(2)书上的两幅彩图观察点各在什么地方?各画了哪些景物?
提示:第一幅图是俯视,观察点在高处,是远看;
第二幅图是平视,观察点在近处。景物有蓝天、苍山、红枫、灰龙。
(3)长城修筑在什么地方?
提示:崇山峻岭之间
(4)从画面上可以看出长城有什么特点?
提示:长和高大
(5)第一幅图上看到的长城是什么景象?
让学生发挥想象,形象地叙述长城的样子。
例:
像一条彩带,在群山中飘舞;
像灰色长龙,飞舞在崇山峻岭之间;
像条玉练,镶嵌在碧绿的地毯上。
(4)第二幅图上可以看到长城的什么?
提示:垛子、瞭望口、射口、城台
(5)为什么两幅图上长城的景象不同?
提示:第一幅是俯视,远看的景象;
第二幅是平视,近看的景象。由于角度不同,景象的印象也就不同了。
2、欣赏录音。
利用媒体资源中课件中的泛读动画,教师播放课文范读语音,要求学生思考所描写的主要内容。
四、作业
写生字词,收集有关长城的资料。
小学语文《长城》教案 美丽的长城教案篇八
1、学会本课15个生字,理解34个词语。
2、给文章分段,了解课文大意。
3、初步学会用摘录法概括段落大意
4、感受万里长城的伟大,激起民族自豪感。
学习生字词
用摘录法归纳段意
谁见过万里长城?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长城?
1、出示第一段。说说哪些词语读重音?为什么?
2、出示最末一段。
(1)指名读。
(2)说说你有什么问题?
带着刚才提出的问题自学课文。
1、开火车读词语。
正音:鸭绿江、了不起、为了、成为、得用
字形:魄、嘉峪关、御、巍
2、指名朗读课文。
3、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1、按课后第2题分段。
首段与尾段有什么作用?
2、第二段写长城的特点,是从几个方面来写的?你能不能从书上找出来?你运用了什么方法?
3、引读。
4、用摘录法归纳大意。
1、抄写词语。
2、作业1—3题
1、初步学会用摘录法概括段落大意。
2、能用“赞叹”、“巍然屹立”造句。
3、熟读课文,读出感情。
4、感受万里长城的伟大,激起民族自豪感。
感受万里长城的伟大,激起民族自豪感
理解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
听写词语。
1、比较句子。
(1)长城是我国古代的建筑物。
(2)长城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建筑物。
(3)长城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建筑物。
通过比较性朗读,体会意思的不同,说说差异。
2、背诵第一段。
1、课文的第二小节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看图或根据自己的经验说说长城的“气魄雄伟”。
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说明长城的气魄雄伟的?用“。”圈出来。
(穿插自己的经验)
2、说说你喜欢哪个句子?为什么?应该怎样读?
3、为什么说长城“坚强、刚毅、庄重”呢?
(作者把长城当作了民族之魂)
齐读最后一句,重点词读出重音。
1、这么长、这么高的长城,不是几年,几十年可以完工的,而是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填表:
历史时间离现在多远怎样筑长城长城当时作用
战国时期
2、集体校对、订正。
1、用“赞叹”、“巍然屹立”造句。
2、作业本4、5题
地球的周长有多长?(约4万公里)
4万公里的墙需要多少石料呢?
联系长城现在的景观、长度再说说长城的工程浩大。
(2)施工艰难你从课文哪个地方可以看出呢?
为什么要用很多种方法?
师补充:用作长城外壳的条石,整齐,但非常重,每块重达1吨多,它们是怎样从采石头场被运到崇山峻岭之顶的呢?就是在我们拥有巨大马力起重机的今天,这恐怕还是一个难题。我们的祖先到底用了什么方法呢?这还是一个谜。
相传明朝修建嘉峪关时,工匠事先计算用砖的数量极为精确,竣工时只剩下一块砖,现在这块砖仍然放在嘉峪关的小楼上,是古今建筑史上计算用料精确度的顶峰。
说说你的感受。
(3)“得有多少人为它付出血汗和生命?”作者用什么故事来说明它呢?谁知道“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
(4)朗读指导。
1、齐读第4自然段。
2、说说段意。
(长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3、汇报。
(“巍然屹立”、“万里”写出了长城的气魄雄伟,第二句强调了长城是中华民族用“血汗”和“智慧”修筑起来的,写了这两句使第三句话更显得“理直气壮”)
4、感情朗读。
小学语文《长城》教案 美丽的长城教案篇九
一、导入课文
由收集的有关长城故事导入。
二、看图,感受长城
投影出示长城的远近图画。
三、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我会读:
读我喜爱的自然段落或句。
四、我会说,说我知道的课文内容
1、质疑:
关于词句理解和疑难问题的质疑。
2、我知道我来说:
说我对此语的理解,句意的理解。
3、说我知道长城的作用,或相关的长城故事传说。
五、我想象,我能说
1、配乐读文(第四自然段)。
2、学生边听边想象长城修筑时的情景。
3、引导学生说自己想象到的画面。
六、教师小结
七、作业
小学语文《长城》教案 美丽的长城教案篇十
1、理解儿歌内容,想象儿歌展现的长城。
2、引导幼儿自豪的朗诵儿歌,读准“弯、担、关、年”。
3、增强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1、长城的图片、录像及有关儿歌的图片。
2、家长带领幼儿查阅有关长城资料,丰富其知识。
3、有关长城的历史故事。
1、通过图片,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教师出示长城图片,提问:“这是什么?你去过长城吗?它是什么样的?你还在哪里见过长城?”
幼儿回答,相互丰富有关知识信息。
2、组织幼儿观看录像“中国长城”,让幼儿感知长城的雄伟风采。
幼儿观看录像,教师通过提问进一步增长幼儿有关长城知识。
⑴“你觉得长城像什么?”幼儿展开想象。
⑵“你知道为什么建造长城吗?”
教师适当的讲述有关长城的历史故事,让幼儿了解长城的由来及作用。
3、教师有韵律的示范朗诵,激发幼儿学习儿歌的兴趣。
4、通过具体的提问,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
⑴教师:“诗歌中说长城像什么?”“扁担的两头挑着哪两个地方?”教师根据幼儿回答在长城的图片上指出山海关及嘉峪关的位置。
⑵引导幼儿欣赏图片,感知大山公公的情感。“大山公公挑着又长又重的长城,它的心里会怎么想呢?”
5、启发幼儿自豪的朗诵儿歌。
⑴提问:你喜欢长城吗?为什么?雄伟的长城永远屹立在那里,我们在朗诵儿歌时,要把自己也当成雄伟的长城。
⑵教师和幼儿一起有感情的朗诵儿歌。
教师重点注意“弯、担、关、年”的正确读音
活动延伸:
1、教师可设计“去旅游”等专栏,收集展示我国著名景点、著名建筑的图片。
2、在游戏中,引导幼儿扮演古代壮士,表演守长城等情节。
3、在户外沙池,引导幼儿玩筑长城的游戏。
儿歌:长城像条长扁担
长城长,长城弯,
长城像条长扁担。
一头挑着山海关,
一头挑着嘉峪关。
太阳公公真有劲,
一挑就是几千年。
2.中班语言活动教案:水教案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有表情地朗诵诗歌。
2、学习运用相同句式结构创编诗歌。
3、理解诗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5、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课件、图书、小字卡、水声音效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幼儿倾听录有大海的波涛声、流水声、瀑布声等各种水声的音效,激起幼儿的好奇心。
2、幼儿自由发言,说说听到了什么声音。
你还见过什么样的水?启发幼儿说出自己的意见。
教师小结:其实,生活中的水无处不在。你们知道跳舞的水是什么样的水吗?还有什么水是脏脏的水?什么水是甜甜的水?我们一起来看看一看吧。
二、整体欣赏,初步理解诗歌内容
1、欣赏诗歌
2、幼儿看画面和文字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看到了哪些水?也可和同伴相互交流自己看到的内容。
三、理解阅读
1.看图理解诗歌内容。
依次说出图上有什么水,它是什么样子的
2.问答游戏,加深幼儿印象
3、整体阅读
四、认读重点字词
1.整体阅读诗歌,出示大字卡
2.游戏:大风吹老师拿起一张字卡,幼儿指认。
3.游戏:照相机
4.送字宝宝回家
五、学习仿编诗歌鼓励幼儿做小小诗人,动脑筋编诗歌。你能把你知道的水也编成好听的诗歌吗?
1、课件提示,调动生活经验,拓展想象空间。
2、小组交流,大组展示。(可引导幼儿先画后说)
3、鼓励幼儿向爸爸妈妈朗诵创编的诗歌。
小学语文《长城》教案 美丽的长城教案篇十一
1.通过画面理解儿歌内容,念唱儿歌,感受登上长城后的自豪情感。
2.愿意主动在集体面前朗诵,声音响亮。
3.能用多种方式进行儿歌诵读。活动准备:长城的图片及长城的视频。
★星期一活动安排
一、谈话导入
上个星期我们学了一首什么好听的儿歌?长城这么雄伟,你想不想登上长城去看一看呢?
二、学习儿歌
1.欣赏长城的图片,说说儿歌中,照片给谁看呢?引导幼儿用儿歌中的语言将登长城的内容表达出来。
2.教师朗诵儿歌,帮助幼儿创设儿歌情景,理解儿歌内容。
(1)教师朗诵儿歌,幼儿边看图片,理解儿歌内容。用儿歌的语言将诗歌说出来。
(2)通过图片,幼儿跟着教师学习朗诵儿歌,感受登上长城后,心理的感受。可以分小组或分男女生反复朗诵儿歌、记忆儿歌,不断激发幼儿学习儿歌的兴趣。还可以请幼儿主动在集体面前朗诵儿歌,提醒幼儿声音要自然、响亮。
★星期二活动安排儿歌诵读比赛
分小组进行儿歌诵读比赛,进一步熟悉儿歌内容。
★星期三活动安排
分组进行轮流诵读活动,如男女生分组轮流诵读、红蓝两队分组轮流诵读等。
★星期四活动安排分组进行儿歌表演
引导幼儿根据儿歌内容,编排角色,进行表演。
★星期五活动安排
幼儿自主、创造性地进行儿歌诵读表演。
附:儿歌《登长城》长城长,长城高,登上长城拍张照。给奶奶,瞧一瞧,我比长城站的高。
小学语文《长城》教案 美丽的长城教案篇十二
1.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认识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学习在观察中展开联想。
3.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 教学重点/难点
图文结合,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感悟课文的思想内容,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之情。
展开想象,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 教学用具
课件
4. 标签
一、激情导入,观察插图,了解图意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在月球上用肉眼看地球,能看见的建筑物只有一座,那就是我国的长城。(板书课题)
2.观察长城彩图,了解图意,学会观察方法(幻灯片打出与课本一样的两幅彩图)。
(1)师:这两幅图都有长城,我们应该先观察哪一幅?为什么?
(2)看远景图时应重点观察什么?
生:(抓住观察重点:长城)
师:你觉得长城看上去有何特点?
生:(长、大、弯)
再看近景图:你能看出长城有何特点?(高大、坚固)
意图:激发兴趣,了解图意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全文,说说刚才两幅彩图分别与文中哪些段落相对应。(第一幅与第一自然段,第二幅与第二自然段。)
2.生讨论:课文三、四自然段为何没有图片与之对应?(不是作者所见之景,无法画出。)
师: 后两节分别写了什么?(作者的联想和长城的地位。)
3.试给课文四个自然段分别加一个小标题。
意图:整体感知,抓住重点
三、图文对照,读懂课文
1.第三次看远景图。
(1)远看长城是什么样子?(像一条长龙)
把长城比喻成长龙,突出了长城什么特点?(长、大、弯)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个比喻把静态的长城写活了)
(2)列出数字“一万三千里”对说明长城的长有何好处?(表达更准确、让人更信服)
2.第三次看近景图。
(1)此景是作者在何处(观察点)看到的?
(2)作者分别介绍了构成城墙的哪些部分?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3)根据文意和搜集的资料展开想像。说说古人怎样利用城台、垛口、嘹望口、射口传递信息、进行防守和打击敌人?
3.披文入情,学第三自然段。
(1)假如你登上了长城,看到高大坚固的城墙绵延起伏,摸着巨大的条石,踩上平整的方砖,领略巧妙的设计,你会想起什么?
(讨论后归结到:修长城的古代劳动人民。)
(2)默读第三自然段,想想古代劳动人民修长城的艰难有哪些?
文中又说长城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智慧体现在哪里?
(精心设计使之易守难攻,开凿搬运巨大条石的方法等。)
4.齐读第三自然段。
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奇迹”?
意图:认识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总结全文,回归整体
1.第四次看两幅彩图,结合下列提示语复述长城远景、近景。
长龙 崇山峻岭 蜿蜒盘旋条石 城砖 垛口 嘹望口 射口 城台
2.老师总结谈话。
课后习题
小学语文《长城》教案 美丽的长城教案篇十三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掌握本课生字、生词,了解长城的概貌、构造、历史等。
2、智能目标:
⑴ 指导学生图文对照,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良好的观察习惯。
⑵ 读懂课文,理解每段话的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3、情感目标:
通过读文讨论,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难点重点】
1、指导看图:
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根据事物的特点选取不同观察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2、图文对照:
理解课文内容,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人,观察插图,了解图意
1、介绍长城:
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前476)时期,那时各诸侯国为了互相防御,都在自己的境内地势险要的地方修筑长城。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为防御北方匈奴贵族的入侵,将各个诸侯国的长城连接起来并将其延长,号称万里长城。以后各个朝代,都对长城进行拉修建。因此可以说长城是我国古代人民在兵器还不发达的情况下,为拉抵御外族入侵而建筑的军事建筑。
2、观察彩图:
(打出幻灯片)
⑴ 这两幅图的观察点有什麽不同?
(上面一幅是远景,下面一幅是近景。)
⑵ 长城修筑在什麽地方?
(崇山峻岭之间)
⑶ 从画面上可以看出长城有什麽特点?
(长和高大)
⑷ 作者为什麽要选择远,近两个观察点?
(不从远处观察,就看不出它的“长”这个雄伟的全貌;不从近处观察,就看不出它高大坚固的构造特点。只有从不同的观察点介绍长城,才能更显出其气魄雄伟的特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全文:
说说刚才两幅彩图分别与文中哪些段落相对应。
(第一幅与第一自然段,第二幅与第二自然段。)
2、生讨论:
课文三、四自然段为何没有图片与之对应?
(不是作者所见之景,无法画出。)
后两节分别写了什么?
(作者的联想和长城的地位。)
3、试给课文四个自然段分别加一个小标题。
三、图文对照,读懂课文
1、第三次看远景图:
⑴ 远看长城是什么样子?
(像一条长龙)
把长城比喻成长龙,突出了长城什么特点?
(长、大、弯)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个比喻把静态的长城写活了。)
⑵ 列出数字“一万三千里”对说明长城的长有何好处?
(表达更准确、让人更信服。)
2、第三次看近景图:
⑴ 此景是作者在何处(观察点)看到的?
⑵ 作者分别介绍了构成城墙的哪些部分?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⑶ 根据文意和搜集的资料展开想像:
说说古人怎样利用城台、垛、嘹望、射传递信息、进行防守和打击敌人?
3、披文入情,学第三自然段:
⑴ 假如你登上了长城,看到高大坚固的城墙绵延起伏,摸着巨大的条石,踩上平整的方砖,领略巧妙的设计,你会想起什么?
讨论后归结到:
修长城的古代劳动人民。
⑵ 默读第三自然段:
想想古代劳动人民修长城的艰难有哪些?
文中又说长城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智慧体现在哪里?
(精心设计使之易守难攻,开凿搬运巨大条石的方法等。)
4、齐读第三自然段:
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奇迹”?
四、总结全文,回归整体
1、第四次看两幅彩图,结合下列提示语复述长城远景、近景:
长龙崇山峻岭蜿蜒盘旋条石城砖垛嘹望射城台。
2、老师总结谈话。
五、作业
长城到底给我们中华民族带来了什么?是苦难?是安宁?是骄傲?是屈辱?还是其他什么呢?请大家课外阅读有关长城的书籍,搜集资料,以《长城为中华民族带来了什么》为题写一篇辩论稿,准备参加下一次的语文活动课──辩论会。
小学语文《长城》教案 美丽的长城教案篇十四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12个一类生字,认识14个二类生字。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本课所运用的比喻和联想的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采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学习作者是怎样把内容写具体的。
3.通过学习本课,了解长城的雄伟壮观和高大坚固,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抓住有关语句体会长城的雄伟壮观和高大坚固。
教学准备:
有关长城悠久历史的文章,有关长城的民间故事,有关长城的图片、音像资料等。
教学时数:三课时
基础知识:
1.生字:
(1)茫:mng
辽阔,久远,模糊不清。
(茫茫苍茫迷茫茫无头绪)
(2)砖:zhuān
用土坯烧制而成的长方形或方形建筑材料。(砖头金砖瓷砖冰砖)
(3)戍:sh
“戈”部军队防守(某一地方)。(戍边戍守卫戍)
(4)邦:bāng
国。(故国安邦邻邦邦交)
(5)凭:png
(身体)靠着。(凭栏凭借文凭任凭空口无凭凭空捏造)
(6)膀:bǎng
胳膊上部靠肩的部分。(肩膀臂膀翅膀)
(7)陡:dǒu
坡度很大接近于垂直。(陡峭陡坡陡然陡直)
(8)峭:qio
山势高而陡。(陡峭料峭峭拔峭立峻峭)
(9)智:zh
见识;才识。(智慧智能智商智育智谋智勇双全)
(10)慧:hu
聪明。(智慧聪慧慧眼)
(11)焕:hun
光明;光亮。(容颜焕发青春焕发焕然一新)
(12)敞:chǎng
张开,打开。(敞开敞亮宽敞)
2.正音字:
嘉峪(y)关崇(chng)山峻岭蜿(wān)蜒(yn)瞭(lio)望屯(tn)兵金戈(gē)铁马五六匹(pǐ)马
3.多音字:
旋xun(盘旋)
xun(旋风)
供gōng(供求)
gng(供品)
单dān(孤单)
shn(姓单)
chn(单于)
膀bǎng(肩膀)bng(吊膀子)pāng(膀肿)png(膀胱)
4.区别字:
茫()砖()邦()膀()陡()
芒()转()帮()傍()徒()
峭()捎()戊()智()焕()
消()梢()戍()知()换()
5.解词:
蜿蜒盘旋——像蛇爬行时弯曲的样子。
崇山峻岭——高而险峻的山岭。
屯兵——驻扎军队。
堡垒——在冲要地点作防守用的坚固建筑物。
遥相呼应——远远地互相配合。
金戈铁马——金戈:金属制作的戈。铁马:披在铁甲的马。挥动金戈,骑着战马。意指战争。也形容战士们的威武雄姿。
浴血拼杀——浴:洗。这里指浑身浸满。全身是血,还依然奋战。形容顽强地拼死战斗。
故国安邦——使国家安定巩固。
容颜焕发——容貌、脸色光彩四射。
油然而生——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
六、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交流预习情况,学习生字新词,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解题,导入新课。
谁去过长城?讲讲你见到的长城是什么样子的?
二、看图,初读课文。
1.看到长城图,你想说什么?
2.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
三、交流预习,学习生字。
四、读文,理清思路。
1.写了长城不但长而又壮观。
2.写了长城高大坚固的建筑结构。
3.写了作者对古代人民的赞叹。
4.写了长城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熟读课文,感悟课文的内容,体会文章是怎样用生动的语言来描写长城的雄伟壮观和高大坚固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上一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想一想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二、小组内分段学习。
第一段:说说这段主要写了什么?你读懂了什么?请抓住有关词语来讲一讲。
“像一条长龙”“飞过---”“穿过---”“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
“屹立在---”“全长一万三千多里”
板书:雄伟壮观
第二段:让我们一起走近看长城来看一看。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这段从哪些方面介绍了长城?
1.建筑材料。
2.城墙顶上的样子。
3.垛子、射口的构造和作用。
4.城台的样子和作用。
第三段:1.默读,体会这段主要写了什么?
2.为什么说长城是伟大的创举?你从课文的哪些语句看出来的。
3.怎么读,更能表现我们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
(1)个人读、小组读、齐读。
(2)评一评他人的朗读。
第四段:齐读。这段是怎么赞美长城的。
1.“一个伟大奇迹”
2.“世界人民共有的文化遗产”
3.“成了------迎接---”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总结全文。
本文通过描写长城的雄伟壮观和高大坚固,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完成书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
一、听写所学生字。
二、读一读,积累词语。
嘉峪关
浩瀚
屹立
苍翠
陡峭
创举
智慧
瞭望
山海关
修筑
堡垒
戍边
豪情
遗产
城砖
凝结
三、填一填。
五洲四海、容颜焕发、油然而生、故国安邦、
遥相呼应、高大坚固、波涛滚滚、崇山峻岭
四、读一读、比一比、说一说。
通过两个句子之间的比较,使学生认识到第二个句子在表达上更为具体,生动,突出了长城“长”的特点,给人以广阔的遐想空间。
五、句子的研究。
这三句话是从不同的角度对长城的概括。在语意上来说是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的。